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

合集下载

卤素和氧族元素性质和作用无机化学基础

卤素和氧族元素性质和作用无机化学基础

2020/7/9
Ch11:卤素和氧族元素
• 12.2.2 卤素单质 • 1.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自学!) • 2.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选讲!) • (1) 与金属的作用 • (2) 与非金属的作用 • (3) 与氢的作用 • (4) 与水的作用:分两种情况 • (5) 与碱的作用:注意反应条件,热碱?冷碱? • (6) 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分为两类
• 1.非金属→金属的递变
• ⅢA →ⅤA中尤为突出,ⅫA除外。
• 由典型的非金属开始 → 典型的金属结束。如:
• ⅥA: O、 S、 Se、Te、 Po

非金属
准金属
金属
• ⅤA: N 、 P
As、 Sb
Bi

非金属
2020/7/9
准金属
金属
Ch11:卤素和氧族元素
• 2.呈多氧化态、惰性电子对效应
• 1. 同核双原子分子中有一个非极性的共价键;
• 2. 氧化数为-1的卤素,可以有三种成键方式:离子键、共价键、 配位键。
• 与活泼金属化合成离子型化合物;
• 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成共价型化合物;
• 还可以作为电子对的给予体形成配合物。
• [FeF6]3-, [HgCl4]2-, [PbI4]2-
• 3. 除氟外,氯、溴、碘均可以呈现正氧化态,+1、+3、+5、+7。
2020/7/9
Ch11:卤素和氧族元素
• (1) 第一排元素具有反常性质
• 同一族中,第一个元素原子的半径最小,电负性最大,获得电子 的能力最强,因而与同族其它元素相比,化学性质有较大的差别。
• 如:单质的存在状态: ⅤA ⅥA

N O 气体

无机化学——卤素和氧族元素

无机化学——卤素和氧族元素

以萤石和浓H2SO4作用,工业上生产HF是把反应物放在衬铅 的铁制容器中进行(因生成PbF2保护层阻止进一步腐蚀铁) 。氢氟酸一般用塑料制容器盛装。HF溶于水即为氢氟酸。
CaF2+H2SO4(浓)=CaSO4+2HF↑
(3).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
(3)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此法适用于HBr和HI的制备,以水滴 到非金属卤化物上,卤化氢即源源不断地发生: PBr3+3H2O==H3PO3+3HBr PI3+3H2O==H3PO3+3HI 实际上不需要事先制成卤化磷,把溴滴加在磷和少许水的 混和物中或把水逐滴加人磷和碘的混和物中即可连续地产 生HBr或HI: 2P+6H2O+3Br2==2H3PO3+6HBr 2P+6H2O+3I2==2H3PO3+6HI
砹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被科学家所发现。它是人工合成元 素。其合成的人工核反应为:
20983Bi+42He→21185At+210n
砹希腊词原意是不稳定。它的同位素的半衰期只有8.3小时。
11.2.1 卤素-基本物理性质(ns2np5 )
元素 原子序数 价电子结构 主要氧化数 原子共价半径/pm X-离子半径/pm 第一电离势/(kJ·mol-1) 电子亲合势/(kJ·mol-1) X-的水合能/(kJ·mol-1) X2的离解能/(kJ·mol-1) EØ (X2/X-)/V 电负性(Pauling标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17
35
53
2s22p5 3s23p5 4s24p5 5s25p5
-1
-1,+1,+3,+5,+7

无机化学 卤素和氧族元素-11.1-2概述+卤族元素

无机化学 卤素和氧族元素-11.1-2概述+卤族元素

碘(I2) 固体 113.5 184.3
颜色* 浅黄 黄绿 红棕 紫黑
溶解度 分解水 在水中溶 易溶于 解度不大 有机溶剂
毒性
具有刺激性气味,并有毒
毒性减小
11.2.2 卤素单质
2.化学性质
氧化性
1 2
X2
+ e-
→ X-
F2 > Cl2 > Br2 > I2
电极电势:
F2/F- Cl2/Cl- Br2/Br- I2/I-
黄绿 紫 红棕 紫黑
溶解度 分解水 在水中溶 易溶于
解度不大 有机溶剂
I2易溶于碘化物(如KI)中→I3I2 + I- I3-
11.2.2 卤素单质
1.物理性质
氟(F2)
集聚状态 气体 熔点/℃ -219.6 沸点/℃ -188
氯(Cl2) 气体 -101 -34.6
溴(Br2) 液体 –7.2 58.76
P区元素的特点
(3)金属的熔点较低
0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He 氦
2 B 硼 C 碳 N 氮 O 氧 F 氟 Ne 氖
3
Al 铝 660.4℃
Si 硅
4
Ga 镓 29.78 ℃
Ge 锗 973.4 ℃
P磷 As 砷
S 硫这C些l 氯金属Ar 氩 彼此可形成
Se 硒低B熔r 溴合金Kr 氪
5
In 铟 156.6 ℃
Sn 锡 231.9 ℃
Sb 锑 630.5

