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药学微生物》2-1-2 实训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技术

《药学微生物》2-1-2 实训 常用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技术

2.培养基配制方法 称量药品、溶解→调pH值→过滤→分装(液体分装;固体分装;半固 体分装)→加塞、包扎 →灭菌 →搁置斜面或倒平板等
图 培养基的分装
图 斜面的制备
三、实训内容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技术
3.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操作步骤 加水→加料 →排冷空气 →灭菌→灭菌结束 →开盖取物
灭菌时不能离开工作现场,控制好灭菌压力,以防压力过高破坏培养基成分, 防止高压锅超过耐压范围时爆炸伤人。
四、常用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技术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制备 牛肉膏0.5%、蛋白胨1%、NaCl
0.5%、琼脂2%,加水至1000ml, pH7.0 高压蒸汽灭菌,121℃灭菌30min。
四、常用培养基
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技术
2.高氏I号合成培养基的制备
可溶性淀粉2%,KNO3
0.2%,
K2HPO40.05%,MgSO4·7H2O0.05%
,NaCl
0.0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SO4·7H2O
0.001%,琼脂2%, 加水至1000mL
, pH7.2~7.4
高压蒸汽灭菌,121℃灭菌30min。
• 在一般情况下为什么试管或三角瓶培养基要用棉花塞而不用软木塞或橡 皮塞?
• 高压蒸汽灭菌过程中为什么一定要排放锅内的冷空气?
谢 谢!
(2)注意事项
加压之前必须先排除仪器内的冷空气,待灭菌锅内有白色蒸汽持续冒出时, 关上放气阀。
实验室常用的方法:121.3℃,持续20min,可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不能耐 受121℃的含糖培养基或注射液可用115℃,持续30min或更长的时间达到灭 菌目的。
高压蒸汽灭菌结束时不要急于打开锅的压力阀,要等仪器内外压力平衡后 (压力表降至接近“0”时)再打开压力阀,以免锅内液体喷溅伤人及灭菌器 皿破裂。

610《药学基础一》考试大纲

610《药学基础一》考试大纲

药学基础一考试大纲每部分150,共计300分《微生物学》部分一、考试内容绪论微生物学定义,微生物学的发展史、重要事件和人物,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微生物的特点。

第一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功能,放线菌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其它原核微生物简介。

第二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酵母菌及霉菌与人类的关系、菌落特征、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病毒的特点,分类与命名,病毒的大小、形态、构造,病毒的繁殖方式,噬菌体的生活史,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亚病毒,病毒与实践(尤其是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及营养类型划分;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机制。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能量代谢,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次生代谢,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代谢调控与工业发酵。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及测定方法,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规律,真菌的生长与繁殖,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3个经典实验),微生物的基因组结构特点,质粒和转座因子,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基因重组(接合、转导和转化)和杂交育种,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特点,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传染的概念,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宿主的特异性免疫,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微生物的分类单元和命名,细菌分类方法、细菌分类系统和常见的原核生物类群及真菌分类。

二、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和分类鉴定等规律特征,具备完整的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基本技能,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的能力。

《药学微生物》1-2-2 实训 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及大小的测定

《药学微生物》1-2-2 实训 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及大小的测定
实训 酵母菌、霉菌的 形态观察及大小 测定
(一)实训目的
1 掌握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特征; 3 学习使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
(二)实训原理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酵母菌 活细胞不着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 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 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可以观察酵母菌 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以及区分酵 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3)菌落的形态观察 认真观察酵母菌和各 种霉菌的菌落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
2.真菌大小的测定
(1)放置目镜测微尺
(2)放置镜台测微尺
(3)校正目镜测微尺 先用低倍镜观 察,将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部分移至 视野中央调焦,看清镜台测微尺刻度 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 线和镜台测微尺的刻度线平行,利用 移动器,使两个测微尺在某一区域内 两刻度线完全重合,分别数出两重合 线之间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各自 的格数。
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可用显微镜 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 微尺。
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 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 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放大倍数的目 镜和物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 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 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计 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
(三)材料和用具
(6)测定完毕 及时清场等。
(五)实训结果 填写记录等 (六)思考题 比较显微镜下细菌与霉菌形态上的异同? 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目镜或物镜时,
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尺校正? 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改用不同放
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 其测定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将制好的片子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然后换高倍镜观察,主要观察酵母菌 的大小、形状及出芽情况,并区分死 活酵母菌。

