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通信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通信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从通信的基本概念学起,形成通信系统的总体印象,并对信息的表示、传输、交换有基本的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各种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2.认识现代通信一些重要的技术;3.掌握通信网的基本知识;4.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必要的通信基础知识。
三、教学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通信网的基本知识……8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现代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分类、结构、传输技术基础等内容;简要介绍现代通信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
重点和难点:通信网的概念、分类、结构、传输技术基础第一节通信系统的概念一、什么是通信二、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三、现代主要通信技术简介第二节现代通信网的组成与特点一、通信网的构成要素二、通信网的拓扑结构三、现代通信网的主要特点第三节通信网的分类一、按业务类别划分二、按通信服务的对象划分三、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划分四、按通信终端的活动方式划分五、按传输媒质划分第四节传输技术基础知识一、传输的基本概念二、PCM通信的概念三、PCM30/32路系统四、高次群数字复接五、同步数字体系SDH六、通信系统的技术指标第五节通信网的发展一、通信网的发展过程二、现代通信网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交换技术与电话网……10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交换的基本概念、数字交换原理、数字交换机的组成; 了解呼叫接续过程、信令系统的作用、软交换的基本知识;掌握现阶段我国电话通信网的结构、路由选择的规则、编号计划;认识电话通信网、综合业务数字网。
重点和难点:呼叫接续过程、信令系统的作用第一节概述一、电话交换的基本概念二、交换技术分类第二节数字交换原理一、数字交换的基本概念二、数字交换网络的基本电路第三节程控交换机的原理一、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二、分级控制程控数字交换机三、全分散控制程控数字交换机四、软件分系统五、程控交换机的终端设备第四节呼叫接续过程一、局内呼叫接续的过程二、呼叫阶段划分三、用状态迁移图描述呼叫处理过程第五节信号系统一、信号的基本概念二、信号的分类三、传送与控制方式第六节电话通信网一、电话通信网的概念二、电话通信网的网络结构三、电话通信网的路由选择四、公共电话通信的编号计划第七节综合业务数字网一、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基本概念二、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第八节软交换的基本知识一、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的概念二、软交换的特点三、软交换的系统结构与参考模型四、软交换的功能与对外接口第三章数据通信……6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数据通信的概念、模型及其几个重要的指标;理解数据信号的传输方式及各种传输方式的异同;了解数据交换的不同方式,重点掌握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了解OSI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认识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重点了解各种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技术。
《《通信网》课程设计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通信网》课程设计大纲Curriculum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课程编号:06460055学分:1学时:1周(其中:讲课0学时;设计16 学时;上机0 学时;答辩4 学时)先修课程:通信网适用专业:通信工程教材:无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通信网》课程设计是通信网课程的实践环节,属于基础实践、基础设计、技能训练,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对网络设备的连接和配置,形成一个小规模的网络,实现网络中设备连通和服务提供。
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和操作,使学生能够解决网络连接的相关问题,熟悉网络设备的应用和配置,能够将新的网络技术应用于实际应用,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知识方面1.1 网络硬件设备的配置;1.2 不同网络硬件设备的互联互通。
2. 能力与素质方面2.1具有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工程素质;2.2 具有快速学习、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并能良好地与已有相关技术融合解决复杂问题;2.3具备协同工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团队具有合作完成企业级的网络设计开发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9-1、9-2和9-4。
1. 毕业要求9-1:能正确认识个体与团队的关系;2. 毕业要求9-2:能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3. 毕业要求9-4:能领导团队成员开展工作。
二、内容与进度安排要求1. 内容及要求(一)内容设计一个由多种设备互联互通的实验室网络。
实验室网络把若干计算机和服务器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互连起来,通过对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实现网络设备互通。
将整个任务细分如下:(1)网线制作和测试(双绞线和光纤);(2)华为交换机和路由器操作系统VRP平台的熟悉和应用;(3)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具体如下:1) 熟悉华为交换机的硬件结构2) 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命令(4)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具体如下:1) 熟悉华为路由器的硬件结构2) 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5)VLAN划分与实现1) 交换机VLAN划分配置2) VLAN路由配置(6)路由协议配置实现1) 静态路由的配置过程2) RIP路由协议的配置过程3) 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过程将整个课程设计内容串接起来,实现了实验室内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第一篇:通信原理教学大纲《通信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电子、通信专业适用)学时:64学分:4(授课:52学时,实验:12学时)一、教育目标(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信主干课程。
它既是通信专业知识的入门课又是重要的通信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通信系统概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掌握信息及其度量方法。
掌握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 随机信号分析理解随机过程的一般描述;掌握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掌握维纳一欣钦定理,即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是傅立叶变换对;掌握高斯过程的数字特征以及一维密度函数;掌握窄带随机过程的包络和相位分别为瑞利分布和均匀分布;掌握正弦波如窄带随机过程的包络满足莱斯分布;掌握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还是平稳随机过程。
3 信道掌握信道定义、分类和信道数字模型。
掌握恒参信道及随参信道的定义。
了解分集接收方法。
掌握数字信道和模拟信道的容量计算方法,尤其是要理解香农公式的含义及应用条件等。
模拟调制系统掌握幅度调制中AM、DSB、SSB和VSB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框图、数学描述、以及抗噪性能;掌握模拟调频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框图以及数学描述;掌握频分复用的概念;了解复合调制和多级调制。
5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掌握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深入理解数字基带传输中码间干扰和噪声;熟练掌握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以及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掌握改善传输性能的重要措施:部分响应系统和时域均衡。
