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课件

合集下载

烧伤PPT课件

烧伤PPT课件

1.被动ROM(较早期大)
2.压力衣(不宜太紧)
3.植皮(两周内严禁活动)
☆痒 ? ☆水泡 ?
1.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肌力; 2.压力衣(24h); 3.伤口在关节周围,以适当牵拉为主; 4.2个月左右开始负重(密切关注出血量及颜色)
接触热水时要小心谨慎。 不玩火不随意动易燃物。 实验时严格按操作程序做。
目标: 尽快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进行危 及生命的救治措施:
1.迅速脱离热源 2.保护受伤部位 3.维护呼吸道通畅 4.其它救治措施
5.送
1.冲
2.脱
热烧伤的急救处理
4.盖
3.泡
〉缓慢沖洗 〉除去受污衣物 〉眼睛烧伤的沖洗 〉确定化学药品种类 〉尽快就医
1 将伤患与绝缘体分开 2 利用绝缘体脱离伤患
3 覆盖伤处
A 早期(烫伤~皮肤愈合) B 中期(皮肤植皮~血管化为止) C 后期(血管化为止~瘢痕成熟)
小面积浅表烧伤:清创、保护创面。
大面积深度烧伤: 1.早期纠正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 2.早期切除坏死组织,植皮覆盖; 3.防治多内脏功能障碍; 4.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
近期 目标
消肿;止痛; 改善肌力、耐力;
表皮干燥,无水泡,红斑状
血浆渗出积于表皮 剧痛,感觉过敏,大小不一
和真皮之间。
的水疱,水疱剥脱可见均匀
发红、潮湿水肿明显
3—7日痊愈,短期色 素沉着,无瘢痕
2—3周,脱屑痊愈, 多数无瘢痕
深二度
三度 (焦痂)
达真皮深层,生发 层较少,有皮肤附 件残留
达真皮全层,有时 深达皮下组织,肌 肉和骨骼
局部组织坏死,皮 感觉消失,痛觉迟钝,可有 下层渗出明显。 或无水疱,基底红白相间

烧伤科普知识ppt课件

烧伤科普知识ppt课件

烧伤科普知识ppt课件•烧伤基本概念与分类•烧伤急救与处理原则•烧伤创面处理与愈合过程•并发症预防与治疗策略•营养支持与心理康复辅导•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烧伤基本概念与分类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定义流行病学特点烧伤原因与危险因素烧伤原因危险因素烧伤程度分类及临床表现烧伤程度分类临床表现02烧伤急救与处理原则快速评估伤情立即脱离火源保持呼吸道通畅030201现场初步评估与处理疼痛缓解方法介绍冷疗药物镇痛创面处理转运途中注意事项继续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根据患者情况,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和电解质。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转运至医疗机构。

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安全转运03烧伤创面处理与愈合过程创面清洁和消毒方法选择创面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或生理盐水进行创面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坏死组织。

注意避免使用酒精或其他刺激性液体。

消毒方法根据烧伤程度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碘伏、洗必泰等。

对于浅表性烧伤,可使用碘伏棉球轻轻擦拭创面;对于深度烧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

外用药物使用指导外用抗生素如多黏菌素B、磺胺嘧啶银等,用于预防和治疗创面感染。

使用时需根据医嘱,正确涂抹于创面,并注意药物过敏反应。

生长因子类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可促进创面愈合。

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导致不良反应。

祛腐生肌类药物如湿润烧伤膏、京万红软膏等,具有去腐生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使用时需根据医嘱,涂抹在清洁后的创面上。

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感染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心理问题04并发症预防与治疗策略感染防控措施讲解创面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清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

抗生素应用补充血容量一旦识别出休克,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尿量、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休克的迹象。

