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拆利实验专题详细版.doc
托里拆利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1eaa9a784254b35effd345e.png)
托里拆利实验一、实验步骤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出空气,用另一只手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并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当管内水银液面停止下降时,读出此时水银液柱与水槽中水平液面的竖直高度差,约为760mm。
2.逐渐倾斜玻璃管,发现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3.继续倾斜玻璃管,当倾斜到一定程度,管内充满水银,说明管内确实没有空气,而管外液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汞柱,也就是大气压跟760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4.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这个实验(或同时做,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说明大气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
(控制变量法)5.将长玻璃管一端用橡皮塞塞紧封闭,往管中注满红色水,用手指堵住另一端,把玻璃管倒插在水中,松开手指。
观察现象并提问学生:“如把顶端橡皮塞拔去,在外部大气压强作用下,水柱会不会从管顶喷出?”然后演示验证,从而消除一些片面认识,加深理解。
6.通常人们把高760毫米的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atm为压强的非法定单位),1atm的值约为1.013×10^5Pa二、实验说明1.不可以用其他液体代替水银,若用水代替,高度会达到10.336米,在普通实验室中不现实,因而不可行;详细过程:已知ρ水银=13600kg/m∧3;∵水柱产生的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即p水=p水银,ρ水gh水=ρ水银gh水银∴h水=ρ水银/ρ水×h水银=13600kg/立方米/1000kg/m^3;×0.76m=10.336m2.若操作正确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则可能是管内有气体;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则可能是没有把管放竖直,且沿管的方向测量水银柱的高度。
3.实验结果(水银高度)与试管粗细无关。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db5b73ec3a87c24128c4c8.png)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是大气压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为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中考中围绕该实验的考点也屡见不鲜。
但由于学生及老师对该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本身这个实验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方面的题目失分也很容易。
该实验完整是这样做的:用长约1m的玻璃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灌满水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倒放在水银槽中,管中水银下降至760mm。
这时管中上方出现一段真空。
(如图)考察1:如果将玻璃管加粗或者改细一点,对该实验都不会产生影响,测量出来的结果仍然是760mm水银柱.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些,水银柱会管内下降,但距水银槽中水银面高度仍是760mm。
将玻璃管向下按压一些,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小结:玻璃管的粗细不会影响测量结果.把玻璃管向上提起或者向下按下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考察2: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会上升,水银柱长度增加,但这时如果测量其竖直高度仍然是760mm。
小结:将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考察3:如果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的空气,玻璃管中水银由于受到了一部分气体向下的压强,所以水银柱会下降一些,这时水银柱的高度将会小于760mm,也就是说比真实的气压值要小一些。
小结:玻璃管中如果混入少量的空气,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小。
考察4:如果在玻璃管顶端凿一小孔,管中由于能够进入空气,玻璃管中水银柱的上表面也就受到了大气压强,由于这个压强和水银槽中水银面上方受到的大气压强相等,管中水银就会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下降,直到和水银槽中水银面相平.其实在管顶凿一小孔后,玻璃管和水银槽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此这时水银在不流动时各液面将保持相平。
考察5:考察5与知识点非常相似,但难度稍有增加。
如图所示,在标准气压下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地倒立在水银槽内,管的顶端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36cm,这时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因为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760mm 的水银柱。
托里拆利实验专题
![托里拆利实验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df2b0aa2161479171128fc.png)
托里拆利实验专题
1、某同学在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出75。
当他将玻璃管有竖直位置变为倾斜位置时,(如图所示),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A等于75 B大于75 C小于75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估测题
1、若大气压为1.01×105Pa,水平屋顶的面积为100m2,则大气压对水平屋顶的上表面的压力为。
2、请你估测一些大气压对物理课本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P0=1.0×105Pa)()
A 5×105 Pa
B 5×103 Pa
C 50 Pa
D 5 Pa
3、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为1.5 m2。
那么,在1标准大气压下,1.5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
4、如图为某实验小组自制的水气压计。
瓶内气体压强。
当带着它从一楼到五楼时,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变高、变低、不变)。
托里拆利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托里拆利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a8209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 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
3. 验证大气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
二、实验原理托里拆利实验是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
实验原理如下:当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内充满水银,并将其倒插入水银槽中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将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
