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培训资料
教研员初中物理备考培训(3篇)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了帮助广大物理教师更好地应对中考,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特举办本次初中物理备考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掌握中考物理的命题趋势、教学方法和学生心理,从而提高备考效率。
二、培训目标1. 了解中考物理的命题特点和趋势。
2. 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
4. 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三、培训内容(一)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1. 知识点的覆盖范围和深度2. 试题的题型和难度分布3. 实验探究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4. 学生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二)教学方法与策略1. 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拓展2. 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3. 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4. 课堂提问与互动技巧5. 学生个性化辅导方法(三)物理实验教学1.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2. 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技巧3. 实验教学的安全规范4. 实验报告的撰写与评价(四)学生心理辅导1. 学生心理特点分析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3. 应对学习压力的策略4. 学困生的转化方法四、培训时间与地点培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培训地点:XX市XX中学五、培训对象全市初中物理教师六、培训形式1. 专家讲座2. 互动研讨3. 课堂观摩4. 案例分析5. 实践操作七、培训安排(一)第一部分: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X月X日)1. 开班仪式2. 中考物理命题趋势分析3. 互动研讨:如何应对中考物理命题趋势(二)第二部分:教学方法与策略(X月X日- X月X日)1. 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拓展2. 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3. 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4. 课堂提问与互动技巧5. 学生个性化辅导方法(三)第三部分:物理实验教学(X月X日)1. 实验教学的重要性2. 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技巧3. 实验教学的安全规范4. 实验报告的撰写与评价(四)第四部分:学生心理辅导(X月X日)1. 学生心理特点分析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3. 应对学习压力的策略4. 学困生的转化方法八、培训考核1. 参加培训的出勤率2. 课堂参与度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4. 互动研讨和案例分析表现九、培训总结培训结束后,将对培训效果进行总结,并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
专题1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

主题三电学专题14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点内容课标要求命题预测欧姆定律的理解与简单计算理解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初中物理电学的一个难点,其综合性强,包含了电流、电压、电阻的知识及其联系,是中考的命题重点和热点,所占分值也较大。
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和计算题。
主要命题点有: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变形式的理解、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等。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是电学部分的核心,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是难点也是中考必考点。
主要考查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应用的计算。
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命题点有: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利用比值关系计算等。
电路的动态分析与计算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是中考常考热点问题。
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
命题点有:滑动变阻器类动态电路分析和开关控制类动态电路分析等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这是电学三个重点实验之一,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是中考电学实验中较为重要的实验。
考查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或实验探究题。
命题点有: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的设计、步骤、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分析论证和结论等。
测电阻理解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综合性较强,涉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其考题题型多是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
命题点有: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设计、步骤、数据处理、故障判断、分析论证和特殊方法测电阻等。
►考向一欧姆定律的理解与简单计算1.(2023·自贡)由欧姆定律UIR=变形可得UR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大小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大小由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决定D.导体电阻大小等于它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答案】D【解析】ABC.导体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无关,故ABC错误;D.由公式URI=可知,导体电阻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它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故D正确。