第六节-烧伤(执业医师)PPT课件

第六节-烧伤(执业医师)PPT课件

.
5
烧伤深度的识别
➢ 浅Ⅱ°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 部红肿明显,有水疱形成,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 润、潮湿、疼痛明显。如不感染,1~2周内愈合, 一般不留瘢痕,多数有色素沉着。
➢ 深Ⅱ°烧伤:伤及皮肤的真皮层,介于浅Ⅱ°和 Ⅲ°之间,深浅不尽一致,也可有水疱,去疱皮后 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由于真皮层内 有残存的皮肤附件,可赖其上皮增殖形成上皮小岛, 如不感染,可融合修复,需时3~4周。常有瘢痕增 生。
.
9
(一)伤情判断
➢ 5.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 (1)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 体液渗出是逐步的,伤后2~3小时最为急剧, 8小时达高峰,随后逐渐减缓,至48小时渐 趋恢复。渗出于组织间的水肿液开始回收, 血压趋向稳定,尿液开始增多。烧伤早期的 补液速度应掌握先快后慢的原则。
.
10
(一)伤情判断
.
6
烧伤深度的识别
➢ Ⅲ°烧伤: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 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甚至 炭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肤坏死后 形成焦痂,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因 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无上皮再生的来 源,必须靠植皮而愈合。
.
7
(一)伤情判断
➢ 3.烧伤严重性分度
➢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以下。
¤
.
8
(一)伤情判断
”。因其致伤因素不单 纯由于热力,燃烧时的烟雾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 可被吸入深达肺泡,这些化学物质具有局部腐蚀和 全身中毒作用,故称“吸入性损伤”。
➢ 诊断:①燃烧现场相对密闭②呼吸道刺激,咳出炭 末痰,呼吸困难,肺部可有哮鸣音③面、颈、口鼻 周常有深度烧伤,鼻毛烧伤,声音嘶哑。

2024版烧伤ppt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版烧伤ppt课件课件完整版

2024烧伤ppt课件课件完整版CONTENTS •烧伤概述与分类•烧伤急救与处理原则•创面处理与修复方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营养支持与心理康复辅导•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烧伤概述与分类01烧伤定义及流行病学烧伤定义烧伤是指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组织损伤,主要是皮肤损害,严重者可伤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内脏器官、神经系统等。

流行病学烧伤发生率较高,常见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根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烧伤住院的患者数量庞大,且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老人为高发人群。

烧伤原因与分类烧伤原因烧伤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热力烧伤(如火焰、热液、蒸汽、高温金属等)、化学烧伤(如酸、碱、磷等)、电烧伤(如高压电、电弧等)和放射线烧伤等。

烧伤分类根据烧伤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烧伤、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

轻度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中度烧伤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重度烧伤则伤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等。

临床表现及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烧伤后,患者可出现皮肤红肿、疼痛、水疱、破损、焦痂等症状。

严重烧伤还可导致休克、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对烧伤进行明确诊断。

同时,还需对烧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烧伤急救与处理原则02现场初步处理措施迅速脱离火源立即远离火源,避免继续烧伤。

灭火用大量冷水冲洗烧伤部位,降低皮肤温度,减少热量对深层组织的损伤。

去除衣物尽快去除烧伤部位的衣物,避免热量继续传递。

创面保护用干净的纱布或布单覆盖创面,避免污染和进一步损伤。

020401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注意给患者保暖,避免低体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03继续用干净的纱布或布单覆盖创面,避免污染和进一步损伤。

烧伤ppt课件免费

烧伤ppt课件免费
促进社会安全
通过安全教育,促进社会对烧伤事故的防范 和应对能力,提高社会安全水平。
03
CATALOGUE
烧伤的现场急救
脱离危险环境
01
02
03
迅速撤离
立即离开着火或高温的现 场,避免火势扩大或烫伤 加重。
关闭门窗
如果现场有浓烟或有毒气 体,应迅速关闭门窗,以 减缓火势蔓延和烟雾扩散 。
避免惊慌
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以免做出错误的决策或 行动。
能水平。
关注安全教育课程
02
主动关注和参加各种安全教育课程,了解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
能。
互相帮助和学习
03
与家人和朋友互相帮助和学习,共同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避免触碰烧伤部位,以免引起疼痛 和感染。
松紧适度
裹敷料时要保持适当的松紧度,以 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紧急送医治疗
寻求医疗帮助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寻 求医疗帮助。
不要自行处理
不要自行处理伤口或使用非专业 的药物,以免加重损伤或引起感
染。
告知医生烧伤情况
向医生详细描述烧伤的部位、程 度、疼痛等情况,以便得到及时
灭火和冷却处理
灭火
如果身上着火,应迅速脱 掉燃烧的衣服或用灭火器 、水等物品灭火。
冷却
将烧伤部位放在水龙头下 冲洗或用湿毛巾擦拭,以 降低温度和疼痛。
不要摩擦
避免用毛巾或布类擦拭烧 伤部位,以免加重损伤和 疼痛。
保护受伤部位
裹敷料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将烧伤部位 裹敷起来,以保护伤口不受外界
污染。
避免触碰
心理问题
烧伤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烧伤外科学PPT课件

