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综合改革

合集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现状分析_高洁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现状分析_高洁

二、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特点 表 ! 列出了我国各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状况,主 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 商业银行的竞争日益激烈是综合化经营的主要 背景。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大量具有综 #$$% 年起, 合化经营优势的外资金融集团全面进军中国市场,并凭 借其服务理念、金融技术和市场经验的优势为高端客户 提供银行、 证券、 保险等全方位金融服务, 对国内银行业 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其经营模式必须根据国际经济金融 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 之路。商业银行通过介入证券、 基金、 保险等业务, 不仅 可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而且可以优化银行的 资产结构, 分散业务风险, 实现多元化的收入方式, 从而 有助于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 五大银行 ! 综合化经营走在前列,实力较强的股 份制银行积极跟进。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和交 通银行已经在证券、 基金、 保险、 金融租赁等行业拥有自 己的子公司,农业银行由于改革步伐较慢,只是在基金 管理公司方面有所突破。在股份制银行里,招商银行和 民生银行的综合化经营起步最快,其次是浦东发展银 行,正在积极跟进的有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 依托控股股东中信集团,与集团旗下的证券、保险、基 金、 信托、 期货等领域的公司开展综合业务。广东发展银 行、 光大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恒丰银行、 浙商银行和渤 海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尚未启动。但是,作为城市商业银 行的北京银行在上市后也有综合化经营的计划。此外, 国家开发银行向商业化运作转变,通过重组和入股深圳 金融租赁公司设立了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收购与入股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综合化 &" 发起设立、 经营的主要方式。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商业银行可以 独资或合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信托公 司。在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方面,中国银行通过收购中 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设立“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 司” , 招商银行收购并控股招商基金管理公司, 其他银行 系基金管理公司均与外资合作使用发起设立的方式;在 金融租赁公司的设立方面,中国银行使用收购的方式, 在新加坡设立中银航空租赁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使用入 股的方式设立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其余的银行系金 融租赁公司均使用发起设立的模式。在银行设立信托公 司方面,尚未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信托公司,但已有商 业银行通过收购的方式控股信托公司,如民生银行收购 陕国投。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摘要】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历程中经历了落后体制的深刻改革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探索出新的发展模式并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注重关键技术与服务创新,同时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挑战。

国有银行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趋势势必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和繁荣。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推进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未来,国有银行将继续向着数字化转型迈进,尤其是在跨境支付、数字货币等领域,持续引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变革历程、发展趋势、重要性、国有银行改革、落后体制、市场化改革、新发展模式、数字化转型、未来发展方向、关键技术、服务创新、全球化竞争。

1. 引言1.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重要的金融机构,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资金实力,在国家经济建设和金融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风险防范和金融稳定中具有重要责任。

作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的特殊责任,为经济提供可靠的金融服务和保障。

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良好运行对维护金融秩序和经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建设和金融稳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发展和变革将直接影响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只有不断完善和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国有银行改革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银行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由于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和内部管理问题,国有银行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一直受到质疑。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各种银行机构的竞争压力,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浅谈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

