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富县羊泉初级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0课时收集规划我们的美文集
信息技术第10课教案及反思
信息技术第10课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信息技术第10课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理解并能够解释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信息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资源:1. 电子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2. 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和目标,即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
2. 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解释信息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数据、电子表格、单元格、公式等。
3. 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新表格、输入数据、编辑和格式化等。
实践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电脑。
2. 指导学生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如创建一个表格、输入数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有清晰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提出问题并解答疑惑。
3. 教师进行总结,并提供反思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
通过引入和知识讲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表格软件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总结与反思环节,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疑惑,教师也可以提供反思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教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班级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时 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教案 科教版
教后札记
一、菜单的使用:
以“记事本”为例介绍:
主要介绍“文件”、“编辑”菜单的应用
“最小化”“最大化”“关闭”按钮的使用以及文件多时滚动条的使用。
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提示下进行练习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根据教师的提示操作菜单命令
二、对话框的应用:
在执行某些操作时,窗口中会出现对话框,对话框主要用于人与计算机对话信息的输入以及窗口操作环境的设置等。主要有:单选框;复选框;列表框;文本框;下拉列表框五种。
左图为文本对话框,是在存储文件时用到的对话框。在使用时注意选定所存储的位置和起好文件名,以便正确保存和便于以后查找。
三、 系统时间与日期的设置:
在开始菜单中找到设置中的控制面板中的时间日期选项或用鼠标直接双击桌面右下角时间处调出左图,以校正时间日期,但如时间日期正确请勿改正。
四、正确关机:
在记事本中随便输入几个字符打开保存对话框练习保存文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时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教案科教版
本学期总第10课时
本单元第4课时
授课日期
10.6
课题:
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3)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熟悉窗口中菜单的使用
2、了解对话框的使用
3、了解系统时间与日期的设置
重点、难点
菜单的使用及对话框的应用
教具
微机室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开机,熟悉上一节关于鼠标的操作。
信息技术七年级第十章教学方案
信息技术七年级第十章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本章主要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和表达,提高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如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学习信息搜集和整理的方法,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
3. 学习信息表达的方式,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本概念的学习1.1 计算机硬件的种类和功能1.2 计算机软件的种类和功能1.3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使用2. 信息搜集和整理的方法2.1 网络资源的搜集和筛选2.2 图书馆资源的搜集和筛选2.3 信息的整理和归类3. 信息表达的方式3.1 图表和图像的制作和应用3.2 文字和语言的组织和表达3.3 多媒体技术在信息表达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法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实践操作法设置实际案例和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计算机和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合作探究,促进彼此的共同进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评估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信息搜集和整理方面的能力表现。
3. 学生在信息表达和演示方面的能力表现。
4.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术操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准备1. 计算机教室或计算机实验室2.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脑3. 计算机软件和相关资料七、教学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本章内容分为多个课时进行教学安排,具体如下:第一课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本概念的介绍第二课时:网络资源的搜集和筛选第三课时:图书馆资源的搜集和筛选第四课时:信息的整理和归类第五课时:图表和图像的制作和应用第六课时:文字和语言的组织和表达第七课时:多媒体技术在信息表达中的应用第八课时:综合实践环节,学生完成一项信息整理和表达的小项目八、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针对性。
陕西省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第十册》 新人教版PPT课件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负责控制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硬件和软件的系统, 是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系统 的程序集合。
裸机: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 常见的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Linux
