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案)芽的发育知识点复习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芽的发育》教案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芽的发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00d38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c.png)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芽的发育》教案芽的发育教学设计教学生计思路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对枝条上面芽的类型,叶芽的结构的观察以及芽和枝条之间的生长发育关系的等内容。
关于芽的类型,教材上只介绍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按着生位置分的;另外一种是按将来发育的状况分的。
其实,还有其他不少的分类依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减。
叶芽的发育成为本章的难点,因为芽的发育是个动态的过程,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把叶芽的的结构观察好,打好基础,并且把芽的机构和枝条之间进行对比观察,然后判断叶芽是如何发育成茎的。
最后,结合学生的生产实际和教材上给出的知识,分析得出茎的生长有哪些特性(如顶端优势、向光性等等)。
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描述芽的类型和叶芽的结构。
2.识别常见植物的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3.阐明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
4.举例说明植物的顶端优势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二)技能性目标1.尝试整枝打杈的一般方法。
2.运用顶端优势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整枝、打杈等问题。
(三)情感性目标参加农业生产的摘心、除芽联系,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叶芽的结构是本章的重点。
难点:因为芽的发育是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叶芽的发育是本章的重点。
教学媒体挂图,视频资料等。
教学建议(一)知识体系图教材分析本节的重点知识是叶芽的结构。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叶芽的结构息息相关,叶芽的结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实际上,叶芽就是尚未展开的枝条(枝条:长有叶和芽的茎)。
也就是说,茎是由叶芽发育的。
只有弄清叶芽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茎与芽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为后续知识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
组织学生做“观察叶芽的结构”实验是本节的难点内容之一。
学生经常掌握不好刀片的拿法,弄不好会把手划破。
教师课前应把刀片用胶布包好,并告诉学生刀片的正确拿法,避免划破手指。
用刀片纵向剖开叶芽时,学生会出现“剖偏”现象,从而影响对叶芽的观察效果。
教师除了做好示范外,可以多备几个叶芽,让学生多做几次,从中挑选出最完整的叶芽纵剖面。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设计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91a93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c.png)
6.复习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芽的类型和发育相关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作业要求:
-请同学们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观察和思考时,尽量做到细致、深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新课导入:介绍芽的类型、特点及发育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芽的结构和功能。
(3)实践活动:分组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芽的结构,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观察和实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总结芽的类型和发育规律。
(6)应用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芽,并记录其生长发育过程。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芽的类型及特点,掌握不同芽发育成果实的原理。
2.学会观察和分析植物芽的结构,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掌握芽的命名规则,能正确命名不同类型的芽。
4.了解植物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对生物生长发育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通过对植物芽的研究,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奥秘,珍惜生命,关爱生命。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3.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芽的类型和发育,让学生对芽有初步的认识。
八年级生物上册4.1.6《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4.1.6《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301a2031b765ce0508147f.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4.1.6《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2、概述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
3、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环境对生物结构的影响,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难点:枝芽的发育。
突破:先通过合作探究对芽和枝条的关系有初步了解,随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枝芽发育成枝条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时空带的障碍进而理解枝芽的发育与茎形成的关系,从而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
手段:多媒体、带芽的枝条、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打开课件,在音乐声中待课二、放映视频,引入新课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瞧瞧这些景色有多么美丽(放映视频初春)。
其实,万千枝条以及绿叶红花都是由芽发育成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芽的类型和发育》三、认定目标根据课前预习,你们觉得这节课咱需要学习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点明其中芽的结构及发育过程是本课的重点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芽的类型其实芽有很多种,我们需要结合教材33页,尝试从不同的方面对芽进行分类。
