《庖丁解牛》导学案含答案
《庖丁解牛》导学案
《庖丁解牛》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3、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结合预习,自主完成基础检测2、先整体感知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全文,然后完成探究案。
预习案【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
曾经做过漆园吏。
他可能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生活贫苦,学问渊博,善于辩论,他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现存33篇。
该书由后人整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
《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
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
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
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2、解释题意: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
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
1.《庖丁解牛》节选自《》,该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世学者的著作。
庄周,时期著名思想家,与并称“老庄”,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给划横线的字注音并作解释:(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2)良庖岁更刀,割也(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4)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5)膝之所踦(6)新发于硎(7)奏刀騞然(8)砉然向然(9)批大郤(10)导大窾(11)肯綮3.根据原文中的几句话,写出所衍生出来的成语:(1)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砉然向然技盖至此乎善刀而藏之2、古今异义奏刀騞然奏:乃中《经首》之会会:进乎技矣进所见无非牛者无非: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遇:依乎天理天理:视为止,行为迟行为:因其固然固然:虽然,每至于族虽然:吾见其难为难为:3、虚词(一词多义)(1)为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③视为止,行为迟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2)乎①技盖至此乎? ②进乎技矣 ③依乎天理④而况大軱乎!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 特殊句式 技盍至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三)翻译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解牛导案(含答案)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课题:《庖丁解牛》(一)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课题:《庖丁解牛》(二)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课题:《庖丁解牛》(三)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课题:《庖丁解牛》(四)答案:大家心中的庄子及影响: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作品为(《庄子》),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庖丁解牛》文中涉及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四个成语。
二、字词正音并解释。
踦yǐ(支撑,接触)騞huō(象声词)卻xì(同隙,空隙)窾kuǎn(空)綮qìng(结合处) 軱gū(大骨)硎xíng(磨刀石) 怵chù(害怕,恐惧)謋huò(象声词)三、讨论本文的段落及大意。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四、【小题1】污点,毛病;惊讶的样子;故意。
【小题2】俄/为一吏/触倒【小题3】凡是东西形成、毁坏,也都自有它的定数;【小题4】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小题5】要点:韩魏公有度量,能宽容下人。
预习案:参照译文,解释文中括号前词语庖丁为(替,介词)文惠君解(剖开,分割)牛。
手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所触(接触的地方,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后同),肩之所倚(靠着的地方),足之所履(踩着的地方),膝之所踦(抵着的地方),砉然向(通“响”,响声)然,奏(进)刀騞然,莫(没有)不中(合乎)音。
合(合乎)于(“跟”,介词,引进动作对象)《桑林》之(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不译)舞,乃中(合乎)《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通“盍”,何,怎么)至此乎?”庖丁释(放下)刀对曰:“臣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所好者道(天道,自然的规律)也;进(超过)乎(助词,相当于“于”,不译)技矣。
《庖丁解牛》优秀导学案
《庖丁解牛》优秀导学案《庖丁解牛》优秀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解翻译词句。
2.诵读课文,研读文本,理解寓言的寓意,从中领悟出为人处事的道理。
【重点难点】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解翻译词句。
【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释义:足之所履:lǚ(踩)膝之所踦:yǐ(支撑,接触)莫不中音:zhòng(合乎)批大卻:xì(空隙)导大窾:kuǎn(空)族庖月更刀:gēng(换)新发于硎:xíng(磨刀石)怵然为戒:chù(害怕,恐惧)肯綮:qìng(结合处)2.作家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
做过宋国蒙地方的漆园吏。
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
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
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3.出自本课的成语典故:(1)游刃有余: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阻碍。
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2)目无全牛: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3)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4)深中肯綮(shēnzhòngkěnqìng):必要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肯綮:书面语,名词,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事物的关键。
【文本研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的题目是何意思?庖,厨师。
丁是他的名字。
解牛,分割牛、宰牛的意思。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导学案
第17课庖丁解牛导学目标 1.掌握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课文所包含的认识客观规律必须通过反复实践的道理。
3.学习用生动细致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道理的写法。
