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四年级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书面练习□√制作作品□测验□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面包为什么会发霉。
霉菌生长环境实验探究。
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电子白板手写功能使用不畅(可直接讲解)
PPT如果出现故障,可以通过展台介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克服畏惧、厌恶心理,投入到认真的观察研究中。
(2)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经历探究过程,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培养坚持长期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的意志力。
教学重点了解食物发霉的现象;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猜想,进行合理的对比实验设计。
3.看上去你有什么感觉?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认识研究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调整好心态展开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揭示课题:《面包发霉了》)
PPT
【活动】(二)多种方法观察霉菌
1、用多种方法直接观察。
(1)给每小组发霉的面包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用感官、放大镜观察,记录发现。学生交流.
2、师展示显微镜观察的霉菌。
PPT
【活动】(三)设计实验,探究霉菌生长的条件因素
1、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许多的物品都会生长霉菌,那霉菌的生长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小组讨论。
(2)师生交流。(可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的照射等条件有关。)
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2、设计对比实验。
小学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
小学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主题:小学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实验,帮助学生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面包发霉了》这一实验,通过此实验,学生将了解食物霉菌的生长条件和发霉的过程,并学习如何正确保存食物以防止食物发霉。
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
2. 学生能够分析食物发霉的条件。
3.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保存食物的方法。
二、教学素材:1. 面包(新鲜面包和老面包各一片)。
2. 放置在不同环境中的两个小袋子。
3. 实验记录表格。
三、教学过程:1. 引入:- 与学生一起分享平时是否有吃到发霉的食物或了解发霉的情况。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食物会发霉?我们如何防止食物发霉?2. 实验步骤:a. 准备两片面包,一片新鲜面包,一片过期的老面包。
b. 把新鲜面包放在一个小袋子中,老面包放在另一个小袋子中,分别封好。
c. 将新鲜面包的小袋子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老面包的小袋子放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d.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面包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包括时间、颜色、气味等。
3. 分析实验结果:a. 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b.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新鲜面包没有发霉?老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哪些因素影响了面包的发霉?4. 讨论:a. 与学生一起讨论:面包发霉的原因是什么?b.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食物的发霉生长?5. 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a.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出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包括:- 避免食物潮湿:将食物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并在容器中放入干燥的剂。
- 避免食物暴露在阳光下:将食物放在避光的地方,例如柜子或冰箱。
- 避免食物过期:及时消耗食物,不食用过期食物。
6. 总结:a. 回顾实验结果和讨论的内容。
b. 强调正确保存食物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四、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在新鲜面包上喷洒一些水,然后将其放置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观察,分析面包的变化。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公开课 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为线索,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面包发霉的原因和过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面包发霉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验证面包发霉的原因。
3.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面包、盘子、水、显微镜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块面包,盘子,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块新鲜的面包,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面包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面包上的霉菌,并提出问题:“你们观察到面包上的霉菌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将面包放在盘子里,用水湿润面包,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面包发霉的过程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食物会发霉?发霉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第5课。