中考物理辅导班资料(一)--绝对精品,复习必备,整套9部分

《声现象、物质密度》一、知识网络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声音的传播:声音靠________传播,__________不能传声 声音的特性 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有关, 响度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响度 音色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 人怎样听到声音 骨传导双耳效应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划分噪声的单位________ 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的利用 利用声音可以获得________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宇宙和微观世界物质由________组成,分子由________组成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核外电子 固、液、气三态的微观模型 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具有流动性测量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 (1)原理公式:Vm =ρ常用工具:质量用天平直接测量,或者用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
体积用量筒直接测量,或者用刻度尺等其他工具间接测量。
(2)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密度的方法: ①直接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出此时体积V 1 ③用细绳吊着固体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体积V 2 计算公式:12V V m -=ρ(3)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法:①用烧杯装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 1②倒一部分液体到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下的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2 ③直接用量筒测出倒出部分液体的体积V 计算公式:Vm m 21-=ρ质 量定义:物体所含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单位:国际单位 kg 换算关系:1kg=103g=106mg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改变 测量工具:________天平的使用方法使用前注意事: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 读数方法密 度定义:__________某种物质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中考物理知识大全培训资料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中考试题命题(培训)

多备试题,一边复查发现问题或有争议随时调整,同时为 与命题细目表相匹配提供回旋余地。
凡有争议的试题或答案不得作为试题。 团结协作,推敲复查。试题拟好以后,须要反复推敲复查,
防止试题出错,提高试题质量,每道小题均由命题小组集 体充分讨论通过; 对有争议不下的试题必须舍去。
一、填空题 (1)填空题是在对物理问题的陈述中,给出两个左右空格要
求学生填写。要求填写的既可能是问题的条件,也可能问题 的结论。 (2)填空考查的范围很广,既可以考查需要学生实际的内容, 又可考查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推理和计算类的问题。 (3)填空题评分只看结论,不看过程,考生在解答过程中有 一点错误引起答案错与解答过程完全错所得的分一样,这对 试题的区分度有影响。因此,涉及较复杂推理过程或运算过 程的题宜少。
设计型习题
这里的设计侧重于应用技术的设计,而并非指研究方案的设计电路设计 问题是这类试题的好内容。还有电动机的换向器结构,弹簧测力计改装 成密度计等问题,都是充分体现技术设计、实践创新能力考查的好内容。
试题的编制没有脱离物理知识与过程,避免成为思想品德的内容。同时 不只是强调物理本身,避免和其他侧重知识和能力考查无本质区别,使 物理知识与思想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
试题可以有探究全过程的展示,也可以是探究的部 分环节上的展示,但不管怎样,一定有一个研究问题 的形成、发展和解决的过程阶段出现。
探究过程中最核心的是思想方法,最基本的是一些操作 做法。探究性试题可以多结合科学研究的某种思想方法, 设计探究方案。
专题06 机械运动-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主题二 力学专题06 机械运动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
考点内容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是基本实验测量工具之一,主要考查刻度尺及秒表的使用。
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
主要命题点有:长度和时间的估测、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读数、秒爆的读数、特殊长度的测量等。
参照物及运动、静止的相对性的判断会选择参照物,知道运动静止的相对性主要考查参照物的选择及判断运动静止的情况。
常见考题类型是选择题、填空题。
命题点有:根据运动静止的情况选择参照物、根据参照物判断运动和静止情况。
速度及速度的计算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对速度相关问题的考查题型基本上是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命题点有:速度大小的比较、速度及平均速度的计算、速度图像的分析与计算、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相关的综合计算等。
速度的测量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速度的测量是一个测量性实验,其考题题型多是实验探究题,有事业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命题点有:器材的选择、数据的分析与计算、误差分析等。
►考向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2023·山西)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g左右。
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刚出生的熊猫的头部直径约为()A.2.5mm B.2.5cm C.5cm D.10cm2.(2023·十堰)如图甲所示方法测出的硬币直径是cm,图乙中停表读数s。
3.(2023·江西)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出黑板报时所用常见直尺的一部分,请你推断出它的分度值是。
试题命制培训

热传递
机械能 效率
二
水的沸腾平点面及镜应特用
电荷 杠杆平衡 家庭电路 条件实验
电路 计算
光学
动能 电热