课内自主学习一文化常识1.背景解读庄子生活的年代,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
本文体现了庄子主张养生之道的思想。
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学校与科举(二)(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有才德、办事廉正、孝顺父母的人。
(2)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3)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4)古代科举考试:院试,考秀才,参考者是童生,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考官是学政;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殿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5)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隋炀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二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2.通假字(1)砉然向.然(“向”通“响”,声响)(2)技盖.至此乎(“盖”通“盍”,何,怎样)(3)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此指拭擦)(4)批大郤.(“郤”通“隙”,空隙)(5)技.经肯綮之未尝(“技”通“枝”,支脉)3.古今异义(1)依乎天理..古义:此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2)虽然..,每至于族古义:两个词,虽,虽然;然,这样今义:连词,多与“但是”连用,表转折(3)视为止,行为..迟古义:行,动作;为,因为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4)因其固然..古义:本来的结构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5)吾见其难为..古义:难解今义:使人为难(6)所见无非..牛者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副词,只,不外乎(7)奏.刀马砉然古义:进今义:演奏,奏乐(8)乃中《经首》之会.古义:节奏今义:能,善于;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4.一词多义5.词类活用(1)足之所履.(名词作动词,踩)(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名词作状语,年,每年;月,每月)(3)而刀刃者无厚.(形容词作名词,厚度)(4)视.为止,行.为迟.(“视”“行”,动词作名词,视,目光;行,动作。
【高中语文】《庖丁解牛》导学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庖丁解牛——依乎天理,道进乎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读准文章中的字音。
2.疏通文意,积累词语。
3.学习本文借助形象说理的方法。
4.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5.探究庖丁的优秀之处和原因,感悟解牛故事蕴含的哲理。
【课前预习】1.阅读《3+2》P17,了解作者庄周,写作背景,《庄子》,道家学派。
2.完成《配套练习》素养提升练部分,了解庄周及其思想并归纳概括。
第一课时一、导语猜猜他是谁?有人说,他极大,如展翅鲲鹏,击水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遨游于碧海长空,不慕恋滚滚红尘;有人说,他极小,小如翩翩蝴蝶,款款而飞,悠游自在,不知是自己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自己?二、知识链接1.《庄子》教辅补充:《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
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2.知背景(补充)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时是一段非常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了迷茫。
庄子针对人在残酷现实中不能任其本性无拘无束生活、面临无情摧残难以尽享天年的现实,被迫随时随地悚然惊心地谨慎藏锋,适时顺应,无求远害,想在复杂斗争的骨节缝中寻找一个空隙,把它作为保全生命的安乐窝,以便在这乱世中游刃有余地活下去。
这篇寓言体现的就是这种心境。
庄子和孟子二人是属于同一历史时代的名人,可是在这个乱世,两人走出了截然不同的步伐。
3.解题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周朝前,一般平民有名无姓,平时人们就用职业加名称呼。
)解牛:剖开,分解牛的肢体庖丁解牛:一个叫丁的厨师分解牛的肢体。
三、语言基础完成《3+2》第4题—语言基础的字音,通假字,古今异义。
四、疏通文意理解文本1.总结全文讲了什么故事?本文讲述了梁惠王从庖丁宰牛的场面、经历、方法中悟出了养生之道。
2.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庖丁解牛》学案(含答案)
《庖丁解牛》学案《庄子》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掌握庖丁解牛的过程。
2.品味语言,理解庖丁所讲的道理。
3.知人论世,体悟庄子的养生之道。
知识拓展1.作者庄子(前369—前286),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庄子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天然本性”的精神。
他的散文善于运用寓言和比喻说理,构思巧妙,描绘生动,想象奇特,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庄子》,道家尊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2.创作背景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生之道。
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这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
3.文化常识本课成语①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实际经验很丰富,解决困难问题毫不费事。
②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形容技艺达到极纯熟的境界。
③踌躇满志: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④切中肯綮:肯綮,指骨肉相连的地方。
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⑤批郤导窾: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⑥新硎初试:新硎:刚用磨刀石磨好的刀。
比喻初露锋芒。
⑦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后,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⑧善刀而藏:善刀:把刀擦干净。
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
整体感知1.预习自测(1)注音砉然(xū)向(xiǎnɡ)然大郤(xì)大(ɡū)大窾(kuǎn)膝之所踦(yǐ)怵然(chù)新发于硎(xínɡ)肯綮(qìnɡ)奏刀(huō)然謋然(huò)彼节者有间(jiàn)(2)通假字①砉然向然“向”同“响”。
庖丁解牛导学案答案