根据帕斯卡定律,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与大气压强成正比,即:P大气= ρ水银gh其中,P大气为大气压强,ρ水银为水银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水银柱的高度。
三、实验器材1. 托里拆利实验器(J2116型)2. 水银3. 1米以上的长玻璃管(或两根玻璃管中间用橡皮管连接)4. 烧杯5. 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 将水银倒入实验器中,直至液面高度超过玻璃管的高度。
2. 用手指堵住玻璃管的开口端,将玻璃管倾斜,使管内充满水银,排除空气。
3. 将玻璃管竖直放置,放开手指,使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下降至稳定状态。
4. 使用刻度尺测量水银柱的高度,记录数据。
5. 改变玻璃管的倾斜角度,重复步骤4,观察水银柱高度的变化。
6. 将玻璃管倾斜至一定程度,使管内充满水银,验证管内确实没有空气。
7. 使用不同内径和长度的玻璃管重复实验,观察水银柱高度的变化。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实验一:水银柱高度为760mm。
2. 实验二:改变玻璃管倾斜角度,水银柱高度仍为760mm。
3. 实验三:使用不同内径和长度的玻璃管,水银柱高度仍为760mm。
六、实验结论1. 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正确,通过水银柱的高度可以测量大气压强。
2. 大气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与水银柱的高度成正比。
3.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银柱的高度约为760mm。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若玻璃管内存在气泡,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测量值偏小。
2.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玻璃管竖直放置,避免因倾斜角度过大而导致水银柱高度变化。
3. 实验结果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大气压强可能存在差异。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a6da02941ea76e59fa045c.png)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是大气压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为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中考中围绕该实验的考点也屡见不鲜。
但由于学生及老师对该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本身这个实验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方面的题目失分也很容易。
该实验完整是这样做的:用长约1m的玻璃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
灌满水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倒放在水银槽中,管中水银下降至760mm。
这时管中上方出现一段真空。
(如图)考察1:如果将玻璃管加粗或者改细一点,对该实验都不会产生影响,测量出来的结果仍然是760mm水银柱。
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些,水银柱会管内下降,但距水银槽中水银面高度仍是760m m。
将玻璃管向下按压一些,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小结:玻璃管的粗细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把玻璃管向上提起或者向下按下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考察2: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会上升,水银柱长度增加,但这时如果测量其竖直高度仍然是760mm。
小结:将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考察3:如果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的空气,玻璃管中水银由于受到了一部分气体向下的压强,所以水银柱会下降一些,这时水银柱的高度将会小于760mm,也就是说比真实的气压值要小一些。
小结:玻璃管中如果混入少量的空气,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小。
考察4:如果在玻璃管顶端凿一小孔,管中由于能够进入空气,玻璃管中水银柱的上表面也就受到了大气压强,由于这个压强和水银槽中水银面上方受到的大气压强相等,管中水银就会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下降,直到和水银槽中水银面相平。
其实在管顶凿一小孔后,玻璃管和水银槽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此这时水银在不流动时各液面将保持相平。
考察5:考察5与知识点非常相似,但难度稍有增加。
如图所示,在标准气压下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地倒立在水银槽内,管的顶端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36cm,这时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因为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760mm 的水银柱。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434affcf84b9d529ea7a15.png)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是大气压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为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中考中围绕该实验的考点也屡见不鲜。
但由于学生及老师对该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本身这个实验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方面的题目失分也很容易。
该实验完整是这样做的:用长约1m的玻璃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
灌满水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倒放在水银槽中,管中水银下降至760mm。
这时管中上方出现一段真空。
(如图)考察1:如果将玻璃管加粗或者改细一点,对该实验都不会产生影响,测量出来的结果仍然是760mm水银柱。
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些,水银柱会管内下降,但距水银槽中水银面高度仍是760mm。
将玻璃管向下按压一些,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小结:玻璃管的粗细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把玻璃管向上提起或者向下按下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考察2: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会上升,水银柱长度增加,但这时如果测量其竖直高度仍然是760mm。
小结:将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考察3:如果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的空气,玻璃管中水银由于受到了一部分气体向下的压强,所以水银柱会下降一些,这时水银柱的高度将会小于760mm,也就是说比真实的气压值要小一些。
小结:玻璃管中如果混入少量的空气,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小。
考察4:如果在玻璃管顶端凿一小孔,管中由于能够进入空气,玻璃管中水银柱的上表面也就受到了大气压强,由于这个压强和水银槽中水银面上方受到的大气压强相等,管中水银就会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下降,直到和水银槽中水银面相平。
