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税务管理概述
初级会计师税务知识点汇总

初级会计师税务知识点汇总一、税务基本概念税务是指国家为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财政性收入。
税务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征收税收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税种分类税收根据征管主体、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税种:1. 增值税:对企业生产和商品销售环节进行征收,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税种,通常会涉及多个环节。
2. 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的利润进行征收,是一种间接性的税收,征收对象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3. 个人所得税:对个人的各类收入进行征收,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利息、股息等。
4. 关税:主要对进口货物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
5. 城市维护建设税:对城市房地产进行征收的一种税种,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容市貌维护。
6. 资源税:对石油、煤炭等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的单位进行征收。
三、税务申报和缴纳个人和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需要根据税务机关的规定,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报表和申报材料,并按时缴纳税款。
1. 纳税人需要了解自己的纳税义务,例如应该申报的税种、申报周期以及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
2. 在纳税申报过程中,需要准确填写相关报表和披露应当提供的材料,以保证纳税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纳税人可以选择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申报和缴纳,线上方式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
四、税务审查和合规性税务机关为了确保纳税人遵守税收法律法规,会进行税务审查。
纳税人有义务向税务机关提供相关的会计凭证和其他证明材料。
1. 税务审查的目的是查实纳税人的真实情况,防止逃税、偷税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
2. 在税务审查过程中,纳税人需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与纳税有关的文件、账册等资料。
3. 纳税人还需注意纳税合规性问题,及时了解并遵守税务法规,避免出现违法违规行为。
五、税务优惠政策为了鼓励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税务机关会推出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税务管理基础知识概述

税务治理概述本章属于考虑的重点章,在以往的考试中出过单选、多选,也不止一次的出过简答题,本章分值一般在15分左右,考点分散繁琐,考生要注意在本章第二节“税收征收治理程序及要求”中今年新增加了审核评税、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治理这两方面的新内容,一般新增内容出题机率比较大,应特不注意。
按考试大纲的要求:一、了解我国分税制财税治理体制,熟悉我国现行国税、地税税务治理机构的设置和税收征管范围的划分二、掌握税务治理的差不多规程,熟悉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差不多方法,税务检查的差不多形式,掌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三、熟悉在征纳关系中税务机关的权利、义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义务第一节税务治理体制一、税务治理体制概述(了解)(一)税务治理体制的概念税务治理体制是指在中央与地点,以及地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收治理权限的一种制度,是税收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治理权限包括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治理权两个方面。
1.税收立法权税收立法权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据法定程序给予税收法律效力时所具有的权力。
税收立法权包括:税法制定权、审议权、表决权和公布权。
2.税收治理权税收治理权是指贯彻执行税法所拥有的权限,它实质上是一种行政权力,属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权范围。
税收治理权包括: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税法的解释权;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权;减免税的审批权。
(二)分税制下的税务治理体制1.分税制的概念分税制是指在划分中央与地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点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治理体制。
2.分税制的内容(1)合理划分中央和地点政府的事权范围。
(2)合理划分税种,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点收入。
将国家开征的全部税种划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点共享税和地点税。
属于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属于与经济进展紧密相关的要紧税种划为中央与地点共享税;属于适合地点征管,有利于调动地点积极性的税种划为地点税。
论如何进行税务管理

论如何进行税务管理1. 税务管理的概述税务管理是指政府对纳税人的税务行为进行监管和管理的工作。
主要职能包括税收政策制定、税务征收、税务审计、税务执法等。
税务管理对于维护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2. 税收政策制定税收政策是政府通过立法、调整税收制度和政策,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
税收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税收的公平性、效率性、可操作性等多个方面。
税务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参与税收政策的立法和制定,通过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和分析,为税收政策的实施提供支持和建议。
3. 税务征收税务征收是指税务管理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对纳税人的税款、罚款、滞纳金等进行征收。
税务管理部门需要监督纳税人的申报,确保纳税人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同时加强对税务征收过程的监管和控制,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4. 税务审计税务审计是税务管理部门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等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纳税人的实际纳税情况是否符合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税务审计对于预防和打击税务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保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5. 税务执法税务执法是指税务管理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对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制止。
税务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税收执法制度建设,明确税务执法的权力、程序和限制,同时需要提高税务执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遵循法治原则,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6. 税务管理的改革与发展税务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税收制度的调整,税务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能力建设,提升税收征管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税务管理部门需要积极采取信息化手段,提高税务管理的科技水平,加强与社会各方面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
7. 结语税务管理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设一个公正、透明、高效的税收征管体制,实现税收制度的有效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税务管理基础知识概述