《庖丁解牛》导学案答案第一学时(一)通假字1、砉然向然向通“响”2、技盖至此乎盖通“盍”,何,怎样3、批大郤郤通“隙”,空隙4、技经肯綮之未尝技通“枝”,支脉5、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擦拭)(二)古今异义1、依乎天理(古义:牛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2、因其固然(古义:牛体本来的结构今义:连词)3、虽然,每至于族(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关系连词)(古义:到今义:连词)4、吾见其难为(古义:难解今义:使人为难)5、所见无非牛者(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副词,只,不外乎)(三)词类活用1、足之所履(名作动,踩)2、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名作状,每年,每月)(四)特殊句式1、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2、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3、如土委地(省略句)4、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5、视为止,行为迟(省略句)(五)一词多义会1、会天大雨(动词,恰逢)2、会盟而谋弱秦(动词,集会)3、乃中《经首》之会(名词,节奏)善1、善哉(应答词,好的)2、素善留侯张良(形作动,与‥‥‥友好)3、积善成德(形作名,善行)4、善万物之得时(形作动,喜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擅长,善于)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动,做好)7、善刀而藏之(动词,修治(擦拭))8、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名词,琵琶师)族1、族庖月更刀(形容词,一般的)2、每至于族(名词,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3、士大夫之族(名词,指一类人)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名词,家族)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作动,灭族)委1、如土委地(动词,卸落)2、曷不委心任去留(动词,顺,随)3、委身为贾人妇(动词,托付,交托)解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剖开,分解肢体)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释,解答)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动词,解决)4、天下土崩瓦解(动词,涣散,分裂)5、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消除,免除)6、好读书,不求甚解(动词,理解,明白)道1、臣之所好者道也(名词,天道,自然规律)2、于是费先王之道(名词,主张,学说)3、得道多助(名词,道义,正义)4、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名作动,取道,经过)间1、间不容发(名词,中间)2、奉命于危难之间(名词,期间)3、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名词,顷刻,片刻)4、安得广厦千万间(量词)5、彼节者有间(名词,空隙)6、道芷阳间行(名作状,从小路)7、肉食者谋,又何间焉(动词,参与)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9、谗人间之(动词,离间)10、间或一轮(副词,偶尔,有时)11、侯生乃屏人间语(副词,秘密地)(六)重要虚词为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替、给)2、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动词,①解;②作为)3、视为(之)止,行为迟(都是介词,因为)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介词,因为)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给)(动词,制定)6、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动词,是)(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呢)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介词,被)8、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然1、砉然向然(象声词词尾,……的样子)2、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3、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4、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转折关系连词,但是)5、火未及然(动词,燃烧)6、輮使之然也(代词,这样)而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表并列)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表递进关系)3、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表转折)4、提刀而立(表修饰关系)5、善刀而藏之(表顺承关系)乎1、技盖至此乎(疑问句句末语气词,呢)2、依乎天理(同“于”,引出对象,不译)3、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同“然”,形容词词尾)第二学时1、划分本文层次,归纳大意。
庖丁解牛导案含答案
)含答案(庖丁解牛导案.”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神木中学“352(一)课题:《庖丁解牛》主备老师:高小梅姓名:班级:组别:知识目标疏通课文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达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能力目重点知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自主学习一、知人论大家心中的庄子及影响:庄子,名)时期)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品)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庖丁解牛》文中涉及四个成语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的。
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二、关于养生主的解: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比喻从头到尾贯串在整部寓言中。
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拟人。
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夸张。
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
3、字词正音及解释。
检踦:騞:查卻:窾:綮:軱:展硎:怵:示謋:2划分本文层次,归纳大意。
深化不责碎玉韩魏公在大名①,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
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
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愕然,吏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坐客叹服。
之,非故也,何罪之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注释翻译、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坐客表里无”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用俄为一吏触、翻译下面的句子3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译文:试何罪之有译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4、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53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神木中学“《庖丁解牛》(二)课题:主备老师:高小梅姓名:班级:组别:知识目标疏通课文大意,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庖丁解牛》导学案
《庖丁解牛》导学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读准字音,辨析多音字、通假字的正确读音;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句式,翻译重点句子。
过程与方法:质疑探究合作,探讨作品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学会翻译文言文语句。
