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测点的选择与布置
复习指导:结构试验的测点的选择与布置
利⽤结构试验仪器对结构物或试件进⾏变形和应变测量时,在满⾜试验⽬的前提下,测点应是宜少不宜多。
任何⼀个测点的布置都应该服从于结构分析的需要。
快把结构⼯程师站点加⼊收藏夹吧!
测点的位置必须要有代表性,结构物的挠度和应⼒部位上必须布置测量点位,称之为控制测点。
如果⽬的不是要说明局部缺陷的影响,就不应该在有显著缺陷的截⾯上布置测点。
在测量⼯作中,由于部分测量仪器会有⼯作不正常,发⽣故障以及很多偶然因素影响量测数据的正确性,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还应该布置⼀定数量的校核性测点。
校核测点可以布置在结构物的边缘凸⾓和零应⼒的构件截⾯或杆件上,也可以布置在理论计算⽐较有把握的区域,此外我们还经常利⽤结构本⾝和荷载作⽤的对称性,在控制测点相对称的位置上布置⼀定数量的校核测点。
应变片贴片技巧[宝典]
3. 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要求:从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中可以看出,首先要保证应变片与被测物体共同产生变形,其次,要保证电阻应变片本身的电阻值的稳定,才能得到准确的应变测量结果,这是应变片粘贴的基本原则。
因此应变片本身的质量和粘贴质量的好坏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应变片必须牢固地粘贴在试件的被测测点上,因此对粘贴的技术要求十分严格。
为保证粘贴质量和测量正确,要求如下:1)认真检查、分选电阻应变片,保证应变片的质量;2)测点基底平整、清洁、干燥,使应变片能够牢固地粘贴到试件上,不脱落,不翘曲,不含气泡;3)粘结剂的电绝缘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工艺性能良好,并且蠕变小,粘贴强度高,温、湿度影响小,确保粘贴质量,并使应变片与试件绝缘,保证电阻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4)粘贴的方向和位置必须准确无误,因为试件上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应变是不同的,应变片必须粘贴到要测试的应变测点上,也必须是要测试的应变方向;5)做好防潮工作,使应变片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潮,以保证应变片电阻值的稳定。
4. 贴片前准备4.1 工具、辅助材料准备1)试件;2)电阻应变片;3)数字万用表;4)粘合剂:502胶;5)丙酮;6)棉球;7)镊子、划针、砂纸、锉刀、刮刀、塑料薄膜、胶带纸、电烙铁、焊锡、焊锡膏等小工具;8)接线柱、短引线;9)电吹风机或红外烘干机。
4.2 技术准备1)测试点的选择测点的选择和布置对能否正确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实现正确的测量影响很大。
测点愈多,愈能了解结构的应力分布状况,然而却增加了测试和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和贴片误差。
因此,根据应以最少的测点达到足够真实地反映结构受力状态的原则,来选择测点。
为此,一般应考虑:a)预先对结构进行大致的受力分析,预测其变形形式,找出危险断面及危险位置。
根据受力分析和测试要求,结合实践经验最后选定测点。
b)在截面尺寸急剧变化的部位或因孔、槽导致应力集中的部位,应适当多布置一些测点,以便了解这些区域的应力梯度情况。
第3-3章 应力应变测量(电阻应变测量技术)
温度自补偿应变片法:通过对应变片的敏感栅材料和制造 工艺上采取措施,使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ΔRt=0,该
方法常用于中、高温下的应变测量;
桥路补偿法:用于常温下。是通过布片和桥接的方法消除 温度影响。
3)桥路补偿法:
补偿块补偿法 工作片补偿法
Sichuan University
5
§3-3应变(应力)测量
二、 温度补偿
3)桥路补偿法:
补偿块补偿法:图a构件上的工作片和补偿块上的补偿片,接成板桥(图C), 桥臂R1为工作片,桥臂R2为温度补偿应变片,阻值R1=R2,k也相同,粘贴工艺 也相同,处于相同温度场中,但补偿块不受力,故温度变化导致R1和R2的阻值 变化相同,根据电桥(相减)特性,电桥不会因温度变化而输出。故可消除温度 影响。
贴在主应力方向,而补偿片R3、R4贴在不受力的补偿块上,分别测出σ1、σ2方向 的应变ε1、ε2,可用下式计算
E 1 2 1 2 1 E 2 2 1 2 1
Sichuan University
σ2 ε2
ε1
ε3 ε4
Sichuan University
12
§3-3应变(应力)测量
3. 主应力方向未知的平面应力测量
从而求出主应力及其方向
E ( x y ) x 2 1 E ( y x ) y 2 1 E xy xy 2(1 )
臂,电桥测试精度提高了一倍。在两贴片位置的应变关系已知时,
可采用此法。
仪=1 2 3 4
当单纯补偿片所用的补偿板和待测材 料不同时, 产生的虚假应变值εf为多大?