烧伤外科学PPT课件

家属互助
鼓励家属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共同应对困难。
05 烧伤预防与公众教育
烧伤的预防措施
家庭安全
公共场所安全
确保家庭环境安全,避免使用明火,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安装烟雾报警器 等。
提高对公共场所安全的意识,如注意 热水、热食物、热蒸汽等潜在烫伤源。
工作场所安全
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规定,使用防护 装备,了解潜在的火灾和热源等危险 因素。
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04 烧伤患者的护理与心理支 持
护理要点
创面护理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更换 敷料,预防感染。
疼痛管理
采用药物、物理等方法减轻患 者疼痛,提高舒适度。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营养计划, 保证充足营养摄入。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提供安全感。
公众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教育提高公众对烧伤风险的 认知,了解烧伤的严重性和预防
措施。
减少意外伤害
通过教育减少烧伤事故的发生,降 低烧伤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促进健康行为
教育公众养成安全的生活习惯和行 为,预防烧伤和其他意外伤害。
烧伤急救知识的普及
急救流程
教育公众了解烧伤急救的基本流 程,如迅速脱离热源、冷敷、清

抗生素治疗
对于烧伤患者,可能存在感染 风险,应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
进行治疗。
植皮手术
对于烧伤面积较大的患者,可 能需要行植皮手术进行治疗,
以促进创面愈合。
功能康复
在创面愈合后,应进行功能康 复训练,以恢复患者的正常功
能。

烧伤讲课PPT课件

烧伤讲课PPT课件

康复情况:经过数月治疗,患 者恢复良好,重返工作岗位
案例三:交通事故导致的烧伤
患者情况:一名男性司机,因车辆起火导致全身多处烧伤 烧伤程度:中度烧伤,烧伤面积为30% 治疗方案:早期进行清创处理,并给予抗生素和止痛药治疗,后期进行植皮手术 康复情况: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患者恢复良好,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定期更换敷料和 药物,保持创面 清洁
注意饮食调理, 增强营养,提高 免疫力
适当运动,促进 血液循环,加速 创面愈合
心理护理
烧伤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恐惧、焦虑、抑郁等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治疗信心 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患者沟通交流,给予支持和鼓励 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尊重患者隐私,避免伤害患者自尊心
给予适当的止痛 和镇静治疗
根据烧伤程度和 部位进行适当的 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止痛药、抗疤痕药物等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进行植皮、皮瓣移植等手术修复创面 物理治疗:使用压力治疗、激光治疗、电刺激等方法促进康复 康复治疗:进行功能锻炼、心理治疗等促进患者重返社会
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的必要性 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康复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的预期效果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单 击 汇 报 人 员 02. 烧 伤 概 述 03. 烧 伤 急 救 处 理 04. 烧 伤 治 疗 与 康 复 05. 烧 伤 预 防 与 护 理 06. 烧 伤 典 型 案 例 分 析
烧伤定义
烧伤是指由火焰、高温气体、热液、电流等热力因素所致的组织损伤 烧伤的严重程度与烧伤面积、深度、部位及个体差异有关 烧伤的分类:一度、浅二度、深二度、三度 烧伤的并发症:休克、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

