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
批判性思维复习资料
批判性思维复习资料1.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宗旨是()。
A培养分析、理解和论证能力。
C提高表达、交流和合作的效率。
D培育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和佼佼者2.批判性思维属于典型的理性思维。
A对3.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他能思维。
A对4.理性思维是根据(知识)解决问题、做出决定或取得理解的思维形式。
5.非理性思维是凭借()等做出决定或取得理解的思维形式。
A感觉B情绪C习惯D愿望6.批判性思维就是审慎地运用(推理)判断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的思维形式。
7.批判性思维的特点是()。
B前瞻性C反思性D合理性8.所谓批判就是把现有的知识同新事实相对照,决定现有知识的继承或发展。
A对9.华为最新公开的任正非近日接受《华尔街日报》记者专访纪要显示,华为已下调一季度营收目标,但这并不妨碍全年保持增长;另外,任正非透露,4月份起华为手机销售开始增长,月销2000多万台,而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激发了公司平板、笔记本电脑销售,同比5-6倍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露面”,应为任正非鼠年以来首度接受权威媒体专访。
当被问及华为未来几年发展时,任正非表示,华为未来几年的发展只会比2019年、2020年更好。
他认为,因为华为知道自己哪个地方痛,要在哪个地方医治,相信未来几年会变得更加健康。
任正非的“表示”表现了()。
A理性思维10.【受冷空气影响,昨天上午,杭州主城区、余杭、临安东部和富阳北部出现了阵雨,有23个站点降水大于10毫米(占比13.9%),最大余杭瓶窑镇石濑村23.8毫米。
时不时落点小雨,使得昨天杭州最高气温在31℃左右徘徊。
事实上,这股冷空气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北地区,在一路狂刷“存在感”。
北方的小伙伴已经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什么是“一场秋雨一场凉”。
北方多地最低气温甚至将降至个位数。
(——小雨沥沥其实是冷空气在敲门,本周杭城最高气温告别三字,搜狐焦点杭州2019-09-16 08:09:55】昨天“北方的小伙伴”给他南方的小伙伴打电话,说到北方的天气,他的正确表述应该是(我觉得今天很冷)。
批判性思维(第五讲批判)_2022年学习资料
物理系写道:布是不雅的绝缘体,空气同样也是。-生物系写道:人与猩猩的根本区别不是裙子的长短,-而是看见长裙 短裙能否作不同的想象。-政治系写道:从长裙到短裙,再到超短裙,这恰恰-是民主集中制最有力的体现。-公共关系 写道:降低谈判对手的目光这正是我们-四年寒窗苦读所追求的。
说明-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和利益,我们需要批判的思维-和技巧。
实例-如果你是宝钢的谈判专家,你该怎么来收集资料、-来批判日方的观点-宝钢资料丢失案-80年代,宝钢向日本 公司邮购了6份不-同的技术资料。在邮局里,宝钢相关人员检查-了箱子完整无损后,签收拿回了公司。但在公-司开 清点时,却发现里面少了一份,所以要-求日方补寄。日方则坚持自己没有责任,因为-他们在发货之前要经过几次检验 因此不可能-漏装,所以补寄的前提是要重新购买。为此,-双方僵持不下。
例1:伤心的母熊-有一天早晨,一位樵夫在猎人的陷阱里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他感激不尽。又过了一些日子,樵夫 -路来到熊窝,母熊安排他住宿,还拿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第二天清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准 不满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臭味儿,实在是-太难闻了。”母熊心里虽怏怏不乐,但嘴上却说:-“作为补偿,你用斧头 我一下吧。”,-樵夫照他的-话做了-几年以后,樵夫又遇到母熊,问她头上的伤好了没-有。母熊说:“噢,那次伤 了一阵子,但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不过,那次您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溶液,总得有器皿来装-但是万能溶液是溶解一切物品的,因此,它也溶解-装它的器皿。-所以,这个年轻人一方面要 认万能溶液能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必须承认至少有一种物品(盛-装它的器皿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这就产 -了矛盾。-所以。万能溶液是不可能的。
爱迪生背后隐பைடு நூலகம்了成问题的预设,你能我出来加以-批判吗?-·1、这种溶液是一种必须要盛放的成品。-·2、这种 液任何时候都具有融化一切的功能。-·3、必须要用器皿来盛装这种万能溶液。-·4、万能溶液融掉容器几乎不需要 间。
初中历史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历史学习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历史这门学科不仅能让我们了解过去的人和事,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其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和推理的能力,它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形成独立的见解。
一、批判性思维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1、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历史历史是复杂的,不同的史学家和资料可能会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描述和解读。
批判性思维能让我们不盲目接受一种观点,而是通过对比、分析各种资料,找出更接近真相的解释。
例如,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事件,有的资料可能强调他的丰功伟绩,有的则可能指出其统治的严苛。
通过批判性思考,我们可以综合各种观点,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一历史事件。
2、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我们很难真正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批判性思维能促使我们对已有的结论提出疑问,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解释。
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独特的见解。
3、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历史中充满了各种人物和事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分析这些人物和事件的动机、影响,从而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提供参考。
二、初中历史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面临的挑战1、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在一些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质疑的机会,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学生思维习惯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答案,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意识。
他们可能更关注考试成绩,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提升。
3、资料获取和筛选的困难要进行批判性思考,需要获取大量的历史资料。
但对于初中生来说,获取权威、准确的资料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同时也缺乏筛选和辨别资料可靠性的能力。
三、如何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批判性思维:增强判断力
