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的假说

合集下载

进化论是正确的吗

进化论是正确的吗

进化论是正确的吗你好。

进化论是不正确的,理由如下:1、进化论没有任何证据。

这是当年达尔文在自己的《物种起源》里明确提到的。

书中达尔文承认没有证据证明他的论点,但他很乐观地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化石被挖掘出来,可以证明他的理论。

但很遗憾,如今化石出土无数,但没有任何化石可以反映进化中的生物。

(最常被用来作证据的是始祖鸟化石,但它已经被证明是百分之百的鸟类,就是今天,仍然存在翼端有爪的鸟类,而牙齿从来不是区分鸟类与爬行动物的指标。

)相反,大量的所谓“活化石”给进化论带来致命一击,因为生物的“化石祖先”跟现在活着的子孙根本毫无差别,进化在哪里?2、进化论违背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达尔文的时代还没有系统的遗传学研究。

达尔文观察到的进化是从外在环境的角度,但事实上,之所以有所谓进化的现象是基因决定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里,同一物种之间的区别并不是产生了新的基因,而是因环境的原因淘汰掉了部分的基因。

比如,达尔文在加拉帕斯群岛观察到不同嘴巴形状的地雀,其实是因为不同岛上的环境分别适合喙粗壮和细长的地雀,以致其他地雀迁至别的岛(因为此岛不适合它们生存),渐渐地一个岛上的地雀都是喙的形状相同的(基因相同),他们繁衍后代也都是相同的喙型。

但问题是这种现象在基因的层面,是基因信息的缺失(一个岛上的地雀只保留了一种喙的基因),这不是进化,因为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只是缺失了一部分基因。

3、进化论被赋予了宗教的实质。

它的理论是有预设前提的,即“只要时间够久,一切皆有可能”,而这个预设前提是不能被质疑的,但是这个前提合理吗?达尔文本人其实是比较谨慎的,他在《物种起源》最后一句话里写到:“这样看来,最初的生命是由造物主吹气。

”,无论何种原因这样写,很明显达尔文根本就没有也不想涉及生命起源的问题,他的坚实追随者赫胥黎也是如此。

但后来的人利用进化论,来否定上帝的创造,这样,进化论从一个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假说(理论探讨)沦为了拙劣的宗教,赫胥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始终呼吁人们不要这样做。

进化论是谁提出的

进化论是谁提出的

进化论是谁提出的(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进化论是谁提出的进化论是谁提出的_主要观点是什么根据了解生物的知识,知道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

吴新智——提出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假说

吴新智——提出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假说

涯也再次转 向。同年 ,吴新 智来到大 据 中国古人类化石的研究 ,提 出了 中
连 医学 院 进 修 解 剖 学 ,当 时 解 剖学 教 国 古 人类 “连续 进 化 附 带 杂 交 ” 的假
研 组 主 任 是 人类 学 家 吴 汝 康 教授 。在 说 ,次年又进一步提 出 “网状连续进
科学启示录 -人物 (
吴新智 (1928 ̄),中国著名古人类学家。 新智 和 两位 国外 学者 共 同提 出了 现代 人起 源的 匕假说” ,这一假说成为现代人起源的世界两大 998年 ,他 提 出 “连续 进化 附带 杂交 ” 的假说