兰州理工大学854微生物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兰州理工大学854微生物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54适合专业:生物与医药(0860)课程性质和任务: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的生理、代谢、遗传、免疫、生态、分类鉴定、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技术等。

要求考生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有较深的理解,系统掌握微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细胞结构与功能、繁殖方式、生长规律及生活史、营养类型、代谢及其调控、遗传变异与育种、生态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验技术,并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1.绪论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熟悉微生物学科发展史;了解微生物学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及在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2.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包括无菌技术、纯种分离与培养技术;了解显微镜的种类及其原理。

3.微生物类群、形态构造与功能掌握各类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古生菌和真菌的概念及基本结构特点;掌握原核微生物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以内的构造(如细胞质和内含物)、芽孢及以外的构造(糖被、鞭毛等);掌握真菌(主要是酵母、霉菌)的形态构造、菌落特征、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了解微生物在工业中的应用。

4.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掌握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素、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基本原则;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机制;熟悉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常用培养基及制备培养基的一般规范;熟悉培养基的种类及特点、工业中常用的提供微生物营养素的来源。

5.微生物的代谢掌握生物氧化概念、异养型微生物的产能代谢途径、重要的物质合成途径及其实践意义;理解微生物代谢的主要调节机制及微生物代谢调控在发酵生产中的应用;熟悉次生代谢的特点及主要产物;了解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途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联性。

6.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掌握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典型生长曲线)及其意义、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主要因素及其在微生物培养中的应用;理解有关控制有害微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熟悉常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熟悉常用化学杀菌剂、消毒剂、抗生素和治疗剂的种类、功效及其杀菌、抑菌原理。

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抗微生物药概论》详细复习讲义

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抗微生物药概论》详细复习讲义

第五章抗微生物药概论概述分为两部分:1.抗菌药(总论+各论,先各论后总论)一、抗微生物药常用术1.抗菌谱: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

①窄谱抗菌药(窄谱):仅作用于单个菌种或某些菌属。

如异烟肼——仅对结核杆菌有效(专情)。

②广谱抗菌药(广谱):抗菌谱广泛。

如第三代及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

2.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MIC):能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即杀死99.9%受试微生物)的最低浓度。

3.化疗指数: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

Q:越大越安全?还是越小越安全?A:越大——疗效越好,毒性越小;但并非绝对。

如青霉素——化疗指数高,但可致过敏性休克。

4.抗菌后效应(PAE):当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定时间后,药物浓度逐渐下降,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出以后,仍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

PAE时间越长,抗菌活性越强。

二、抗微生物药的主要作用机制(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磷霉素、杆菌肽。

β-内酰胺类和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使转肽酶活性降低,抑制转肽作用,使粘肽不能合成,造成细胞壁缺失,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二)影响细胞膜功能多黏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

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重麦角固醇相结合,干扰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真菌的生命力下降甚至死亡。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起始、肽链延长和终止3个阶段。

1.起始阶段:mRNA+30S亚基);②70S起动前复合体的形成(30S亚基+50S亚基);③70S起动复合体的形成(由大小亚基、mRNA、tRNA组成),形成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蛋白体(rRNA)。

【抗菌药物作用点】氨基糖苷类——阻止30s亚基和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2.肽链延长阶段:①进位:tRNA进入核蛋白体的受位(A位);②成肽:在转肽酶的催化下,将给位(P位)上的tRNA所携带氨基酸转移到A位上,缩合形成肽键。

《药学微生物基础》期末考试卷

《药学微生物基础》期末考试卷

7.革兰氏染色原理主要在于细菌中存在()A.荚膜B.细胞膜C.细胞壁D.芽胞8.细菌细胞膜的两个成分是()A.核酸和糖类B.ATP和肽聚糖C.蛋白质和脂类D.DNA和RNA9.假如细菌具有,可以促进结合到组织细胞表面。

