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发展1. 引言1.1 概述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是现代社会进步与女性平等意识崛起的产物。
随着社会变革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作家开始涌现并以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观点探索各种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引言部分将概述文章内容,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从历史背景、社会变革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等角度深入探讨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然后,我们将介绍几位当代女性作家的代表作品,并探讨她们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接着,我们将重点关注当代女性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它反映社会现实、传递价值观念以及对于女性群体的启示和鼓舞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当代女性文学兴起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和阶段性成就,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发展,探寻其中的历史背景、社会变革以及女性主义理论等关键因素,进而评估当代女性文学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增进读者对当代女性文学作品及其创作者的了解,并加深对女性权益和价值观念传递的思考。
2. 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发展2.1 历史背景在20世纪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社会观念的变革,当代女性文学开始崭露头角。
传统上,女性往往被边缘化,在文学圈内鲜有作为独立的创作者被承认。
然而,20世纪后期以及21世纪初,众多女性作家开始涌现出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2 社会变革的影响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发展与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对于女性权益和平等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加强。
这种社会意识深刻影响了文学领域,为女性作家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表达自我的平台。
同时,逐渐形成的女权主义运动也推动了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并赋予了其更深远的意义。
2.3 女性主义理论的崛起除了社会变革外,当代女性文学还受到了女性主义理论思潮的影响。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ppt_compressed

走出家庭、进女校读书、与同 龄女性交流
出外旅行、参与社会活动、与男性交往 _都是现代 女性写作发生的客观条件。
女学生群体的出现,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女性文化的开始
22
到1919年
中国的初等小学女学生是190882人,高小女生则达
25
四 现代女作家的产生
遂疳,"二.1 :• th-
.f i •- ••品:;•. ■+* •:
….....J •-. • ♦• • •
■
26
康有为 梁启超号召女性放足进入学校 他们看重的是女性的生产功能
新文化运动也号召妇女们从家庭中逃离 人自由意志的尊重
是为了培养健康的 但看重的是对于个
唧於*宀•二爭不•卩即部二掘
堂正正地做一个人”的目标。
如果说女性走出家庭进入学校只是为女性写作提供了客
24744人
这个数字远远大于十年前女学生数量。官办的师范学堂
为女学生提供学习费用。1922年-1923年间,中国还
由官方出资
当时的政府也
有了两所女子高等学校—北京女高师和燕京女大
开始资助青年女性出国留学
她们在日本、美国、英国学习医学、
师范、艺术史、文学等 。这些进入高等学府就读的青年女性,获得 了更多的阅读、写作、 发表文字 进入社会领域的机会
文学,了解屮国女作家文本屮的女性精神。 屮国现代女性文学是一个 重要的文学史组成部分,从 1917年陈衡哲发表小说开始,百年屮国 文学史上有了屮 国女作家的名字,而从19 19年开始,冰心成为了屮
国现 代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也从此开始,百年屮国 文学因 为有了女性作家而更为丰富和多元。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影响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影响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与影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中国女性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权益和价值。
通过文学的表达,她们传递了自己的声音和思想,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源于女性地位的提升。
在传统社会中,女性被束缚在家庭和婚姻中,缺乏自由和平等的机会。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开始争取平等的权益,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
这种社会变革为女性文学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女性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发声。
其次,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也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女性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常常被束缚在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家庭责任中。
现当代女性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挑战了这种传统观念,探讨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由选择。