测点布置及测量原则
测点布置及测量原则
1、洞内外监测测点宜布置在同一断面内。
3、各项监测工作的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场地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加密观测。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则需进行连续监测。
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监测简报及处理意见。
3、量测数据必须完整、可靠,对施工工况应有详细描述,使之真正能起到施工监控的作用,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5、应根据对当前测试数据的分析,较好地预报下一施工步骤地层、支护的稳定与受力情况和地表沉降等,并对施工措施提出相应建议。
6、所有测点均应反映施工中该测点受力或变形等随时间的变化,即从施工开始到完成、测试数据趋于稳定为止。
7、监测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提供量测报告,内容包括:测点布置、测试方法、经整理的量测资料、反分析的要成果、结论及建议、量测记录汇总等。
同时,施工过程中监测单位应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监测资料以便判断支护状态,相应变更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8、承担监测工作的单位应拥有专业的测试队伍和设备,掌握先进的测试数据处理系统及分析技术与软件,具有大型地下工程测试经验。
10、监测数据须每周将正式报告提供设计或根据工程需要随时
提供。
建筑变形测量基准点的布置和要求
建筑变形测量基准点的布置和要求
以下是 7 条关于建筑变形测量基准点的布置和要求:
1. 基准点的位置可得选好呀!就像你找宝藏,得挑个合适的地方埋呀!比如说,咱不能把基准点放在那些容易被破坏的地方,像什么人流量特别大的通道边上,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2. 数量也得够呀!这就好比你建房子,柱子少了能稳吗?基准点数量不够,咋能全面准确地测量变形呢?比如大型建筑,那不得多设几个基准点呀!
3. 稳定性那是超级重要的呀!就跟你站在地上一样,地要是不稳,你不就晃悠啦!基准点要是不稳定,那测量的数据还有啥准头啊!像是设在地质条件好的地方,才靠谱呢!
4. 基准点之间还得相互关照呀!不能孤立无援呀!这就像一群小伙伴,得互相配合才好办事呢!相互之间的距离要合适,才能保障测量的精度呀,这不难理解吧!
5. 保护基准点可得上心呀!这就好像爱护你的宝贝一样,不能让别人轻易破坏了呀!设置明显的标志,让大家都知道这儿不能乱动,不然不就白布置啦!
6. 做标记也得清晰明了呀!不能让人搞不明白呀!就好像给路牌写清楚方向,让人一下子就知道这是基准点,可不能模模糊糊的哟!
7. 要定期检查基准点呀!你想想,要是基准点出了问题还不知道,那测量结果不就全错啦!这就像定期给身体做检查一样重要呢!
总之,建筑变形测量基准点的布置和要求真的非常重要,可不能马虎呀!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呢!。
低应变检测施工方案
低应变检测施工方案1. 引言低应变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项目中,低应变检测可以提供关于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的数据,以便工程师和建筑师能够及时调整结构设计和工程实施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低应变检测的施工方案,包括仪器设备的选择、检测点布置、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内容。
2. 仪器设备选择在低应变检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仪器设备:2.1 应变计应变计是低应变检测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测量结构中的应变。
常见的应变计有电阻应变计、光纤应变计等。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应变计类型,并考虑其测量范围、灵敏度、稳定性等因素。
2.2 数据采集器数据采集器用于接收和存储从应变计等设备获取的数据。
选择一个功能齐全、可靠稳定的数据采集器非常重要。
同时,考虑采集器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接口类型,以便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2.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控制低应变检测过程中的参数和操作。
确保控制系统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友好的用户界面。
3. 检测点布置在低应变检测中,检测点的布置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布置原则:3.1 均匀布点为了获得全面、准确的结构变形信息,应当尽可能均匀地布置检测点。
根据具体的结构形状和特点,合理分配检测点位置,确保覆盖结构的各个关键部位。
3.2 考虑变形和位移特点根据结构的变形和位移特点,在重要部位和易产生变形和位移的位置增加检测点的密度。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结构的变形和位移分布情况,提前采取相应的处理和调整措施。
3.3 考虑结构支座和接缝位置在检测点布置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结构的支座和接缝位置。