常见的Windows版本: Windows98、 Windows2000、 WindowsXP等
当前文件夹中的内容
新建文件夹
利用资源管理器新建文件夹的方法: 打开资源管理器——在需要建立文件夹的地方单击“文
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在弹出 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文件夹”,并将文件名改为想要的 文件名 文件名修改的方法: 1、选择需要修改的文件夹——按”F2”——输入文件名— —按“Enter(回车键); 2、选择需要修改的文件夹——单击鼠标右键,选择重命 名——输入文件名——按“Enter(回车键)
信息技术(七年级第10册)
第一单元 处理信息的主要工具——计算机
第二单元 制作电子相册 第三单元 制作简单的影片 第四单元 综合活动——演示文稿应用
第一单元 处理信息的主要工 具——计算机
第1课 认识计算机系统 第2课 体验操作系统的管理能力
第二单元 制作电子相册
第3课 相册的前期准备 第4课 相册的简单编辑(1) 第5课 相册的简单编辑(2) 第6课 图片的合成 第7课 图片的特效制作 第8课 制作电子相册
查找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查找操作系统版本、CPU、内存的方法: 在桌面“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 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系统 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常规”选项卡
查找硬盘大小的方法 打开“我的电脑”,将各分区的大小相加
搜索文件
搜索文件的方法: 开始-搜索-所有文件和文件夹-输入文件名-单 机“搜索”按钮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十章教学方案详解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十章教学方案详解一、教学目标本章节主要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网络设备的作用;2. 掌握网络连接的原理和方法;3. 学会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共享;4. 培养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网络设备;2. 网络连接的原理和方法;3. 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共享。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网络设备(1)引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网络”这个词。
你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吗?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和外设设备的集合。
常见的网络设备有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
在课堂上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对网络设备有初步的认识。
(2)概念讲解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和外设设备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什么?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远程通信等功能。
(3)常用网络设备的作用a. 路由器: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传送到另一个网络;b. 交换机:负责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c. 集线器:负责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d. 网卡:用于计算机与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2. 网络连接的原理和方法(1)引入在网络中,计算机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连接起来的呢?我们用一张网络连接图来展示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关系。
(2)网线的使用方法网络连接需要使用网线,网线的分类有哪些?通过图片或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线及其用途。
(3)无线网络的连接如何连接无线网络?通过讲解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
3. 网络资源的使用和共享(1)网络资源的种类网络资源主要包括网站、电子邮件、文件共享等。
通过展示不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了解其功能和用途。
(2)网络资源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或演示,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网络资源,如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发送电子邮件等。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十章教学方案
信息技术初一上册第十章教学方案引言: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初一上册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3. 熟悉电脑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4. 学习基本的文件管理技巧。
5. 学会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 Word 和 Excel 进行文档编辑和数据处理。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1.2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享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2.1 硬件: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2.2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3. 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3.1 计算机开机与关机流程3.2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介绍3.3 桌面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图标的功能4. 文件管理技巧4.1 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概念4.2 创建、删除、复制、粘贴、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4.3 整理和分类文件的方法5. Word 文档编辑5.1 文档的创建与保存5.2 字体、段落和页面设置5.3 图片的插入和编辑5.4 表格的插入和编辑6. Excel 数据处理6.1 工作表的创建与保存6.2 数据的输入和编辑6.3 基本函数的运用6.4 图表的制作和编辑三、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1. 教学方法:本章教学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实例演示、教师示范和学生实践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学习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日常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互动参与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测试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提升。