6 数字调制系统掌握2ASK、2FSK、2PSK和2DPSK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调制和解调框图及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并进行比较;掌握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的QPSK、QDPSK和16QAM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抗噪声性能。
《计算机通信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通信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课程代码:E 实验学时数:8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适用学科专业:通信工程网络工程其它网络相关专业先修课程:软件技术基础执笔者:段景山编写日期:2016-09-01 审核人:一、实验简介1、教学任务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实验,学生应掌握的原理、技术、分析方法等,以及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要求)(1)帮助学生熟悉使用基本的网络设备和通信软件工具;(2)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通信协议及其关键技术的设计和实现过程;(3)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路由选择算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4)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5)培养学生的个人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内容简介(本课程实验包含的实验项目名称,通过本课程实验学生应提高的能力以及实验学时分配)本课程实验采用小组实验形式,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设计搭建实验网络环境,利用自行开发的通信实验软件完成计算机通信网的关键协议设计和操作分析。
3、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等,设计型实验给出设计指标和要求,综合型实验明确相关知识点)通信协议原理实验(一):类型:设计型指标和要求:本实验特点是由实验者代替计算机,体验各种方案选择下实际的执行过程,因此主要参数指标是操作时限,为了达到时限要求,实验者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能采用过于复杂的方法,同时要具备一定的熟练度。
(1)在无差错信道条件下,完成20余个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的编码,发送、接收和解码,要求解码结果准确无误,操作耗时不超过10分钟。
(2)在3%信道误码率条件下,实现要求1中信息的传输,完成差错控制,要求解码结果准确无误,操作耗时不超过20分钟。
通信协议原理实验(二)类型:设计型指标和要求:本实验主要指标是操作时限要求。
在3%信道误码率下,实现设计20余个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的编码,发送、接收和解码,操作耗时不超过5分钟,需要采用基于滑动窗口的协议机制加快传输速度,以及引入流量控制机制,减少开销。
网络通信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网络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课程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以后学习网络知识的重点,详细介绍了网络管理员应该掌握的技术和知识。
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此书,使得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通信基础知识,了解组建局域网过程方法,了解互联网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熟悉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概念和网络各层的功能特点。
●掌握局域网基本特点,网络互联设备的使用以及常见网络的组建方案。
●掌握Intranet的基本知识。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中体现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侧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
按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提出学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标准。
三个层次的涵义如下:“了解”能正确表述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这是最低层次要求。
“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掌握相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这是中层次要求。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高层次要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点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本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特点,本章的重点是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熟悉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和分类。
了解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概念。
本章主要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以下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工作模式;✧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与分类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本章从信号传送的角度对计算机网络如何实现通信进行了介绍,目的是使学生对信号如何在介质中传递有概念上的理解,是对计算机网络组成部分的第二部分通信线路和部分通信设备工作原理与作用的理解。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含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与网络(含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含实验)课程代码:TELE2112英文名称: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3开课学期:第二学期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先修课程:通信原理后续课程:开课单位:课程负责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
本课程采用教师知识讲授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和相关的核心协议的工作原理和规则。
教学目标: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是讲授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及相关各层功能协议的课程,通过课程讲解和实验等环节,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架构和功能协议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复杂系统分解和集成的分析解决能力。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能够针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的工程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2.能分析和判断计算机通信网络协议中的关键环节,并获得有效结论;3.能使用专业知识描述分析计算机通信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4.了解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体系架构和协议构成,了解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如/IP,802.3等标准)。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点内容:难点内容:)1、概述(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6)1.1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2因特网概述★1.3因特网组成★1.4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6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7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目标及要求:1)通过概述的介绍,使得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2)熟悉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及分层体系结构,了解服务、协议等概念。