Te 碲
I
碘 Xe 氙
6
Tl 铊 303.5 ℃
Pb 铅 327.5 ℃
Bi 铋 271.3 ℃
Po
At 砹 Rn 氡

第十一卤素和氧族元素-精品

第十一卤素和氧族元素-精品

拆电开负3对性电(χ子P) 4.0 I1/(kJn·smol-1)np 1681
3.0 n12d51
2.8 2.5 11氧40化数为10+078
111F1-电.2-负.11性卤大卤族,族无元元正素素氧通化通数性性
Cl、Br、I的价电子构型
氟(F) 氯(Cl) 溴氧(B化r)数为碘+(I1)
原子n序s 数 np 9 nd17
35
53
价拆层开电1对子电构子型 2s22p5
拆主开要2氧n对s化电数子xnp -1、0
3s23p5 +-n11、d、+03
-41s氧、24p化05 数-5为1s、2+53p05 +1、+3 +1、+3
+5、+7 +5、氧+化7数+为5、++57
原子半ns径/pmnp 64 n9d9 114 133
原子半径/pm 64
99 114 133
电负性(χP) 4.0 I1/(kJ·mol-1) 1681
3.0 1251
2.8 1140
2.5 1008
111F1-电.2-负.11性卤大卤族,族无元元正素素氧通化通数性性
Cl、Br、I的价电子构型
氟(F) 氯(Cl) 溴氧(B化r)数为碘+(I1)
原子n序s 数 np 9 nd17
Cl2
与F2类似
Br2
活泼金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2
其他金属
平稳 常温 加热
11.2.2 卤族单质
2. 化学性质
氧化性 F2 > Cl2 > Br2 > I2 ½ X2 + e- → X-

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

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

第十二讲 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1.含有a mol FeBr 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 2。

下列各项为通Cl 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x =0.4a ,2Fe 2++Cl 2=2Fe 3++2Cl -B .x =0.6a ,2Br -+ Cl 2=Br 2+2Cl -C .x=a ,2Fe 2++2Br -+2Cl 2=Br 2+2Fe 3++4Cl -D .x=1.5a ,2Fe 2++4Br -+3Cl 2=2Br 2+2Fe 3++6Cl -答案 B2. I 2在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某I 2、、KI 混合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的△H>0B .若温度为,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C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 时,一定有D .状态A 与状态B 相比,状态A 的c(I 2)大答案 BC2()()I aq I aq -+-3I -3I 2()()I aq I aq -+3()I aq -21T T 、2121K K K K >,则、逆正v v >3.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I-)/c (Cl-)的比值为()A.(V2-V1)/V1B.V1/V2C.V1/(V2-V1)D.V2/V1答案 C4.在NaBr和KI的混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燃,最后留下的物质是( )A.NaClB.NaCl和KBr C .KCl和NaBr D.NaCl和KCl答案 D5.已知KOCN中碳为+4价,在KOCN + KOH + Cl2→ CO2 + N2 + KCl + H2O 反应中,如果有6 mol Cl2完全反应,则被氧化的KOCN的物质的量是( )A.2 mol B.3 mol C.4 mol D.6 mol答案 C6.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3能将I-氧化成KIO3,本身被还原为Br2;②Br2能将I-氧化为I2;③KIO3能将I-氧化为I2,也能将Br-氧化为Br2,本身被还原为I2。

无机化学卤素和氧族元素

无机化学卤素和氧族元素

无机化学卤素和氧族元素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而卤素和氧族元素是无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元素家族。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别对卤素和氧族元素进行探讨。

卤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第17族的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砹(At)。

这些元素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首先,卤素是非金属元素,所以它们一般都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其次,卤素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例如,卤素与金属反应会产生相应的卤化物,如氯化铁(FeCl2)。

再次,卤素具有较高的电负性,所以它们往往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最后,卤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周期增加而增加,电子亲和能随周期增加而减小。

