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影子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
(板书课题)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⑴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⑵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探究交流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五、质疑问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六、延伸拓展1、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
2、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3、延伸拓展:⑴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⑵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⑶教师小结。
七、巩固拓展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课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初中语文教案大全【篇1】教学目的1.了解文中借事喻理的写法。
2.掌握课文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
3.体会家庭生活的健康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析读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细节描写,表现3次养猫的乐趣和痛惜之情。
2.感受作者在文中提倡明辨是非,反对主观武断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运用析读法,按“粗读一细读一精读”三个步骤组织教学。
2.运用程序教学法,按“写什么一怎样写一为什么要这样写”三步组织教学。
3.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点拨。
按“自读一质疑一释疑一练习”的过程组织教学。
媒体设计课前制作好《猫》的光盘或投影片,准备好语言学习机。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先点一两名同学谈自己最喜爱的宠物,并说明为什么喜爱它。
然后教师相机点拨,早在几十年前,郑振铎先生写了“我家”3次养猫的经历,让我们随他一起去感受生活的情趣吧!(板书课题,放猫图片)(解说:这主要考虑本文.写作年代距今较远,以此激发学生“动情”,引起兴趣。
)二、解题本文是短篇小说。
作者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刨导者之一。
福建长乐人。
著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海燕》等;论著《文学大纲》等。
《猫》是作者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第一篇。
作者于1928年10月24日为这本集子写的《自序》中说:“我不曾写什么小说,这一个集子所收的不过是小小的故事而已。
……我写这些故事,当然未免有几分的眷念(指对旧家庭——引者注)。
”三、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课文录音或示范读课文。
圈画勾点精美的字词句,自行注音释义。
忧郁郁闷怂恿安祥居然蜷伏惩戒断语(2)思考。
①小说写了什么中心事件?讨论明确:3次养猫的经历。
(解说:可以以此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讨论:A、全文共分几部分写“我”养猫的经历。
B.同学们讨论发言:有的说以时间为序,每次养猫为一部分,可分为三部分。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6篇)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6篇)初中语文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4、珍惜美好生活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教学过程一、题解与导入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
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放录音带)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四、问题研究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
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
(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五、总结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二: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这是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初中语文备课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备课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了解背影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情感变化,体会背影的含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爱,感受背影所蕴含的深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对新课内容进行预测。
2. 板书课题《背影》,提问:“背影”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以此为题?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文中表现父亲爱的细节。
2. 学生分享找到的细节,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
2.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让学生闭眼想象,如果是自己经历这样的分别,会有怎样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爱的伟大。
2. 提醒学生要珍惜父母的爱,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爱的作文。
2. 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意,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爱的伟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抓住细节,从而体会背影所蕴含的深情。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热爱父母的情感。
在课后,通过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年级:八年级教材:《西游记》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领悟作品的主题思想。
2. 学习作者吴承恩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以及富有创意的想象力,感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丰富想象力,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把握2. 人物形象的分析3. 主题思想的领悟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2. 作者创作手法的把握教学准备:1. 教材《西游记》2. 相关参考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阅读指导(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三界妖魔故事传”,指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关注人物形象。
2.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语言风格,感受作品魅力。
三、人物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孙悟空的特点,如勇敢、机智、忠诚、反抗封建束缚等。
2. 学生讨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人物形象,总结各自的特点。
四、主题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领悟《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展开讨论。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中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元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相关知识,互相交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技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西游记》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题思想的领悟能力。
3.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初中语文新教材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新教材阅读教案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如何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和运用。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
(3)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生字词问题。
3.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课文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
(2)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进行写作练习。
5.总结反馈:(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发现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
3.运用所学的生字词,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优秀8篇)篇一: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2、品读文章优美且富有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并学会写简单批注。
3、体悟并学习作者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品读优美且富有童真童趣的语言,欣赏月之美。