税务管理概述本章属于考虑的重点章,在以往的考试中出过单选、多选,也不止一次的出过简答题,本章分值一般在15分左右,考点分散繁琐,考生要注意在本章第二节“税收征收管理程序及要求”中今年新增加了审核评税、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这两方面的新容,一般新增容出题机率比较大,应特别注意。
按考试大纲的要求:一、了解我国分税制财税管理体制,熟悉我国现行国税、地税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税收征管围的划分二、掌握税务管理的基本规程,熟悉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基本方法,税务检查的基本形式,掌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行为的法律责任三、熟悉在征纳关系中税务机关的权利、义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义务第一节税务管理体制一、税务管理体制概述(了解)(一)税务管理体制的概念税务管理体制是指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一种制度,是税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管理权限包括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两个方面。
1.税收立法权税收立法权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据法定程序赋予税收法律效力时所具有的权力。
税收立法权包括:税法制定权、审议权、表决权和公布权。
2.税收管理权税收管理权是指贯彻执行税法所拥有的权限,它实质上是一种行政权力,属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权围。
税收管理权包括: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税法的解释权;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权;减免税的审批权。
(二)分税制下的税务管理体制1.分税制的概念分税制是指在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
2.分税制的容(1)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围。
(2)合理划分税种,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将国家开征的全部税种划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和地方税。
属于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属于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属于适合地方征管,有利于调动地方积极性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3)分设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税务机构。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税务管理概述.doc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税务管理概述2018年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税务管理概述一、税务管理概述税务管理主要包括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和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的内容。
二、税务登记管理(一)税务登记的概念与范围1.税务登记的概念: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点。
2.税务登记范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①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②非从事生产经营但依照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前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除外;③扣缴义务人: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提示:享受减免税待遇的纳税人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企业在外地设立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2011年)『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下岗职工赵某开办了一个商品经销部,按规定享受一定期限内的免税优惠。
他认为既然免税就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税务登记的相关规定。
凡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均应办理税务登记。
下列组织和人员中,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的有()。
A.国有企业B.某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C.出版社D.在集贸市场流动卖菜的农村菜农『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凡是从事生产经营、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凡是从事生产经营、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均应办理税务登记。
选项D是属于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因此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3.税务登记证件及使用(1)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提供税务登记证件:①开立银行账户;②领购发票。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点讲义--第四章-税法概述及货物和劳务税法律制度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点讲义第四章税法概述及货物和劳务税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法律制度概述第二节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三节消费税法律制度第四节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法律制度第五节车辆购置税法律制度第六节关税法律制度第一节税收法律制度概述一、税收与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与税收法律关系1、税收的概念与特征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①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②社会剩余产品和国家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基本前提。
③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税法的概念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宪法为依据,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税收征纳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规范,是国家税务机关及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规则。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特征的有()。
A.强制性B.灵活性C.无偿性D.固定性答案:ACD(二)税收法律关系1、税收法律关系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在调整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过程中形成的税收权利与税收义务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也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方面构成。
2、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多选题】2021年9月税务机关对甲公司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要求甲公司补缴企业所得税税款56万元并在规定时限内申报缴纳。
甲公司以2020年企业所得税税款是聘请乙税务师事务所计算申报为由,请求税务机关向乙税务师事务所追缴税款。
税务机关未接受甲公司的请求,并依照法律规定责令甲公司提供纳税担保。
甲公司请丙公司提供纳税担保并得到税务机关的确认。
上述事件中涉及的机关和企业中,属于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经济法基础》必备知识点税收法律制度

《经济法基础》必备知识点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了实现财政收入的有效管理和合理调节经济,对纳税人征收和管理税收的一整套法律规定和制度安排。
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财政制度和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以下是《经济法基础》中关于税收法律制度的必备知识点。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是政府依法向纳税人征收的一种强制性财政收入,是国家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取得的对社会成员征收的一种资金。
2.税收的分类:根据税源的不同,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根据纳税义务人的不同,税收可以分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根据税收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内税和国际税等。
二、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1.法定原则: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国家税务机关只能根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能。
2.公平原则: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必须遵循公平原则,保证税收的公正合理。
3.便利原则:税收征收和管理必须便利纳税人,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4.经济发展原则:税收征收和管理要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增长和调整。
5.法律平等原则: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享有平等权利和履行平等义务。
三、税收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税收征收和管理的法律依据:税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税收征收和管理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宪法、税收法律法规、税务管理制度和税务征管的规定。
2.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纳税人有依法享有的权利,如合法权益的保护、申诉权等;同时也有履行义务的责任,如按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等。
3.税收征收和管理的程序:税收征收和管理必须按照合法程序进行,包括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核定、税务审查等环节。
4.税收管理的措施和手段:税收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如税务登记、税务稽查、税收调查等,确保税收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征收。
5.税收征管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为了提高纳税人的主动性和合规性,税收征管需要建立奖励和惩罚机制,对纳税人实行设有激励机制的奖励措施,并对违法行为实施相应的处罚。
税务管理:第1章 税务管理概述

