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测速发电机测速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浅谈直流测速发电机
忽略 电枢反应 的影响 ,则输 出电压为
U= E 。 一 , R= E a 一 ÷R
( 2 )
发 电机 分直流测速发 电机和交流测速发 电机两大类。
实际上 ,直流 测速发 电机 在负 载运行 时 ,输 出 电 压与转速 并不能保 持严格 的正 比关 系 ,存 在误差 ,引
起误差的主要 原因有 : 1)电枢反 应 的 去磁作 用 ;当测速 发 电机带 负 载
小 失 灵 区 ,直 流测 速 发 电机 常 选 用接 触 压 降较 小 的 金 属一 石墨 电刷 或铜 电刷 。3)温度 的影 响 ;对 电磁
4 直流测速发 电机 的应 用
时 ,电枢 电流 引起 的 电枢 反 应 的 去磁 作 用 ,使 发 电
机 气 隙 磁 通 减 小 。 当转 速 一 定 时 ,若 负 载 电 阻越 小 ,则 电枢 电流越 大 ;当负 载 电阻 一 定 时 ,若 转 速 越 高 ,则 电动 势越 大 ,电枢 电流也 越 大 ,它 们 都使 电枢反 应 的 去磁 作 用增 强 ,气 隙磁 通 减 小 ,输 出 电
即 =E =K 。由此可知 ,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与
电机的转速 成正比 ,即测速发 电机输出电压反映了转速
的大小。因此 ,直流测速发 电机可以用来 测速 。
2 直流测 速发电机的输 出特性
的转动惯 量要 小 ,以保证测速 的快速 性 ;3 )测速发 电 机的灵敏 度要高 ,较小的转速变化也能引起输 出电压有
1 R + / R
口 £
:C
( 3
u /
直流、交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交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来源:机械专家网发布时间:2010-03-20 机械专家网一、直流测速发电机:1、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在空载时,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就是电枢感应电动势。
显然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
2. 误差分析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与转速要严格保持正比关系在实际中是难以做到的,其实际的输出特性为图中实线,造成这种非线性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电枢反应直流测速发电机负载时电枢电流会产生电枢反应,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使气隙磁通Φ0减小,使输出电压减小。
从输出特性看,斜率将减小,而且电枢电流越大,电枢反应的去磁作用越显著,输出特性斜率减小越明显,输出特性直线变为曲线。
(2)温度的影响如果直流测速发电机长期使用,其励磁绕组会发热,其绕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励磁电流因此而减小,从而引起气隙磁通减小,输出电压减小,特性斜率减小。
温度升得越高,斜率减小越明显,使特性向下弯曲。
可在励磁回路中串接一个阻值较大而温度系数较小的锰铜或康铜电阻,以减小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电阻变化,从而减小因温度而产生的线性误差。
(3)接触电阻如果电枢电路总电阻包括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电阻,那么输出电压受接触电阻压降影响总是随负载电流变化而变化,当输入的转速较低时,接触电阻较大,使此时本来就不大的输出电压变得更小,造成的线性误差很大;当电流较大的,接触电阻较小而且基本上趋于稳定的数值,线性误差相对而言小得多。
另外,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的是一个脉动电压,其交变分量对速度反馈控制系统、高精度的解算装置有较明显的影响。
二、交流测速发电机:交流测速发电机分为同步测速发电机和异步测速发电机。
在实际应用中异步测速发电机使用较广泛。
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工作原理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与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相似,其转子结构有笼型的,也有杯型的,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多用空心杯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
空心杯转子异步测速发电机定子上有两个在空间上互差90°电角度的绕组,一为励磁绕组,另一为输出绕组。
简析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原因及消除措施
简析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原因及消除措施摘要:电在现代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整个社会的顺利运转离不开电。
为了防止电力故障,保证电测仪表测量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对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原因及其消除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测仪表;测量误差;原因;消除措施电测仪表是检测和监测系统的核心,其误差大小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因此对于一名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必须要掌握正确的电测仪表使用方法,最大化地降低电测仪表测量误差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以下就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原因及其消除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原因分析1、操作人员误差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误差即为操作人员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误差。
电测仪表检测需要由专业的操作人员来具体实施。
而操作人员的不同也会使得检测结果大相径庭,由于不同的操作人员其个人能力也不尽相同,因而对于部分经验丰富且操作技术过硬以及工作态度较好的操作人员来说,他们能够合理地安排检测的流程,并避免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最终检测的结果趋于准确的检测结果。
而对于那些经验不足且没有过硬检测技术的操作人员来说,他们无法按照规定的要求来展开检测工作,因而其检测的准确度也较低,难以保证电测仪表检测的数据的真实性。
2、系统误差原因分析。
电测仪表检测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便是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所指的是在同样的条件与环境之下,电测仪表在检测过程中对同一目标进行多次检测之后,其检测的平均值与检测的真值之差,即为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一般是一直存在的,其代表着电测仪表在检测之前便存在的误差。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系统误差总会向同一方向偏离,且所检测的误差大小以及符号均保持一致。
电测仪表检测的系统误差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便是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由于系统误差的出现,使得在实际检测时,无法通过对目标检测次数的增加而实现消除或减小误差,只能通过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以此来寻找系统误差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减少系统误差,尽可能地减少系统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测速发电机
直流伺服电动机 控制对象(火炮)
直流测速发电机
图7.3.4 模拟式随动系统原理图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小结
1 掌握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及减小误差方法 2 掌握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 掌握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及误差
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为什么是线性的?