这是在学生探索了食物的营养成分、经历了食物由生到熟的观察活动后,进一步研究食物变化的一课。
它将引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食物,让学生有联系地看待食物、食物的营养、食物的变化与我们的健康。
食物发霉这一现象,孩子们在生活中已经有所感知,但很少有学生仔细去观察研究过。
把面包发霉这一现象在课堂内进行讨论,从而引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学生会提出较多的问题,他们可能会问:霉菌是什么样的?面包上怎么会有霉菌?长了霉菌的食物为什么不能吃?霉菌会传染吗?……学生的观察活动就是围绕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展开的。
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发现并认识霉菌。
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面包或馒头、橘子皮上的霉入手,首先了解食物发霉是由霉菌引起的。
再用肉眼直接或用放大镜观察霉菌的颜色和形态。
其次,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菌的形状。
第二部分:猜测面包发霉的条件。
学生观察完霉菌之后,“为什么会产生霉菌?”“面包发霉与什么条件有关?”自然而然成为学生迫切想研究的问题。
同时解答这一问题是有一定基础的,希望学生能够再次细致观察,广泛收集信息,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推测。
第三部分:研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需要学生根据前面的假设和猜想,制定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
【设计理念】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课本着“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现有水平与能力设计学习流程。
四年级的学生科学学习已经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科学探究中的观察、猜想、实验等各方面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能力发展还不能支撑起学生独立探究活动的展开。
①对微小事物的观察还是第一次,使用显微镜观察霉菌操作较难。
因此“霉菌的观察”活动设计,教师试图通过生活中不同种类、结构明显的材料来引导学生用放大镜多角度观察认识霉菌。
②“猜测面包发霉的条件”这一活动需要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推理有难度。
面包发霉了教案
面包发霉了
营养
空气
面包上霉菌的生长与水分有关
温度
……
(5)师生交流。
三、设计实验,探究霉菌生长的因素
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许多的物品都会生长霉菌,那霉菌的生长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小组讨论。
2.师生交流。(可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的照射等条件有关。
3.设计实验。
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设计霉菌的生长与水分的多少有关系的实验。
2.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2.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己的假设,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具
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每人一小块、放大镜、镊子、培养皿、实验记录单。
时间
安排
一、回忆感知,揭示课题(3分钟)
二、多种方法观察霉菌(12分钟)
三、设计实验,探究霉菌生长的因素(15分钟)
四、课外实验,验证猜测(5分钟)
课后
小结
教材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面包”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菌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学生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菌,能设计出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特点,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备注
《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面包发霉了 3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食物5.面包发霉了一、教材简析:《面包发霉了》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吃剩的食物放置时间长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以及霉菌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主要由两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发霉的面包,二是霉菌的生长实验。
二、教学背景:生活中食物放置了一段时间会长出一些“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毛”叫什么,是怎么出现的,学生不是很清楚,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这种“毛”叫做霉菌以及通过亲身的观察实验清楚霉菌在什么条件下适宜生长为后续的如何防止食物变质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科学词汇:霉菌(二)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科学方法:观察对比(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2.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核心价值观:培养对周边事物持续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猜想,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学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准备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发霉的面包必须装在密封的塑料袋中。
