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制袋常见问题
制袋机操作常见问题
![制袋机操作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76ce790066f5335b812101.png)
的张力,尽量使相复合的两种基材回缩:(1)冷却时间短;(2)冷却板接触不良;(3)由于硅胶
垫被加热,使得边缘部分熔化;(4)纵向热封力不平横;(5)热封刀的
边缘不整齐、发钝。
对策:(1)调整冷却时间;(2)调整冷却板;(3)更换或调整
(8)控制好复合胶粘合剂中MDI的单体含量。
(9)检查热封面的处理程度。
(10)更换油墨(最好采用两液型油墨)。
(11)改变包装袋的印刷图样,使印有油墨的部分避开热封部位,
或改变热封方法。(特别注意金属油墨不要印在封口处)。
6、热封部位产生气泡或表面不平怎幺办?
原因:(1)在含有尼龙薄膜等吸湿性的材质结构上进行热封时,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合剂渗到内层表面,影响了基材薄膜表面的摩檫系数,尤其是在薄膜较薄、
电晕处理过度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此类问题;(3)薄膜基材本身爽滑性
不良。
对策:(1)严格控制熟化条件(按产品熟化作业指导书);(2)
检查粘合剂的种类或级别;(3)更换基材或使用喷粉。
太小;(3)有些辊转动不平稳。
对策:(1)调整双浮动辊张力;(2)检查并调整有关导辊
(如补偿辊、调偏辊等)。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原因:薄膜的抗污染热封性不良,主要是内封层所使用的树脂不合
适。
对策:采用抗污染热封性好的薄膜。一般来说,LDPE具有中等的抗
污染热封性,EVA在VA含量较大时具有良好的抗污染热封性,LDPE也具
有良好的抗污染热封性,离子型树脂和茂金属聚合物则具有优秀的抗污染
热封性。
2、制袋机封口发脆及脆断怎幺办?
史上最全的软包装技术问题汇总下
![史上最全的软包装技术问题汇总下](https://img.taocdn.com/s3/m/8c6edd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4.png)
史上最全的软包装技术问题汇总(下)41、如何解决复合薄膜热封部位的发泡问题?复合薄膜在热封部位出现发泡是由于薄膜中间层为吸水的尼龙薄膜,在进行热封加工时,由吸湿薄膜部开始出现发泡。
解决的方法是在复合薄膜保管中避开湿气。
42、利乐包装材料表面淋膜关键工艺与温控条件?淋膜产品质量控制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温度控制、压力控制、冷却系统和电晕处理。
43、如何判断包装袋中的材料(应该是PE、PP、OPP. PET) ?袋子的结构一般是内层为PE或者为CPP,外层为BOPP或者PET。
PE或CPP和BOPP的结构存在剥离强度低的问题,PE或CPP和PET的剥离强度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撕背封的地方加以判断,轻撕后如果撕开的是三角口则表层为BOPP,如果没有分层表层就是PET;然后就是盘算内层,PE在撕开的时候没有声音,而且层的表面没有金属光泽,CPP撕开的时候有声音。
如果你可以撕开表层的话也可以根据密度来区分,BOPP的密度小于水,扔水里漂在水面上, 如果是BOPP则沉底。
还有,也可以把整个取样(带PE或CPP)的仍入水里,如果整个袋子的厚度是在7丝以下的话,沉底的是外表PET,飘起来的是B0PP。
44、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蒸煮袋开口性差吗?我们厂是从事凹印的,主要生产蒸煮袋,基材是PET/PE,不知道什么原因,生产出来的成品袋开口性极差,用手搓开后匝在一起的话会粘在一起,一只手很难打开,是不是PE的问题?根本原因在PE上,解决重点放在预防上,PE中的开口剂要保证,在原料检验时注意;如果在复合后、制袋前发现,可以通过喷粉解决;PE膜的问题,在熟化时温度不要太高,另外PE选料时要注意粒子本身的爽滑剂的含量和类型,使用析出缓慢的爽滑剂,并在PE中多加爽滑剂。
45、我公司在复合PE时经常出现复合强度不好,初步确定是PE料的问题,不知怎样在复合前检查PE是否合格?复合强度不好有多种原因:A:原料的处理是否合格,一般采用38达因的处理液测试;B:印刷膜采用的油墨问题,如PET或NY,经常易出现复合强度不牢,可稍微多加些固化剂或提高上胶量;C:PE料配方问题,PE料内含有爽滑剂等助剂成分,会析出表面影响剥离强度;D:胶水选用是否得当,如果PE较厚,在6丝以上,则需要选用适合的胶黏剂,我们一般采用聚酸型的,常温熟化,但是这类胶水会影响摩擦系数。
制袋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制袋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df036da417866fb94a8e0f.png)
制袋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热封强度差:A、热封材料的影响1、热封材料的种类不同,热封强度也不同。
2、材料中的密度不同,不同聚合方法的产品热封强度不一致,材料的厚度和均匀度也影响热封强度。
3、热封材料的不同加工方法,如吹膜,流延膜等,均影响热封强度。
4、热封材料的添加剂多,添加剂溶点低时,析出多,热封强度下降。
5、材料保存时间太长,析出的添加剂多,或电晕处理后热封强度下降。
B、印刷复合加工的影响印刷油墨耐温性差,在制袋高温下,印刷层发生脱层现象。
油墨中添加剂不适当引起复合层在高温下分离,热封强度下降。
干式复合中的粘合剂未固化完全,或粘合剂的配比不当,复合膜发粘,造成封口强度下降。
在复合过程中加工温度过高,材料表面氧化程度大,竣基生成量增加,热封性下降。
C、制袋工艺的影响热封压力不足,使热封面难以真正熔合在一起,并难以排出夹层中的空气。
热封温度不适当,热封温度应根据材质、加工速度、材料厚度、面层材料等来设定温度的高低。
热封时间不够,相同的热封温度和压力下,热封时间长,则热封层熔合更充分,结合更牢固,但热封时间太长,薄膜易收缩,影响封边。
冷却不足,热封后的封边冷却不够,定型不足,不能消除内应力,影响热封强度及外观,应加强冷却水循环系统。
热压次数越多,热封强度越高,纵向热封次数取决于纵向烫刀的有效长度和袋长之比,应不低于两次。
底封热封次数由机器底封刀组数决定。
热封边有花斑、气泡:材料因素:吸湿性材料,在保存时吸水,制袋时产生气泡、气斑。
复合粘合剂尚未完全固化,在高温热封时耐温不够、剥离强度差,易脱层产生气斑。
宽热封刀制袋时,易产生气斑,应调整压力,调大间隙,将夹气挤掉。