提出 “网状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这一学说影
1928年 6月 2日 ,吴 新 智 出 生 于 研 究 人类 学 。 1957年 .吴新 智 考取 了
正值 新 中 国成 立初 期 .国 家 百 废 待 兴 特 征 。1984年 ,吴 新 智 正 式 发 表 了现
医学 人才紧缺 。为了扩大招生规模 . 代 智人多地区起源学说 ,提 出了现代
当时 卫生部开始举办高级师资进修班 人 起 源 的 “多 地 区进 化假 说 ”在 世 界
培 养綦础 医学教师 .吴新 智的职 业生 范 围内影响深远 1998年 ,吴新智根
大连医学院进修时 吴新智的表现 非常 化附带杂交”对这一假说进行了补充 .
好 ,吴 汝 康 教授 希 望 吴新 智任 其 助 手 这 一学 说 影响至 今 。v
皎的想法 。2I)世 纪 5f)年 代,吴新 智 告 系统全面地掌握国 知识 。1976年 .吴 新 智 与 张 银运 发 表
立同济大学新生院与国立上海医学院。 了 《中国 占人类综合研究 》系统总结
1952年 ,吴新 智大 学 即将毕 业 时 , 了中 国古 人类 化 石 有 一 系 列共 同形 态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假说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假说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假说组长:林晨辉组员:陈茂祥,范伟东, 郭楚昊,李龙翔,王振杰指导老师:黄经纬摘要:大约46亿年前,地球在茫茫宇宙中诞生了。

当时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不规则球体,火山爆发的巨响隆隆不绝,岩浆像沸腾的粥一样冒着泡,源源不断的从火山口涌出,流向地面低洼处。

大约过了一亿年的时间,地球上的温度才逐渐降了下来。

那时的地球是一个荒凉沉寂的世界。

然而,在今天的地球上,生活着几百万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在世界各个角落都布满了它们的踪迹,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生命世界。

地球由一个死气沉沉的世界演变成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乐园,就是因为生命这种奇妙自然现象的出现。

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呢?生命起源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于何时何地?是怎样产生的?千百年来,人们在破解这一谜底之时,遇到了不少陷井,同时也见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

从古至今,有很多说法来解释生命起源的问题。

如西方的创世说,中国的盘古开天地说等。

但直到十九世纪,伴随着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问世,生物科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同时也为人类揭示生命起源这一千古之谜带来了一丝曙光,这就是现代的化学进化论。

关键词: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米勒实验团聚体假说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一.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的形成相联系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

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谈不到生命的发生。

后来随着地球的慢慢冷却,才逐渐为生命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原核生物的化石,距今约34亿年,如1977年10月在南非35亿年前的斯威士兰系的古老堆积岩中,发现了200多个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与原核藻类非常相近的古细胞化石。

因此,可以认为地球形成之初的十几亿年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

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提供的条件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1.物质条件——还原型的原始大气2.能量条件——原始地球上不断出现的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热能等3.一定的环境场所条件——原始海洋等原始地球第二次形成的大气层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是还原型的。

进化论的错误

进化论的错误

1科学的见证一、进化论是尚未证实的假说地球上的上生命是怎样起源的?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怎样来的?这些从来就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归根结底可分成两大类:神创论和进化论。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地球上先出现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然后是物种进化。

现在我们就看一下它的错误。

(一)、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很早就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下面是中学生物教材的一种观点。

根据科学推算,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

早期的地球是炽热的,地球上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绝对不会有生命存在的。

最初的生命是地球温度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的而成的。

这种关于生命起源是通过化学进化过程可以分成下列四个阶段。

(1)、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根据推测,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开始进行的。

请注意氰化氢有巨毒。

关于原始地球的情况都是推测。

地球的历史有几十亿年,而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不过几千年,对于几十亿年来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人们只能根椐一些间接材料进行推测,很难进行有关地质变化的精确的科学试验。

原始地球的情况到底如何尚无定论。

(2)、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目前只是推测,没有实验证据。

(3)、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目前只是推测,也没有实验证据。

(4)、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从多分子体系演变成原始生命,这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它直接涉及到原始生命的发生。

目前,人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验证这一过程。

教材在论述进化过程中,多次用到“根据推测”、“可能”等词语。

根据推测能定人的罪吗?用的是不确定、摸棱两可的话。

最后的总结是: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研究,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但是绝大多数实验只集中在第一阶段,有些阶段还仅仅限于假说和推测。

因此,对于生命起源问题,还必须继续进行研究和探讨,即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尚无定论。

进化论,三大证据已破灭!

进化论,三大证据已破灭!