✧作业内容:强化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加强对计算机通信协议的了解和掌握,因特网两大组成部分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的工作方式,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性能指标,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以及各自含义。
通信网络基础课程设计
通信网络基础课程设计一、引言通信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它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信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通信、控制等领域的基础。
本文针对通信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设计了一套课程方案。
本文将介绍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估方法。
二、培养目标通信网络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练运用通信网络的基本方法和工具,具备设计和实现简单通信网络系统的能力。
三、教学大纲1. 常用通信网络技术•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OSI模型和TCP/IP协议•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2. 通信网络设备和协议•交换技术和路由技术•路由器和交换机•网络协议和应用协议•网络安全和防火墙技术3. 通信网络的应用•通信网络的应用领域•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和5G通信技术四、教学方法通信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以理论为基础,兼顾实践的方法。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通过讲解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让学生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加深对通信网络的理解。
2. 实验通过实验来巩固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内容包括设备调试、协议分析、网络攻防等。
3. 组织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分析和研究一些通信网络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网络课堂通过视频教学、在线互动等方式,在网上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程评估方法通信网络基础课程的评估分为日常评估和考试评估两种方法。
1. 日常评估日常评估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成果和小组讨论成果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内容包括出勤率、实验成绩、小组讨论分数等,每个月评估一次。
2. 考试评估考试评估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考试时间为2小时。
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重点测试学生对通信网络基础理论和技术的掌握情况。
通信网络基础教学设计
通信网络基础教学设计前言通信网络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发展已经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在硬件、软件和服务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具有全面技术素养和扎实专业知识的通信网络人才,是我们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档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对通信网络基础教学进行分析和设计。
课程设置通信网络作为一个专业,其核心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计算机网络基础,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2.通信原理,包括信号传递、调制解调、通信通道、噪声等;3.通信网络技术,包括传输技术、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等;4.无线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等。
在这些基础课程之上,可以加入诸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课程。
教学大纲基于上述课程设置,我们可以设计出以下的教学大纲: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1.1. 计算机网络概述1.2. OSI参考模型1.3. TCP/IP协议2.1. 信号与噪声2.2. 调制解调2.3. 通信通道第三章:通信网络技术3.1. 传输技术3.2. 交换技术3.3. 路由技术第四章:无线通信技术4.1. 移动通信系统4.2. 卫星通信系统4.3. 无线局域网第五章:云计算5.1. 云计算概述5.2. 云计算架构5.3. 云计算安全第六章:大数据6.1. 大数据概述6.2. 大数据处理6.3. 大数据应用7.1. 物联网概述7.2. 物联网架构7.3. 物联网应用实践教学除基础课程之外,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实践项目:1.路由器配置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路由器配置的基本技能,包括路由表的配置和转发规则的设置。
2.无线局域网建设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无线局域网的搭建和管理技能,包括无线AP的设置和无线客户端的连接。
3.移动通信系统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技能,包括信道类型的切换和基本话音业务的完整过程。
通信网络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通信网络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通信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2)熟悉通信网络的主要技术,如数字传输、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3)了解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2. 能力目标:(1)具备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能力;(2)能够熟练操作通信网络设备,解决实际问题;(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1)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通信网络的主要技术及其应用。
2. 通信网络技术(1)数字传输技术;(2)光纤通信技术;(3)无线通信技术;(4)卫星通信技术;(5)移动通信技术。
3. 通信网络设备操作与维护(1)通信网络设备的类型和功能;(2)通信网络设备的操作方法;(3)通信网络设备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4. 通信网络规划设计(1)通信网络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通信网络设计的步骤和内容;(3)通信网络设备的选型与配置。
5. 通信网络项目实践(1)通信网络项目的前期准备;(2)通信网络项目的实施与监控;(3)通信网络项目的验收与评估。
四、教学安排1. 学时分配本课程共计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第二周:通信网络技术第三周:通信网络设备操作与维护第四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第五周:通信网络项目实践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通信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通信网络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4)实践教学法:通过实验、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通信网络的实际操作技能。
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根据本校《2006级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和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指导思想: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本课程是实验课,配合“通信原理”课程而开设。
