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溃.退(ì)绯.红(fěi)仁慈.(cí)惊心动魄.(pò)B。

窒.息(ì)荧.光(yí)畸.形(jī)殚.精竭虑(dàn)C.镌.刻(é)蒙昧.(mèi)侏儒.(rú)屏息敛.声(ǎn)D.锃.亮(zènɡ)凛.冽(lǐn) 酷似.(sì)藏污纳垢.(ɡòu)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 B.翘首胆怯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轮廓泻气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

劳碌教诲正襟威坐一丝不苟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

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B。

亚太地区XX种自贸协定、倡议常常让非专业人士眼花缭乱。

C。

目前,水**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D.这张新歌XX照中,他XX颔首低眉显示出的不仅仅是深情更有一番游子思家的情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XX**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XX,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B.《三生三世十里XX工业园》昨日已盛大收XX。

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XX近大约300亿。

C.《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XX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D。

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广泛,让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路越走越宽,早已超越了传统文化、文学作品和汉语教材的“老三样”。

5。

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海面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

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下的石矶。

①有时又像远处的人声嘈杂、②继而又像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③以至完全寂静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⑤像森林呼啸A。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末作业(一)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末作业(一)课件

5.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4分) 人民日报5月20日电浪潮集团日前发布全新人工智能一体化系统“浪潮元 脑”,该系统既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与工具等产品, 还具有人工智能算法优化、系统优化服务等能力,将为人工智能提供基 础创新支撑,加速产业人工智能化进程。浪潮集团副总裁彭震表示, “浪潮元脑”的发布,标志着浪潮人工智能战略的再度升级,实现了从 “能力构建”到“能力输出”。 ___浪__潮__发__布__“__浪__潮__元__脑__”__系__统__,__人__工__智__能__战__略__再__度__升__级__。____________
诗词大会落幕,而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方兴未艾。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__从__主__创__者__的__角__度__阐__述__了__举__行__《__中__国__诗__词__大__会__》__的__意__义__和__初__衷__。_______
2.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__传__统__诗__词__产__生__于__古___代__,__诗__人__们__的__生__活__情__景__、__思__想__情__感__与__我__们__现__代__人__ __相__差__甚__远__,__所__以__说___“__遥__远__”__。__但__是__,__诗__词__大__会__以__一__种__简__单__的__方__式__,__ __利__用__诗__词__本__身__的__魅___力__吸__引__着__更__多__的__人__,__特__别__是__让__年__轻__人__去__热__爱__它__,__ __朗__读__它__,__传__承__它__,___让__更__多__人__与__诗__人__产__生__情__感__的__共__鸣__,__所__以__说__诗__词__大__ __会__“__正__在__缩__小__这__个___距__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第十三周周末作业八年级语文第十三周周末作业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姓名: 座号:座号:座号: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 )((2分)分)A .水尤清冽.(li (liââ) ) 往来翕往来翕.忽(x (xīī) ) 觥觥.筹交错筹交错(g (g (gōōng) ng) 脱笼之鹄脱笼之鹄.(h (húú) B .为坻.为屿为屿(ch (ch (chíí) ) 悄怆悄怆.幽邃幽邃(cu (cu (cuààng) ng) 淫雨霏霏淫雨霏霏..(f (fēēi) i) 曝曝.沙之鸟沙之鸟(p (p (pùù) C .怡.然不动然不动(y (y (yíí) ) 浩浩汤汤浩浩汤汤..(t (tāāng) ng) 林壑林壑.尤美尤美(h (h (hââ) ) 呷呷.浪之鳞浪之鳞(xi (xi (xiāā) D .俶.尔远逝尔远逝(ch (ch (chùù) ) 薄暮冥冥薄暮冥冥..(m (mííng) ng) 飞沙走砾飞沙走砾.(l (lìì) ) 瀚瀚.海阑干海阑干(h (h (háán)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分)A 、①走送之. ②心乐之②心乐之.B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②水声潺潺而泻出②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两峰之间者 C 、①全石以.为底为底 ②以②以.其境过清其境过清 D D D、①朝而、①朝而.往,暮而归往,暮而归 ②泉香而②泉香而.酒洌酒洌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分)A 、玉盘珍羞直万钱、玉盘珍羞直万钱B B B、百废具兴、百废具兴、百废具兴C C C、偕数友出东直、偕数友出东直、偕数友出东直D D D、属予作文、属予作文以记之以记之《小石潭记》选择题阅读(一)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伐竹取.道:开辟;道:开辟; 影布.石上:散布石上:散布 B.心乐.之:高兴;之:高兴; 鱼可百许.头:大约头:大约 C .水尤.清冽:特别;清冽:特别; 皆若.空游:好像空游:好像 D.明灭..可见:或现或隐;可见:或现或隐;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像狗的牙齿那样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八年级语文7周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7周周末作业