合作探究一::定义1、依据:定义:发育成2、依据:发育成:发育成教师点拨:顶芽、侧芽与花芽、枝芽、混合芽都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芽进行的分类。
出示课前采集的带有顶芽的枝条,从不同的分类标准发问名称。
(帮助学生理解顶芽侧芽与花芽枝芽混合芽之间的关系,即:顶芽、侧芽有可能是花芽、枝芽、混合芽中的一种)(二)芽的结构与发育实验:课前已经以小组为单位将观察“枝芽的结构”所需要的材料用具分发下去了,实验前提醒两点注意事项:1、要纵切枝芽,不要切偏,不然会影响观察结果,并且注意安全(教师演示)。
初中生物植物芽教案
![初中生物植物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3e7e2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1.png)
初中生物植物芽教案
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芽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植物芽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植物芽发育的生长过程。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示范观察、合作讨论。
教学准备:植物芽的实物模型、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植物芽,并引导学生讨论植物芽的形态特征。
2.讲解植物芽的结构:介绍植物芽的各个部分(包括茎尖、叶原基、叶鞘等),并让学生
观察实物模型,理解芽的结构。
3.植物芽的功能:讲解植物芽的作用,包括生长、发育和繁殖。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芽在植
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4.植物芽的生长过程:通过示范观察、课件展示等方式讲解植物芽的生长过程,包括芽的
萌发、茎叶生长、分化等过程。
让学生了解植物芽的生长过程。
5.小结:总结植物芽的结构、功能和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芽在植物生长中的重
要作用。
6.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加深对植物芽的理解。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植物芽的作业,包括描述植物芽的结构特征、功能和
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4.1.6《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精品)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4.1.6《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d88dff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a.png)
济南版⼋年级⽣物上册4.1.6《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精品)《芽的发育和类型》教案【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芽的类型,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2)描述⽊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
(3)举例说明顶端优势及其在农业⽣产上的应⽤。
2.过程与⽅法通过学习各种芽的类型和发育,能够找到⽣物之间的共同联系,明⽩花和叶都与芽的发育有密切关系,建⽴系统性学习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植物的各种芽,能够认同⽣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物学观,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解释植物⽣长规律。
【教学重点】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枝芽的类型和发育以及⽣物体之间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学⽅法】⾃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课前预习;⾃⼰采摘⼀些带有芽的枝条。
⽊本植物的茎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课件展⽰:各种花朵图⽚清丽的⽔仙、雍容的牡丹,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美丽。
其实花与叶都是由花芽发育来的。
那么,同样是芽,为什么有的发育成枝条,有的却发育成花呢?今天,我们就⼀起来探究⼀下这个问题吧!⼆、问题引导,探究质疑(⼀)芽的类型1.按着⽣位置分类(过渡)乍暖还寒,北⽅早春,很多绿⾊开花植物虽未长叶、开花,但只要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植物的枝条上有许多芽。
芽的种类很多,我们应该如何进⾏分类呢?学会阅读课⽂P33,⾃主学习。
课件展⽰:顶芽和侧芽,思考:(1)芽按着⽣位置可以分哪⼏类?它们分别着⽣在枝条的什么位置?学⽣结合课⽂内容、图⽚,归纳:芽按照着⽣位置不同分为顶芽和侧芽。
顶芽:着⽣在主⼲或侧枝的顶端。
侧芽:着⽣在主⼲或侧枝侧⾯的叶腋处。
(2)数⼀数各⼩组展⽰⾃⼰准备的未经修剪带芽的枝条。
数⼀数枝条上共有⼏个顶芽和侧芽?学⽣亲⾃找出顶芽和侧芽的数⽬,使学⽣进⼀步了解与芽的类型有关的知识。
2.按芽将来发育结果分类(1)按照发育成的器官可以分为哪⼏类?它们分别发育成什么?学会阅读课⽂,归纳:枝芽茎和叶按芽发育结果分花芽花混合芽叶和花(2)如何从外部形态上区分枝芽、花药、混合芽?欣赏:课件展⽰:枝芽、花芽、混合芽图⽚学⽣观察图⽚,讨论、交流,反馈,师⽣达成共识:枝芽:芽体顶端尖,基部较粗花芽:芽体顶端钝圆,基部较细混合芽:芽体肥⼤,顶端钝圆(3)试⼀试指出⾃⼰⼩组准备的杨树枝条上的枝芽和花芽。
八年级生物上册 3.1.3 芽的发育教案 (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3.1.3 芽的发育教案 (新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550d0a4b35eefdc8d333b6.png)
3.1.3芽的发育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芽的类型和叶芽的结构,识别常见植物的叶芽、花芽和混合芽2、阐明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3、举例例说明植物的顶端优势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能力目标:1、尝试整枝打杈的一般方法2、运用顶端优势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整枝、打杈等问题情感目标:参加农业生产中的摘心、除芽练习,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叶芽的结构难点:叶芽与枝条的关系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枝条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古诗【咏柳】,万千枝条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学生:思考回答。
新授教师:展示植物的枝条,讲述侧芽和顶芽。
学生:观察枝条侧芽和顶芽的位置。
教师:展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的图片,讲述三者的区别。
学生:观看图片。
教师:出示三种不同类型的芽,让学生区分。
学生:观察图片,区分芽的类型。
教师强调:顶芽和侧芽是根据芽的位置来区分的,叶芽、花芽和混合芽是根据芽的发育来区分的。
教师:展示叶芽的结构图,学生:观看图片,识记叶芽的结构。
观察教材图3-1-7,识记叶芽的发育。