四、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1. 教学资源:本章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和电脑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0课 画线教案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0课画线教案(1)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
(2)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
建议2课时。
“曲线”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线有直线和曲线之分,为此,本课首先将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一面小旗作为学习任务,学习如何在Windows 98“画图”窗口中画线。
此面小旗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旗杆和旗面,旗杆是一条直线,可以使用“直线”工具画出,旗面由三条曲线组成,可以使用“曲线”工具画出。
教学中教师在提出任务后,应让学生自己分析小旗的组成,并让学生设想使用怎样的画图工具来画这面小旗比较合适、比较方便。
然后,具体来学习画旗杆(直线)和旗面(曲线)的操作步骤。
如何画旗杆,也就是画直线。
教学中教师可以强调这里的直线实际上就相当于数学课上说的线段,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线段及作线段图的方法,这里画直线时就可先选择一个位置(即一个端点),单击作为起点,并拖动至另一个位置(即另一个端点),画出直线。
当学生在选定了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后,学生会发现在工具箱的底部“工具状态选择器”中出现了线宽,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说一说这里的线宽有何作用,必要时还可以让学生上机选定不同的线宽后试一试,最好让学生得出结论,同时教师加以延伸。
在某些工具中也能改变线宽。
如何画旗面,也就是如何画曲线?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给学生看,重点放在曲线弧度的调整上,特别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只有一条弧曲线的方法和画有两条弧曲线的方法的不同之处,可以让学生多一些上机时间去体会。
学完了这部分内容后,课文安排了“试一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上机将“试一试”中的三个图形在计算机上画出。
课文最后简单介绍了“铅笔”画图工具。
“铅笔”主要用来画任意的曲线,画任意曲线比较简单,教学中只要向学生说清选择“铅笔”后在画图区拖动就能画出任意的曲线就可以了。
由于这种画曲线的方法画出的是任意的曲线,且在拖动时又不易控制,因此应向学生强调:作图中尽可能少用。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0
(1)规划演示文稿
为了达到直观的效果,同时考虑到初中学生的接受特点,直接给出作品的链接关系和每一幻灯片的页面布局,以便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结构的知识和界面设计的一些基本技法。(为了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让学生自选主题或预先指定几个主题。)
(2)搜集和整理素材
要求学生根据规划,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素材。
(4)实现灵活的交互控制(需要链接)
板书
设计
第10节规划演示文稿
作品选题
作品规划
素材搜集与整理
教学
后记
指导学生分类存储搜集到的资料。文件夹的命名可以使用汉字或英文。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必要的取舍与加工。图片文件要转换成在网页上使用的JPG格式。引用的文章要注明出处。
三、课堂实践
项目主题:遵守交通规划
项目要求:
(1)含有丰富的图片,包括本地常见交通指标标志
(2)尽可能提供视频素材
(3)搜集当地交通事故的事实和数据,制作统计图表
学科:信息技术年级:七年级备课人:许捷
课题
第10节PPT选择主题,搜集素材
课型
常规新授
授课地点
计算机室论与评价,对要表达的主题进行分析,制定出演示文稿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自行练习、演示操作、讲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能力
搜集作品制作素材是“获取信息”的具体应用。在学生制定了比较详细的规划后,按照计划围绕主题来搜集素材,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相关的方法,培养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整理素材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需要对不符合要求的素材进行处理,二是有效的管理素材,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围绕主题、结合PowerPoint的特性处理素材,有效的管理素材,从而便于素材的交流和共享,也有利于将来对作品进行维护。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10课准备构建资料库表格式教案
表格一
师:经过表格一的填写,大家都知识应该将相同的内容填写在同一个地方。
其实,除了这种分类外,我们还可以采用第二种方法。
㈣按素材类型进行分类
这种方式主要是依据素材的类型进行分类。
从网络上下载的素材类型一般包括文字、图片、网页、动画等。
师:在第二单元中,大家下载了大量的网页,那么你们在下载网页的同时会下载一个什么东西呢?(生回答)
说明:在下载网页的同时会下载一个和网页文件同名的、包含了网页中所有图片素材的文件夹。
因为它和网页文件包含的是同一内容,我们可以把
本节课主要任务是为第三单元创建各类资料库做准备工作,
要让学生理解各种资料分类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分类创建不同的分类文件夹,以便用来存放资料。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10课综合活动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单元
第10课综合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
技能目标:学会用电子表格技术处理中国七大河流数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电子表格技术处理数据;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电脑;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电子表格技术处理数据吗?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师:(板书)《综合活动》。
一、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有关我国七大河数据的介绍,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说一说:我们如何用电子表格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自我实践: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尝试完成课本第I11页的实践活动;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尝试;
师:巡视指导,并对同学们的实践情况及时做出总结;
四、课后作业:完成单元综合学习与评价;。
陕西省富县羊泉初级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0课时 收集规划我们的美文集-最新教学文档