八年级语文7周周末作业: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篁.竹()为坻.()往来翕.忽()风翳.净尽()虬.松()藻xìng( )二、解释加点的词。

娟然如拭.()曝.沙之鸟()仰眺绝顶..()步于.中庭()可百许.头()隶.而从者()于时..石路萦回()三、辨析一词多义。

曰:曰.会仙台( ) 还:还.过岳殿东()余:余.寒犹厉()子曰.( ) 还.来就菊花()余.之游将自此始()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以:全石以.为底()明灭可.见()以.其境过清()四、文学常识填空。

①《游恒山记》选自,作者是时期地理学家。

②《记承天寺夜游》是朝文学家被贬官黄州时写的。

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③《满进游记》是朝的作品。

五、阅读理解(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②亭午夜分..()③或.王命急宣()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句中描绘色彩的词语有、、清;本句中前后两个分句有内在的对应关系,以“回清”写出的动态,以“倒影”写出的静态,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你联想到了哪个古人?哪两句古诗?9.按要求填写相关语句。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2)表现水流急速的两个四字短语:(3)表现山河秀丽的两个四字短语:(4)表现秋境的凄清、令读者恍若身在其境的两个四字短语: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二)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末作业(十二)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末作业(十二)课件

(5)把李清照的《如梦令》默写完整。(4分) 常记溪亭日暮,___沉__醉__不__知__归__路_____。 __兴__尽__晚__回__舟________,___误__入__藕__花__深__处_____。 争渡,争渡,___惊__起__一__滩__鸥__鹭_____。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对爱情的期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è zhì( 遏制 )的 同情。 (2)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xiān yú( 鲜腴 )。 (3)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bīn lín( 濒临 )绝 望的边缘。 (4)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lián mián bù duàn( 连续不断), 下起来没完。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傅说举. 于版筑之间__选__拔__,__任__用__。________ (2)空. 乏.其身____财__资__缺__乏__。____________ (3)衡. 于虑___同__“__横__”__,__梗__塞__、__不__顺__。__ (4)创业与守成孰. 难__哪__一__个__,__哪__一__样__。_______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句子。(3分) __本__句__运__用__了__夸__张__和__比__喻__的__修__辞__手__法__,__将__蟋__蟀__的__叫__声__比__作__快__乐__之__歌__,__突__ __出__了__蟋__蟀__叫__声__的__悦__耳__动__人__。__在__读__者__听__来__,__蟋__蟀__的__歌__声__竟__然__从__每__棵__小__树__ __到__每__根__树__枝__上__飘__出__,__极__言__蟋__蟀__之__多__及__其__声__音__之__清__脆__辽__远__。__修__辞__手__法__的__ __运__用__让__作__者__对__蟋__蟀__的__爱__好__之__情__得__以__彰__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四)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四)