烧伤健康教育PPT课件

烧伤健康教育PPT课件

介绍烧伤
烧伤的原因:烧伤可以由火灾 、热液体、化学品等引起,了 解烧伤的原因可以帮助预防发 生。
烧伤的 预防措施
烧伤的预防措施
家庭安全:确保家中没有火源 过近的物品,如火炉、燃气炉 等。同时加装烟雾报警器和灭 火器。
儿童安全:注意儿童的活动范 围,避免他们接触到危险的热 源或化学品。
烧伤的预防措施
烧伤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帮 助恢复受损的功能。
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您 的观赏
聆听
安全用火:使用火源时,确保 周围没有易燃材料,并注意炉 具的操作安全。
烧伤的 急救方法
烧伤的急救方法
赶快冲洗:用冷水(不是冰水)冲 洗烧伤部位,以降低皮肤的温度和 减轻疼痛。 保护伤口:用干净的干布轻轻包扎 烧伤部位,避免感染。不要用任何 药膏等物质。
烧伤的急救方法
就医诊治:如果烧伤严重或面 积较大,应及时就医,接受专 业的诊治。
烧伤后 的护理
烧伤后的护理
保持休息:烧伤后需要休息充 分,给予身体足够的时间来康 复。 合理饮食:提供身体所需的营 养,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 质的食物。
烧伤后的护理
着装保护:穿着宽松、柔软的 衣物,避免与烧伤部位摩擦。
康复与 康复辅助
器具
康复与康复辅助器具
康复训练: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以帮助病情恢复和 功能恢复。 康复辅助器具:使用一些辅助器具 ,如烧伤护具、压力衣等,可以帮 助加快康复过程。
心理支 持与心理
康复
心理支持与心理康复
提供支持:给予烧伤患者充分 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帮助他 们积极面对康复的挑战。 寻求帮助:如果病情影响到患 者的心理健康,建议寻求专业 心理咨询的帮助。

烧伤护理PPT课件

烧伤护理PPT课件

02
观察患者全 身状况,如 体温、脉搏、 呼吸等
03
观察患者疼 痛程度,及 时采取止痛 措施
04
观察患者心 理状况,给 予心理支持 和安慰
05
观察患者饮 食状况,确 保营养摄入 充足 Nhomakorabea免二次伤害
保持烧伤创面清
洁,避免感染
1
避免使用刺激性药
5
物,防止过敏反应
避免剧烈运动,
4
防止伤口撕裂
避免触碰烧伤创面,
2
防止加重损伤
避免阳光直射,
3
防止晒伤
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根据医 生建议,定期进行
复查 1
复查注意事项:保 4
持伤口清洁,避免 感染,遵循医生建
议进行护理
复查内容:观察伤 口愈合情况,评估
2 烧伤程度
3
复查目的:及时发 现并处理并发症, 确保伤口愈合
04
创面换药:根 据创面愈合情 况,定期进行 创面换药,促 进愈合
疼痛管理
评估疼痛程度: 使用疼痛评分量 表,如视觉模拟 评分法(VAS)
01
药物治疗: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 阿片类药物等
02
物理治疗:冷敷、 热敷、按摩等
03
04
康复治疗:进行 康复训练,提高 生活质量
05
心理治疗:与患 者沟通,减轻心 理压力,保持乐 观心态
感染预防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污染
0 50
40 30 20 1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 避免抓挠伤口,防止感染扩散 加强营养摄入,提高免疫力 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营养支持
维生素:促进伤 口愈合,增强免
疫力
水分:维持正常 生理功能,预防

烧伤急救护理PPT课件

烧伤急救护理PPT课件

05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
01
创新性敷料
研究新型敷料,如生物活性敷料、纳米敷料等,以提高 伤口愈合速度和减少感染风险。
02
智能监测技术
利用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智能技术,实时监测烧伤患 者的生理参数,为及时救治提供依据。
03
再生医学
探索组织工程和干细胞治疗等再生医学技术在烧伤修复 中的应用,促进皮肤再生。
去除束缚物
冷疗处理
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受伤部位,降低皮肤温度, 缓解疼痛和肿胀。
如戒指、手表等,防止因肿胀导致无法取出。
02
01
保护创面
不要随意涂抹药物或去除水泡,避免进一步 损伤。
04
03
转运与院内急救
迅速转运
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 注意保暖和避免剧烈震 荡。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面部烧伤的伤者, 应注意清理口腔、鼻腔 内的分泌物和异物,防 止窒息。
心理支持
给予伤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焦 虑等情绪问题。
D
03 烧伤急救护理措施
创面处理与保护
01
02
03
04
清洁伤口
用生理盐水轻轻清洗伤口,去 除坏死组织。
涂抹药膏
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预防感 染。
包扎伤口
选用透气性好、无过敏反应的 纱布进行包扎,避免摩擦伤口