在这些位置增加额外的检测点,以便更好地了解结构的变形和位移情况,并及时修补和调整。
4. 数据采集与分析获得检测点的应变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步骤:4.1 数据采集使用预先设置好的数据采集器,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
应变测试操作指南
应变测试操作指南(仅供参考)方彧常鹏本操作指南用DH3815N做演示一、硬件连接首先连接硬件,将DH3815N电源/控制器通过DH3815N扩展线与DH3815N 采集箱相连接,见图一、图二。
图一DH3815N电源/控制器通讯如图一所示,图片左上角的蓝线为USB线,负责计算机与DH3815N控制器的通讯;蓝线下面为DH3815N从机扩展线,负责控制器与采集箱的通讯,另一头与采集箱相连(见图二)。
控制器也可以通过面板上的“主机扩展输入”、“主机扩展输出”和DH3815N主机扩展线和别的控制器相连,前提是每台控制器的机号不能重复,“主机扩展输入”、“主机扩展输出”在风扇的左侧。
而采集箱也可以通过“从机扩展输入”、“从机扩展输出”和DH3815N从机扩展线和别的采集箱扩展通讯,前提是每台采集箱的机号也不能重复。
右上角为电源线;电源线左边为接地端,用来接地以减少电路干扰特别是50Hz工频干扰,图二中的右上角也是接线端,使用DH3815N前(特别是户外试验)用导线(最好线径大于0.5mm)将控制器与采集箱的接地端相连,再引入到大地中去;图片下方的三幅图为1/4桥、半桥、全桥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二中的下方为测点,共分两排,第一排的左边第一排接线端为补偿点,每排的补偿点之后的八排接线端均为工作测点,第一排的工作测点号为一至八号测点,图二中的采集箱为2号机,所以测点即2-1、2-2……2-8测点;而第二排的工作测点为九至十六号测点,即2-9、2-10……2-16测点。
测点上可以接1/4桥、半桥、全桥形式布置的应变片,或者应变式位移传感器、荷重传感器等基于应变测试原理的桥式传感器。
图二DH3815N采集箱通讯采集箱上的每个测点共有六个接点,第一个接点为+Eg(正桥压输入),第二个测点为Vi+(正信号输出)、第四个接点为-Eg(负桥压输入),第五个测点为Vi+(负信号输出),第六个测点为屏蔽端G,在第八、十六号测点后面有标记。
应变测试操作指南
应变测试操作指南在工程领域和科学研究中,应变测试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和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情况,为设计、分析和优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应变测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测试目的和要求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进行应变测试,是为了评估结构的强度、验证设计假设,还是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根据测试目的,确定所需测量的应变类型(如拉伸应变、压缩应变、弯曲应变等)、测量精度和测试范围。
2、选择合适的应变测试方法应变测试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电阻应变片法、光纤光栅应变测量法、数字图像相关法等。
电阻应变片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光纤光栅应变测量法则适用于高温、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数字图像相关法可以实现全场应变测量。
根据具体的测试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3、准备测试设备和仪器根据所选的测试方法,准备相应的设备和仪器。
例如,电阻应变片法需要应变片、应变仪、数据采集系统等;光纤光栅应变测量法需要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仪等。
确保设备和仪器经过校准,并且在有效期内。
4、试件的准备对要测试的试件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平整、清洁,以便于粘贴应变片或安装其他传感器。
对于金属试件,需要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油污;对于混凝土试件,需要打磨表面,使其粗糙但平整。
5、制定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点的布置、加载方式、加载顺序、数据采集频率等。
测试点的布置应根据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分析需求来确定,通常在应力集中部位、关键截面等处设置测试点。
二、应变片的粘贴与连接1、应变片的选择根据测试要求选择合适的应变片,如电阻值、敏感栅尺寸、基底材料等。
应变片的电阻值一般为120Ω 或350Ω,敏感栅尺寸应根据测量精度和试件表面状况来选择。
2、表面处理在粘贴应变片之前,对试件表面进行清洁、打磨和脱脂处理,以提高应变片与试件之间的粘结强度。
使用砂纸轻轻打磨表面,然后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擦拭干净。
5混凝土结构实验项目任务书、指导书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任务书1.1 钢筋混凝土简支单筋梁的设计1.1.1 实验目的1.在学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的基础上,通过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理论的理解。
