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 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运用公共政策导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践,撰写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丧失与保护I.失地农民的产生与现状:(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
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
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
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一种正常现象。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担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市场经济的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模式的市场化。
政府对失地农民的传统有效安置模式逐渐失效,失地农民问题开始显现。
目前,失地农民安置虽然采取了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土地划拨安置和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重要的是采取货币安置的形式。
由于对失地农民的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切身之忧,难以解决先见之明,导致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和失业。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采取了“重地无人”的城镇化模式,重点是对失地农民进行货币安置。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通过对《公共政策概论》的理论学习,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
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本次调查共有两部分,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关于土地的一些问题农民又俗称“种地的”,农村便是与土地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靠天靠地吃饭的农民的聚居地。
有了土地,农民便有了工作岗位,生活也便有了一定的保障。
农民的土地,具体来说应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宅基地,再者是耕地。
宅基地是农民的居住保障,有了一份宅基地,农民便可以在此建造属于自己的房屋、院落,从而成立自己的家,起居生活也有了一个安稳的所在。
耕地是农民的经济来源,也是农民工作的保障。
农民朝起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己的田地里劳作,以获得日常生活所需。
但是近些年来,我国被征地农民累计达5000万。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全国今后每年至少有300万农民被征用土地。
二:教育文化科技通过调查,农村的教育科技主要有以下困难和不利因素:(1)教师缺乏培训,教学法仍是死记硬背;(2)教育财政匮乏和拖欠教师工资;(3)农村学校存在大量的危房和潜危房;(4)校点关闭增加上学困难,学校就宿条件差,辍学率高。
(5)教育内容脱离农村实际,教育目标单一,难以满足劳动市场上的多种需求。
(6)教学条件简陋,教育设备缺乏。
农村缺乏教育文化与发展不利因素:(1)农村缺少自助性的社区组织,缺乏为农户提供科技、教育培训、福利服务机构。
农村长期缺乏民众文化事业投入,书籍报刊信息难以到达农村地区。
(2)出版社的图书和资料多是高标准化、高科技化、大城市化,文字生硬拗口。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空巢老人写一份调查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空巢老人写一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针对当前社会不断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于老年人的保障政策。
然而,在老龄化高峰期,“空巢老人”仍在增加。
一、调查目的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空巢老人的现状、生活状况和需求,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并对回收的82份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1.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根据统计,83%的空巢老人都有子女,但子女无法经常回家照顾他们。
91%的空巢老人生活费用由自己承担。
60%的空巢老人偶尔需要他人帮忙,但很难得到帮助。
2. 空巢老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根据统计,68%的空巢老人认为缺乏陪伴是最大的问题。
另外,70%的空巢老人希望更多的社区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74%的空巢老人认为健康体检是他们生活中的必要要素。
3. 对于相关政策的看法根据统计,66%的空巢老人认为社区应该提供更多帮助和支持。
61%的空巢老人认为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医疗、退休金和其他支持措施。
同时,70%的空巢老人认为培养更多的志愿者来关爱老人是很好的选择。
四、结论在老龄化的时代,老年人的福利保障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针对空巢老人的生活和需求,建议建立更全面的服务体系,包括成立老年人健康医疗中心,增加社区活动,加强老年人心理疏导等。
同时,也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补贴和优惠。
最后,我们希望各界人士都能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共同为我们的社会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温馨的生活环境。
公共政策概论形考2——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
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民权益保障的、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別对农民和农权益的问卷调查,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一)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
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
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
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政策概论》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政策发展问题。
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的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调查,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社会保障现阶段,针对广大农村地区,以占国家总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为受众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出现;有的只是以极少部分人为保障对象的五保护制度,以及应对某些农村地区突发性事件的防灾救险。
农村的防灾救险在大部分地区也还没有形成一套确定的制度体系。
若是遇到旱、涝、地震等其他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政府会临时地进行相应的政策性号召,并拨发一定数额的款项,组织、派出相关的救援人员支援灾区,但是由于救灾款项的筹集、发放要经过若干环节,最终能否及时到达灾民手中、灾民能获得多少分额还不能确定。
因此,农村的防灾救险现在大都只是消极被动地救治,却不能积极主动地去防治。
“养老保险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而这一重要的社会保障在农村地区丝毫没有受到重视。
中国1.4亿老龄人口有9000万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退休金或医疗保障,依靠子女赡养这。
至于其他方面的社会福利,在农村地区也是难以享受的到。
比如医疗保障,近几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失败,几近49%的的人感觉“看不起病、吃不起药”,这部分人虽然也有一些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但由于农村地区总体经济的滞后,政府有没有相关的医疗补贴,大多数农村居民为求医治病而发愁。
还有教育福利,鉴于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多数国家对本国教育的支持都不遗余力,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可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更是匮乏得可怜:教师缺乏、工资待遇有差,校舍及相应的教学设备不但落后,而且严重不足。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写一份疫情的调查报告(一)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写一份疫情的调查报告(一)疫情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本次疫情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并分析疫情的发展情况及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采用社会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取大众对疫情政策的看法和意见。
三、调查范围•调查范围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等群体,以保证样本的全面性。
四、调查结果4.1 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疫情对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停工停产、社会消费下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等。
4.2 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评估•大部分受访者对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表示认可,认为政府采取了正确的行动来保护公众健康。
4.3 公众对疫情政策的看法•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政府的疫情政策过于严格,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4.4 公众对疫苗接种的态度•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接种疫苗,并认为疫苗是战胜疫情的有效措施。
4.5 疫情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许多受访者表示疫情对个人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出行受限、活动受限、社交减少等。
五、调查结论•本次疫情调查显示,疫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大部分人对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还是表示认可。
此外,疫苗接种被广大受访者所接受。
疫情对个人生活造成了变化,但需要继续保持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努力。