教师:播放叶芽的发育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展示雪松、水杉的图片,提问:它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树形?讲解顶端优势。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顶端优势。
教师:出示图片,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
学生:观察图片,了解顶端优势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学生:畅谈收获,构建知识体系。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概括,尽可能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四)达标训练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达标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反馈、释疑六、板书设计第三节芽的发育一、芽的分类叶芽的结构及发育三、顶端优势七、课下作业完成教材P614【试试看】教学反思叶芽发育的内容,在这节课中是稍难一些的知识,因为芽的发育是动态的连续的过程。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较好地演示芽的发育连续过程。
并通过自制一幅叶芽和枝条对照的幻灯片,即用横线把叶芽的每一部分结构与发育成枝条的相对应的部分联系起来,从而说明叶芽的哪一部分发育成枝条的哪一部分,这样对照起来进行教学容易把这部分内容讲清楚。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 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 种子的萌发和芽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0187f33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3.png)
芽的发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芽的类型和叶芽的结构.2.识别常见植物的叶芽、花芽和混合芽.3.阐明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4.举例说明植物的顶端优势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教学重点】描述芽的类型和叶芽的结构【教学难点】1.阐明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2.举例说明植物的顶端优势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视频播放:春天柳枝发芽,鲜花盛开.在美妙的音乐和视频画面中进入情境.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二、新课学习自主学习1.芽按着生位置分为_____和_____.顶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的_____侧芽着生在主干或侧枝侧面的_____里.2.芽按将来发育的结果分为_____、_____、_____.其中枝芽能发育成_____、花芽能发育成_____、混合芽能发育成_____.依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勾画主要知识点.并用红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展示杨树的枝条,在学生预习、观察、讨论的基础上提问:芽按着生位置可以分哪几类?它们着生位置分别在什么地方?指出自己小组准备的杨树枝条上的顶芽和侧芽.并说出它们的着生位置,即概念.通过学生预习、观察、讨论、回答问题活动使学生了解芽的类型的知识.2.展示春天时桃树、梨树的图片,(1)提问:按照发育结果可以分哪几类?它们分别发育成什么?指出自己小组准备的杨树枝条上的枝芽和花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2)及时巩固:引导学生辨认杨树枝条上的枝芽和花芽.(3)教师点拨:顶芽、侧芽都可能是枝芽、花芽、混合芽中的任何一种,因为芽的分类标准不同,名称也不同.及时梳理学生的思路,以免学生有误解.实验探究、合作交流1.过渡:在芽的类型中,枝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那么,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现在我们进行一个观察实验.探究枝芽的结构:清点材料用具.2.要求学生清点桌面上的材料用具:带有枝芽的杨的枝条,解剖刀,解剖盘,解剖针,镊子,放大镜.引导学生讨论:(1)你们观察到了枝芽的那些结构?请一一指出来.(2)仔细辨认一个一年生枝条上的茎、叶、侧芽等结构,这个枝条在几个月前只是一个枝芽,讨论它们分别是枝芽中的哪些结构发育来的呢?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讨论:一个有茎、叶、侧芽的枝条,在几个月前它只是一个枝芽.用这个事实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且学生对枝芽的发育结果也能相当信服.3.展示:纵向切开的卷心菜,引导学生和枝芽的结构类比.4.及时巩固: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对难点及时变换方式加以巩固.茎的结构和顶端优势1.过渡:由生活经验可知,植物的茎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的长长、长粗,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茎的长长靠的是枝芽的生长点,那么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增粗是哪个结构的作用呢?2.展示塑料薄膜以及硬纸板做一个多成次套筒式的木本植物茎的立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茎(木本植物)的结构.3.过渡: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要向上输送叶、花等器官,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要输送给根.它们是通过茎里的哪些结构运输的呢?4.实物投影展示:一天前下端插在稀释的红墨水的冬青枝条、侧枝树皮被环剥形成的结瘤,提问木质部、韧皮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5.展示杉树和桃树的树形图.提问:(1)一棵自由生长的杉树,是顶芽的生长占优势,还是侧芽的生长占优势?(2)右图中桃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树形?(3)什么叫顶端优势?假设我们种植的是用材林,如杨、松、杉等树木,怎样处理顶芽和侧芽?假设我们种植的是果树、花卉、棉花,又该如何处理顶芽和侧芽呢?【课堂小结】【课堂练习】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第三节芽的发育一、芽的类型二、叶芽的结构及各部分作用三、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四、植物顶端优势。
初中生物芽的发育教案
![初中生物芽的发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551f7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b.png)
初中生物芽的发育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芽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掌握芽的发育过程;
3.了解芽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芽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芽的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
1.理解芽与种子的关系;
2.掌握芽的发育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好学习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植物生长的过程,并引入芽的话题。
