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 第二首 钢琴谱 No.2 原版
李斯特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2号》的和声研究
谱例2为第一乐章结束时的终止式,从#(:自然小调的六
1 66 Chinese national Expo
Music and dance <音乐与舞蹈
级和弦进行到属七和弦再进行到六级和弦且原调主和弦没有 出现,以六级三和弦作为阻碍终止,弱化了主和弦的功能特性。 六级之后采用了 #c小调属七和弦的第一转位进行到主和弦。 将倾向性强的和声进行放在最后,且前调的主和弦在结尾没 有出现。
谱例5:
|打天小W同主音替快
| | *犬闪用利弦
2.以三度音程关系进行E扩充终止 终止式的和声构成形式,总能代表着一个特定历史时期 和声语言的典型特点,有如当时和声全貌的一个缩影,因此 往往是反映和声新的发展变革的最为敏感的部位®。
谱例4为尾声部分的结尾音乐片段,调性为#F大调。在 第二行第五小节全终止式前采用了大小三度音程循环,将终 止式进行了9小节的扩充。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使尾声部 分的音乐在一个快速的八度音程转换中完成。
注释:
① 岀自杨九华〈西方音乐史》第86页
② 出自吴式铠〈和声艺术发展史》第185页 ③ 岀自吴式铠〈和声艺术发展史〉第185页 ④ 出自徐平力《高级和声学教程〉第333页
参考文献: [1] 桑桐.半音化的历史演进[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2] 徐力平.高级和声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社,2014. [3] [美]斯蒂凡•库斯卡特,多萝茜•佩恩著,杜晓十译•调性和声
二、 浪漫主义时期和声背景 维也纳古典乐派这种严谨的和声逻辑体系,真好似太阳 系内各个星球之间的精密关系一般,整个系统内的所有成员 各司其职、各行其道,排列次序分明,衔接关系有条不紊, 共同铸就一个结构坚实的功能整体®。因此维也纳古典乐派时 期的和声呈现严谨的、固定的和声逻辑。 18世纪晚期,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创作中已经将和声的 运用达到了完全成熟,趋于完善的地步。同时和声手法已经 固定在一定有限的空间中。水满则溢,19世纪20年代以后, 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涌动,作曲家开始寻求个性化的和声语 言,以达到逐渐摆脱传统和声的结构束缚,寻求个性解放的 新思潮。浪漫主义时期被称为“和声时代”的说法由此产生。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1. 引言1.1 李斯特简介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他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音乐家庭,从小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
在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之后,他开始在欧洲各地进行演出,并迅速成为当时备受瞩目的钢琴演奏家。
他以其惊人的技巧、炫目的演奏风格和对音乐的独特见解而闻名于世。
除了演奏,李斯特还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歌剧和交响乐曲。
他的音乐风格充满激情和浪漫主义气息,深受当时听众的喜爱。
李斯特的音乐创作影响了后来许多作曲家,包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人。
他的作品《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音乐功底。
1.2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简介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作之一,也是匈牙利风格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作品由匈牙利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于1852年创作,是他根据匈牙利民间音乐创作的一系列狂想曲中的第二首。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展示了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特色,包括独特的旋律、节奏和调式。
整个作品充满了激情与浪漫主义情感,展现了李斯特对匈牙利民族精神和民间音乐的热爱与理解。
这首狂想曲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多样,旋律优美动人,节奏明快跌宕起伏,给人一种强烈而深沉的感受。
作品中充满了振奋人心的气氛,让人仿佛置身于匈牙利的大草原之上,感受到那种狂放不羁的自由与激情。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被认为是李斯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对匈牙利音乐文化的珍贵贡献。
这首作品展示了李斯特作为浪漫主义作曲家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2. 正文2.1 音乐特点分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部富有激情和力量的作品,充满了匈牙利风情的特色。
从音乐结构上来看,这部作品采用了自由变奏的形式,使得整个曲目具有了强烈的个性化特点。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弗朗茨·李斯特的一部杰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作品于1857年创作完成,后来在1857年首演于布拉格,在这部作品中,李斯特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进行详细的赏析,探究这部作品的音乐特点及其背后蕴含的情感。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这部作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拉丁舞曲”、“匈牙利舞曲”、“猎人之歌”和“维格马什”。