卤素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卤素广泛应用于化学和医药工业。

例如,氯被广泛用于消毒水和漂白剂中,碘被用于制备碘酒和碘盐以防止碘缺乏病。

其次,卤素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氯化亚砜(DMSO)被用作溶解剂和氧化剂,溴代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之一、此外,卤素在光电子学和材料学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氟可以增强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氯和溴可以增加材料的阻燃性能。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第16族的元素,包括氧(O)、硫(S)、硒(Se)、碲(Te)和钋(Po)。

氧族元素的特点是具有六个价电子,所以它们往往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此外,氧族元素也是非金属元素,它们的电负性较高,化学性质也比较活泼。

例如,氧为广泛存在于地壳中的元素,它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会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此外,硫化物在地质学和有机化学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氧族元素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首先,氧族元素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

例如,硫被广泛用于制备硫铵磺酸铵炸药,在电池中的铅酸和锂硫电池中也有重要应用。

其次,氧族元素也在制药和化妆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硫化物被用于制备抗生素和眼药水,硒化物被用于制备护肤品和化妆品。

《卤素和氧族元素》课件

《卤素和氧族元素》课件

卤素元素和氧族元素的比较
电子亲和能
卤素元素的电子亲和能比氧族 元素大。
化学反应
卤素元素通常表现出较强的还 原性,而氧族元素则具有良好 的氧化性。
物理性质
卤素元素在常温下通常是二原 子分子存在,而氧族元素则有 固、液、气三种常见的状态。
结论
• 卤素元素相对较小,电负性较高,还原性强。 • 氧族元素则相对较大,电负性较低,氧化性强。 • 两类元素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材料等领域。 通过对卤素和氧族元素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两类元素在科学及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卤素和氧族元素
本课程介绍卤素和氧族元素的基本概念及特点,并比较两类元素的差异。通 过学习,您将更好地了解这两类元素在自然界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卤素元素

离子半径和电负性
卤素元素的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卤素元素在常温下通常是二原子分子存在,活泼性大,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卤化 性。
3
产生和应用
卤素元素通常是从海水中提纯或从盐矿中提取得到,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冶 金等领域。
氧族元素
离子半径和电负性
氧族元素的离子半径比卤素元素小,电负性比卤素元素大。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氧族元素常见状态为气体、液体、固体,活泼性小,具有良好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产生和应用
氧族元素可以得到空气中分离或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材料、能源、 环保等。
应用与前景
卤素元素和氧族元素作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类元素,各自在不同领域都有丰 富的应用。例如,卤素元素常应用于消毒、农药、制药、合成材料等领域, 而氧族元素则有着重要的能源存储、电化学催化、气体分离等应用。

《卤素和氧族元素》课件

《卤素和氧族元素》课件

氧族元素在工业上的应用
氧族元素在工业上主要用于生产含氧酸及其盐类,如硫酸、磷酸、硝酸等。这些 酸是工业中重要的原料,可用于制造化肥、农药、颜料、炸药、洗涤剂等。
氧族元素还用于制造其他含氧无机化合物,如含氧酸盐、氧化物和过氧化物等。 这些化合物在化工、轻工、纺织、冶金和电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氧族元素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卤素和氧族元素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资源短缺问题
随着卤素和氧族元素的广泛应用,资源短缺 问题逐渐凸显,例如稀土元素、氟元素的短 缺等。这需要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 源利用率,同时积极寻找替代资源。
环境问题
卤素和氧族元素的开采、生产和应用过程中 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对水体、土 壤和空气的污染等。这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 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详细描述
氧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强烈 的氧化性,可以与许多元素发生反应 ,如与氢气反应生成水,与金属反应 生成金属氧化物等。
硫的性质与反应
总结词
硫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具有多种化合价和独特的反应性。
详细描述
硫有多种化合价,如-2、0、+4、+6等,因此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如硫化物、硫酸盐等。硫还可以 与许多元素发生反应,如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等。
氧族元素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是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组成部分,对于合成新的化合物和材料具有关键作用 。
氧族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常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参与反应,如硫化物在高温下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和水;硒化物可与金属反应 生成金属硒化物;二氧化硫可与氧气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等。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和反应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化 学反应机理,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第一课时教案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以氯元素为核心的卤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进一步加深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掌握卤族元素的单质、卤化氢的制备方法,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特殊性。