2.学习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配筋设计,计算破坏荷载。
3.学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的方法。
4.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过程。
1.1.2 实验内容1.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单筋梁,使之在实验室提供的加载条件下能按照预定的破坏形态实现少筋、适筋和超筋破坏中的一种。
2.确定该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跨度及截面尺寸、纵筋、箍筋。
3.根据前期“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定水泥、砂、石子的用量及水灰比。
4.绘出详细的简支梁的模板图、钢筋下料图。
5.验算该试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1.3 实验设备及材料1.加载设备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分配梁在实验梁跨间实现两点同步对称加载,使简支梁在跨中形成一段纯弯区段(梁的自重影响小)。
2.材料⑴钢筋:纵筋及箍筋同“材料力学”实验模块中的“拉伸实验”的试件,钢筋的力学性能数据取“拉伸实验”的测试结果。
⑵水泥: P.O 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⑶粗骨料:粒径10~15mm碎石⑷细骨料:中砂(含水率待测)3.模具⑴实验室提供高150mm,宽100mm,长度1200mm的模具,用以制作试件;⑵标准立方体试件模具3个。
1.1.4 实验要求1.混凝土的配合比采用“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模块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结果。
2.提交设计计算书一份每人提交设计计算书一份,应包括自己设计试件的详细计算内容以及计算方法、参考文献等(破坏形式选用少筋、适筋和超筋破坏中的一种)。
3.独立完成,严禁抄袭、“参考”。
1.1.5 参考文献1.《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土木工程材料》,湖南大学等四校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周明华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混凝土结构实验方法标准》GB50152-921.2 钢筋混凝土简支单筋梁的制作与养护1.2.1 实验目的1.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制作与养护,了解并掌握混凝土构件制作的工艺过程、养护方法以及技术要求。
简述试验测点选择与布置的原则
简述试验测点选择与布置的原则
1. 代表性:选择的测点应能够代表研究对象的特征或行为。
这些测点应该能够提供关键信息,以便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
2. 均匀性:在研究对象的范围内,测点的分布应该尽量均匀。
这样可以避免局部区域对整体结果的过度影响,并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3. 关键性:选择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测点。
这些测点应该能够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回答研究问题。
4. 可重复性:测点的选择和布置应该确保试验结果在不同条件下具有可重复性。
这有助于验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5. 经济性:在满足研究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测点的数量。
过多的测点会增加试验成本和时间,同时也可能引入更多的误差。
6. 灵活性:测点的布置应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展或修改。
预留一些备用测点可以方便在需要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7. 安全性:在测点选择和布置过程中,必须确保试验人员的安全。
避免选择危险区域或设置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测点。
总之,试验测点选择与布置的原则是在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试验的效率和经济性。
这些原则需要根据具体的试验需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
基坑监测中的施测位管与测点布置原则
基坑监测中的施测位管与测点布置原则测点布置涉及各监测内容中元件或探头的埋设位置和数量,应基坑基坑工程的受力特点及由基坑开挖引起的根据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变形规律来布设。
(一)桩墙顶水平位移和沉降桩墙顶钢线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是基坑工程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监测文本。
测点一般布置在将围护桩墙连接起来的混凝土软绳测点上,水泥搅拌桩、土钉墙、放坡开挖时的上部压顶上时。