其实在管顶凿一小孔后,玻璃管和水银槽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此这时水银在不流动时各液面将保持相平。
考察5:考察5与知识点非常相似,但难度稍有增加。
如图所示,在标准气压下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地倒立在水银槽内,管的顶端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36cm,这时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因为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760mm的水银柱。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b2921d19e8b8f67d1cb92f.png)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是大气压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为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中考中围绕该实验的考点也屡见不鲜。
但由于学生及老师对该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本身这个实验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方面的题目失分也很容易。
该实验完整是这样做的:用长约1m的玻璃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灌满水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倒放在水银槽中,管中水银下降至760mm。
这时管中上方出现一段真空。
(如图)考察1:如果将玻璃管加粗或者改细一点,对该实验都不会产生影响,测量出来的结果仍然是760mm水银柱.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些,水银柱会管内下降,但距水银槽中水银面高度仍是760mm.将玻璃管向下按压一些,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小结:玻璃管的粗细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把玻璃管向上提起或者向下按下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考察2: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会上升,水银柱长度增加,但这时如果测量其竖直高度仍然是760mm。
小结:将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考察3:如果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的空气,玻璃管中水银由于受到了一部分气体向下的压强,所以水银柱会下降一些,这时水银柱的高度将会小于760mm,也就是说比真实的气压值要小一些。
小结:玻璃管中如果混入少量的空气,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小。
考察4:如果在玻璃管顶端凿一小孔,管中由于能够进入空气,玻璃管中水银柱的上表面也就受到了大气压强,由于这个压强和水银槽中水银面上方受到的大气压强相等,管中水银就会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下降,直到和水银槽中水银面相平.其实在管顶凿一小孔后,玻璃管和水银槽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此这时水银在不流动时各液面将保持相平.考察5:考察5与知识点非常相似,但难度稍有增加.如图所示,在标准气压下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地倒立在水银槽内,管的顶端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36cm,这时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因为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760mm 的水银柱。
研究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
![研究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67b0a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9.png)
研究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标题:研究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引言:大气压强是指地球上大气对单位面积的支持力。
其研究对于气象学、物理学以及工程学等学科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托里拆利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液体的上升高度来间接测定大气压强。
本文将详细解读托里拆利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以及其在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的意义。
一、理论基础与实验准备:1. 托里拆利定律:托里拆利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管道中,液体的上升高度与管道半径成反比,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
具体表达为:h = k * (1/rho) * r,其中h表示液体上升高度,k为托里拆利常数,rho为液体密度,r为管道半径。
2. 实验装置准备:(1)U型软管:用于封闭气体,通常由柔软的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2)压强计:用于测量液体上升高度,常见的有压力传感器、水银柱等。
(3)液体:根据实验需求可选择水银、水等。
(4)密封容器:用于封装实验装置,保证封闭状态。
(5)其他辅助设备:如标尺、夹子等,用于固定装置和测量。
二、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首先,在无风的环境中将U型软管一端封闭,然后将其倒置,使封闭端位于上方。
接下来,在封闭端注入液体,使其占满管道并到达封闭端的高度位置。
然后将另一端用夹子夹紧,确保实验装置处于封闭状态。
2. 实验操作:(1)测量液体上升高度:用压强计、水银柱等测量工具将液体的上升高度进行测量。
并根据托里拆利定律的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rho。
(2)改变管道半径: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半径的管道,或用夹子挤压软管来改变管道的半径。
然后重新测量液体的上升高度,并记录下来。
3. 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液体的上升高度、管道的半径以及其他相关参数。
将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图表展示。
根据托里拆利定律的公式,可以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托里拆利常数k的值。
三、实验应用与专业性角度:1. 大气压强研究:托里拆利实验是研究大气压强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量液体上升高度可以间接推导出大气压强的数值。
托里拆利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21639ac964bcf84b8d57b15.png)
托里拆利实验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托里拆利实验一、实验步骤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出空气,用另一只手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并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当管内水银液面停止下降时,读出此时水银液柱与水槽中水平液面的竖直高度差,约为760mm。
2.逐渐倾斜玻璃管,发现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3.继续倾斜玻璃管,当倾斜到一定程度,管内充满水银,说明管内确实没有空气,而管外液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汞柱,也就是大气压跟760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4.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这个实验(或同时做,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说明大气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