()A.荚膜B.菌毛C.鞭毛D.异染颗粒10.微生物学检查中通常采用染色技术,是由于()A.多数显微镜是劣质的B.微生物通常为透明C.染色容易使光传播到载玻片上D.便于肉眼直接观察11.下列染料用在革兰氏染色法中的是()A.美蓝和刚果红B.苯胺黑和石炭酸品红C.结晶紫和复红D.刚果红和美蓝12.培养病原细菌最好的温度环境通常是()A.24℃B.28℃C.37℃D.42℃13.实验室的通常通过来丰富细菌培养基。

()A.添加ATP B.添加血液或血清等C.添加包括培养基中的盐D.添加钾的水平14.关于外毒素,叙述不正确的是()A.性质比较稳定,耐热B.毒性较强C.强抗原性D.可加工成类毒素15.关于内毒素特性描述正确的是()A.毒性强、抗原性强B.不耐热,易变性C.细菌的细胞壁裂解后才能游离出来D.经甲醛处理可脱毒为类毒素16.出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A.除去病原微生物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C.消灭所有的生物D.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17.干热法常可用于灭菌。

()A.盐溶液B.细菌培养基C.油料物质D.玻璃制品18.酒精消毒最适宜的浓度()A.25%B.50%C.75%D.100%19.携带人类传染病病原体但自身从不发病的动物称为()A.带菌者B.储菌者C.媒介D.培养箱20.疾病通过胎盘从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被认为是()A.水平传播B.斜向传播C.垂直传播D.循环传播21.真菌界中发现的两个类群生物是()A.病毒和酵母菌B.酵母菌和霉菌C.霉菌和细菌D.细菌和原生动物22.蘑菇、霉菌和酵母菌都属于()A.细菌B.真菌C.病毒D.放线菌23.营养菌丝是用于的菌丝。

()A.产生繁殖结构B.吸收营养C.形成线粒体D.形成隔膜24.关于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代谢有机物并积极的生长B.它们是非细胞的颗粒C.它们可以长大,并能分裂繁殖D.它们具有完整的酶系统25.如果要观察到病毒,。

12药学《微生物学》期末复习提纲

12药学《微生物学》期末复习提纲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提纲题型:一、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二、单项选择题(22题,每题1分,共22分)三、匹配题(8题,每题1分,共8分)四、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共15分)五、简答题(5题或6题,共35分)名词解释:1.微生物:是指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一类微小生物的统称。

2.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革兰阳性菌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细胞,只能在等渗或高渗培养液中保存或维持生长。

3.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结构。

4.荚膜:某些细菌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黏度极大的胶状物质。

5.鞭毛:指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其数目为一至数条,具有运动功能。

6.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7.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

8.生长因子:是一类对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9.培养基:指由人工配制的、含有六大营养要素、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10.选择性培养基:指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

11.鉴别性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12.呼吸:指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经完整的呼吸链(电子传递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水并释放ATP形式的能量的一种生物氧化。

微生物学代码807考试大纲

微生物学代码807考试大纲

《微生物学》(代码:807)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微生物学》是为我校招收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该课程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并将其用于发酵、医药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的微生物,并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着先锋和奠基的双重作用。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类群、命名规则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特别是生长、繁殖、代谢调控、遗传变异等。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微生物在工、农、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微生物学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

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初步技能。

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1. 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2. 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3. 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4. 问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III. 考试内容绪论:微生物与人类(一)什么是微生物;(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三)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细菌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二)细菌的群体形态;(三)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和群体特征;(四)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特征。

第二章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三)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四)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生活史及菌落;(五)霉菌的形态和构造、孢子及菌落。

2023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大纲

2023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大纲

2023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大纲2023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大纲参考内容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是药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的一门重要考试,涵盖了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以下是2023年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的一些参考内容。

一、药物化学1. 药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化学结构和治疗用途进行分类,并举例说明;2. 药物的合成方法:熟悉一些常见药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制;3. 药物的性质: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如溶解度、水合物、离子化常数等;4. 药物的稳定性:掌握药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规律,如光敏性、氧化性等。

二、药物分析学1. 药物质量控制:了解药物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纯度检测、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等;2. 色谱分析:掌握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色谱方法,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3. 质谱分析:了解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质谱仪器,如质谱的原理、电离方法等;4. 药物稳定性研究:了解药物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如光降解研究、温度稳定性研究等。