批判性思维:增强判断力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和评估的能力,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判断。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如何在这些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可靠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批判性思维正是帮助我们提升判断力的有效工具。
本文将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提升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以及实践批判性思维的意义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做出各种决策,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需要有较强的判断力。
而批判性思维正是帮助我们理性思考、客观分析问题的关键。
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辨别信息的真伪、逻辑的合理性,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此外,批判性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提高沟通能力,促进团队合作,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建立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提升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有很多种。
首先是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其次是学会质疑和怀疑。
面对信息时,不要轻信一切,要学会质疑信息的来源、真实性和可靠性,保持怀疑的态度,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再者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只有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之上的判断才是可靠的。
此外,多角度思考、善于总结归纳、注重细节等方法也都有助于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实践批判性思维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来锻炼批判性思维。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制定计划、评估风险等方式来运用批判性思维。
在社会中,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分析问题根源、提出解决方案,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因此,实践批判性思维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
总之,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对于提升个人的判断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苏格拉底与批判性思维4则
苏格拉底与批判性思维4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苏格拉底与批判性思维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苏格拉底式对话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一》摘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目前国内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内涵;提出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和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表达在整个社会营造有利于批判性思维精神的环境的愿望。
关键词大学英语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培养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ocratic Dialogue and Cultivat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Based on College English T eaching CaseStudies DENG Yunf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0)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deficiencies in three cases of classroom activities,the present thesis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TESL,expounds the no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the teacher’s func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practice,suggests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the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three cases and expects a benign environme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both in school and in society.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course;critical thinking;classroom teaching;cultivation 0 引言笔者在一次国内某本科高校外国语学院基础阶段教学竞赛中,看到了如下两个课堂案例:案例一:Never Say Goodbye.①教师让学生演了两个情景剧:一是一个上大学的学生和父亲分别一幕,另一个是一群学生在火锅店的毕业告别餐。
批判性思维(整理资料)
第一章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第一节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批判性思维与世界观的关系批判性思维就是发展和完善人们的世界观并把它高质量地应用在生活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
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1、思考问题要有层次——经验层面追根溯源层面逻辑层面2、思考问题要有条理3、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葛1、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2、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而不是情感心理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1、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2、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1、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担保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六、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如果你拥有的信念能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较好的解释和理解,而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件做出较好的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信念就是非常实用的。