整个作品的曲风饱含了匈牙利独特的音乐特色,充满了动感和激情。
我们来分析第一部分“拉丁舞曲”。
这部分的节奏明快,曲调轻快愉悦,展现了拉丁舞曲的热情与活力。
在这个部分中,李斯特巧妙地运用了钢琴的技巧,使得整个乐曲充满了激情和张力,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
接着是第二部分“匈牙利舞曲”。
这部分的曲调更加轻快明快,展现了匈牙利特有的舞曲风情。
在这个部分中,乐曲的节奏感很强,曲调变化多样,音乐传达着一种热烈和奔放的情感,让人不禁想起了阳光下跳跃的舞者们。
第三部分是“猎人之歌”。
这部分的曲调更加悠扬悦耳,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静谧和野性的美丽。
乐曲中仿佛可以听见猎狗的追逐声和猎人的呼喊声,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原野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是第四部分“维格马什”。
这是全曲的高潮部分,也是整个作品最富有情感的部分。
在这部分中,李斯特通过钢琴的技巧展现了强烈的战斗气氛和悲壮的情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战斗之中。
整个乐曲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展现了匈牙利独特的音乐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部富有激情和热情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李斯特的音乐才华和创作技巧。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匈牙利独特的音乐魅力和激情,也可以感受到李斯特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和赏析的经典之作。
浅谈李斯特·弗朗茨《匈牙利狂想曲》
浅谈李斯特·弗朗茨《匈牙利狂想曲》作者:刘奕林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6期【摘要】李斯特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重要人物,即舒曼和肖邦两位浪漫派钢琴家之后的又一位钢琴巨匠是李斯特,他的演奏风格随性、自由、夸张、张扬,演奏技艺超群,在钢琴艺术史上作出突出贡献。
文章主要从音乐素材、结构形式,民族元素等方面,对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的民族性进行探索和研究,以便我们能更好的学习和演奏他的匈牙利狂想曲。
【关键词】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民族元素前言在匈牙利民族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在这一时期,李斯特写出了很多蕴涵着斗争性质的民族音乐。
李斯特最著名的作品,要数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充分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解放运动必胜的信心,是匈牙利人民的一曲战斗凯歌,将钢琴的表现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并且创造了“狂想曲”这种体裁,为“狂想曲”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整套《匈牙利狂想曲》有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族音乐特点、匈牙利核心文化“吉普赛”音乐以及匈牙利的民族音乐风格。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些乐曲是“爱国的音乐”,是匈牙利人民的一曲战斗凯歌,充分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解放运动必胜的信心。
这些“爱国的音乐”都是在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的基础上,融合大量匈牙利民族诗歌进行艺术性加工,推动和发展而完成的,具有鲜明的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色彩。
一、匈牙利狂想曲中的音乐素材在《匈牙利狂想曲》常常以两个对比段落为基础。
第一段通常为慢板,旋律庄重缓慢,带有诗歌性;第二段则为快板,音乐灵巧活泼,通常描绘民间舞蹈场面,最后在热烈而又急促的高潮中结束。
李斯特常用钢琴的高超技巧来模仿匈牙利的民间乐器扬琴的音响效果,加上民间舞蹈音乐中常用的切分节奏,从而乐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斯特对于祖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深入了解到匈牙利人民的生活,收集最朴实的匈牙利民间音乐,通过搜集、整理匈牙利民歌并做现场记录的“采风”,研究并记录它们的特点。
浅谈李斯特与他的匈牙利狂想曲第2号
浅谈李斯特与他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赵芳达摘要:李斯特的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系列,是一部不朽的作品,这部作品无论是从技巧性、表演性还是欣赏性来说,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许多学习钢琴达到了较高水准的,都会选择其中的一两首进行学习,并作为自己的一个演奏水平的标志。
但由于每个人对于乐曲的理解不同,所以弹奏的方法和方式也略有差异,在这里我将自己在弹奏《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时的一些感想和方法列出。