能力培养:通过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的教案,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卤族元素的“结构—性质”关系的教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通过卤族元素的“性质—制备”关系的教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认识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使学生感悟到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通过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特殊性的归纳,认识事物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通过分析卤单质的制备,认识事物间普遍联系与制约的观点。

科学品质:通过学生讨论、归纳、设计实验、探索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研究事物和探究事物规律的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卤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用氧化还原的观点分析认识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言】卤族元素和氧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建议以元素周期律和氧化还原理论为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倾听、了解本部分内容的复习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复习卤族元素的知识。

【板书]一、卤族元素【复习提问】请画出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网络图,并完成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回忆、再现曾经学过的卤族元素知识,建立起以氯、溴、碘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图,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讲评】指导学生完成知识网络图,对学生归纳情况给予评价。

最终建立如下页关系:【板书】1.卤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投影】【板书】2.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性质”的关系【投影】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在NaBr溶液中滴入氯水(2)在FeSO4溶液中滴入溴水(3)在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提问】比较Cl2、Br2、I2、Fe3+的氧化性强弱。

比较I-、Br-、Fe2+的还原性强弱。

思考并书写离子方程式:Cl2+2Br-=Br2+2Cl-Br2+2Fe2+=2Fe3++2Br-2I-+2Fe3+=I2+2Fe2+思考并根据书写的离子方程式得出结论:氧化性Cl2>Br2>Fe3+>I2;还原性I->Fe2+>Br-。

【归纳】由此得出结论:当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性物质时,加入氧化剂,还原性强的应先被氧化。

【投影】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气体(5)在FeI2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6)在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气体思考并书写离子方程式:Cl2+2Fe2+=2Cl-+2Fe3+Br2+2I-=2Br-+I23Cl2+2Fe2++4Br-=6Cl-+2Fe3++2Br2【提问】根据以上内容可得出卤族元素在化学性质方面有怎样的变化规律?思考、讨论得出结论:①F2、Cl2、Br2、I2氧化性依次减弱。

②F-、Cl-、Br-、I-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③F、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讨论】如何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卤族元素在化学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

讨论后得出结论:卤族元素按F、Cl、Br、I的次序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减弱,导致其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板书】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引言】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存在形态、用途及制备方法。

【板书】3.卤族元素的“性质—制备”的关系【过渡】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态存在。

【提问】写出实验室制备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说明依据的是怎样的化学原理。

回忆、再现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方法。

回答:MnO2+4H++2Cl- Mn2++Cl2↑+2H2O依据的原理是:利用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Cl-。

【板书】(1)卤素单质的制备——氧化还原法【提问】依据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还可用哪些氧化剂代替MnO2?讨论回答:KMnO4、KClO3、K2Cr2O7、次氯酸盐等。

【练习】写出分别用KMnO4、KClO3、Ca(Cl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KClO3+6HCl=KCl+3Cl2↑+3H2OCa(ClO)2+4HCl=CaCl2+2Cl2↑+2H2O【投影】请设计一个用漂白粉和浓盐酸反应制得氯气,验证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并制备氯水的实验装置图。

【提问】①装置应包括几部分?依据题目要求思考、讨论。

思考回答:①应包括四部分——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净化装置、验证其无漂白性的装置、溶解制备氯水装置。

【追问】仅这四部分吗?噢!还有尾气吸收部分。

②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应选择何种气体发生装置?②应选择固-液反应装置。

③制得的氯气中含有哪些杂质?应如何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③制得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和水蒸气。

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的方法是:先通过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HCl,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除水。

④根据氯气的溶解度,应选择怎样的氯气溶解装置?尾气应怎样吸收?④装置如图:师生共同探讨后确定下列实验装置模型。

【投影】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浓硫酸:除去水蒸气;NaOH溶液:吸收尾气,防污染。

【投影】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可制备Cl2,若无浓盐酸,可用什么试剂代替?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思考:MnO2在H+浓度很大的条件下,可将Cl-氧化成单质。

现无浓盐酸,因此需制出HCl,联想到NaCl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可得HCl,因此采用MnO2、NaCl 固体、浓硫酸NaCl(固)+H2SO4(浓)=NaHSO4+HCl↑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MnO2+4HCl MnCl2+Cl2↑+2H2O或综合写成:MnO2+3H2SO4(浓)+2NaCl(固体)MnSO4+2NaHSO4+Cl2↑+2H2O书写反应方程式:3H2SO4(浓)+2NaBr(固体)Br2↑+SO2↑+2H2O+2NaHSO4【投影】用浓硫酸和固体NaBr反应可以生成溴单质。