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创作,展现了女性的多样性和独立性,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还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女性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女性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记录了这一社会变革的历程,表达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她们关注女性的职业发展、家庭关系、婚姻观念等问题,为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启发。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发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女性作家通过文学作品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不公平现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思考。
其次,它为女性提供了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激励了更多女性走向文学创作的道路。
女性作家的成功经历鼓舞了无数的女性,激发了她们追求自我实现和独立思考的勇气。
然而,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尽管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社会变革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仍然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的问题。
当代女性作家创作兴旺的时代背景

此期女性创作尽管在整体上勇于否定封 建父权夫权以及现代消费文化对女性的伤 害,但一些时候仍然不敢正视异己力量, 以致在自我精神世界的抚惜中放弃了深入 一步的理性追问,显现出女性文学初兴期 创作精神怯弱的一面;一些女作家不能艺 术地提炼情感素材、理性地审视表现对象பைடு நூலகம் 部分作品一定程度上流于宣泄,在艺术方 面留下了比较明显的缺憾。
精美的语言
• 他拿他夫人的手热烈的嗅了几嗅,又抬头望着她 道:“你也有点醉罢?这腮上薄薄的酒晕,什么 花比得上这可爱的颜色呢?----桃花?我嫌她太俗。 牡丹?太艳。菊花?太冷。梅花?也太瘦。都比 不上。”说着他又告近坐一些,“呀!不用讲别 的!就拿这两道眉来说罢,什么东西比得上呢? 拿远山比----我嫌她太淡;蛾眉,太弯,柳叶,太 直,新月,太寒。都不对,都不对。眉的美真不 亚于眼的美,为什么平时人总说不到眉呢?” ——凌叔华《酒后》
• 凌叔华站在爱情外写爱情,以旁 观视角与“问题”小说偏重于写 现实人生是近似的。
凌叔华创作的主要内容
(1)体察传统闺秀的人生失落 (2)反思旧式太太的精神缺陷 (3)探讨现代婚姻中男性与女
性的泛爱问题 (4)探讨女性婚姻与事业的矛
盾
1947年,凌叔华与丈夫陈源 (陈西滢)赴法国,后在 英国定居。
•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她这一时期 的作品多围绕母爱、童真和大自然三 大主题,构筑冰心的思想内核—— “爱的哲学”。
1923年冰心在燕京大学 毕业时获金钥匙奖
• 1923年,冰心以优异成绩取得美国威 尔斯利女子大学的 奖学金。
• 冰心关于妇女教育问题的代表作品是 《两个家庭》。
冯沅君 (1900~1974) 河南唐河县人,原名冯恭兰、冯淑 兰,笔名淦女士、沅君等。与著名哲学 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 《隔绝》、《旅行》、《隔绝之后》五 四文学婚恋题材的重要作品。
近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开创与发展

近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开创与发展一、引言近代中国女性文学是指在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作家们在文学创作领域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重要贡献。
女性文学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和观念的解放,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与文学创作,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于社会、家庭、爱情等话题的思考和诉求。
二、近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开创者1.宋庆龄:宋庆龄是早期倡导妇女解放运动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先驱。
她以《我把一切献给你——写给李大钊》等散文为人所熟知,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发出了声音。
2.徐志摩:徐志摩是近代中国著名诗人之一,他不仅有着卓越的才华,在其诗歌中也关注了许多与女性相关的主题。
他对于爱情、婚姻、自由等问题进行了思索和表达,并以此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作家。
3.林徽因: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女性建筑师、诗人、散文家。
她以《梦里花落知多少》等作品呈现了自己对于爱情、家庭、自我的思考,并在近代中国女性文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近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1.现实主义题材的兴起:随着20世纪初社会风气的变革,许多女性作家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创作了大量揭示社会现实的小说和散文。
如茅盾的《荷花淀》、美玲的《城南旧事》等作品引领了一股现实主义写作热潮。
2.女性主义意识觉醒: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以自己独立而坚定的声音投身于文学创作。
她们用文字探索着自我认同和权力平等的话题,涌现出许多重要作品。
3.多元化的创作风格:近代中国女性作家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批判社会的锐利笔触,也有温柔细腻的描写;既有犀利幽默的叙述,也有抒发内心情感的诗歌。
她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赋予了女性文学更多元、更丰富的面貌。
四、近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影响与意义1.传递女性声音:近代中国女性文学为广大女性提供了一个表达与发声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到女性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推动了社会对于妇女权益和平等问题的认知。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院0801陈天华女性文学自诞生之始就与女性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说,女性意识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在我国,从古代至近代,虽然时有女作家和女性作品出现,却并未形成关注女性意识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