关键词:创作匈牙利狂想曲倚音节奏一、李斯特简介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诞生在匈牙利埃斯特哈齐公爵腹地管家的小屋里。
这座府邸曾经留下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足迹。
或许,这也是一个征兆,在这里降生的李斯特成为了三位音乐巨人的后继者。
不满六岁的李斯特开始跟亚当学习钢琴,七岁开始作曲,儿时的他便已展现出对音乐无比的狂热。
他的才华使得六位匈牙利贵族联合起来送给他6年求学费用,让这位天才少年到维也纳深造。
十六岁的他定居巴黎。
他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创作中开拓性的大胆革新手法和娴熟技巧不但代表他特别的创作风格也使之在浪漫主义的众多艺术歌曲中独树一帜,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本人则具有超群的即兴演奏才能,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
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青少年时期的他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在欧洲各国舞台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旅行、复杂多变的生活与创作环境和异常频繁的各种社会活动使李斯特有机会广泛了解各国风土人情,接触各种思想和潮流。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浪漫主义时期著名作曲家李斯特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狂想曲创作于1839年,被广泛认为是匈牙利音乐的典范之作。
本文将从音乐的结构、表现手法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赏析。
从音乐的结构上来看,《匈牙利狂想曲二号》采用了传统的嵌套形式,即三段式结构。
第一部分以一个激情澎湃的乐句开场,引出了全曲的主题。
接着,进入第二部分,音乐逐渐转向柔和,呈现出匈牙利民歌的风格,一种富有异国情调的旋律被演绎出来。
这段中间部分通过交替使用快速的音阶和扎实的重奏,让音乐显得动感十足。
回到第一部分的主题,并以激烈的速度和强大的音量结束了整首乐曲。
李斯特在《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中采用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使得这首乐曲极富变化和情感冲击力。
首先是他巧妙地使用了对位法和变奏手法,将主题进行多次变化和变奏,增强了音乐的变化性和可听性。
李斯特还运用了多种特殊的演奏技巧,如快速连续的音阶、分解和和弦的连奏,以及大胆的音量转换等,使得整首乐曲充满了技术和艺术的魅力。
在情感表达方面,李斯特通过音乐的时而激昂奔放、时而温柔婉转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匈牙利民族的热情与柔情。
整首乐曲中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对比,既有愉悦欢快的部分,也有深沉忧伤的部分。
尤其是在中间部分,李斯特通过柔和的旋律和轻柔的音乐质地,表达了一种深情厚意的情感,给人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它不仅展现了李斯特作为作曲家的技巧和风格,还表达了匈牙利民族独特的音乐特色和情感。
这首作品继承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同时将古典传统与民族特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通过描绘匈牙利音乐的热情与柔情,李斯特创作出了一首充满激情和感染力的乐曲,令人赞叹不已。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作品赏析1. 引言1.1 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于1851年完成的钢琴独奏作品。
作品背景可以追溯到李斯特在匈牙利时期,受到匈牙利民间音乐的启发而创作的。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充分展现了匈牙利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激情,被认为是李斯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结合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华丽的技巧展示,被誉为钢琴曲中的经典之作。
1.2 作品背景《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在19世纪创作的一部知名作品。
这首狂想曲充满了匈牙利特色,展现了李斯特对自己祖国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作品背景可以追溯到李斯特成为匈牙利国家英雄的时期,他愿意将自己的音乐扎根于匈牙利的土地上,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尊重。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李斯特在探索民族音乐创作方向时的一次尝试,它融合了匈牙利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让人仿佛置身于匈牙利的大草原和古老城市之中。
这首狂想曲深受当时听众的喜爱,也成为了李斯特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这首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斯特对匈牙利音乐的情感表达,以及他对音乐创作的独特见解和技巧。
