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下册

合集下载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课题:探索我们的社区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特点和资源。

培养学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时长: 2课时教学准备:社区地图照相机或手机笔和纸标签贴纸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话题: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社区的多样性。

讨论社区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社区角色(如警察、医生、商店老板等)。

每组讨论该角色的职责和对社区的影响。

3.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社区,重点关注不同的设施和服务。

学生用照相机记录感兴趣的地方。

4. 观察记录:回到教室,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和照片。

讨论每个地方如何服务社区。

第二课时:1. 复习和讨论: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和观察。

讨论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2. 创意地图制作:每组制作一个社区地图,标出重要的地点和设施。

学生用标签贴纸标记他们最喜欢的社区地方。

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的社区角色,模拟社区生活场景。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体验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

4. 反思和分享:学生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经历和感受。

讨论如何成为负责任的社区成员。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讨论社区话题。

作业:学生与家人一起制作家庭社区地图,标出家庭喜欢的地点。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社区地方和原因。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

评估学生制作的社区地图和短文的内容和质量。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案:一年级下册课题:四季的变化目标: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力和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时长: 2课时教学准备:四季图片和视频自然材料(如树叶、花朵、石头等)彩纸、剪刀、胶水画纸和画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引入话题: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四季的变化。

讨论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季节。

每组讨论该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一年级地方课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其《幼女词》的原文及译文。

2、背诵这首诗。

学习传统知识,树立榜样重点与难点1、背诵,树立榜样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几岁了?在你们这个年纪有的女孩已经会做许多事了,想知道吗?1.学生交流2.揭题《幼女词》。

(板书诗题:幼女词)3.学生齐读题目。

4.简介作者的小女儿。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幼女词》。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诗歌,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在做一件什么事儿。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与原文对照。

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集体交流,了解《幼女词》大意。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讲七夕传说,学生谈感受。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幼女词》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幼女词》。

板书设计:巧与拙“巧”学人陶者教学目的1、背诵2、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贫苦和社会的不合理过程设计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2、解释课文大意,了解劳动人民的痛苦3、熟读古诗《蚕妇》《粟》,体会这几首诗的共同之处。

4、背诵《陶者》《蚕妇》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故事大意难点:背诵《陶者》《蚕妇》学习资源ppt课件其他优秀教案资料教学评价总结反思这首诗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和社会的不合理,学生要从中体会当时人们的痛苦,珍惜现在的生活。

作业练习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师:今天我们来学《题画》,看到题目大家想说什生:题画什么意思?师:题画:为画写的一首诗,这是我们学的第一首题画诗。

师: 作者是清袁枚,根据拼音来读一读作者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初读.师:你们有什么困难吗?比如:晚、晴、映、鲜、牧、欧、眠具体解释。

师:谁能来读一读生:读师:谁来说说课文这幅画中有什么生:牛,欧师: 你怎么知道的?生:牛背一欧眠。

2024年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一年级地方课程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地方课程内容丰富,能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的自护、自救技能;还有安全自救,帮助学生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此外还有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还有传统文化教学。

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在“名人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佳境”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里,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教材基本表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文经典中的精华部分)、“人物剪影”(通过原点白描引出所要介绍的名人志士)、“温馨点击”(不仅介绍了作者、作品及相关的知识,而且借教师之口将作者的思想和教学意图呈现出来,提出学习依据,明确学习目标)、“活动广角”(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对话的形式提示了学习要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尝试、交流中完成学习活动,并注重让学生联系实际加深认识)、“成长阶梯”(为学生提供一个总结评价、积累沉淀的空间)教学的重点:1、让学生学会了解周围事物的方法,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初步认识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区域文化特质等方面的情况。

3、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

教学难点:1、学生正了解并实践环保方面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调查、制作等能力。

3、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培养他们尊重和传承地方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介绍家乡所在的城市、省份、地理位置等。