三
电磁 惯性
题 型
1估测 2声
选择题
3光 4热 5热 6力
7电或力 8电磁 9浮力 10动电
一
长度 时间 温度 电流
产生 传播 特性 噪声
反射 液化 内能 折射 凝华 热机 直线 升华 传播
杠杆 摩擦 参照物 平衡力
电荷 家电 连接 故障 安全
磁现象 发电 电动 继电器
浮力 压强
动态
串并 电路 分析
二
速度 质量 温度
科学性原则
1.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关键,也是对 命题的基本要求。
2.命题时我们要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 表述要规范、问题要明确、语言要简洁 、图形要清楚、专业术语要准确,避免 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
科学性原则
3.要保证试题的科学性,要求我们教师要熟悉教 材,对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把握得当,对各 部分内容在考查时所占的比例要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合理的命题。
声速 传播 特性
漫反射
色散 不可 见光
水的 沸腾
液化
十三 四章
实验 组合
运 静 电路
相互作用
力
连接
力效果 设计
电磁感 应实验
浮力
动态
实际 情境 分析
电功率 利用 电磁波
惯性
三
长度 体积 重力 电压 多项
产生 传播 特性 噪声
凸透 镜成 像及 其应 用
固体 熔化
蒸发
分子论
内能 热量
比热容
机械能 大气压
中考物理命题培训讲座

5.编拟试卷 不提倡命制类似试题: “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 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 声音太小 B. 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题的选项编制不够合理,从形式上来看C、D 选项非常相似,而A、B选项没有起到干扰项的 作用,客观上造成了由四选一降低为二选一, 偏离了选择题设置四个选项的本意。学生即使没 有掌握“声音的频率”的概念也很容易侥幸答对。
二、命题的一般性原则
2、试题的科学性、有效性:
科学性是指试题本身正确、可解、表述 明确规范。评分标准简便、准确,具有可操 作性。 有效性指试题设计能完成考查目标。 达成度较高。
二、命题的一般性原则
3、试题的教育性,实践性:
不同时期的试题对教育性有不同要求,物理 试题应与时俱进地体现出时代特征,陈旧与僵 化的技能、技巧以及与实际相脱离的一些应用问 题都不应纳入试题范围。在设计与实际相联系的 问题时要注重真实性,使学生受到“处处有物理” 的教育。另外背景的选取要以正面教育为主,特 别是要选取学生能感受到的有影响的背景,这样 可以提高考试的教育价值。命这部分试题时要 避免凡是涉及实际问题都是难题的现象。
实验与探究题命题要求
5.避免让学生复述教科书上的探究过程 6.试题应使学生在答题时具有探究行为 7.学生的探究行为应以《标准》中的“科学探究 能力的基本要求”为根据(P10) 8.对只有过程要求没有结果要求的项目,不要把传统 教材中的相关结论作为解题的根据。
例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过程性和终结性) 探究白光的组成。(过程性、终结性)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过程性)
5.编拟试卷
物理考前培训

5、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克的物体是()
A .一瓶牛奶B .一只鸡蛋C .一枚五分硬币D.一枚针
6、一袋袋装牛奶的质量最接近()A. 2B.20克C.200克D. 2000克
7、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A. 500千克B. 50千克C.5千克D. 0.5千克
8、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A. 0.015千克B. 0.15千克C.1.5千克D. 15千克
9、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的功率约为2千瓦,则它可能是()
A.电风扇B.电视机C.空调器D.电冰箱
10、家庭常用白炽灯的电功率约为()
A. 4瓦B. 40瓦C. 400瓦D. 4000瓦
11、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为6.6A,则它可能是()
A.空调器B.白炽灯C.洗衣机D.语言复读机
12、学了物理,估测量中合理的是()
A.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2×10-3mB.步行速度约为1.4m/s
C.正常体温的平均值约为37.50CD.人体电阻值约为几十欧
二、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1、控制变量法: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这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用这种方法的有:(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的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024年长沙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中考命题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课件)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 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 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 没的深度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 完成下列量程和_分__度__值___,并在_竖__直___方向对弹 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一题多设问
例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用长方体金属
块进行实验.小明列举了三个常识,分别做出了三个猜想,其中符合常
识2的是猜想____2____(填序号).(g取10 N/kg)
常识
猜想
常识1:用手将饮料罐按入水中,越 往下压,手感到越吃力 常识2: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船身 会上浮一些 常识3:人从泳池浅水区走向深水区 ,
控制变量法:控制_物___体__排__开__液__体__的__体__积__不变 ,改变液_体__密__度____,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
密度越大,浮力就越_大__
4.实验结论总结:综上所述,_物__体__在__液__体__中__所__受__浮__力__的__大__小__跟__排__开__液__体___ _的__体__积__和__液__体__密__度__有__关__.__物__体__浸__在__液__体__中__的__体__积__越__大__、__液__体__密__度__越__大__,___ _浮__力__就__越__大__ 5.实验要点 (1)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择体积稍大的物体 (2)应选用不同液体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__使__实__验__结__论__具__有__普__遍__性__)
实验操作应该是_换__用__不__同__液__体__和__不__同__的__物__体__进__行__多__次__实___验___.