作 业:
P338:7.10
减小剩余电压误差的方法:选择高质量的各方向 特性一致的磁性材料,在机加工和发电机的应用 测速发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装置中通常作 为测 速元件、校正元件、解算元件等。
直流测速发电机在模拟式随动系统中的应用,如图7.3.4。
手轮
自整角机
放大器
图7.3.2 异步测速发电机工作原理
1、n=0电机不转 输出电压 U2=0
2、n 0 电机旋转
切割电动势大小:
Er Crd n
q Frq Fr Er n
切割电动势 计算公式
E2 q n
即:输出绕组的感应电动势的幅值正 比于电机的转速。
二、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
U2 理想输出 特性
态
⑷ 纹波的影响。电机结构和加工误差引起,加入滤波电路
7.3.2 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
分为同步测速发电机和异步测速发电机两种,其中异步测速发电机应用 广泛,其又分为笼型和空心杯型两种。空心杯型测速发电机测量精度高、 转动惯量小,性能稳定,适于快速系统,应用比较广泛。
一、空心杯转子异步测速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U2
Ea 1 Ra
Cn
RL
n
图7.3.1 不同负载电阻时的输出特性
二、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1.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误差 ⑴ 电枢反应的影响; ⑵ 电刷接触电阻的影响; ⑶ 温度的影响; ⑷ 纹波的影响。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Ia
=
Ua RL
(3-4)
经化简后为
U a= Ea
−
U R
a L
Ra
Ua
=
Ea
1+
Ra RL
=
Ke
1+
Ra RL
n = Cn
(3-5)
式中
C
=
Ke
1+
Ra RL
C 为测速发电机输出特性的斜率。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Φ、 Ra 和 RL 都能保持为常
数,斜率 C 也是常数,输出特性便有线性关系。对于不同的负载电阻 RL ,测速发电机输出特性
(1)输出电压与转速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 (2)剩余电压(转速为零时的输出电压)要小; (3)输出电压的极性和相位能反映被测对象的转向; (4)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小; (5)输出电压的斜率大,即转速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的变化要大; (6)摩擦转矩和惯性要小。 此外,还要求它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对无线电通讯的干扰小、噪声 小等。
1
此外,还有性能和可靠性更高的无刷测速发电机。
§3-2 直流测速发电机
一、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型式 直流测速发电机实际上是一种微型直流发电机。按励磁方式可分为两种型式。 1.电磁式 表示符号如图 3-2(a)所示。定子常为二极,励磁绕组由外部直流电源供电,通电时产生 磁场。目前,我国生产的 CD 系列直流测速发电机为电磁式。 2.永磁式 表示符号如图 3-2(b)所示。定子磁极是由永久磁钢做成。由于没有励磁绕组,所以可省 去励磁电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近年来发展较快。其缺点是永磁材料的价格较 贵,受机械振动易发生程度不同的退磁。为防止永磁式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特性变坏,必须选用 矫顽力较高的永磁材料。目前,我国生产的 CY 系列直流测速发电机为永磁式。
探究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探究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力能源的应用,电力能源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力能源有其独特的优势,清洁环保、安全便捷,让电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笔者参考相关文献,结合自身所学知识,研究了电测仪表检测误差形成的原因,并探讨了减小这一误差的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减少方法;测量误差;电测仪表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了让现有的电气设备更加安全性,常常会有相关工作人员用电测仪表来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分析电力误差,进而判断设备运行的安全性[1]。
所以,这就要求电力设备检测人员人员具有一定的检测技术,能够熟练使用电测仪表,找出这一测量设备测量误差形成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方式,有效的提高电测仪表的测量精度,减小测量误差,进而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1误差形成的原因在电测仪表检测过程中,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系统原因、检测仪表自身原因、检测方法不当、操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过关、外部环境原因等,其中,外部环境包括温湿度带来的误差、电磁场与工频电源带来的误差,具体分析如下: 1.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外部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运用电测仪表反复测验某一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及相关数据,计算出检测平均值,再将他与真值进行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就是系统误差[2]。
在电测仪表检测当中,大部分都存在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一规律通常表现为,对设备检测的结果偏差一定,偏离方向相同。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存在系统误差的,这就意味着检测时,不能通过增加检测次数来降低误差,只能分析检测结果,寻找其规律,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避系统误差,降低系统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1.2检测人员技能操作方式引起的误差这一误差的形成,主要是检测人员在操作过程当中因操作技术、操作习惯等引起的误差。
在电测仪表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不够高、操作经验缺乏、工作态度不积极等,都会让检测人员产生误差,如果检测人员具有丰富的作业经验,操作技能娴熟,工作积极认真,科学的制定检查流程,明确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误差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避免,这样的检测结果操作人员误差小,接近真值,精度高,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微特电机及其控制》(电机本体部分)课程重点内容