【教学难点】体悟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欣悦之情。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二)初读,寻月之迹1、[引导]:文章围绕着月迹主要写了哪件事情?[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散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并做好提要。
[归纳明确]:孩子们在中秋月夜寻找月迹。
2、[引导]:孩子们在哪儿寻到了月迹?[要求]:提炼并圈划文章相关信息。
[归纳明确]: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三)品读,赏月之美1、[引导]:我们先看到镜中月。
你觉得镜中月美吗?美在何处?[要求]:齐读,任选角度,展开讨论。
(交流后,ppt呈现旁批范例)[归纳明确]:镜中月:“溜、长了腿的、爬”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调皮可爱。
“款款地”形象地表现了月的柔美、优雅。
“渐渐地、慢慢”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冉冉升起,由亏转盈再消失的形态变化美。
2、[引导]:你还喜欢哪儿的月?为什么?[要求]:自由散读,圈划批注,并交流。
[归纳明确]:(1)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写出月光的颜色美。
“粗粗的、疏疏的、累累的”等词衬出月光的朦胧美。
“袅袅、淡淡的、痒痒的”写出孩子们似乎已经到了月亮的体验,很美妙。
整体阅读则像在读一首诗,充满着诗情画意。
(2)杯中月:“小小的、酥酥地、颤” 这些词让“我们”感觉眼中月亮是那么地惹人怜惜。
(四)再读,探月之喻1、[引导]:到了院外,孩子们并没有停下寻找的脚步,月亮无处不在。
又在河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
在我和弟弟妹妹的眼中月亮代表着什么呢??[要求]:深入思考。
[归纳明确]:月亮是一切美好的事物的象征。
美好无处不在。
2、[引导]:让我们带着对这份美好的向往齐读文章最后两节。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教案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名著,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帮助学生掌握名著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从名著中汲取智慧,提升个人品质。
教学内容:1. 名著的选择: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2. 阅读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阅读名著,如速读、精读、批注等。
3. 阅读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名著分享、讨论、写作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名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名著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名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名著选择与推荐(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推荐适合的名著,并解释选择这些名著的原因。
三、阅读方法指导(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有效地阅读名著,如速读、精读、批注等方法,并示范一些阅读技巧。
四、阅读活动设计(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阅读活动,如名著分享、讨论、写作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入理解名著。
第二课时:一、名著阅读分享(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名著阅读分享,介绍自己阅读的名著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二、讨论与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名著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名著。
三、批判性思维训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名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如对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进行评价。
四、创新与实践(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从名著中汲取智慧,将名著中的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升个人品质。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测试或课堂讨论来评估。
2.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提问或写作来评估。
3. 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学生的阅读记录和分享来评估。
以上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名著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初中《金色花》阅读教案
教学设计:初中《金色花》阅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金色花》阅读教案。
二、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题材主题。
2.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体验能力。
4.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任务型教学法。
通过分析、解读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体会小说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人的事物关系。
2.讨论教学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交流观点,从多角度分析,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
3.演讲教学法。
通过学生展示个人阅读体验和思考,提高学生表达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介绍小说的作者、题材、主题等,引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2.阅读环节:学生独立阅读小说。
3.分组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小说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4.个人反思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及对小组讨论内容的领悟,撰写个人反思。
5.演讲展示环节:教师从学生撰写的反思中选出几篇优秀的学生进行演讲,通过演讲展示提高学生写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能够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可以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2.能够从多个角度分析小说的主题,理解主题所反映的人和生活的关系。
3.能够通过个人反思撰写,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体验能力。
4.能够通过演讲表达,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六、教学建议1.通过阅读小说,可以促进学生对文学欣赏和体验能力的提高。
2.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深入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通过演讲展示,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七、总结本文对初中语文课程《金色花》阅读教案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任务型教学、讨论教学和演讲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写作和思考分析能力。
同时,本文提出了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优秀6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优秀6篇篇一: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散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借鉴,选取一角度,学写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
德育目标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是美点大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文章写得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文章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必然会遇到困难障碍,因此必要的讲解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3、品读法。
课文是美的载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探寻美的过程。
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品评,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即可。
教学准备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课文主旨;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包括对一些或用词生动、或句式精美、或辞格丰富、或描写细腻、或情感丰厚、或意蕴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读课文,学习说话,表现自己生活中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播放《白发亲娘》歌曲,学生边听歌,边欣赏画面。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篇一:《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初步感受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和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一套学生自带《西游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
2、关于作者、著作的介绍吴承恩(1501—1582)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汉族,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二、读书汇报。