2.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背景、著名人物、文化遗产等。

3. 家乡的自然资源:介绍家乡的地理特点、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等。

4. 家乡的特色产业:介绍家乡的主要产业、产品特色、经济发展等。

5. 家乡的风俗习惯: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饮食习惯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美丽风景和特色文化。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景点、企业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的基本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特色产业、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3. 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培养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家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家乡的历史文献和民间故事。

3. 实地考察所需的交通工具和导游讲解。

教学计划:第一周:家乡的地理位置第二周:家乡的历史文化第三周:家乡的自然资源第四周:家乡的特色产业第五周:家乡的风俗习惯六、教学内容:6. 家乡的环境保护: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保护家园。

7. 家乡的人物故事:介绍家乡的杰出人物、英雄事迹等,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学习榜样的精神。

8. 家乡的艺术文化:介绍家乡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9. 家乡的社会发展:介绍家乡的社会变迁、科技进步、城乡变化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趋势。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下册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下册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特色,培养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2.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历史、地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地理环境1.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点。

2. 了解家乡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掌握重要历史事件。

2. 学习家乡的文化传统,如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家乡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实际情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

2. 学生作业、练习完成情况。

3. 学生对家乡的认识程度和地域认同感。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家乡的地理环境(第一单元)第二周:家乡的历史与文化(第二单元)第三周:家乡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第四周:家乡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第五周:家乡的教育与社会保障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家乡的特色产业1. 了解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业特色产业。

2. 掌握家乡的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状况。

第四单元:家乡的民俗风情1. 学习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

2. 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增强文化认同感。

七、教学方法1. 采用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产业和民俗风情。

2.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家乡特色产业的优势和不足。

3.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

2. 学生作业、练习完成情况。

3. 学生对家乡特色产业和民俗风情的认识程度。

九、教学计划第六周:家乡的特色产业(第三单元)第七周:家乡的民俗风情(第四单元)第八周:家乡的旅游资源与开发第九周:家乡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周:家乡的典型人物与事迹十一、教学内容第五单元:家乡的公共设施与服务1. 了解家乡的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教育资源等公共设施。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我们的家乡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熟悉自己所在的家乡;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一些特征,例如著名的建筑、美食、风景等。

活动一:家乡地图制作1.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家乡的地图,包括学校、家、公园等主要地点。

2. 学生互相交流并描述自己地图上的特点。

活动二:家乡特色介绍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乡的特色,例如著名的景点、传统节日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准备一份简短的介绍,并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

活动三:家乡美食分享1. 学生带来家乡的特色食物或食谱,并与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口头介绍或制作简单的展示板。

活动四:家乡故事讲述1. 学生选择一个家乡的故事或传说,并用自己的话讲述给同学听。

2.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图片或道具来辅助讲述。

活动五:家乡之旅计划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次家乡之旅计划。

2. 学生需要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点,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地点。

3. 学生可以画出旅行路线图,并简单介绍每个地点的特点。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家乡的重要性。

2.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对家乡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家乡的特色;2. 纸和绘画工具;3. 家乡地图或旅行路线图的样本;4. 家乡的食物或食谱;5. 家乡的故事或传说。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找更多关于家乡的信息;2. 学生可以邀请家长或长辈来班级分享关于家乡的经历和故事;3. 学生可以组织一次班级的家乡之旅,实地感受家乡的魅力。

一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表格式

一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表格式

一年级下册地理教案(全)表格式第一课:认识家乡- 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家乡,并能够描述家乡的地理特点。

- 教学内容: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地貌等方面的信息。

- 教学活动:1. 学生观看家乡的图片,并讨论图片中所展示的地理特点。

2. 学生形成小组,利用课外调研的数据,编写一份关于家乡的地理报告,并展示给全班。

-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家乡地理特点的描述和地理报告的质量,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第二课:地图的使用-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地图,并能够理解地图中的符号和信息。

