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2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 脑干汇总
脑 干 的 外 形 ( 侧 面 观 )
脑神经核在脑干内的分布规律
见下图
下一页
脑神经含有七种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柱
一般内脏运动柱
特殊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感觉柱 特殊内脏感觉柱 一般躯体感觉柱 特殊躯体感觉柱
注:所谓“一般”是指脊髓和 脑干 共有的核团柱,它们之间 相互延续;“特殊”则是 指仅 见于脑干,与特殊感觉器 和鳃弓衍化物有关的核 说明:一般内脏和特殊内脏感 柱。 觉柱实际是同一核团柱, 即孤束核,其上端接受味 觉纤维,余部接受一般内 脏感觉纤维。故脑干仅有 六种脑神经核团柱。
脑 brain
脑位于颅腔内,成人平均重量 约1400g,一般可分为五个部分: 1、端脑 前脑 2、间脑 3、中脑 脑桥和小脑 4、后脑 菱脑 5、延髓 通常把中脑、脑桥、延髓称为脑干
脑 干 brain stem
一、脑干组成及位置:
(一)组成:中脑、脑桥、延髓 (二)位置:位于颅后窝的斜坡处, 延髓和脑桥的背面与小脑相连,它们 之间的室腔为第四脑室,向下与延髓 和脊髓中央管相续,向上与中脑水管 相通。
脑干的位置
见下图
脑 干 的 外 形 ( 腹 面 观 )
脑 干 的 外 形 ( 背 面 观 )
见下图
脑干背面脑神经除I和II对外,III~XII
对脑神经均出入脑干。故脑神经核就成为 脑干诸多神经核团中的重要部分。脑神经 核可粗劣分为二大类:接受脑神经传入纤 维的核团成为脑神经感觉核,发出传出性 纤维经脑神经支配效应器的称脑神经运动 核。
外展神经核(VI)
舌下神核(XII)
特殊内脏运动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V)
面神经核(VII) 疑核(IX、X、XI) 副神经核(XI)
人体解剖学:内脏神经系统
→效应器
4
副交感N
节前N元
节后N元
植物性N节
节前纤维 节前N元的胞体
节后纤维 节后N元的胞体
5
内脏运动神经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纤维(节后纤维) 节后纤维形成N丛,再分支至效应器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6
7
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比较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1.支配器官 骨骼肌
平滑肌、心肌、腺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心脏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心跳减缓、血压下降
瞳孔
散大
缩小
支气管
平滑肌松弛, 口径加大
平滑肌收缩、 口径缩窄
胃肠
蠕动减慢
蠕动增强
膀胱
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松
肌收缩(贮尿)
弛(排尿)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1.低级中枢 脊髓T1-L3节段灰质 脑干副交感核(4对)
36
肠系膜 下N节
(4)盆部节后纤维的分布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骶、尾N→下肢和会阴部血管、
汗腺和竖毛肌 ②加入盆丛→盆腔器官
37
交感神经分布概况: 瞳孔开大肌, 胸、腹、盆腔内脏平滑肌, 心肌, 全身血管, 竖毛肌, 腺体
交 感 神 经 功 能
“fight-or-flight”
39
对同一器官所起作用比较:
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系统概述
中枢部 大脑、间脑、脑干、脊髓 包括 周围部 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内脏感觉神经 周围部 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3
内脏运动神经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最新局部解剖学 脑干-PPT文档
脑干背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平内侧丘系交叉)
下橄榄核 inferior olivary nucleus
位置:位于延髓橄榄深面 功能:可能与小脑对运动的控制,并参与小
脑对运动的学习记忆和对反射的修饰。
脑干腹侧面观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
红核 Red nucleus
脑干背侧面
延髓水平切面(经锥体交叉)
延髓水平切面(经内侧丘系交叉)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中部)
延髓水平切面(经橄榄上部)
脑桥水平切面(经面神经丘)
脑桥水平切面(经脑桥中上部)
中脑水平切面(经下丘)
中脑水平切面(经上丘)
躯体运动核 2、对侧舌下神经核、
面神经核(下半部)
名称 起始
终止
脑
内侧丘系 薄束核
丘脑
干
楔束核
的
脊髓丘系 脊髓
丘脑
主
丘脑束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丘脑
要
三叉神经脊束核
纤
外侧丘系 蜗神经核 后丘脑
维
皮质脊髓束 大脑 皮质核束 皮质
束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脑干躯体运动核
脑干四个丘系简表
丘系名称 起始核 脊髓丘系 对侧后角固有
与大脑的纤维联系,构成网状上行激动系统, 使大脑皮质保持适度的意识和清醒。
与脊髓的纤维联系,发挥调节躯体运动的作用。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重要的生命中枢(如呼 吸、心跳、血压调节及呕吐中枢等),参与内 脏活动的调节。
参与睡眠的发生,抑制痛觉传递。如中缝核群 中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发出纤维上行抑制大 脑皮质,产生睡眠作用;下行至脊髓后角和胸 段侧角,参与痛觉和心血管运动的调节。