浅谈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

三、商业银行实施综合经营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具有业务多元化 , 商业银行化特征的综合经营战略J 顷 应了世界商 业银行经济发展的潮流, 以其灵活、多样的全方位眼务满足了现代社会 的需求 , 极 大地推 动了一国经济 的发展 。我 国专业银行转 化为商 业银 行 之后, 自主经营 自 负盈亏、自担风险瞍为各银行发展的宗旨追求利润、 自负盈亏必将使各商业银行的经营者的经营观念和体系发生改变, 经营 的综合性战略已成为一 种 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另外 , 随着电子技术的 不断进步, 商业银行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国际间商业银行竞争的日 趋激 烈, 组合式商业银行工具的大量涌现, 综合经营战略作为—种商业银行 领域的新生事物必将受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青睐, 成为世界商业银行 业发展的主流。 在资产业务方面,随着证券市场特别是政府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 以及证券流动 胜的提高, 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调整资产结构, 减少库存现 金、存放央行、存放同业等—级准备, 逐步增加持有部分变现能力强且 收益率较高的政府短期债券作为二线准备, 以优化资产结构、增强盈利 能力 。由于在 机构网络分 布 、传 统客户群 、资金 实力 、专业人才 、信 誉、信 息方面具有绝对的实力和优势, 商业银行在代理发行、兑付、承 销、买卖政府债券方面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现在我国又将 政府债券的作用从单纯弥补财政赤字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债券的 发行量将保持较大规模 , 商业银行更是应当抓住机遇, 在政府证券市场 中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 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 在负债业务方面 , 直接融资的发展 , 给客户资产组合更多的选择。 客户不满足于把自己的商业银行资产存放在银行里, 而更加看重投资类 产品。商业银行为拓展其负债业务, 增加资金来源 , 必须要提供更多的 包搦 正 券、投资、保险、基金、信用卡、外汇等在内的有效商业银行 产品, 才能进一步锁定客户, 使其在一站式商业银行服务中得到满意。 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 , 发挥各 自优势, 实现优 势互补 。 在中间业务方面 ,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股票业 务, 但 并没 有限制商 业银 行 从事与资本 市场有关 的中间业务。特别是 在 当前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空间有限隋况下, 商业银行可利用其商 业银行创新 , 注意 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 ( 1 ) 资产评估业务, 如为企业的股份制改 造和证券市场中的收购兼并提供资产评估服务。( 2 ) 信息 咨询业务 , 如为 企业提供国家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等 重要信息。( 3 堪 金资产管理业务 , 如基金托管业务、投资业务等。 《 商 业银行法 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商业银行债券, 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 府债券等投资银行业务。 在国际业务方面 , 由于国际业务往往较少受到国内商业银行法规 的约束, 商业银行可以在国际业务中广泛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 如投资 外国债券、在国外发, 亍 商业银行债券、参加国际证券包销和银团货款 等。商业银行还可在境外购买、控股或新设一家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 务的公司, 直接从事包括证券市场—级、二级市场在内的全部业务, 如: 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香港西敏证券公司。对于国际网络比较完善的商业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变革历程及发展趋势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银行国有化运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通过对各大银行进行国有化,确保了国家对金融系统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有商业银行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国国有银行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进行业务分拆和内部改革。

通过将不同的业务分开独立经营,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业务集中、风险隔离和高效运作。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和服务质量。

在21世纪初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推行股份制改革。

通过引入外资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与国际接轨。

股份制改革使国有银行变得更加市场化、透明化和规范化,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互联网金融和科技创新的浪潮,加速数字化转型。

通过建设移动银行、电子银行等智能化平台,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提升风控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

发展趋势方面,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将继续加强全球化布局,推进境内外业务融合发展。

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将加速在境内建立涵盖零售业务和投行业务的全面金融服务网络,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出海,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参与国际合作等方式,获取更多国际资源和市场份额。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还将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领域,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

国有商业银行将加强对环境风险和环境负责任行业的审查,引导资金流向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

国有商业银行还将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给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逐步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问题研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营效益,商业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

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业的经营体制将实现一次转型,从分业迈向综合经营,,这符合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同样也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最佳选择。

一、综合化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必然趋势20世纪代以来,不断涌现的金融机构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银行、证券、保险业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美国《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己基本完成从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向较发达阶段的综合经营的转变,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

在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程度因加入WTO而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实行综合化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必然趋势。

1、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的内在动因(1)综合化经营有利于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分业经营体制下的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广大的客户基础和分布全球的分支机构,但是与国外综合性金融集团相比,仍然存在着成本偏高、盈利能力较低等问题。

根据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通过综合化经营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扩大业务和经营范围,向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进一步共享客户信息资源并拓宽投资渠道,从而有效地改善银行资产结构,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盈利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2)金融资产专用性低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又一内在动因: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金融资产的专用性正在逐渐弱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补性,成为引致国内银行业综合经营可能性的又—内在动因,我国的银行、证券以及保险等行业主要包括资本、信息与企业家才能三个基本生产要素。