(一)选择题: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玄明C、唐三藏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3、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4、《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5、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6、沙和尚的法号是——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7、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二)趣人妙事我来说。
1、播放精彩片断视频。
2、小组交流。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1、结合《西游记》介绍整本通读的方法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案范文(15课时)
初中语⽂阅读课教案15课时阅读教案第⼀课时⼀、能⼀句话概括⽂章⼤意,归纳中⼼。
⼆、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中每⼀个字,尤其注意否定词与数量词。
三、找到题⽬在原⽂的位置,从位置前后找答案。
四、能⽤原⽂的尽⼒⽤原⽂。
五、答题时,具体题⽬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
六、题⽬做完之后,要检查⼀遍,看与中⼼是否⼀致,如不⼀致,就应改正。
七、要求概括的,可⽤以下概括⽅法:1、原⽂句⼦简明化。
2、综合原⽂的重要词语。
3、结合原⽂的词语,⽤⾃⼰的语⾔概括。
⼋、认真书写:⼯整规范,⼀⽬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第⼆课时⼀、中⼼句(中⼼论点及说明对象或特征)的找法:1、⽂章开头2、⽂章结尾3、中间4、题⽬5、概括⼆、⽂章开头的作⽤:1、引起下⽂,为下⽂作铺垫(记叙⽂)2、开篇点题,提出中⼼(中⼼论点)3、⽤故事或典故引出论点或论题(说明对象),激起读者阅读兴趣三、⽂章结尾的作⽤:1、深化中⼼,升华感情2、篇末点题,提出中⼼或中⼼论点3、总结上⽂,提出倡议,发出号召四、⼀句话或⼀段话的作⽤:1、结构上的作⽤是:总起全⽂、引起下⽂、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尾呼应、总结全⽂、点题、推动情节发展.2、语句在表情达意⽅⾯的作⽤:渲染⽓氛、烘托⼈物形象(或⼈物感情)、点明中⼼(揭⽰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
①、充当事实论据,证明前(后)⼀句话,进⽽证明中⼼论点;②充当道理论据,证明前(后)⼀句话,进⽽证明中⼼论点;③说明了前(后)⼀话(说明事物的特征)第三课时⼀、常见写作⽅法、表现⼿法::联想、想像、象征、⽐较、对⽐、衬托、烘托、反衬、欲扬先抑、先抑后扬、以⼩见⼤、托物⾔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借古喻今、运⽤典故、直接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描写、侧⾯描写等。
⼆、“这”、“它们”等指代什么:1、⼀般是往前找,不会超出前三句;2、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读,看是否适合。
初中语文各大类型教案模板
一、阅读教学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章主旨和结构。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和文章背景。
2. 阅读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勾画重要语句,分析文章结构。
3. 群体讨论:针对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和补充。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文章主旨,强调文章结构。
二、文言文教学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义。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义。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重要性。
2. 预习: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背景。
3. 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4. 逐句翻译:学生逐句翻译课文,教师纠正错误。
5. 分析文章:分析文章结构、主旨和写作手法。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的特点,强调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
三、作文教学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1.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提出写作主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写作指导: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3. 学生写作:学生按照指导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4. 修改与评析: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教师进行评析。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
四、综合性学习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案15篇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案15篇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教案(15篇)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呈现一份精心设计的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模版(最新8篇)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模版(最新8篇)初中语文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体会本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点。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与孟浩然、田园诗、重阳日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具、黍、合、斜、轩、圃、桑麻等实词解释。
口语交际训练设计目标:在这四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读一读,告诉大家。
阅读需要突破的核心问题目标:为什么诗人临走时要主动相约重阳再聚?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学习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导入,请学生回忆并简单介绍作者。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1、多种形式的诵读诗歌并正音。
2、请学生谈谈这首诗歌说了什么事。
注意:请学生结合具体诗句来谈,将字、句的解释穿插其中。
诗人应邀赴约欣赏田园风光享受农家情趣再约重阳欢聚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1、为什么诗人临走时要主动相约重阳再聚?注意:在具体分析中体会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适时插入对田园诗和重阳节的简单介绍。
2、你喜欢这样的聚会吗?你喜欢作者对这次聚会的记录即这首诗吗?具体喜欢哪句诗?注意:在学生的谈论中引导学生体会本诗语淡而味不薄的特点,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段。
四、延伸体会、拓展阅读1、散读、齐读《读过故人庄》2、讨论:这篇读后感和原文有哪些共同点?(如热爱田园生活、醉心田园风光等)读《过故人庄》王爱民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引自孟浩然《过故人庄》空气甜甜的把鼻孔打开泉水甜甜的把胃打开山花甜甜的把衣衫上的图案打开我和一个村庄一起被一声声鸟鸣一道道小溪送出更远我要生出翅膀不走名山大川只在来过的这个村子的山坡下作巢用恬淡作砖用快乐作瓦初中语文教案模板篇二一。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理清文章思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讨论点拨,品味文中生动、含蓄、富有哲理的语句。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结合自己“错过”的经历谈感受,并能产生新的认识。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作文教案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如《西游记》、《骆驼祥子》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批注等。
3.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分享阅读心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阅读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批注等,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3. 阅读分享: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
4. 阅读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反馈,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故事、悬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指导方法: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3.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个性化推荐: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水平,推荐适合的课外书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 学生文学素养的增强。
4.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六、教学资源1. 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书籍。
2. 阅读指导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 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3. 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初中课外阅读教案
初中课外阅读教案【篇一:初中语文阅读教案】初中语文阅读教案课题: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教学目标:一.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认识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尝试。
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
2.指导方法,有效阅读。
二.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