人体解剖学-第二版第10章-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 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 1.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泛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因 新鲜标本上呈粉灰色而称灰质。在大脑、小脑,由大量神经元 胞体和树突形成的灰质集中于表层,特称为皮质。
➢ 2.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由于神经纤维表 面的髓鞘含有类脂质,在标本上呈亮白色而称为白质。
➢ 端脑是脑的最高 级部位,又称大 脑,由两侧大脑 半球借胼胝体连 接而成。两侧大 脑半球之间有大 脑纵裂将其分开, 纵裂底部为胼胝 体。大脑与小脑 之间由大脑横裂 隔开。
(四)端脑
1.大脑半球的外形和分叶
➢ 大脑半球表面布 满大脑沟和大脑 回。脑回和脑沟 是对大脑半球进 行分叶和定位的 重要标志。每侧 大脑半球分内侧 面、上外侧面和 下面,以3条恒 定的沟分为5叶。
3.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 向下通脊髓中央管,上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向下续脊髓中 央管,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三)间脑
➢间脑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间脑的两侧和背面被大脑半 球所覆盖,可分为:背侧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后丘 脑和底丘脑。间脑的中间部分是一个矢状狭窄间隙,称 为第三脑室。
➢ 脊髓表面借前后两条位于正中的纵沟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半。 前面的裂隙明显,称前正中裂,后面的称后正中沟。此外还有 两对外侧沟,即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沟内分别连有脊神经的 前根和后根。
➢脊髓保留明显的节段性。脊髓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 脊神经对应的一段脊髓称脊髓节段。根据脊神经的数目, 脊髓可分为:8个颈节(C)、12个胸节(T)、5个腰节 (L)、5个骶节(S)和1个尾节(Co)。脊髓有两个膨 大部:颈膨大自C5至T1,腰骶膨大自L2到S3。
人体解剖学(神经解剖部分)
人体解剖学(神经解剖部分)Human Anatomy–Neuroanatomy神经科学从理论到应用进步速度很快,它几乎涵盖了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神经解剖学是解剖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神经科学的重要基础科学,其学习为认识人类运动、感觉、器官的调节、各种复杂行为,认知,情感等活动奠定了形态、结构、组织和生理功能基础,是实践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精神病科和骨科等临床学科的重要前期课程。
为了及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和该学科研究方法、技术。
2001 年新增设了Human Anatomy-Neuroanatomy (英文)并进行双语教学,该课程的宗旨以掌握知识为核心,同时兼顾提高英语的阅读、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以期达到在该学科领域与国际同步。
Textbook: Human Anatomy-Neuroanatomy (Reedited by Hou Yi-Ping, 2001; based onbook 1. -The Human Brain and Spinal Cord: Fuctional Neuroanatomy and dissection Guide published by Springer-Verlag, New York /Lennart Heimer,MD; 2000; book 2- Neurous System and special Senses published by Facultyof Medicine ,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2000 )AudiovisualsBrain Explore and Life Story produced by from BBC; approximately 12hours; 2003Reference Books: (1) Gray’s Anatomy: The Classic Collector’s Edition HenryGray, 2004)(2) Clinically Oriented Anatomy, Moore, K.L., 3red ed., Williamsand Wilkins. Baltimore, 1992(3) 格氏解剖学,第38版,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4) Correlative Neuoanatomy 24/e, edited by Stephen G. Waxman人民卫生出版社 McGRAW-HIll,2001(5) 系统解剖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Schedule: 54 hours (详见课时进度表)1Teaching Language:中英文双语教学 Teaching Means: Multimedia (CAI, PPT, AVI)Student Evaluation:In term practical examination 15%Clinical problems 5%Final written examination 80%Table of Contents of Textbook 1 Introduction(1) Basic Design