以上为本次疫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六、建议和政策推荐基于本次疫情调查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政策推荐:1.加强社会经济的稳定支持: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复工复产,促进消费恢复,提供经济援助和救助措施,尽力减轻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继续加强疫情防控措施:政府应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口罩佩戴、社交距离和卫生习惯的宣传与引导,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提高病毒检测和追踪能力等。
3.加强疫情政策的沟通与解释:政府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解释疫情政策的目的和必要性,回应公众关切,有效减少对个人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5分)考核要求:1.联系实际的案例。
2.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资料占30%,内容占70%。
3.字数不少于1000字(其中案例内容不超过300字)。
教师根据考核要求评分。
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参考答案:今年6月1日起,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实施。
作为这一推荐性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浙江湖州安吉县在“中国第一竹乡”、首个“国家生态县”之后,又获得了“美丽乡村”这一全国性金字招牌。
2005年,根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美丽乡村”成为安吉发展的一条主脉络。
在抓好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同时,安吉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08年,安吉被列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后,提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整体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建设。
2014年,安吉进一步实施“山青水净”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洁河、净水、绿坡、青山、清洁生产、城乡治污、城市畅通的连线成片工程,确保山青、水净、气洁、土沃、景美。
现在,安吉已建成“美丽乡村”精品村164个,实现12个乡镇全覆盖。
走进安吉农村,村村都是个性鲜明的独一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一山三吃”(吃生态农业、吃生态工业和吃生态旅游)让安吉人收获了富足。
“一山三吃”,带给安吉的变化是巨大的。
2014年,安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0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0.05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3.22倍和6.41倍;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562元,高出浙江省的19373元,而2005年的这一数据只是7000元出头。
依托绿水青山,安吉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大发展。
2014年,安吉有18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建,总投资17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0亿元,占全县投资总额的四成多。
公共政策基本原理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基本原理调查报告公共政策基本原理调查报告一、前言公共政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公共政策基本原理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为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调查背景1.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些原理来推动公共政策的发展。
2.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广大民众,涵盖了全国各地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群体。
专家访谈则主要针对公共政策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和学者。
3. 调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坚持科学性原则。
这意味着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2)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坚持公正性原则。
这意味着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各方利益,避免偏袒某一特定群体或利益集团。
3)公共政策制定应该坚持透明度原则。
这意味着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该充分向社会公开信息,让公众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内容,并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
4)公共政策实施应该坚持有效性原则。
这意味着在实施公共政策时应该注重效果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目标。
三、建议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基本原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2)政府部门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互动,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确保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公正、透明和有效。
3)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目标。
4)学界和专业人士需要加强对公共政策基本原理的研究和探讨,为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加科学、理论化的支持。
四、结论本次调查表明,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对于推动公共政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公共政策调研报告(精选4篇)
公共政策调研报告(精选4篇)公共政策篇1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指基于结果导向、运用科学的方法、规范的流程、相对统一的指标及标准,对政府公共政策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性测量与分析的活动。
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是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有利于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率、效益,有利于实现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
加强公共政策绩效评估,不仅能总结经验教训和及时纠正政策失误,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还能对公共政策参与人员起到重要的间接监督作用,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
一、我国政府公共政策评估实践和研究党的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xx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20xx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科学民主决策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执政和行政的基本理念,公共决策机制日趋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正逐步形成。
重大项目上马前和重大决策出台前进行社会稳定与经济效益“双评估”的机制已在全国推广。
四川、海南、贵州、广西、黑龙江、天津等地积极探索,取得可喜成效。
四川省在实践中总结出五方面重大事项、五项重点评估内容、五步工作法、五种责任追究措施、五条监督渠道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五个五工程”科学评估体系。
海南省的评估主要集中在三大矛盾突出领域:一是重大决策。
包括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改革改制方案、社会管理措施以及建设规划的出台;二是重大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公益性项目、工业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三是其他重大事项。
包括影响大、涉众广、情况复杂的大型活动等。
评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四个方面。
公共政策概论 调查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概述: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方针、目标和措施。
它对社会发展和公民福祉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社区、学校和企业中随机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受访者,以获取广泛的意见和观点。
调查结果:一、公共政策的制定:1. 参与程度不高: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他们的参与程度较低。
这可能导致政策制定过程缺乏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影响政策的实施效果。
2. 信息不透明:许多受访者对政策制定的过程和决策者的信息了解不足。
政府应该加强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制定背景和原因。
3. 利益相关方参与:调查发现,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更多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如企业、非政府组织和专家学者等。
他们的参与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建议,增加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公共政策的实施:1. 资金投入不足:许多受访者认为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资金投入不足。
这使得政策的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到公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发展。
2. 执行力不足:一些受访者提到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执行力不足。
政策的执行需要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政策的落地和效果的实现。
3. 信息传播不畅:调查发现,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信息传播不畅。
政府应该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解释,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策的目的和影响,增加公众对政策的支持和配合。