进化论,三大证据已破灭!不以专业术语论事,只以逻辑分析进化论的证据和证明思路,如此,各种知识背景的读者都能明白。

进化论的立足,主要有三大方面的证据:1、比较解剖学,2、胚胎发育的重演律,3、古生物学,可是近年来的研究使得它们相继瓦解了。

破灭之一,比较解剖学——使用比较解剖学证据中的逻辑错误1.1比较解剖学证据的使用方法─乱用逆命题用比较解剖学来证明进化论,形像地说就是:“如果人是猿进化来的,人和猿就会有许多相近的特征;因为人和猿有许多相近的特征,所以人就是猿进化来的。

”很明显,这是乱用逆命题。

举例说明:“如果甲是乙的弟弟,甲就比乙小;因为甲比乙小,甲就是乙的弟弟。

”显然不能说人与猿有相近特征,就说人是猿进化来的。

与人有相近特征的可不止是猿,还有猴子、猩猩……1.2进化论用的是归纳法吗?有人曾说进化论用的是归纳法。

这就意味着要对世界上所有的物种,一个一个的都把它们由之而来的“进化前辈”找出来!只要有一个“归纳”不进去,进化论就脱不了手!“人由猿进化而来”只牵涉到人这一个物种,而至今还没有令人诚服的证据。

如果再考虑到史前文化、进化的速度、物种爆发式产生的方式、进化的概率等等许许多多的因素,势必有太多的对象归纳不进去,而且还可能引出否定进化论的反例来。

提倡此说者还是洗洗睡吧。

破灭之二,胚胎发育的重演律——胚胎发育重演律被否定打开网易新闻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海克尔造假图每一个在中国大陆读书长大的人,对这张图都不会陌生。

而真相是,这是一张学术造假图。

1866年,德国的海克尔提出了重演律的说法,认为高等生物胚胎发育会重现该物种进化的过程。

在进化论刚刚奠基的时代,重演律立即成为进化论最有利的“证据”之一。

2.1用假说证明假说用重演律证明进化论,可表述为:“由于进化论的真实性,胚胎发育会重演进化的过程;因为胚胎发育会重演进化的过程,所以进化论是真的。

”用假说来证明假说,在刑侦案件或刑侦小说中,会用到。

用假说推导出来的假说是正确的,那先前的假说很可能是成立的。

析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析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析萨皮尔沃尔夫假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对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简要介绍。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是指认为人类是由非洲种群在大约20万年前离开非洲,并逐渐迁移到世界各地的理论。

这一假说是由人类学家米尔福德·H·沃尔夫和地质学家路易斯·布莱尔·萨皮尔在1992年提出的。

根据萨皮尔沃尔夫假说,早期的人类只能在非洲的少数地区生存繁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领会到了制造工具和利用火的技巧。

这些技能的掌握使得人类能够应对更广泛的环境挑战,并逐渐扩展其居住领域。

随着人类族群不断增长和技术不断进步,一些人类群体开始跨越海洋和大陆,向世界其他地区迁移。

这一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使得人类种群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并在全球范围内繁衍生息。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提出对人类学和考古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填补了人类起源和传播的空白,还为研究人类的文化、语言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然而,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有些人认为这一假说过于简化了人类迁徙的复杂性,忽视了其他可能的因素。

此外,一些具体的实证研究结果也与这一假说存在一定的不一致。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内容、争议和实证研究。

我们将评估其对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贡献,并展望未来对该假说的研究方向。

最后,我们将对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对我们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演变的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地呈现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首先,在引言部分已经给出了整篇文章的目录,这个目录将成为文章结构的基础。

目录的逻辑结构由标题和子标题组成,通过层级关系来呈现文章的整体框架。

接下来,在文章的正文部分,将会详细展开对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提出、内容、争议以及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