and Terminology(2) Development of the Nervous System(3) Meninges and Cerebrospinal Fluid2 Dissection of the Brain(4) Dissection of the BrainFirst Dissection: Meninges and Subarachnoid Cisterns; Superficial Arteries,Vertebral-Basilar System; Internal Carotid System; Basal surface and CranialnervesSecond Dissection: Midsagittal Section; Lobes, Sulci, and GyriThird Dissection: White Matter; Blunt Dissection of Major Fiber Fourth Dissection: Ventricular System, Hippocampus Formation, Thalamus,and Basal GangliaFifth Dissection: Fourth Ventricle, Cerebellum, Brain Stem 3 Atlas of the Brain(5) Atlas of the Brain: Frontal, Sagittal, and Horizontal Brain Sections;Anatomical Correl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4 Functional Neuroanatomy(6) Neurohistology(7) Neuroanatomic Techniques(8) The Spinal Cord(9) Ascending Sensory Pathways(10) Brain Stem, Monoaminergic Pathways, and Reticular Formation2(11) Cranial Nerves(12) Olfactory System(13) Visual System(14) Auditory System(15) Spinal Cord Motor Structures and Descending Supraspinal Pathways(16) Basal Granglia and Related Basal Forebrain Structures(17) Cerebellum(18) Hypothalamus(19)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20) Amygdaloid Body and Extended Amygdala(21) Hippocampal Formation(22) Cerebral Cortex and Thalamus(23) Neurotransmitters(24) Cerebrovascular System5 Peripheral NervesContents of Audiovisuals1. Brain Explore:(1) All in the mind (60 min)(2) In the heat of the moment (55 min)(3)The mind’s eye (60 min)(4) First among equals (50 min)(5) Growing the mind (55min)(6) The find mystery (60 min)2. Life Story(total 5 hours):(1) Brain function(2) Behavioural control(3) Life story(4) Nervous development31. 早期神经系统的发育:神经管(Nerual tube),神经脊(Neural crest) 的形成;神经元的迁移和成熟。
脑干-ppt人体解剖学PPT课件
第二节 脑 干
一、脑干的外形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2020年10月2日
1
端脑
端脑
间脑
脑 的
小脑
区 分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间脑
中脑
2020年10月2日
脑桥 延髓
小脑
2
一、脑干的外形
(一) 脑干腹侧面
1、延髓 延髓脑桥沟 锥体 锥体交叉 橄榄
锥体 舌下神经 前正中裂
锥体交叉
2020年10月2日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3)在灰质与白质之间的区域出现的网状结构面积 急剧扩大,结构更加复杂,其中包含了生命中枢中许 多重要的神经核团(网状核),如心跳、血压和呼吸 中枢等。
2020年10月2日
8
2020年10月2日
9
脑干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一)、灰质
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2020年10月2日
10
1、脑神经核
接受头面部的皮肤及口鼻腔 粘膜的感觉纤维
三叉神经中脑核:
接受咀嚼肌、面肌和 牙齿的本体感觉
三叉神经脑桥核:
接受颜面部触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接受颜面痛温觉
2020年10月2日
16
(6)特殊躯体感觉柱
接受听觉和平衡觉的纤维
前庭神经核-接受内耳平衡觉冲
动传入
蜗神经核-接受内耳听觉冲动传
入
2020年10月2日
2020年10月2日
12
(2)特殊内脏运动柱 4对
支配鳃弓演化来的骨骼肌 咀嚼肌、面肌、咽喉肌、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咀嚼肌 面神经核-支配面肌 疑核-支配咽喉肌 副神经核-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人体解剖学脑干-PPT
等处发出的纤维,后经小脑下脚终止于小脑皮质。在小 脑对运动的控制特别是对运动的学习和记忆起重要作用。
下页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内部结构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3)脑桥核: 居脑桥基底部的纤维束之间,由若干群细胞构成, 为大脑皮质与小脑皮质之间的中继站。 (4)红核:
脑干功能 居上丘平面的被盖部,呈圆柱状。主要接受来自小 脑及大脑皮质的传入纤维,并发出红核脊髓束。与 躯体运动(屈肌的运动)有关。
系统解剖: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脑干、
脑干外形
内容提要
脑干内部结构 一、脑干(brain stem):
脑干功能 (一)外形:
(二)内部结构:
(三)功能:
脑的分部
脑 端脑
的 区
间脑
分 小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一、脑干的位置和外形
位于颅后窝,脊髓 和间脑之间,小脑腹侧。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蜗神经核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与脑相连的脑神经部位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端脑—Ⅰ 间脑—Ⅱ 中脑 —Ⅲ、Ⅳ 脑桥—Ⅴ、Ⅵ、Ⅶ、Ⅷ 延髓—Ⅸ、Ⅹ、Ⅺ、Ⅻ
人体解剖学第十章头部
第十章 头部第一节 概述头由颅和面部两部份组成。
颅内包含脑,面部有眼、耳、鼻、舌等特殊感觉器官和呼吸、消化系统的起始部。
由于脑划归神经解剖学讲述,鼻和口腔已述于上册,故本章重点讲述颅顶、面部及阴、耳等感觉器官。
一、境界与分区头部以下颌骨的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枕外隆凸与下方的颈部分界。
头部以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乳突、上项线和枕外隆凸的连线为界,可分为后上方的颅部和前下方的面部。
二、体表标志头部可以扪及若干骨性标志,这些标志均有临床意义:眉弓、颧弓、翼点、乳突、枕外隆凸、上顶线、前囱点(额顶点)、人字点(顶枕点)、下颌角、下颌骨关节突、眶上孔、眶下孔、颏孔。
第二节 面部浅层与腮腺区一、面部浅层结构1.皮肤与浅筋膜面部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含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与疖肿的好发部位。
浅筋膜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肪较多称颊脂体,睑部皮下脂肪少而疏松,水肿时睑部出现较早。
浅筋膜中的弹性纤维及肌纤维与皮肤真皮层相连,形成皮肤的自然皮纹,面部手术的切口,应尽可能与皮纹一致(图10-1)。
浅筋膜中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等穿行,血管丰富,故创伤后愈合快,但出血较多。
面部的静脉与颅内静脉有交通,故面部的感染可能向颅内蔓延。
2.面肌(图10-2)面部表情肌属于皮肤,为一些薄而纤细的肌纤维。
一般起于骨或筋膜,止于皮肤。
收缩时牵动皮肤,使面部呈现出各种表情。
主要分布于面部孔、裂的周围,如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围。
可分为环形肌和辐射肌两种,有闭合或开大上述孔裂的作用。
人类面部表情肌较其它动物发达,而人耳周围肌已明显退化。
(一)颅顶肌epicranius阔而薄,由左右各一块枕额肌组成,它由两个肌腹和中间的帽状腱膜构成。
前方的肌腹位于额部皮下,称额腹;后方的肌腹位于枕部皮下,称枕腹。
帽状腱膜galeaaponeurotica很坚韧,连于两肌腹间,与头皮紧密结合,但与深部的骨膜间则隔以疏松结缔组织。
人系统解剖学图谱
---------------------------------------------------------------最新资料推荐------------------------------------------------------人系统解剖学图谱人系统解剖学图谱绪论运动系统骨学总论躯干骨颅骨上肢骨下肢骨关节学总论躯干骨连结颅骨的连接上肢骨的连接下肢骨的连接肌学总论躯干肌头肌上肢肌下肢肌内脏内脏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会阴腹膜脉管系统心血管总论心脏动脉静脉淋巴系统内分泌腺系统感觉器视器前庭蜗器(位听器)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脑神经内脏神经脊髓脑干小脑间脑端脑传导路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血管脑室绪论一、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和地位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 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
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变异:超出正常变动范围;异常:超出变异范围(胚胎发生时的改变,机能的改变。
) ,有的称畸形。
二、人体解剖学的分科广义的解剖学包括: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
解剖学又可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1/ 3系统解剖学:按机能划分,研究人体器官的形态、位置和构造(六个系统:运动系统、内脏学、脉管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
研究对象:器官(形态不一,位置不同,构造相近) ;重点观察:位置、形态和构造。
器官的位置:大体定位、对比关系(起点、止点) 、周围毗邻。
器官的形态:大体形态、局部划分、表面结构。
器官的构造:实质性器官,切面描述;管性器官,分层描述。
骨:主要观察形态。
(长骨分一体和端及其表面结构,扁骨分面、缘、角及表面结构,短骨分面及其表面结构,不规则骨分体突及其表面结构。
) 关节:主要观察组成及运动方式。
肌肉:主要观察分布位置及功能。
内脏器官:---------------------------------------------------------------最新资料推荐------------------------------------------------------ 主要观察形态,血管:主要观察起止及分支。
人体解剖学:Brain stem脑干
Cerebral peduncle