2、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了解事物的原因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消除恐惧感,而是要引导我们的行动,知道要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以及如何去做,并为我们做决定提供依据。
第二节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正确的态度思考态度是一种思维倾向,它引导我们向着好的思考者的方向不断努力。
二、原则性知识批判性准则:1、评估论证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的准则;2、评估论证中所给出的理由是否正当的准则;3、评估论证中所做出的推理是否强有力的准则三、勤奋的实践1、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注重实践。
2、注重严谨缜密的思考态度;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的思维品质等批判性思维基本功的训练。
3、训练过程中重视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目标:打破规范性思考的条条框框,因为思维的一系列规范性准则是限制思维创新的枷锁。
第三节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一、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风格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
2、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
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学习培养批判思维(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历史学习培养批判思维第一篇范文:初中历史学习培养批判思维在当今信息时代,批判性思维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过去,为未来做准备。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理解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分析、评估和解释信息的技能,它使人们能够超越表面层次,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在历史学习中,批判性思维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的深入探讨,以及对历史资料的准确解读和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培养1. 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是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历史故事、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思考历史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 提供多样化的历史资料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历史资料,包括书籍、文章、图片、视频等。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不同资料的观点、立场和证据,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例如探讨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可以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4.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寻找答案。
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质疑和探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5.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还涉及到对人类行为的价值观判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道德、伦理和人文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供多样化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分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为未来做准备。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您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调整。
初中历史教学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教学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历史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一系列的事实和日期。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为广泛的外延。
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
一、引言历史教学的目标不应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虽然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不断改进,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方面,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过于理论化,不够生动有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缺乏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三、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其次,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不同的观点和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最后,批判性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方法,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初中历史教学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4.1 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并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轻易打断他们的发言,而是通过引导和追问的方式,帮助他们深入思考。
评判性思维
严格操作步骤
维水平的早期
发展阶段
置疑权威
权衡利弊后选择
具有独立分析能力
相信有不同的解决
方法
有一定临床经 验和业务能力 掌握较广泛的 解决问题的方 法
以专业信念基础 按专业原则灵活执 具备丰富临床 深刻理解护理目标 行护理方案;用已 经验专业知识 具备扎实专业水平 有经验和知识,
选择是否行动
从护理角度来看,评判性思维 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所进行的有 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 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
面对日益复杂的临床环境和护士角色范 围的不断扩大,社会对护士的职业素质要求 也越来越高。评判性思维对于护理人员是否 能够迅速作出合理的临床判断,恰当、有效 地分析和处理相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对的服务 对象的各方面状况等都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
评判性思维能在复杂的情况下,对服务 对象变化的各种情况加以认真思考,鉴别其 潜在的问题。