定期换药
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定期更换 敷料,保持创面清洁。
者体质。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康 复训练,促进伤口愈合和肢体 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采用紫外线、激光等物理治疗 方法,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疤 痕形成。
药物治疗
使用抗感染、抗凝、抗炎等药 物,预防并发症和感染。

烧伤教学ppt课件

烧伤教学ppt课件

企事业单位培训
组织企事业单位员工进行烧伤安 全培训,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 理制度,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
执行。
推广烧伤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
急救知识普及
通过宣传册、讲座等形式普及烧伤急救知识,提 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技能培训
组织专业的烧伤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公众在紧急 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志愿者队伍建设
建立烧伤急救志愿者队伍,为公众提供专业的急 救服务。
谢谢
THANKS
烧伤的危害与影响
01
02
03
生理影响
烧伤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 能受损,易引发感染、休 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心理影响
烧伤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 响生活质量。
社会影响
烧伤治疗及康复涉及大量 医疗资源,给社会带来负 担。
烧伤的常见原因与预防措施
常见原因
火焰、高温液体、蒸汽、电流、化学 物质等。
烧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热力损伤
高温导致皮肤组织细胞坏死和变 性。

紫外线、红外线等辐射能量导致皮 肤组织损伤。
03 烧伤的现场急救与治疗
CHAPTER
现场急救措施
01
02
03
04
迅速脱离致伤源
立即离开火源、热液等,避免 继续烧伤。
冷疗处理
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或用 冷水冲洗,以降低皮肤温度,
康复计划制定
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
进行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促进肢 体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 、洗澡、进食等。

烧伤的科普知识课件

烧伤的科普知识课件

烧伤的急救处理
不要涂抹任何药物:一度烧伤可用无菌 敷料覆盖,二度和三度烧伤必须接受医 生的专业处理。
防止烧伤的方 法
防止烧伤的方法
使用热液体时要小心:在接触 热水、油烟、沸水等热液体时 ,要格外小心。 慎用明火:在炉灶上、烧烤时 要确保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防止烧伤的方法
避免直接接触高温物品:避免直接接触 热水壶、电熨斗等高温物品。 防止儿童烧伤:在儿童身边增加安全设 施,如安全防护网、门锁等。
总结
总结
烧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处 理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特别要注意急救处理,避免使用不 恰当的药物。
总结
预防烧伤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特别 是在使用热液体和明火时要格外小心。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烧伤的分类
三度烧伤:伤及皮肤、皮下组 织,可能导致皮肤坏死,严重 损伤神经和血管。
烧伤的急救处 理
烧伤的急救处理
确保自身安全:先远离火源或其他危险 因素。 切勿用冷水直接冲洗烧伤面积:可以用 毛巾或湿绷带盖住受伤部位。
烧伤的急救处理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请医院派救护 车前来。 解开紧身衣物:如果有,避免束缚 烧伤部位。
烧伤的科普知 识课件
目录 引言 烧伤的分类 烧伤的急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发生 时需要迅速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本课件将介绍烧伤的分类、急救处 理和防止烧伤的方法。
烧伤的分类
烧伤的分类
一度烧伤:只影响皮肤表层,通常会出 现红肿和疼痛。 二度烧伤:伤及皮肤的深层,可能出现 水泡、肿胀和疼痛。

烧伤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烧伤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皮及部分真皮,表现为水泡、红肿、疼 痛。
- 三度烧伤:最严重的烧伤程度,损 伤表皮、真皮以及部分或全部皮下组织 ,表现为焦炭样坏死、灰白色、无痛觉 。
烧伤的原因和危害
烧伤的原因和危害
原因: - 火源:明火、燃气、火灾等。 - 热液体:沸水、油烫等。 - 热固体:高温金属、热器具等。 - 化学物质:酸碱溅入等。
烧伤的康复和心理辅导
烧伤的康复和心理辅导
康复: - 重要的康复措施包括物理治疗和康
复训练。 -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热疗、按摩和理
疗。 - 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功能和重建肌肉