三、药理学1. 药物作用机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并举例说明;2. 药物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3. 药代动力学: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和影响因素;4.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可能的危险性,如药物储存、代谢和排泄的相互影响等。

四、药物制剂学1. 药物剂型与剂量形式:了解不同药物制剂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2. 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如溶剂法、固体分散剂法等;3.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研究:了解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标准和测试方法,如光稳定性测试、高温稳定性测试等;4.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了解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如溶出度、溶解度、纯度等。

五、药物治疗学1. 药物治疗原理与方法:了解不同疾病的药物治疗原理和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2. 药物临床应用:了解常见疾病的用药原则和应用指南,如高血压、糖尿病、抗生素应用等;3. 药物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了解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原则,如药物的剂量、用药途径等;4. 药物治疗的评价与监测:掌握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评价方法,如临床试验、药物监测等。

研究生微生物学考纲

研究生微生物学考纲

《微生物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应用。

重点掌握细菌、病毒、真菌等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等主要特征;微生物的营养、代和生长等生理知识;微生物遗传变异的一般规律及传染与免疫等相关知识;无菌操作、消毒灭菌、菌种分离、培养等基本实验技术;菌种选育的一般方法和微生物学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应用,以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发酵工业物质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基本容绪论一.要求:1. 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及分类2. 微生物学概念及发展简史3. 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4. 微生物学与发酵工业的关系二.容第一节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微生物及其主要类群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2.微生物学的任务微生物学及其分支学科微生物学的一般特点微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学的任务第二节微生物学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发现微生物学的奠基微生物学的发展第一章原核微生物一.要求1.细菌的概念和基本形态;2.细菌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及功能;3.细菌菌落特征及繁殖方式;4.细菌重要代产物的测定及应用;5.几种常见细菌的生物学特性;6.放线菌的形态构造、菌落特征;7.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和培养条件;8.常见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工业上的应用;9.其它原核微生物;二.容第一节细菌1.细菌的基本形态、结构1)细胞的一般结构细胞壁、革兰氏染色法细胞膜、间体拟核细胞质、含物2)细胞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和繖毛芽孢、伴孢晶体2.细菌的群体形态特征菌落菌苔细菌的群体在液体培养中的特征3.细菌的繁殖方式4.细菌的分类1) 细菌的分类单位2) 细菌的命名3) 细菌的分类依据4) 细菌的分类系统(伯杰氏分类系统简况)第二节放线菌1.放线菌与生活和生产的关系2.放线菌的形态结构3.放线菌的菌落特征4.放线菌的繁殖方式5.放线苗的代表属:放线菌属、链霉菌属、诺卡氏菌属第三节其它原核微生物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兰细菌第二章真核微生物一.要求1.真菌的概念、形态结构、菌落特征;2.真菌的繁殖方式和培养条件;3.常见的真菌;4.真菌与人类疾病的关系;5.真菌与现代发酵工业的关系;二.容第一节酵母1.酵母菌的概念2,酵母菌的形态结构3.酵母菌的菌落特征4.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第二节霉菌1.霉菌的概念2.霉菌的形态结构3.霉菌的菌落特征4.霉菌的繁殖方式5.真、原核微生物的比较第三节其它真核微生物第三章病毒一.要求1.病毒的特点、形态构造;2.噬菌体的定义、形态构造;3.病毒的增殖;4. 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及应用;二.容第一节病毒的形态结构1.病毒的大小2.病毒的基本形态3.病毒的基本结构4.包涵体5.病毒的化学组成第二节病毒的繁殖1.病毒的繁殖过程(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2.一步生长曲线及应用第三节病毒的种类脊推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真菌病毒昆虫病毒类病毒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一.要求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用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3.培养基的配制与应用4.物质运输的方式和机理二.容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物质1.微生物的营养需求2.营养物质及其功用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第二节微生物的营养类型1.光能自养型2.光能异养型3.化能自养型4.化能异养型第三节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简单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第四节培养基1.配制培养基的原则2.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第五章微生物的代一.要求1.微生物代的特点2.微生物发酵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特点和主要类型4.生物固氮作用、细菌的光能自养作用和化能自养作用5.微生物代规律及应用技术在发酵工业、环保等方面的应用二.容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1.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发酵作用2.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CO2的固定作用第二节分解代和合成代的关系1.常规代途径2.兼用代途径3.代物回补途径第三节微生物的其它代途径及应用技术1.生物固氮2.微生物结构大分子---肽聚糖的合成3.微生物的代调控与发酵生产4.酶的合成、活性调节5.代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一.要求1. 纯培养等的概念与方法2. 细菌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的规律3. 消毒、灭菌的概念和主要方法4.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5. 微生物的生长、培养及其应用二.容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与培养1.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微生物纯培养的概念与方法微生物的常规培养方法及应用2.细菌的个体生长3. 细菌的群体生长细菌群体生长的测定方法细菌的生长曲线及应用第二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营养物质温度pH值氧其他因素第三节微生物生长的控制1.微生物生长的控制因素2.微生物生长的控制方法消毒抑菌灭菌化疗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一.要求1. 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特点,诱发突变、突变率等重要概念2. 微生物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与方式3. 染色体和质粒的特性、区别4. 基因型与表型变异的区别与联系5. 常规菌种选育方法6. 常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优缺点二.容第一节微生物的突变1.微生物突变体的主要类型点突变移码突变染色体畸变2.突变的相关试验技术变量试验影印培养试验第二节微生物的遗传重组转化转导接合溶原转变第三节菌种选育1.诱变育种2.营养缺陷型技术及应用3.重组育种4.基因工程第四节菌种保藏1.菌种保藏的概念、作用、方法2.常规菌种保藏技术低温保藏法厌气保藏法干燥保藏法第八章微生物生态一.要求1. 微生物生态与其生态环境2. 水体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及测定方法3.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4.微生物的生态作用与环境保护5.微生物的相关生态技术、原理在发酵工业与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二.容第一节微生物的自然环境及分布1.土壤环境与微生物分布2.水体环境与微生物分布3.空气环境与微生物分布4.特殊环境与微生物分布5.水、气环境的细菌学检测原理、方法第二节微生物在自然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微生物与自然物质循环氮素循环碳素循环硫循环2.微生物与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氧化塘法厌氧处理法第三节微生物的生物环境互生关系共生关系竞争关系拮抗关系寄生关系第九章传染与免疫一.要求1. 传染、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等基本概念2. 细菌性传染的机制、抗原、抗体、补体、二.容1.传染传染与传染病决定传染的因素与结局2.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炎症反应正常体液或组织中的抗菌物质3.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其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免疫分子及其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4.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抗原抗体反应的规律及应用现代免疫标记技术5.生物制品及其应用自动免疫生物制品被动免疫生物制品主要参考书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教程。