诊断
结论
护理程序
计划
实施 评价
评判性思维
排优先顺序 建立评价目标 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考验解决问题方法正确 与否 依据标准评价
一位心力衰竭的病人在大量利尿后, 突然出现嗜睡、四肢无力、肌张力 减低、腱反射消失或出现室性早搏
心力衰竭 大量
利尿
腱反射
嗜睡 消失
资
四肢无力 肌张力
料
室性 减低
早搏
分 析
为什么?(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问题)
客观资料是否支持主观资料 哪些因素会影响所得资料的正确性 考虑患者及家属 在收集、解释资料时是否受自己偏见的影响 资料是否足够,还需要补充哪些资料
5、归纳推理:由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
如何在毕业论文中运用批判性思维
如何在毕业论文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分析研究问题,还能提升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那么,究竟如何在毕业论文中有效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并非简单地否定或批评,而是一种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观点和论证进行仔细审查、分析和评估的思维方式。
它要求我们能够质疑既定的观念,寻找证据支持或反驳某种观点,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
在确定论文选题时,批判性思维就开始发挥作用。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导师给定的题目或者跟风热门研究领域,而应该思考这个题目是否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个选题是否已经被过度研究?是否存在新的视角或方法可以应用?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有可能发现一些被忽视的问题或者提出更有创新性的研究方向。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同样不可或缺。
面对海量的文献、数据和案例,我们不能全盘接受,而要对其进行筛选和评估。
对于每一篇参考文献,我们要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合理,结论是否可靠。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和矛盾,思考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在整理和分析资料时,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同时也能让我们敏锐地察觉到异常和不合理之处。
我们可以运用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对资料进行深入的剖析。
例如,如果我们发现某些数据与主流观点不符,就不能轻易地忽略它们,而是要进一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看是否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批判性思维体现在我们对自己观点的阐述和论证上。
我们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
同时,我们也要预见到可能存在的反对意见,并进行有力的回应。
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逻辑的严密性,避免出现漏洞和矛盾。
比如,如果我们主张某种政策的实施会带来积极的效果,那么我们就要详细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
马克思主 义政 治经济学批判性思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性思维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世界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思维犹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理解经济现象和社会发展的道路。
这种思维方式并非仅仅是理论的探讨,更是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和洞察的有力工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
资本主义经济被认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标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导致了财富和权力的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不断压低工人的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
这种剥削关系使得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和贫困的境地。
这种批判性思维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根本矛盾。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但生产资料却被少数资本家所掌控。
这就导致了生产的无序性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不仅给工人阶级带来了失业、贫困等痛苦,也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思维指出,资本主义市场并非是完全自由和公平的。
市场中的竞争往往是不平等的,大资本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排挤和吞并小资本。
而且,市场的盲目性和自发性也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配置不合理。
例如,某些行业可能会因为过度投资而出现产能过剩,而另一些社会急需的领域却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投入。
在分配领域,批判性思维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不公平性。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获取了大部分的剩余价值,而工人只能获得维持生存的工资。
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然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上,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有益启示。
社会主义经济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以保障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
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经济危机的发生。
批判性思维考试资料
古希腊有人论证说:探究是不可能进行的,因为一个人既 不能探究他所知道的,也不 能探究他所不知。他不能探究他 所知道的,因为他知道它,无需再探究;他不能探究他所不知 道的,因为他不知道他要探究的东西是什么。以下哪一项最 准确地指出了该论证的逻辑漏洞? A.虚假预设:或者你知道你所探究的,或者你不知道你所 探究的。 B.循环论证:把所要论证的结论预先安置在前提中。 C.强词夺理:理性上黔驴技穷,只好胡搅蛮缠。 D.歧义性谬误:其中"知道"有两种不同涵义:知道被探究问 题的答案是什么:知道所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艾生豪威尔烟瘾很大,烟斗几乎不离手。某天,他宣 布戒烟,立刻引起轰动。 记者们向他提出了戒烟能否成功的问题,艾生豪威尔 回答说:“我决不第二次戒烟。” 下面各项都可能是艾生豪威尔讲话的含义,除了: A.在这次戒烟以前,我从没有戒过烟。 B.我曾经戒过烟,但失败了。 C.如果这次戒烟失败,我就不再戒烟。 D.我相信这次戒烟一定成功。 B