建议:1. 提高公众参与度: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通过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政策。
2. 加强信息公开:政府应该加强信息公开,提高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决策者的信息。
3. 增加利益相关方参与: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应更多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公共政策概论调查报告实习目的: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学习,要求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
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发展问题。
同时同时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也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实习内容: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通过对农村一些现状的了解,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对农村公共设施的观察,以及对农村以及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了解,加上与一些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交谈及“农村公共事业与公共政策”问卷调查的填写结果,综合以上,对现在农村公共事业和公共政策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一些基本的了解。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本次实习共有两部分,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分别对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调调查各有四部分内容,经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一: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新农村也并不等同于漂亮整齐的别墅农村或少数几个有质量的示范村庄。
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对“新农村”的正确理解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是使建设新农村这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一旦理解出现严重偏离,必将在实施过程中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我们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脆弱的,脆弱的,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农民尤其经不起折腾,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而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如此紧迫,也已经浪也已经浪费不起时间、花费不起代价来瞎折腾了。
改革需要冒险,需要超常规,但并非是急躁冒进。
急躁冒进。
我们必须谨记,我们必须谨记,我们必须谨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场革命而不是一场运动,它它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生长过程。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汇编3篇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汇编3篇【篇1】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八至第九章之后。
运用公共政策概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字数在1500字左右)指导:题目要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写的有题目有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可供参考的:1.关于公务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2.广州市交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城市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思考4.广州市教育消费问题的调查5.网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例如: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北京车改的调查研究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大庆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北京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3)试题及答案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在线形考形考隹务1 被墓&睿案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00分)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网上考试平台,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的案例。
2.组成4-8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作业,小组成员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讨论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资料占10%,网上实时讨论占20%,内容占70%。
3.每个小组自定时间必须在网上实时讨论,互相交流,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辅导教师网上实时指导。
4.每个小组学习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字数不少于1000字,以小组组长的姓名(后附小组成员名单)提交。
教师根据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參考答案:不管是从军事上看还是从政治上看,南海区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理应走出去,融入到世界舞台中。
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全局,中国应该向世界表明中国的态度,并努力寻求在南海加强合作的途径和方式,促使南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个人讨论提纲: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针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分类,每一类别对公共政策环境都有较大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自然地理对公共政策影响:南海问题的由来:自古以来,中国都对南海地区拥有主权,由于中国的强大,并且南海地区多为中国的藩属国,所以这些藩属国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直到美国的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大量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南海逐渐成为世界上航运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以经济分析方法著称的当代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认为,“经济学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三阶段。
在第一阶段,人们认为经济学仅限于研究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到了第二阶段,经济理论的范围扩大到全面研究商品现象,即研究货币交换关系;今天,经济研究的领域已囊括人类的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全部决定”。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从经济市场向政治市场的延伸正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新扩展,而这一扩展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及采用的分析框架在经济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
正如贝克尔所强调的那样,“经济学之所以有别于其他社会科学而成为一门学科,关键所在不是它的研究对象,而是它的分析方法”。
本文通过对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框架的解析,进一步说明公共选择理论由经济市场向政治市场跨越的逻辑推理过程。
一、公共选择理论与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
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丹斯·缪勒给公共选择理论下的定义常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被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应用于政治科学。
公共选择的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方法。
”但其与主流经济学在分析框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一,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经济市场上的供求行为及其相应的经济决策,而把政治决策视作经济决策的外生因素或既定因素。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在经济市场上,个人受利己动机支配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个人的动机和目标是利他主义的,超越了个人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人的行为重新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基本假设来统一分析人的行为的两方面,从而拆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竖起的隔墙,创立使二者融为一体的新政治经济学体系。
运用公共政策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调查报告撰写要点
明确调查目的
在撰写调查报告前,需要明 确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确保 调查结果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
设计调查方案
根据调查目的,设计合理的 调查方案,包括调查范围、 对象、方法等,确保调查的 科学性和准确性。
收集和分析数据
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 方式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 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 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平等机会: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减 少地域、贫富等不平等现象。
详细描述
课程改革: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 和学生需求。