中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开始于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并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一同发展。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在这一较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的特殊历史际遇中成长起来。
一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性别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中国第一代醉心于表现中国知识女性精神觉醒、个性解放的现代女作家,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得以诞生。
她们是在“五四”时期以群体的面貌登上中国文学舞台的,积极地体现出了急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寻求解放道路的自由意识。
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主要女作家有陈衡哲、谢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陆晶清、陈学昭、白薇、苏雪林、凌叔华、袁昌英等。
“在当时的刊物上,以女士署名的作者不下二十人,而且文章或小说都以带‘女’字为荣,形成了一种推崇女性作品的风尚。
”1918年,陈衡哲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近千字对话体小说《老夫妻》,揭开了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历史帷幕。
之后,她发表的十余篇中有六篇写的是妇女问题。
这些作品关于女性内心世界的展现,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求索精神,超越和突破了男性作家的局限,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文学垄断,在中国文学史上醒目地树起了女性文学的旗帜。
二“五四”高潮过后,女作家们的创作多表现为她们对社会、人生、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影响最大的女作家当推冰心。
出身于大家闺秀的冰心,用其特有的“爱的哲学”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希望改变社会不公平、争取自由自立的女性意识。
冰心以创作问题小说步入文坛。
首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就提出了改造旧家庭,解放妇女和建立新生活的观点。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崛起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崛起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如今已成为文坛的重要一支,这股崛起的力量不容小觑。
女性作家们的作品引领着社会的潮流,传递出更多女性的声音与视角,反映了当代女性在社会、家庭和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首先,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崛起源于社会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转型。
传统的家庭结构逐渐瓦解,女性地位不断提升。
女性开始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追求自我实现。
这些社会变革为女性文学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女性作家们深入人民生活,捕捉到了社会的变迁与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她们用自己的文字,借助小说、散文、诗歌等形式,展现出了当代女性的经历和感受。
她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对社会运动、家庭责任、性别身份等问题的思考与疑问,为社会发声。
其次,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崛起也受益于女性教育的普及。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女性开始接受更多的学习和启蒙,自身的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这为女性文学的崛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高学历的女性作家们通过自己丰富的阅历和深入的思考,创作出了多元化、质量高的作品。
她们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思考角度,描绘出了当代女性的内心世界。
她们写出了关于爱情、婚姻、职场、家庭等问题的独到见解,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此外,女性作家们的创作也反映了中国当代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追求。
她们以自我为中心,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
通过文学创作,她们表达了对自由、独立和平等的追求。
女性作家们通过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当代女性的勇敢、坚韧、智慧和独立。
她们描绘了女性在职场上的争取,婚姻中的选择和权衡,个体对社会压力的抵抗等情境和挑战。
她们以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呈现出了当代女性面对困境时的坚毅与追求。
然而,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崛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女性作家们在文学市场上仍然遭遇到不少困境。
虽然女性作家们的作品日益受到读者的关注,但与男性作家相比,她们在市场推广和知名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如。
其次,女性文学作品在文化传统上的局限性亦是一个挑战。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是一曲关于女性角色权利与平等的壮丽乐章。
自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女作家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文坛中心舞台,用文字书写着女性身份的探索与解放。
她们通过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社会现实的触动以及对个体情感的挖掘,塑造了一幅真实而立体的女性形象。
一、风起云涌:女性主义的崛起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与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密不可分。