该反应能用于制备溴单质吗?若不能,应如何进行改进?【提问】写出浓硫酸和NaBr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所得产物是否易于分离得到溴单质?该方法制备溴单质是否可行?讨论得出:SO2和Br2蒸气同时逸出,除去Br2蒸气中的SO2很困难。

该方法不可行。

【提问】如何改进?讨论得出改进方案:①用浓磷酸代替浓硫酸,并加入MnO2即可。

【提示】使反应不生成SO2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点拨】在MnO2、NaCl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得到Cl2的反应中,浓硫酸是氧化剂吗?哪种物质是氧化剂?说明什么?回答:浓硫酸不是氧化剂,MnO2是氧化剂。

说明MnO2的氧化性强于浓硫酸。

【提问】结合Cl-和Br-的还原性强弱,还有其它的改进措施吗?思考并回答:Br-的还原性强于Cl-,因此当浓硫酸和MnO2与NaBr固体共热时,浓硫酸将不被还原。

从而得到改进方案:②使浓硫酸、NaBr固体、MnO2共热。

反应后将溴蒸气冷凝即可。

【提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2+3H2SO4(浓)+2NaBr(固体)MnSO4+2NaHSO4+Br2↑+2H2O【板书】【板书】(2)卤化氢的制备——难挥发酸制挥发酸【提问】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归纳出HX的制备方法。

回忆各种卤化氢的制备方法。

CaF2+H2SO4(浓)=CaSO4+2HF↑[铅容器中]NaCl(固)+H2SO4(浓)=NaHSO4+HCl↑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提问】在制备HBr和HI时能否使用浓硫酸?为什么?应如何改进?讨论得出:由于浓硫酸可将Br-、I-氧化,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NaBr、NaI反应制HBr、HI。

应用难挥发的浓磷酸代替浓硫酸。

NaBr(固)+H3PO4(浓)NaH2PO4+HBr↑NaI(固)+H3PO4(浓)NaH2PO4+HI↑领会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小结】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不能仅停留在教科书的表面内容上,应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总结,上升到理性高度,使知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板书】4.卤族元素的“一般——特殊”的归纳【引言】卤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许多共性,但也存在诸多特殊之处,请同学们回忆、讨论并进行归纳,可查阅教材、笔记等资料。

回忆、讨论、查阅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

指导学生归纳并将学生得出的结论投影如下:【投影】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殊性归纳:1.物理性质方面(1)常温下溴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极易挥发,保存时用水封。

(2)溴和碘易溶于有机溶剂,碘易升华。

(3)卤化银中只有AgF无色且溶于水。

(4)CaCl2、CaBr2溶于水,但CaF2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方面(1)F2和水剧烈反应,水是还原剂;F2不能将溶液中的Cl-、Br-、I-氧化;F2通入NaOH溶液中先与水反应;卤素单质中只有F2可与稀有气体反应。

(2)氯水使石蕊试剂先变红后褪色。

干燥的氯气和液氯无漂白性。

澳水和碘水无漂白性。

(3)卤化银中只有AgF见光不分解。

(4)碘单质遇淀粉变蓝。

碘单质与铁反应生成FeI2。

(5)卤化氢的水溶液中只有氢氟酸是弱酸。

3.实验方面(1)制备HF时在铅容器中进行,氢氟酸保存在塑料容器中。

(2)制备HBr和HI时用浓磷酸代替浓硫酸。

(3)除去Cl2中HCl用饱和食盐水。

【小结】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要注意共性与特性的辩证关系。

【板书】第二课时教案目标知识技能:通过硫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的教案,使学生掌握H2S、SO2、H2SO4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通过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能力培养:以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以实验设计为核心,训练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讨论,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案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更加喜爱化学。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设计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领会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的实验设计与评价。

硫及其化合物各代表物性质的综合运用。

教案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引言】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卤族元素的知识,下面我们复习氧族元素。

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建议以掌握S、H2S、SO2、H2SO4代表物的性质为核心,用氧化还原的观点为指导思想。

学生活动倾听、形成基本的复习思路。

【板书】二、氧族元素【提问】请按下表要求填入你所知道的含有硫元素的物质的化学式:再现、讨论后得到:【提问】请根据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列出上面表格中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讨论逐步完善后得到:【板书】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相互转化关系【投影】要求学生叙述各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