绪论1.微特电机的分类。
2.微特电机新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伺服电动机与伺服系统1.从结构上,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分类。
分为两大类,传统型直流伺服电动机,低惯量型直流伺服电动机。
传统型直流伺服电动机其结构与普通直流电动机基本相同,只是功率和容量小得多,它可以再分为电磁式和永磁式两种;低惯量型直流伺服电动机可分为空心杯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盘式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无槽电枢直流伺服电动机2.直流伺服电机的静态特性1.机械特性:给出机械特性n=f(T e)的方程,绘制机械特性的曲线。
机械特性:控制电压恒定时,电机转速随电磁转矩的变化关系n=f (Te)2.调节特性:给出调节特性n=f(U a)的方程,绘制调节特性的曲线,结合调节特性曲线,掌握失灵区的概念。
调节特性负载转矩恒定时,转速随控制电压变化n=f (Ua)3.直流伺服电机的动态特性1.机电时间常数的计算公式,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减小机电时间常数的方法。
机电时间常数与转动惯量成正比;与电机的每极气隙磁通的平方成反比,为了减小电机机械时间常数,应增加每极气隙磁通;与电枢电阻Ra的大小成正比,为减小时间常数,应尽可能减小电枢电阻,当伺服电动机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并由放大器供给控制电压时,应计入放大器的内阻Ri,Ra+Ri;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电时间常数一般<30ms,低惯量直流伺服电机的时间常数<10ms。
4.交流异步伺服电动机1.不同转子电阻对机械特性的影响,分析为什么异步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电阻较普通异步电动机大。
增大转子电阻的三个好处:1. 可以增大调速范围由电机学原理知,异步电机的稳定运行区仅在: 0<s<sm,而正常电机的sm=0.1~0.2, 所以调速范围甚小。
增大转子电阻,使sm增大,从而增大调速范围。
2.使机械特性更加线性如右图中,曲线3的线性度比曲线2要好。
sm1=0.2, sm2=1.1, sm3=1.8能消除自转现象T=T1+T2,在正向旋转时, 0<s<1, T>0。
直流电阻测试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直流电阻测试误差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摘要:直流电阻测试是指在直流条件下测量导体或导线的电阻。
该测试一般用于检查回路是否完整,绕组的导线或线圈的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以及绕组的焊接点、开关是否被正常连接等问题,其原理在于这些问题一旦出现,电阻就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因此,该试验是电力设备制造、交接、预防性试验中必须进行的项目。
测试中必然存在误差,致使测试的结果缺乏准确性,文章将分析比较常见的误差原因,同时对测试的流程以及部分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将误差尽可能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直流电阻测试;误差原因;改进措施前言直流电阻测试目前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方法,相关的仪器也已经十分先进,可以有效降低误差,提升测试结果的精度。
但是测试对象如果是电缆,由于其普遍应用的是预扭绞合线芯,且截面一般较大,那么使用常规的方法就很难获得精确的电阻值。
因此,除了对常规的测试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外,还需要研究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并从根本上将误差降低到符合标准的范围内。
1.直流电阻测试的误差原因分析1.1试验环境的误差试验环境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很容易使结果出现误差,由于大多负责进行测试的人都会忽略到这一点,所以误差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不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而产生的。
一般来讲,试验环境的温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较大,因为电阻值的大小与温度相关,会随着温度发生变化。
在测试前,如果没有将导体提前静置在试验环境中一段时间,那么导体与环境之间就可能会形成温度差。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进行测试,导体的温度就会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测试的结果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生动态变化,导致结果可能与实际值存在很大的差值。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其温度也会出现小幅度的上升,虽然产生的误差很小,但是也不能忽视。
同理可证,如果环境的温度不断变化,也会导致相同的误差问题,所以需要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
1.2导体氧化层的接触电阻对测试结果的误差导体在经过长时间放置后,表面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层,其本身具有电阻,且数值较大,所以容易对测试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直流他励电动机启动调速和改变转向数据误差分析
直流他励电动机启动调速和改变转向数据误差分析直流他励电动机是一种常用的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在启动调速和改变转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数据误差。
1.启动误差分析:
启动时,电动机的实际速度可能与预期速度不完全一致。
这可能是由于电源电压波动、机械负载变化或电机参数误差等原因导致的。
对于启动误差,可以通过采用闭环控制系统、使用编码器进行反馈等方法来减小误差,并提高启动的精度和稳定性。
2.调速误差分析:
在运行过程中,电动机的实际速度与设定速度之间可能存在误差。
这可能是由于负载变化、传感器误差、电机参数变化等原因造成的。
调速误差可以通过采用PID控制算法、使用高精度传感器、进行定期校准等方法来减小。
同时,合理设计控制系统的参数和参数补偿也可以改善调速性能。
3.转向误差分析:
在改变电动机的转向时,可能会出现转向误差,即实际转向角度与预期转向角度之间的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机械结构的松动、传感器精度、控制算法等因素引起的。