女性主义的兴起为女性作家提供了独立发声的平台,也为她们赋予了从女性视角出发剖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女性文学经历了第一次热潮,众多女性作家以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创作,其中包括金宇澄、冯骥才等人。
她们通过作品表达了对传统婚姻观念和家庭模式的质疑,探讨了女性的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二、现实主义的真实写照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探讨女性问题的同时,也着眼于社会现实的揭示与反思。
许多女性作家以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通过细腻入微的故事情节和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当代女性面临的各种困境和挣扎。
其中代表性作家蔡骏创作的《离婚》以离婚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婚姻和家庭的问题;亦舒的作品《爱情转移症》则揭示了女性在追求爱情与事业的过程中的挣扎与得失。
这些作品反映了现代女性在爱情、事业、家庭等层面的纠结与抉择,反映了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女性困境。
三、个体情感的挖掘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还体现了对个体情感的细腻触动和深入挖掘。
女性作家运用独特的叙述手法,以内心独白、自我思辨的方式,深入展现女性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变化。
作家张抗抗的《云的彼端,约定的地方》以情感为线索,通过讲述女性角色在婚姻中的迷茫与抉择,展现了女性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迁。
作家王海燕的作品《平原上的夏洛克》则展示了女性独特的思考方式和感受力,以及对生活与人性的洞察力。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女性形象的描绘,也使读者深入感受到女性独特的情感与思考方式。
四、身份认同的探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也伴随着个体身份认同的探索与建构。
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曾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
如王蒙、王安忆、张洁、冯骥才等。
在她们的作品中,均深刻地体现了她们对女性意识的理解与感悟,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揭示和追求。
但是,随着女性文学的不断发展,女性作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80年代中期出生的许多女作家已经不再局限于自己的私人世界,而是把关注对象转移到了社会现实之中。
例如李娟等人写下了大量关于新疆农村生活的作品,她们开始对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风俗等进行观察与探索,并且在作品中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女性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创作类别。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发展到了如今的勃兴状态,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但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与不足,本文从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切入点,对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笔者认为,女性文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已经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社会发展方式等方面发生了一定变化,当代中国女性文学也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
本文将从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进行研究的背景出发,进而分析其崛起与特征。
“女性文学”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由女性作家群体所创作的一种文学作品,其所体现的是特定历史阶段之下社会女性群体的生活状况、审美情趣以及思想感情等。
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女性文学也呈现出了独特的特征。
女性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造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男作家”与“女作家”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导致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性别化倾向。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题材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题材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题材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题材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呈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题材的发展和变迁。
一、女性题材的兴起女性题材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女性开始站在了社会舞台上。
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推动了女性解放的浪潮,女性开始探索自我,追求自由和平等。
这一时期的女性题材作品主要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命运,以及她们对传统束缚的反抗和追求自由的努力。
二、女性题材的多样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题材的内容也逐渐多样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题材的作品不仅仅关注女性的生活和命运,还探讨了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女性题材的作品呈现了女性的多面性,既有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也有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