(控制变量法)5.将长玻璃管一端用橡皮塞塞紧封闭,往管中注满红色水,用手指堵住另一端,把玻璃管倒插在水中,松开手指。
观察现象并提问学生:“如把顶端橡皮塞拔去,在外部大气压强作用下,水柱会不会从管顶喷出”然后演示验证,从而消除一些片面认识,加深理解。
6.通常人们把高760毫米的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atm为压强的非法定单位),1atm的值约为×10^5Pa二、实验说明1.不可以用其他液体代替水银,若用水代替,高度会达到米,在普通实验室中不现实,因而不可行;详细过程:已知ρ水银=13600kg/m∧3;∵水柱产生的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即p水=p水银,ρ水gh水=ρ水银gh水银∴h水=ρ水银/ρ水×h水银=13600kg/立方米/1000kg/m^3;×=2.若操作正确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则可能是管内有气体;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则可能是没有把管放竖直,且沿管的方向测量水银柱的高度。
托里拆利实验专题实战
![托里拆利实验专题实战](https://img.taocdn.com/s3/m/7956f5bf284ac850ad0242b5.png)
(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专题实战1、最先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 B.法拉第 C.牛顿 D.托里拆利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是用来测量大气压数值的一个实验B 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强;C同一地点的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D 大气压的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3、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口朝下。
如下图所示那样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A.充满水;B.没有水;C.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4、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A水银槽内水银过多;B 玻璃管内进入空气;C玻璃管太粗;D 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5、如图所示,将一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且盛有某种夜体的玻璃管由竖直位置稍倾斜一定的角度(液体未溢出),玻璃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6、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出的大气压小于实际气压的原因是【】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些C.将玻璃管稍压下一些7、用吸取式抽水机抽海水时,提取的高度将【】A.变大 B.不变 C 变小 D.无法确定8、以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使用粗些的玻璃管,测出的压强会偏小;B、玻璃管口插入水银槽中水银面下的位置浅一些,测出的压强会偏大;C、玻璃管的放置不竖直测出的压强会偏小;D、玻璃管里进入少量空气,测出的压强会偏小。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气压会把不够坚固的房顶压垮;B、用气压计改成的高度计在宇宙航行中是不能使用的;C、在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使用的玻璃管长75厘米左右;D、在高山上不容易煮熟饭,说明那里的水沸点高。
10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11、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存在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C.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D.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1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漏进了一点空气,那么大气压的测量值将比实际值【】A.偏小B.偏大C.无任何影响D.无法判断13、将装满纯净水的桶(约40cm高)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8—36所示,结果是【】A.桶内的水将流出一部分 B.桶内的水将全部流出C.仍然是满桶水 D.无法判断14、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下图14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15、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是【】A.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B.将玻璃管往上提一些,但管口仍未离开水银面C.将玻璃管倾斜或换内径较粗的玻璃管做实验D.实验时,在玻璃管中混进了少许空气16、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
托里拆里实验报告
![托里拆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43cde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9.png)
实验名称:托里拆里实验实验目的:1. 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2. 测量大气压的数值。
3. 了解液体压强与大气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托里拆里实验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于1643年进行的实验,用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测量其数值。
实验原理基于流体静力学中的帕斯卡定律,即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等于该点向上的液柱高度所受到的重力。
在托里拆里实验中,一个封闭的一端装有水银的玻璃管被倒插入装有水银的槽中。
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水银被压入玻璃管中,但最终会稳定在一个高度。
这个高度是由大气压与玻璃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平衡所决定的。
实验器材:1. 玻璃管(一端封闭,长度约1米)2. 水银3. 烧杯4. 红色水(用于演示)5. 橡皮塞(用于封闭玻璃管一端)6. 内径不同的玻璃管(用于对比实验)实验步骤:1. 将玻璃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灌满水银,排除空气。
2. 用手指堵住玻璃管开口端,将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入装有水银的槽中。
3. 当玻璃管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观察水银柱的高度。
4. 逐渐倾斜玻璃管,观察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5. 当倾斜到一定程度,管内充满水银,说明管内确实没有空气。
6. 使用不同内径和长度的玻璃管重复实验,观察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7. 将长玻璃管一端用橡皮塞塞紧封闭,往管中注满红色水,用手指堵住另一端,将玻璃管倒插入水中,松开手指,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1. 当玻璃管开口端浸入水银槽中时,水银柱高度约为760mm,且在倾斜玻璃管时,水银柱高度保持不变。