天敌逃逸假说和进化增强竞争能力假说是什么

天敌逃逸假说和进化增强竞争能力假说是什么

天敌逃逸假说和进化增强竞争能力假说是什么?2002年,生态学家瑞安·M. 基恩(Ryan M. Keane)和迈克尔·J. 克劳利(Michael J. Crawley)在观测了一些入侵植物的重大影响之后,认为大多数物种造成如此多灾难的原因是它们远离了它们的自然天敌,尤其是食草动物、寄生虫、病原菌及竞争者,因此与本地植物竞争时有极大的优势。

从这个观点来看,本地物种必须消耗很大一部分资源来抵抗它们的天敌(例如,产生抑制天敌的化学物质),然而它们依然因为天敌的存在而有较高的死亡率,还丧失了一定的繁殖能力。

入侵物种不用消耗这样的资源,可以把所有的资源用在生长和繁殖上。

乍一看,天敌逃逸假说(enemy release hypothesis)与埃尔顿早期的生物抵抗(biotic resistance)思想完全相反。

生物抵抗是指大多数的入侵物种无法建立种群,或者即使建立了种群,除了在岛屿等自然天敌很少的地方,也会由于本地自然天敌的抑制作用而有限分布且保持一种无害状态。

但是,当我们想到大多数外来物种没有变成入侵物种(可能是因为生物抵抗),而有一些却变成入侵物种(可能是由于天敌逃逸)的时候,这两种思想可以看成同一假说的不同部分。

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将其中任何一个假说看作一种普遍的、整体的规则或定律而以此解释所有外来物种的命运和影响,那么这个明显的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很多生态和进化上的规则并不是热力学定律意义上的规则,而仅是或多或少占主导地位的那些模型的简单陈述,虽然总是有例外。

实际上,仔细研究那些在入侵地区比在原产地密度更大、影响更大的外来物种,结果表明,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远离自然天敌的影响似乎是它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叉枝蝇子草(white campion)是一种在19世纪早期被引进到北美洲的小型多年生欧洲植物,目前已经广泛扩散并高度入侵。

它在原产地欧洲比在北美洲遭受了更严重的来自昆虫和蜗牛的攻击,一种真菌和一种食蚕蛾幼虫毁灭了欧洲的叉枝蝇子草,而这种草在北美洲没有这两种天敌。

分子钟科技名词定义

分子钟科技名词定义

分子钟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分子钟英文名称:molecular clock
定义1:一种关于分子进化的假说,认为两个物种的同源基因之间的差异程度与它们的共同祖先的存在时间(即两者的分歧时间)有一定的数量关系。

基于这个假说,可以计算生物谱系发育的年代表。

应用学科:古生物学(一级学科);地球生物学与分子古生物学(二级学科);分子古生物学(三级学科)
定义2:由美国进化生物学家朱克坎德尔(E. Zuckerkandl)和波林(L. Pauling)于1963年提出,用DNA链中核酸序列替换速率推导进化事件发生时间的方法。

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进化生态学(二级学科)
定义3:利用某种分子在特定能级之间的量子跃迁原理工作的精确时间和频率标准。

应用学科:天文学(一级学科);天文仪器(二级学科)
定义4:认为生物的各个系谱中,任何确定的氨基酸或核酸序列的进化速率近似相等的一种假说。

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进化遗传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分子钟(英文:Molecular clock) 1962年,祖卡坎德尔(Zuckerkandl)和鲍林(Pauling)在对比了来源于不同生物系统的同一血红蛋白分子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之后,发现其中的氨基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以几乎一定的比例相互量换着,即氨基酸在单位时间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置换。

后来,许多学者对若干代表性蛋白质的分析,以及近年来又通过直接对比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证实了分子进化速度的恒定性大致成立,并由中立说在理论上奠定了基础。

这便是“分子钟”名称的由来。

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十大假说

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十大假说

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十大假说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需要简要介绍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十大假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 生物学发展史的重要性: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的一门科学,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对生命起源、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各个方面的认识。

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假说,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规律起到了关键作用。