采用铆钉枪打入铝钉,或钻孔埋设外流螺丝,也有涂红漆等作为标记的。
测点的间)距一般取为8~15m,可以等距离布设,亦可以根据现场通视条件地堆载等其体情况合理布置。
测点间距的确定主要考虑能够据此描绘出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曲线。
对于水平形变变化发展水平剧烈的区域,测点可以适当加密,有水平支撑时,测点布置在两根支撑的中间部位。
立柱沉降测点应直接布置在立柱桩上方的支撑面i上,对多根支撑交会受力复杂处的立柱应作重点承托监测,用作施工栈桥处的当做立柱也应重点监测。
(二)桩墙深层偏转位移桩砖墙深层侧向位移监测,亦称桩墙测斜,通常在基坑每边上布设1个测点,一般应布设在围护结构每边的跨中处。
对于较短的边线也可不布设,而对于较长的边线可增至2~3个。
原则上,在长边上应每隔30~40m布设1个测斜孔。
监测深度一般取与围护桩墙深度--致,并延伸至地表,在远距离方向的测点间距为0.5~1.0m。
(三)阻力土体分层沉降和水土压力测点铺设土体分层沉降和水土压力监测应设置在围护结构体系中受力有代表性的位置,土体分层沉降和孔隙水压力计测孔应紧邻围护桩墙埋设,士压力盒应尽量在施工围护桩墙时埋设于上体与围护桩墙的接触面上。
在监测点的竖向位置上主要包括布置于;计算的最大弯矩所在的位置和反弯点位置、计算水土财务压力最大的位置、结构变截面或配筋率改变环上的截面位置,结构内支撑及拉锚所在位置。
这与围护桩墙内力测点装设的位置基本相同。
土体分层沉降还应在各土层的分界面上布设测点,当土层厚度较大时,在土层中部增加测点,f隙水压力计一般布设在土层中部。
工程结构试验作业朱尔玉课后题问题详解
一、选择题1.建筑结构试验根据不同要素有多种分类方法,如下哪种试验是按荷载性质分类的?〔〕2.根本构件性能研究的试件大局部是采用〔〕。
3.科研性的试件设计应包括试件形状的设计、尺寸和数量确实定与构造措施的考虑,同时必须满足结构和受力的〔〕的要求。
4.如下试验中可以不遵循严格的相似条件的是〔〕。
5.如下哪个不属于生产性试验?〔〕6.对科研性试验,决定试件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7.对科研性试验,要求在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作用下恒载时间为〔〕。
二、填空题1.在科研性试验时,为了保证试件在某一预定的部位破坏,以期得到必要的测试数据,试件设计就需要对其他部位事先加强或进展局部加固。
比例关系复制而成的试验代表物。
相似模型试验要求比拟严格的相似条件,即要求满足几何相似、力学相似和材料相似相似。
3.在结构模型试验中,模型的支承和约束条件可以由与原型结构构造一样的条件来满足与保证。
4.在结构设计的方案阶段进展初步探索比拟或对设计理论计算方法进展探讨研究时,较多采用比原型结构小的模型。
5.当模型和原型相似时,人们可以由模型试验的结果,按照相似条件得到原型结构需要的数据和结果。
因此,求得模型结构的相似条件就成为模型设计的关键。
6.钢筋混凝土梁板构件的生产鉴定性试验一般只测定构件的承载力、抗裂度和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挠度与裂缝开展情况。
7.建筑结构试验是以试验方式测试有关数据,反映结构或构件的工作性能、承载能力与相应的可靠度,为结构的安全使用和设计理论的建立提供重要的依据。
振动试验和疲劳试验。
三、简答题1.简述工程结构试验的任务与作用是什么?在结构物或试验对象〔实物或模型〕上,利用设备仪器,采用各种试验技术,在荷载〔重力、机械扰动力、地震作用、风力等〕或其他因素〔温度、变形〕作用下,通过量测与结构工作性能有关的各种参数〔变形、挠度、应变、振幅、频率等〕,从强度〔稳定性〕、刚度和抗裂性与结构实际破坏形态来判断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并用以检验和开展结构的计算理论。
高应变试验检测要注意的问题及分析
1、高应变检测的常规做法1)优质的实测数据是高应变法分析计算的基础,需要检测的项目有:必须要测的项目:桩头范围内某个选定截面M的平均内力F m和平均速度V m,借此全面掌握一个界面的动力状态。
希望测定的项目:桩顶在每次锤击下得贯入度s d,主要用来验证分析结果。
2、检测截面M的选择①、检测截面与桩顶的间距原则上不小于桩径的1.5倍,最好相距2~3倍桩径,再困难条件下也不得小于1倍桩径。
②、初始应力应力波信号的波峰前后区段对数据质量的判断极为重要,应尽可能避免受到各种条件的干扰和重叠;因此检测截面附近不得存在阻抗突变的截面。
3、测点的选择和准备①必须严格保证每组传感器安装位置在检测截面的对称性,每组传感器的两个测点和检测截面的中心轴的距离必须相等,其连线必须通过中心轴;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两个测点的实测结果的平均值才有可能代表桩身的轴向力和速度。
②每侧的测力和测速度的传感器应尽可能相互靠近,以利于数据的一致性;同侧的传感器的横向间距不得超过80~100mm。
③用于测力的工具式应变计在安装表面上将跨越一定距离,两端的两个接触面不仅必须平整,还必须严格处于同一处理平面之中,才能保证传感器以一定压力紧贴时不产生过大的初始初始变形,此外为了提供必要的摩擦力,平整的表面有不可过于光洁。
4、锤重的选择选择锤重的目的主要在于激发衰减缓慢的应力波,增大脉宽,同事也有利于提高峰值;合起来就是增大能够促使桩身贯入土中的那一部分有效的输入能量以保证土的静阻力的充分发挥。
实际上由于弹性的桩身在土中以蠕动的方式向下进行,每个桩段的阻力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应力波本身也在不断衰减之中,问题本身的关键是下行的应力波能否到达桩底并使桩身下部和底部产生足够大的位移而充分调动底部桩周土的静阻力;事实上,锤重和落高只能影响桩顶初始的应力波脉冲,而充分影响桩底的问题则还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传播过程中的能量的损失,二是桩底端承阻力的激发机理。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方式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方式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然而,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等特点,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结构的耐久性。