薄膜拖动时有波动,夹进空气,进刀前应排净空气,使其干整,应将进热封刀前的夹板适当夹紧。
制袋控制不当,如硅胶板长时间使用变形,高温布破损,热封刀上有垃圾等。
烫刀表面不平整,热压时受压力不均匀或一边先受力另一边后受力压下。
复合溶剂在复合时未完全挥发,或溶剂中水份超标。
软包装制袋顶封不够宽预防措施
![软包装制袋顶封不够宽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e0088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7e.png)
软包装制袋顶封不够宽预防措施
1.调整定宽系统。
2.调整电眼工作状态。
3.检查是否存在光标印制问题或间距问题,并加以调整。
4.检查受压膜尺条的压紧程度、复合薄膜摩擦系数是否适当。
5.预调的送膜长度(调整白袋时)与实际制袋尺寸要尽量准确。
6.降低软包装制袋速度,而且制袋速度的调整要缓慢进行。
7.调整软包装制袋走膜橡胶辊压力、气缸压力和各部分张力。
8.调整规格板。
9.调整或更换复合膜。
10.调整薄膜裹包规格板的松紧程度。
对于较薄的薄膜,在拉紧时会产生横向收缩抱紧型板,因此型板尺寸应较标准尺寸更小一些。
而对于较厚薄膜,由于厚度的影响,型板尺寸也应较标准尺寸更小一些。
好文!软包装三种质量故障实例分析
![好文!软包装三种质量故障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af5d260912a216147929e6.png)
好文!软包装三种质量故障实例分析【摘要】文章列出三种包装袋遇到质量问题时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有案例,通俗易懂,建议收藏学习。
【正文】一、立式袋离层折痕1、现象描述结构为PET12/VMPET12/PE80的立式奶粉袋,在超市使用半年,出现PET与VMPET之间发生非油墨层分层现象。
2、原因分析立式袋包装的是小袋装奶粉,因此包装内容物的化学性质不会影响包装袋的质量,但由于包装内容物克重为450g,在超市摆放过程中,立式袋起皱的地方就容易出现离层现象。
查生产记录,发现该袋表层使用的是上一单剩余的脆性高的快干性胶进行复合,脆性胶不耐折,因此需要选用软硬合适的复合胶。
二、复合膜复合强度低1、现象描述结构为BOPP28/VMCPP25结构的退热贴包装袋,双色印刷,无满版白墨托底,复合后剥离强度低,复合离层。
2、原因分析在红墨区和绿墨区剥离强度都很低,原因是在油墨中,原黄墨表现为略带正极性,原红墨为负极性,原蓝墨为负极性,因此由原黄和原蓝配成的绿色墨极性是中性的,其复合强度就比较低,但红墨在这里表现出剥离强度低主要是因为油墨供应商的红色蜡料加入量太大,析出影响复合强度,因此建议选用正规厂家的油墨或印刷面(油墨面)进行电晕一次,并在8小时内进行复合。
三、复合气泡现象1、现象描述结构为PET12/AL17/NY15/MIPE60电子产品包装袋。
在生产过程中,第一天复合PET和AL,没有出现气泡现象;第二天连续复合NY及MIPE,也没出现气泡问题了生产完在车间常温放置2天,未观察到质量问题;然后将其送入熟化室熟化48小时,第6天进行制袋时发现复合膜表面呈带状的起泡现象,并且气泡发生在尼龙和纯铝之间。
2、原因分析通过查生产记录,复合膜PET/AL与NY之间采用的是未变质的胶水,排除了使用过期胶水引起的胶水变质而产生气泡的情况。
再仔细分析气泡的分布情况,无周期性规律,也排除因网辊网孔堵塞产生气泡的情况。
通过与胶水供应商沟通,该胶水的初黏力较低,建议复合后马上进入熟化室。
薄膜复合制袋中常见皱褶问题分析
![薄膜复合制袋中常见皱褶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cd556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7.png)
薄膜复合制袋中常见皱褶问题分析复合薄膜的表面皱褶是复合软包装材料加工及应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人们通常会说:表面皱褶问题常常会有胶水不干现象相伴随,即将有表面皱褶问题的复合膜剥开时,常常会发现复合膜的胶层有不同程度的“发粘”现象。
因此,人们得出结论:复合薄膜的表面皱褶问题是由于胶水不干问题所引发的!复合薄膜的表面皱褶问题可以出现在复合薄膜的生产及应用的不同阶段:1. 复合薄膜下机时;2. 复合薄膜经过熟化处理后;3. 制袋加工完成时及放置一段时间后;4. 水煮处理完成时及放置一段时间后;5. 蒸煮处理完成时及放置一段时间后。
下图是制袋加工后的表面皱褶的案例之一。
所谓表面皱褶问题的表现是:表层的薄膜向上凸起;内层的薄膜向下凹陷。
上图的表面皱褶即属于“表层薄膜向上凸起”类的。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在一张复合薄膜或一个复合膜袋上“表层的薄膜向上凸起”和“内层的薄膜向下凹陷”现象同时发生的现象。
在复合薄膜下机时所出现的表面皱褶,过去俗称为“隧道”,很多人都将其归因为胶水的“初粘力”不足。
伴随着无溶剂型干法复合加工技术的逐步普及,现在已很少有人投诉“胶水初粘力不足”了,因为大家都已清楚地知道:复合膜下机时的隧道问题的原因是放卷张力控制不良!由于放卷的张力控制(设定)不良,使得两个复合基材在复合加工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延伸率状态,例如PET/CPP的复合薄膜,可能PET膜被拉长了千分之二,CPP膜被拉长了千分之四,当复合过程结束时(即复合膜下机了),由于外加的张力已去掉了,因此,PET膜就会“试图”回缩千分之二,CPP膜也会“试图”回缩千分之四。
如果此时的胶层的初粘力足够大,则两个复合基材都不能回缩到其初始的长度,所以,下机的复合膜就会呈现向CPP层方向卷曲的状态;如果此时的胶层的初粘力不够大,则PET膜就有可能完全恢复到其初始状态,CPP膜也将最大程度地恢复到接近其初始状态的状态。
此时,在两层复合膜间就出现了长度的差异,即在单位长度上,PET膜比CPP 膜长了将近千分之二!其结果就是出现了隧道问题--CPP膜平直、PET膜向上凸起的隧道!隧道问题的严重程度(单位长度上隧道的数量、隧道的长度以及隧道凸起的高度)是与两层基材膜间长度的差异成正比的!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发现:对于刚下机的复合薄膜而言,是否会产生隧道问题的原因是在无外加张力的条件下复合薄膜间是否存在长度上的差异,以及胶层的初粘力或剥离力是否足够大!由此可以推断:此种状态下所出现的隧道问题与胶层是否完全固化(即是否发粘)完全没有关系!据此,可以推而广之。
塑料软包装制袋加工的常见问题
![塑料软包装制袋加工的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51e41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7.png)