2. 假说的作用:假说是科学研究的基石,它们提出了关于生命世界的猜想和解释,并通过实验证据进行验证。

这些假说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拓展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

有些假说经过长期探索和实验证明为真实有效的理论,而有些则被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为不完全准确甚至错误的。

3. 十大假说的特点和范围:十大假说是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假说总结,它们覆盖了生命起源、进化、遗传、细胞等多个领域,涉及到了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概念。

每个假说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重要性,对于我们理解生物学的基本规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概述部分的介绍,读者可以对即将展开的十大假说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本文的目的和结构有所把握。

概述部分需要简洁明了,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要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为后续的正文部分打下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生物学发展史上的十大假说。

通过对这些假说的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进展和演化过程。

首先,本文将引言部分,概述我们将要讨论的内容和目的。

我们将简要介绍每个假说,并探讨其对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这十大假说。

每个假说将独立成为一个小节,我们将尽力梳理出每个假说的历史背景、提出者、主要内容以及对生物学发展的影响。

我们将依次介绍假说1至假说10,帮助读者了解每个假说的研究进展和贡献。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这些假说进行总结,强调它们对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还将讨论这些假说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能的后续研究方向,以期推动生物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探索。

人类进化史与共同祖先假说

人类进化史与共同祖先假说

人类进化史与共同祖先假说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发达的生物之一,其进化史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遗传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共同祖先假说,即认为所有人类都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本文将从人类进化史和共同祖先假说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的起源及演化过程。

人类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约6000万年前的非洲。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人类与现代的类人猿(如黑猩猩和大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

从大约6000万年前,由于一系列的进化变化,人类与类人猿逐渐分化成两个不同的物种。

这一过程中,环境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气候变化、地理环境等。

在人类分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关键的进化阶段。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直立人类的出现。

直立人类通过进一步的进化,最终发展成为现代人类(智人)。

直立人类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使用工具、狩猎和采集食物、制造和控制火等行为的形成。

这一过程中,人类的大脑和身体结构也经历了重要的变化。

共同祖先假说认为,所有现代人类都源自一个共同的祖先。

这个共同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约20万年前的非洲。

科学家们通过对现代人类的DNA进行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具有相似性的部分,这支持了共同祖先的存在。

该假说也提出了人类的种族起源问题。

根据DNA研究,科学家们得出结论,所有人类种族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不存在“纯种”的概念。

然而,共同祖先假说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类都具有相同的基因组。

人类的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变异和适应。

随着人类从非洲向其他地方迁移,各个地区的人类逐渐产生了不同的基因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地区的人类在外貌、皮肤颜色、眼睛形状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人类进化史中,一些关键的发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关于人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线索。

例如,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发现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这些早期的人类亚种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与现代人类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这表明它们代表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分支。

生命周期假说主要内容

生命周期假说主要内容

生命周期假说主要内容生命周期假说是一种关于生物进化的重要理论,它描述了物种的生命历程。

它的理论涵盖了整个生命周期,即物种的出现、发展、消失和再出现。

它把未来的演变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加强了环境变化对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

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每一种物种都有其自己的生命周期。

它认为,物种从出现到消失,伴随着几个阶段,包括出现,发展,衰退和消失。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和时间限制,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竞争和进化。

第一个阶段是物种的出现。

这个阶段是物种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

物种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基因突变,使一种新的物种成为新的物种,或使某种已有物种演化出更多的变体。

环境的变化也对物种的出现有影响,它会改变物种的表达和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物种的发展。

物种发展指物种在历史上不断变化和进化,从而使其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

这个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改变的环境和竞争。

物种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变异,导致物种进化到新的种群,或者改变其特征。

第三个阶段是物种的衰退。

衰退是指物种在历史中不断衰退,从而演化到更加适应环境的物种。

衰退不仅受环境影响,而且还受到竞争的影响,因为竞争会导致一种物种被另一种物种排挤,从而导致衰退。

最后一个阶段是物种的消失。

物种的消失表示这个物种完全消失了,从而把生命周期又回到了首位。

物种的消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因为环境的变化,或者因为竞争的结果,或者有其他原因。