作家们通过女性题材的作品,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勇气和毅力,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三、女性题材的文学形式女性题材的文学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题材的作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小说作品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了女性的生活和命运,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压力。
诗歌作品则通过抒发情感和思考,表达了女性对生活和社会的感悟和思考。
四、女性题材的代表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中有许多优秀的女性题材作品,其中一些作品成为了经典之作。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对于女性命运的描写深入人心,展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苦难和无奈。
另外,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以及钱钟书的《围城》等作品,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挣扎和追求。
五、女性题材的现实意义女性题材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呈现,更是对于社会问题的反思和探讨。
女性题材的作品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呼吁社会对女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概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概述中国的女性文学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古代经典文学作品。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女性权益运动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中国当代女性文学逐渐蓬勃发展起来,并成为中国文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其次,社会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改善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参与文学创作。
在过去,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参与公共事务。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逐渐走出家庭,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和创作,这也为女性文学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主题涵盖了广泛的领域。
一方面,关于家庭和婚姻的作品成为了女性文学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作品通过对婚姻和家庭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并探讨了家庭关系和婚姻制度对女性个体的影响。
另一方面,女性文学也关注着女性在社会和职场中的地位和挑战。
通过描绘女性在职场争斗和努力奋斗的故事,女性文学展现了女性的智慧、才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风格和形式也呈现多样性。
一些作品采用了传统的文学形式,如小说、散文和诗歌。
这些作品中常常有着女性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同时也带有一些浓厚的女性意识形态。
另一些作品则采用了现代的文学形式,如短篇小说、实验性诗歌和散文随笔。
这些作品以其独立的思考和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敏感描写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很多。
张爱玲是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醒来》、《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现代社会之变化的独到观察而备受赞誉。
李碧华是另一位备受关注的女性作家,她的代表作《倾城之恋》以其对爱情和命运的探讨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此外,王安忆、莫言、三毛等作家也都写作了许多关于女性命运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总的来说,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展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活和角色,通过对女性命运的描绘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揭示了女性的力量和追求。
这些作品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风格,呈现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读者们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生活和思想世界。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件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 1.梁启超的“新文体”散文 • 梁启超《新民说》中心思想就是启蒙,就
是提出批判改造中国的国民性,制造中国 魂的问题。 • 2.章太炎等革命派散文 • 文章的主题鼓吹排满、反清的民族民主革 命。
二、小说
小说内容是严肃与游戏并存,后期 倾向以消遣游戏为主。
四大谴责小说
翻译小说
• 周树人兄弟《域外小说集》 •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 • 《黑奴吁天录》
1.诗界革命
冯将军歌 黄遵宪
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 五千人马排墙进,绵绵延延相击应。 轰雷巨炮欲发声,既戟交胸刀在颈。 敌军披靡鼓声死,万头窜窜纷如蚁。 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
2.文界革命
• 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 号,力求借鉴日本和西方的思想内容和 语言形式,创造出一种“新文体”。
(二)白话的兴起
• 黄遵宪 (1848-1905)引俗话入诗,宣称 “我手 写我口”;
• 梁启超(1873-1929) 创制了“新文体”,向着白 话文迈出了第一步;
• 裘廷梁(1857-1943)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 发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