塑料软包装制袋加工的常见问题1.跌落试验,包装袋破损的原因?原因:包装袋有时在热封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热封强度虽然较低,但也能满足顾客要求,但在进行跌落试验时包装袋不破损。
而在热封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热封强度虽然较高,但在进行跌落试验时包装袋破损。
这一现象说明,热封温度较高时,在热封刀压力的作用下,承载热封功能的内层PE薄膜经高温熔融、挤压而变薄、发脆,导致跌落试验时发生破损。
解决办法:在进行制袋工艺时,要调节适当热封温度、压力。
才能生产出综合性能优异的产品。
2.封口发脆及脆断怎么办?原因:(1)热封温度过高。
(2)压力过大。
(3)热封时间过长。
(4)上部封口器的边缘过于锋利或所包覆的聚四氟乙烯损坏。
(5)底部封口的硅橡胶过硬。
(6)在复合和熟化过程中,一部分粘合剂渗入薄膜内部。
基材由于受到粘合剂的渗透影响,韧性(抗冲击力)有所下降,脆性提高。
(7)塑料复合包装袋在冷却和放置后,热封口强度有所增高,同时也有变脆的趋向。
解决方法:(1)根据内封层的材料的热封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温度,压力和热封时间。
(2)改善上部热封刀表面状态,使封口器表面平整。
(3)以聚四氟乙烯布包覆完好。
(4)选择合适硬度的硅橡胶垫。
3.封口处有静电怎么办解决办法:二次加工时,可在内层PE薄膜中加入3%的卫生级抗静电剂,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所以,软包装企业在接顾客定单时,要充分了解顾客的产品特性与自动灌装生产线特点,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
4.热封后袋子翘曲怎么办?原因:(1)复合膜的厚度不一致。
(2)热封温度过高或热封时间过长。
(3)在纵向热封刀部分,复合膜的运行轨迹不平直。
(4)冷却不充分。
(5)熟化时间不够。
(6)表层基材薄膜耐热性较差。
(7)复合过程中复合基材的张力匹配控制不当,导致其熟化定型后仍有残余的应力,尤其是复合膜厚度较薄时更容易发生此类故障。
解决方法:(1)调整浮动辊张力。
(2)选用具有低温热封性的内封基材。
分切、制袋工序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分切、制袋工序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a73c71168884868762d6c3.png)
分切、制袋工序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软包装材料(包括单质薄膜与复合膜)的生产工序中,分切作为承上启下的“特殊”工序,对内部影响下道制袋工序的质量及正品率,对外部顾客提供事先约定的、不同规格的卷材产品交付顾客使用,分切的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生产实践中,有关在分切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顾客抱怨时有发生,甚至出现退货现象。
制袋技术作为软包装材料得以实现其防护性能,体现所包装产品价值的最关键的工艺,一直为同行所关注。
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及市场营销过程中顾客的反馈,就分切、制袋工序常见的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分切工序1、分切膜卷端面整齐度差原因1:分切时光电跟踪不准确。
解决方法:A光电眼调整方法及工作状态选择不正确,应按操作规程要求重新调整。
B跟踪线色差不明显,应增大色差对比。
原因2:收卷张力小。
解决方法:增加收卷张力,必要时向磁粉离合器中加入适量的新磁粉。
原因3:薄膜产生静电积累,薄膜之间发生粘连或漂移。
解决方法:在分切设备上接入导静电设备,并将触角之一接触膜卷背面。
2、分切时出现皱折原因1:在分切过程中,压辊与膜卷成接触状态并向膜卷施加压力,起到缓冲膜卷震动和防止空气卷入膜卷的作用。
当压辊直径大于膜卷直径时,膜与压辊形成的包角大,就会有空气卷入膜卷而产生纵向皱折;随着膜卷直径的增加,当压辊直径小于膜卷直径时,膜与压辊形成的包角变小,卷入的空气就少,膜卷较为整齐。
解决方法:选用直径大的纸芯,减小压辊直径。
原因2:压辊作用于膜卷的压力由气缸压力产生,并随着膜卷直径和分切线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由于压辊压力的增加,容易造成膜卷“内松外紧”现象,皱折由此而产生。
解决方法:随着膜卷直径和分切线速度的增加,适当调小压辊压力。
原因3:在分切过程中,张力设置过大,膜卷收卷时横向受力分配不均匀,膜卷平整度较差,极易产生皱折。
若张力设置太小,膜卷收卷时容易发生跑边、膜卷松动。
解决方法:适当设置收卷张力;且随着膜卷直径的增大,逐步减小收卷张力。
农药软包装袋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
![农药软包装袋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e4e1f7bcd126fff6050b45.png)
农药软包装袋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农药软包装袋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2010-11-01农药软包装袋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上海烈银化工有限公司张烈银一、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要实现农业丰收,除了农田水利、气候条件、农机种子之外,农药也很重要。
农药可帮助农业实现丰收,它是虫口夺粮(菜、果)的重要武器,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农药出口大国之一。
二、我国农药及农药包装的状况1)原药生产情况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的需求量就很大,据统计,2005年全国原药的产量约60万吨,估计今年会达到65万吨以上。
2)农药制剂有很多农药原药不能直接在农田、菜地或果园里使用,这是因为它的渗透性、分散性达不到最高效果,使用也不方便,所以要把它做成农药制剂。
据统计,2005年约有110万吨的农药制剂,2006年将会有120万吨以上。