- 教学内容:介绍地图的基本符号、比例尺的使用,以及如何测量和标记地图上的距离和方向。

-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地图中的符号和信息,并解读地图中的距离和方向。

2. 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地图测量实践,标记出班级周边的重要地点。

-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对地图的使用和地图标记的准确性,评价学生的地图能力。

第三课:四季的变化-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四季的变化及其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 教学内容:介绍春夏秋冬的特点,以及四季的气温、降水和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变化。

-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并讨论季节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学生进行季节变化的实地观察,记录和比较不同季节的气温和植物景象。

-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四季变化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继续编写其他课程内容)…总结本教案以简洁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研究地理知识。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家乡、学会使用地图、了解四季变化等。

希望通过这些课程的研究,学生对地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地域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家乡在祖国的位置,相邻的城市和省份。

2. 家乡的气候特点:介绍家乡的四季变化、气候类型以及典型的气象现象。

3. 家乡的文化传统: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

4. 家乡的自然景观:介绍家乡的名山、河流、湖泊等自然景观。

5. 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学生了解家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

2. 故事讲述: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家乡的景点,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家乡的气候特点: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

3. 探索家乡的文化传统:讲述家乡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了解特色美食和民俗风情。

4. 欣赏家乡的自然景观: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5. 总结课程: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家乡地图,标注出重要的地理位置。

2. 采访家人或邻居,了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和民俗风情。

3.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小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 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拍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介绍。

5. 搜集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内容6. 家乡的经济产业: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主要经济产业,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以及这些产业对家乡发展的贡献。

7. 家乡的社会事业:介绍家乡的教育、医疗、交通等社会事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为家乡人民提供的便利。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的特点和地理位置。

2. 学习掌握地方的名称,如:学校、家、公园、超市等。

3. 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乡,并能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二、教学重点:1. 学习掌握地方的名称,如:学校、家、公园、超市等。

2. 能够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乡,并能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

三、教学准备:图片、地图、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出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询问学生家乡的名称,并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乡的特点。

如:My hometown is Beijing. It's the capital city of China. It's very big and beautiful.2. 学习地方名称:出示图片,教授学生英文地点名称,并让学生重复跟读,同时请学生用纸和笔记下这些地方的英文名称。

3. 练习活动:(1)听录音判断:播放录音,听到哪个地方的名称,就在相应的图片下打勾。

(2)配对练习:把地方的名称和图片进行配对。

把地点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将正确的名称贴到对应的图片上。

4. 游戏:指认地方。

老师说出一个地方的名称,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指认出对应的图片,并用英语说出所指地方的名称。

5. 制作小册子: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地点名称及描述,制作一本小册子或海报,用于介绍自己家乡的情况。

6. 温习总结:复习所学的地点名称和描述,并围绕家乡的特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拓展练习:1. 带着学生到实地去寻找地图上所学的地方名称,学生用英语描述所找到的地方,并写下它的名称。

2. 练习探讨其他城市的特点和名胜古迹,并用英语进行介绍和描述。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自己家乡的特点,并能用英语描述自己的家乡。

同时,通过游戏和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地方的名称,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但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活动,如带着学生到实地进行考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家乡的特点。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设计下册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设计下册
1、我们的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我们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我们来比较手的大小。
①手掌和手掌贴着比较。
②把自己的手描在纸上,与同学描下的手比较。
(2)我们来猜猜哪只手是哪个同学的。
①看看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
②摸摸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
3、说说我们的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因为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3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者功亏一篑
第一单元 认识自己
2、在社区和室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1、人的身体分为头、身、手、脚。
2、正面看,身子的上部是胸,下部是腹。背面看,身子的上部是背,下部是腰。
3、人的“手”(孩子们的手往往指整个上肢)的各个部位也有自己的名称。如肩、手臂、手腕、手。而且这只小手的各个部位还有自己的名称。
4、实际上头部也是如此,腿和脚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认识得更多。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地方,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素养,传承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优秀民俗3. 家乡的名胜古迹和特色美食4. 家乡的历史人物和典故传说5. 家乡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色,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验家乡的文化内涵,提高地方文化素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家乡的名胜古迹、特色美食、历史人物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优秀民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家乡的文化传统:讲解家乡的特色美食、历史人物、典故传说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