烧伤的康复和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 - 烧伤后常伴随心理创伤,需要专业
心理辅导。 - 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重
新适应生活。 - 可采用音乐疗法、画画疗法等辅助
烧定义和分类 烧伤的原因和危害 烧伤的急救和处理 烧伤后的护理和预防 烧伤的康复和心理辅导
烧伤的定义和分类
烧伤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烧伤是由于外界热能对人体组织 的直接或间接损伤所造成的一种创伤。
分类: - 一度烧伤:仅损伤表皮,表现为红
肿疼痛。 - 二度烧伤:烧伤程度较重,损伤表
。 - 保持伤员稳定,及时就医。
烧伤后的护理和预防
烧伤后的护理和预防
护理: -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 按时给予药物治疗。 - 注意饮食,提供足够的营养。 - 避免活动过度,保持休息。
烧伤后的护理和预防
预防: - 加强火灾安全教育。 - 使用家用电器时注意安全。 - 注意用火用电的环境。 - 避免接触高温物体和化学品。
治疗方式。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烧伤的原因和危害
危害: - 造成组织坏死,导致功能障碍。 - 可能感染引发并发症。 - 严重烧伤可危及生命。

烧伤外科学ppt课件

烧伤外科学ppt课件
我国采用的是III度四分法:
即I°、II°(浅II°、深II°)、III°
简单记:★
一度发红,二度起泡,三度焦痂。
13
★各度烧伤的临床表现★
烧伤深度
损伤深度
临床表现
愈合过程
I0 浅II0 深II0
III0
伤及表皮层,生发层 皮肤发红,无水泡, 1周内 愈合
健在
剧痛
伤及真皮浅层,部分 有水泡,水泡基底 2周内 愈合有色
生发层健在
潮红、触痛明显
素沉着,无疤痕
伤及真皮深层,皮肤 有水泡,水泡基底
附件健在
红白相间,痛觉减
退
3-4周后 愈合, 有疤痕
伤及全层皮肤,甚至 焦痂,有树枝状栓
肌肉骨骼
塞血管、无痛
不能自愈, 植皮或皮瓣
14
15
双上肢二度烧伤(水疱皮已脱落)
16
栓塞血管
双下肢三度烧伤创面
17
(3),烧伤严重度分类:
13各度烧伤的临床表现烧伤深度损伤深度临床表现愈合过程伤及表皮层生发层健在皮肤发红无水泡剧痛愈合浅ii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健在有水泡水泡基底潮红触痛明显愈合有色素沉着无疤痕深ii伤及真皮深层皮肤附件健在有水泡水泡基底红白相间痛觉减34周后愈合有疤痕iii伤及全层皮肤甚至肌肉骨骼焦痂有树枝状栓塞血管无痛不能自愈植皮或皮瓣1415双上肢二度烧伤水疱皮已脱落16栓塞血管双下肢三度烧伤创面173烧伤严重度分类
1.清创术 ①目的 ②方法: 先去污、消毒, 保留水泡皮, 外用抗生素, 包扎或暴露。
2.包扎疗法: 3.暴露疗法: 4.半暴露疗法: 5. 浸泡疗法 : 6. 手术疗法: 切、削痂 植皮 皮瓣移植
31
双下肢三度烧伤涂磺胺嘧啶银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人全身体表面积为100%,将身体各 自然部位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近似值, 划分成若干个9%。即头颈部占体表面积 9%(1×9%),每一上肢占9%(双上肢 2×9%),躯干(含会阴1%)占 27%(3×9%),双下肢(含臀部)占 46%(5×9%+1%),共为 11×9%+1%=100%(如图所示)
• 注意:烧伤面积计算及严重性分度不包括Ⅰ度烧伤面积
32
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 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 injury )
致伤因素: 热力 化学物质: 局部腐蚀 全身中毒 诊断 现场相对密闭 呼吸道刺激症状 口鼻周有深度烧 伤
33
二、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
• 休克期Acute humor exudation stage (Shock stage) :伤 后3小时最为急剧,8小时达高峰,持续 36~48小时。 • 感染期(Infectious stage): 水肿回收期; 伤 后2~3周,组织广泛溶解阶段。 • 修复期(Rehabilitation stage): 浅度烧伤自行修 复; 深Ⅱ°烧伤上皮岛状融合修复 ; Ⅲ°烧伤靠皮肤移植修复。