语文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fēi hóng( 绯红 )的轻 云。 (2)虽然自己不富裕,还zhōu jì( 周济 )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 戚。 (3)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yáng dùn cuò( 抑扬顿挫 )的话来。 (4)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shēn wùtòng jí ( 深恶痛疾 )的文字。
(《春渚纪闻馈药染翰》)
【注释】①先生:即苏东坡。②海外:海南岛。③忻(xīn)跃: 欢欣鼓舞。
语文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C )
A.寓居.水南(居住)
B.拱立以俟.(等待)C.或源自案纸尚多(有人) D.及归.(回去)
解析:有时
语文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公 见 即 笑 视 略 无 所 问纵 笔 挥 染 随 纸 付 人 公 见 即 笑 视/ 略 无 所 问/纵 笔 挥 染/ 随 纸 付 人
从士兵、对手、高炮班和桥本身四个角度去展现这一场战斗。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解析:成分残缺,应在第③句句末加“的情景”。
语文
5.【新题型】(1)请把右图书法作品的内容用正楷字体抄 写在横线上,并加上标点符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语文
(2)下列诗句可以体现劝学读书意向的一项是( D )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选文写了苏东坡随身携带药囊,遇见有病的人即开方发药; 到寺观去,对于求字的,随笔挥毫,有求必应。可见,苏东坡为人 善良、随和,以助人为乐,书法精妙。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第一周)

八年级语文周末作业(第一周)

八年级语文学科双休日作业(第一周)满分:70分建议完成时间:90分钟命题人:张永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3分)阙.处 ( ) 曦.月( ) 叠嶂. ( )飞漱. ( ) 沿溯. ( ) 素湍. ( )属.引 ( ) 绝()涧.肃()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略无阙.处( ) (2)自非亭.午( )(3)不见曦.月( ) (4)至于夏水襄.陵()(5)沿溯.阻绝( ) (6)虽乘奔.御风 ( )(7)哀转久绝.( ) (8)至于夏水襄.陵()3.理解填空。

(4分)(1)《三峡》的作者是___________,北魏(朝代)卓越的___________。

《三峡》选自___________,《水经注》一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的、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2)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

(3)《三峡》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迅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展现了江水激流湍急、清亮明澈的特点。

(4)“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容易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三峡》一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给人一种婉转悦耳、余音绕梁的感觉。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不仅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还写到“渔者歌曰”,从侧面渲染秋天萧瑟肃杀的气氛。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八年级下语文周末作业10教师版

八年级下语文周末作业10教师版

八年级下语文周末作业10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基础1.古诗默写(1)题破山寺后禅院, 。

, 。

, 。

, 。

(2)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 。

, 。

, 。

(3)卜算子·咏梅, 。

, 。

, 。

, 。

(4)送友人, 。

, 。

, 。

, 。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通过侧面描写,写出山寺寂静的的语句是:万籁此都寂 , 但余钟磬音。

(6)《送友人》中运用比喻,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难舍难分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 , 落日故人情。

(7)《卜算子·咏梅》中词人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的词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2.词语(1)冰雪融化,草木méng fā_萌发_______,各种花cì dì__次第______开放。

(2)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rán_翩然_______归来。

(3)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yù_孕育_______果实的时期。

(4)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_销声匿迹___________。

(5)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zhōu ér fù shǐ_周而复始__________。

(6)这样看来,huā xiāng niǎo yǔ_花香鸟语___________,cǎo zhǎng yīng fēi草长莺飞____________,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7)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fēng xuě zài tú_风雪载途___________的寒冬。

(8)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piāo yí_漂移_______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周末作业:第1-2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周末作业:第1-2周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编号:01 命题人:袁红梅审核人:袁红梅班级:姓名:一、第一单元拼音填空:油光可鉴.( ) 绯.( )红不逊.( ) 诘.( )责抑扬顿挫.( ) 匿.( )名深恶.( )痛疾文绉绉.( ) 庶.( ) 髭.( ) 鬈.( ) 髯.( ) 禁锢.( )正襟.( )危坐颔.( )首低眉锃.( )亮黝.( )黑滞.( )留犀.( )利侏.( )儒.( ) 酒肆.( ) 尴.( )尬.( ) 炽.( )热粗制滥.( )造藏污纳垢.( ) 郁郁寡.( )欢黯.( )然失色广袤.( )无垠期期艾艾.( ) 搓.( )捻.( ) 迁徙.( ) 觅.( )食花团锦簇.( ) 冥.( )思遐.( )想二、古诗默写:赠从弟作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登幽州台歌作者:三、理解类古诗文默写:1、刘桢的《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5、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7、《与朱元思书》总写自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