生命周期假说的理论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物种的演化历史。

它认为,物种在自然界中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它不仅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竞争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动态的生物圈。

此外,它也强调,不同物种的进化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研究物种的演化,就必须考虑到其生命周期假说。

总之,生命周期假说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理论,它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视角,帮助人们理解物种的演化历程,并认识到物种的生命周期的重要性。

它也提醒我们,应该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以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达尔文进化论

达尔文进化论

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达尔文进化论主要包括四个子学说:一.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

这一点,如今早已被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观察、实验所证实,甚至在实验室、野外都可以直接观察到新物种的产生。

所以,这是一个科学事实,其可靠程度跟“地球是圆的”、“物质由原子组成”一样。

在今天,除了少数由于宗教信仰狂热而无视事实的人,实际上已无生物学家否认生物进化的事实。

二.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

分子生物学发现了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生物化学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最终证实了达尔文这一远见卓识。

所以,这也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科学事实。

三.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

自然选择的存在,是已被无数观察和实验所证实的,这也是一个科学事实。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选择的使用范围并不象达尔文设想的那么广泛。

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即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的机制,对于非适应性的进化,有基因漂移等其他机制。

也就是说,不能用自然选择来解释所有的进化现象。

考虑到适应性进化是生物进化的核心现象,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也是成立的。

四.渐变论: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它是一个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累积微小的优势变异的逐渐改进的过程,而不是跃变式的。

这是达尔文进化论中较有争议的部分。

在达尔文在世时以及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大部分生物学家,特别是古生物学家,都相信生物进化是能够出现跃变的,认为新的形态和器官是源自大的跃变,而不是微小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缓慢而逐渐地累积下来的。

包括赫胥黎在内的一些古生物学家由于强调生物化石的不连续性,而持这种观点。

在遗传学诞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早期遗传学家们由于强调遗传性状的不连续性,也普遍接受跃变论。

在20世纪40年代,“现代综合”学说将遗传学和自然选择学说成功地结合起来,渐变论逐渐占了优势。

进化论是1859年达尔文提出的一个假说

进化论是1859年达尔文提出的一个假说

进化论是1859年达尔文提出的一个假说。

他当时主要根据动植物的某些形态和器官功能相似而提出来的。

并没有化石做根据。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把这归之于当时的“地质记录不全”,他这样说也是寄希望于后人能有更多的化石发现予以验证。

140多年过去了,古生物学有了长足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化石发现,客观事实使人们对进化论提出质疑。

曾如《审判达尔文》一书作者指出的那样:“化石向我们展示的都是突然出现的某种有机体,没有逐步进化的任何痕迹……这些有机体一旦出现,基本上就不再变了,那怕过了几百万年,不管气候和环境如何变化”。

越来越多的事实与进化论相矛盾,用进化论无法解释。

远的不说,就拿近年来在中国的几起化石发现来说吧,就给进化论以巨大的冲击。

进化论的理论认为,最早的脊椎动物代表是鱼类。

鱼类进化为两栖类,两栖类进化为爬虫类,爬虫类进化为鸟类,哺乳类,以至今天的人类。

按照这个进化顺序,地球上应先出现两栖类,然后才会出现爬虫类。

可是事实是不是如进化论者所说的那样呢?五十年代,中国地质部地质博物馆,地质学家胡承志先生在贵州兴义一带调查地质,采集到几块动物化石,带回北京经古生物专家杨锺建教授鉴定,认为是早期的爬虫类,定名为胡氏贵州龙。

生活在距今越2.4亿年前的早三叠纪,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爬虫类化石。

另据1999年3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中国古生物家在辽宁省北票市发现亚洲最古老的蛙类化石,取名“三燕丽蟾”,生活在中生代的早白垩纪,距今约1.2亿年(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蛙类化石距今不超过1.6亿年)。