3. 分析家乡的自然景观: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让学生领略家乡的美丽。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优秀民俗,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制作家乡特色美食的手工制品,如剪纸、土布等,以增强学生对手工艺的兴趣和理解。

2. 举办家乡历史人物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历史人物和传说。

3. 组织一次家乡自然景观的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摄影记录和分享家乡的美景。

4. 开展一次家乡文化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程度。

5. 策划一次家乡民俗体验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民俗文化。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我们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地方认同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我们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家乡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提高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地理1. 第一课时:家乡的地理位置2. 第二课时:家乡的地形地貌3. 第三课时:家乡的气候特点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文化1. 第一课时:家乡的历史沿革2. 第二课时:家乡的文化传统3. 第三课时:家乡的名人故事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能力和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材2. 课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3. 图片: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相关的图片4. 视频:家乡的风土人情、著名景点等相关的视频素材5.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等场所6. 访谈:邀请家乡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进行访谈七、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15课时,每周一课时,教学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家乡的自然地理(3课时)第二单元:家乡的历史文化(3课时)第三单元:家乡的社会经济(3课时)第四单元:家乡的风土人情(3课时)第五单元:家乡的保护与发展(3课时)八、教学活动1. 观看家乡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一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地域自豪感。

2. 通过学习地方特色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介绍家乡的山水、植被、气候等自然特点。

2. 家乡的人文景观:介绍家乡的历史、建筑、文化等人文特色。

3. 家乡的物产资源:介绍家乡的农作物、特产、矿产等资源情况。

4. 家乡的风俗习惯:介绍家乡的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5. 家乡的保护与发展:讨论家乡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家乡实地考察,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学生了解家乡的物产资源和风俗习惯。

3. 学生对家乡的保护与发展有初步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资源:1. 家乡的图片资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节日习俗等。

2. 家乡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的文字资料。

3. 家乡的物产资源和矿产资料: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4. 家乡的保护与发展相关资料: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六、教学活动及课时安排:第1课时:家乡的自然风光第2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第3课时:家乡的物产资源第4课时:家乡的风俗习惯第5课时:家乡的保护与发展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讲授新课:分别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物产资源、风俗习惯等内容。

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4. 实例分析:通过讲述家乡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说,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人文底蕴。

小学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绿色出行我能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绿色出行我能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绿色出行我能行教案小学一年级下册地方课程绿色出行我能行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3.学习大胆与别人交流并敢于发表见解。

活动准备:1.调查表一张,环保故事课件一个,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志各一,有关绿色出行的宣传单若干。

2.课前与听课老师沟通,请听课老师积极参与。

活动过程:1.以听课老师为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1)出示调查表,了解调查表的使用方法。

师: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出行方式调查表,这是哪种出行方式?(2)请小朋友调查听课老师今天是怎么来上班的。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调查员,去调查一下后面的听课老师今天是怎样来上班的?(3)教师统计,并在调查表上相应的出行方式后面写上数字。

(4)对调查情况进行简单小结:“我们来看看听课老师是怎么来的,哪一种最多,哪一种最少。

”2.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出行方式,并阐述理由。

(1)出示汽车、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志,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出行方式,并做到相应的标志后面。

师:小朋友,如果现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就轻轻地搬一张小椅子坐到这个标记后面去。

(2)幼儿阐述最喜欢的理由。

师:小朋友都选好了自己最喜欢的出行方式,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3.看课件听故事,了解汽车、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

(1)边听故事边看课件。

师:小朋友说得真不错,有一群小动物他们也想出去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出去的?师:小猫和小兔为什么会被警察拦住?幼儿自由猜测。

师:警察叔叔是怎么说的`?(2)请幼儿进行第二次选择:如果现在你又要外出,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幼儿根据选择坐到相应的标志后面,并阐述选择的理由。