由于金融市场的高度相关性,以及近年来国内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以上三个生产要素均体现出较强的趋同性,资产专用性不断弱化,使得我国银行业利用现有资产变更经营领域的成本相对较低,为实现综合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该怎样改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该怎样改
其三,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分拆后,才能有效地进行股份制改革,其治理结构也才能得到根本改善。我国银行业的改革面临着两个问题:股份化和分拆竞争,由此也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先拆后股,还是先股后拆。我们认为,银行业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打破垄断和改变国有银行在银行业中一统天下的格局。如果不分拆垄断性的国有商业银行,则中小商业银行的规模微不足道,不足以参加竞争。而没有竞争机制的激励,垄断主体是很难建立起风险管理机制的。况且若采取先股后拆的步骤,事实上规模庞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很难引进独立的、非国有股份的进入。而分拆后的银行有利于吸引多元资本的介入,有利于银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不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很难真正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从强调重视管理的基础工作,到强调加强银行的发展战略、金融品种开发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我们已经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并做了很多工作,但实际效果一直不理想,科学管理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薄弱环节。从一些国家的历史和现状看,商业银行管理是由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其中企业制度则是一个基本条件。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只有深化改革,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为经营管理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才能把加强管理转化为商业银行的自觉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
事实上,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协同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该保持适当超前。这是因为,与国企改革相比,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涉及面更小一些,银行系统自身的基础也更好一些,因此,减员增效更容易取得成果。同时,银行系统自上而下的纵向制度结构,有利于改革措施的推行,也更便于监督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更重要的是,如果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能够保持适当超前,能够在金融领域建立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对企业改革也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金融领域中市场机制建立起来后,银行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定贷款的方向,经营不善的企业将很难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这将在企业外部形成比较严格的资金约束,从而构成企业的外部压力。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说 。工作 人员 的薪 酬结构 还 比较 简单 。 大 多是 发奖 金的 短期激 励 , 乏 中长 期 的期 缺 权 、 红制 度 , 分 导致 了商 业银 行领 导 或 管
理 者 行 为 目标 短 期 化 。商 业 银 行 的 董 事 会
打 分判 断, 然后 根据事 先准 备好 的评 分标
制 衡 作 用 ,往 往 只 注 重 财 务 方 面 的 监 督 。 实 际 的 问 题 是 商 业 银 行 对 内部 监 督 重 视
产 比率 . 突显 自己的业 绩。 而 当 中长 期贷 款 遇到偿 还 问题 时, 接任 高 营却 不承 担前 任领 导 的责任。
6风 险 评 估 能 力 薄 弱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商 业 银 行 公 司 治 理 中 的 若 干 问 题
1大 股 东 滥 用 权 力 . 国 有 股 一 家触 大 造 成 了股 东 滥 用 权 力 的 现 象 。 商 业 银 行 改 制 上 市 后 。 家 作 国
银行 有信 息 不对称 行为 , 存款 者 有搭便 车 的思想 . 乏监督 银行 的积极性 。 缺
状 趋 势 分 析
世 界 金融危 机爆 发 , 中国 商业银 行 使 受到 了 巨大 的经济 损失 。国家注 意到 商业
商业 银行 的外 部 治理 机 制 没 有来 自 资本 市场 、 品市 场 、 权 市场 等 外部 约 产 债 束 。商 业银行 占有 的市 场份 额偏 大 . 有着 国家信用 的隐性担保 。 商 业银 行受 到市 使 场 竞争 的压 力偏 小。 由于股 权相 对集 中。
重要 因素 。伴 随着外 资银 行 的市场 竞 争 。
我 国商业银 行进 行 了一 系列的 重 大改革 .