美国政府决策者面临的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别在我 家门口”综合症。例如,尽管民意测验一次又一次地显 示公众大多数都赞成建造新的监狱,但是,当决策者正 式宣布计划要在某地建造一新的监狱,总遭到附近居民 的抗议,并且抗议者往往总有办法使计划搁浅。 以下哪项也属于上面所说的“别在我家门口”综合症? A.某家长为例,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孩子不能允许入公共学校 ;当知道一个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孩子进入了他孩子的学 校,他立即办理了自己孩子的退学手续; B.某政客为例,所有政府官员必须履行个人财产公开登记, 他自已递交了一份虚假的财产登记表; C.某教授主张宗教团体有义务从事慈善事业,但自己拒绝捐 款资助索马里饥民; D.某汽车商主张国际汽车自由贸易,以有利于各国经济,但 要求本国政府限制外国制造的汽车进口;
发展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技巧
发展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技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我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
本文将探讨如何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技巧,以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一、了解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我们在分析问题、评估信息和作出决策时运用的思维过程。
它强调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挑战和质疑现有观点,以及主动寻找解决方案。
要发展批判性思维,首先我们需要培养以下几个关键能力:1. 怀疑精神:拥有怀疑精神意味着不轻易接受表面上的观点或事实,而是要不断追问真相。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不盲目相信一切,而是通过调查和研究来确认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的正确性。
2. 逻辑思考:逻辑思考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
它要求我们根据事实和证据进行推理,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逻辑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3. 综合能力:综合能力是将大量信息和不同观点整合在一起,形成全面的理解和独到的见解。
我们需要善于将各种看似矛盾的信息进行比较和评估,从而得出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要想培养和发展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阅读多样的资料: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报纸和学术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
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可以拓宽思维边界,培养批判性思维。
2. 反思与讨论: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及时进行反思和讨论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讨论我们可以获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3. 提问技巧:善于提出深入、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关键。
我们应该学会提问“为什么”、“怎么样”和“有什么证据支持”的问题,通过不断追问和探究来揭示问题的本质。
三、问题解决技巧除了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技巧也是应对现代社会问题的重要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问题解决技巧:1.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寻找新颖和独特解决方案的能力。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
批判性思维是指一种能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和有理有据地评估问题的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和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1. 多角度思考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首先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单一的观点和看法可能会导致思维的狭隘性,而从多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
当面对一个问题时,可以尝试从对立的角度思考,找出不同的观点和论据,进而得出一个全面、客观的结论。
2. 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在批判性思维中,找出问题的关键点非常重要。
关键点是问题的核心,理解了关键点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为了找出问题的关键点,我们可以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出问题中的主要要素和关联关系。
通过深入思考和提问,可以发现隐藏在问题背后的本质和核心。
3. 阅读多样化的资料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文章和研究报告,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同时,通过对文献的比较和评估,我们可以学习到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选择可信度高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逐渐培养出独立、理性的思考能力。
4.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在批判性思维中,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对于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非常重要。
通过提出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原因。
在提出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维度出发,从事实、逻辑、伦理等角度进行思考。
同时,要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和准确性,避免提出模糊或错误的问题。
5. 练习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通过逻辑思维,我们可以辨别出论据的真伪,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为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比如解决逻辑题、分析推理文章等。
通过不断练习,逐渐培养出辨析问题和评估论据的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的水平。
6. 参与讨论和辩论参与讨论和辩论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黑色部分为原书摘抄,蓝色为感受与点评,红色为疑问,紫色为灵感或思考随时准备对所面对的各种观点和主张进行评估,以便确定什么样的信念最适合我们已经形成的准则;不断发展我们用来提高对周围世界进行解释的阐释,积极探索对所提供的阐释可能质疑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以便更有效的做出决定和选择。
点评:这段话告诉我们面对决定和决策的时候给如何做才能有更多的把握。
有感:当我们为一些心中的问题寻找答案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我们真的需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么?我们所提出的疑问本身有没有存在问题呢?或许在提出问题之前对问题本身的思考更有助于我们找到事情的真相。
思考一个简单的例子,要素之一是目标,标准之一是清晰性。