为了有效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防止裂缝的产生,在浇筑过程中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变等参数进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而监测点的合理布置则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有效的关键。
一、监测点布置的原则1、代表性原则监测点应布置在能代表混凝土浇筑体温度变化和受力情况的关键部位。
例如,混凝土厚度的中心位置、边角部位、基础与墙体交接处等。
这些部位往往是温度应力集中和容易出现裂缝的区域。
2、均匀性原则在整个浇筑体范围内,监测点应尽量均匀分布,以全面反映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场和应变场。
避免出现监测盲区,确保对混凝土整体性能的有效监测。
3、层次性原则根据混凝土浇筑体的厚度和结构特点,可分层布置监测点。
对于较厚的混凝土结构,应在不同深度设置监测点,以了解温度和应变沿混凝土厚度方向的变化规律。
4、重点突出原则对于结构复杂、受力特殊或施工条件较为困难的部位,应适当增加监测点的密度,重点监测这些区域的温度和应变变化。
二、监测点的类型1、温度监测点用于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
通常采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等温度传感器。
2、应变监测点用于监测混凝土内部的应变情况,了解混凝土在温度变化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常用的应变传感器有电阻应变片、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等。
三、监测点的具体布置方式1、平面布置在混凝土浇筑体的平面上,监测点可呈网格状布置。
对于矩形浇筑体,可沿长边和短边方向分别设置监测点,间距一般为 5 10 米。
对于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浇筑体,应根据其形状特点合理布置监测点,确保覆盖关键区域。
2、竖向布置根据混凝土浇筑体的厚度,在不同深度设置监测点。
对于厚度小于2 米的混凝土结构,可在中心位置布置一个监测点;厚度在 2 4 米之间的,可在中心和上下表面附近各布置一个监测点;厚度大于 4 米的,应在中心和距上下表面 1/4 厚度处分别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 1 米。
土木工程应变片布置原则
土木工程应变片布置原则土木工程中,应变片是一种用于监测结构变形和应变的重要工具。
应变片的布置原则直接影响到对结构变形和应变的准确监测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中应变片布置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首先,应变片的布置应满足结构变形和应变监测的要求。
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位置。
一般来说,应变片应布置在结构中位变形较大的位置,如梁、柱、桥墩等。
通过在这些位置布置应变片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变形和应变数据。
其次,应变片的布置应注重均匀性。
应变片的布置应尽量保持均匀分布,避免出现片上应变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过大的应变可能导致应变片受力过大甚至破裂,而过小的应变则可能无法准确监测结构的变形状况。
因此,应变片的布置应遵循均匀分布的原则,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应变数据。
此外,应变片的布置应考虑结构的几何形状。
不同结构形式的应变片布置方式可能不同。
例如,在梁上布置应变片时,可以根据梁的几何形状选择合适的布置方式,如沿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应变片,或者在梁上不同截面布置应变片等。
而在桥墩上布置应变片时,可以选择在桥墩的四个侧面分别布置应变片,或者在桥墩的顶面和底面布置应变片等。
此外,在应变片布置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荷载分布情况。
应变片的布置应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确定。
在受力集中的位置,应适当增加应变片的数量,以提高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的位移和应变较大的区域应首先布置应变片,以便及时监测和评估结构的变形情况。
最后,应变片布置时还需要考虑应变片的固定方式。
应变片的固定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并确保固定牢固可靠。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胶水、胶带或者螺栓等方式固定应变片。