专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介绍

专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介绍

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及市场份额
口径 详细 内容 资产 工行 农行 建行 中行 合计 占比 52530 35570 39089 35192 162381 57% 境内外(亿元) 资产负债 负债 50801 34739 36984 33331 155854 56% 存款 45656 29982 31541 29620 136799 61% 境内外(亿元) 存贷款 贷款 33836 22766 21556 21202 68908 56% 03年 1730 831 1864 1861 6389 60% 境内外(亿元) 所有者权益 同比 -153 26 -333 792 332 3.33%
国有商业银行与国际大银行 相比存在的差距
(一)公司治理方面的差距 (二)资产质量方面的差距 (三)资本充足方面差距 (四)人均利润方面差距 (五)工作方式的差别
(一)公司治理方面的差距
•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单一,导致银行效率低 下 • 国有独资、垄断、准财政行为、政府干预、官 本位激励,按行政区设分支机构。工行和农行 没有法人治理结构,尽管中建两行已经通过股 份制改革,根据《公司法》和《商业银行内部 控制指引》的要求,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治 理的组织框架,但在股东所有权的行使、董事 会效率评价和责任追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两行的董事会没有权利任免行长(董事长和行 长都由中组部任命)
(三)标本兼治的考虑
• 此次改革一开始就确立了标本兼治的 改革思路,在财务重组的同时,专门 下发了《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 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确立 了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十个方面的内容, 并确立了三大类七项考核指标,按季 对两家试点银行实行严格考核,确保 公司治理改革取得实效。
(四)符合中国国情的考虑
• 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充实银行资 本金,是财务重组的重要任务。 财务重组包括银行内部的自身重 组和国家给予其的财务支持,国 家注资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 组的重要方式,即运用国家资金 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重组改制。

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思路

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思路

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思路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商业银行的角色和作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改革的战略思路,包括发展多元化业务、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客户体验和拓展国际市场。

发展多元化业务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创新,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是商业银行转型的一种方式。

投资银行主要通过承销新股、发行债券、进行兼并收购等方式来获取收益。

投资银行业务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务,收益更高,但风险也相对更高。

商业银行在拓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

资产管理业务随着人们财富水平的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增长的业务。

通过提供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信托业务等服务,商业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新兴业务。

通过建设电子银行、移动银行等服务平台,商业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同时,电子商务平台也可以为商业银行获取更多的客户数据,提高客户黏性和盈利能力。

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加强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政策、组织架构、风险量化和监测等方面。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可以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加强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包括内部审计和评估,确保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同时,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和能力。

提高风险意识商业银行应该提高风险意识,通过内部培训和教育,让所有员工了解和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和危害性。

只有增强风险意识,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风险。

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措施

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措施

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措施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深化改革,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推动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改进治理结构1.1 引入外部专业人士商业银行可以引入外部专业人士加入董事会,以增加专业知识和经验,改善决策质量。

1.2 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了更好地管理风险,商业银行可以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风险管理策略,并及时报告风险情况。

1.3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内部各项业务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提升科技能力2.1 推动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科技能力。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创新思维,提高业务效率,实现数字化服务。

2.2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加强对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的保护,提高客户信任度。

2.3 开展金融科技合作商业银行可以与科技公司、创新型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实现互利共赢。

3. 创新产品和服务3.1 推出定制化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推出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3.2 加强跨境金融服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商业银行应加强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国际金融服务。

3.3 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应致力于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提供专业的金融支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推进绿色金融4.1 发布绿色金融准则商业银行可以制定绿色金融准则,引导行业发展方向,推动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

4.2 支持绿色项目融资商业银行应加大对绿色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环保、低碳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项目。

4.3 推广绿色金融知识商业银行可以举办绿色金融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和客户的绿色金融意识,推动绿色金融理念的普及。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变革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变革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变革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变革分析提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揭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重塑银行产权结构,变革组织架构能力等措施,对商业银行制定发展战略,具有一定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现状变革路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经济、金融体制进行全面调整的过渡时期,面临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发展战略的调整,承受着来自市场风险的冲击、制度监管的压力以及社会改革的洗礼。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也正处于深刻的结构性变动之中,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和当前深化金融改革的攻坚性质,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研究,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带给商业银行的种种影响,尝试提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变革的合理途径。

一、银行的起源世界上最古老的银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当时西欧古代社会的一些寺庙已从事保管金银、发放贷款、收付利息的活动。

公元前400年在雅典,公元前200年在罗马帝国,先后出现了银钱商和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

近代银行的出现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在当时的世界中心意大利首先产生。

意大利于1171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1407年设立的热亚那银行以及此后相继成立的一些银行,主要从事存、放款业务,大多具有高利贷性质。