问题:什么是智力的毅力?什么又是智力的诚实性?有感:进入一个行业等于进入一个学科,从行业中的关键词汇入手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或许可以按照这样的流程:词汇--概念--案例--思路--方法--实践思考:或许我们现在的培训已经进入一个误区:要么纯精神鼓励,要么纯实战。
如果把一个行业当做一个学科来看待,又该如何入手呢?对某个问题开始进行批判性思考过程的一个好方法,通常是在你看到或者听到问题的任何介绍之前,先自觉地思考这个问题。
批判性思维是你在思考的时候,考虑自己的想法,以使自己更好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需要有理智。
问题:什么是理智?批判性思维是反思性的。
问题:什么是反思?批判性思维需要标准。
问题:标准从哪里来?有感:我的看法从何而来?是人云亦云还是独立思考?如果是独立思考又是基于哪些事实做了哪些推理?批判性思维是真实的。
只有在你解决真实问题而不是假想问题的问题时,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才会开始起作用。
在猜想谋杀小说的结局中提高技能,不可能帮助你成为一名真正的侦探。
在谋杀小说中,提供了所有的线索,凶手只是角色之一,并且某些人(作者)已经知道了凶手的身份。
在犯罪调查中是不会这样的。
点评:这也说明了我们在看一些电视或者电影的时候,没有必要去批判片中的人物,毕竟你对片中人物的处境了解的很多,而且不会有身临其境的压力。
学习资料中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如何进行
学习资料中的批判性思维训练如何进行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海量的学习资料所包围。
然而,仅仅被动地接受这些资料中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以更好地理解、评估和运用所学。
那么,如何在学习资料中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简单地否定或批评,而是一种有目的、自我校准的判断。
它要求我们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和反思,以形成合理的见解和决策。
当我们面对学习资料时,第一步是要学会提问。
比如,对于一个观点或结论,我们可以问: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数据是否可靠?有没有其他可能的解释?通过不断地质疑,我们能够挖掘出资料背后隐藏的假设和前提。
以历史学习资料为例,如果书中提到某个历史事件的原因是单一的,我们就应该思考:真的只有这一个原因吗?会不会有其他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也在起作用?这种提问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接下来,要对资料中的证据进行仔细审查。
证据是否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有没有被选择性地呈现?比如在一份关于某种药物疗效的研究报告中,如果只选取了对药物反应良好的案例,而忽略了那些没有效果甚至出现副作用的情况,那么这份报告的可信度就大打折扣。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资料的逻辑推理过程。
是否存在逻辑漏洞?有没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的情况?例如,有些文章可能会从个别案例推广到普遍结论,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
在阅读学习资料时,不要盲目相信权威。
权威的观点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
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分析其观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比如,某著名经济学家的理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可能是有效的,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需要重新审视和修正。
此外,比较不同来源的学习资料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对于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作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差异,进而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异,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
而且,我们要将学习资料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提高论文写作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提高论文写作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论文写作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要提高论文写作的质量,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来提高论文写作的水平。
一、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1. 理解问题:在写论文之前,首先需要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只有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景,才能够提出合适的论点和观点。
2. 怀疑与质疑:批判性思维强调对信息的怀疑和质疑。
在论文写作中,不仅要了解各种观点,还要挑战和对比这些观点,找出其在逻辑上的漏洞或不足之处。
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为自己的论点提供更加充分的有力支持。
3. 分析证据:在论文写作中,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的证据。
批判性思维要求对证据进行仔细的评估和分析,判断其可靠性、相关性和适用性。
只有通过深入的分析,才能找出论题的关键点,并提供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4. 探索多角度:在论文中,不能只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需要探索问题的多个角度。
要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分析各个角度的优缺点,从而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结论。
5. 引用权威资料:在写论文时,引用合适的权威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批判性思维要求对资料的来源进行严格的评估,并选择最具权威性和可信度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这样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二、培养分析能力1. 分析问题: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核心和目标,然后通过分析其背景和相关因素,逐步深入了解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只有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找到最适合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2. 理论框架:在写论文时,需要运用适当的理论框架来解释问题。
分析能力要求熟悉并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将问题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理论背景中,从而提供更深入和有针对性的分析。
3. 数据分析:对于定量研究,数据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分析能力要求熟练掌握统计学方法,能够正确地分析数据,并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结论。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的思维特点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的思维特点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临床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基础,已成为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护理的保证。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批判性思维的思维特点,希望能帮到你。