目标:尽快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 场,进行危及生命的救治措施。 1.迅速脱离热源 1.迅速脱离热源 2.保护受伤部位 2.保护受伤部位 3.维护呼吸道通畅 3.维护呼吸道通畅 4.其它救治措施 4.其它救治措施
36
五、烧伤休克(Shock) 临床表现与诊断(Clinical feature) feature) P↑,脉弱,心音 低弱脉压变小, Bp↓ 呼吸浅、快 尿量减少 口渴难忍 烦躁不安 肢端凉,畏冷 Hct↑、低血钠、 低蛋白、酸中毒
轻度烧伤(Mild degree burns):Ⅱ°烧伤面积 ≤9% 中度烧伤(Moderate degree burns):Ⅱ°烧伤 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10% 重度烧伤(Severe degree burns):烧伤总面积 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 ;或 ~49% 10%~19% Ⅱ°、Ⅲ°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 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Major degree burns):烧伤总面积 ≥50%;或Ⅲ°烧伤面积≥20%;或已有严重并发 症。
estimation burn surface area )
不论年龄或性别,将患者手的五指并拢, 单掌面积大约为本人身体体表面积的1%, 这种方法对小面积烧伤的估计,较为方 便。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可与九分法 结合应用。 • 患者手掌=1%
13
图3 面积计算——手掌法
14
烧伤深度判断(三度四分法)
28
Ⅲ°烧伤(Full-thickness burns )
29
← Ⅲ°烧伤(Full烧伤(Fullthickness burns)
Ⅲ°烧伤(Full烧伤(Fullthickness burns) →
30
烧伤后创面感染,进一步加深成Ⅲ°创面 Ⅲ
31
烧伤严重性分度(Degree 烧伤严重性分度(Degree of burns)
烧伤 (BURNS)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烧伤整形科 钱利 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 410011, China
1
学习内容
1、第一节:热烧伤(重点掌握) 2、第二节:电烧伤、化学烧伤和冷 冻伤 (一般了解) 3、第三节: 咬螫伤(自学内容)
34
三、治疗原则(Treatment) • 小面积浅表烧伤:清创、保护创面。 • 大面积深度烧伤: 1. 早期纠正休克,维持呼吸道通畅; 2. 早期切除坏死组织,植皮覆盖; 3. 防治多内脏功能障碍; 4. 重视形态、功能的恢复。
35
四、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
(Emergency treatment, transportation and primary treatment.)
40
抗休克期的观察指标 1. 每小时尿量:成人>20ml/h,小儿> 1ml/Kg。 2. 病人安静,无烦燥不安。 3. 无明显口渴。 4. 脉搏、心跳有力,P<120次/分。 5. 收缩压>90mmHg,脉压> 20mmHg。 6. 呼吸平稳。
41
六、烧伤全身性感染 (Systemic infection of burns) 诊断 1. 性格改变。 2. 体温骤升或骤降,波动幅度较大。 3. 心率加快。 4. 呼吸急促。 5. 创面骤变。 6. 白细胞计数骤升或骤降。
42
防治(Anti-infection) 防治(Anti-infection)
1. 及时积极纠正休克,维护机体的防御 功能,保护肠粘膜屏障。 2. 正确处理创面。 3. 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 4. 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护 脏器功能。
43
七、创面处理 (Wound treatment)
• Ⅰ°烧伤 :无需特殊处理 ,自行消 退。 • 浅Ⅱ°烧伤:水疱皮完整,保留;水 疱皮已破,包扎。 • 深度烧伤:外用抗菌药物,早期手术 并植皮(Skin grafting)。