教学流程观察新鲜面包观察霉菌设计实验课外实验验证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二、探究过程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35面包发霉了(教案)
小学科学35面包发霉了(教案)小学科学教案:面包发霉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霉菌是一种微生物,可引起发霉现象。
2.认识导致霉菌生长的条件。
3.掌握防止面包发霉的方法。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个发霉的面包样本。
2.镜子、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白板、黑板或电子白板。
4.幻灯片或图片,展示面包发霉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介绍儿童喜欢吃面包,但有时发现面包发霉了。
问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面包会发霉。
探究:2.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小块发霉的面包样本。
请学生观察面包上的发霉物,并描述颜色、形状和触感。
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学生可以更仔细地观察霉菌。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发霉物是什么?为什么面包会长霉?3.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面包发霉的过程,说明霉菌在湿润、潮湿、温暖环境下可以迅速生长。
此外,霉菌还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和食物(如面包)才能生存。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导致面包发霉的条件。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都没有面包的存放方法,应该怎么做才能延迟面包发霉的时间?解决问题:5.学生分组进行头脑风暴,共同讨论减缓面包发霉的方法。
并记录下他们的想法。
6.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方法,并解释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减缓面包发霉。
7.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评估每种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总结与拓展:8.教师总结并强调以下方法可以减缓面包发霉的时间:a) 将面包放在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
b) 把面包放在密封袋或容器中,减少霉菌接触。
c) 避免将湿手接触面包,以免将微生物带到面包上。
d) 不要将面包放在温度过高的地方。
e) 定期检查面包,及早发现发霉现象。
9.拓展讨论:除了面包,还有哪些食物容易发霉?如何有效保存食物,防止霉菌生长?四、教学延伸活动:1.让学生带来一些不同食物的样本,观察并记录它们是否发霉。
2.利用家庭科学实验,让学生模拟不同环境对食物保存的影响,并分析结果。
科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面包发霉了
麵包發黴了教學目標科學概念麵包的變質發黴是黴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黴菌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和條件。
通過對黴菌的培養可以進行黴菌生活條件的研究活動。
過程與方法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並設計實驗研究黴菌的生長與環境的關係。
堅持記錄黴菌的生長情況,分析.整理自己記錄的資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黴菌的觀察,拓寬觀察周圍世界的視野,保護並發展對事物的好奇心。
在對黴菌生長的實驗活動中,鍛煉長週期實驗觀察的意志品質。
教學重點觀察發黴的麵包,瞭解黴菌;探究麵包發黴的條件。
教學難點觀察黴菌的生長情況。
教學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放大鏡,載玻片,有條件的學校準備顯微鏡;發黴的麵包(裝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幹麵包四小塊.滴管.水.塑膠袋.實驗記錄單(參見教科書第53頁)。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引入我們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過程中也會發生變化。
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與哪些條件有關呢?二、探究過程1.觀察發黴的麵包(1)分組觀察老師提供的麵包,說說你的發現?麵包發黴了!(揭示課題)(2)怎樣才能看清楚麵包上黴菌的樣子?用放大鏡把麵包發生的變化記錄下來。
學生討論,小組嘗試。
師引導學生用牙籤取一些麵包上的黴菌放在載玻片,用放大鏡進行觀察。
有條件的話引導學生利用顯微鏡觀察,正確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指導——一提(提鏡筒)二轉(轉換器)三調光四載(標本置載物台)五降(降鏡筒)六反向(升鏡筒)(3)彙報交流:投影儀展示各組記錄單,學生代表用語言來描述你看到的黴菌的樣子。
2.麵包發黴的條件(1)討論:麵包上怎麼會長出黴菌?麵包發黴與哪些因素有關?觀察活動中得到的哪些資訊能夠説明我們進行分析?還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資訊?(2)小組探討,作出推測(3)全班交流:黴菌長在麵包上,而離麵包最近的塑膠袋上並沒有黴菌生長,這可能說明黴菌的生長需要麵包提供養分;麵包如果是放在了溫暖的地方發的黴,這說明黴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高低有關;發黴的麵包還是軟軟的,有一些水分,這說明黴菌的生長需要水分……3.哪一塊麵包上的黴菌生長得快(1)過渡:剛才的討論只是我們的一種猜想,黴菌的生長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請各組根據老師為你們提供的材料,你能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黴菌的生長與溫度的關係?你能設計實驗證明黴菌的生長與水的多少有關?黴菌的生長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你還能用實驗來證明嗎?(2)選擇實驗條件拿出材料袋的四塊烘乾的麵包,用牙籤在每塊麵包上放一些黴菌。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5.面包发霉了 教科版.
