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牵引_幻灯片

合集下载

《骨牵引的护理》ppt课件

《骨牵引的护理》ppt课件

治疗过程
医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需要进行骨牵引治疗。在手
术过程中,医生进行了细致的操作,确保牵引位置和力度的准确性。
03
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骨牵引治疗,患者的骨折逐渐愈合,疼痛明显减轻,肢
体功能得到恢复。
案例二:骨牵引并发症的处理
患者情况
患者在进行骨牵引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牵引针松动和感染等 并发症。
皮肤牵引
通过在皮肤上粘贴胶布, 利用胶布的粘性对皮肤和 骨骼进行牵引。
骨骼牵引
直接在骨骼上钻孔,通过 钢针或牵引器对骨骼进行 牵引。
颅骨牵引
利用颅骨作为支撑点,对 颈椎或颅骨进行牵引。
骨牵引的注意事项
保持牵引力方向正确
确保牵引力与骨骼轴线一致, 避免过度牵引或偏离。
定期检查牵引装置
检查牵引装置是否稳固,防止 牵引器松动或脱落。
术中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
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协助医生操作
根据手术需要,协助医生进行骨 牵引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防止并发症
在手术过程中,注意防止并发症 的发生,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预防并发症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疼 痛、肿胀、肢体活动度等,及时发现 并处理异常情况。
主动运动
随着骨折部位的愈合,患者可以逐渐 进行主动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负重训练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可以进行 负重训练,逐渐增加负重,以促进骨 骼愈合。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如电刺激、超声等可以促进 血液循环和骨骼愈合。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生指导

骨牵引术医学PPT课件

骨牵引术医学PPT课件

40
五、功能锻炼 要及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①骨折早期 上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容易再
发生移位,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肢肌肉做舒缩
活动,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肉萎 缩,避免关节僵硬。 ②骨折中期 2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
骨折断段已纤维连接,并正在逐步形成骨痂,骨折部位日
2.牵引针眼感染
针眼处有分泌物未清除,或牵引针
松动,左右滑动易导致感染。保持牵引针眼干
燥、清洁。针眼处不需覆盖任何敷料,每日 用酒精棉签涂擦2次即可。针眼处如有分泌 物,应用棉签将其擦去,防止痂下积脓。注 意牵引针有无左右偏移,如有偏移,不可随 手将牵引针推回,应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后调 至对称。若是牵引针反复发生偏移,可用宽 胶布粘贴患肢于牵引架上,防止移动。
33
三、牵引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3.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不活动,加之头低脚高位,或因 疼痛而尽量控制不咳嗽。尤其老年病人抵抗力差,易发生 坠积性肺炎。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打 背部,用拉手练习起坐等。 4.褥疮 长时间牵引活动不便,在骨突处易发生褥疮,最
常见的部位是骶尾部、大粗隆、髂嵴、外踝、腓骨头和足
趋稳定,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根据病人的病
41
五、功能锻炼 要及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换缓慢,
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力量由轻到重。
③骨折后期 骨折临床愈合后,功能锻炼的形式是加强患
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 围。
42
正确的指导方法
1、骨折 包括新鲜骨折和陈旧性畸形愈合的骨折。 (1)新鲜骨折 移位明显时宜选用骨牵引。 (2)畸形愈合的骨折 手法折骨后可选用骨牵引。