8、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的句子是:9、《与朱元思书》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四、古文练习:A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共色:2、从流飘荡....从流飘荡:。

★从: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箭:★奔: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邈:★负:★轩:★邈:6、蝉则千转.不穷★转: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反:9、横柯.上蔽柯:10、直视无碍....直视无碍:11、皆生寒树..寒树:12、争高直指..直指:B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语文高分突破八年级下册周末作业

语文高分突破八年级下册周末作业

语文高分突破八年级下册周末作业1、《荷塘月色》的作者是()[单选题] *周作人郭达朱自清(正确答案)鲁迅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一项是()[单选题] *A、嘈杂(záo)揣摩(chuāi)B、平庸(yōng)携带(xié)(正确答案)C、萎缩(wěi)热忱(chěn)D、沐浴(mō)诱惑(huò)3、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4、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句话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关于《故都的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文章标题“故都的秋”,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明了故都之秋的特点,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本文在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是,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表现了悲秋的主题(正确答案)课文多出采用对比的手法,烘托出故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也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和赞美6、1“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柳宗元提出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名词,道理。

(正确答案)B.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道:名词,方法。

C.伐无道,诛暴秦。

道:名词,道义。

D.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动词,取道。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十五)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十五)

语文
⑤赤条蜂把百里香根部的泥土挖去,又把周围的小草拔 掉,然后把头钻进它挖松的土块里。它匆匆忙忙地从这里飞 到那里,向每一条裂缝里张望。它不是在为自己筑巢,而是在 寻找地底下的食物,活像一只猎狗在寻找洞里的野兔一般。
语文
⑥灰蛾的幼虫觉察到了上面的动静,决定离开自己的巢,爬 到地面上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一念之差就决定了它 的命运。那赤条蜂是早已准备就绪,就等着它的出现了。果然, 灰蛾的幼虫一露出地面,赤条蜂就冲出去一把将它抓住了,然后 伏在它的背上,像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一样,不慌不忙地用刺把 毛虫的每一节都刺一下。从前到后一节一节地往下刺,一点儿 也不遗漏。它那熟练的动作,让人想起游刃有余的屠夫。
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 “凌寒独自开”是一种孤傲的 .
潇洒 ; “沙场秋点兵”是一种豪放的潇洒

语文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
语文
③赤条蜂通常在泥土里筑一个垂直的洞,好像一口井,口径 只有鹅毛管那么粗,约有二寸深,洞底是一个孤立的小房间,专 为产卵用的。赤条蜂建巢的时候,总是静静地、慢慢地工作着, 丝毫没有什么热烈或兴奋的样子。像别的蜂一样,它用前足作 耙,用嘴巴作挖掘的工具。有时候我们就可以听到,从洞底发 出一声尖利、刺耳的摩擦声,这是因为它遇到了一颗极不容易 搬去的沙粒引起翅膀和全身剧烈振动的缘故。
语文
解析:“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语文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古今中外的伟人的光辉形 象。(将“领会”改为“领略”) B.某市供电局重点推动和解决城中村用电不安全、电力不足、 服务不周等问题。(将“推动”改为“加强”) C.我想邓稼先先生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许许 多多工作者。(应在句末加上“的原因”)

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七)

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七)