(1)花园分局对光大公司偷税案作出的处理决定不完整。 本案中光 大公司偷税数额较大,并占应纳税额10%以上,应当移送司法机关 追究刑事责任。
(2)花园分局实施的强制执行措施有三个环节违法:第一,花园分 局未下发《责令缴纳税款通知书》,未履行催缴程序;第二,花园分 局实施强制执行措施未经局长批准;第三,花园分局不应扣押法定代 表人的个人住房。
(4)花园分局对银行应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 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5)光大公司接到复议决定书后,应以花园分局为被告向法院起诉。 (6)法院审理期间,花园分局是无权到光大公司收集证据。根据《行
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 集证据。 这个案例昭示:仅有实体法,没有程序法,是万万不行的。
狭义的税务管理仅仅是指税收管理,即以税务机关为主体实 施的对税收分配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 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如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 规范性文件的起草,税收计划的制订、税务机构的设置、税 务人员的调配、税收工作的协调、对税务机构和税务人员的 监督、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监督等。
税收无主论
一、税务机关实施税收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依法治税的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组织收入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信息管税的原则 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效率原则
税务管理简要概述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税务管理简要概述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二章税务管理概述P15本章属于非重点章, 题目类型以单项题、多选题、简答题为主。
本章对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程序及要求、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进行了阐述。
从历年的考题分析来看,该章每年都有考题,但分值变化也比较频繁,最高的是2003年达到17分之多,最少的是2004和2008年只有2分。
分值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简答题是否涉及该章内容。
涉及简答题的年度分值高,如2002、2003、2006、2007年度的简答题都涉及该章内容,因此分值普遍高于其他年度。
2010年度教材变化在P20,新增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范围的调整内容,及教材P34,按修订后的刑法第201条对偷税行为的量刑进行了修订(前边已经讲授),预计2010年4分左右;特别要注意第二节和第三节的相关内容,除经常考选择题外,简答题也常涉及,特别是许多要点都是案例分析的依据。
本章重点在第一节:税收征收范围的划分;第二节:(1)税务登记的时间要求;(2)账簿凭证的管理;(3)税款的征收方式和征收措施。
第三节:(1)税款征收权;(2)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3)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税务管理体制一、税务管理体制概述二、我国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划分(二)税收征收范围的划分(了解)P19【提示】2002年考过单项选择题。
要求:熟悉国税系统和地税系统的征税范围,特别是新增的P20关于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划分规定要详细掌握。
征管范围划分的基本原则(总结):(1)2008年底前,国地税各自管理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不再调整(2)2009年1月1日后新增企业按下列原则确定征管范围:①缴纳增值税的企业,所得税归国税局管理;②缴纳营业税的企业,所得税归地税局管理;③但按规定,企业所得税全额作为中央收入的企业,所得税归国税局管理,主要包括中央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海洋石油企业;④按规定由国税局负责征收营业税的企业,所得税归国税局管理,包括铁道部、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邮政总局等;⑤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管理,除上述规定外的其他各类金融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由地方税务局管理。
税务管理_精品文档

税务管理一、引言税务管理是指国家对纳税人的税收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税务管理对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经济发展的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税务管理的概念、目的和原则,税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税务管理的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税务管理的概念、目的和原则1.税务管理的概念税务管理是国家对纳税人的税收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税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税收政策、税收法规、税务行政管理、税收征纳和税收执法等方面。
2.税务管理的目的税务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税务管理,国家可以获取足够的财政收入,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
3.税务管理的原则税务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原则、合法原则、便利原则和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税务管理应保障纳税人的公平权益,确保税收按照公正的原则进行征收。
合法原则要求税务管理应依法进行,确保税法的合法性和效力。
便利原则要求税务管理应方便纳税人,简化税收程序和流程,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
效率原则要求税务管理应高效运行,提高税收征纳的效率和税务管理的质量。
三、税务管理的重要性税务管理对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经济发展的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税务管理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
1.严格的税收征纳制度可以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税务管理可以保证纳税人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收,减少逃税行为,从而维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财政收入来源。
2.税务管理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税务政策的制定和税收征纳的进行可以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通过差别税率的设置和税收优惠的政策制定,可以引导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3.税务管理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税收的征纳,国家可以实现财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第2章 税务管理概述