为减小转向误差,可以采用精密的机械结构设计、使用高精度的转向传感器、优化控制算法等方法。
此外,定期维护和检查也是减小
转向误差的重要环节。
直流他励电动机启动调速和改变转向过程中的数据误差分析是
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控制系统设计、传感器选择和参数优化等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提高电动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减少直流试验电压测量误差的措施
措施 。
根 据对 测 量 系 统 准确 度 的 要 求 , 先 应 尽 量 选 用 温 度 首
系数 小 的 电阻 元 件 ,并 增 强散 热 措 施 ,以减 少 发 热 造 成 的
于 ±2 。 %
2 高 阻 器绝 缘 套 筒 的 结构 不 合 理 引 起 的误 差
为便于使 用和保存 , 阻器应放在绝缘套筒 里。若其 高
容 导 于高 电位 而 发 生 电晕放 电 , 晕 放 电 不 仅会 损 坏 电 阻元 件 暴 露在 空 气 中 , 易 脏污 , 致 泄 漏 电 流增 大 。为 了使 绝缘 电 在 ( 别 是 薄 膜 电 阻 的膜 层 ) 之 变 质 , 且 也 相 当 于在 电阻 套 筒 的泄 漏 电 流 不 流过 测 量 仪 表 , 绝 缘 筒 的 下 端 应 装屏 特 使 而 元 件 上 并 接 一 个 高值 电 阻 ,而 使 高 阻 器 的 电 阻 值 发 生 变 蔽 电极 。 高 阻器 的低 压端 子 与 绝 缘 套 筒 的屏 蔽 电 极 分 开 , 高 化 , 起 测 量误 差 。因 此 , 避 免 高 阻 器 高 压 端 及其 附近 处 屏 蔽 电极 接 地 或 接 在测 量 仪表 的 屏 蔽 罩 上 , 阻 器 的 低 压 引 应 端 接 在 测量 仪 表 上 。绝 缘 筒 最好 不分 段 , 需 分段 , 段 之 若 两 发 生 电 晕放 电 。 不 为减 轻或 消除 因高 阻 器 阻 值 变 化 引起 的测 量 误 差 , 通 间 的联 接器 最 好 用 绝缘 材料 制 成 , 宜 用 金 属 联 接 器 。
直流测速发电机测速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直流测速发电机测速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摘要: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Ua=f(n)不是严格地呈线性特性,实际特性与要求的线性特性之间存在误差。
阐述了引起误差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直流测速发电机误差分析减少误差论文毕业论文直流测速发电机作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校正元件,就其物理本质来说,是一种测量转速的微型直流发电机;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它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直流电;从信号转换的角度看,它把转速信号转换成与转速成正比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出,因而可以用来测量转速。
1 自动控制系统对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要求自动控制系统对其元件的要求,主要是精确度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等。
据此,直流测速发电机在电气性能方面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1)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输出特性)RL =∞应为线性Ua=K*n,如图1所示。
RL1(2)输出特性的斜率要大;(3)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要小;(4)输出电压的纹波要小;(5)正、反转两个方向的输出特性要一致。
可以看出,第(2)项要求是为了提高测速发图1: 不同负载电阻时的电机的灵敏度。
因为输出特性斜率大,即△U/△n大,理想输出输出特性这样,测速机的输出对转速的变化很灵敏。
负载时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式为:Ua=CeΦ*n/(1+Ra/Rl) 如果式中Ф、Ra和Rl都能保持常数,则Ua与n之间仍呈线性关系,只不过随着负载电阻的减小,输出特性的斜率变小而已,如图1所示。
第(1)、(3)、(4)、(5)项的要求是为了提高测速机的精度。
因为只有输出电压与转速成线性关系,并且正、反转时特性一致,温度变化对特性的影响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输出电压才越能精确地反映转速,才能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精度。
2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误差及其减小的方法实际上,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不是严格地呈线性特性,实际特性与要求的线性特性间存在误差。
2.1 温度影响直流测速发电机Ua=f(n)为线性关系的条件之一是励磁磁通Ф为常数。
测速发电机工作原理
测速发电机工作原理:(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工型式1、永磁式其定子磁极由永久磁钢做成,没有激磁绕组。
2、电磁式其定子激磁绕组由外部电源供电,通电时产生磁场。
永磁式电机结构简单,省掉激磁电源,便于使用,并且,温度变化对激磁磁通的影响也小。
但永磁材料价格较贵,帮常应用于小型测速成发电机中。
(二)、自动控制系统对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要求自动控制系统对其元件的要求,主要是精确度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等。
据此,直流测速成发电机在电气性能方面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1、输出电压和转速的关系曲线(即为输出特性)应为线性;2、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要小;3、输出特性的斜率要大;4、输出电压的纹波要小,即要求在一定的转速下输出电压要稳定,波动要小;5、正,反转两个方向的输出特性要一致,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不一致的,稍有差别。
不难理解,第3项要求是为了提高测速成发电机的灵敏度。
因为输出特性斜率大,即是速度变化相对的电压变化大,这样,测速成机的输出对转速的变化很灵敏。
第1、2、4、5项的要求是为了提高测速成发电机的精度。
因为只有输出电压和转速成线性关系,并且正、反转时特性一致,温度变化对特性的影响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则输出电压就越能精确地反映转速,这样才能对提高整个系统的精度有利。
(三)、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误差及其减小的方法1、温度影响:电机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电机本身发热都会引起电机绕组电阻的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激磁绕阻电阻增大,激磁电流减小,磁通也随之减小,输出电压就降低。