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 “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 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 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 奶奶,首先要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 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 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 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
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 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 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 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 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 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 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 男愣了一会儿,孩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
示例:是送儿远行时不舍的目光,
课外文言文阅读
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 也以告邻人。邻人阴欲图之,诈之曰:“此 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复之”。田父 虽疑,犹录以归,置于庑下。其夜玉明,光 照一室。田父称家①大怖,复以告邻人。邻 人曰:“此怪之征,遄弃,殃可销。”于是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 是( C ) A.邻人阴欲图之/解衣欲 B.犹录以归/一屠晚归 C.田父称家大怖/对子骂父 D.复以告邻人/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A.想要;B.回家;C.老年人/父亲;D.又)
2. (1)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 舰、机配合得非常mò qì( 默契 ) (2)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qí qū( 崎岖 )、
(3)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 首而望、bǐng xī liǎn shēng( 屏息敛声 )的一刹 那。 (4)这个物理学家hé yán yuè sè( 和颜悦色 )地 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

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周末作业(二)

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周末作业(二)

(4)(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 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 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充满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 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4分) 示例:斯诺刚进入根据地时,碰到两个端饭菜的“红小鬼”。两个 “红小鬼”面对毫无礼貌的斯诺,不理不睬,但当斯诺经别人提醒 道谢时,他俩才有礼貌地回答:不用道谢,都是革命工作。(3分) 这样有原则的“红小鬼”正是中国的希望。(1分)(言之有理即可)
二、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 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 恰. 当. 的一项是( B )(3分) A.她轻. 盈. 的舞步,霎时间成为众人的焦点,那美好的步伐让人不禁沉醉其 中。
B.在上交试卷的前几分钟,他又细心检查了一遍答案,篡. 改. 了好几处错误 的地方。
C.他在写作上殚. 精. 竭. 虑. 地运筹,苦心孤诣地经营,因而他的散文作品别具 韵致和蔼象。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
周末作业(二)
题型
积累运用(30分)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 阅读(15分)
总分(45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曹植《梁甫行》) (2)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 之。(《庭中有奇树》) (3)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八、九、十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周末作业八、九、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 人格的高洁,灵魂的纯净,思想的深邃,都可以在淡泊中孕.育.。 B. 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 娆. 轻舞,惹得湖水也荡起了层层 涟漪。
C. 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
束.手.无. 策. 。 D. 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
已。
诸弟平日
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 愤激之久,致生. 骄惰之气,故特 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嚣嚣: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②恂恂:恭谨温顺的
样子。③不售:不中。
参考译文:【乙】三房十四叔不是不勤读,只因傲气太盛,容易自我满 足,便不能有所成就。京城之中,也有不少自满的人。有见识的人看见 他们,不过冷笑一声罢了。又有当名士的,把功名看得和粪土一样,有 的人喜欢作点古诗,有的人搞点考据,有的人好讲理学,沸沸扬扬自以 为压倒一切。有学识的人见了,认为他们的成就也没有多少,也只好冷 笑一声罢了。所以我们用功,要去掉傲气,力戒自满,不为别人所冷笑, 才有进步。弟弟们平时都谨慎退让,但多年小考没有中,恐怕是因为愤 恨、偏激的情绪积聚已久,以致产生骄傲、懒惰的习气,所以特别写信 告诫。希望你们(诸弟)一定要仔细思考我说的话并深刻反省自己!幸甚 幸甚!国藩手写。
三、名著阅读(10分) 彭德怀过去即有这样一种斗争历史,我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
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 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 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 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 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 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

八年级下册语文周末作业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周末作业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周末作业答案人教版1、关联词选用:一般庙宇的雕像,往往()平板,()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中国人,跟不上这两个小童和这位老人这样逼真、亲切。

[单选题] *只有才不仅还不但而且不是就是(正确答案)2、下面选项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颇多pō外壳ké淤泥yū睥睨pì(正确答案)B、旖旎qí嫌弃xián 招惹rě赐名cìC、洋溢yì萌芽méng 赋予fǔ耀眼yàoD、抗御yù观摩mó堕落duǒ吸吮yǔn3、下列《红楼梦》中情节发生在端午节的是( ) [单选题] *A.琉璃世界白雪红梅B.憨湘云醉眠芍药裀C.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正确答案)D.王熙凤效戏彩斑衣4、1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各句中,加括号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