第2章税务管理概述第1节税务管理体制1.税务管理体制概述P18[了解]:税务管理体制是指在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收管理权限的一种制度,是税收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税收立法权和税收管理权两个方面。
税收立法权包括:税法制定权、审议权、表决权和公布权。
税收管理权包括:税种的开征与停征权、税法的解释权、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权、减免税的审批权。
2.我国税务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划分P19[了解]:(一)税务管理机构的设置: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国家税务总局垂直领导管理体制。
(二)税收征收范围的划分:1.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征收范围2.地方税务局系统的征收范围【例题•多选题】税收管理权限包括()。
A.税收立法权 B.税收管理权 C.税法审议权D.税法制定权 E.税率调整权【答案】AB第2节税收征收管理程序及要求1.税务登记管理P20[掌握]:(一)税务登记的概念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就有关纳税事宜依法向税务机关办理登记的一种法定手续,它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首要环节。
(二)税务登记的内容1.设立税务登记2.变更税务登记3.注销税务登记(三)税务登记的管理1.税务登记证使用范围。
2.税务登记的审验2.账簿、凭证管理P21[掌握]:(一)设置账簿的范围(二)对纳税人财务会计制度及其处理办法的管理(三)账簿、凭证的保存和管理3.纳税申报P22[掌握]:(一)纳税申报的概念概念: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定期或按次就计算缴纳税款的有关事项向税务机关提出的书面报告,是税收征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申报资料包括: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资料、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税控装置的电子报税资料、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异地完税凭证、境内或境外公证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文件、税务机关规定应当保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二)纳税申报的方式申报方式有:自行申报、邮寄申报、电文方式、代理申报。
【经济法基础课件】7.1税务管理教学课件