2. 正文2.1 音乐特点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二号》是一部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作品,其音乐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作品中充满了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元素。
李斯特深受匈牙利音乐文化的影响,这部狂想曲融合了匈牙利的民族舞曲和韵律,展现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音乐的节奏感强烈而明显。
匈牙利狂想曲二号中的节奏变化多样,旋律奔放,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这种强烈的节奏感让整个作品变得富有感染力,令人难以抵挡。
作品的表现力极强。
李斯特通过音乐来表达丰富的情感,旋律激昂而深情,情感起伏跌宕,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共鸣。
李斯特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手法,如技巧性的变奏、华丽的装饰音等,展现了其华丽的音乐语言和高超的音乐技巧。
整个作品充满了挑战性和难度,展示了李斯特作为作曲家的独特才华和魅力。
浅析《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风格特点及演奏版本对比
73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7首《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第二首的难度最大,流传最广,是音乐会中被演奏次数最多的一首。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创作于1847年,出版在1851年,是李斯特为在反抗奥国的梅提希政权不幸牺牲的拉迪斯拉·泰勒基男爵(Ladislas Teleky)而作的。
还曾被其他作曲家改编成四手联弹和管弦乐等作品。
(二)民族特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在曲式结构上采用了“查尔达什”这一具有匈牙利民族特色的舞曲结构——“Lassan”和“Friska”,前者慢速而忧郁沉重的氛围体现了吉普赛民族悲情音乐的特点,后者欢快明亮、热情奔放的音乐形式则体现了吉普赛民族热情豪迈的性格。
在调性上李斯特采用了吉普赛调式与大小调相结合的手法,吉普赛调式分为西班牙吉普赛调式和匈牙利吉普赛调式。
在《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中李斯特加入的便是经过变形的匈牙利吉普赛音阶,在音阶中形成了增四度和减七度等具有吉普赛音阶特色的音程,这些音程使得这首乐曲具有了匈牙利吉普赛调式的特色。
在这首作品中,李斯特还加入了切分节奏(反弱节奏)和附点节奏来突出表现吉普赛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以及人们载歌载舞、热闹欢腾的歌舞场面。
作品中灵活运用了对大洋琴、铃鼓和巴松等乐器的模仿。
其中大洋琴和铃鼓都是吉普赛的民族乐器。
例如轮指技巧的使用便是对大洋琴这一乐器的模仿,从而既突出了这一作品的民族性,也增强了旋律的连贯性;“Lassan”乐段中右手装饰音的使用便是对铃鼓的模仿,丰富作品音响效果的同时,也为乐曲渲染了吉普赛音乐特色的氛围,增加了作品的民族性。
“Lassan”乐段左手沉着、庄重的低音节奏型为乐曲奠定了情感基调则是对巴松这一乐器的模仿。
在《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中还采用了与匈牙利民间音乐中最喜爱的变奏手法相似的变奏重复和变奏再现手法,几乎所有的主题都是八小节的方整结构,凸显了了匈牙利民间舞曲的音乐特征。
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分析
李斯特《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音乐分析作者:金学洙来源:《艺术研究》2015年第01期摘要:李斯特是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素材舞曲哈尔达什和吉普赛人的流行音乐,第一部分e小调悲伤的行板,第二部分升f小调狂热的急板。
关键词:李斯特第二狂想曲创作素材曲式分析技巧分析一、弗朗茨·李斯特与他的创作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的雷丁,是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钢琴家及指挥家。
他从小师从于音乐爱好者他的父亲。
在李斯特第一次演奏会中主人米凯尔·艾斯特哈齐震惊的发现了他的天赋,并资助他去维也纳,师从于车尔尼学习钢琴,并到处旅行同时演奏钢琴。
1823年赴巴黎求学,但因不是巴黎人而被拒绝入音乐学院,此时的李斯特以被人视为“莫扎特式”的神童。
此后的20年间李斯特一跃成为巴黎社交生活的宠儿,音乐界的佼佼者。
1848~1861年,李斯特终于厌倦了自己的演奏生涯而迁居到了魏玛,担任了那里的宫廷乐长兼歌剧院指挥的职务。
可是1861~1896年,因生活的困境辞去魏玛的职务来到罗马。
1865年取得圣职,成为神父。
但很不幸的是1886年,李斯特染上了肺炎去世了。
李斯特把自己生命一半的时间捐给了音乐,为了音乐他踏遍了世界各地,走到哪里演奏到哪里。
他的音乐创作及生活方式始终如一是巴黎乃至欧洲的舆论界的热点。
他的音乐感动了匈牙利,感动了欧洲乃至全世界,他被称之为音乐界的“钢琴之王”。
从1835年一1847年的12年中,李斯特的演奏足迹遍于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等等各个国家,盛况空前誉满欧洲,在旅行演奏期间积累了极其丰富的音乐构思。
可是在后来的10年间却完全与世隔绝只专心于创作、评论、指挥和教学。
除去最后一部交响诗是19世纪80年代的作品外,其他12部交响诗都在此刻完成。
管弦乐曲“梅菲斯特圆舞曲”,为钢琴的“b小调奏鸣曲”及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曲“神曲”和“浮士德”, 12首标题“超级演技练习曲”,19首“匈牙利狂想曲”,等等大量的作品也是此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