B.这次西藏之行虽时间仓促,(浮光掠影),但还是留下了深刻印象。

(正确答案)C.对他的错误必须提出严肃批评,不能只(轻描淡写)地说几句了事。

D.楼阁建筑精美,(雕梁画栋),尤其是砖雕图案,造型新颖,神奇多姿。

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荔枝(lì)吹嘘(xū)B、奶酪(lào)珊瑚(shān)C、贮藏(chǔ)嘲讽(zhāo)(正确答案)D、渣滓(zǐ)雌雄(cí)7、根据《红楼梦》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红楼梦》中有许多重要章节,对于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请选择人物序号填写在空格处。

《红楼梦》中,醉卧芍药裀的是()[单选题] *A.贾宝玉B.林黛玉C.王熙凤D.史湘云(正确答案)8、1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渲染(xuàn)抽噎(yè)逞能(chěnɡ)自惭形秽(huì)B.迸溅(bènɡ)荣膺(yīnɡ)褶皱(zhě)气冲斗牛(dǒu)(正确答案)C.殷红(yīn)阔绰(chuò)惩戒(chéng)戛然而止(jiá)D.缄默(jiān)追溯(sù)栈桥(zhàn)鲜为人知(xiān)9、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八上语文周末作业答案

八上语文周末作业答案

八年级语文周末试卷(12.30)一、书写(3分)二、看拼音写汉字。

(6分)suǒ(琐)屑丘hâ(壑)斟zhuó(酌)sùi(隧)道bá(跋)涉春寒料qiào(峭)三、古诗文填空。

(8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莫马蹄。

(2)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6)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8)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四、解释下列加点词。

(6分)(1)虽陈奔.御风(飞奔的马)(2)空谷传响.(回声)(3)急湍甚.箭(超过)(4)威武不能屈.(使……屈服)(5)杂然相许.(赞同)(6)改容式.车(同“轼”,扶轼)五、现代文阅读。

(21分)《背影》(11分)(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2)我的眼泪又来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末作业(四)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末作业(四)课件

⑦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皇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 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 皇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皇历,要查眼 前这个节气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气为止。 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 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 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 是因为阴历八月里有个中秋节,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 年,父亲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A.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光辉乐章,阅读这些名篇佳作,可以
从中领. 会. 中国古典文学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文化的风神韵味。 B. 宽. 恕. 给予我们再度去爱的机会,又帮助我们敞开心怀,既能给予爱, 又能接受爱。
C. 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 之. 以. 恒. ,终于在 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⑧《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
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地摆在床头几上,偶.然. 翻 一阵,说来也. 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 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⑨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选自《琦君散文》,有删改)
(5)把曹操的《龟虽寿》默写完整。(4分)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__腾__蛇__乘__雾_____,终为土灰。 __老__骥__伏__枥______,志在千里;__烈__士__暮__年_____,_壮__心__不__已_____。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一习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周末作业一习题