3)农药的包装:过去,绝大部分的农药都是用玻璃瓶包装的,也有很少的一部分用金属罐包装。
现在,在我国来说,还有60%勺农药是用玻璃瓶包装,有20%g塑料瓶包装, 另外20%!用软性复合袋去包装。
由于玻璃瓶和塑料瓶包装都有它的许多缺点,国家推行以塑代玻计划,用玻璃瓶包装的趋势会越来越少。
将来,农药的包表是以塑代玻、以袋代瓶。
上面讲到我国每年有120万吨左右的农药制剂,它们都需要包装。
去年有20%也就是20多万吨要用软性复合包装袋去包装。
它的需求量有多少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目前,所有用复合软包装袋去包装的农药,都是小剂重、轻重化的包装,大多数是每袋10到20毫升(毫克),袋子的大小约80毫米宽、100毫米长,每个这样的袋子要用0.016平方米的复合膜,也就是每一平方米的复合膜可以做62个这样大小的袋子,因此每一平方米的复合膜可以包装 1.24公斤(升)的农药。
以2007年的120万吨农药中的25%也就是30万吨农药要这种复合软包装袋计,需要2.42亿平方米。
三、农药软包装材料优缺点的对比1)玻璃瓶优点:非常好的稳定性和不透过性,可长期保证农药的质和量。
软包装固化不完全原因分析
![软包装固化不完全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094b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5.png)
软包装固化不完全原因分析固化不完全属于软包装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一经出现对复合膜的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复合膜胶层严重固化不良类似于复合膜刚下机未熟化的状态,膜层间黏性较大,将直接影响复合膜复合强度,基本无法进行后加工,即使勉强加工也会因为层间复合强度低造成膜层间滑动形成隧道或起皱;而轻微的固化不良现象,表现为膜层间有轻微的黏性,复合强度较为正常,但是制袋后的热封强度较差,热封区域很容易出现皱折现象。
固化不完全现象从本质上看是主剂与固化剂没有按照比例完全反应,在整个胶水体系中能与胶黏剂主剂中的活泼氢反应的有效异氰酸酯基太少,造成主剂“过量”,而由于主剂主体为聚氨酯树脂,为具有黏性的物质,因此复合膜的胶层就具有黏性。
正常情况下,固化剂的量足够,那整个胶水体系中就有足够的异氰酸酯基与主剂的活泼氢充分反应、完全固化,形成交联的网状结构物质,变为强韧牢固的物质,而不会再像不干胶那样发粘。
一般情况下,对于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的使用,供应商都会提供一个参考比例指导包装企业进行生产,但是由于软包装生产环境、工艺的复杂性,即使完全按照参考比例生产也可能出现质量事故。
一、配胶时固化剂量偏少1、不同型号的胶黏剂由于其树脂分子活性基团数量及固含量的差异,其最适合复合软包装要求的主剂与固化剂的比例也会不同,一般胶黏剂供应商都会按最佳比例将主剂和固化剂定量包装,生产时只要按照固定包装好的主剂和固化剂混合,然后稀释到所需工作浓度即可,这样只要将桶内的主剂和固化剂比较彻底地倒入配胶桶内,也不会有什么质量事故。
但是由于生产环境(如温度、湿度)的变化,有时不可避免要对主剂和固化剂的比例进行微调,这就涉及到要将主剂或固化剂分拆称重的问题,虽然现在已经有自动称重混胶设备出现,但是大多数包装企业还是采用人工称重的办法,而这就有可能出现称重不准造成固化剂量不够的问题。
因而对于采用人工称重的企业,应当采用足够精度的电子秤并定期对电子秤进行校正,而且应当规范员工的称量方法,防止称重不准问题的出现,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使用自动称重混胶设备,以保证胶黏剂的准确称重和混合均匀。
印刷软包装技术问题汇总-2
![印刷软包装技术问题汇总-2](https://img.taocdn.com/s3/m/519478385901020207409c77.png)
软包装技术问题汇总/80个问题详细解析(2)11、有时在NY/CPP的结构中,其中红色出现渗透过NY膜,进入另一个包装袋的印刷图案中,这是怎么回事?A:油墨耐蒸煮级别达不到要求;B:桃红色淀容易渗透迁移;C:NY膜的问题。
12、为什么铝箔袋的内层使用CPP而不是PE?材料的选择是由最终用途、包装内容物、后加工工艺、使用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决定的。
同样是铝箔袋,比如包装榨菜泡菜,内层材料是PE,因为泡菜含有一定量液体,贮藏条件为0度左右,适合用PE,还有包装奶粉,内层也用PE。
而假如像肉类等蒸煮食品,就会选择CPP。
选择内层材料需考虑抗污染性、冲击性等要求。
包装肉制品,但是不需要高温蒸煮,0~4度保存时CPP质量不好,CPP在低于10度时候就发脆了。
PE的耐低温性能很好,但是高温65度以上就有变软的可能,建议根据使用条件选择经过改性的热封材料。
13、老是听那些做袋子的说“8丝”“9丝”,那是什么意思?这个是指袋子的厚度,一般是用仪器测量的,1道=1丝=1忽=0.01毫米=10微米“丝”是工人对0.01毫米的俗称。
丝不是单位中的丝米,1丝米=0.1毫米。
14、印刷时,出现了油墨拉丝、转移不良,印刷后的图文墨膜变色,未用完的油墨发胀是什么原因?简言之,一是油墨体系树脂含量过高并且粘度过大;二是油墨触变性太大和稀释剂体系溶剂含量不够,尤其是挥发梯度不平衡造成的;三是油墨体系里的颜料结晶集团造成的(例如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使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变色或褪色)。
15、化妆品包装袋(包括纸袋、塑料袋、复合袋)有什么要求?A:不得有皱纹、划伤、空气泡,色泽与标准样品一致;B:封口要牢固、端正,不得有开口、穿孔、漏液(膏)等现象;C:复合袋复合牢固,镀膜均匀。
16、什么体系的油墨印刷在PET基材上的附着力会好些?具体要求是A:印刷基材是PET,与铝箔及PE进行三层复合;B:要求耐一定的温度,因为制袋时要封口;C:剥离强度要好。
软包装复合及制袋工序常见问题分析
![软包装复合及制袋工序常见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114a61af1ffc4ffe47ac31.png)
黏 剂是 保 障复 合 质 量的4大关 键 控 制点 。因 此 ,要想 生 封边 的定型 不好 .还会 影响热 封强度和 外观
产 出好 的复合 产品 就必须 围绕这4个 方 面展开 工作 。
2.热 封边 有花斑 、气泡
制袋 工序 中热封 边 出现 花斑 或气泡 现象 时 ,应从 以
制袋工序常见 问题分析
(3)制 袋 工艺 本 身 的影 响 。在 制 袋过 程 中 ,热封 压