税务管理
2.发票的使用和保管 任何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发票管理规定使用发票,不得有 下列行为: (1)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 票防伪专用品。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私自印制、伪造、变造、非法 取得或者废止的发票而受让、开具、存放、携带、邮寄、运输。 (3)拆本使用发票。 (4)扩大发票使用范围。 (5)以其他凭证代替发票使用。
他发票 统一发票等。
税务管理
2.发票适用的范围 (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使用增 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 一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包 括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
税务管理
(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开具 增值税普通发票,一般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到 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小规模纳税人(其他个人除外)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 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可自愿使用增值税发票管 理系统自行开具。
税务管理
(3)2017年1月1日起启用增值税普通发票(卷票), 分为2种规格。增值税普通发票(卷票)由纳税人自愿选 择使用,重点在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中推广。
【注意】纳税人可依法书面向税务机关要求使用印 有本单位名称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折叠票或卷票)。
(4)门票、过路(过桥)费发票、定额发票、客运 发票和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继续使用。
(二)发票的开具和使用 1.发票的开具 (1)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 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 【提示】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 票。特殊情况是指:收购单位和扣缴义务人支付个人 款项时;国家税务总局认为其他需要由付款方向收款 方开具发票的。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第6章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第6章税收征 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一、税收法律关系及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二)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和义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
包括知情权,要求保密权,享受税法规定的减税、 免税和出口退税优待,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陈述 权、申辩权,要求税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权,延期 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等
【例题·单选题】在税款征收过程中,征税方依法享有一定权利。下列各 项中,属于税务机关权利的有( )。
A.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守秘密 B.诉讼权
C.估税权
D.知情权
『正确答案』C
【例题·多选题】在税款征收过程中,纳税人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下列 各项中,属于纳税人权利的有( )。
A.要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情况保密 B.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C.要求税务机关退还多缴纳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D.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ABCD
PPT文档演模板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第6章税收征 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概述
二、我国税收征收管理体制(★ ★)
(2008年多选题)某大型超市在2007 年度缴纳的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税务 局征收的有( )。
A、增值税 B、房产税 C、印花 税 D、车船税
【例题·多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办理下 列事项时,必须提供税务登记证的是( )。
A.开立银行账户 B.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 C.领购发票 D.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正确答案』AC
税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税务管理知识点总结税务管理是指政府对纳税人履行法定的纳税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的一种行政职能。
税务管理是税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稳定与发展,对于社会的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税务管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税务管理的概念及内容税务管理是指国家主管部门对纳税人在税收征费和管理工作中实施的监督、管理和指导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
它包括税收政策的制定、征税绩效的评价、反对偷漏税行为、纳税申报核对、税收稽查、税收执法等内容。
1.税收政策的制定税收政策是国家制定的关于税收征收的总体方针、政策和措施。
税收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部门政策,制定适应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平衡发展。
2.税收征费的评价税收征费的评价是指对税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估。
通过对税收征费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为税收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3.反对偷漏税行为税务管理部门有责任开展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防止纳税人的偷漏税行为,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
4.纳税申报核对纳税申报核对是指税务管理部门对纳税人的税收申报情况进行核对,以保证纳税人按法定程序依法申报和纳税。
5.税收稽查税收稽查是指税务管理部门对纳税人的税收情况进行审查和调查的一种手段,以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维护国家税收的正常秩序。
6.税收执法税收执法是指税务管理部门依法对纳税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一种行政行为。
二、税务管理的法律基础税收管理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了税务管理的基本准则和程序,明确了税务管理的法律基础。
三、税务管理的重要性税务管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保障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维护国家财政收入的秩序,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1.维护国家财政秩序税务管理可以保障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维护国家财政收入的秩序,保证国家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行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最新整理、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税务管理(财经类)财政事务)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税务管理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税务管理
1.税务登记管理
(1)税务登记申请人
①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②其他纳税人
③扣缴义务人——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注意】无需办理的情形: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注意】2017年7月1日起,购买方为企业的,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018年新增)
【例-单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发票开具和保管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2015年)
A.销售货物开具发票时,可按付款方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B.经单位财务负责人批准后,可拆本使用发票
C.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保存期满后,开具发票的单位可直接销毁
D.收购单位向个人支付收购款项时,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答案】:D
【解析】:
(1)选项A:属于虚开发票行为;
(2)选项B:禁止拆本使用发票;
(3)选项C:保存期满,应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点:税务登记管理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点:税务登记管理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考点:税务登记管理总结每个科目的考试考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复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必背考点:税务登记管理,欢迎大家阅读!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必背考点:税务登记管理(一)税务登记范围(★)(11年判断)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其他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注意】即使是免税的和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也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二)税务登记证件的.使用(★★)(11年不定项;12年多选;14年单选)【注意1】银行、税务挂钩:纳税人应自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者其他存款账户之日起“15日内”,将其“全部账号”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发生变化的,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银行应在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纳税人账号。
【注意2】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
(三)税务登记的内容(★★)(10年不定项;13年单选;14年多选、判断)1.设立登记——开业登记(先工商后税务)(1)时间——自 (30)例: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起30日;⑤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自其在同一县(市)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2)提供的证明文件①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②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③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④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3)发证手续齐全(发放)——不齐全(补充)——有疑点(核实后发放)2.变更登记(先工商后税务)(1)时间——30日企业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申请办理变更,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登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税务
管理概述
一、税务管理概述
税务管理主要包括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和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的内容。
二、税务登记管理
(一)税务登记的概念与范围
1.税务登记的概念: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点。
2.税务登记范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①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②非从事生产经营但依照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前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除外;
③扣缴义务人: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
提示:享受减免税待遇的纳税人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例题·判断题】企业在外地设立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 )(2011年)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都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例题·判断题】下岗职工赵某开办了一个商品经销部,按规定享受一定期限内的免税优惠。
他认为既然免税就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税务登记的相关规定。
凡是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均应办理税务登记。
【例题·多选题】下列组织和人员中,应当办理税务登记的有( )。
A.国有企业
B.某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
C.出版社
D.在集贸市场流动卖菜的农村菜农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凡是从事生产经营、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凡是从事生产经营、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均应办理税务登记。
选项D是属于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因此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3.税务登记证件及使用
(1)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提供税务登记证件:①开立银行账户;②领购发票。
提示:两个时间:
①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者其他存款账户之日起15日内,将其全部账号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②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
(2)纳税人办理其他税务事项时,应当出示税务登记证件:①申请减税、免税、退税;②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③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④办理停业、歇业。
(3)税务登记证件不得转借、涂改、损毁、买卖或者伪造。
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件实行定期验证和换证制度。
【例题·多选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提供税务登记证的是( )。
A.开立银行账户
B.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
C.领购发票
D.申请减税、免税、退税『正确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