反之,当温度下降时,输出电压便升高。
处理方法:在激磁回路中串联一个阻值比激磁绕阻电阻大几倍的附加电阻来稳流,这样,尽管温度升高将引起激磁绕组电阻增大,但整个激磁回路的总电阻增加不多。
附加电阻可以用温度系数较低的合金材料制成。
2、电枢反应:测速运行时,其电枢绕组的电流产生电枢磁场,它对激磁绕组磁场有去磁效应。
而且负载电阻越小或是转速越高,负载电流就越大,去磁作用就越明显,造成输出特性曲线非线性误差增加。
直流试验电压误差分析及应对措施
中图分 类号 :TM4 5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7 —3 0 2 1 ) 40 6 —2 6 10 2 ( 0 0 0 —0 00 质 ,而且 也相 当 于在 电 阻 元 件 上 并 接 1个 高 值 电 阻 ,使高 阻器 的 电阻 值 发 生变 化 ,引起 测 量 误 差 。
阻和线 绕 电阻的温 度系 数值 常常有 正有 负 ( 碳膜 电
阻的温度 系数 均 为 负 ) ,因此 可将 具 有 正 、负 温度
系数 的电阻 串联 使 用 ,并 合 理 搭 配使 之 相 互补 偿 ,
使 总电 阻的温度 系数最小 。 b )选用 优质 绝缘 材料 ,并 对其 表 面进 行处 理 。
在 高阻器 的高 压 端 和 靠 近 高压 端 的电 阻元 件 , 由于处 于高 电位而 发生 电晕放 电 。电晕放 电不仅会
损坏 电阻 元件 ( 别 是 薄膜 电 阻 的膜 层 ) 特 ,使 之 变
收稿 日期 :2 1 - 4 1 ,修 回 日期 :2 1 - 5 2 0 00 0 0 00 — 4
c 用 高 压 屏 蔽 电 极 或 强 迫 均 压 措 施 。为 减 )采
小 电晕 放 电的影 响 ,除选 择通 过高 阻器 的电流 大一
些 以外 ,还 可 以在高 阻器 高压端 装设 可使 整个结 构
的 电场 分 布 比较 均 匀 的 金 属 屏 蔽 罩 ,强 迫 均 压 。 均
作 者 简 介 :王 俊 红 ( 9 4) 男 , 河 南 博 爱 县 人 , 1 9 16 , 9 9年 毕 业 于 太 原 理 工 大 学 电 力 系统 自 动化 专 业 .工 程 师 ,现 从 事 电 力营销工作。
的 电阻元 件一般 体 积 、功 率小 ,当其 中通 过工 作 电 流 (E I C规 定不 小 于 0 5mA,一 般 选 择 在 0 5 . . ~ 2mA之 间 ,我 国 D / O 5 2 O L T1 1— 0 6规 定 为 0 5 . ~ 1mA[ )的时 问较 长 时 ,可 能 因发 热 而 使 其 电阻 】 ] 值发 生变 化 ,引起 测 量误 差 。
测量直流电压时减小误差的计算方法探讨
科技风2016年10月上水利电力^rD01:10.19392/ki.l671-7341.201619108测量直流电压时减小误差的计算方法探讨柯廷丰湖北省应城一中湖北孝感4324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一个测量方法,当我们使用直流电压表测量直流电压源的开路电压U〇c时,如果直流电压源的内阻不足够小,电压表 的内阻值不足够大,就不能忽略R。
引起的测量误差。
基于选择电压表不同的量程时,电压表的内阻值也不相同,我们使用电压表进行两次测量,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开路电压值。
这样得到的开路电压值将趋于实际值,因此测量误差减小《关键词:直流电压;测量方法;测量误差为了准确测量直流电压源的开路电压L C X.,我们必须要求直流电压 表不改变电路原来的开路状态。
这意味荇直流屯压表的内阻K必须 趋丁无穷大、,何在通常情况卜',电压a的内阻队的衍+够大。
如米使用这种电 压表测m直流电压源的开路电压l()(.,则原来的开路的_压源将变成闭 合回路。
那么闭合回路的电流I在电压源内阻R。
的两端产生电压。
导致电 压表的显示俏和U:的实际丨h:之间出现误差。
1电压的直接测量和误差如果电压a的内阻队不趋于无穷大,当我们测量由直流电源供电 的电阻电路中的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或测m直流电压源的开路电压 时,容易发现电i卡:表内阻队越小,则电i卡:表的显示伉和实际屯压俏的 误宠越大。
如果直流电压源的内阻R。
(或:直流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 阻)不趋于岑,3我们使用直流电压表测量开路电压L or.吋,R。
值越大,则电压表的显示伉和实卩小电)卡:侨的误差越大。
1.1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我们可以使用分压理论来测量直流电压表的内阻&伉。
如图1所示,酋先根据电佧表的量程,选择恒定电枨源E的电压 衍小于或等于屯压表的量程,并把开農K连通读取记录电压表的显 示值W;然后在不改变fH:定直流电压源E的条件下,我们把开关K 断开,改变标准电阻箱R t的电阻值,以便将电压表的显示值调节到 “Vi/2”处;接着从电阻箱的面板上直接读取电阻Rt的值(或:用可调电阻器代 替电阻箱,再用欧姆表测量Rt的值);最U根据分压原理,就可以得到直流电压表的内阻心等于_1]。
直流对称测量法消除测量误差的原理(一)
直流对称测量法消除测量误差的原理(一)直流对称测量法消除测量误差前言在电力系统中,精确测量电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测量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误差,影响精确度。
这时候,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方法来消除误差。
直流对称测量法直流对称测量法是一种常见的消除测量误差的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交流电源在直流测量电路中产生交流,再使用交流测量电路测量产生的交流信号,从而消除误差。
测量误差来源在实际测量中,误差来源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流测量电路的漂移误差;•电源漂移和交流信号源的幅值不稳定;•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量程限制和量程跨度误差。
直流对称测量法的作用直流对称测量法可以有效消除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它广泛用于电能表等电力仪表的测量中,也用于模拟信号的精确测量。
实现方法直流对称测量法的实现方法较为简单,其主要步骤如下:1.将被测电路接入测量电路;2.通过一个交流电源在直流测量电路中产生交流信号;3.利用交流测量电路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测量;4.通过一定的电路设计和算法,消除测量误差。
总结直流对称测量法是一种有效的消除测量误差的方法,其原理简单易懂,实现方法也较为简单。
在电力系统的精确测量中,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原理解析直流对称测量法是通过在直流电路中注入交流信号,从而消除电路漂移误差和直流源的幅值不稳定等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直流对称原理直流对称原理即是说,如果对于两个输入端口的电路,当在这两个端口上输入相同的电压,则这两个端口上的电流是相等的。
这一原理可以用于消除电路中的零偏误差。
我们可以通过翻转电路,将他倒置,再加上反向的电压信号,这样就可以消除电路的零偏误差。
直流注入原理直流注入原理即是通过在直流电路中注入交流信号,从而使得电源的幅值变得足够大,可以被有效测量。
注入信号引入了一个交流输入信号,周期为两个采样信号的时间间隔。
这样,原信号的每一个周期都可以通过注入信号得到重复。
而且,由于交流信号的大小远大于测量电路内的漂移信号,所以这些信号可以有效地被测量到。
电机的直流测速问题详解
HFUT BME
© 2006 HFUT-BME.