该 问题 的产 生 。 总 之 ,对 于复合 工序 而言 ,材 料 温度 、张 力和 胶
力不 够 、热封 温度 设置 不 当 、热 封 时间不足 等原 因也 会 造成 热封 不 良。另外 ,如果 冷却 时 间不足 ,不但 会使 热
包装装潢l ̄p.80·印刷技术 — — 立足国际最前沿 领跑印刷数字化。羹全新体验尽在 《数羯印刷》 — — 2010/5 53
软 包 装
的关键 。 6.隧道
合 的影 响 :在 干 式 复 合 过 程 中 .如 果胶 黏 剂 未 固化 完 全 ,或是胶 黏 剂 的配 比不 当 .造 成复合 层发 黏 .也会使
■ 成 都 清 洋 宝 柏 包装 有 限 公 司 方 成 明
软包装
软 包 装 复 合 及 制 袋 工序 常 见 问题 分 析
软包 装 的生 产 可 以分 为 印刷 复 合 、制 袋3个 主 要 工序 。印刷 工序 是软 包 装 生产 中 的龙 头工 序 .无 论是 在 设 备 投入 还 是生 产难 度 方 面 .印刷 工 序都 是最 受 关注 的 生产 环节 。但 是 鉴于 有 关 印刷 工序 中的 常见 问题 及预 防 措施 谈论 较 多 本文 不 再赘 述 .在 此 主要 针 对软 包 装复 合及 制袋 工序 中常见 问题 的产 生原 因 和预 防 措施 ,谈 一 谈 笔者 的观 点 。
知识点31软包装制袋质量控制
![知识点31软包装制袋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e98c1401b7360b4c2e3f649d.png)
主讲人:赵素芬
1
软包装制袋控制
一、封边有问题、气泡
一、封边有问题、气泡 1、材料因素。
如PT、NY等吸湿性材料在保存时易吸收水分,在高温制
袋时易产生气泡、气斑。另外复合粘合剂因尚未完全固化,在 高温热封时耐温不够、剥离强度差,也易脱成产生气斑。
一、封边有问题、气泡 2、热封边部位较宽时易产生,应调整压力,调大间隙
,将来气挤掉。薄膜走动时有波动会夹进空气,进刀前应排干
净,进热封刀前夹板应适当夹紧。
一、封边有问题、气泡
3、制袋控制不当,如硅橡胶板长时间使用变形、高温
布破损、热封刀上有赃物等。制袋速度、温度、压力等工艺参 数不适当和不协调也会产生气斑。
二、热封强度差
二、热封强度差
1.热封材料的影响 热封材料的种类不同,热封强度不同;同种薄膜不同聚合方法的产品
,热封强度不同;材料的厚度、均匀性等也会影响热封强度;热封层不同
的加工方法,如吹塑、流延膜等,均影响热封强度。薄膜的保存时间过长 ,析出物增多,经过电晕处理热封强度差。吸湿性材料吸潮,热封面脱层 ,剥离强度下降。
二、热封强度差
2.复合膜加工工艺的影响 印刷油墨耐温性差或在油墨中添加剂不适当,在制袋高温下,印刷层发 生脱层,热封强度下降。热封边应尽量设计成无图案。复合工艺中粘合剂
三、封口膜皱、翘曲
三、封口膜皱、翘曲
1.热封温度,引起不均衡收缩。
2.热封时间太长,间接导致温度积累,使膜表面过热。
3.制袋张力控制不当,影响了薄膜的平整度,破坏了间隙送 料的均衡性。 4.间隙偏大,最好控制在1~1.5mm之间。
选择也很重要,粘合剂的配比、粘度等参数的合理与否均会影响封口强度
软包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
![软包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1f677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5.png)
软包装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一、镭射膜的转移大家应该在市场上见过一些含有镭射的包装,只有几个字有镭射而其它的地方没有,这种包装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复合复进去的。
但它并不是复合上去的。
如果把这个包装撕开,仔细观看并且用手摸那几个字,可以测出有镭射字和没有镭射字的地方厚度是一样的,这就肯定了不是复合上的。
而且镭射一旦经过热辊的温度,几乎很难拉下来,这样就造成了损耗,当然或许有的客户是需要复上去,但一般常见的包装并不是复合上去的。
镭射是在印刷上面转移的,在印刷的最后一色,做根版,加个小放料架,把膜的位置对上需要镭射的那几个字就行了。
这个版不需要雕得太深,里面放的不是油墨,是放的白色乳液胶,放不干胶也可以,就只过镭射的膜就可以,过了这道版之后再与印刷膜结合一起收卷,但所需镭射的地方必须对齐,收卷不用太紧,一般就好。
镭射膜不需要张力,靠收卷和版辊的转动就可以。
在收卷完毕之后,马上卸下来放进烘箱,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取出来在分切机上倒卷拉开,把镭射膜和印刷膜分开收卷,再看效果如何,是否需要再烘(注意张力的控制)。
倒卷好了之后就去复合,这样就完成了,不仅可以减少成本,也达到镭射的效果。
二、镀铝转移这个问题我相信一直困挠着一些软包装企业,不管企业大小都有。
常见的镀铝有镀铝CPP和镀铝PET,镀铝转移通常都出现在镀铝PET上,因为它经常被应用在中层复合。
镀铝PET,个人了解到分两种:一是镀上去的铝,二是转移上去的铝,两种镀铝的效果和附着力是不一样的。
镀上去的要好些,而转移上去的产品很多是企业买差的PET再加工转移上去,附着能力较差。
这是因为薄膜本身的剥离强度太低,镀铝层与基膜之间结合牢固度比较差。
正常的镀铝膜是在基材的真空镀铝面上有一层底涂胶,用来提高镀铝层的附着力,然后在底涂胶上真空镀铝,再在铝层上涂覆双组分聚氨酯胶作项涂层,用来保护镀铝层不脱落,这种镀铝膜的镀铝层牢固度好,不容易脱落。
而有的镀铝膜厂家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在生产镀铝膜时,没有使用底涂胶,镀铝附着力低,不太牢固,所以很容易脱落下来。
制袋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制袋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d6e806027d3240c8447ef24.png)
制袋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一、热封强度差:A、热封材料的影响1、热封材料的种类不同,热封强度也不同。
2、材料中的密度不同,不同聚合方法的产品热封强度不一致,材料的厚度和均匀度也影响热封强度。
3、热封材料的不同加工方法,如吹膜,流延膜等,均影响热封强度。
4、热封材料的添加剂多,添加剂溶点低时,析出多,热封强度下降。
5、材料保存时间太长,析出的添加剂多,或电晕处理后热封强度下降。
B、印刷复合加工的影响1、印刷油墨耐温性差,在制袋高温下,印刷层发生脱层现象。
2、油墨中添加剂不适当引起复合层在高温下分离,热封强度下降。