物理中考复习培训资料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承蒙教研室沈主任的信赖,今天在这里和各位同仁交流一下我对初中物理知识的一点见解,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师,谈不上所谓的培训,在我说的不妥之处还请各位给予批评和指正。
我认为,初中物理知识分为声、光、力、热、电几个版块,能量的知识贯穿始终。
下面我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第一部分机械运动中考要求: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3.知道机械运动,能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5.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6.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知识解析:(一)测量的初步知识,学会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统一单位并进行换算和科学计数法表示数值要教会学生方法,为后面学习速度的计算做铺垫。
(中考中必出的估测问题)要求学生能对身边的长度和时间进行估测,中考里是两个选项,占1分(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问题),是中考的必考点,同样是为机械运动而铺垫。
只有明确参照物,才可以说物体是否运动,以及怎样运动。
(重点抓住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速度的计算,为今后学习相应力学计算进行铺垫,近几年的中考把这部分计算放在填空题中,所以要加强速度单位换算这方面的训练和简单的计算。
让学生掌握速度计算的方法和技巧,不在没必要的问题上下功夫,(例如:数学方面的顺水、逆水速度等方面下功夫是毫无意义的)但对于譬如火车通过桥梁或山洞类的问题是有必要强调的。
这部分计算可结合声现象,让学生掌握回声测距(声呐)的相关方法和简单的计算。
速度的计算在中考中只占到1分,不在填空中出现必然在计算中体现,不可能太难,甚至有的时候就是一个估测的选项,比如:步行速度、自行车、小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
不要在此处浪费时间。
复习方法:综上所述,本章复习只需要一课时即可,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估测:可找一些常见的长度:物理课本,楼房、课桌等;时间:心脏跳动、呼吸、百米和千米用时及速度;步行、自行车、小汽车的正常速度,一定是一步估测数据,不用去计算得出估测结果。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教辅学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一、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 电路中有电源 (2) 电路为通路4、单位:(1)、国际单位:安(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5、测量:(1)、仪器:电流表,符号:二、使用电流表的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㈡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电路:1、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个部分2、三种电路: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第六章 《欧姆定律》复习提纲一、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伏(V ) 常用单位:kV mV 、μV 换算关系:1Kv =1000V 1V =1000 mV 1 mV =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 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二、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 、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三、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四、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024长沙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中考命题点 力、弹力、重力(课件)

弹性 弹力
物体在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这种性质叫弹性(2022.30第二空)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_弹__性__形__变___而产生的力. 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大小: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____大____. 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__相__反____.
2.弹簧测力计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_越__大___.
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 测 量 量程为__0_~__5___N,分度值是___0_._2___N. 前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___零__刻__度__线___上(校零). 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避免弹簧被外壳卡住.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产生条件、方向 影响因素 增大或减小摩擦
考点清单
回归教材
考点 1 力(10年8考)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 定义
力物体,另一个是__受__力____物体.力用符号____F____表示. 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理解 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如磁体间的引力、斥力. 单位 __牛__顿____,简称牛,符号是____N____.
定义 ____G____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正__比____.
大小 G=__m__g__(10年5考),g=9.8 N/kg(在粗略计算时,g取10 N/kg).
单位 牛顿,用符号N表示. 方向 __竖__直__向__下_____.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 重心
教材图片分点练
命题点:力的作用效果 1. 从斜面上滚下的小铁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如果在与运动 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如图所示,看到的现象是_小__铁__球__的__运__动__轨__ _迹__向__磁__铁__一__侧__弯__曲____,以上实验说明力可以__改__变__物__体__的__运__动__状___态___.
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物理基础分类集训考点限时集训分类集训1声现象

分类集训1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2022 云南中考9题1分)2022 年3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
列车车轮上新增了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__声源处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2.(2022云南中考10题2分)声音是由物体__振动__产生的。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非常重要。
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__传播途中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声音的特性与噪声3.(2022 昆明中考11题2分)打时,我们仅凭声音就可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__音色__进展判断的;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是由于手机的喇叭__振动__产生的。
4.(2022昆明中考11题3分)经常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观众,只需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在播音,这是观众根据声音的__音色__进展判断的;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20__Hz~20000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__传播过程中__减弱噪声。
5.(2022云南中考10题1分)乐队演奏时,指挥能准确分辨出各种乐器声,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__音色__不同。
超声波与电磁波6.(2022曲靖中考9题1分)手机的声控密码锁解锁时,只能由设置语音密码的人说出密码才能翻开手机,这种语音密码记录的是人声音的__音色__特性;手机是通过__电磁波__来传递信息的。
7.(2022 玉溪五中模拟)阅读短文并答复以下问题。
超声涉及其应用人可以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的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外表,使物件外表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到达净化物件外表的目的。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可以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展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全面性: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力求从三个维度对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进行考查。试题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 关注物理实验、关注科学探究、关注知识 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对教材中的力、热、 光、声、电各部分知识做到合理配置。全 面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 尤其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能 仅仅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一维目标的 达成情况,而应从三维教学目标上衡量学 生的目标达成度。
8. 区分性原则:在整套试题的设计过程中还 注意到试题对各类不同学校选拔学生的区分 度。在难点的设置上不从某一道题入手,而 是细化为从题中的某一个问题入手,通过试 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 对所学知识和试题的理解。通过所考查的内 容将学生化分为不同的能力层次.