教法学法:一.讲座式教学法。
二.比较式阅读法,仿写式阅读法。
教学准备:一.打印讲座稿及比较阅读材料。
(教师)二.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一本或一篇)。
(学生)三.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仿写。
(学生)教学设想:一.以课<<鲁迅自传>>为例,尝试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比较阅读,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
二.有时间让学生展示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
三.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用名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
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
——王梓坤我想这里的“好书”――不单指我们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还应该指语文课之外的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文章。
现在考查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主要是通过考查同学们对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中考)。
那么,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呢?今天我们就来聆听一位博士给中学生的讲话――大家一定终身受益。
二.指导讲座(下发讲稿),教师解读――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三.学生展示推介课外阅读精品(1-3位同学)。
四.比较阅读(阅读名人传记或有关资料)(一)<<鲁迅自传>>有关资料链接(附后)(二)阅读<<老舍自传>>(原文附后),开展讨论,比较特色。
《鲁迅自传》《老舍自传》1、语言平实简练,谦逊求实1、语言简练,短小精悍2、感情含蓄,深沉爱国2、质朴质谦,妙趣横生五.读与写相结合,仿写展示(1-2位同学)。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精选8篇)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精选8篇)初中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描绘出了一幅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景图。
作者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学习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和了解课文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学情分析:学生仍较多地沿袭了小学保留下来的喜爱诵读的习惯,这是本课加强诵读教学的一个便利条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成语,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读准下列加点的词语酝酿(yùn niàng)黄晕(yùn)应和(hè) 嘹亮(liáo)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áo) 披着蓑(suō)戴着笠(lì) 静默(m) 抖擞(sǒu)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晕(yùn) 巢(cháo)2、词语教学:学习“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初中语文阅读日积月累教案
初中语文阅读日积月累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日积月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思维。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教学内容:1. 阅读材料: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
2. 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精细阅读、批注阅读等。
3. 阅读积累: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定时间,做好阅读笔记,积累语文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阅读日积月累的意义和目的。
2. 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对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二、阅读指导(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并提出阅读要求。
2.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如快速阅读、精细阅读、批注阅读等。
3. 教师示范阅读方法,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阅读心得。
三、阅读时间(15分钟)1.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做好阅读笔记,积累语文知识。
四、阅读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交流,互相借鉴和学习。
五、阅读积累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笔记和积累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积累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阅读日积月累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表现。
2. 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阅读测试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笔记来评价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学生的阅读积累展示和语文知识运用来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有所提升。
以上是一篇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日积月累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全学科阅读教案
初中语文全学科阅读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2. 通过阅读,学习文学常识,了解文学背景。
3.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自主阅读(15分钟)1.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分享与交流(15分钟)1. 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学常识、写作技巧、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阅读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本节课的阅读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2. 选择另一篇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与交流。
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学生文学素养的丰富,知识储备的增加。
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同时,通过分享与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阅读教案
课题: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
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认识课外阅读与语文学习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指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并进行尝试。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1.激发兴趣,鼓励阅读。
2.指导方法,有效阅读。
二.难点:学以致用,理论指导与实践练习相结合。
教法学法:
一.讲座式教学法。
二.比较式阅读法,仿写式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打印讲座稿及比较阅读材料。
(教师)
二.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一本或一篇)。
(学生)
三.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仿写。
(学生)
教学设想:
一.以课<<鲁迅自传>>为例,尝试进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比较阅读,以及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
二.有时间让学生展示推介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的书籍或文章。
三.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激趣,揭示课题。
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
——王梓坤我想这里的“好书”――不单指我们语文教材中选择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还应该指语文课之外的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文章。
现在考查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主要是通过考查同学们对课外文章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中考)。
那么,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呢?今天我们就来聆听一位博士给中学生的讲话――大家一定终身受益。
二.指导讲座(下发讲稿),教师解读――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好效果
三.学生展示推介课外阅读精品(1-3位同学)。
四.比较阅读(阅读名人传记或有关资料)
(一)<<鲁迅自传>>有关资料链接(附后)
(二)阅读<<老舍自传>>(原文附后),开展讨论,比较特色。
《鲁迅自传》《老舍自传》
1、语言平实简练,谦逊求实1、语言简练,短小精悍
2、感情含蓄,深沉爱国2、质朴质谦,妙趣横生
五.读与写相结合,仿写展示(1-2位同学)。
《自我小传》或《自我画像》
六.总结全文――引用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遇到有心得就写下来,多动笔,多写、多记,不然你有心得不写下来,时间长就忘了。
多写多记,念书多了,就积累了不少知识,可以左右逢源。
——陈垣
七.课后延伸:
1.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练习册、学习指导)
2.建议记诵的诗文(含各种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