富县羊泉初级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题《收集并规划我们的美文集》时间课时1课时主备汪改红审核授课人汪改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整体规划文集的思想,学会在Word 中合并文本并完成文集的页面规划。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索尝试,相互讨论,团结协作学习合并文本并完成文集的页面规划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处理各类应用文档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在Word 中合并文本并完成文集的页面规划。
难点:了解整体规划文集的思想。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具体实践。
教学准备硬件环境—网络教室、多媒体硬件教学系统、投影仪等。
软件资源—授课课件、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情景创设,激情导入教师活动: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通过制作美文集,帮助大家复习并巩固小学阶段学习的Word 软件最基本的输入与编辑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学会设置和处理制作过程中的特殊需求和效果,从而具备运用Word 软件综合处理各类应用文档的能力。
1.你的美文主题是什么?2.你预计收集多少篇同学的作品?3.你准备如何收集并合并这些作品?4.你准备对收集来的作品做怎样的编辑处理?学生活动:听、看。
二、新知探究这样导入课题一方面明确了这堂课的目标。
教师活动:1.文集的规划我们可以参照图书的五大组成部分来规划制作文集,包括:封面、卷首语、目录、正文、封底。
2.文集的制作流程:(1)规划并收集作品(2)为作品设计鲜明的风格(3)制作引人入胜的卷首语(4)制作条理清晰的目录(5)制作切合主题的封面其中第1 步和第 2 步是为制作正文而进行的,第 3 步为制作卷首语,第 4 步为制作目录,第 5 步制作封面。
学生活动:听、看、理解。
三、实践操作,巩固提升教师出示任务,学生实践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任务一:收集、合并文稿方法一:通过网络传输或“U 盘”复制的方式收集同学的作品并逐一打开,然后使用全文【复制】/【粘贴】的方法将同学们的文稿合并起来。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十课生物圈二号教案
学生回答:人类在生物圈二号中的生存挑战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伦理道德等问题。
4. 巩固练习(5分钟)
练习题:请列举生物圈二号中的三种生态系统,并说明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学生回答:生物圈二号中的三种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提供氧气、调节气候;草原生态系统提供食物来源;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
重点知识点:信息技术在生物圈二号中的应用包括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伦理道德等方面。
板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 = 资源利用 + 生态环境保护 + 伦理道德
5.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重点知识点:通过生物圈二号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与实践、网络安全与道德等方面的能力。
板书设计:学生核心素养 = 信息素养 + 创新与实践 + 网络安全与道德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体,如图片、视频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生物圈二号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展示生物圈二号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圈二号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圈二号?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回答:生物圈二号是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实验基地,包括生态系统、居住区、农业生产区等部分。
教学反思与总结
1.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讲授新课时,我注重与学生互动,提问和讨论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生物圈二号话题的关注。
在教学管理方面,我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我也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圈二号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学期第十课Windows桌面及窗口教案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实际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 增加互动环节: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加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利用多媒体资源: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生动。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操作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的图示和动画,生动展示Windows桌面及窗口的操作,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
2. 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实时的操作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 学习基本的编程语言,如Python、C++等,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能力。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Windows桌面及窗口的操作,包括了解桌面、桌面图标、任务栏、开始菜单等概念,以及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如最小化、最大化、还原、关闭等。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我们学会了使用任务栏进行应用程序的切换。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
2. 视频资源: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优化方法、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教学视频。
拓展要求:
1.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加深对Windows操作系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后拓展。
3.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拓展内容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十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4、小结
布
置
作
业
二、新课授课
1、插入表格
(1)新建幻灯片,单击【插入】→【表格】。
(2)在弹出的“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输入表格的行数和列数。