1694年英国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股份银行。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广泛确立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银行得以普遍建立。

资本主义银行是特殊的资本主义企业,它的主要职能是经营货币资本,发行信用流通工具,充当资本家之间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

进入帝国主义时期,银行的垄断组织随着资本的不断集中而形成。

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为金融资本,银行由原来的简单的中介人演变为万能的垄断者,它既是控制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又可通过资本输出和跨国银行的形式加强对外扩张。

我国银行业的产生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当时出现了一些兼营银钱的机构,如邸店、质库等;随后,宋代有钱馆、钱铺,明代有钱庄、钱肆,清代有票号、汇票庄等。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摘要】:当今世界,又快又好地发展经济是每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

而金融体系作为我国目前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它的发展与改革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状况,其中占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更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头戏。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发展问题措施前景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定义及分类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种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它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汇兑结算为主要业务,并以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为主要经营原则。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范围极广,最能全面反映银行的基本特征。

商业银行主要分为四类:(1)中国人民银行是通货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一般特征。

(2)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建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3)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处于主体地位的金融体系(4)其他商业银行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历程19世纪中叶以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为钱庄和票号。

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作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开始营业.20世纪30年代,统治旧中国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以“四行二局一库”为主体的金融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银行体系,即中国人民银行既办理存款、贷款和汇兑业务的商业银行,又担负着国家宏观调控职能的中央银行。

1969年9月将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成为财政部所属的二级机构。

从1977年至今,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体系重构阶段(1977—1986年)1978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恢复了其独立的部级单位的地位。

从1979年初开始,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了主管外贸信贷和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从财政部中分设出了主管长期投资和贷款业务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1981 年底又成立了负责接受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及其他资金转贷给国内企业的中国投资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一、前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

二、经济背景1. 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市场化进程逐渐加快。

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增强竞争力。

2. 面临外部竞争压力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这对国有商业银行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自身竞争力。

3.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随着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金融创新的出现,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风险环境,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

三、政策背景1. 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增强自身监管能力。

2.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增强竞争力。

3. 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增强竞争力。

四、内部原因1. 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

2. 经营效率低下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低下。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提高经营效率。

3. 财务状况不佳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状况不佳。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资本,改善财务状况。

五、总结综上所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经济背景、政策背景和内部原因等多个角度来看,都需要进行股份制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治理改革正进入关键阶段,其他银行的改革也将提上日程。

国有商业银行究竟改革成一个什么样的银行,改革的路径和方向是什么?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在哪里?改革的速度和节奏如何把握?围绕这些问题,理论和实务界都曾展开过热烈讨论和积极探索。

一、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银行业改革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正式起步,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国家专业银行阶段(1984-1994)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中国人民银行是惟一的金融机构。

1984年,为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从人民银行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加上原来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原来行使财政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及1979年恢复的中国农业银行,这四家银行成为国家专业银行,人民银行则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形成了各司其职的中国二元银行体制。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1994-2003)1994年,国家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实现了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分离;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国家专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地位,明确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确保经济金融稳定,1997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措施:一是进行财务重组。

1998年,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用于补充资本金,使四家银行资本充足率按1996年标准达到4%;1999年,将1.4万亿元资产(其中9800亿元为四家银行不良资产)剥离给新成立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巨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被提出。

该改革旨在加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银行业向更加市场化、国际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动因、内容和影响。

一、改革动因1.1 经济转型的需求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

这意味着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传统的银行机构无法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事业部制改革通过将银行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使得银行更加专业化,能够更好地服务各行各业。

1.2 市场竞争的压力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传统的一体化银行模式日益不适应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也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冲击。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通过分割机构业务,提高专业性和创新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1.3 风险管理和监管要求金融风险管理是任何一个金融机构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使得风险控制更加精准和有效。

事业部制的推行将各种风险逐级管理,分散风险,降低系统性风险,有利于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改革内容2.1 组织结构调整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核心是对组织结构的调整。

传统银行的一体化机构逐渐分割为各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专注于某一业务领域,提高专业性和效率。

同时,分散决策的模式使得运营管理更加灵活。

2.2 人员培训和激励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在组织结构调整的同时,对人员培训和激励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业部制的实施需要各个事业部的团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培训机制需要得到完善。