Optic n. Oculomotor n. Trochlear n. Pons Trigeminal n. Vestibulocochear n. Abducent n. Olive Pyramid Spinal root of accessory n. Medulla oblongata
Temporal lobe颞叶 Optic n.视神经
Oculomotor n.动眼神经 Trochlear n.滑车神经 Motor & sensory roots of trigeminal n. 三叉神经运动和感觉根
Abducent n.展神经
Hypoglossal n.舌下神经
Cerebellum小脑
Inferior colliculus
Midbrain Trochlear nerve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Pons
Medullary stria Hypoglossal trigone
Vagal trigone Obex
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 Cuneate tubercle Medulla Gracile tubercle oblongata
Medullary stria髓纹 Vestibular area前庭区 Vagal trigone迷走三角
Gracile tubercle薄束结节
Pineal gland松果体 Trochlear n.滑车神经 Locus ceruleus蓝斑
4th ventricle第四脑室
Facial colliculus面丘 Hypoglossal trigone舌下三角
医学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医学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点整理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医学生和从事相关专业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在学习人体解剖学时,需要了解一些重点知识点,下面将对一些重要的解剖学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身体的基础组织1. 细胞: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神经细胞、肌肉细胞、上皮细胞等。
2. 组织:由相同或类似细胞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人体主要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 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例如心脏、肺、胃等。
二、人体的主要系统1. 骨骼系统:主要由骨骼和关节组成,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骨骼系统还参与血液细胞的生成和矿物质的储存。
2. 肌肉系统: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负责身体的运动和保持姿势。
肌肉系统还参与内脏器官的收缩和推动。
3.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液和血管组成,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除废物和二氧化碳。
4.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管、气管和肺部,负责吸入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还参与声音的产生。
5. 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道和肝脏等器官组成,负责将食物消化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到血液中。
6.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7.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神经和感觉器官组成,负责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种活动,包括运动、感觉和思维等。
8.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泌物组成,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三、人体解剖学的主要方法1. 解剖学教材阅读:通过阅读解剖学教材,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尸体解剖:通过解剖尸体,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之间的关系。
3. 解剖标本:使用解剖标本进行观察和学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人体内部结构。
4. 影像学:利用X光、CT扫描和MRI等技术,观察和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
人体解剖学资料—脑干小脑
视觉皮质下 听觉皮质下
反射中枢
反射中枢
⑵下丘的下方,有很细的滑 车神经(IV)出脑,绕大脑 脚由背侧走向腹侧。
?
上丘 下丘 滑车神经
16
12对脑神经中有10对 脑神经和脑干相连。
其中最后4对脑神 经和延髓相连;
中间4对脑神经和 脑桥相连;
动眼神经
第3、4对脑神经 和中脑相连。
除第4对脑神经在中 脑背侧和脑干相连外 其它脑神经都是在前 面或侧面和脑相连。
前庭蜗神经 舌下神经
视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17
18
(三)脑干的内部结构: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但脑干的灰质不是连续的纵柱,而是分散成大小不等的团块
或短柱,称为神经核。
非 薄束核
中脑:动眼神经核:大部分眼球外肌。
1. 中脑腹面:
?