二、讲解芽的定义和结构特点(10分钟)
1.讲解芽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2.介绍芽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三、探究芽的发育过程(15分钟)
1.分组让学生探究芽的发育过程;
2.引导学生探究芽的发育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学知识。
四、小结与讨论(5分钟)
1.让学生汇总芽的发育过程;
2.讨论芽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1.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八年级生物上册《芽的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芽的发育》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b9628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d.png)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养成勤奋好学、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进行野外考察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学生熟悉的植物为例,展示一些植物芽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植物芽有什么不同吗?它们是如何发育成枝条和叶子的?”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关注芽的分类和发育过程。接着,我会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绘制一份关于芽的分类、结构及发育过程的思维导图,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全面。
2.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不同类型的芽的特点及发育过程,并尝试分析其对植物整体生长的影响。
3.针对本节课学习的芽的发育过程,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生长点、叶原基等结构在芽发育中的作用。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芽的发育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实验实践:设计相关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分析植物芽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实践能力。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实践等环节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芽的类型和发育-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芽的类型和发育-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7c4e2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0.png)
芽的类型和发育-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课程情境本课是《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芽的类型和发育。
在前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结构,了解了从根、茎、叶三个方面分析植物的内部组成。
本节课,我们将重点探讨植物的繁殖方式,通过学习芽的类型和发育来了解植物的繁殖。
二、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芽的概念和分类2.能够概括不同类型芽的特点3.能够理解芽的发育过程和方式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用鲜明而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芽的概念,让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
2. 概念讲解(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讲解芽的概念和分类,通过图片和图表向同学们展示不同类型芽的图像,让同学们能够初步认识不同类型芽。
3. 分组讨论(15分钟)老师将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分析一个不同类型芽的特点,并用笔记或图片记录下来。
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提高彼此的思维能力。
4. 汇报和讨论(20分钟)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并与全班一起对每种类型芽的特点展开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而且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口头表达和思考能力,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
5. 芽的发育过程和方式(2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和文字阐述芽的发育过程和方式,向同学们全面展示芽的发育过程,让同学们能够具体地了解芽的发育过程和方式,并对不同类型芽的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
6. 总结(5分钟)老师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让同学们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为复习和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心得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等方式,增强自己的思考、交流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对芽的类型和发育的深入讲解和讨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繁殖的相关知识。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同学们对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芽的类型和发育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年级生物【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2d4cd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b.png)
八年级生物【芽的类型和发育】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要求本节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描述芽的发育”。
2.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植物的茎、叶和花都是由芽发育成的,在生活中也见过对作物、果树或行道树进行修剪。
但是,学生对于芽的类型和发育的关系并不熟悉,也不了解对植物进行修剪的目的和原理,更不认识芽的内部结构。
通过七年级的培养,孩子们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能积极思考,质疑问难,对于部分难点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调动全班同学共同解决。