2. 使用不同内径和长度的玻璃管重复实验,水银柱的高度仍约为760mm。
3. 当将封闭的玻璃管倒插入水中时,水银柱不会从管顶喷出。
实验分析:1. 水银柱高度约为760mm,说明大气压的数值约为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 水银柱高度在倾斜玻璃管时保持不变,说明大气压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
3. 将封闭的玻璃管倒插入水中时,水银柱不会从管顶喷出,说明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不受大气压作用。
托里拆利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d225d716137ee06eff918e1.png)
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托里拆利实验一、实验步骤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出空气,用另一只手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并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将管子竖直固定,当管内水银液面停止下降时,读出此时水银液柱与水槽中水平液面的竖直高度差,约为760mm。
2.逐渐倾斜玻璃管,发现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3.继续倾斜玻璃管,当倾斜到一定程度,管内充满水银,说明管内确实没有空气,而管外液面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mm高的汞柱,也就是大气压跟760mm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4.用内径不同的玻璃管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重做这个实验(或同时做,把它们并列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说明大气压强与玻璃管的粗细、长短无关。
(控制变量法)5.将长玻璃管一端用橡皮塞塞紧封闭,往管中注满红色水,用手指堵住另一端,把玻璃管倒插在水中,松开手指。
观察现象并提问学生:“如把顶端橡皮塞拔去,在外部大气压强作用下,水柱会不会从管顶喷出?”然后演示验证,从而消除一些片面认识,加深理解。
6.通常人们把高760毫米的汞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符号为1atm (atm为压强的非法定单位),1atm的值约为1.013×10^5Pa二、实验说明1.不可以用其他液体代替水银,若用水代替,高度会达到10.336米,在普通实验室中不现实,因而不可行;详细过程:已知ρ水银=13600kg/m∧3;∵水柱产生的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即p水=p水银,ρ水gh水=ρ水银gh水银∴h水=ρ水银/ρ水×h水银=13600kg/立方米/1000kg/m^3;×0.76m=10.336m2.若操作正确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则可能是管内有气体;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则可能是没有把管放竖直,且沿管的方向测量水银柱的高度。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4cf80108a1284ac9504364.png)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是大气压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为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中考中围绕该实验的考点也屡见不鲜。
但由于学生及老师对该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本身这个实验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方面的题目失分也很容易。
该实验完整是这样做的:用长约1m的玻璃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
灌满水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倒放在水银槽中,管中水银下降至760mm。
这时管中上方出现一段真空。
(如图)考察1:如果将玻璃管加粗或者改细一点,对该实验都不会产生影响,测量出来的结果仍然是760mm水银柱。
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些,水银柱会管内下降,但距水银槽中水银面高度仍是760mm。
将玻璃管向下按压一些,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小结:玻璃管的粗细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把玻璃管向上提起或者向下按下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考察2:|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会上升,水银柱长度增加,但这时如果测量其竖直高度仍然是760mm。
小结:将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考察3:如果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的空气,玻璃管中水银由于受到了一部分气体向下的压强,所以水银柱会下降一些,这时水银柱的高度将会小于760mm,也就是说比真实的气压值要小一些。
小结:玻璃管中如果混入少量的空气,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小。
考察4:如果在玻璃管顶端凿一小孔,管中由于能够进入空气,玻璃管中水银柱的上表面也就受到了大气压强,由于这个压强和水银槽中水银面上方受到的大气压强相等,管中水银就会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下降,直到和水银槽中水银面相平。
其实在管顶凿一小孔后,玻璃管和水银槽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此这时水银在不流动时各液面将保持相平。
考察5:考察5与知识点非常相似,但难度稍有增加。
:如图所示,在标准气压下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地倒立在水银槽内,管的顶端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36cm,这时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因为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760mm 的水银柱。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e1397f83d049649a6658ee.png)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是大气压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为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中考中围绕该实验的考点也屡见不鲜.但由于学生及老师对该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本身这个实验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方面的题目失分也很容易。
该实验完整是这样做的:用长约1m的玻璃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
灌满水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倒放在水银槽中,管中水银下降至760mm。
这时管中上方出现一段真空。
(如图)考察1:如果将玻璃管加粗或者改细一点,对该实验都不会产生影响,测量出来的结果仍然是760mm水银柱。
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些,水银柱会管内下降,但距水银槽中水银面高度仍是760mm。