820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820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820微生物学考试大纲
820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考试性质
微生物学是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业务课,考试对象为参加生物化工专业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考试时间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80分钟。

三、考查要点
绪论:掌握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微生物学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及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了解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病毒的分类。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掌握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掌握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培养基的类型。

理解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掌握微生物的主要产能方式及典型的发酵途径;理解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2.掌握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掌握病毒的繁殖方式和分类;了解病毒与实践的关系。

3.了解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的特点、形态和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4.掌握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显微观察、培养基制备、纯种分离、接种、发酵罐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并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5.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生理生化、生态学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关注国内外微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

五、考试题型和分值分配
1.单项选择题(20分)
2.多项选择题(20分)
3.简答题(30分)
4.分析题(30分)
5.论述题(10分)。

中国科学院大学851微生物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大学851微生物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微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微生物生理和代谢、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免疫学及微生物生物技术等。

要求考生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微生物的系统分类、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验技术;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卷结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匹配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设计题,共五个部分。

三.考试内容(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1.微生物学定义2.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类群3.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重要事件和人物4.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二)原核生物1.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2.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3.原核生物的分类与鉴定4.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三)真核微生物1.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2.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3.真菌的主要类群:酵母菌、霉菌、蕈菌(四)病毒和亚病毒1.病毒和亚病毒的特点和定义2.病毒的分类和命名3.病毒的宿主范围4.病毒的培养和纯化5.病毒的复制1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南开大学22春“药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南开大学22春“药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4