又据最近BBC报导,中国科学家又在北京以北400公里处发现蝾螈化石,距今约1.5亿年,化石保存很好,甚至连一些内脏都清晰可见。

据研究人员说,现代蝾螈的头骨及腕骨的细节跟化石里蝾螈身体组织一模一样,说明1.5亿年来,它并未像进化论者所说发生进化。

报导还说,这个蝾螈化石,比其他地区发现的类似蝾螈的化石早0.85亿年,也就是说,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古的蝾螈化石,那比贵州龙-爬虫类也要晚9000万年。

多地区进化说

多地区进化说

多地区进化说多地区进化说是人类起源的一种假说,其核心思想是,人类并不是在一个地区原始聚居,而是在多个地区分别进化形成的,并最终汇聚在一起形成了现代人类。

该假说自提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

下面,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该假说进行逐一分析。

第一步、人类起源的假说有关人类起源的假说,至今依旧无法得出明确的答案。

曾经,有两种假说方案,一种主张人类起源于非洲,而另一种则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

如今,多地区进化说的提出,则进一步拓宽了这种假说的视野。

其认为,人类的起源是一种复杂的进化过程,涉及到多个地区,而不仅仅局限于非洲或亚洲。

第二步、化石记录的证据化石记录提供了多地区进化说的有力证据。

比如,非洲尼亚特龙和东亚泰山人的化石遗迹,其出现时间相差了40-50万年之久。

此外,各地人类化石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也证明了多地区进化说在人类演化历程中的重要性。

第三步、DNA作为证据DNA分析也支持多地区进化说。

在对全球多个地区的DNA进行比对后,科学家们发现,非洲、亚洲和欧洲三个地区的人类DNA基因序列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人类确实存在着不同的进化路径和历史。

第四步、不同的观点当然,多地区进化说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

有些研究者认为,这种假说有些牵强附会,而且证据不足。

他们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长时间的漫长迁徙和大规模扩散,才逐渐演化成了全球各地的人类。

因此,多地区进化说与这种传统观点有一定的冲突。

总之,多地区进化说是人类起源的一种重要假说。

它提出了全新的思考方式,解释了人类在全球分布和演化的种种奥秘。

未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可以继续对这种假说进行深入探究,挖掘更多的证据,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化的假说
“进化”(evolution)一词,十九世纪后用于生物学,专指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又称作演化。

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的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的生物,随着环境的变迁,有一个由低级生
命形态向高级生命形态逐渐进化的必然趋势。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之后,英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郝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他认为社会进化是一个趋向理想社会状态的进步过程,而其最终结果则与“乌托邦思想”不谋而合。

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简略介绍进化的假说。

一生物进化的假说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 1859)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提
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

该书记述了他在Galapagos群岛的观察研究,包括各种生物的现象,进而从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对自然界的生物从低级到高级进行分类。

他发现在一个物种之内,随着物种外在环境的差异和变化(如地理位置、食物来源等),生物可以出现许多不同的变化。

这就是所谓的微进化论、或微观进化论(microevolution),是达尔文所观察到自然界的一个现象。

于是他大胆推论,提出了物种可以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一“种”变化到其他“种”的假说,这就是所谓的广进化论(macroevolution)。

描述种内变异的“微进化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生物学家所一致认同。

所有支持进化论的证据都是支持“微进化论”。

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某种的变异,但这种变异并不产生新的物种。

例如在飞蛾的工业黑化中,残存的黑色飞蛾并未变成一种不是飞蛾的生物,或是“进化”得更为高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心思想。

他认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生物就存留下来,不适应的就被淘汰。

然而,经过环境选择作用的适者并没有产生真正的进化。

我们在自然界所观察到的,乃是生物对所处的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自然淘汰的结果,不过是保存了生物的适应性而已。