3、干式复合中的粘合剂未固化完全,或粘合剂的配比不当,复合膜发粘,造成封口强度下降。
4、在复合过程中加工温度过高,材料表面氧化程度大,竣基生成量增加,热封性下降。
C、制袋工艺的影响1、热封压力不足,使热封面难以真正熔合在一起,并难以排出夹层中的空气。
2、热封温度不适当,热封温度应根据材质、加工速度、材料厚度、面层材料等来设定温度的高低。
3、热封时间不够,相同的热封温度和压力下,热封时间长,则热封层熔合更充分,结合更牢固,但热封时间太长,薄膜易收缩,影响封边。
4、冷却不足,热封后的封边冷却不够,定型不足,不能消除内应力,影响热封强度及外观,应加强冷却水循环系统。
5、热压次数越多,热封强度越高,纵向热封次数取决于纵向烫刀的有效长度和袋长之比,应不低于两次。
底封热封次数由机器底封刀组数决定。
二、热封边有花斑、气泡:1、材料因素:吸湿性材料,在保存时吸水,制袋时产生气泡、气斑。
2、复合粘合剂尚未完全固化,在高温热封时耐温不够、剥离强度差,易脱层产生气斑。
3、宽热封刀制袋时,易产生气斑,应调整压力,调大间隙,将夹气挤掉。
4、薄膜拖动时有波动,夹进空气,进刀前应排净空气,使其干整,应将进热封刀前的夹板适当夹紧。
5、制袋控制不当,如硅胶板长时间使用变形,高温布破损,热封刀上有垃圾等。
6、烫刀表面不平整,热压时受压力不均匀或一边先受力另一边后受力压下。
三边封直立袋常见问题,逐个击破
![三边封直立袋常见问题,逐个击破](https://img.taocdn.com/s3/m/a54064f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a.png)
三边封直立袋常见问题,逐个击破三边封直立袋是常见的软包装产品,相较三边封袋、中封袋等属于比较复杂的袋型。
在三边封直立袋制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情况:
注意事项
1、机器动转时严禁将手伸进切刀区;
2、机器运转不能擦转动辊;
3、机器运转时不能将工具放在刀座架上,防止振动掉进关料辊;
4、有龄轮的地方严禁放其它物品;
5、机器运转操作者必须精神集中,确保人身安全和机器安全。
出现异常及对策
一、热封位出现气泡
1、热封三要素调整不适当(调整到适当)
2、烫刀或副板上有脏物(清除)
3、硅胶板或高温布破损(更换)
4、烫刀变型需打礳。
二、跑电眼
1、电眼点颜色太浅(另选电眼点)
2、灵敏度不够
3、设定的尺寸误差过大(调整尺寸)
4、热封时间过长(拉不动)
5、补偿失控(改变补偿参数)
三、开口不良
1、切刀不锋利,有毛边(可用油石礳)
2、温度过高,已传热致开口(降温)
3、原料不爽滑性差,可加少量爽滑粉,不影响袋的清洁度为准
4、纸口位过小,有少许两头封(移动烫刀位)
四、冲孔打不掉毛边
1、模具是否锋利(选用锋利模具)
2、模具没装好(重装调整好)
3、熟化时间不够(停机放回熟化室)
4、气压过小(加大气压)
五、划伤是怎样造成
1、转动辊转动不灵活(加油调整)
2、料夹上的杂物造成划伤(清除杂物)
3、原料爽滑性差,摩擦造成划伤(加少量爽滑粉)。
软包装制袋常见问题
![软包装制袋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3099f2102de2bd96058821.png)
软包装制袋常见问题蒸煮袋是用来包装蒸煮食品的塑料软包装,根据耐温性能不同而分为耐水煮袋(≤100℃)、耐蒸煮袋(121-125℃)和耐高温蒸煮袋(≥135℃)。
经过约30分钟高温杀菌后,蒸煮袋能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因而蒸煮袋的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
蒸煮袋脱层是指装入食品蒸煮后发生的脱层现象。
该问题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印刷、复合、熟化时就已埋下隐患,但问题一般发生在食品企业使用蒸煮袋时,因而往往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蒸煮袋的结构一般为:(内层)CPP等薄膜/胶水/油墨/尼龙等薄膜(外层),脱层可能发生在上述任何两种材料的界面之间,共有三个界面,即内层薄膜/胶水、胶水/油墨、油墨/外层薄膜。
脱层现象轻微时表现为在包装的受力部位呈条纹状脱离,或用手很容易剥离撕开,严重时则在蒸煮后自然呈大面积脱离。
造成蒸煮袋脱层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油墨或胶水的耐湿热粘接强度不够。
蒸煮袋所用的油墨或胶水不管是双组分或单组分,一般是采用聚氨酯树脂制造而成,油墨或胶水的耐湿热性能主要由聚氨酯树脂的耐湿热性能决定。
就聚氨酯树脂本身的特性来说,由于聚氨酯树脂中的酯键、氨脂键等基团有较强的极性,湿热条件下易受到湿气的进攻,发生水解,且聚氨酯树脂与基材表面形成的氢键易受湿热而被破坏,从而使粘接强度降低,甚至胶粘层脱落。
油墨或胶水生产厂家应该从技术上通过改变聚氨酯树脂的化学结构以及采用添加剂来提高蒸煮油墨在经过高温蒸煮后的附着强度。
2、软包装生产企业对油墨或胶水的使用操作存在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固化剂用量不符合要求。
按要求既不能用少,也不能用多,若用量少了,则固化剂与树脂的交联程度不够,墨层的粘附强度、耐热性、耐水解性就会降低;若用量多了,则会发生过度的交联,影响高分子间的结晶和微观相分离,从而可能会损害胶层的内聚强度,内应力增加,墨层过分收缩,引起脱层。
二是熟化时间达不到要求,时间短则交联不充分,墨层耐温、耐水解性降低。
三是油墨或胶水活性不够,或掺多了过期失效剩余物。
制袋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制袋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097ba6dd3383c4bb4cd271.png)
制袋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一、热封强度差:A、热封材料的影响1、热封材料的种类不同,热封强度也不同。
2、材料中的密度不同,不同聚合方法的产品热封强度不一致,材料的厚度和均匀度也影响热封强度。
3、热封材料的不同加工方法,如吹膜,流延膜等,均影响热封强度。
4、热封材料的添加剂多,添加剂溶点低时,析出多,热封强度下降。
5、材料保存时间太长,析出的添加剂多,或电晕处理后热封强度下降。
B、印刷复合加工的影响1、印刷油墨耐温性差,在制袋高温下,印刷层发生脱层现象。
2、油墨中添加剂不适当引起复合层在高温下分离,热封强度下降。
3、干式复合中的粘合剂未固化完全,或粘合剂的配比不当,复合膜发粘,造成封口强度下降。
4、在复合过程中加工温度过高,材料表面氧化程度大,竣基生成量增加,热封性下降。