(重)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难)【课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知识补充】1、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
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
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2、解题:庖丁:庖:厨师。
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说明只有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有好的效果。
【预习检测】(一)成语训练题1、下列几组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有那些?请分别在该句子前打上“√”,并查字典解说该成语的含义。
(1)A、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B、他曾在英国专修英国文学,要他用英文写作自然游刃有余。
C、警方布下天罗地网,那几个歹徒一定游刃有余。
成语含义:(2)A、他做事情只考虑自己,毫无集体观念,真是目无全牛。
B、小王下棋总是输多赢少,因为他目无全牛,没有能做到“走一步看三招”。
C、张师傅很有修车经验,对各种型号汽车的性能、结构等了如指掌,修理技术已达到目无全牛的地步。
成语含义:(3)A、你做事老是怕这怕那的,犹豫不决,真是踌躇满志。
B、他的论文获得一等奖,又被提升为处长,难怪他最近总是踌躇满志。
成语含义:(二)字词正音,识记并朗读。
《庖丁解牛》导学案(2篇)
《庖丁解牛》导学案(2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庖丁解牛》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能够准确翻译文中的难句,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庖丁解牛的哲学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启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找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庖丁解牛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
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庄子“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将庖丁解牛的智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庖丁解牛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庖丁解牛的奥秘。
提问:你们认为庖丁解牛的秘诀是什么?他为什么能做到游刃有余?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庖丁解牛》,标出不懂的字词和句子。
小组讨论: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解决部分疑问。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字词解析:教师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如“庖”、“丁”、“解”、“牛”等。
句式分析:分析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
段落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庖丁解牛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
4. 对比分析,深化理解对比阅读:将《庖丁解牛》与其他描写技艺高超的文章进行对比,如《卖油翁》。
讨论:庖丁解牛与卖油翁的技艺有何异同?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哲学思想?5.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现实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庖丁解牛的智慧。
写作练习: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理解。
四、作业布置1. 基础作业熟读并背诵《庖丁解牛》。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搜集有关庄子的其他寓言故事,分析其哲学思想。
写一篇心得体会,谈谈庖丁解牛对你的启示。
五、板书设计《庖丁解牛》一、庖丁解牛的过程1. 视其止,徐而图之2. 批大郤,导大窾3. 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二、庖丁解牛的哲学思想1. 顺应自然2. 无为而治3. 游刃有余三、现实意义1. 寻找规律2. 谨慎行事3. 心无旁骛六、教学反思教学效果:学生是否掌握了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是否理解了庖丁解牛的哲学思想?教学方法: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措施: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如何更好地将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导学案二:《庖丁解牛》哲学智慧探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庖丁解牛》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庖丁解牛导案(含答案)
庖丁解⽜导案(含答案)神⽊中学“352”⾼效课堂⾼⼆语⽂导学案课题:《庖丁解⽜》(⼀)神⽊中学“352”⾼效课堂⾼⼆语⽂导学案课题:《庖丁解⽜》(⼆)神⽊中学“352”⾼效课堂⾼⼆语⽂导学案课题:《庖丁解⽜》(三)神⽊中学“352”⾼效课堂⾼⼆语⽂导学案课题:《庖丁解⽜》(四)答案:⼤家⼼中的庄⼦及影响:庄⼦,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是⽼⼦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学派的创始⼈。
主要作品为(《庄⼦》),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庖丁解⽜》⽂中涉及到(⽬⽆全⽜)(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四个成语。
⼆、字词正⾳并解释。
踦yǐ(⽀撑,接触)騞huō(象声词)卻xì(同隙,空隙)窾kuǎn(空)綮qìng(结合处) 軱gū(⼤⾻)硎xíng(磨⼑⽯) 怵chù(害怕,恐惧)謋huò(象声词)三、讨论本⽂的段落及⼤意。
本⽂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部分(⾸段):描写庖丁解⽜的⼀个场⾯,突出庖丁的技术⾼超。
第⼆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之道。
四、【⼩题1】污点,⽑病;惊讶的样⼦;故意。
【⼩题2】俄/为⼀吏/触倒【⼩题3】凡是东西形成、毁坏,也都⾃有它的定数;【⼩题4】特设⼀桌,覆以锦⾐,置⽟盏于上【⼩题5】要点:韩魏公有度量,能宽容下⼈。
预习案:参照译⽂,解释⽂中括号前词语庖丁为(替,介词)⽂惠君解(剖开,分割)⽜。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独⽴性,不译)所触(接触的地⽅,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后同),肩之所倚(靠着的地⽅),⾜之所履(踩着的地⽅),膝之所踦(抵着的地⽅),砉然向(通“响”,响声)然,奏(进)⼑騞然,莫(没有)不中(合乎)⾳。
合(合乎)于(“跟”,介词,引进动作对象)《桑林》之(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不译)舞,乃中(合乎)《经⾸》之会。
《庖丁解牛》导学案1
《庖丁解牛》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课文,翻译句子。
2.诵读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3.分析的景物特点,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翻译句子。
2.诵读课文,领会文章主旨。