3.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济南版)八年级第一章第六节,是在学习了根的结构和功能基础上进行的,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重要历程。
教学中,可以利用春天植物萌发的图片导入,让学生从身边的景象中发现问题,在问题驱动下展开探究。
通过小组活动,认识不同类型的芽,辨认枝芽的各部分结构,明确芽的类型和发育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果树和高大乔木等植物,使他们了解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对顶端优势这一现象有直观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准确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结果。
2.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能够举例说出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让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关注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结果。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讨论,能够说出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展示初春时节,各种植物竞相吐蕊争艳、发芽返青,景象怡人。
花的盛开、枝叶的舒展,都与植物各种芽的发育有密切关系,通过图片和语言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展示目标1.通过自学能够说出芽的种类,描述枝芽的基本结构和发育结果。
2.通过分析讨论,能够说出顶端优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关注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
八年级生物上册3.1.3芽的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3.1.3芽的发育教案(新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396c6c8e9951e79b892761.png)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授课人标注
一、检查预习
按照着生位置来分芽可以分为哪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引入新课
三、新课讲授
1、芽的分类:
(1)按照着 生位置来分:着生在枝条顶端的叫顶芽;着生在枝条侧端的叫侧芽;
(2)按照将来发育情况来分:将来发育成枝条的叫叶芽;将来发育成花的叫花芽;将来 可以发育成枝条和花的 是混合芽。
课题
课型
芽的发育
年级
日期
初二
新授
主备人
复备人
授课人
教学
目标
1、描述芽的类型和叶芽的结构。2、说 出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3、举例说 明顶端优势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
1、描述芽的类型和叶芽的结构。2、说出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3、举例说明顶端优 势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难点
1、描述芽的类型和叶芽的结构。2、说出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3、举例说明顶端优势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叶芽的结构
(1)生长点:顶端分生组织点位于叶 芽的顶端,---使芽轴 不断地伸长。将来发育成顶芽
(2)叶原基:叶原基位于生长点的周围----幼叶。
(3)幼叶:幼叶位于叶原基的外侧---叶。
(4)芽轴:芽轴位于芽的中轴部位---茎。
(5)芽原基:芽 原基位于幼叶的叶腋处---侧芽。
3、顶端优势
(1)定义:顶芽发育较快,往往会抑制侧芽的发育。
(2)应用:日常生活中,为了多长侧枝常常要摘除顶芽,摘除顶芽,就可促使侧芽发育,多长侧枝。
4、课堂小结5、巩固练习当堂练习六、布置作业创新练习:基础夯实
学 生自主完成芽的发育的习题
芽的类型和发育-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芽的类型和发育-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dcee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2.png)
芽的类型和发育-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一、知识点
1.芽的概念
2.芽的类型
3.芽的发育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芽的概念
2.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芽
3.掌握芽的发育过程
4.能够通过实验观察芽的发育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芽的概念
芽是植物体的一部分,它由植物的分生组织形成,具有分裂增殖能力。
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植物的芽,让学生观察芽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芽的共性。
2. 芽的类型
在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中,芽主要分为两类:根芽和茎芽。
授课时,要给学生上好根芽和茎芽的图示,并介绍不同类型芽的生长环境。
3. 芽的发育过程
芽的发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休眠期、萌芽期、生长期和成熟期。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记录各个阶段的变化,感性理解芽的发育过程。
4.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了解芽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变化。
实验材料
鹰嘴豆、琼脂、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移液管、显微镜。
实验步骤
1.在琼脂培养基中培养高质量的鹰嘴豆种子。
2.分别取一些基质培养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3.记录观察每种芽的发育过程。
4.通过显微镜观察芽的不同组织。
四、教学评价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分析芽的发育过程,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芽,让学生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芽。
五、作业
请学生回家观察可能出现的各种芽,拍照并在课堂上分享观察结论。
八年级生物上册《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芽的类型和发育》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4df77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d.png)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分析植物芽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关爱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阅读后,总结书(文章)中的主要观点,与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对比。
-思考:书(文章)中的观点对你的生物学学习有何启示?