广东一年级地方综合课程下册教案

广东一年级地方综合课程下册教案

广东一年级地方综合课程下册教案教案标题:广东一年级地方综合课程下册教案教案目标:1. 熟悉广东地方的特点和文化。

2. 培养学生对广东地方的兴趣和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地理和社会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广东地方的位置、地形和气候。

2. 了解广东地方的特产和名胜古迹。

3. 了解广东地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

教学难点:1. 掌握广东地方的特点和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地理和社会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1. 广东地方的地图和图片。

2. 广东地方的特产和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资料。

3. 与广东地方相关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广东地方的位置和地形。

2. 引发学生对广东地方的兴趣,提问:“你知道广东有哪些有名的地方吗?”二、学习内容(20分钟)1. 学习广东地方的特点和文化。

a. 分组讨论广东地方的特点,例如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

b. 利用图片和资料介绍广东地方的特产和名胜古迹。

c. 引导学生了解广东地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

2. 学习地理和社会科学知识。

a. 利用地图和图片让学生标出广东地方的位置、主要城市和河流。

b. 引导学生了解广东地方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情况。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广东地方的旅游宣传海报。

2. 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海报,并介绍其中的特点和亮点。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观看相关视频:播放与广东地方相关的旅游宣传视频,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广东地方的魅力。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广东地方的作文,介绍自己对广东地方的认识和感受。

五、总结反思(5分钟)1. 学生回答问题:“你通过本节课学到了哪些关于广东地方的知识?”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辅助手段:1. 地图、图片和资料。