HFUT BME
BME HFUT BME
HFUT BME
HFUT BME HFUT
温度的影响 励磁绕组长时间通过电流发热,其电阻值随之增大, 励磁绕组长时间通过电流发热,其电阻值随之增大, 使得励磁电流减弱,引起气隙磁通减小。 使得励磁电流减弱,引起气隙磁通减小。 对策: 对策: 1、将磁路设计的较饱和; 1、将磁路设计的较饱和; 2、在励磁回路中串电阻; 、在励磁回路中串电阻; 3、在励磁回路中串联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
HFUT BME HFUT
对策: 对策: 1、选用较大气隙和较小线负荷; 、选用较大气隙和较小线负荷; 2、转速不超过最大线性工作速度,负载电阻不小于最小 、转速不超过最大线性工作速度, 负载电阻; 负载电阻; 3、补偿绕组; 3、补偿绕组;
HFUT BME HFUT
HFUT BME
最大线性工作转速n 最大线性工作转速 m
在允许的线性误差范围内的电枢最高转速称为最 大线性工作转速,亦即测速发电机的额定转速。 大线性工作转速,亦即测速发电机的额定转速。
HFUT BME
在额定的励磁条件下, 在额定的励磁条件下,单位转速所产生的输出电 压称为输出斜率。此值越大越好。增大负载电阻, 压称为输出斜率。此值越大越好。增大负载电阻,可 以提高输出斜率。 以提高输出斜率。
HFUT BME
BME
HFUT BME HFUT
Φ = Φ 0 − Φ dem
U2 Φdem = K1I a= K Rl
HFUT BME HFUT
假设去磁磁通与电枢电流大小正比
HFUT BME
© 2006 HFUT-BME.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交流误差分析
直流测速发电机中纹波电压的分析清华大学电机系电72班 赵翔宇 2007010918【摘要】本文对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纹波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通过对其产生原因的探究,证明在输出电压中,电枢偏心将产生2p 次谐波,电枢铁心呈椭圆形将产生4p 次谐波。
最后对于抑制输出电压中的纹波电压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字】一、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简介直流测速发电机是将机械旋转量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的测速设备,在速度控制中,直流测速电机既可以作为一个速度测试器给出转轴速度的直接读数,又可以为位置控制系统提供转轴速度反馈,在现代速度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
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势与转动量之间的关系为:0E E C n φ=上式中,E C ——测速机常数;0φ——空载运行时通过电枢绕组的磁通;n ——电机转速。
当0φ为定值时,从上式中直观看出E 与n 之间是线性关系,即测速发电机电刷两端将输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直流电势,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实际的发电机输出中,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差:①输出饱和特性误差(见下图1),②输出电压中的脉动分量(见下图2)。
为描述输出电压中的脉动分量,通常定义纹波系数为,输出交流分量的峰值和输出直流分量之比。
如上图二,输出的纹波为:*100%2n K u∆= 式中,K ——纹波系数;n ∆——输出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u ——输出平均电压。
在直流测速发电机中,纹波有效值占总交流分量有效值的80%以上,对直流测速发 图一:输出饱和特性误差 图二:输出电压中的脉动分量电机系统性能的影响很大。
通过对高精度直流测速发电机实验,可以得到如下图三的结果。
在输出电压交流分量中,交流分量波形主要由明显的两部分谐波组成。
如上图三,a 为换向及其他原因产生的纹波,b 为由于电枢偏心或者铁心制造成椭圆型产生的2p 或者4p 次谐波。
下面将对b 部分的谐波进行具体分析。
二、交流分量中的2p 次谐波分量如上图四,在实际制作过程中,电机的铁心可能出现各种不符合理论的情况,当出现如上图所示的电枢铁心偏心问题时,偏心后的气隙分布为:[]0()1sin()x x δδεθ=++ (1)式中,0δ——定、转子同心时的平均气隙;ε——相对偏心率,0e εδ=,e ——定转子中心偏移量;θ——坐标起始位置与气隙对称轴之间的角度。
探索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探索电测仪表的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发布时间:2021-08-20T16:16:48.30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1期作者:张超[导读] 由于受到人的主观判断以及测量仪器精度等方面因素影响张超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西宁供电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摘要:由于受到人的主观判断以及测量仪器精度等方面因素影响,电测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测量误差的状况。
为有效做好误差控制,保证结果可靠性以及精准度,需要通过对仪表测量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对误差减小方式方法展开研究,以便通过有效手段剔除或减小误差,保证测量结果质量。
关键词:输入信号;检测方法;测量误差;电测仪表;环境影响电测仪表是重要的测量设备,能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精准数据方面支持,是保证工作开展精准性以及有效性的重要辅助设备。
但因为受到测量条件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干扰,在具体进行电测仪表应用时,会出现测量误差。
虽然测量误差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对有效手段的运用,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所以需要做好内部误差源的分析,以便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误差修正方案。
1.电侧仪表测量误差产生原因1.1输入信号仪表输入级别和放大器有着密切关联,在数字电表输入端,需要接入被测对象。
在进行测量时会通过一定量的零电流,影响测量结果。
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电流具有恒流源特性,不会因为被测对象内阻而发生相应改变,输入信号相对较小,各项数据也会变得更加突出,所以需要做好输入信号选择,以便有效降低电流所造成的干扰。