批判性思维的思维特点1 抓准"陈述"的意思。
2 判断推理是否含糊。
3 判断多项"陈述"之间是否互相矛盾。
4 判断结论是否必要。
5 判断"陈述"是否正确。
6 判断"陈述"是否根据某一原理引申出来的。
7 判断"观察性陈述"是否可信。
8 判断"归纳性结论"是否其有来自。
9 判断"问题"是否已经确定下来。
10 判断所说的是否只是假设。
11 判断所下的定义是否合适。
12 判断引述某一权威言辞是否可接受。
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评判性思维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护士系统地收集患者的资料,通过评估寻找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针对问题,制订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解决问题。
患者疾病复杂性与严重程度往往会出乎意料,很多患者在专科疾病基础上还伴有多种慢性合并症,甚至存在一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病情重、变化快、治疗复杂,并且在ICU等某些医疗单元内,还没有家属陪同。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定量观察,熟练掌握分管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要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供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
如患者尿量减少,是尿管堵塞还是循环血量不足;长期卧床患者出现下肢水肿,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的可能等等。
患者多变的病情对护士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护士,除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要有评判性思维,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尽可能及时发现潜在危险。
在运用评判性思维过程中,护士需要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紧密结合,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思考,将现有资料进行整合分析,梳理各种资料的关系,检查汇总资料并作出初步判断,然后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和再判断,寻找补充资料来证实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理性的声音:批判性思维第一节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批判性思维与世界观的关系批判性思维就是发展和完善人们的世界观并把它高质量地应用在生活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
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1、思考问题要有层次——经验层面追根溯源层面逻辑层面2、思考问题要有条理3、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1、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2、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而不是情感心理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1、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2、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1、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担保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六、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如果你拥有的信念能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较好的解释和理解,而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事件做出较好的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信念就是非常实用的。
2、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了解事物的原因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消除恐惧感,而是要引导我们的行动,知道要做些什么、什么时候去做以及如何去做,并为我们做决定提供依据。
第二节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正确的态度思考态度是一种思维倾向,它引导我们向着好的思考者的方向不断努力。
二、原则性知识批判性准则:1、评估论证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恰当的准则;2、评估论证中所给出的理由是否正当的准则;3、评估论证中所做出的推理是否强有力的准则三、勤奋的实践1、思维能力的训练必须注重实践。
2、注重严谨缜密的思考态度;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正当性和预见性的思维品质等批判性思维基本功的训练。
3、训练过程中重视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目标:打破规性思考的条条框框,因为思维的一系列规性准则是限制思维创新的枷锁。
第三节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一、批判性思维课程的设计风格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1、具有清楚地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
2、具有批判性和系统性推理的能力。
3、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5、具有敢于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6、具有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7、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
8、具有辨别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
9、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定量、历史、科学、道德、美学)。
10、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11、具有观察不同学科、理念、文化的相关之处的能力。
12、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三、教程容的组织安排第二章主与断言第一节论证的概念1、论证是提供支持一个主的说理方式。
论证是由一系列的述语句组成的,表达理由的述语句称为前提,表达被支持的主的述语句称为结论。
2、论证与解释的区别在论证中,我们提供证据证明某一主是否真实或可信;在解释中,我们试图表明事实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3、推理两种基本推理方法:演绎推理:如果前提为真,结论也必然为真。
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的这种牢固的逻辑关系叫做演绎关系,以这种关系为特点的推理称为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意义——第一,我们清晰地知道了前提所蕴含的容。
第二,如果前提为真,结论就是一个我们原来未发现而现在已经确信的真理。