南开大学22春“药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导致微生物死亡的化学试剂有()。

A.杀菌剂B.抑菌剂C.溶菌剂D.消毒剂参考答案:AC2.无氧呼吸中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A.还原型无机化合物B.氧化型无机化合物C.氧化型无机化合物和少数有机化合物D.某些有机化合物参考答案:C3.能使大多数细菌去除细胞壁的酶是()。

A.脂肪酶B.溶菌酶C.蜗牛酶D.蛋白酶参考答案:B4.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

A.有机物B.日光C.氧化态无机化合物D.还原态无机化合物参考答案:D5.细菌的形状取决于()。

A.它们染色体中含有的遗传物质B.它们细胞壁的构成成分C.是否形成芽孢D.它们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位置参考答案:A6.ATP或GTP的生成与高能化合物的酶催化转换相偶联的产能方式是()。

A.光合磷酸化B.氧化磷酸化C.底物水平磷酸化D.化学渗透假说参考答案:C7.肽聚糖物质存在于()。

A.真核生物的核糖体B.细菌的细胞壁C.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细菌的细胞膜参考答案:B8.严格寄生在敏感宿主菌细胞内只有裂解期,而无溶原期的噬菌体称为溶原性噬菌体物。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所有微生物的世代时间()。

A.是不同B.在30分钟之内C.为3小时D.为12小时参考答案:A10.免疫细胞主要来源于()A.骨髓B.肾脏C.心脏D.肝脏参考答案:A11.常用抗生素除青霉素、头孢霉素和灰黄霉素外,绝大多数都由放线菌产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人工被动免疫是指()A.给人体输入抗原B.给人体输入抗体C.给人体输入补体D.给人体输入抗生素参考答案:B13.聚-β-羟丁酸属于细菌的()类贮藏物。

A.磷源B.碳源C.氮源D.能源参考答案:BD14.原核微生物中ATP合成的场所是()A.细胞膜B.中体C.羧酶体D.叶绿体参考答案:A15.微生物对环境所具有的极强适应性,与其微小的细胞体积密不可分。

2024年分类招生考试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大纲

2024年分类招生考试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大纲

2024 年分类考试招生
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大纲
(适用于中职毕业生)
包括专业能力测试和技术技能测试,专业能力测试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药剂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专业知识为基本依据,重点考察综合专业能力;技术技能测试以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药学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技术技能为基本依据,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

职业技能测试(满分 300 分)包括专业能力测试(满分 180 分)和技术技能测试(满分 120 分)。

一、测试形式
职业技能测试:采用合卷笔试方式测试(题型均为选择题,满分 300 分)。

二、测试内容
(一)专业能力(180 分)
三、参考资料
本测试无指定参考教材,可参考中职教材《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等相关教材。

《微生物学》(代码807)考试大纲

《微生物学》(代码807)考试大纲

《微生物学》(代码:807)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微生物学》是为我校招收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该课程是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并将其用于发酵、医药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和改善有益的微生物,并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

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着先锋和奠基的双重作用。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类群、命名规则以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特别是生长、繁殖、代谢调控、遗传变异等。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以及微生物在工、农、医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同时,还要了解国内外微生物学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

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初步技能。

知道如何研究微生物以及对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1. 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2. 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3. 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4. 问答题(6题,每题10分,共60分)III. 考试内容绪论:微生物与人类(一)什么是微生物;(二)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三)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细菌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二)细菌的群体形态;(三)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和群体特征;(四)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特征。

第二章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三)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四)酵母菌的繁殖方式、生活史及菌落;(五)霉菌的形态和构造、孢子及菌落。

药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修改)

药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修改)

药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修改)课程代码:50127630《微生物学》教学大纲(Microbiology)(适用于药学专业学生)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2008.9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微生物学》Microbiology课程号:50127630课程类别:类级平台科学时:34学时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都是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下划实线部分)、熟悉(下划虚线部分)和了解(未划线部分)的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这些内容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课程考核方法为理论考核。

2、本大纲供药学类专业学生使用。

三、教材本大纲适用教材为《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沈关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五版,2004.3。

四、参考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李明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四版,2000.3。

概论(1学时)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微生物概述: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在细胞水平的分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学概念。

二、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3)现代微生物学时期三、微生物学发展趋势第一章细菌学概论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与分类(3学时)1、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与排列:球、杆、螺(弧菌、螺菌)。