脚间窝
⑴大脑脚 cerebral peduncle底 :
锥体束等通过。
⑵脚间窝 interpeduncular fossa
⑶动眼神经(III)根:脚间 窝出脑
大 脑 脚
中脑水管
15
2. 中脑背面: ⑴两对圆形隆起称四叠体
上方的一对 为上丘
superior colliculus
下方的一 对为下丘
端脑 前脑泡
间脑
中脑泡 中脑
菱脑泡
脑桥 后脑
小脑 末脑 延髓
2
根据脑的发生、发育及功能分为6个部分。
端脑
脑 的
间脑
区 分
小脑
中脑
脑桥 脑干
延髓
3
脑神经cranial nerves共12对,其排列顺 序是以它们出入脑的部位前后次序而定: 即I嗅神经,II视神经,III动眼神经,IV 滑车神经,V三叉神经,VI展神经,VII 面神经,VIII前庭蜗神经,IX舌咽神经, X迷走神经,XI副神经,XII舌下神经。 脑神经的名称,国际上按排列次序惯用 罗马字码表示。
系统解剖脑干实验报告
系统解剖脑干实验报告引言脑干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结构之一,位于脑的底部,与脑血管相连,负责调节人体的许多重要功能。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脑干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次系统解剖脑干的实验。
材料与方法材料- 一具离体人脑(从合法途径获取)- 解剖刀具- 显微镜- 实验室配套设备方法1. 将离体人脑放置在解剖台上,并进行外观观察,记录脑的整体结构及外形特征。
2. 使用解剖刀具进行小脑蚓部分解剖,将小脑蚓暴露。
3. 切开小脑蚓,观察并记录小脑的细微结构。
4. 将小脑蚓两侧的小脑半球分离,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5. 切开脑干,剥离出脑干的各个部分,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记录各个部分的结构和特征。
6. 利用显微镜对脑干的细微结构进行观察和记录。
7. 结合理论知识和观察结果,深入讨论脑干的功能和相应神经途径。
结果与讨论脑的整体结构与外形特征观察离体人脑具有灰白质交替排列的特征。
整体上呈现椭圆形,前部突出(前脑区域),后部圆润(小脑区域)。
脑表面有许多起伏,称为脑回,这些脑回对增加脑的表面积起到重要角色。
小脑的结构观察小脑呈叶片状结构,位于脑干底部。
小脑蚓是小脑的中部,为纵向结构。
小脑蚓切开后,可以观察到细密的细胞层次排列和结构,这些细胞负责控制人体的运动协调。
脑干的结构观察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通道,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
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方,是脑干的最宽处,也是重要的生命支持区域。
脑桥位于延髓的上部,具有重要的中枢功能。
中脑则位于脑桥的上方,是脑干最上部的部分。
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可以看到脑干内部有许多神经纤维。
同时,延髓含有很多生命支持中心,如心率和呼吸调节中心。
脑桥在神经纤维交汇的区域,负责控制眼底肌肉和面部肌肉的运动。
中脑则具有视觉和听觉反射的重要功能。
脑干是人体调节许多生理功能的中枢,通过神经纤维和核团的连接和协调来实现。
结论通过系统解剖脑干的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脑干的结构和功能。
脑干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控制和调节人体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呼吸、心率、眼睛和面部肌肉的运动等。
脑部详细解剖图解
.
2)传导浅感觉的脊髓丘脑束,沿脑干腹外侧部上 升,行于内侧丘系的外侧。 3)锥体束:传导随意运动冲动的锥体束,下行经 过脑干腹侧,一部分纤维至各脑神经躯体运动核, 另一部分纤维集中于延髓锥体,继续下行时大部 分纤维走向对侧,形成锥体交叉,下行入脊髓遂 成皮质脊髓侧束,不交叉的纤维将入脊髓称皮质 脊髓前束。 ⑶网状结构:占据脑干中轴部分,并与间脑和脊 髓网状结构相延续(如图10所示)。
.
.
3.脑干的主要功能:经过脑干的上、下行神经纤 维束,是大、小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通道。有的 脑神经核是参与反射活动的中枢,如中脑的瞳孔 对光反射中枢,脑桥的角膜反射中枢,延髓中调 节心、血管及呼吸活动的"生命中枢"等。脑干网 状结构对锥体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调节骨骼肌 张力及内脏活动等具有重要作用。
.
.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室底即 菱形窝。室盖呈帐篷状凸向小脑,其后部有一正 中孔和一对外侧孔通蛛网膜下隙(如图13、14所 示)。
.