激励机制也需要相应调整,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3 信息系统建设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要求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要更加灵活和敏捷。

各个事业部之间的信息需求和互联互通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是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三、改革影响3.1 优化服务质量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使得银行的服务更加专业和差异化。

中国大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最新改革

中国大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最新改革

中国大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最新改革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 罗 哲 夫 自1994年以来,在海峡两岸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协助下,在中国金融学会和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台北金融研究发展基金会的大力协作下,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九届,这九届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对促进两岸金融界的相互交流,扩大与加强两岸金融合作,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下面,我就祖国大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最新改革谈几点看法,与大家讨论交流: 一、中国大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 从中国大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94年,专业银行逐步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具体经营存贷款业务,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体制转换开始启动;第二阶段,1995年1999年,《商业银行法》公布实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逐步确立“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第三阶段,1999年以后至今,大陆开始加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提出了“选择有条件1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的目标。

 1.国家专业银行时代 改革开放以后,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先后分设出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也从财政部分离出来,人民银行成为中央银行更是标志着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开始。

初期四大银行专业分工明确,工商银行主要负责工商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建设银行主要负责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中国银行主要负责外汇业务和外贸商业银行贷款,农业银行主要负责农业和乡镇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不相交叉。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家专业银行开始了商业银行化改革的进程。

 2.国有商业银行时代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大陆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颁布,明确了四大银行的性质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是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国有金融商业银行,标志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开始。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化的加速,商业银行事业部的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了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度体系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的骨干组织,具有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度改革是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商业银行运营效率、协调银行的各项业务、加强银行风险管理和推进整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商业银行事业部制的基础及其演化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是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投融资业务或其它职能部门为基础,配合其他后勤职能部门以及中层行领导、支行、分支机构等向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制度安排。

商业银行事业部制的创新主要是为了增加企业参与银行业务、提高经营效益和缩小公司与银行之间的距离等。

随着经济科技化和市场竞争的加速,商业银行事业部制度已经演化为多层次的、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模式。

现代商业银行事业部系统一般由总行事业部、支行事业部和客户事业部等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组成,并配合内勤服务部门和专业的客户服务人员,形成了适应不同客户需求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事业部从最初的补充金融服务的角色,逐渐发展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和市场竞争力量;同时,银行事业部制的改革也逐渐深入到事业部的职能、管理模式等方面。

二、商业银行事业部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提高商业银行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商业银行事业部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 建立市场化的事业部评价机制为了更好地调动事业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市场化的事业部评价机制。

这种评价机制既可以从客户的满意度、事业部业务的发展速度、事业部贡献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还可以根据评价结果为事业部提供一定的鼓励及其他激励措施,以增强事业部员工的发展动力和工作热情。

2. 建立多元化的事业部职能体系为了更好地满足不断增多的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事业部职能体系。

这种体系既可以有专业的信贷职能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投资银行部门等,也可以有客户服务、销售咨询和信息技术等后勤职能部门,以便形成更加全面和完善的服务模式。