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cell wall):主要化学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性质与功能。

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磷壁酸。

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外膜: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脂类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

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及酶。

细胞壁缺陷性细菌细胞膜(cell membrane):结构、功能、中介体(拟线粒体)。

细胞质(cytoplasm):核蛋白体(ribosome)、胞质颗粒核质(nuclear material)、质粒(plasmid)3、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capsule)、芽胞(spore)、鞭毛(flagellum)、菌毛(pilus)第二节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1学时)细菌的化学组成。

2023年度卫生资格考试大纲---药学(中级)

2023年度卫生资格考试大纲---药学(中级)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
基础知识
理学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
续表
生物化学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
续表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
续表
病理生理学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
续表
微生物学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
续表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
续表
天然药物化学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
续表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
续表
药学(中级)考试大纲药物化学
苯二氮
苯巴比妥的结构
硫喷妥钠的作用特点
苯二氮
抗癫痫药的分类
苯妥英钠结构
卡马西平
抗精神失常药的分类
盐酸氯丙嗪和氯氮平的结构
谢途径和用途
氟哌啶醇的结构类型和用途
盐酸阿米替林的稳定性
解热镇痛药物的分类
阿司匹林结构
盐酸地尔硫
抗高血压药分类
甲基多巴的稳定性和用途氯沙坦的作用和用途
药物分析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相关专业知识
剂学

医院药事管理
专业知识药理学
苯二氮
用机制㊁用途与不良反应
巴比妥类的作用和应用
反应及中毒解救
水合氯醛㊁
癫痫类型
苯妥英钠
的药理作用
良反应
其他药物特点
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原则硫酸镁的药理作用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
专业实践能力岗位技能
续表
临床药物治疗学
专业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知识综合三(食品加工与安全)大纲
《食品卫生学》考试大纲
总体要求:
考生应全面系统的了解食品卫生学基本概念、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动植物食品的安全与卫生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的管理与控制措施等知识。

了解掌握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和途径,了解有关污染可能造成的危害,掌握从原料验收到产品加工过程中减少和控制各种污染物的途径与方法。

具体要求:
一、掌握食品安全、食品卫生及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定义、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外主要的食品卫生问题。

熟悉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有害因素的分类。

二、掌握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指标及其意义;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卫生学意义;熟悉霉菌的生长繁殖及产毒条件,霉菌毒素的结构、性质和毒性。

三、掌握食品中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毒性;滥用氮肥、抗生素对人体健康可能的危害。

四、掌握汞、镉、铅、砷污染食品的来源及危害,影响金属毒物毒作用强度的因素。

五、掌握N-亚硝基化合物种类、来源、体内外合成、致癌性;熟悉苯并(a)芘对食物的污染、毒性,了解其它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点:N-亚硝基化合物种类、来源、体内外合成、致癌性,苯并(a)芘对食物的污染、毒性。

六、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及使用原则。

七、掌握各类食品及加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及控制措施。

八、掌握食物中毒的定义、分类,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特点,组胺、毒蕈、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机理。

九、掌握HACCP、GMP和 SSOP的概念。

掌握HACCP计划的制定包括哪些方面、制
定HACCP体系的基本原则。

《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考试大纲
一、食品安全性评价
1、掌握食品安全性与安全性评价的概念。

2、熟悉食品安全性评价主要内容。

3、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研究热点及食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4、熟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内容。

5、了解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6、熟悉保健食品的概念与特征、保健食品的基本要求。

7、了解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8、掌握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及安全性评价。

9、熟悉主要的转基因食品。

10、了解转基因食品的管理。

二、食品安全性管理
1、掌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管理。

2、掌握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内容。

3、熟悉GMP的主要内容。

4、掌握HACCP体系的定义、基本原理、涉及的术语及建立步骤。

5、了解ISO 9000系列标准体系。

三、食品法规与标准
1、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涉及的领域、食品法律和法规的研究内容。

2、了解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方法原理。

3、熟悉食品标准的分类和制定标准的原则和程序。

4、掌握GB/T 1.1-2000 的结构、层次、格式与食品标准的编制
5、了解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的构成。

6、掌握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和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和编写方法。