(三)近代诗文界的革命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变革,首功应归诸梁启超。他首先提 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饮冰 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享年五十六岁。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条件
(一)近代知识界的形成 (二)白话的起 (三)近代诗文界的革命(一)近代知识界的形成
• 知识分子角色的转换 • 近代报业的兴起 • 学会的涌现
为具有现代性的文学诞生和成长提供了重要 条件:
• (1)催生出一批真正具有独立思想的作家 。
融优学堂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章节测验答案

解忧书店 JieYouBookshop 1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1.【单选题】女性生活中出现的新变化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A参与社会活动B与同龄女性交流C请私塾先生进入家庭D出外旅行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2.【多选题】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所有出自女性之手的作品可以被称为是女性文学B现代女性文学特指“五四”后的女性文学C女学生群体的出现意味着女性文化的新变开始了D康梁对女性的自由意志予以尊重,号召女性放足,进入学校正确答案: A B C 我的答案: A3.【判断题】将妇女们从家内解放到学校,能产生真正的现代女性。
正确答案:错误我的答案:正确4.【单选题】女性的主体性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A经验主体B思考主体C言说主体D审美主体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5.【判断题】“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现代女性写作提供了创作者。
正确答案:正确我的答案:正确2从女学生到女作家1.【单选题】影响女学生们使用白话的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A教师授课时对《新青年》《每周评论》的介绍B西方经典作品如《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传入和译介C图书馆内的《随园女弟子诗》D校刊与期刊杂志的支持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2.【多选题】下列选项对女儿们走出家,成为女学生有助益的是?A1922年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系统改革令》B名士文人在家中收女弟子C民国初年,各地陆续开办了省立女子师范D政府提供官费资助并调整留学政策正确答案: A C D 我的答案: C3.【判断题】校刊为文学女青年的写作提供了最有影响力的舞台。
正确答案:错误我的答案:正确4.【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助推女儿们成为女作家的因素A校园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的资源B新文化运动先驱的授课C教师对写作发表的鼓励D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不开明家庭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5.【判断题】进学校,意味着女孩子们将从官太太、少奶奶的候选人变成有独立意志的社会女性。
正确答案:正确我的答案:正确3女高师作家群1.【多选题】下列选项体现女学生与新文学社团之间密切关系的有A庐隐、王世瑛是文学研究会会员B陆晶清、石评梅主持《京报·妇女周刊》C苏雪林主持《益世报·女子周刊》D冯沅君与创造社保持密切联系正确答案: A B C D 我的答案: A2.【判断题】女高师文艺研究会的转变发生在第二期,成员们有了做文艺青年的自觉正确答案:错误我的答案:正确3.【判断题】女高师形成浓厚的新文学创作风气,与胡适、鲁迅、周作人等北京大学兼任教员的推动有关正确答案:正确我的答案:正确。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梳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院0801陈天华女性文学自诞生之始就与女性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女性主体的角度来说,女性意识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
在我国,从古代至近代,虽然时有女作家和女性作品出现,却并未形成关注女性意识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
中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开始于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并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一同发展。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在这一较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和思想文化革命的特殊历史际遇中成长起来。
一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性别意识的觉醒,催生了中国第一代醉心于表现中国知识女性精神觉醒、个性解放的现代女作家,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得以诞生。
她们是在“五四”时期以群体的面貌登上中国文学舞台的,积极地体现出了急于挣脱封建礼教束缚、寻求解放道路的自由意识。
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主要女作家有陈衡哲、谢冰心、庐隐、冯沅君、石评梅、陆晶清、陈学昭、白薇、苏雪林、凌叔华、袁昌英等。
“在当时的刊物上,以女士署名的作者不下二十人,而且文章或小说都以带‘女’字为荣,形成了一种推崇女性作品的风尚。
”1918年,陈衡哲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近千字对话体小说《老夫妻》,揭开了现代中国女性小说的历史帷幕。
之后,她发表的十余篇中有六篇写的是妇女问题。
这些作品关于女性内心世界的展现,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求索精神,超越和突破了男性作家的局限,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打破了文学垄断,在中国文学史上醒目地树起了女性文学的旗帜。
二“五四”高潮过后,女作家们的创作多表现为她们对社会、人生、婚姻、家庭等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影响最大的女作家当推冰心。
出身于大家闺秀的冰心,用其特有的“爱的哲学”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希望改变社会不公平、争取自由自立的女性意识。
冰心以创作问题小说步入文坛。
首篇问题小说《两个家庭》就提出了改造旧家庭,解放妇女和建立新生活的观点。
011917-1927女性文学概况