(2)根据提供的图表数据,输入数据并修饰表格(与Word表格制作相似)。
制作“全国近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表。
2、创建图表
(1)单击【插入】→【图表】。
(2)输入数据
根据表格数据,输入图表数据。
(3)调整图表类型
在图表编辑区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图表类型”,在弹出的“图表类型”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图表类型。
(4)修饰图表
在图表编辑区右击,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图标选项”,在弹出的“图标选项”对话框中对图表进行编辑。
用同样的方法,制作烟尘排放量的年度图表。
写一写
根据数据和表格显示,分析一下近年全国废气污染的情况。为了保护我们同一个地球的大气,请提出一些环保建议和倡议。
课题
第十课:感恩父母意识调查――图表演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powerpoint表格和图标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小组成员讨论空去污染对地球万物生存的危害,根据数据创建数据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说明根据数据创建数据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说明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PPT作品制作提升环保意识,作品展示,开展大气画报讨论,提出大气画报建议或倡议
教学重点
创建含表格的幻灯片
教学难点
创建含有图表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导入
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使空气质量变坏。长期生活在其中,就会影响人们的健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编制一个大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数据图表演示文稿,并对图表进行分析编制一个“感恩父母意识统计表”的演示文稿,并对图表进行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十课图文处理教学设计
第十课图文处理本课主要介绍的是文字、图片的编辑处理和图文排版等内容,通过制作“多彩的中学生活”电子报纸,学习图文混排等。
了解文本和图片在表达信息方面的特点,了解Word的功能,能比较熟练的使用Word进行文字和图片、表格等的排版。
建议1个课时完成。
教材分析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要处理一些图文信息,这就需要借助工具,Word就是最常用的图文处理软件。
本课以“描绘多彩的中学生活”为活动任务,介绍在Word中如何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表格,编排图文,由此来表现Word处理信息的优势,同时培养学生整体美的意识。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选择其他的活动主题,练习使用文本和图片表达信息。
b5E2RGbCAP教学建议本课要注重从实际需要出发,注意调动学生们向别人表现、展示自己所掌握的各种图文信息这一愿望,从这种强烈的愿望出发,通过任务,逐步引导他们认识和使用Word的各种命令、功能。
通过调动愿望一一认识操作一一完成任务一一巩固提高这样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们对于Word这个软件和图文处理这两方面,都有较为清晰而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plEanqFDPw一、活动主题教材中给出的任务活动贴近于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背景环境和心理特点,可以将他们对于中学生活的期盼和计划,通过Word尽情的表达出来,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他活动(如展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人朋友物品以及自己知道的各种信息等),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DXDiTa9E3d除了从“开始”菜单中打开Word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方法打开,如在桌面上新建并打开一个Word文档、双击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在此之前要把它发送到桌面上)等。
打开Word 之后,让学生观察认识标题栏、菜单栏(以及各个菜单)、工具栏等等。
RTCrpUDGiT1•编辑文字本课设定的任务是“描绘多彩的中学生活”,可以让学生们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在学校、家庭的学习、生活情况生动地描述出来。
5PCZVD7HXA将光标在文字上拖动,选中的文字呈反相显示,也就是变为黑底白字,对反相显示的文字可以使用菜单命令和工具按钮进行各种操作,包括:字体、字号、颜色、位置、间距等等。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三、《分析图表》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学生能够提高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增强信息意识;通过学习图表的种类和特点,学生能够掌握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方法,提高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增强信息社会责任,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3. 数据分析与决策:介绍数据分析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讲解如何利用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14. 数据伦理与道德:介绍数据伦理与道德的重要性。讲解如何在处理数据时遵循伦理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益。
15.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讲解如何关注这些趋势,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
10.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应用,拓宽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应用,如经济学、生物学、社会学等,拓宽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内容逻辑关系
1. 重点知识点:数据收集与整理、图表的种类和特点、创建和编辑图表、数据处理和分析、图表的解读与应用、数据可视化的原则、数据安全与隐私、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团队合作与交流、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培养、跨学科应用、数据分析与决策、数据伦理与道德、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分析图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分析图表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析图表的奥秘。
5. 图表的解读与应用:要求学生解读一组图表,并分析其数据变化。学生可以选取一组图表,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并解释数据变化的原因。
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10课 综合所学建网络