通过课程和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编译码及ASK、FSK、PSK的调制解调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使学生掌握通信方面常用的测试仪器的使用,提高在将来工作中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目的:通过实验来提高对通信理论认识,加深对通信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各种传输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各种传输方式的实现方法。
通过实验手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堂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通信原理实验的技能;验证所学理论,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创新思维;对学生进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综合能力。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本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将课程内容分两个层次: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
在实验室利用硬件电路进行实验,经过实验,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l、进一步巩固和加深通信原理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验证通信原理的能力。
2、能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测试原理。
4、能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准确分析实验结果,正确绘制通信原理实验得出的各类波形图。
5、课前做好预习,正确绘制通信原理的验证图形。
实验采用分组方式,一般是两人为一组,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实验前,学生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弄懂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及仪器使用注意和安全事项。
通过本课程实验,学生应掌握每个实验项目所对应的实验原理,能够自行设计相关电路及参数计算,能够熟练使用常规实验仪器(如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1.实验的基本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AMI码、HDB3码波形。
计算机通信网络课内实验教学大纲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计算机通信网络(英文): 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课程编号:20140208074009课程性质:课内实验课程属性:专业主干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计算机网络(第6版)》学时学分:总学时32 实验学时6总学分2应开实验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信息先修课程:通信原理、C或C++语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一、课程简介《计算机通信网络》是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先进而实用的技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软硬件产品的技术特点、区别、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具备较强的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和运用能力。
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网络理论和实际工作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点讲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网络层、网络高层及应用。
二、课程实验目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是配合《计算机通信网络》理论课程的课内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MATLAB模糊控制工具箱及神经网络工具箱的使用,掌握模糊控制的步骤及仿真方法,掌握三种常见神经网络的编程应用。
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实验方式:上机实验实验课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本课程实验要求实验室具有良好的上网条件。
具备网络实验所需的双绞线、RJ-45接头、网桥、交换机、计算机等硬件设备。
2.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未预习者不得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实验1~2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生独立完成,出现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分析、引导学生独立解决。
4.本实验课程不需要单独考试,考前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方便复习。
5.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堂课,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实验中检查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一、课程编号:10222015二、课程性质与特点:性质: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
特点:本课程在简要介绍模拟通信原理的基础上,以数字通信原理为重点,讲述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
三、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应学习和掌握的重要课程。
四、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基本性能指标和基本分析方法。
本课程着重于培养学生把握通信信号设计的发展脉络和指导思想,在给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让学生学习与了解更多的现代通信技术和理论。
五、学时及学分:本课程总计60学时(其中,理论45学时,实验15学时),4学分,每周4学时(理论部分每周3学时,实验部分和相应的理论部分同步进行)。
六、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验相结合。
七、考核方式:考查课程。
平时考核、实验、期末考试相结合。
平时考核:出勤、课堂提问等方面考核占10% 。
实验成绩:考核实验操作和实验态度占10%,实验报告占10%。
期末考试:闭卷笔答,成绩占70%。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教材樊昌信,《通信原理教程》(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
(二)参考书目[1]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五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
[2] 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第一章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通信的发展;理解消息信息和信号的区别;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和模型;掌握信道的分类;激发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重点:消息、信息和信号三者关系和区别;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的优点;传输速率;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教学时数:4学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通信的发展一、通信方式二、通信的发展过程第二节消息、信息和信号一、消息、信息和信号三者的关系和区别二、信息量第三节数字通信一、基本概念二、数字通信的优点三、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四、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第四节信道一、无线信道二、有线信道三、信道模型四、信道特性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第五节信道中的噪声一、噪声的定义二、噪声的分类三、白噪声第二章信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号的类型及分类;基本掌握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的性质;了解常见的随机变量,知道它们的数字特征;掌握高斯过程的概率密度;掌握确知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