5.家长参与作业:邀请家长一起观察植物芽的生长变化,并完成以下任务:
-家长与学生共同记录芽的生长情况,增进亲子沟通。
-家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作业,如观察身边的植物芽,撰写观察报告。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业:请同学们在课后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记录其芽的类型、特点及发育过程。要求如下:
-实验操作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技术难题,需要耐心指导和反复练习。
3.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探究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需要教师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5.注重反馈与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八年级生物芽的发育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芽的发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1f4067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8.png)
八年级生物芽的发育知识点芽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之一,如何理解芽的发育和生长,对于学习植物生物学知识很重要。
在八年级生物类课程中,芽的发育知识点是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芽的发育知识点,带领读者透彻了解植物芽的生长过程和规律。
一、芽的定义芽是植物幼体向上生长时,由种子内萌发出来的初生组织。
芽的位置在种子的上部,通过发育,能够逐渐成为茎、叶、花、果等各种植物器官,参与植物的生物过程。
二、芽的发育过程1. 萌发阶段:萌发是受到适宜的环境刺激后,芽初生组织从休眠中恢复,继而开始发育的阶段。
通过吸水和光合作用,芽会逐渐成长。
2. 生长阶段:芽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养分供应,包括水、光、温度和营养等。
在生长阶段中,芽会逐渐生长出茎、叶、根和花等各个器官。
3. 分化阶段:芽的发育过程中,细胞会逐渐分化成为不同的组织结构,成为茎、叶、根、花等各个器官组织。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营养和养分。
4. 变态阶段:植物芽的发育过程中,不同的植物组织会逐渐达到满足自身特性所需的最大程度,逐渐认定为成熟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中,植物器官会逐渐展开和扩大,建立完整的植物体系。
三、芽的影响因素1. 养分:营养是植物芽发育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通过吸收土壤和空气中的养分,来满足芽的生长需求。
2. 温度:适宜的温度也是芽发育的重要因素。
不同种类的芽发育需要不同的温度环境,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5°C-35°C之间是比较适宜的。
3. 光照:适宜的光照也是芽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需要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细胞分化和生长。
4. 水分:水分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植物需要通过吸收水分来运输养分,维持生命活动和芽发育。
四、芽的发育特点芽的发育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芽的发育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芽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植物中大部分的器官都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同时,芽也具有非常强的再生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芽的类型和发育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芽的类型和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6bbf5ca1bceb19e8b8f6ba94.png)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芽的类型和发育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芽的类型和发育一、芽的构成芽是由五部分构成的:芽轴、顶端分生组织、芽原基、叶原基、幼叶1.顶端分生组织--使芽轴不断伸长,发育成新的叶原基和芽原基2.叶原基--发育成幼叶3.幼叶--发育成叶4.芽轴--发育成茎5.芽原基--发育成侧芽二、芽的类型依照芽着生的位置、性质、构造和生理状态等标准,可把芽分为各种类型。