C、制袋工艺的影响1、热封压力不足,使热封面难以真正熔合在一起,并难以排出夹层中的空气。
2、热封温度不适当,热封温度应根据材质、加工速度、材料厚度、面层材料等来设定温度的高低。
3、热封时间不够,相同的热封温度和压力下,热封时间长,则热封层熔合更充分,结合更牢固,但热封时间太长,薄膜易收缩,影响封边。
4、冷却不足,热封后的封边冷却不够,定型不足,不能消除内应力,影响热封强度及外观,应加强冷却水循环系统。
5、热压次数越多,热封强度越高,纵向热封次数取决于纵向烫刀的有效长度和袋长之比,应不低于两次。
底封热封次数由机器底封刀组数决定。
二、热封边有花斑、气泡:1、材料因素:吸湿性材料,在保存时吸水,制袋时产生气泡、气斑。
2、复合粘合剂尚未完全固化,在高温热封时耐温不够、剥离强度差,易脱层产生气斑。
3、宽热封刀制袋时,易产生气斑,应调整压力,调大间隙,将夹气挤掉。
4、薄膜拖动时有波动,夹进空气,进刀前应排净空气,使其干整,应将进热封刀前的夹板适当夹紧。
5、制袋控制不当,如硅胶板长时间使用变形,高温布破损,热封刀上有垃圾等。
6、烫刀表面不平整,热压时受压力不均匀或一边先受力另一边后受力压下。
制袋工序质量考题
![制袋工序质量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60f8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4.png)
制袋工序质量考题摘要:一、制袋工序质量问题概述二、制袋工序质量控制关键点三、提高制袋质量的实用措施四、总结正文:一、制袋工序质量问题概述制袋工序是包装生产线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品牌形象。
常见的制袋质量问题包括袋形不规整、封口不牢固、印刷模糊等。
为了提高制袋质量,我们需要分析问题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
二、制袋工序质量控制关键点1.原材料选择:优质的原材料是保证制袋质量的基础。
选择合适的材料,关注材料的物理性能、环保性能等因素,确保制袋工艺的顺利进行。
2.设备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证制袋质量的关键。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性能稳定,降低故障率。
3.工艺参数控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以保证袋形、封口等质量指标达到要求。
4.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操作规范,降低人为因素对制袋质量的影响。
5.质量检测:设立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对制袋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出厂。
三、提高制袋质量的实用措施1.优化生产流程:合理安排生产顺序,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隐患。
2.引入自动化设备:采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为因素影响。
3.加强过程控制: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4.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从原材料到成品,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便于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5.定期开展质量培训: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控制技能。
四、总结制袋工序质量问题关系到产品的整体质量和企业形象。
通过分析问题原因,找出质量控制关键点,并采取实用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制袋质量。
史上最全的软包装技术问题汇总(上)
![史上最全的软包装技术问题汇总(上)](https://img.taocdn.com/s3/m/6010955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c.png)
史上最全的软包装技术问题汇总(上)考虑到全文篇幅,今天小编先给大家发布上篇,共40个问题解析,后40问敬请期待明日更新下篇。
1、水煮与蒸煮的区别?蒸煮杀菌分为:低温水煮包装,水煮条件一般控制在100度杀菌30分钟,还有一种水煮条件控制在85度杀菌15分钟,称之为巴氏杀菌;低温蒸煮包装,蒸煮条件可以是控制在100度~120度范围内的某一特定温度值杀菌30分钟;中温蒸煮包装,蒸煮条件可以控制在121度杀菌45分钟;高温杀菌包装,蒸煮条件是控制温度达到135度杀菌15分钟;超高温包装杀菌,杀菌条件是在微波加热箱中杀菌3~5分钟。
水煮与蒸煮包装结构上也有所不同,水煮包装的结构,通常的有NY/CPE、PET/CPE、NY/CPP、PET/CPP、PET/PET/CPP等;而蒸煮包装的结构通常的有NY/CPP、PET/CPP、NY/NY/CPP、PET/PET/CPP、PET/AL/CPP、PET/AL/NY/CPP等。
2、农药包装对胶黏剂有何要求?由于农药的成分比较复杂,有水溶性农药和油性农药,且腐蚀性也有较大差异。
以前农药包装都是采用玻璃瓶或金属瓶包装,考虑到瓶装农药运输的不方便,再加上目前软包装结构材料已能适应农药的包装,故采用塑料软包装袋来包装农药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及至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干复用聚氨酯胶黏剂能100%地应用在农药包装袋上,不会发生任何脱层及渗漏问题。
可以说农药包装对胶黏剂的总体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耐腐蚀性、抗油脂性。
生产农药包装袋前提条件是内层符合基材要求阻隔性能好,能耐腐蚀,其次是要求胶黏剂的耐腐蚀性强,生产时必须要做适应性试验,即将生产好的包装袋包装农药,然后放入50度左右的熟化室高温放置一星期,看其包装袋是否完好,如果完好,则基本认定其包装结构能够盛放这种农药。
如果已有脱层及渗漏现象,则说明不能包装这种农药。