【预习案】【知识积累】一、文学常识填空:1、庄子:名时期国人,著名的思想家,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_ _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属于相对主义,对生活的态度主张一切“安时而处顺”;政治上主张,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2、《庄子》: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来说明道理。
3、《庄子》共33篇,内篇⑺为庄周所作。
外篇(15)、杂篇(11)为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良庖岁更刀,割也()()⑶肯綮()大軱()⑷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5)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6)膝之所踦()(新发于硎()(8)砉然向然()(,奏刀(9)技盖至此乎()(10)批大卻,导大竅()()三、文言知识积累(一)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1、砉然向然 2 、技盖至此乎 3 、善刀而藏之(二)解释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足之所履乃中《经首》之会依乎天理刀刃若新发于硎批大郤导大竅而况大軱乎技经肯綮之未尝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第三段:阐述了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O怵然为戒 (三)古今异义:如土委地1、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 今义:2、依乎天理 古义: 今义:3、技经肯綮之未尝 古义: 今义:4、虽然,每至于族古义:今义:(四)指出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③视为止,行为迟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2、乎①技盖至此乎? ②进乎技矣 ③依乎天理④而况大軱乎!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于①合于《桑林》之舞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庖丁解牛》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庖丁解牛》【学习目标】1.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难点、重点1.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问题一:字音:踦____ (支撑,接触)騞____ (象声词)卻____ (同隙,空隙)窾____ (空)綮____ (结合处)軱____ (大骨)硎____ (磨刀石)怵____ (害怕,恐惧)謋____ (象声词)问题二:分析文本解题:庖,。
丁,。
解,。
问题三: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问题四:庖丁高超技艺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技艺怎样?说说你的体会.始解之时——(不懂规律)三年之后——(认识规律)方今之时——(运用规律)问题五:庖丁技艺高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六:没有掌握解牛规律的厨师又是什么情况呢?问题七: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八:庄子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写作这样的一则寓言故事,仅仅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这么一个技艺高超的杀牛师傅吗?问题九:这个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这则故事除了养生之道外,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5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
永乐六年举人。
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
及长,专心性理。
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
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
”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
事父母至孝。
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
”父欣然从之。
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i)、风水、时曰之说屏不用。
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报。
《庖丁解牛》导学案(含答案)
. . .《庖丁解牛》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2、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预习(一)大家心中的庄子及影响:庄子,名(),()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主要作品为( ),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庖丁解牛》文中涉及到()()()()四个成语。
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
(二)关于养生主的解释1: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2: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3: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三)文言知识梳理1.识记注音庖()丁踦()砉()然向()然騞()然导大窾()莫不中()音肯綮()大軱()硎()批大郤()怵()然更()刀謋()然2.参照译文,解释文中括号前词语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学案(含答案)
庖丁解牛【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深入思考“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挖掘“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品赏语言,欣赏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
4、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文章寓意,体悟文章思想主旨,学习庄子哲学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第一课时【自学指导】(详见导学教程)庖丁解牛【作者】庄子【朝代】先秦原文:庖丁为(替,给)文惠君解(剖开,分割)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踩),膝之所踦(抵住),砉然向(同“响”)然,奏(进)刀然,莫不中音(合乎音律)。
合于《桑林》之舞,乃(又)中《经首》之会(节奏)。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同“盍”,何、怎么)至此乎?”庖丁释(放下)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天道,自然的规律)也,进(超过)乎技(具体的操作技术)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接触)而不以目视,官知(感觉器官的作用)止而神欲(精神活动)行。
依乎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结构),批(击)大郤(同“隙”,空隙),导(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大窾(空隙),因(依照)其固然,技(同“枝”,支脉)经(指经脉)肯(附在骨上的肉)綮(筋骨结合处)之未尝,而况大(大骨)乎!良庖岁更(更换)刀,割也;族庖(一般的厨师)月更刀,折(断,指用刀砍断骨头)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出)于硎(磨刀石)。