5.面包发霉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食物放久了会长霉菌这一现象。
2.学会借助放大镜以及比较观察物体的方法。
3.使学生能自行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长与环境的关系,4.坚持记录、分析、整理实验数据。
过程与方法:1.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发霉的面包。
(观察现象)2.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方案)3.课外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
(实验验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探究的欲望和自信心,养成严谨的探究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情分析】生活中食物放置了一段时间会长出一些“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毛”叫什么,是怎么出现的,学生不是很清楚,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这种“毛”叫做霉菌以及通过亲身的观察实验清楚霉菌在什么条件下适宜生长为后续的如何防止食物变质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假设,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学生材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播放一小段视频(情境导入:一孩子写完作业觉得很饿,大声喊妈妈:“妈妈,我今天的作业做好了,肚子好饿啊,有没有东西吃?”,妈妈正在厨房做饭,听到儿子喊肚子饿,就大声说:“饿了桌子上有昨天买的面包,你先拿着吃吧,一会儿饭就好了!”儿子赶紧去拿面包,可打开面包包装袋一看立刻惊叫起来:“妈妈,不好了,面包发霉了!”妈妈听了后立即跑过来一看,面包真的长霉点了,就说:“唉,这面包不能吃了,扔了吧!”面包扔了,好可惜哦!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呢?)2.提问:刚才视频中的面包为什么不能吃要扔掉?(因为面包发霉了)揭题:面包发霉了!(板书:面包发霉了)3.过渡:(师:是啊,发霉了的食物我们可千万别吃,那食物为什么会发霉,霉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以面包发霉为例,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认识霉菌1.观察发霉的面包,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了观察清楚,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放大镜,2.小组合作共同观察并记录。
四年级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范文
四年级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范文第一篇:四年级科学--5.面包发霉了教案范文5、面包发霉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二、探究过程1、观察发霉的面包(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
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2)选择实验条件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实验材料和步骤,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对于食品的保存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以及如何有效防止食品腐败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2.学会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食品腐败的原因,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难点:理解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和实验。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面包,微生物观察箱,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2.教学工具:显微镜,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观察箱中的微生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品会腐败?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食品腐败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面包的发霉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巩固(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食品腐败的原因和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食品,记录其保质期,思考如何有效保存食品。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情境分析:在《面包发霉了》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首先,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观察箱中的微生物,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食品会腐败?”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科学下册面包发霉了3教案教科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食物
5.面包发霉了
一、教材简析:
《面包发霉了》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吃剩的食物放置时间长了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以及霉菌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主要由两个活动组成:一是观察发霉的面包,二是霉菌的生长实验。
二、教学背景:
生活中食物放置了一段时间会长出一些“毛”,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种“毛”叫什么,是怎么出现的,学生不是很清楚,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这种“毛”叫做霉菌以及通过亲身的观察实验清楚霉菌在什么条件下适宜生长为后续的如何防止食物变质打下基础。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一)观察面包、揭示课题1.师出示新鲜的面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看这是什么?”(面包)“想吃吗?不过吃了之后还要完成一项任务,就是要来描述一下你吃的这块面包,所以吃之前要看清,吃得时候要品味哦?”(学生品尝并描述)2.出示发霉的面包:看到刚才同学们吃得津津有味,可馋坏了没有品尝到的同学,瞧,老师这还有一块面包,谁想来尝一尝?(学生上前但不敢吃)请他说一说为什么?面包怎么啦?(生猜测原因)是的老师的这块面包放置时间久了,面包时间放长了会发霉、变黑、有细长的绒毛……等等,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发霉的面包。
揭题:面包发霉了!板书(二)多种方法观察霉菌1、用多种感官直接观察(1)请每小组拿出发霉的面包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2、用放大镜深入观察如果我想进一步看清面包上的霉菌,你有什么方法?(师生交流)1、小组用放大镜观察霉菌。
(师巡回指导)2、学生自己交谈用放大镜观察到的霉菌。
3、师小结:我们看到的一根根的像头发丝一样的是霉菌的菌丝,一点点小黑点是霉菌的孢子囊。
霉菌是一种生物,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要时,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来观察,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霉菌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蜘蛛状、絮状等。
我们还在别的什么物品上观察到过霉菌?(三)设计实验,探究霉菌生长的因素。
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许多物品都会生长霉菌,那霉菌的生长于那些因素有关呢?1、同桌讨论。
2、师生交流。
(可能与水分的多少,温度的高低,光的照射等条件有关)3、设计实验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A、设计霉菌的生长与水分的多少有关系的实验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设计的实验方案。
(要求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B、设计霉菌的生长与温度有关系的实验(方法同上,提醒同学们在做与温度有关的实验时,最后把一块实物放在冰箱的散热器上,另一块放在冰箱里比较好。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面包发霉了
(展示5组)
4、汇报交流:(1)看到我们这么多实验,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水分、温度对霉菌生长有影响)
(2)还有什么要补充的。A、(有些同学的食物一点也没有发霉,或者发霉的比较慢是什么原因[键入文档的引述或关注点的摘要。您可将文本框放置在文档中的任何位置。请使用“绘图工具”选项卡更改引言文本框的格式。]
)B、(仔细观察霉菌生长在什么位置?为什么)(10-——15分钟)
水分温度
面包发霉
营养
三、用放大镜观察霉菌(6分钟)
1.出示温馨Biblioteka 示2.用放大镜观察3.交流发现:你观察到霉菌了吗?是怎么样的?