中共早期党员郭隆真以及向警予、康克清,为争取自由而 逃出父亲掌控东渡日本的剧作家白薇、作家丁玲、曾任南 京市党部妇委书记陈君起、当过女兵后又教书,四次逃婚 的谢冰莹等,都是接受了新思潮洗礼,冲出家门在社会奋 斗的新女性,从而走上了人生的新道路。
据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的调查统计,当时全国 已有女大学生887人,占全体大学生总数的2.5%。
姓名 籍贯
所在系 姓名 籍贯
所在系
王兰 江苏无锡 哲学系 赵寿璧 贵州贵阳 哲学系
邓春兰 甘肃循化 哲学系 程勤若 安徽歙县 国文系
韩恂华 直隶天津 哲学系 奚浈 江苏南汇 英文系
赵懋云 四川南溪 哲学系 查晓园 浙江海宁 英文系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研究
第一讲:1917-1927女性文学概况
一、女性文学崛起的原因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运动。伴随着思想 解放和人的意识的觉醒,妇女问题作为社会改革的 主要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主意,妇女解放随着民族的 现代化被提到了议事议程,在中国出现了由男性精 英知识分子发动的妇女解放运动。一部分女性获得 了写作权利,女作家第一次以群的状态出现在中国 坛。
对婚姻抱着一种悲观厌恶的想
法:在那个年代,一个妇女结
了婚,一生就完了。所以在我
上学的时候,路上遇到结婚的
花轿,觉得这个妇女完了,当
时就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
杨荫榆
3)发现“娜拉”与婚姻自由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二节 近代知识界的形成
• 三、学会的涌现 • “学会运动”以它的众多实践为中国输入了具有近代性质 的知识组织性,还开启了近代知识界的一些新的实践领域, 并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公共的知识空间。 • 上述三个方面的变化,以其整体性的信息显示了中国近代 知识界的形成。 • 它们不只是一种实践形式,还同时是中国现代性实践的资 源和动力。
第二节 近代知识界的形成
• 一、知识分子角色的转换 • 面对“衰世”传统知识分子阵营突起了一股社会批判思潮, 同时也为国人打开了放眼西方的视域。 • 30年“求富求强”的洋务实践的失败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 痛苦裂变并重新寻找身份认同的过程。 • 甲午战争以后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一 定程度上从封建政治体制中游离出来之后,开始了新一轮 的分化。 • 在自我意识上,他们已从一个往昔共命运的封建王朝中脱 身而出,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传统的发端, 并由此开启了一系列前后相承而又不断变化和拓展的现代 知识实践。
第三节
白话的兴起
• 一、白话与近代以来的话语实践 • 中国近现代文化实践中的“白话”这一概念,不应被视为 一种历史的或语言的实存,它是近代以来一系列话语实践 的生成物。 • 在中国近代的社会文化和知识语境中,“白话”并不是一 个确定的语言学实体,而是社会文化实践所要寻找和建构 的目标和对象:一种普及教育、开启民智的工具,一个富 国强民的良方。 • 1887,黄遵宪,《日本国志》 • 1892,宋恕,《六斋卑议》 • 卢戇章,清末第一种切音字方案和切音学著作《一目了然 初阶》
第三节
白话的兴起
• 二、语文革新思路的广泛展开 • 甲午后,知识界在对现实的深入反省中,开始进一步将目 光转向教育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普及教育、开通民 智的思想要求之下,汉字作为思想启蒙和文化传播工具的 弊端更是暴漏。“语文革新”作为社会实践的内容,引起 关注。 • 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 • 裘廷梁《中国官音白话报》,“崇白话废文言”将文言与 白话植入了二元对拼音化”方案的推出 • 中国的古汉语作为“问题”出现,源于拼音文字对汉字的 挑战。 • 利玛窦 • 1900年,王照出版了《官话合声字母》
张莉: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绪言:现代妇女写作的中国式发生张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作家――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第一代女大学生,是本论文所关注的主角。
女学生与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渊源,只有借助于梳理第一批女作家们的教育史、生活史及写作史,才有可能被充分阐明。
为此,我想要借助的是“社会性别”这一历史范畴。
只有当研究者进入历史情境,采取“共时”的讲述,“社会性别”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视角,研究也才会具有意义。
换言之,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关注“中国环境下妇女写作的发生”,而不是时下妇女文学研究中通用的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中国妇女写作”。
导论将勾勒出本论文的主旨,并阐释社会性别与女作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我的结论是,通过重视社会性别及妇女写作实践,中国妇女写作的独特性将得到呈现,进而“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妇女写作之间的关系将获得反思。
有关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研究,会为我们业已熟知的“女性写作”带来某种修正和调整,进而丰富我们对现代文学发生史的理解。
现代妇女写作发生的历史条件1898年到1925年,有关妇女的一切价值判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妇女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她们的身体被凝视、讨论、批评,也被试图进行改造,她们从来没有这样地被举国重视。
在这之前,中国妇女们普遍都生活在家内,遵从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的行为规则。
但是,在1840年后,情况逐渐发生改变――妇女们逐渐被知识分子发现,妇女问题被认为是国家衰弱的原因之一。
正是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开启了晚清民初以来有关妇女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变革。
事实上,“妇女问题”经过自晚清以来近百年的使用,早已被常识化、本质化了。
妇女为什么会被讲述为问题、如何被讲述是值得关注的,但同时,“妇女作为问题”这个事件本身就值得关注。
它提示我们,要求妇女走出家庭,其动机是把妇女作为“问题”看待和解决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使她们放足、进入学堂读书――双足的解放为妇女们生育出健康、强壮的后代提供身体保证,进女校读书则使她们自食其力,以免成为男人的负担,另外,这样的经历也为将来的国民成长提供一位知书识理的母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现代女性文学发生的历史条件
上海圣玛丽亚女校的学生在操场上合影
女学生们依旧烫着精致的鬈发,穿旗袍大衣。
21
女学生身份对于现代女作家的出现意味着?