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
公共政策在医疗保障中的应用
总结词:医疗保障政策是公共政策的 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
医疗需求和健康权益。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政策实施效果显著
通过对比政策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发现政策在提高民生福祉、 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政策执行存在偏差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部分地区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理解偏差、执 行不力等问题,影响了政策效果的发挥。
公众对政策认同度高
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政策持积极态度,认为政策符合当地实 际,对改善民生有积极意义。
改进和提高。
梳理工作过程和成果
详细梳理工作的过程和成果,包括完成的 任务、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效等,确保 工作报告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撰写报告
将工作内容和成果整理成书面形式,按照 规范的格式撰写工作报告,包括引言、工 作过程、成果分析、问题与改进等部分。
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范例
范例一: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2021年公共政策都有些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
公共政策都有些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城市化过程中 ___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二) ___的现状。
城市化进程中产生 ___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 ___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 ___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 ___传统行之有效的 ___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 ___问题开始呈现。
目前对 ___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
由于对 ___货币安置只能解决 ___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 ___又失业。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 ___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 ___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
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
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
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 ___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 ___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
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
___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 ___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损失及其保障的
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城市化大步推进,一大批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因而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因制度缺陷等因素影响,失地农民多权益受到侵犯而被损害和流失,为了使城市化不受征地影响,同时又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必须对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征用和补偿进行调整,强化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置权,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进行征地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和加强征地补偿费的监管。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和现状: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城市化必定向农民征地,因而导致失地农民产生。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民的田地被征占。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2000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44万公顷(3395万亩),其中通过行政手段征地160万公顷(2400万亩)。
这些仅是依法审批的征用数,尚没有把那些违法侵占、突破指标和一些乡村私下卖地包括在内。
据统计,违法占地占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这意味着1987~2000年实际征占耕地数为4000万亩以上,按人均占有耕地0.8亩计算,那么建设占用耕地导致失地农民有5000万之多。
按照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后每年需征用农民土地280~300万亩,若按照城效农民人均
占耕地0.8亩计算,就意味着每年新增加420万失地农民,十年后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亿。
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失地农民的现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失地农民是正常现象,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失地农民解决面临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经济建设带来了企业用工方式的市场化,政府传统行之有效的失地农民安置方式逐渐失灵,于是失地农民问题开始呈现。
目前对失地农民安置虽有货币补偿、就业安置、住房安置、划地安置、建立社会保险等形式,但最主要还是采取货币化安置方式。
由于对失地农民货币安置只能解决失地农民近忧,难以化解远虑,从而导致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方对失地农民采取以货币安置为主的“要地不要人”的城市化模式,失地农民处境艰难,他们的基本生活、就业、子女入学、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问题缺乏解决的有效途径,他们的长远生计更是得不到制度保障。
福州市2000年征地安置人员为例,其货币安置比例高达82%。
浙江省对10个建设用地项目进行抽样调查表明,在安置的3379人中,除172人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外,其余均为货币安置,其比例高达94.1%。
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缺陷和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导致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安置费的克扣和分配使用的不合理、安置方式简单和责任不明造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许多
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有些地方的失地农民已到了面临“无路可走,无地生存”的困境。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分析
(一)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附着在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土地之上,直接或间接地与土地相关联。
失去了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那些与土地关联的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的条件,因而导致那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完全流失。
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保障、就业机会,失地农民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财产土地。
还会失去与土地相关的其他一系列权益。
土地是农民集体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农民的诸多权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拥有的土地相关。
如政府对农民的技术、资金、农资等方面的支持都是以土地为基础的,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获得这种支持的机会。
(二)现有政策、法律的缺陷导致了失地农民应得的权益补偿受到侵害。
当前,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并且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导致的直接恶果是农民的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
(三)法定安置途径的缺陷,导致失地农民失去了再次就业机会。
(四)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使失地农民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
三、体现政府的效率和公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设
(一)建立严格的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市场行为严格区分公共利益性和经营性农地征用,界定土地征用的主体、客体、对象、条件、方式、适用范围、具体步骤,约束公共权力,规范市场行为,防止土地征用权的滥用。
(二)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建立和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结构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费用基金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城镇社保体系,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三)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妥善安排失地农民就业,保证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四)加强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征地补偿安置涉及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但要求政策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还要建立一套规范科学,运作有序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五)改革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征地补偿安金费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