将玻璃管向下按压一些,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小结:玻璃管的粗细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把玻璃管向上提起或者向下按下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考察2: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会上升,水银柱长度增加,但这时如果测量其竖直高度仍然是760mm.小结:将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考察3:如果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的空气,玻璃管中水银由于受到了一部分气体向下的压强,所以水银柱会下降一些,这时水银柱的高度将会小于760mm,也就是说比真实的气压值要小一些。
小结:玻璃管中如果混入少量的空气,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小.考察4:如果在玻璃管顶端凿一小孔,管中由于能够进入空气,玻璃管中水银柱的上表面也就受到了大气压强,由于这个压强和水银槽中水银面上方受到的大气压强相等,管中水银就会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下降,直到和水银槽中水银面相平。
其实在管顶凿一小孔后,玻璃管和水银槽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此这时水银在不流动时各液面将保持相平.考察5:考察5与知识点非常相似,但难度稍有增加。
如图所示,在标准气压下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地倒立在水银槽内,管的顶端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36cm,这时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因为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760mm 的水银柱。
托里拆里实验
![托里拆里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2d940c14028915f804dc2e2.png)
讨论: 讨论:
1,玻璃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玻璃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2,如果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有空气 如果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进入玻璃管的上端,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进入玻璃管的上端,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 3,大气压这么大,以手背为例,手背面 大气压这么大,以手背为例, 积大约 150平方厘米。 F=P S 150平方厘米。由F=P.S大约估算 平方厘米 F=100000*150*0.0001=1500牛这么大的压 牛这么大的压 F= 力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力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托里拆利实验的力学原理1取与实验内水银槽内液面相平的横戴面作受力分析液体压力f液大气压力f大气压由图可以看到在我们所研究的液体中的上面有下面受到由液体传送过来的因为液面保持静止所以液面上下的作用力大小即
托里拆 利实验的力学原理
1,取与实验内水银力F液
大气压力F大气压
由图可以看到在我们所研究的液体中的 上面有( ),下面受到由液 上面有( ),下面受到由液 体传送过来的( ),因为液面 体传送过来的( ),因为液面 保持静止, 保持静止,所以液面上下的作用力大小 方向( ( ) 方向( )。 即:F液=F大气压 :F液=F大气压 P液S=P大气压S S=P大气压S 大气压 P液=P大气压 =P大气压 即:P大气奈=P液.g.h :P大气奈=P液 大气奈=P 从而可由液柱的高度算出大气压的 值为( )(参看教材 参看教材) 值为( )(参看教材)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87df1e08a1284ac950432c.png)
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托里拆利实验考点全解析托里拆利实验是大气压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为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中考中围绕该实验的考点也屡见不鲜。
但由于学生及老师对该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本身这个实验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方面的题目失分也很容易。
该实验完整是这样做的:用长约1m的玻璃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
灌满水银后,用拇指堵住管口,倒放在水银槽中,管中水银下降至760mm。
这时管中上方出现一段真空。
(如图)考察1:如果将玻璃管加粗或者改细一点,对该实验都不会产生影响,测量出来的结果仍然是760mm水银柱。
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起一些,水银柱会管内下降,但距水银槽中水银面高度仍是760mm。
将玻璃管向下按压一些,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小结:玻璃管的粗细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把玻璃管向上提起或者向下按下也不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考察2: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会上升,水银柱长度增加,但这时如果测量其竖直高度仍然是760mm。
小结:将玻璃管倾斜后,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考察3:如果玻璃管中混入了少量的空气,玻璃管中水银由于受到了一部分气体向下的压强,所以水银柱会下降一些,这时水银柱的高度将会小于760mm,也就是说比真实的气压值要小一些。
小结:玻璃管中如果混入少量的空气,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小。
考察4:如果在玻璃管顶端凿一小孔,管中由于能够进入空气,玻璃管中水银柱的上表面也就受到了大气压强,由于这个压强和水银槽中水银面上方受到的大气压强相等,管中水银就会由于自身的重力而下降,直到和水银槽中水银面相平。
其实在管顶凿一小孔后,玻璃管和水银槽就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因此这时水银在不流动时各液面将保持相平。
考察5:考察5与知识点非常相似,但难度稍有增加。
如图所示,在标准气压下把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装满水银后竖直地倒立在水银槽内,管的顶端高出水银槽中水银面36cm,这时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因为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760mm的水银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里拆利实验专题
1、某同学在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当玻璃管竖直放置时,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出75。
当他将玻璃管有竖直位置变为倾斜位置时,(如图所示),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A等于75 B大于75 C小于75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估测题
1、若大气压为1.01×105Pa,水平屋顶的面积为100m2,则大气压对水平屋顶的上表面的压力为。
2、请你估测一些大气压对物理课本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P0=1.0×105Pa)()
A 5×105 Pa
B 5×103 Pa
C 50 Pa
D 5 Pa
3、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为1.5 m2。
那么,在1标准大气压下,1.5 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
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
4、如图为某实验小组自制的水气压计。
瓶内气体压强。
当带着它从一楼到五楼时,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情况是(变高、变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