彼节者有间(空隙),而刀刃者无厚(没有厚度);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宽绰的样子)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吾见其难为,怵然(戒惧的样子)为戒,视(眼睛,目光)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轻)。
然已解,如土委(散落,卸落)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揩拭)刀而藏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庖丁解牛》导学案(含答案)
学习目标ﻫ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
ﻫ2、理解“庄子养生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ﻫ学习重难点
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预习
(一)大家心中的庄子及影响:庄子,名(),()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主要作品为( ),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
《庖丁解牛》文中涉及到()()()()四个成语。
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
(二)关于养生主的解释ﻫ1: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2: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ﻫ3: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三)文言知识梳理
1.识记注音
庖()丁踦()砉()然向()然騞()然导大窾()
莫不中()音肯綮()大軱()硎()批大郤()怵()然更()刀謋()然
2.参照译文,解释文中括号前词语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 )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 )《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
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 )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砉然向然技盖至此乎善刀而藏之
4.解释古今异义的词
依乎天理天理:因其固然固然:
虽然,每至于族虽然:至于:
5.指出文中活用字的类型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6.辨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臣之所好者,道也技经肯綮之未尝
视为止,行为迟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7.解释一词多义
道:臣之所好者,道也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废先王之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天下土崩瓦解
怀其壁,从径道亡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乎:技盖至此乎?
吾见其难为进乎技矣。
视为止,行为迟依乎天理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吾今为之虏已
于:合于《桑林》之舞然:砉然向然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因其固然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虽然,每至于族
每至于族怵然为戒
二.感知文本
1.抄写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
句
子:
关键动词:
给人的感受(文中句子):
这说明什么(用两个词语概括):
2.技艺高超的原因
抄写过渡句:
庖丁的观点是(文中句
子):
解牛的三个阶段(文中句子):
这说明什么道理:
3.庖丁的人生追求是(文中句子)。
4.解牛和养生的联系
“养生”的意思是:“主”的意思是:
文惠君的道:
庖丁的道:
他们的相似点:
5.小结:
牛体比喻:刀比喻:
三.课堂练习
1.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所踦( Yǐ ) 硎(xíng) 怵然(chù) B.騞然 (huā) 砉然(huò) 向( xiàng)然
C. 大郤( xì)大窾(kuǎn) 謋然(huù) D.中音(zhòng)肯綮(qìng)庖丁(páo)
2.从词类活用角度,解析不当的一项是:
A.良庖岁更刀岁:名词用作状语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动用
C.以无厚入有间厚:形容词作名词D.栗深林兮惊层巅栗:形容词用作名词3.下列句式判断错误的是:
A.臣之所好者,道也(判断句) B.技经肯綮之未尝(定语后置)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状语后置)
D.提刀而立,为之四顾(省略句)
4.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乎)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合)C、庖丁释刀对曰(放下)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接触)
5.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官知止而神欲行(器官感觉)B、批大卻,导大窾(批判)
C、因其固然(依照)
D、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换)
6.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出)
B、虽然,每至于族(即使这样)
C、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警惕)
D、视为止,行为迟(阻止)
7.下列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视为止,行为迟(行为) B.虽然,每至于族(虽然)
C.依乎天理(天理)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未尝)
8.下列各组句子相同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B.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矣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
C.而刀刃者无厚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吾尝终日而思矣常以身翼蔽沛公
《庖丁解牛》参考答案
一,预习部分答案略
二.感知文本部分答案
1.句子: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词语:触,倚,履,踦
感受: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说明:技艺高超,有美的享受
2.过渡:借文惠君的赞叹和提问,过渡下文。
观点: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总结下文)
解牛的三个阶段勤学苦练的过程。
ﻫ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ﻫ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
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道理:“视为止,行为迟”“怵然为戒”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规律。
ﻫ3.人生追求:依乎天理,因其固然ﻫ4.养生主,见预习部分
文惠君的道:在复杂的斗争激烈社会矛盾中,自由自在,游刃有余。
庖丁的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解牛之道
相似点:虽然庖丁所好的“道”和文惠君所说的“道”所指不一样,但在后者看来,社会如牛体,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5.牛比喻社会,刀比喻人。
三.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B.2.D.3.B.4.B5.B.6.D.7.D.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