在固定时,需要注意避免应变片的固定方式对应变片的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中应变片的布置原则包括满足监测需求、注重均匀性、考虑几何形状和荷载分布情况以及适当选择固定方式。
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并结合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合理布置应变片可以有效监测和分析结构的变形和应变情况,为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评估提供依据。
应变计安装埋设的基本要求
应变计安装埋设的基本要求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应变计安装埋设的那些事儿。
这可不是小事儿啊,就好比给房子打根基,根基不稳,那房子能结实吗?应变计安装埋设也是这个道理呀!咱先说这安装的位置,那可得选好了,就像你找对象一样,得找个合适的地儿。
不能随随便便找个旮旯就安上了,那能行?得找个能准确反映被测物体应变情况的地方,这才靠谱呢!你说要是位置都不对,那测出来的数据不就跟瞎扯一样嘛!还有啊,安装的时候可得小心仔细了,别毛手毛脚的。
这应变计就跟个娇贵的宝贝似的,你得轻拿轻放,温柔对待。
要是一不小心给弄坏了,那不就白折腾啦!就好比你新买的手机,你不得小心呵护着呀!埋设的时候也有讲究呢!填埋的材料得选好,就跟给花选土壤似的,得适合它生长呀。
要是材料不好,那应变计能好好工作吗?而且填埋的时候要均匀,不能这边厚那边薄的,那多不专业呀!再说说固定这事儿,那可得固定得牢牢的,不能让它晃来晃去的。
这就跟你走路一样,得稳稳当当的,不然不就摔跟头啦?固定不好,数据能准确吗?你想想看,要是这些基本要求都没做到位,那后面得出的数据能靠谱吗?那不是瞎耽误工夫嘛!咱做事儿就得认真负责,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这样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呀!安装埋设应变计就像是盖一座坚固的大楼,每一块砖都得放对地方,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可靠的数据,才能更好地了解被测物体的情况。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朋友们!所以说呀,应变计安装埋设的基本要求可千万不能小瞧,这是关乎整个测量工作成败的关键呢!咱都得重视起来,把这事儿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
别觉得这是小事一桩,不在乎,到时候出了问题可就傻眼啦!咱得用心去做,就像对待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样,这样才能做好呀!这就是我对应变计安装埋设基本要求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顶升工程应变监测方案
顶升工程应变监测方案一、应变监测方案的设计1.监测点的确定在顶升工程中,为了监测建筑物的应变情况,需要确定监测点的位置。
一般来说,监测点要选择在建筑物的关键部位,比如墙体、柱子、地基等。
另外,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也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一般来说,监测点的密度越大,监测的精度就会越高。
2.监测仪器的选择在顶升工程中,常用的应变监测仪器包括应变片、应变计、光纤传感器等。
这些仪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比如,在监测墙体应变时,可以选择应变片和应变计;在监测混凝土柱子的应变时,可以选择光纤传感器等。
3.监测方案的制定根据监测点的确定和监测仪器的选择,需要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的编号、位置、安装方式、监测周期、数据采集方法等。
此外,还需要确定监测数据的处理方式和监测结果的评价标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监测系统的建设监测系统的建设包括监测仪器的安装、数据采集设备的配置、数据传输和存储设备的设置等。
在安装监测仪器时,需要保证其与建筑物的连接牢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需要配置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和传输设备,以便及时获取监测数据。
二、应变监测方案的实施1.监测设备的安装在实施应变监测方案时,需要首先安装监测设备。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固定牢固,避免设备的松动或者脱落,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监测方案确定的监测周期和方法,进行数据采集仪器的设置。
2.监测数据的采集监测数据的采集是应变监测方案实施的关键环节。
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定时或者实时的数据采集,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异常情况。
3.监测结果的评估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建筑物的应变情况。
对于正常的应变情况,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加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异常的应变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混凝土应变测点的选择与布置