三、试卷的设计与编排
1.考试性质和学科说明、整卷说明、考试时间 和总分说明等准确、齐全。 2.解题指导语准确、齐全。 3.整卷的大题和小题统一编号。大题后注明该 题的小题数、每小题应得分数及该大题的总 分值。 4.答题时间适度。 5.插图规范、运用得当,图文匹配。 6.题目与解答不跨页。 7.字号大小适中,卷面美观合理。
5. 时代性:试题的素材应恰当反映物理学的 发展及其应用,反映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 响以及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注意试题的积极 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 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6.应用性:试题要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实验特征, 突出其应用价值:包括知识的应用及科学方 法的应用. 7.继承性:在题型、内容、难度等方面有三年的 相对稳定性。这决定于教学资源的历史继承 性,也是教学行为的规律性的重要依据。
四、中考物理试题主要来源
1.来源于教材.根据教材中有关文字、实验、 图表、习题、背景材料等,经过设计新编.第三类来源于命题成员对生活观察,结合 自身教学教研工作积累而产生的灵感,进行 创新设计。 4.社会热点问题 。
五、六种基本题型谈谈命题的技术规范。 1.选择题: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 评分标准明确、评分客观;选择题可以 考查 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也 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应表述清楚。 尽量不使用否定式的题干。如实在要用否定式 的题干,应在题干的否定词下方加注着重符号。 强调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及现代科 技的联系.在选项的设置上要认真考虑备选项 的干扰性。
【例】小红和小兰在讨论煮粥如 何省燃料时,小红认为将水烧开 后,要继续用旺火煮更省燃料; 小兰认为将水烧开后,只要能保 持水开着,用微火煮更节省燃料, 你认为_____________的想法更 节省燃料,理由是____________。
3 、简答题:能较好的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分 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文字的组织与表 达能力等。一般可以是给出陈述某一物理现象或物理 问题的短文、展示一幅蕴藏物理知识的图片、提出一 个与物理相关的问题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 析后,简要阐述其中的物理原理。也有让学生列举某 些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简答题等。设置简 答题时,一定要认真考虑评分标准的公正性和可操作 性。应力求从生活、生产中选找恰当的物理问题加以 命题,使所命制的试题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置 的问题不宜过于复杂,要以适合初中学生回答和方便 阅卷者评判为标准。 提倡以科普类的文字信息或生活 中常见的图片信息,来展示物理问题的形式,以考查 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初中物理中 考命题思考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1. 有利于引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2.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规范和常态化 3.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水平 4. 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5. 有利于高中学校对学生的择优录取
二、命题原则
1.指导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命题要引 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探究, 引导教师关注课程改革;有利于改进初中物 理教学;引导教师改进初中物理教学. 2.科学性:命题应遵循《课程标准》中内容标 准所确定的考查内容和要求,及物理学科规 范,试题表述要严谨科学,问题明确、语言 简洁、图形清楚、布局合理、美观。不可任 意加深难度和广度。
6.准确性: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出现 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纰漏,避免 人为编造脱离实际的题目。试题以学生熟悉的 教材内容和生活背景为载体,拉近物理与生活、 物理与社会、物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距离。试 题表述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楚, 专业术语准确,使学生感到亲切。 试题的语言 简明易懂、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利于学生 发挥真实的水平。赋分、评分标准应科学合理。
3.公平性:试题适合广大城乡考生的实际,让 各种程度的考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客观 地反映出平日教学质量和学生日常学习的真 实成绩。 4.基础性:命题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突出对 物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要重点考 查那些对形成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具有重要 性、典型性、价值型的内容。激发出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例】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 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 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 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 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 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2 、填空题:可以比较好的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 的掌握程度。填空题一般由不完整的陈述句构成, 要求学生填入简单的物理词句、数字或符号。填空 题多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 况,可以涉及一些简单计算,但不要设置过高的难 度。 避免直接引用教材上的陈述作为填空题的基 础。避免出现歧义和含糊不清的语言,要求学生填 写的答案应明确、具体、简洁。所设置的计算不要 太繁琐,应侧重于考查物理的思想和方法。如果要 求填的是数字答案,一般要标明所使用的单位(专 门考查单位除外),必要时还应写清楚要求的精确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