7、了解食品企业标准体系的概念和特征,企业标准体系管理的建立和评价。

8、掌握食品企业标准体系中主要标准的制定方法和步骤。

9、掌握我国食品卫生法规体系及制定原则和依据。

10、熟悉食品标准法规的实施与监督管理。

11、了解食品卫生法与其他相关法律基本内容以及卫生许可证的要求。

12、掌握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规定的内容。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考试大纲
总体要求: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是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的一门技术性主干专业课程,重点掌握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方法、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分析方法、食品的感官鉴定方法及有关理论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
了解食品分析与检验的性质、任务和作用,掌握食品分析与检验的内容,了解国内外食品分析检验技术的发展动态。

第二章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
了解正确采样的重要性,掌握采样步骤、采样的一般方法、采样数量、采样的注意事项,掌握样品的制备及保存方法。

了解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掌握食品分析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原理。

掌握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及测定结果差异性的检验方法。

掌握食品分析的误差来源、控制和消除方法,掌握分析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和物理检验法
了解感官检验的意义,掌握感官检验的种类、基本要求、常用方法和感官检验数据的统计分析。

了解食品物理检验的意义,掌握相对密度法、折光法、旋光法等物理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水分和水分活度值的测定
了解水分的作用、存在状态及水分测定的意义,掌握水分测定的常用方法、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了解测定水分活度值的意义,掌握水分活度值的定义、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区别、水分活度值的常用测定方法、原理。

第五章灰分及几种重要矿物元素的测定
了解灰分测定的意义,掌握灰分的含义、总灰分的测定方法、原理、测定条件选择,掌握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方法。

掌握钙、铁、碘等矿物元素的测定方法、原理。

第六章酸度的测定
了解酸度测定的意义、有机酸的种类与分布。

掌握酸度的概念、酸度测定方法和原理、测定注意事项。

了解食品中有机酸的分离与定量方法。

第七章脂类的测定
了解脂类测定的意义,掌握脂类的含义、存在形式,掌握测定脂类常用的有机萃取溶剂及其特点。

掌握脂类的测定方法、原理、适用范围与特点、注意事项等,测定方法包括索氏提取法、酸水解法、罗紫-哥特里法、氯仿-甲醇提取法、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重点掌握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索氏提取法。

第八章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了解碳水化合物测定的意义、碳水化合物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测定单糖和低聚糖常用的方法。

掌握可溶性糖的提取液制备和澄清方法,掌握常用澄清剂的特点。

了解还原糖的含义,掌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及特点、注意事项等,包括直接滴定法、高锰酸钾滴定法、萨氏法、碘量法等,重点掌握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直接滴定法。

掌握蔗糖、总糖的测定方法。

了解淀粉的存在形式、主要性质、测定意义。

掌握淀粉的常用测定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及特点、注意事项等,包括酸水解法、酶水解法、旋光法,掌握熟肉制品中、植物性样品中淀粉的测定方法、原理。

了解纤维的含义、测定意义,掌握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原理、注意事项。

了解果胶的含义、存在形态、测定意义,掌握果胶的测定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及特点、注意事项,包括重量法和咔唑比色法。

第九章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
了解蛋白质的含义、测定意义,重点掌握测定蛋白质的凯氏定氮法原理、注意事项。

掌握蛋白质的快速测定方法、原理、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包括双缩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燃料结合法、水杨酸比色法。

掌握氨基酸总量的测定方法、原理、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注意事项,包括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电位滴定法、茚三酮比色法。

了解氨基酸的分离与测定方法。

第十章维生素的测定
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特性、测定意义,掌握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ß-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E)的测定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及特点、注意事项。

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特性、测定意义,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及特点、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分类、性质、测定意义,掌握糖精钠、苯甲酸和山梨酸、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食用合成色素等食品添加剂的常用测定方法、原理、注意事项。

第十二章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
了解限量元素的含义、测定意义,了解元素的分离与浓缩方法、原理,了解测定限量元素的比色法原理,掌握测定限量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条件选择。

了解测定砷、硒、氟的测定方法,掌握测定氟的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原理。

第十三章农药残留量及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了解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的种类、性质,掌握测定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注意事项。

了解黄曲霉毒素的种类、性质,掌握测定黄曲霉毒素的样品预处理方法、色谱分析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