女学生是中国第一群以合法的名义离开家庭进入学堂读书的女性。 女性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新变化:走出家庭、进女校读书、与同 龄女性交流、出外旅行、参与社会活动、与男性交往……都是现代 女性写作发生的客观条件。 女学生群体的出现,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女性文化的开始。
女性文学
广义而言,很多人把所有出自女性之手的作品都称为女性文学。 狭义而言指的是五四之后以现代人文精神为价值内核的女性创作。 这门课所讨论的现代女性文学,特指五四以后的女性文学。
6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在中国形成并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它的重 要思想资源是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译介过来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 论,其有明显的西方话语背景。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思想 内涵在追求两性平等的基本点上与女性文学同构,但它的文化姿态 显得更为激进一些。
18
三、现代女性文学发生的历史条件
19
现代女性文学发生的历史条件
1840年以前,中国妇女普遍都生活在家内,遵从着“女子无才 便是德”、“男女授受不亲”的行为规则。但是,在 1840 年后, 情况开始逐渐发生改变――妇女们逐渐被知识分子“发现”……
中国历史上的女学生最早出现在外国传教士开办的教会女校中。 随着1907年清政府《学部奏定女子小学章程》26条和《学部奏定女 子师范学堂章程》39条的颁布,女学堂在中国合法化,日益壮大的 女学生群体也渐渐成为妇女中的文化精英阶层。
7
女性文学与女性写作
埃莱娜·西苏
8
二、女性文学的关键词
性别
9
生理性别(sex)
社会性别( gender)
性别
“女人不是天生的,她是被变为女人的。”
——波伏娃
10 波伏娃
现代性
11
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
主体性
12
经验 思维 审美 言说 主体 主体 主体 主体
生理性 社会经 个体经
别经验 验
验
13
充分了解现代女性作家写作的艰难性和成长性之后,我们进 入这堂课的下半部分,去认识那些对中国现代女性写作做出了 重要贡献的女作家们。这些作家包括:冰心、庐隐、冯沅君、 凌叔华、萧红、丁玲、张爱玲,我们要了解她们的作品,了解 她们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及中国女性写作的贡献。
17
课程目的
这门课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与讲述,来重新认识、了 解中国女性文学,了解中国女作家文本中的女性精神。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史组成部分,从 1917年陈衡哲发表小说开始,百年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中 国女作家的名字,而从1919年开始,冰心成为了中国现 代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女作家。也从此开始,百年中国 文学因为有了女性作家而更为丰富和多元。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定义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是具 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 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
——《女性文学教程》
14
课程设置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这门课,要讨论的是1919-1949 年中国女性文学的发生史以及写作成就。它分为两大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关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是怎样发生的;尤其 要认识“女学生”与现代女性文学发生的关系,因为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代女性作家无一例外都是从校园里写出来的,这 些女作家都是女大学生。
23
北京女高师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
北京高师校舍
24
北京女高师
女高师学Hale Waihona Puke 季刊五四运动期间女高师游行
25
四、现代女作家的产生
26
康有为、梁启超号召女性放足进入学校,是为了培养健康的 国民。他们看重的是女性的生产功能。
新文化运动也号召妇女们从家庭中逃离,但看重的是对于个 人自由意志的尊重。
27
22
到1919年,中国的初等小学女学生是190882人,高小女生则达 24744人,这个数字远远大于十年前女学生数量。官办的师范学堂 由官方出资,为女学生提供学习费用。1922年-1923年间,中国还 有了两所女子高等学校――北京女高师和燕京女大。当时的政府也 开始资助青年女性出国留学,她们在日本、美国、英国学习医学、 师范、艺术史、文学等。这些进入高等学府就读的青年女性,获得 了更多的阅读、写作、发表文字、进入社会领域的机会。
如果说女性走出家庭进入学校只是为女性写作提供了客 观条件的话,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则为现代女 性写作提供了创作者――一批具有现代主体意识的女性。
新文化运动对“妇女是人――有着独立自由意志的人”的认识,对于女性运动发展 至关重要。这是对妇女价值的重新发现,即发现她们的人格。
28
现代女性写作者的诞生,要感谢两场“运动”,一场是 把妇女们从家内解放到家外的“贤妻良母”的“运动”,另 一场则是在“五四”时代的“超贤妻良母”运动,它为妇女 们的解放提出了“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的目标。
15
课程设置(上)
在这门课上,我们将详细分析,是什么条件使这些女学生最 终成长为重要女作家。她们的阅读和写作,她们如何遇到著名 导师,她们如何写出成名作,她们如何进入新文学大系,也就 是说,我们首先要讨论现代女性文学发生史。这一部分,我们 大概会用八堂课的时间来讨论。这是这门课的上半部分。
16
课程设置(下)
中
国
北现
京代
师 范 大
女 性
学文
张学
莉的
发
生
课程阅读书目
2
乔以钢、林丹娅: 《女性文学教程》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 》
张莉:《浮出历史地表之前》
3
一、女性文学相关概念 二、女性文学的关键词 三、现代女性文学发生的历史条件 四、现代女作家的产生
4
一、女性文学相关概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