3、复合时胶盘内为什么有大量气泡(机速在40~50m/min),对复合有什么影响?机速在40~50m/min胶盘中的胶水就出现大量的气泡现象,首先要考虑的是以前使用该胶黏剂时有没有出现大量气泡的现象,如果有,则说明该胶黏剂本身就容易出现大量气泡;如果没有,则要考虑:A:是否更换过溶剂,溶剂内含水分或醇类时容易引起胶液粘度上升;B:配置胶液时粘度过高;C:刮刀的角度控制以及刮刀离胶盘液面太高,造成胶液落差较大,胶液流下时冲击较大,产生气泡没有及时得到消散引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包装制袋常见问题
蒸煮袋是用来包装蒸煮食品的塑料软包装,根据耐温性能不同而分为耐水
煮袋(≤100℃)、耐蒸煮袋(121-125℃)和耐高温蒸煮袋(≥135℃)。
经过约30
分钟高温杀菌后,蒸煮袋能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因而蒸煮袋的生产获得了
迅速发展。
蒸煮袋脱层是指装入食品蒸煮后发生的脱层现象。
该问题具有一定
的潜伏性,印刷、复合、熟化时就已埋下隐患,但问题一般发生在食品企业使
用蒸煮袋时,因而往往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蒸煮袋的结构一般为:(内层)CPP等薄膜/胶水/油墨/尼龙等薄膜(外层),
脱层可能发生在上述任何两种材料的界面之间,共有三个界面,即内层薄膜/胶水、胶水/油墨、油墨/外层薄膜。
脱层现象轻微时表现为在包装的受力部位呈
条纹状脱离,或用手很容易剥离撕开,严重时则在蒸煮后自然呈大面积脱离。
造成蒸煮袋脱层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油墨或胶水的耐湿热粘接强度不够。
蒸煮袋所用的油墨或胶水不管是双组分或单组分,一般是采用聚氨酯树脂制造而成,油墨或胶水的耐湿热性能主
要由聚氨酯树脂的耐湿热性能决定。
就聚氨酯树脂本身的特性来说,由于聚氨
酯树脂中的酯键、氨脂键等基团有较强的极性,湿热条件下易受到湿气的进攻,发生水解,且聚氨酯树脂与基材表面形成的氢键易受湿热而被破坏,从而使粘
接强度降低,甚至胶粘层脱落。
油墨或胶水生产厂家应该从技术上通过改变聚
氨酯树脂的化学结构以及采用添加剂来提高蒸煮油墨在经过高温蒸煮后的附着
强度。
2、软包装生产企业对油墨或胶水的使用操作存在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固化剂用量不符合要求。
按要求既不能用少,也不能用多,若用量少了,
则固化剂与树脂的交联程度不够,墨层的粘附强度、耐热性、耐水解性就会降低;若用量多了,则会发生过度的交联,影响高分子间的结晶和微观相分离,
从而可能会损害胶层的内聚强度,内应力增加,墨层过分收缩,引起脱层。
二
是熟化时间达不到要求,时间短则交联不充分,墨层耐温、耐水解性降低。
三
是油墨或胶水活性不够,或掺多了过期失效剩余物。
在未印刷或复合前若油墨
或胶水活性不够,则可用来连接基材的基团数量少,因而附着力不强。
3、油墨、胶水及薄膜间的配伍性不符。
根据粘附理论,当胶粘剂与被粘物
表面张力相等且极性相同时,界面张力最小,粘附强度最高。
因此,油墨、胶
水固化成膜后的表面以及薄膜表面的状况就有可能随不同厂家的产品情况而异,由于各种表面的基团不能很好地发生吸引形成分子间力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形成
化学键,即使在低温时有一定的作用而形成附着力,但在高温情况下,表面基
团微弱的连接可能受到破坏而发生脱层。
4、薄膜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薄膜处理度达不到要求,或根本
就未处理。
操作人员往往并未发现这个问题,以至于在印刷后、复合后、熟化
后附着牢度都不高,在蒸煮后脱层才发现这个问题。
在生产实践中,我已发现
过好几起这类事例。
二是薄膜内的某些添加剂在高温时加快游离到表面,可能
会造成附着力下降。
如塑料薄膜中添加的开口剂、抗静电剂、爽滑剂等。
蒸煮袋发生蒸煮脱层事故后,企业首先要仔细辨别脱层发生在哪个界面间,弄清与哪两个材料有关,并检查生产工序上是否按照要求操作,同时可调换材
料作对比试验,以查出脱层的真正原因。
为了防止出现蒸煮袋脱层事故,企业
应做好如下工作:
1、食品企业使用蒸煮袋时应严格控制温度在蒸煮袋生产企业所保证的范围
之内。
因为即使是超出几度,但由于这时制作蒸煮袋的各类材料往往已达到所
能承受的极限,这超出的几度对蒸煮袋的性能是否能保证就非常关键。
2、食品企业应做好对批量使用蒸煮袋前蒸煮袋性能的确认。
这种确认也就
是在特定工艺条件下蒸煮袋可否使用的工艺条件试验。
因为内包装物的理化特性,以及在高温下因可能发生的理化变化而产生的新物质等都有可能在蒸煮袋
层内渗透从而引起蒸煮袋包装性能的下降,如造成脱层。
即使是蒸煮袋内的真
空度也可能引起蒸煮袋各层之间应力的差异,而引起粘附力较差的薄膜层间脱离。
3、蒸煮袋生产企业应加强管理工作,做好各工序的工艺指标检测和控制,
特别是要把好蒸煮袋出厂前盛物试验的最后一关。
一是要注意薄膜的处理度是
否达到要求,这对印刷牢度和复合牢度至关重要。
二是要注意熟化时间,让双
组分的油墨或胶水充分起交联固化反应。
三是要注意双组分油墨或胶水在使用
时的失活程度,掺入失活油墨或失活胶水的量一定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四是
要严格按照材料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使用,特别是油墨及胶水的固化剂量一定要按要求使用。
五是要模拟食品企业使用的工艺条件来检测成品袋的性能,并督促食品企业对蒸煮袋使用性能的确认,防止出现更大损失。
4、蒸煮袋生产企业要做好各类包装印刷材料的配伍性使用试验。
因为各类产品的使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无法控制或照顾到各类用户后处理加工及进一步深加工和使用的方方面面,对下游产品的加工处理及后续产品的使用要求也不一定了解很全面。
配伍性试验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注意试验应贯穿在全生产工序,不可仅停留在印刷阶段。
二是要注意耐高温情况,特别注意高温下薄膜内各种添加剂渗出而引起附着力下降或脱层的问题。
三是要注意更换不同厂家材料,甚至是使用同厂家但不同批号的材料时,也要做好配伍性使用试验。
5、油墨、胶水、薄膜等包装材料生产企业要扎扎实实地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
一是要提高油墨、胶水的耐温性能。
实际耐温性能要有一定幅度地超出所保证的耐温性能。
二是薄膜生产企业要注意某些添加剂对高温蒸煮后附着力的影响。
三是注意工艺参数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特别是在换用新材料情况下。
四是尽可能全面了解用户及下游用户的使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