归纳推理:推理的前提不能完全地保证它的结论,前提对结论的支持是有限的,所以,如果前提为真,我们只能断定结论很有可能为真。
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的这种强有力的逻辑关系叫做归纳关系,以这种关系为特点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4、归谬与证伪演绎有效性保送真而不保送假。
对于前提为假的演绎推理,其结论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归谬法的应用:通过检验演绎的结论来达到证伪目标的做法,在科学领域、司法案件侦破和事故分析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科学原理及其他假说可能是极为概括和抽象的,科学工作者从这些具有高度浓缩性的原理或假说中演绎出某个简单的、可用实验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进行检验的结论。
如果实验证明这一结论是假的,不论该假说有多么深奥复杂,它都必定存在某种谬误。
因此,我们也应该明白演绎推理只是假定而不是断定前提为真。
5、论证的可靠性定义:前提真实而且推理有效的论证称为可靠的论证。
归纳推理尽管归纳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但并不能保证结论是同样真实的,而且这也不代表归纳论证的结论不具有任何可靠性。
因此,归纳推理只能为结论提供一定程度的可靠性(归纳强度)。
判断归纳强度,除了依靠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外,还要考虑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有“多么紧密”,即相关性,需要对推理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演绎推理可以根据前提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出完全的判定。
6、论证的谬误论证的谬误指的是论证的缺陷。
论证的缺陷可能发生在主、理由、推理这三个构成要素上,也可能发生在表达论证时所使用的语言上。
※主上的谬误——论证中对主(结论)的确信超出了其理由(前提)所保证的限度。
(轮胎充气过量爆裂)※理由上的谬误——论证中使用真实性或可信性悬而未决的理由为其主提供担保。
(银行贷款的担保人资金状况不明)※推理上的谬误——推理是理由为主提供支持的正当的、合法的途径,它是判定理由对主给予多大担保力度的依据。
这方面出现的谬误无疑是论证的缺陷。
※语言上的谬误——论证中的大多数缺陷都与语言的使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第二节抓住断言从表达论证的角度考虑,用于表达论证的语句有述句和疑问句,述句用来表达观点和主,疑问句用来表达论证所提出的问题。
从理解论证的角度考虑,我们把有真假可言的语句称为述,对述的断定称为断言。
论证被理解为通过已被断定为真的述来确证其真实性尚未被断定的述,论证的主是一个述,确证这一述的真实性或可接受性是论证的目标。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考虑,论证的主就是作者对所提出的主要问题的直接回答,给出支持这一主的根据和理由被理解为运用推理使人确信这种回答是正确的。
面对所提供的论证,进行理解和评估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和明确论证的主。
了解表达主的述句和表达问题的疑问句是识别和明确论证主的两条较好的途径。
第三节简单述一、直言述直言述指的是揭示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述对某一个体对象有所言说不牵涉个体数量的多少问题,我们把这类对独一无二的对象有所揭示的述称为单称述。
二、量化述涉及所言说的对象数量问题,我们把这类涉及描述对象数量多少的述称为量化述。
三、矛盾述我们把被否定的述称为原始述,把对原始述的否定称为原始述的矛盾述。
四、对当关系从标准述的形式上看,我们可以把主词所表示的对象与谓词所描述的性质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主词所表示的对象类和谓词所描述的对象类之间的关系1、矛盾关系2、从属关系3、反对关系4、下反对关系五、述的标准化日常思维使用的自然语句是没有经过任何逻辑加工的语句,为了能够对推理和论证进行逻辑的理解,有必要对自然语句进行加工,把不具有明确述形式的自然语句翻译为标准形式的述。
1、正确区分主词和谓词2、全称述3、特称述4、否定述5、除外语句6、只有语句第四节复合述复合述是由诸如“并且”、“或者”、“如果,则”等联结词联结简单述构成的。
常用的几种二元的复合述:一、联言述及其否定二、选言述及其否定三、假言述及其否定第五节避免自相矛盾一、自相矛盾的主坚持某种主如果只看到事情的一个方面,就很有可能会把那些方面当成对的东西,而把忽视和遗漏的方面当成错的东西加以断定。
很多论证争议的不是某种影响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它有多大或多重要的问题,这时由于夸的作用而容易把某种主推向极端。
偏见是那些不能作为正确思维结果的固有的观点。
论证中若以某种偏见为根据,这种偏见的反面事例越多,使用这种偏见进行论证所犯的错误就越严重。
二、自相矛盾的论证1、理由与主的矛盾相互矛盾是理由与主之间最严重的不一致,如果论证所提供的理由不但不能成为支持主的证据,反而成为削弱甚至否定其主的证据,这无疑是论证中出现的最糟糕的错误。
2、绝对化的理由若要为自己坚持的主提供万无一失的保证,一个简单而荒谬的做法就是为之寻找一个绝对化的理由3、互相矛盾的理由论证中的理由一般不只一个,不同的理由之间不能互相矛盾,因为相互矛盾的理由可以支持任何主三、悖论悖论是具有如下模式的推论:如果承认述A为真,就会推出述为假;如果承认述A为假,就会推出述A为真,于是就陷入了悖论。
悖论的特征是:推理过程符合逻辑;已表述前提的意义是清晰一致的;推理的结论是相互矛盾的。
1、说谎者悖论2、罗素悖论3、格瑞林悖论格瑞林悖论在1908年发现的悖论又称“非自状形容词”悖论。
形容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形容词可以用来形容这个形容词自身,称为自状的。
例如:形容词“中文的”就是自状的,它不仅可以形容任何用中文写的字、词、句子等,也可以用来形容它自身,因为“中文的”这三个字也是中文的。
再如形容词“四个字的”也是自状的,它可以形容“兴师动众”这类的短语,也可以形容它自身,因为“四个字的”正好也是四个字的。
另一类形容词则不能用来形容它自身,称为非自状的。
例如,形容词“英文的”就是非自状的,它本身不是英文而是汉语。
再如,“漫长的”也是非自状的,因为它本身只有三个字,谈不上是漫长的。
由于“非自状的”也是一个形容词,现在要问它属于哪一类?假设“非自状的”是非自状的,则正好与它自身相符合,那么按定义它应该是自状的;假设“非自状的”是自状的,既然是自状的,就应与它自身相符合,而它本身正是非自状的。
4、鳄鱼悖论5、唐吉诃德悖论第三章问题与主第一节理解问题一、问题、回答和预设预设是问题被提出的潜在条件。
在问题的预设中,如果有一个述是假的,对这个问题试图做出任何真实的直接回答都是徒劳的。
例如:谁是当今中国的皇帝?由于这个问题的预设“当今中国有皇帝”是一个假的述,因而试图寻找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就是白费功夫。
辨析一个问题的预设,能帮助我们确认一个问题是否属于误导性问题。
对于误导性问题,可以针对问题的预设进行修正性回答二、单一问题与多重问题单一问题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问式和题设。
在语言学中,通常把问句分为是非句、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
相应地,也可以把问题分为是非型问题、选择型问题和特指型问题。
A 是非型问题B 选择型问题C 特指型问题三、责任性回答规则1. 对单一问题的回答必须是直接的、修正性的或者承认自己不知道。
规则2. 对单一的是非型或选择型问题的直接回答必须是题设所呈现的可选择对象之一。
规则3. 对单一的特指型问题的直接回答必须是符合题设所描述的对象之一。
规则4. 对多重问题的回答是由对组成多重问题的单一问题分别做出责任性回答而形成的复合述。
第二节恰当提问的益处一、明确论证的主在识别论证的主方面,通过提炼论证中所议论的主要问题,基于对这一问题所能做出的可能回答,探查作者论证的主、意图以及争议的焦点,这是一种参与作者思考、发挥读者主动性的方法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二、辨析争议的焦点争议指的是在同一个问题上所存在的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的主,而且这两种主都是对这个问题的责任回答争议的焦点实质是一个问题,它好比两个不同水域的分水岭,在这个问题上争议双方做出了相互矛盾或者相互反对的责任回答把发生在主要问题上的争议称为观点之争,把发生在主要根据上的争议称为理由之争争议双方一旦在主要问题上发生观点之争,通常不会只停留在不同立场的对抗上,而会把争议引向深入,从而导致多重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