◆顶芽、腋芽和不定芽一般生长在枝条上的具有一定位置的芽称为定芽,其中着生在枝顶端的叫顶芽,着生在叶腋处的称腋芽,叶腋处通常有一个芽,也有几个芽生长在同一个叶腋内的,例如有的植物叶腋内有3个横向并列的芽;有的为纵列2~4个叠生芽。
桐叶槭的腋芽,被膨大的叶柄基部覆盖,称为柄下芽。
与定芽相对应的为不定芽,是指从老茎、老根和叶片上所产生的芽,例如洋槐根上,落地生根的叶片上形成的芽。
一些植物体受伤后,也可在伤口附近产生不定芽,例如秋海棠叶上,或砍伐后的柳树桩上所产生的芽。
在生产实践上,园艺工作者利用秋海棠、香叶天竺葵、泡桐等植物的叶或根容易产生不定芽的特点,通过扦插可以进行大量的繁殖。
◆枝芽(叶芽)、花芽和混合芽是依芽的性质来划分的。
芽开放后形成枝叶(苗)的叫枝芽,如榆树,发展为花或花序的为花芽,如小檗;如果一个芽开放后既形成枝叶,又形成花的叫做混合芽,如苹果、梨和海棠的芽。
◆鳞芽与裸芽芽的外面包有鳞片的叫鳞芽。
温带及寒带地区的木本植物的芽,如杨树、松树等,都为鳞芽。
鳞片上有角质和毛茸,有的甚至还分泌有树脂,可以使芽内蒸腾减少至最低限度,对过冬可起保护作用。
生长在湿润的热带地区的木本植物及温带地区的草本植物,它们芽的外面无鳞片,仅为幼叶所包裹,如枫杨和胡桃的雄花芽,都是裸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芽的发育知识点复习
八年级生物教案
知识点
芽是由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及基叶原基、腋芽原基和幼叶等外围附属物所组
成。
有些植物的芽,在幼叶的外面还包有鳞片。
花芽由未发育的一朵花或一个花序组成,其外面也有鳞片包围。
芽的各种类型
依照芽着生的位置、性质、构造和生理状态等标准,可把芽分为各种类
型。
♦顶芽、腋芽和不定芽
一般生长在枝条上的具有一定位置的芽称为定芽,其中着生在枝顶端的叫
顶芽,着生在叶腋处的称腋芽,叶腋处通常有一个芽,也有几个芽生长在同一个叶腋内的,例如有的植物叶腋内有3个横向并列的芽;有的为纵列2〜4个叠生芽。
桐叶槭的腋芽,被膨大的叶柄基部覆盖,称为柄下芽。
与定芽相对应的为不定芽,是指从老茎、老根和叶片上所产生的芽,例如
洋槐根上,落地生根的叶片上形成的芽。
一些植物体受伤后,也可在伤口附近
产生不定芽,例如秋海棠叶上,或砍伐后的柳树桩上所产生的芽。
在生产实践
上,园艺工作者利用秋海棠、香叶天竺葵、泡桐等植物的叶或根容易产生不定芽的特点,通过扦插可以进行大量的繁殖。
♦枝芽(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是依芽的性质来划分的。
芽开放后形成枝叶(苗)的叫枝芽,如榆树,发展为花或花序的为花芽,如小檗;如果一个芽开放后既形成枝叶,又形成花的叫做混合芽,如苹果、梨和海棠的芽。
♦鳞芽与裸芽
芽的外面包有鳞片的叫鳞芽。
温带及寒带地区的木本植物的芽,如杨树、松树等,都为鳞芽。
鳞片上有角质和毛茸,有的甚至还分泌有树脂,可以使芽内蒸腾减少至最低限度,对过冬可起保护作用。
生长在湿润的热带地区的木本植物及温带地区的草本植物,它们芽的外面无鳞片,仅为幼叶所包裹,如枫杨和胡桃的雄花芽,都是裸芽。
♦活动芽和休眠芽
一株木本植物上有数目众多的芽,通常在生长过程中只有顶端几个芽(顶芽及近顶端的几个腋芽)开放形成枝条或花,这类芽叫做活动芽,其他处于不活动状态的芽,叫做休眠芽。
休眠芽以后可能伸展开放,也可能在植物的一生中,始终处于休眠状态不再形成活动芽。
芽的活动规律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多年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新芽在当年内并不开展,而是经过冬季休眠,到翌年春季才开展。
一年生植物和很多热带木本植物,在整个生长季中芽都在活动。
不过,一年生植物在生长季末期,随着植株顶端的芽形成了花,茎的伸长停止,芽的生命活动也随之结束。
整个植株株形的形成,很大程度取决于芽在植物上着生的位置、排列和活动状况。
假如顶芽生长占优势,腋芽休眠较多,贝性茎长高,分枝较少。
反之,顶芽生长缓慢而腋芽较为活跃,则茎干周围将长出很多分枝。
利用芽在植物体上的着生位置、活动习性等特点,园艺工作者可以采取整枝、去芽等方法控制植物的形态。
如对顶芽生长活跃而腋芽生长缓慢或休眠的植物,用去顶芽等常可刺激大量腋芽的生长,使植株形成为丛生状。
对一些观赏花卉如蔷薇、香石竹等,采用抹侧芽方法只保留单根枝条使其长高和直立而无分枝,这样由于营养供应集中,可以产生出比通常更加大而美丽的花。
在农业生产中,根据对芽生长特点的了解,既可用化学药剂如青鲜素(MH)等来抑制马铃薯、洋葱等发芽而进行保鲜贮藏,亦可用人工方法如对棉花、番茄等摘心、打杈以调整顶芽和侧芽的比例关系,保证果枝的生长而达到增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