就如Morris 和Parker在他们的著作中所说的:“天择并没有带来连续的改良,如进化论所述,它不过保持生物体原有的特色罢了……。


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可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解释生物对环境的改变所发生的变化。

然而,他把“生物的适应”与“进化”联在一起,把种内有限的变异,推广到跨种间生物的变异,而提出的“广进化论”或“自然进化论”,则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假说。

科学研究允许在现有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假说。

但科学上的假说必须得到充分的证明才能上升为科学理论。

到目前为止,在现存的生物中并没有发现介于两个物种间的生物;而在许多已被发现的化石中,也没有找到介于两种生物之间的化石证据。

进化论若要以实验证明,需要数以万计的动物和植物,经过数万年的观察。

这些实验所需要的条件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广进化论”或“自然进化论”这一假说是无法用科学实验来证明的。

事实表明,“广进化论” 已超出了科学的范畴,成了一种无神的哲学和宗教。

二社会进化的假说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
斯宾塞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人类社会中,形成一股“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而他也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

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活的有机体(living organism),它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遵循同一条规律;因此他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论。

他认为社会进化是一个趋向理想社会状态的进步过程,他把所谓的生物进化模式搬到社会学中,认为人类社会也是在自由竞争、自然淘汰过程中,保持连续发展并进化。

社会达尔文主义将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等生物学概念用于社会学研究,进而解释社会的变迁。

在众多早期社会进化论代表人物中,以泰勒(Sir 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和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18-1881)最具典
型意义。

他们认为人类社会文化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各民族的社会发展大致经历相同的顺序。

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差别,主要由于其发展速度不同。

他们将当时的欧洲社会视为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顶点,并以之为尺度,将其它社会和文化放在不同的进化位置上顺序排列。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得到了发展。

支持该理论的社会学家认为,进化的目标并非可以在一幅和平的图景中轻易实现。

社会历史可被划分成一系列进化的阶段。

在整个社会进化的进程中,每个阶段的社会制度都是下一阶段社会制度的母体,也就是说,一个新的社会阶段,是在它之前的那个社会阶段中孕育而成的。

推动历史进程的社会主体是阶级。

一个特定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其社会关系和制度形式会逐渐落后而阻碍社会发展。

这时会有代表社会发展的新兴阶级出现,经过阶级斗争而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和制度形式。

如此过程一再发生,人类社会最终会到达一个完美的状态。

这些社会理论都认为,人类社会必然朝向一个终极、最高、最完美的状态发展。

这个理论与乌托邦的理想非常相象。

三乌托邦的理想
乌托邦的理想首先由托马斯?莫尔(Sir Thomas More,1478-1535)在《乌托邦》(Utopia, 1516)一书中提出。

他的乌托邦是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

事实上,乌托邦思想古已有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 390BC)主要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乌托邦。

莫尔之后,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 )的《新大西洋大陆》(New Atlantis,1620)和康帕内拉(Tommaso Campanella,1568-1639)的《太阳之都》(City of the Sun,1637)表现出人们相信科学的进步,有可能把乌托邦由理想变成现实。

于是,乌托邦不再是一地点,而是一时间,存在于未来发展之中,而不在未知的异国绝域。

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中国有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

《礼记?礼运大同篇》里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思想家都有这样的想法。

比如,康有为试图把中国文化的“大同”精神融汇到中国近代社会政治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去,幻想建立一个“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的乌托邦理想社会。

理想社会将实现于未来的这一信念,乌托邦思想家圣西门(Comte de
Saint-Simon,1760-1825)言之最切。

他说,“人类的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而在我们眼前;它就在社会秩序的完善之中。

我们的祖先从未得见,我们的子孙有一天却会抵达那里;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他们清除道路。

”在十九世纪,乌托邦在圣西门、傅立叶(Charles Fourier,1772-1837)、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等人那里,由文学的虚构变成社会实践的思想基础。

乌托邦遂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实验。

殊不知,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寻求皆建立在一个尚未经过科学证实之进化假说的基础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