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的理论思考

关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的理论思考
年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如果到时四家银行尚未走 出
严重不足 , 资本充足率较低; 如按规定提足呆账准备金, 将出
现较大亏损 ; 机构臃肿 , 冗员过多, 分支机构层次多, 传导慢,
效率低下等等。应当说 , 这些问题是多年积聚起来的, 国 是
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 其形成既有四家银行为支持 国家经济体制转轨、 产业结构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而 承担了第二财政职能、 承担 了改革的成本等政策原因, 也有 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过低、 自有资金严重不足、 生产经营过度 依赖银行贷款等外部体制原因, 还有社会信用环境较差, 企 业逃废债务等社会方面原因。 但根本原因在于四家银行经营机制尚未真正向市场 转
换, 现代金融企业治理结构尚未建立, 管理方面的行政色彩
困境, 后果将非常严重。 因此,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不仅事关其 自身 的未 来, 也关系到我国经济金融安全甚至社会稳定。必须瞻前顾 后, 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 趋利避害。江泽民同志在“ .l重 s3” 要讲话指出: 在新世纪新阶段, 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 突破 , 开放要有新局面, 使我国的经济总量、 综合国力和和人
WT O后 , 得 国 有 独 资 商 业 银 行 的 改 革 更 是 势 在 必行 。 本 文 从 分析 国 有 独 资 商 业银 行 综 合 改 革 的 紧 迫 性 入 手 , 对 四 家 银 行 使 针
存 在 的 问 题 , 出 了从 产 权 结 构 、 理 结 构 、 织 结 构 、 营 创 新 、 管 制 度 等 诸 方 面 进 行 有 计 划 、 步 骤 的 综 合 改 革 , 应 对 提 治 组 经 监 分 以 WT 的挑 战 , 高 国 际竞 争 力 。 O 提 关键词 : 国有 独 资 ; 业银 行 ; 合 改 革 商 综 中 图 分 类 号 :803 F 3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 3 2 ( 0 2 l —0 4 — o 1 4 9 6 20 )l 25 4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一、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的稳步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客观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不但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也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

自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设成立以来的20年里,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持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吸纳者。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截至2003年9月末,国有商业银行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储蓄存款的66.47%.长期以来,即使是在前几年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流动性,有效地保证了储蓄存款的自由兑取。

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系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丝毫不可轻视。

(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供应者。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截至2003年9月末,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的56.15%.国有商业银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来源。

根据年报统计,截至2002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84000多亿元(合并报表数据),如果加上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14000亿元贷款,则贷款总额达到近10万亿元。

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资金保障。

(三)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单位之间资金结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据统计,国有商业银行办理的结算业务占全部金融机构结算业务的80%.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电子汇兑系统,一笔汇款只要几个小时就可到账,极大地加快了社会资金的周转速度,促动了商品的流转,便利了单位和个人的经济生活。

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就是保持连接社会经济活动的桥梁和纽带不中断。

(四)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0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累计向国家财政上缴利税数千亿元。

从1997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每年仅上缴营业税就达300亿—400亿元。

在1996年至2002年的连续8次降息中,国有商业银行减少利息收入2000多亿元。

此外,国有商业银行每年核销呆坏账数百亿元,为国有企业解困作出了重要贡献,也间接地为国家财政作出了重大贡献。

所以,保持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也就是为国家涵养了重要的税源。

二、国有商业银行存有的主要问题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存有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产权制度上的问题,二是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一)产权制度存有缺陷。

1.出资人缺位与越位并存。

因为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独资银行,就像众多的国有企业一样,没有人来代表出资人对其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

虽然国务院对国有商业银行派有监事会,但因为一方面与其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联,难以实行真正有效的监督,形成出资人缺位。

另一方面,因为是国家独资银行,各级政府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借此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出资人越位,使国有商业银行政企不分,承担了大量政策性金融业务。

这是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

2.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不规范。

因为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惟一股东,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和监事会。

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集股东权、监督权和经营权于一身,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这种没有制衡机制的治理结构是不规范的,其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经营管理存有很多问题。

1.资本金不足。

根据年报统计,2002年末,除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15%外,其他3家银行都在7%以下。

而且超过一半的资本金被占用在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上。

随着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资产的快速增长,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2.不良贷款比率过高。

根据年报统计,2002年末,按照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方法,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21371.58亿元,不良贷款比率高达25.39%,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最高,为36.63%;中国建设银行最低,为15.17%.3.呆账准备金严重不足。

根据年报统计,2002年末,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余额为1547.83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率为1.84%,其中:中国银行最高,为5.20%;中国工商银行最低,只有0.45%.相对于巨额的不良贷款来说,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可谓杯水车薪。

4.经营效益低。

从账面上看,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都是盈利。

但是,如果按贷款风险足额提取呆账准备金,足额提取定期存款应付利息,足额消化表内应收利息挂账,则实际财务成果都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

国有商业银行这种虚盈实亏的状况,与国际上业绩优良商业银行1.5%以上的资产收益率水平相比较,差别是很大的。

5.劳动效率低。

主要是分支机构庞大,管理层次多,人员多且素质较低;经营管理费用高。

6.内部控制乏力。

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服务质量比较低,存有较大的道德风险,违规违法行为和金融犯罪案件仍然较多。

