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环境微生物学

课程名称(英文):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 3.5

学时: 73,其中理论学时: 57,实践(实验)学时:16

授课对象:2015级本科三年级学生

授课语言:中文

开课院系: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课程网址:

撰写人:张明

审定人:

一、课程简介(中文)

主要介绍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它们的生理、生态特性、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规律,微生物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以及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课程简介(英文)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in groups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ir physiological,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organism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llutant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experiments、the basic methods and skills.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大专院校环境学科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与此同时,通过实验和参观实习等,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学会环境微生物学试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而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科研、生产实践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和作业要求

1 绪论(学时:2)

1.1 前言

1.2 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1.3 学习环境微生物的目的

1.4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组织

2.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学时:12)

2.1 微生物的特点

2.2 真细菌

2.3 古细菌

2.4 真菌

2.5 藻类

2.6 原生动物

2.7 微型后生动物

2.8 病毒

3. 环境中微生物的生理(学时:6)

3.1 微生物的营养

3.2 微生物的代谢

3.3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学时:6)

4.1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4.2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4.3 基因重组

4.4 基因工程

5 微生物生态(学时:4)

5.1 微生物生态研究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5.2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

5.3 微生物群落发展和演替

5.4 微生物间以及它与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5.5 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6 微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学时:6)6.1 耗氧有机物对水体的污染

6.2 耐酸细菌与酸性矿水的污染

6.3 微生物引起的管道堵塞与厌氧锈蚀

6.4 微生物引起的硝酸盐还原对人体的影响6.5 汞的生物甲基化

6.6 砷的还原与甲基化

6.7 微生物毒素与食品污染

7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和转化(学时:10)7.1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7.2 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巨大潜力

7.3 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测定方法

7.4 微生物降解动力学

7.5 污染物生物降解途径

8.微生物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学时:11)8.1 微生物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8.2 微生物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

8.3 微生物在大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8.4 微生物在污染预防中的应用

8.5 生物修复

8.6 废弃物的微生物资源化

8.7 绿色环保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8.8 环境监测与微生物

9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和实践(学时:16)

9.1环境中微生物类群的观察

9.2水质的细菌学检测

9.3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生物相观察

9.4污水处理厂的参观实习

四、教材、参考书目或其他学习材料

教材:《环境微生物学》,史家樑、徐亚同、张圣章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1997

参考书目:

王家玲主编,《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Raina M. Maier, Lan L. Pepper, Charles P. Gerba编著,张甲耀等译,《环境微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徐亚同、史家樑、张明编著,《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周群英,高廷耀编著,《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

沈萍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

马文漪,杨柳燕编著,《环境微生物工程》,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1998;

翁稣颖等编著,《环境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85;

王建龙、文湘华编著,《现代环境生物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贺延龄、陈爱侠编著,《环境微生物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

五、考核办法与评价结构比例

平时成绩占40%,采用期中考试(闭卷)、实验报告和课堂提问等形式进行;期末闭卷考试,考试成绩占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