1.2人员操作人员操作失误会受到主观原因的影响,个人操作能力不足以及操作过程不规范等方面的状况,均可能会造成测量误差。
如果人员操作经验丰富,操作过程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在检测时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便能够有效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但如果人员操作不当,测量经验有限,没有按照预先程序科学展开操作,便会出现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的状况,需要做好人员操作能力以及操作态度训练。
直流试验电压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措施
直流试验电压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措施
陈化钢;孔德胜
【期刊名称】《电测与仪表》
【年(卷),期】1998(035)004
【摘要】直流试验电压测量是直流高电压试验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现场直流仪试验电压测量系统的误差来源,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
【总页数】3页(P27-28,24)
【作者】陈化钢;孔德胜
【作者单位】安徽水利职工大学;安徽水利职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35.1
【相关文献】
1.减小直流电桥测量误差的方法 [J], 张明金
2.减少直流试验电压测量误差的措施 [J], 李亚儒
3.西宁地区棒—板间隙直流电压、操作冲击电压及直流叠加操作冲击电压联合试验放电特性的研究 [J], 张杰
4.减小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误差的一种方法 [J], 贾培军;邵思飞;邹远朝
5.用有效值电压表测量交流试验电压的测量误差 [J], 史志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测速发电机测速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摘要: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Ua=f(n)不是严格地呈线性特性,实际特性与要求的线性特性之间存在误差。
阐述了引起误差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方法。
关键词:直流测速发电机误差分析减少误差论文毕业论文直流测速发电机作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校正元件,就其物理本质来说,是一种测量转速的微型直流发电机;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它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直流电;从信号转换的角度看,它把转速信号转换成与转速成正比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出,因而可以用来测量转速。
1 自动控制系统对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要求自动控制系统对其元件的要求,主要是精确度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等。
据此,直流测速发电机在电气性能方面应满足以下几项要求:(1)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曲线(输出特性)RL =∞应为线性Ua=K*n,如图1所示。
RL1(2)输出特性的斜率要大;(3)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要小;(4)输出电压的纹波要小;(5)正、反转两个方向的输出特性要一致。
可以看出,第(2)项要求是为了提高测速发图1: 不同负载电阻时的电机的灵敏度。
因为输出特性斜率大,即△U/△n大,理想输出输出特性这样,测速机的输出对转速的变化很灵敏。
负载时输出电压与转速的关系式为:Ua=CeΦ*n/(1+Ra/Rl) 如果式中Ф、Ra和Rl都能保持常数,则Ua与n之间仍呈线性关系,只不过随着负载电阻的减小,输出特性的斜率变小而已,如图1所示。
第(1)、(3)、(4)、(5)项的要求是为了提高测速机的精度。
因为只有输出电压与转速成线性关系,并且正、反转时特性一致,温度变化对特性的影响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输出电压才越能精确地反映转速,才能有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精度。
2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误差及其减小的方法实际上,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不是严格地呈线性特性,实际特性与要求的线性特性间存在误差。
2.1 温度影响直流测速发电机Ua=f(n)为线性关系的条件之一是励磁磁通Ф为常数。
实际上,电机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电机本身发热(由电机各种损耗引起)都会引起电机绕组电阻的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励磁绕组电阻增大,励磁电流减小,磁通也随之减小,输出电压就降低。
反之,当温度下降时,输出电压就升高。
为了减少温度变化对输出特性的影响,采取的措施一为将测速发电机的磁路设计得比较饱和。
因为磁路饱和后,励磁电流变化所引起的磁通的变化较小。
措施二为在励磁回路中串联一个阻值比励磁绕组电阻大几倍的附加电阻来稳流;附加电阻(丝)可以用温度系数较低的合金材料制成,如锰镍铜合金或铜镍合金。
尽管温度升高将引起励磁绕组电阻增大,但整个励磁回路的总电阻增加不多。
对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误差要求比较严格的场合,可采用在励磁回路中串联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并联网络,如图2所示。
2.2 电枢反应影响图2: 励磁回路中的的热敏电阻并联网络电机空载时,只有励磁绕组产生的主磁场。
电机负载时,电枢绕组中流过电流也要产生磁场,称为电枢磁场。
所以,负载运行时,电机中的磁场是主磁场和电枢磁场的合成。
当励磁电流流过励磁绕组时,主磁通便由N极出来,经过空气隙及电枢,进入S极,然后分别从两边的磁轭回到N极,形成闭合回路。
在极中心下面主磁通密度最大,靠近极尖处逐渐减小,在极靴范围以外则减小很快,在几何中心线上则等于零。
而电枢导体的电流方向总是以电刷为其分界线,即电刷侧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不论转子转到哪个位置,电枢导体电流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始终不变。