骨科常见操作骨牵引PPT课件

骨科常见操作骨牵引PPT课件

编辑版ppt
3
牵引用具
牵引用具主要包括牵引床、牵引架、 牵引绳、牵引重量、牵引扩张板、靠 背架、床脚垫、牵引弓、牵引针和进 针器具等。
编辑版ppt
4
编辑版ppt
5
编辑版ppt
6
编辑版ppt
7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编辑版ppt
11
皮肤牵引
利用粘贴于肢体皮肤的粘胶条(或乳胶海绵条)使牵引力 直接作用于皮肤,间接牵拉肌肉和骨骼,而达到患肢复
位、固定与休息的目的。
编辑版ppt
12
皮牵引操作方法
清洁伤肢皮肤,剃去汗毛,并涂上安息香酸酊.以保 护皮肤与增加胶布的粘着力。裁制牵引胶布使其宽度 为伤肢最细部位周径的l/2;长度为骨折线以下肢体 长度与扩张板长度的两倍之和。胶布的两端分成3等 份,撕开10一30cm.将适当尺寸的木制扩张板粘于胶 布中央,然后在与木板中央孔相对处将胶布剪一小孔, 并在孔内穿入一根牵引绳,于板之内侧面打结,防止 牵引绳滑脱。
编辑版ppt
13
皮牵引操作方法
粘贴时应在助手的协助下、先于骨突部放置纱布衬垫 保护.然后将胶布平整粘贴于肢体的两侧。胶布的上 端应超过骨折线2—3cm,并使扩张板与肢体末端保持 5—10cm左右的距离,同时注意两端长度相称一致, 以保证扩张板处于平直位置。最后用绷带缠绕包扎, 将胶布平整地固定于肢体上。切勿过紧.以免影响患 肢的血液循环。牵引重量不超过5KG。时间一般为2-3 周。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骨牵引
骨牵引系通过穿入骨骼内的骨圆针或牵 引钳,使牵引力直接作用于骨骼,而起 复位、固定与休息作用。

骨牵引术PPT课件

骨牵引术PPT课件
2
胫骨结节牵引: 适用于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环顾着、膝关节 内骨折或髋关节脱位等。进针部位是胫骨结节向 后1.0cm,作一条与胫骨纵轴垂直的横线,在胫 骨嵴两侧各3cm左右处,作两条与胫骨纵轴平行 的纵线,与横线相交的两点,即为针的进出点。 成年人用斯氏针,儿童改用粗克氏针。进针方向 由外向内。牵引体位同股骨髁上牵引。牵引重量 开始为7~8kg,维持重量3~5kg。
5
股骨髁上牵引术 常用于股骨骨折,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脱位。进 针部位为髌骨上缘1.5cm平面内侧,与内收肌结 节向上延长线相交点即为进针点。注意进针方向 是由内向外。先向上拉紧皮肤,将克氏针刺破皮 肤,以手摇钻徐徐钻入,待穿出对侧骨皮质时, 同样向上拉紧皮肤,局麻后将针穿出。针的两端 穿入橡皮塞的小瓶内,以免刺伤健肢皮肤。牵引 体位,将患肢放在托马斯架或布朗架上,膝关节 适当屈曲。开始重量7~8kg,维持重量3~5kg。
3
跟骨牵引:
适用于小腿开放性骨折、胫骨不稳定性骨折、胫 骨平台骨折,某些跟骨骨折有时也用这种牵引。 进针部位:踝关节中立位,内踝下端至足跟后下 缘连线的重点,即为由内向外的进针穿刺点。选 择适当粗细的斯氏针,穿针时先用手摇钻钻入, 进入跟骨内部后,即可去掉手摇钻,一手把持真 题于水平位,另一手用锤子将其打入,使针的两 端等长。牵引体位与股骨髁上牵引和胫骨结节牵 引相同。牵引重量开始为4~6kg,维持重量为 2~3kg。
9
2023/11/27
.106源自牵引外固定技术是骨折复位和固定的常用技术。
牵引的功用 1.骨折的复位:利用牵引使重叠和成角的骨折复 位。 2.骨折的固定:经牵引复位的骨折,持续使用牵 引维持复位的位置,直至骨折愈合。临床上常采 用局部小夹板固定与牵引配合使用。 3.关节脱位后的复位制动,如脱位后或人工关节 置换术后早期维持固定肢体位置。 4.肿瘤、炎症、结核等疾病引起骨关节的破坏, 牵引可防止其发生病理骨折或脱位。 5.关节内感染,肿胀和疼痛会引起肌肉痉挛造成 屈曲畸形,牵引可防止或纠正关节畸形和减轻症 状,以及用于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 6.重叠和短缩的骨与关节骨折,术前牵引使软组 织得以延伸,便于手术,如短缩的陈旧股骨干骨 折,术前强力牵引利于术中复位固定。粗隆上移 的陈旧股骨颈骨折,术前牵引利于术中人工股骨 头复位。 7.用于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非脊髓型)的牵 引治疗。