国有商业银行的上述问题,既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反映,也是内部管理长期积弊的表现。

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政策原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

三、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目标与思路面对存有的各种问题和入世后的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综合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股权多元,治理规范,政企分开,经营稳健,管理科学,效益优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所谓股权多元,就是要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单一的国有产权制度,实行股份制改革,为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创造条件。

治理规范,就是必须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成“三会”与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政企分开,就是各级政府不能干预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不能再让国有商业银行承担政策性信贷业务;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不能先是政治家、而后才是银行家,而理应永远仅仅银行家。

经营稳健,就是要严格防范和控制资产风险,持续降低不良资产总额和比例,实现健康发展。

管理科学,就是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具有活力和动力的激励制度,严密的内控制约制度,以及促动员工持续发展向上的企业文化制度。

效益优良,就是要真实核算经营成果,真正扭亏为盈,持续增加利润,实现最佳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利润率。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具体思路是:(一)尽快充实资本金,增强抗风险水平。

这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是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和今后成功上市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一是中央财政应继续拿出资金补充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8%以上。

前不久国务院决定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资450亿美元,就是加快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的一个良好开端。

二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很少,长期资金来源不足,理应允许其发行适量的长期金融债券,这样既可补充附属资本,又能增加长期资金来源。

(二)实行股份制改造,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多元化、分散化和合理化。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适合经济市场化持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这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产权制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要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活力和约束力,真正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必须改革当前单一的国有产权制度,将其改造成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而创造条件在海内外上市,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中,既有国有资本,又有非国有资本;既有金融资本,又有产业资本;既有国内资本,又有海外资本。

在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既要股权分散,又要注意保持股权的相对集中,不能小股东太多,以避免“搭便车”现象。

从长远看,因为银行并非自然垄断行业,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法制的持续完善,国家甚至能够逐步放弃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股。

(三)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在单一国有产权制度下,国有商业银行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

当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后,就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明确规定四者的权利和责任,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改变当前集各种角色于一身,权责不清、政企不分,既无激励制度、又无约束机制的状况。

此外,还必须实行谨慎的会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四)增强风险管理,提升信贷资产质量。

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要始终坚持安全性原则,严格控制信贷风险,逐年降低不良贷款总额和比例,防范资产损失,保障资产安全。

要通过全面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健全贷款评审决策机制,对贷款质量实行全过程监测和跟踪管理,即时预测和掌握资产质量的发展变化趋势。

当前,要特别注意评估和防范投向房地产、高速公路、机场、市政基础设施以及钢铁、汽车制造、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贷款的风险。

要纠正贷款偏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倾向。

国有商业银行要为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发挥积极作用,对效益好的中小企业,不管其所有制形式如何,都要积极扶持。

此外,还要完善和强化内控制约机制,有效防范贷款发放和呆账核销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五)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要逐步实现呆账准备金的足额提取,增大呆账的核销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处置不良资产。

对当前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不宜再通过整体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的方式来解决,而应由国有商业银行自己积极处置。

理由有二:一是中央财政当前不可能拿出钱来购买,只能是由资产管理公司发行债券来购买不良资产,这种债券本身仍是不良资产;二是会引发后续示范效应和道德风险,不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改进和增强经营管理。

在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既要加快步伐,也不能操之过急,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因为这个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很快完成的,既需要国有商业银行的努力,也有赖经济环境和企业效益的改善。

(六)提升经营效益。

国有商业银行要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最大的利润。

在当前存贷款利差较小的情况下,国有商业银行要增加盈利,仅靠扩大贷款规模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加快业务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增加非利息收入。

这也是近十几年来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要按照成本效益原则,精减分支机构,裁减冗员,降低经营管理成本。

需要强调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真实核算经营成果,绝不能编造虚假利润。

(七)增强外部监管。

在当前出资人缺位的情况下,增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更为重要。

一是要通过健全金融监管法规,完善银行监管制度,以非现场监督为主,结合现场检查,增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性、合规性监管和政策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