2. 视频播放设备。

教学评价方法:1.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海报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第三个节目: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
(1)路上碰到一位老师,老师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们怎么回答?
(2)我们来选择:
①我不认识这位老师,不敢回答。
②我很快跑掉,不回答。
③我停下来,看着老师回答。
(3)谁来试试?
活动三除了姓名,我还可以介绍自己的什么特点?
(1)说说自己有什么特点。
(2)希望知道同学的什么特点?
本课的学习活动是从人身体的大的部位开始,大致安排的顺序如下:
1、人的身体分为头、身、手、脚。
2、正面看,身子的上部是胸,下部是腹。背面看,身子的上部是背,下部是腰。
3、人的“手”(孩子们的手往往指整个上肢)的各个部位也有自己的名称。如肩、手臂、手腕、手。而且这只小手的各个部位还有自己的名称。
4、实际上头部也是如此,腿和脚也是如此。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认识得更多。
3、情景游戏:
师:一位同学负责安排下课铃和上课铃,下课铃响,同学们模拟课间准备,上课铃响同学们模拟上课前的准备。
生:进行游戏。
师:课前准备做得好,游戏、学习两不误。
第三单元安全教育
第一课 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2、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
(1)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所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生总结社区做游戏的安全(不要打弹弓、投掷小刀;不要爬屋顶、爬树、跨横沟、从高处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车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去吓唬别人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三课 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活动二 我们的头发一样吗?
活动三 我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1、我们来听听四个同学说话的声音。
2、他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3、我们来做游戏:猜猜这是谁的说话声音?
活动四 说说两个人不同的地方。
1、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大家一起找找两个人不同的地方。
2、我们两人一组,找找自己和同学不同的地方。
第二单元 养成教育
第1课我自己会做
一、学习目标:
我们都有一双手,能够用这双手做哪些事情。
二、学习重点:
通过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使同学们自己明白自己的事情做。
三、学习难点:
使同学们在明白自己的事情做,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中,无论面对老师还是家长都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四、学习过程:
(1)档案馆:“说一说”
师:我有一双能干的手,我这双手会做什么?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第一单元 认识自己
第1课 我是谁
[学习目标]
鼓励一年级学生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和了解。帮助学生学会几种与别人交往时自我介绍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简单描述自己的特点。
[活动建议]
一、本课的教学活动是由几个参与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组成的。建议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参与。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适当的重复可以提高参与的人次,一些简单的活动在搞清楚怎么做以后,分成小组活动也可以提高参与度。
(1)三人表演玩游戏,再请另一人表演想跟他们一起玩。
(2)大家想一想,他跑过去怎么说好?
(3)谁来试试?
(4)一个一个地尝试,边试边评议。
2、第二个节目:两个不认识名字的同学。
(1)请两个人表演两个想互相认识姓名的同学。
(2)大家猜一猜,他们跑过去会怎么说?
(3)谁想来表演一次?
(4)一个一个地尝试,边试边评议。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
(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一年级小学生观察两个人的不同处时,还会涉及服饰方面的不同。也不妨让注意到这方面不同的孩子说完,然后再问还有什么不同。
[活动建议]
一、手的比较需要近距离观察,所以比较适宜两人或四人小组活动。说话的声音的比较适宜全班一起活动。比较两个人的不同的活动可以在小组也可以在全班一起做。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我的手和你的手一样吗?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 看看我们的身体。
1、动动我的头,说说头上有什么。
2、摸摸我的身子,找到我的胸部、腹部、背部和腰。
3、除了头和身子,我们的身体还有什么?
——我们的身体还有头颈、还有两只手和两只脚。
活动二 摸摸肩,摸摸手。
1、手和身子相连的地方叫什么?
2、摸摸我的上臂,摸摸我的下臂。
3、动动我的手腕。
生:进行回答。
师:下课铃响了,春雨同学在做什么。上课铃响了,春雨同学在做什么。春雨同学这样做好吗?为什么?
生:进行回答。
师:下课铃响了,你在做什么?上课铃响了,你在做什么?
生:进行回答。
师:我们应该做好课前准备。
2、活动区: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图中的同学他们做的对吗?我们班课前准备做得好的同学是谁?
生:进行回答。
4、我的左手从上到下可以分为肩、上臂、肘、下臂、手腕和手。
活动三 手的各部位的名称。
1、看看我的手背。
2、看看我的手掌。
3、我有五个手指。
①最大的手指——大拇指
②最长的手指——中指
③最小的手指——小拇指
④还有两个手指——食指和无名指
活动四 我们来从头说到脚。
1、我们来从头说到脚。
2、我们来从肩说到手指。
(3)我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特点。
第2课 我的身体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几个主要部位,能说出一些身体部位的名称。
2、指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上肢和手,能说出一些上肢和手上的部位名称。
3、鼓励学生想办法认识自己身体的更多部位。
[背景知识]
在前一课“我是谁”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开始留意观察自己身体的特点,在观察描述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身体部位名称的认识问题,产生学习的需求。这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对一年级的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了。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上肢和下肢。教材不出现上肢、下肢,而选择表述为手、脚,主要考虑的就是要求不能太高。
[活动建议]
一、本课认识身体的活动需要观察自己的身体。有一些不容易观察到的身体部位,如背部、腰部等,需要同学之间合作,相互观察完成。所以,本课的活动适宜四人或两人一组进行。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们的乐园,那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呢?
(2)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房间里追跑打闹?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为什么呢?
(4)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剪刀等尖锐物品放在床上,你们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扩展训练
1、有个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爱看电视,他最爱看动画片和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幼儿知识竞赛或者智力竞赛等等。他参加竞赛还得过奖呢!爸爸妈妈经常表扬他,说他越来越聪明。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生:做游戏。
第2课 上课前,我该做什么
一、学习目标: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明白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
具体通过学习,知道在下课时,处理游戏和学习两不误的关系。
三、学习难点:
通过学习,知道下课铃响和上课铃响,自己应该做什么。
四、学习过程:
1、档案馆:春雨的课间十分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上课前,我该做什么这一课。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春雨同学的课间十分钟在干什么?
生:回答。
(2)咨询台:想一想
师:谁来读一读小强的故事?
生:读小强的故事。
师:小强面对妈妈他该怎么办呢?
生:进行回答。
(3)活动区:演一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