骨科牵引术PPT参考幻灯片

骨科牵引术PPT参考幻灯片

2020/3/1
29
护理措施 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
2020/3/1
30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神经牵拉伤的临床表现,如颅骨牵引时出现吞 咽困难,伸舌时舌偏向患侧,提示舌下神经拉伤;上肢 麻木,提示臂丛神经拉伤,应立即除牵引。
2020/3/1
31
护理措施
1、 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 2、 按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 3、 和营养师一起商量确定病人的热量需要,制定病人 饮食计划 4、 根据病人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5、 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 增加食欲 6、 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 餐环境
22
常见护理问题
过牵引综合征:颅骨牵引时,牵引过度,易损伤舌下神经、
臂丛神经及颈髓。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病人消耗增加,进食减
少。
潜在并发症:下肢骨折病人长期卧床并发坠积性肺肺
炎、泌尿系感染,便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020/3/1
23
护理措施
①不得随意增加牵引重量; ②每日测量患肢与健肢的长度并作记录; ③牵引期间护士应注意观察牵引力线与治疗目的是否一 致; ④ 保持牵引装置正常; ⑤维持合适的体位,保持反牵引力。
足下垂:与踝关节未置于功能位;骨牵引 时位置不当压迫腓总神经有关
21
常见护理问题
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与病人缺乏功能锻炼知
识;早期惧疼,害怕骨折移位不敢活动有关。 皮肤损伤:由于重力牵拉及长期卧床易形成压疮。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牵引治020/3/1
2020/3/1
32
护理措施
(1)指导病人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定时拍背等。 (2)对于痰不易咳出者,根据医嘱做雾化吸入治疗。 (3)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000-3000ml,预防泌尿系 感染和结石;多食水果、疏菜,增加植物纤维,保持大 便通畅。 (4)协助患者每日环形按摩腹部。方法:先由右下腹至 右上腹,由左上腹至左下腹达耻骨联合上方。对已便秘 者,遵医嘱服用缓泻剂。 (5)指导病人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骨牵引
结束
谢谢!
骨折
禁忌证



1、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2、牵引局部骨骼有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 3、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
骨牵引前的准备

包括骨牵引器械包、牵引弓、牵引架、 局部麻醉用品、皮肤消毒剂、患肢皮肤 准备及2%龙胆紫等。
骨牵引种类





颅骨牵引 尺骨鹰嘴牵引 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 股骨下端牵引 胫骨结节牵引 跟骨牵引
1、工具
2、划线
3、消毒铺巾
4、定位
5.局部麻醉
6.切开
7.另外一侧定位
8.另一侧局麻
9、钻孔
10、置入颅骨牵引器
11、包扎
尺骨鹰嘴牵引




适应证:适用于难以整复或肿胀严重的 肱骨髁上或髁间骨折、粉碎性肱骨下端 骨折、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骨折或 开放性骨折。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屈肘90°,前臂 中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尺骨 鹰嘴下2cm,尺骨嵴旁开一横指处进针。 局麻后,将克氏针从内向外刺入直达骨 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转动手摇钻, 将克氏针垂直钻入并穿出对侧皮肤,使 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以乙醇纱布覆盖 针眼处,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 儿童患者也可用大号巾钳钳夹牵引。 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股骨下端牵引
胫骨结节牵引