亦即电枢磁场在空间是固定不动的恒定磁场。
主磁场图3:直流电机的主磁场和电枢磁场和电枢磁场在电机中的分布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合成磁场的磁通密度在半个极下是加强了,在另外半个极下是削弱了。
由于电枢磁场的存在,气隙中的磁场发生了畸变。
如果电机的磁路不饱和,磁场的合成就可以用叠加原理。
但在实际电机中,叠加原理并不完全适用。
因为电机的极靴端部和电枢齿部空载时就比较饱和,加上电枢磁通后,N极右半极由于磁通变大,磁路将更加饱和,磁阻变大,合成磁通要小于1/2主磁通与1/2电枢磁通之和。
左半极由于磁通变小,磁路饱和程度降低,合成磁通等于1/2主磁通与1/2电枢磁通之差。
N极总的磁通有所减小。
同理,S极的情况也是如此。
由此可知,电枢磁场对主磁场有去磁作用。
即使电机励磁电流不变,其空载时(Ia=0)的磁通Фo和有载时(Ia≠0)的合成磁通Ф是不相等的,Фo>Ф。
因此,在同一转速下,空载时的感应电势Eao和有载时的感应电势Ea也不相等,Eao>Ea。
负载电阻越小或转速越高,电枢电流就越大,电枢反应去磁作用越强,主磁通Ф被削弱得越多,输出特性偏离直线越远,线性误差越大。
为了减小电枢反应对输出特性的影响,在使用时,转速不得超过最大线性工作转速nmax,所接负载不得小于最小负载电阻Rlmin,以保证线性误差在限定的范围内。
2.3 延迟换向去磁影响直流电机中,电枢绕组元件的电流方向以电刷为其分界线。
电机旋转,当电枢绕组元件从一条支路经过电刷进入另一条支路时,其电流反向,由+ia变成-ia。
在理想换向情况下,当换向元件的两个有效边处于几何中性线位置时,其电流应该为零。
但实际上在直流测速发电机中并非如此。
虽然此时元件只切割主磁通产生的电势为零,但仍然有电势存在,使电流过零时刻延迟,出现延迟换向去磁。
分析如下:由于元件本身有电感,在换向过程中当电流变化时,换向元件中要产生自感电势el;同时,换向元件在经过几何中性线位置时,由于切割电枢磁场而产生切割电势ea;根据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可以确定,el和ea所产生的电流的方向与换向前的电流方向相同,是阻碍换向的。
换向元件中有总电势ek=el+ea,由于总电势ek的阻碍作用而使换向过程延迟;同时,总电势ek在换向元件中产生附加电流ik,ik方向与ek方向一致。
由ik产生磁通Фk,其方向与主磁通方向相反,对主磁通有去磁作用。
如果不考虑磁通变化,则直流测速发电机电势与转速成正比,当负载电阻一定时,电枢电流及绕组元件电流也与转速成正比;换向周期与转速成反比;el正比于单位时间内换向元件电流的变化量。
基于上述分析,el必正比转速的平方,即el∝n2。
同样可以证明ea∝n2。
因此,换向元件的附加电流及延迟换向去磁磁通与n2成正比,使输出特性呈现图4的形状。
为了改善线性度,对于小容图4:延迟换向对输出特性的影响量的测速机一般采取限制转速的措施来削弱延迟换向去磁作用,这一点与限制电枢反应去磁作用的措施一致的,即规定了最高工作转速。
2. 4 纹波影响根据Ea=CeФn,当Ф、n为定值时,电刷两端应输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的直流电势。
然而,实际的电机并非如此,其输出电势总带有微弱的脉动,通常把这种脉动称为纹波。
纹波主要是由于电机本身的固有结构及加工误差所引起的。
由于电枢槽数及电枢元件数有限,在输出电势中将引起脉动。
纹波电压的存在对于测速机用于阻尼或速度控制都很不利,实用的测速机在结构和设计上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减小纹波幅值。
措施一,增加每条支路中的串联元件数可以减小纹波,但是由于工艺所限,电机槽数、元件数及换向片数不可能无限增加,因此纹波的产生不可避免;措施二,采用无槽电枢工艺(电枢的制造是将敷设在光滑电枢铁心表面的绕组,用环氧树脂固化成型并与铁心粘结在一起),就可以大大减小因齿槽效应而引起的输出电压纹波幅值,与有槽电枢相比,输出电压纹波幅值可以减小五倍以上。
2.5 电刷接触压降影响Ua=f(n)为线性关系的另一个条件是电枢回路总电阻Ra为恒值。
实际上,Ra 中包含的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电阻不是一个常数。
为了考虑此种情况对输出特性的影响,我们把电压方程式Ua=Ea-IaRa改写为Ua=Ea-IaRw-△Ub。
其中Rw为电枢绕组电阻;△Ub为电刷接触压降。
电刷接触压降与下述因素密切相关:(1)电刷和换向器的材料;(2)电刷的电流密度;(3)电流的方向;(4)电刷单位面积上的压力;(5)接触表面的温度;(6)换向器圆周线速度;(7)换向器表面的化学状态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等等。
换向器圆周线速度对△Ub影响较小,在小于允许的最大转速范围内,可认为速度不会引起△Ub的变化。
但随着转速的升高,电枢电流增大,电刷电流密度增加。
当电刷电流密度较小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Ub也相应地增大。
当电流密度达到一定数值后,△Ub几乎等于常数。
基于以上的分析,就可以得出考虑电刷接触压降后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如图5所示。
在转速较低时,输出特性上有一段斜率显著下降的区域。
在此区域内,测速机虽有输入信号(转速),但输出电压很小,对转速的反应很不灵敏。
图五:考虑电刷接触压降后的输出特性为了减小电刷接触压降的影响,缩小不灵敏区,在直流测速发电机中,常常采用接触压降较小的银-石墨电刷。
在高精度的直流测速发电机中还采用铜电刷,并在它与换向器接触的表面镀上银层,使换向器不易磨损。
电刷和换向器的接触情况还与化学、机械等因素有关,它们引起电刷与换向器滑动接触的不稳定性,以致使电枢电流含有高频尖脉冲。
为了减少这种无线电频率的噪声对邻近设备和通讯电缆的干扰,常常在测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滤波电路。
3 结束语在理想条件下,输出特性为一条直线。
而实际的特性与直线有偏差。
电枢反应和延迟换向的去磁效应使线性误差随着转速的增高或负载电阻的减小而增大。
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注意电机转速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转速,负载电阻不可小于给定值。
纹波电压、电刷和换向器接触压降的变化造成了输出特性的不稳定,因而降低了测速发电机的精度。
测速机的输出特性对于温度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
凡是温度变化较大,或是对变温输出误差要求严格的场合,还需对测速机进行温度补偿。
通过以上措施,就可以大大提高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精确度和灵敏度,使其可靠性更好。
直流测速发电机的发展趋势是:提高灵敏度和线性度,减少纹波电压和变温所引起的误差,减轻重量,缩小体积,增加可靠性,发展新品种。
(1)发展高灵敏度测速发电机;(2)改进电刷与换向器的接触装置,发展无刷直流测速发电机;(3)发展永磁式无槽电枢、杯形电枢、印制绕组电枢测速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