(三)间脑
人类大脑的高度发展将间脑大部掩盖,间脑主要部分为背 侧丘脑(丘脑)和下丘脑。正中的矢状裂隙即第三脑室, 该室前方有一对室间孔通大脑半球内腔(侧脑室),向后 经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 1.背侧丘脑:占据间脑背侧份,为一对卵圆灰质块,内部 被"Y"形纤维板分隔为前、内侧、外侧三组核群。外侧核 群的腹面后部,称腹后核,是躯体深、浅感觉传导通路的 中继核,内侧核群对维持大脑皮层兴奋状态有重要作用; 前核群与嗅觉及内脏活动有关。 背侧丘脑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对隆起,即内、外侧膝 状体。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路的中继核,外侧膝状体是 视觉传导路的中继核(如图15所示)。......
(二)小脑
人体解剖学:脑干外形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
下脚
听结节 髓纹
楔束结节 薄束结节
楔束 薄束
蓝斑 面神经丘
界沟
前庭区 内侧隆起
舌下神经 三角 迷走神经 三角
菱形窝的上外侧界为小脑
上脚,下外侧界自内侧向外
基底部向后外逐渐变窄, 移行为小脑中脚,两者的分 界处为三叉神经根。
脑桥 基底部
延髓、脑桥和小脑的交角处,三叉神经
临床上称为脑桥小脑三角。此 基底沟
处的肿瘤可压迫小脑
小脑中脚
以及附近的面神经、前庭蜗 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等,
脑桥 延髓沟
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延髓
脊髓
前庭 蜗 面神神经
展经神经
中脑腹面的上界为间脑 的视束。
界沟
前庭区 内侧隆起
舌下神经 三角 迷走神经 三角
内侧隆起在髓纹上方有一
圆形隆突,称面神经丘,内
含面神经膝和展神经核。
髓纹以下的内侧隆起可见 两个小三角区:内上方的称 舌下神经三角,内含舌下神 经核;外下方的称迷走神经
小脑上脚
小脑中脚 小脑
下脚
三角,内含迷走神经背核。
听结节
界沟上端在新鲜标本上有
髓纹
脑干
Brain Stem
(一)脑干的外形 1. 腹面
锥体延的髓背下外端侧在的枕卵骨圆大形隆 起为孔橄,榄平,第内一含颈下神橄经榄根核处。
橄与榄脊和髓锥相体接之。间上的端沟与中脑有 舌下桥神以经脑根桥丝延。髓沟分界。
橄榄延的髓背前侧正,中可裂见两自侧上的而 下排纵列行的隆舌起咽为神锥经体、。迷锥走体神 经和内副的神皮经质根脊丝髓。束纤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脑室的孔:
第四脑室
两个外侧孔 一个正中孔 使第四脑室 脉络丛 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外侧孔
上髓帆 下髓帆
正中孔
第四脑室脉络组织
本节重点:
菱形窝的结构
面神经丘 界沟 蓝斑
滑车神经 正中沟
面神经丘 舌下神经三角
前庭区
迷走神经三角
薄束结节
背侧丘脑
尾状核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前庭区
小脑中脚 小脑下脚 髓纹 楔束结节
脑干背面观
松果体
3.延髓: 内囊
小脑下脚
菱形窝下半 外侧膝状体
舌下神经三角 内侧膝状体
迷走神经三角 滑车神经
薄束结节
正中沟
楔束结节
面神经丘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薄束结节
背侧丘脑
尾状核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前庭区
小脑 中脚 小脑下脚 髓纹 楔束结节
脑干背面观
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
室间孔
底:菱形窝 丘脑间粘合 顶:小脑
上髓帆
下髓帆
第四脑室脉
络组织
前连合 终板
视交叉 垂体
中脑水管
穹隆 松果体 顶盖
第四脑室
脑的正中矢状断
脑干 2: 背侧面
背侧面观
松果体
内囊
1.中脑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滑车神经
外侧膝状体 内侧膝状体 滑车神经 正中沟
面神经丘
舌下神经三角 迷走神经三角
薄束结节
背侧丘脑
尾状核
上丘 下丘 小脑上脚 前庭区
小脑上脚 小脑下脚 髓纹 楔
髓纹
菱形窝上半
外侧膝状体 内侧膝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