7.1 实验目的
1.掌握混凝土应变测点的布置原则
2.掌握混凝土电阻应变片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3.掌握混凝土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和防护方法
4.掌握百分表装置测量混凝土应变的原理与技术
5.掌握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及温度补偿技术
6.了解电阻应变仪单点测量应变的基本原理
7.2 实验原理
㈠电阻应变计的工作原理
——利用“应变电阻效应”,即金属丝的电阻值随着其机械变形而变化的物理特性。
由物理学 A l R ⋅=ρ 式中 R ——金属丝的原始电阻值()Ω; ρ——金属丝的电阻率()m mm /2⋅Ω;
l ——金属丝的长度(m );
A ——金属丝的截面积()2mm 。
当金属丝受力而变形(伸长或缩短)时,对上式两边取对数再微分
()()()[]εευυευυρρυευερρ⋅=⋅-++=-=-==-=-===-+=K c R dR c l
dl c V dV c d l
dl D dD A dA l
dl A
dA l dl d R dR 21212121222所以
而 式中 K ——金属丝的灵敏系数,表示单位应变引起的相对电阻变化。
㈡电阻应变计的构造
1.构造:①引出线
②覆盖层
③电阻栅
④基底
图3 金属丝的电阻应变原理
图4 电阻应变计构造
2.主要指标:
①电阻值()ΩR :一般按Ω120计,选用时,应考虑与应变仪配合。
②标距l :即敏感栅的有效长度,应根据试件测点处应变梯度的大小选择。
③灵敏系数K :单位应变引起应变计的电阻变化。
㈢电阻应变计测量应变(应力)
1.测量电路——将应变片的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惠斯登电桥示意见图5
由电桥特性知,其平衡条件()0=∆BD U 为:
3241R R R R ⋅=⋅
若桥臂电阻发生变化,即失去平衡,产生信号输出BD U ∆
A.全桥测量——四个桥臂均外接应变片
假定四臂发生的电阻变化分别为4321,,,R R R R ∆∆∆∆,则
图5 惠斯登电桥
图6 电阻应变仪
()U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U BD ⎪⎪⎭⎫ ⎝⎛∆+∆-∆-∆+⋅=∆4433221
122121 若四个应变计规格相同,即K K K K K R R R R R ========43214321,,则
()43214433221
144εεεε+--=⎪⎪⎭⎫ ⎝⎛∆+∆-∆-∆=∆K U R R R R R R R R U
U BD
B.半桥量测——21,R R 为外接应变片,43,R R 为应变仪内无感电阻,即043==εε,则 ()214
εε-=∆U U BD 可见,电桥的邻臂电阻变化的符号相反,成相减输出;对臂符号相同,成相加输出。
2.温度补偿技术
A.温度补偿应变片法:单点补偿(图7);多点补偿(图8)
图7 温度补偿应变计法桥路连接示意(单点补偿) 图8 温度补偿应变计法桥路连接示意(多点补偿)
B.工作应变片温度互补偿法(图9)
图9 工作应变计温度互补示意
㈣百分表法测量应变的原理(图10)
利用固定在测点上的两个脚标分别固定百分表和刚性杆,结构变形即由百分表测出。
该方法特别适合大标距的量测。
1——百分表;2——脚标;3——固定螺丝;4——刚性杆
图10 百分表法测量应变的装置
7.3 实验内容及要求
㈠电阻应变片的检查分选
1.合理选择应变片的标距、类型
2.应变片检查分选
⑴外观检查。
借助放大镜肉眼检查,应变片应无气泡、霉斑、锈点,栅极应平直、整齐、均匀。
⑵阻值检查。
用万用电表检查,应无短路或断路。
在应变片灵敏系数K相同的一批应变片中,将电阻差值变化在±0.5Ω范围内的应变片选出待用。
㈡测点处理
1.测点检查。
检查测点处的表面状况,测点应平整、无缺陷、无裂缝等。
2.打磨。
用砂布或磨光机打磨,使表面平整、无锈、无浮浆等,并不使断面减小。
3.清洗。
用棉花蘸丙酮或酒精等清洗,要求棉花干檫时无污染。
4.打底。
用环氧树脂打底,胶层厚度0.05~0.1mm左右。
5.测线定位。
用铅笔在测点上画出纵横中心线,纵线应与应变方向一致。
㈢应变片粘贴
1.上胶贴片。
用镊子夹应变片引出线,在背面上一层薄胶,测点也涂上薄胶,将片对准放上,测点上十字中心线应与应变片上的标志对准。
2.挤压。
在应变片上盖一小片玻璃纸,用手指沿一个方向滚压,挤出多余胶水。
胶层应尽量薄,并注意应变片的位置不滑动。
3.加压。
用手指轻压1~2min。
㈣固化处理。
在室温条件下,自然干燥1~2d。
㈤粘贴质量检查
1.外观检查。
借助放大镜肉眼检查,应变片应无气泡、粘贴牢固、方位准确。
2.阻值检查。
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检查应变片有无短路、断路现象,如不能排除故障,则重贴。
㈥制作防潮层。
为使应变片能在潮温环境或混凝土中具有足够的绝缘度,在应变片贴好后,必须制作防潮层。
2. 型钢电阻应变片布置
1.应变片检查分选。
借助放大镜做应变片外观检查,要求应变片无气泡、霉斑、锈点、栅极平直。
用万用表做应变片阻值检查。
2.测点处理。
测点处用棉花蘸丙酮清洗,要求棉花干擦时无污物。
3.应变片粘贴。
用镊子夹应变片引出线,分别在应变片背面及测点处上一层薄胶(可选用502胶),将应变片沿测试方向对准贴在测点处。
在应变片上盖一小片玻璃纸,用手指沿一个方向滚动,挤出多余胶水,并轻压1~2分钟。
4.固化处理。
当室温高于15℃和相对湿度低于60%时可采用自然干燥,干燥时间一般为24~48h。
室温低于15℃和相对湿度高于60%时应采用人工干燥。
5.导线连接。
先在离应变片3~5mm处粘贴接线端子,然后将引出线焊于接线端子上,最后把测量导线的一端与接线端子焊接。
6.应变片的粘贴质量检查。
用兆欧表量测应变片的绝缘电阻;观察应变片的零点漂移,若漂移值小于5με(4min之内)认为合格,若漂移值过大,工作的稳定性差,则应铲除重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