5
一、伤情判断 (Diagnosis)
烧伤面积(Estimate of burn area) 烧伤深度(Judgment of burn depth) 是否合并呼吸道损伤(Inhalation
injure of burn area)
概念
是指皮肤烧伤区域占全身体表面积 (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 的百分数
44
烧伤创面暴露疗法(Exposure)
45
烧伤创面暴露疗法(Exposure)
46
烧伤创面包扎疗法(Dressing)
47
深Ⅱ度烧伤创面削痂 (Tangential Excision)
48
八、植皮术 (Skin grafting)
游离皮片移植 1. 刃厚皮片:含 表皮和部分真 皮乳头层,厚 度约 0.15~0.25m m。用滚轴刀 取皮。
37
烧伤休克的治疗 Fluid resuscitation • 补多少 • 补什么 • 怎么补
38
烧伤休克补液 (补多少、补什么)
第一个24小时内 每1%面积 、 成人 儿童 公斤体重补液 1.5ml 1.8ml 量(额外丢失) 晶体液:胶体 液(补什么) 婴儿 第二个 24小时 内
第一个 24 24小时 2.0ml 的1/2 1/2 同左
49
足部肉芽创面刃厚植皮 (Free skin grafting)
50
大面积Ⅲ°烧伤的植皮术
⑴大张异体皮开 洞嵌植自体 (右图) ⑵自体微粒植皮 ⑶网状皮片移植 术
51
2. 中厚皮片:表 皮和真皮 的1/2~1/3, 厚度约为0.3 ~ 0.6 mm 。 用鼓式取皮机 取皮。
52
3. 全厚皮片:包括皮肤全层,还有可包 括真皮下浅层血管网的超厚皮片。可 以用手术刀取下。 皮瓣移植(Flap) 皮瓣移植(Flap) 适用于修复软组织严重缺损 ,肌腱 、 神经、血管裸露,创底血液循环差的深 度创面,特别是功能部位。包括带蒂皮 瓣移植与游离皮瓣移植两类。
9
表1 中国新九分法
部位 发部 头部 面部 颈部 双上臂 双上肢 双前臂 双手 躯干前 躯干 躯干后 会阴 双臀 双下肢 双大腿 双小腿 双足 *成年女性的臀部和双足各占6% 占成人体表% 3 3 3 7 6 5 13 13 1 5* 21 13 7*
10
占儿童体表% 9+(12-年龄)
9
9×2
9×2
20
浅 Ⅱ° 烧 伤(Superficial partial-thickness burns)
21
热油烫伤
22
浅 Ⅱ° 烧 伤(Superficial partial-thickness burns)
23
烧伤深度的识别:深二度烧伤 (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s)
意义
判断烧伤病人严重性的依据。 抗休克治疗的依据。
7
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
Assessing size
• 1.中国新九分法(Chinese Way/Role of nine) • 2.手掌法(Palm method for estimation burn surface area )
8
中国新九分法 (Chinese Way/Role of nine)
53
1. 带蒂皮瓣 有血供的皮肤与皮 下组织形成,有蒂 与供皮区相连。
中、重度 2:1 特重 1:1
2000 基础需水量 (5%葡萄糖) ml
60-80 100ml 同左 ml/kg /kg 39
烧伤输液原则 (怎么补)
• 1、先快后慢(第一个八小时输入脱水量的1/2 和生理需要量的1/3,剩余液体后16小时输入) • 2、先晶后胶再水、交替进行 • 3、注意酸碱和电介质平衡 • 4、根据尿量调节输液速度和总量
Assessing depth
• 1、Ⅰ度烧伤First degree burns • 2、浅Ⅱ度烧伤Superficial partialthickness burns • 3、深Ⅱ度烧伤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s • 4、Ⅲ度烧伤 Full-thickness burns 15 /Third degree burns
18
烧伤深度的识别:浅二度烧伤 (Superficial partial-thickness burns)
1、层次:伤及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完好 2、感觉:皮肤疼痛明显 3、外形:皮肤大水泡,基底红润 4、预后:2周愈合,不留疤痕,可能有色 素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