4.信息社会责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理解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障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教学重点
络硬件设备的识别与选择,网络组建的基本步骤与要点,网络安全的设置与防护。
教学难点
根据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组建方案,解决网络配置中的实际问题,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教法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学法:观察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反思总结。
教具学具准备
具备上网条件的信息科技实验室、多媒体课件、路由器、交换机、网线、摄像头、计算机等网络硬件设备、网络模拟软件、直播软件、网络安全检测工具等。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课后作 师:(方正仿宋简体、仿宋_GB2312)备课日期:年 月 日
课题
第10课 综合所学建网络
课型:新课
授课时间
年月日
共1课时
第1课时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能够识别网络硬件及其功能,理解网络组建的基本原理。
2.计算思维: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选择合适的网络硬件设备,设计并实施网络组建方案。
七年级第十课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图文处理——制作“多彩的中学生活”电子报纸一、教学基本信息使用的教材:河北大学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十课图文处理——制作“多彩的中学生活”电子报纸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以学生为主,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一切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前提,正确引导,在本节课后会有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采用生本教育的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利用学生的心理,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加入到讨论探究中来。
三、教材分析文字处理软件Word在以前的几节课中,对其进行了学习,本节课是综合的练习,在教材中占一课的内容。
Word是多媒体处理软件的一种,多媒体处理工具的应用的一个部分,对学生的掌握多媒体处理技术有深化的作用,培养学生处理多媒体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信息处理工具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对计算机的操作不很熟练,经过半学期的学习,对信息技术处理工具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尤其是多媒体处理工具,在Word软件学习中,学生学习激情很高,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强。
但是学生对学习多媒体的目的性不很明确,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五、教学目标在知识和技能目标上,培养学生使用Word软件能熟练操作,并作出相应的作品出来。
过程与方法上,以任务驱动法为前提,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作并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作品的亮点和创作意图。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团结意识、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Word软件中处理多媒体,比如图片和文字等处理的一般步骤和技术修饰。
教学难点:对象(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等)的插入和修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县羊泉初级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题《收集并规划我们的美文集》时间
课时1课时主备汪改红审核授课人汪改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整体规划文集的思想,学会在Word 中合并文本并完成文集的页面规划。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索尝试,相互讨论,团结协作学习合并文本并完成文集的页面规划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处理各类应用文档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在Word 中合并文本并完成文集的页面规划。
难点:了解整体规划文集的思想。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协作法、自主探究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具体实践。
教学准备硬件环境—网络教室、多媒体硬件教学系统、投影仪等。
软件资源—授课课件、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一、情景创设,激情导入
教师活动: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通过制作美文集,帮助大家复习并巩固小
学阶段学习的Word 软件最基本的输入与编辑的操作方法,进一步学会设置和处理制作过程中的特殊需求和效果,从而具备运用Word 软件综合处理各类应用文档的能力。
1.你的美文主题是什么?
2.你预计收集多少篇同学的作品?
3.你准备如何收集并合并这些作品?
4.你准备对收集来的作品做怎样的编辑处理?
学生活动:听、看。
二、新知探究这样导入课题一方面明确了这堂课的目标。
教师活动:1.文集的规划我们可以参照图书的五大组成部分来规划制作文集,包括:封面、卷首语、目录、正文、封底。
2.文集的制作流程:
(1)规划并收集作品
(2)为作品设计鲜明的风格
(3)制作引人入胜的卷首语
(4)制作条理清晰的目录
(5)制作切合主题的封面
其中第1 步和第 2 步是为制作正文而进行的,第 3 步为制作卷首语,第 4 步为制作目录,第 5 步制作封面。
学生活动:听、看、理解。
三、实践操作,巩固提升
教师出示任务,学生实践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任务一:收集、合并文稿
方法一:通过网络传输或“U 盘”复制的方式收集同学的作品并逐一打开,然后使用全文【复制】/【粘贴】的方法将同学们的文稿合并起来。
方法二:在Word 中,还可以通过在文档中“插入文件”的方法实现文稿的合并。
任务二:页面规划
为简化后期的排版工作,收集、合并完毕之后,可以首先设置文集纸张大小、页边距等。
任务三:插入分隔符在收集、合并文稿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每一篇文稿独立成篇,需要在某些位置重新分页,这时可通过在文档中插入“分隔符”来实现。
任务四:统计字数书籍在出版时,需要对其中包含的字数进行统计。
Word 软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字数统计工具,可以满足批量统计的需求。
四、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1.与同伴讨论,文稿合并的方法哪一种操作方法效率高?这样设计,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开阔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
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增加课堂内容。
2.翻看信息课本,查找版本信息,看看它是采用了那个开本?
3.思考并与同伴讨论,能不能将页面规划操作和插入分隔符操作调换顺
序?说明理由。
五、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