四、拓展,交流怎么来阻止霉菌继续生长。
五、小结,作业:完成作业本第一页。(2分钟)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课题(课时)
面包发霉了(1课时)
主备教师
备/授时间
4月23日
5 月 19 日
学习目标
1、面包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适宜环境和条件。
2、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3、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学习重点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学习难点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
对比实验相应的面包,放大镜,学习单
教 学 过 程
教学改进
一、导入:(2分钟)
1.介绍发霉的食物。
2.探讨食物发霉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3揭示课题
二、交流对比实验:(15分钟—25分钟)
1.交流如何来研究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2.交流如何来研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5分钟)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下3.5《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的一个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掌握食品保鲜的方法。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食物发霉的微观过程和食品保鲜的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发霉的原因,掌握食品保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发霉的原因,食品保鲜的方法。
2.难点:食物发霉的微观过程,食品保鲜的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面包、容器、显微镜等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自带面包,提前了解食物保鲜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为什么会发霉,怎样才能防止食物发霉。
2.呈现(5分钟)展示面包发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发霉的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面包发霉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食物发霉的原因。
5.拓展(10分钟)讨论:怎样才能防止食物发霉?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食品保鲜方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食品保鲜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食品保鲜的方案,回家后实践。
8.板书(5分钟)–原因: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方法:低温保存、干燥、密封等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食物发霉的原因和食品保鲜的方法。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
《面包发霉了》教学设计面包发霉了,是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科普文章。
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加他们对微生物和生活卫生的认识。
以下是一个教学设计的例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等。
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微生物,认识常见的一些微生物2.了解面包为什么会发霉,认识发霉的危害3.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面包和保持生活卫生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微生物2.常见的一些微生物3.面包发霉的原因和危害4.正确处理面包和保持生活卫生的方法三、教学活动: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发霉的面包,并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面包会发霉,发霉对我们有什么危害。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向学生介绍微生物的概念和常见的一些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
讲解微生物的特点、生活方式和传播途径。
3.分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切板和面包,让学生用干净的手分别碰触五节面包,分别按照以下条件摆放:摆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摆在有阳光的明亮地方、摆在有微生物的地方(如洗手间),同时也准备一个摆在普通地方的对照组面包。
让学生观察面包的变化,预测哪个面包会率先发霉。
4.讨论和总结(15分钟):让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发霉的原因和对人体的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正确处理面包和保持生活卫生的方法。
5.综合运用(20分钟):设置小组讨论题目,让学生合作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何防止面包发霉?如何保持厨房的卫生?6.答疑解惑(10分钟):针对学生提问和疑惑,进行解答,并补充相关知识。
四、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2.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总结环节中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的成果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4.教师记录学生的提问和疑惑,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实践观察的方式,对面包发霉的原因和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
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
教学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
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面包发霉了!(揭
示课题)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
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
(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
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2)选择实验条件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
(这是一组对比实验,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点儿霉菌,目的是为了创设在四块面包上都有霉菌这样一个相同的条件。
)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
(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第二组:在第三块和第四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
然后,把第三块面包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块面包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
(创设不同的温度条件,以观察霉菌的生长速度。
)也可以自主选择,例如空气、光照……条件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3)分组准备对比实验这组的两块面包中,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写下我们的推测:
每天观察记录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检验我们的推测。
4、后续观察活动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
板书设计: 5 面包发霉了
营养温度
霉菌——生长条件水分空气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