游政策。(把“推广”和“通过”调换位置)
【解析】缺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力量”。
2019年5月16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你 缘分让我
6
在这里遇见你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句构成排比。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__蓝__天__无__语__,__却__显__露__出__高__远__;_~_大~_~_地~_~_无~__~语_~_~,_~_却~_~_展~_~_示~_~_出~_~_广_~_~博_~__。
周末作业(一)
2019年5月16日
缘分让我在这里遇见你 缘分让我
1
在这里遇见你
一、基础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龟 虽 寿 》 中 用 比 喻 的 手 法 表 达 诗 人 年 老 而 壮 志 犹 存 的 诗 句 是 : ___老__骥__伏__枥__,__志__在__千__里________,。 (2)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 ___风__声__一__何__盛__,__松__枝__一__何__劲___________,! (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_腾__蛇__乘__雾__,__终__为__土__灰__,。(曹操《龟虽寿》)
14
在这里遇见你
可是有一次,我们真的把他伤得很深。他的老家来了一封信,我们争抢着 看,不小心就把信封里面的一张照片给弄到海里去了。看了信之后,才知道, 那是老刘没过门的媳妇,出了车祸,人没了,临死前托人把这张照片寄到部 队来,想让他留个念想。
我们争着穿上救生衣,要去海里找那张照片。老刘阻止了我们,他说不怪 我们。人都没了,留个照片有啥用。他说他的心口儿,有她呢!
2019年5月16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苑中学快乐周休八年级语文作业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注释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微:幽暗不明。

②胡:为什么。

③微:非,不是。

故:为了某事。

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子衿《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①嗣音:传音讯。

②挑兮达兮: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3.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4.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5.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城阅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郁。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领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

7.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城阕辅三泰。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

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____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9.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10.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11.本诗出自《》;作者是(朝代)的王勃(诗人),他和并称为“初唐四杰”。

12.此诗是一首,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之情,体现出作者。

13“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上任路途的。

“”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14、颈联蕴含了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这一句成为远隔不朽名句。

15.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1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18.这是一首诗,写景运用了和修辞手法,作者借欲济无舟楫想表达思想感情。

19.请你从写景角度和选词炼句两方面对颔联进行赏析。

20、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1、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22、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3、品味蒸与撼。

2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和的特点。

25.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6.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

2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请作简要赏析。

28.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9、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__,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___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32、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33、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34、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

35、从诗的最后两联中,我们可以窥定诗人怎样的心曲?36、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核舟记》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字注音。

(1)罔不(2)贻(3)箬篷(4)八方有奇(5)石青糝之(6)髯(7)天启壬戌(8)篆章2.解释加粗词。

(1)罔不:(2)尝贻余核舟一:(3)绝类弥勒:(4)诎右臂支船:(5)篆章:(6)视端容寂:(7)曾不盈寸:(8)桃核修狭者:3.《核舟记》选自______朝人______编辑的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人________。

4.核舟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在介绍核舟时先用________一词(原文中词)总括,结尾再用________一句话相照应,高度评价了王叔远高超的技艺。

5.根据文中表数量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古汉语表数量的用法。

二、阅读阅读课文1~3节,回答问题。

(1)下面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xú)者为东坡 B.苏黄共阅一手卷(juǎn)C.石青糁之(sǎn) D.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2)下面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高可(大约)二黍许 B矫(举)首昂视 C两膝相比(比较) D清风徐(缓缓地)来(3)在这段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解释:________同________解释________(4)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B .士卒多为用者C .为人五,为窗八D .中轩敞者为舱 (5)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从这三段文字中各找一点理由。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话”,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舟记》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器皿( ) 罔不( ) 贻( ) 有奇( ) 黍( ) 箬篷( ) 糁( ) 峨冠( ) 髯( ) 髻( ) 衣褶( ) 诎( ) 楫( ) 椎髻( ) 壬戌( ) 虞山( ) 篆章( ) 矫( ) 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 5.高可二黍许( )( )( ) 6.启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 ) 8.雕栏相望焉( )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 10.石青糁之( )(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 12.如有所语( ) 13.其两膝相比者( )( ) 14.佛印绝类弥勒( )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9.其人视端容寂( )( )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长曾不盈寸( )(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三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诎右臂支船( )2、左手倚一衡木( ) 4、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 ) 以至鸟兽、木石( ) 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文曰“初平山人”( ) ③奇: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④有:明有奇巧人( ) 长约八分有奇( ) 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为人五;为窗八( ) 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⑦可: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 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 此中人语云( ) 五、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

作者是 ,字 , 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 朝的文学家,字 。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一个动作和“”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的性格特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13、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六、翻译下列句子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