适应证: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 骨髁上骨折等。 操作方法:穿针部位在胫骨结节向后 1.25cm,在此平面稍向远侧部位即进针 点。从外侧向内侧穿针,以免伤及腓总 神经。 牵引重量为7~8kg,维持牵引量3~5kg。
胫骨结节牵引
跟骨牵引



适应证:胫骨髁部骨折、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 踝部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向后上移位以及膝 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等。 操作方法:维持踝关节于中立位,内踝尖与足 跟后下缘连线之中点为穿针部位。或者内踝顶 点下3cm处,再向后画3cm的垂线,其顶点即 是穿针点。从内侧向外侧穿针。治疗胫腓骨骨 折时,针与踝关节面呈15°,即进针处低,出 针处高,有利于恢复胫骨的生理弧度。 牵引重量为3~5kg。
尺骨鹰嘴牵引
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


适应证:多用于拇指掌骨及其他掌骨或近节指 骨的不稳定性骨折。 操作方法: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后,在局麻下, 将1细的克氏针穿过拇指末节指骨,通过塑形 石膏与“U”形铁丝圈,置拇指于功能位牵引。 其他四指牵引的操作方法同拇指牵引,安放后 牵引弓,将“T”形铝制夹板用石膏绷带固定于 前臂掌侧,保持腕、掌指关节功能位,在前臂 石膏管型的掌侧放1铁丝钩,用橡皮圈连接牵 引弓及铁丝钩进行牵引。

颅骨牵引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用尖刀在 两侧钻孔标志点各作一长约1cm小横切口,深达骨膜, 止血,选用带有安全隔板的颅骨钻头,在颅骨表面向 内侧约45°角钻孔,以钻穿颅骨外板为度(成人约 4mm,儿童为3mm)。要求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检查深 度和方向,切勿穿过颅骨内板伤及脑组织。然后将牵 引弓两钉齿插入骨孔内,拧紧牵引弓螺丝钮,用乙醇 纱布覆盖伤口。 牵引重量一般是第1、2颈椎用4kg,以后每下一椎体增 加1kg。复位后维持牵引重量为3~4kg。 为了防止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2天内,每天将牵引 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缺点



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若处理不 当可引起针眼处感染 进针部位不准确,可损伤关节囊或神经 血管 儿童采用骨牵引容易损作骨骺。
针眼处感染
适应证

1、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3、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4、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 5、颈椎骨折与脱位 6、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状骨骨折 7、手术前的准备 8、关节挛缩畸形者 9、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
股骨下端牵引



适应证:股骨干骨折、粗隆间骨折、髋 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骨盆骨折向 上移位、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置患肢于牵引 架上,屈膝40°,常规消毒铺巾,局部 麻醉后,在内收肌结节上2cm处为穿针部 位,从内向外穿针,以免损伤神经血管。 穿针的方向与股骨纵轴在直角 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1/6~1/8,维持重量 为3~5kg。
牵引术
骨二科
概述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悬垂之重量 为牵引力,重量为反作用力,达到缓解 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 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 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 方法。主要用于四肢和脊柱某些疾病的 治疗,或者作为术前准备、术后制动的 手段。 牵引疗法分为皮肤牵引、骨牵引及布托 牵引等
颅骨牵引

适应证:颈椎骨折脱位。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作好皮肤准备。用龙 胆紫在头顶正中划一前后矢状线,再以两侧外 耳孔标志,经头顶划一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 交为中点,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钉齿落于距 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线即颅骨钻孔部 位。另一方法是由两侧眉弓外缘向上述额状线 画两条平行的矢状线,交点处即为钻孔的位置。
皮牵引
布托牵引
枕颌布托牵引
骨盆兜悬吊固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骨牵引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 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 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 和休息的作用。
优点


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 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 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 牵引力可以适当增加,不致引起皮肤发 生水泡、压迫性坏死或循环障碍;配合 夹板固定,保持骨折端不移位的情况下, 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直、 肌肉萎缩,以促进骨折愈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