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大纲讲义
《通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2031课程总学时:80 实验学时:8课程总学分:4.5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一、本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与任务通信原理是物联网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实验是提高同学们深入理解课堂内容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课是配合理论学习单独开出的课程,要学习独立分析和设计基本单元电路,简单的通信系统,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调试电路的能力。
通信原理实验是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通过实验可巩固和加深对通信原理、通信电路理论的理解。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通信原理中的基本单元电路的了解,搞清调幅、调频等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电路。
基本任务是:了解每个实验的目的,理解实验方案、实验步骤的合理性,理解实验原理,弄清实验电路的结构和组成。
有效测出所需数据和波形,判别数据和波形的正确性;能应用理论对测得的数据和波形进行分析、整理,并根据实验目的作出结论。
将上述各项要求及实验结果编写成实验报告。
、本课程实验项目三、各实验项目主要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实验一幅度调制及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研究已调波与调制信号的关系。
掌握AM DSB调制。
(二)、实验器材主控&言号源、1号、17号模块各一块双踪示波器一台连接线若干(三)、实验原理本实验由信号源模块产生幅度调制信号,通过17号模块进行解调。
其中,幅度调制载波为20KHZ正弦波,可在主控模块的【信号源】中设置【输出频率】来改变载频;音频信号为主控模块上MUSIC端口的1K+3K正弦合成波或音乐信号。
信号源中可选择设置调制方式:DSBF(为全载波双边带调幅、DSBS(为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四)、实验步骤实验项目幅度调制解调实验概述:该项目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波形和幅度,观测幅度调制和解调输出波形,了解幅度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
《通信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4140105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课程所属单位:电气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论、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学分:0.5学时:10应开实验工程个数:5二、课程性质与目的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学科专业本科生必选的技术基础课程。
它包括信道描述、线性调制和角调制系统、语音信号数字化、基带传输系统、载波传输系统,是信号、数字系统、噪声分析计算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信号、数字系统、噪声等方面有清晰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方法及能力。
具体如下:1、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工作原理,系统性能分析方法及相应的指标。
2、掌握必要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能力。
3、提高实验水平,培养工程测试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实验一:信号源实验(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频率连续变化的各种波形的产生方法,熟练掌握信号源模块的使用方法。
主要内容:频率连续变化的各种波形及显示,NRZ码及位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的输出波形。
操作要点:观察频率连续可变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各种波形及7段数码管的显示,拨动拨码开关观察码型可变NRZ码及位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的输出。
主要仪器设备:通信原理实验箱,示波器实验二:信道模拟实验-眼图(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眼图的基本原理及连接方法,会通过示波器观察眼图与误比特率(码间干扰与噪声)的关系。
主要内容:眼图的观察方法;眼图与误比特率(码间干扰与噪声)的关系。
操作要点:用示波器观察眼图与误比特率(码间干扰与噪声)的关系。
主要仪器设备:通信原理实验箱,示波器实验三:PSK(DPSK)调制与解调实验(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PSK (DPSK)调制解调原理,通过示波器观察各点波形。
主要内容:PSK (DPSK)信号的调制与解调:操作要点:根据PSK (DPSK)调制解调原理,正确连接,并通过示波器观察各点波形。
通信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南阳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5)《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7)《现代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9)《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11)《高频电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3)《光纤通信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15)《MATLAB语言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17)《电路CAD》实验教学大纲 (19)《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21)《移动通信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23)《DSP技术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25)《单片机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27)《应用电子科技制作》实验教学大纲 (29)《通信系统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31)《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实验教学大纲 (33)《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35)《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37)《单片机应用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39)《锁相技术与频率合成》实验教学大纲 (41)《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43)《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45)《通信系统综合训练》实验教学大纲 (47)《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49)《多媒体通信》实验教学大纲 (51)《SOPC(片上可编程系统)》课程实验大纲 (55)《嵌入式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56)《数字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58)《实时操作系统Linux》实验教学大纲 (59)《电子测量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61)《电路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63)《电子设计、工艺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 (6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66)《射频通信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68)《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70)《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实验教学大纲 (72)《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 (74)《EDA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76)专业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78)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80)金工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82)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85)《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英文名称: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课程编码:00600003课程性质:独立设置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适用专业与层次:非物理学理工科各本科专业应开实验学期: 1 年级 2 学期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大学物理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方面的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应使学生接受基本实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常用的测量方法,能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能正确运用有效数字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能对实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doc
《通信原理》实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文):Communication Theory课程性质:选修课学分:3.0总学时:30 理论学时:0 实验(或上机)学时:30适用对象:通信专业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在学习《通信原理》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matlab工具,实现通信理论的仿真,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能有效地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增强软件编程实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能在软件仿真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帮助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
二.课程基本要求1. 掌握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 掌握常用的数字/模拟调制、解调器;3. 掌握数字频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4. 掌握PCM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构成;5. 熟悉常用的编译码设计;6. 熟悉同步技术;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熟悉matlab实验环境(6学时);2.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仿真设计(4学时);3.模拟通信系统设计(4学时);4.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设计(4学时);5.PCM通信系统设计(4学时)6.编译码设计(4学时);7.同步设计(4学时);四.考核方法每个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报告,教师对实训的各项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比例为:平时考勤20%+实训项目40%+实训考核40%。
五.教材及参考文献1.教材通信原理---基于matlab的计算机仿真. 郭文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参考文献MATLAB/SIMULINK实用教程. 张化光.人民邮电出版社通信原理. 樊昌信. 国防工业出版社大纲制定:xx 大纲审定:xx 制定日期:2010年3月。
《通信网概论》教学大纲
《通信网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通信网概论》是电子类高职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为通信类专业学生了打开了通信的大门,帮助非通信专业学生认识通信,了解通信。
其主要内容包括通信概论、通信网基础技术、传输网、宽带接入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下一代网络。
课程共计46学时。
三、课程目标3.1知识目标●掌握通信系统基本模型;●掌握通信网的网络体系结构;●了解通信网主要基础技术;●理解传输网和宽带接入网基本知识;●理解移动通信网的基础知识;●掌握数据通信网基础知识;●了解下一代网络的新技术。
3.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了解通信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通信网整体架构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各种通信网的基本结构的能力;●培养学生了解各种通信网的特点及应用。
并具备:●规范操作能力-----相关硬件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团结协作能力------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具备协作精神和服从大局的意识。
●自我学习的能力-------会使用各种工具查找各类资料,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3.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基本的设计能力。
四、课程内容安排五、教学建议5.1教学方法通过理论精讲结合多媒体图文展示进行教学,组织兴趣小组案例、资料讨论、网络答疑并设计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自己操作,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5.2考核评价5.3教材选用檀生霞,《通信网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
5.4课程资源5.4.1学习参考资料:强世锦,《现代通信网概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5.4.2信息化教学资源(网址):制订人(签字):审核人:制订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课程属性:课内实验课程总学时:36总学分:2实验学时:6学分
执笔人:审定人:审批人:
一、实验性质及教学目标
《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是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课内实验,主要针对网络规划设计理论中的路由选择算法和网络流量分配算法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掌握和理解通信网和规划、设计中的图论思想,熟悉最短路径和最大流等常用计算方法。
三、实验概述
1、路径选择算法--D算法
实验目的:熟悉最短路径计算方法的D算法。
内容及要求:利用Matlab软件编写D算法的程序。
实验结果:利用所编写的程序求解图中某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2、路径选择算法--F算法
实验目的:熟悉最短路径计算方法的F算法。
内容及要求:利用Matlab软件编写F算法的程序。
实验结果:利用所编写的程序求解图中某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3、网络最大流算法
实验目的:熟悉最大流计算方法。
内容及要求:利用Matlab软件编写最大流算法的程序。
结果和数据:利用所编写的程序求解网络的最大流量。
四、主要仪器设备
PC机、Matlab软件。
五、教学形式
课程实验在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进行,教师在实验室首先集中讲解,然后指导学生进行编程操作,注重学生对编程思维的培养。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
实验报告成绩采用单个满分5分制,实验总成绩满分为15分。
每个实验的成绩档次有A、B、C、D、E、F六个档次;实验成绩由实验操作情况、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质量等综合评定;实验总成绩为各实验项目成绩之和。
实验总成绩占理论课程期末成绩15%。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教材:MATLAB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5。
2、参考书:
〔1〕杨心强、陈国友.图论及其算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石文孝.通信网理论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八、说明
学生实验成绩不及格,理论课程总成绩按不及格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