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导学案)》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导学单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的说课稿,主要是对本册书中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进行回顾和总结。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程度的数学知识,对平面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知识的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本册书中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等,以及它们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理解图形的变换和位置关系,如平移、旋转、翻转等。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计算面积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的重要性。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平面几何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确定位置与方向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2(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 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或C=2πr。

(4)、圆的面积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d)2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2cπ)2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2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πR2—πr2 =π(R2—r2)【二、合作探究】1、看图填空。

(1)学校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图书馆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

(2)成穗从家里出发去红玲家玩,要走()米,如果每分钟走80米,要走()分钟。

0819.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教案)

0819.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教案)

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确定位置与方向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2(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 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或C=2πr。

(4)、圆的面积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d)2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2cπ)2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2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πR2—πr2 =π(R2—r2)【二、合作探究】1、看图填空。

(1)学校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图书馆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

(2)成穗从家里出发去红玲家玩,要走()米,如果每分钟走80米,要走()分钟。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教案与反思

第9单元总复习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确定位置与方向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2(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 或C=2πr 。

(4)、圆的面积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2d )2 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2c π)2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πR2—πr2=π(R2—r2)【二、合作探究】1、看图填空。

(1)学校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图馆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导学案)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导学案)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二、重点练习,稳固提高。

〔15分钟〕1.完成教材第116页第2题。

2.完成教材第117页第3题。

3.完成教材第119页练习二十八第11、12题。

4.课件出示教材第120页练习二十八第14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全班汇报。

2.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

订正时,教师通过课件演示稳固图形的旋转与变换知识。

3.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再次稳固长〔正〕方体的外表积、体积公式及单位换算知识。

4.读题,弄懂题意,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订正。

2.填空题。

〔1〕一个棱长是2m的正方体,它的外表积是〔〕m2,体积是〔〕m3。

〔2〕1.36 L=( )cm33.25小时=〔〕分钟〔3〕一个正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36cm,它的外表积是〔〕cm2,体积是〔〕cm3。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倍。

三、课堂总结。

〔4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觉得自己哪方面的知识欠缺,你打算怎样弥补?自由谈谈收获与缺乏。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3分钟〕1.课后完成教材第120页练习二十八第13、16题。

2.小组合作动手完成教材第120页练习二十八第15题。

1.课后完成,交给老师批改。

2.小组合作完成。

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复习的“图形与几何〞内容较多,所以教学时先通过对第三单元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图,在整理与复习知识点的过程中也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会区分体积和外表积两个概念。

然后再通过重点练习,在练习中落实知识,以到达复习稳固的效果。

教师点评和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即图形与几何。

课程内容将涵盖基本的几何图形识别、图形的测量、图形的变换以及空间与位置等知识点。

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方式,理解和运用几何知识,培养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二维和三维几何图形,掌握图形的测量方法,理解图形的变换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意识,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在生活中应用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几何图形的识别和描述:学生对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可能难以准确识别和描述,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图形的测量方法:学生在测量图形的面积、周长等参数时可能会遇到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例来引导学生掌握测量方法。

3. 图形的变换规律: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旋转等变换规律可能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几何图形模型、尺子、量角器、直角三角形板、圆形板等。

2. 学具:学生用尺子、量角器、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实例,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通过教具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几何图形,讲解图形的测量方法和变换规律。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测量、剪纸、拼图等活动,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运用。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回答学生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第3课时空间与图形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九单元第3课时,主题是空间与图形。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与空间和图形相关的问题,包括平面图形的识别、立体图形的构建和体积计算等。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空间与图形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2. 体积计算:体积计算需要学生理解和运用公式,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图形和模型。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圆规、剪刀、胶水等工具,用于制作和操作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和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 实践:让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一些图形和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1. 空间与图形2. 提纲: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体积计算3. 示例: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解决空间与图形问题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与空间和图形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制作一些图形和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在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理解障碍或操作困难的知识点,它们通常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有关。

在本教案中,立体图形的构建和体积计算被标识为教学难点,这两个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更具挑战性,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更为详细和深入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六年级上册数学第9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即图形与几何。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 理解并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掌握图形的对称性,并能识别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4. 掌握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描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的对称性、平移和旋转进行图形变换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图形的对称性,并能识别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3. 理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描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直尺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接着,教师讲解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具体的计算例题。

3. 练习巩固: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讲解图形的对称性:教师讲解图形的对称性,并展示一些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然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并描述它们的对称轴。

5. 讲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师讲解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

接着,教师让学生自己进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描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板书设计1. 板书图形与几何2. 板书内容: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对称性: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最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电子教案

最新人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电子教案

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确定位置与方向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2(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 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或C=2πr。

(4)、圆的面积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d)2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2cπ)2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2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六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教科书P113第4题,完成教科书P117“练习二十三〞中第14~16题。

▶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整理、比拟,促进对确定位置、圆的相关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2.在经历空间和图形相关知识的整理和运用的根底上,加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验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圆及组合图形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圆规、剪刀。

▶教学过程一、小组交流,提出问题1.交流资料,构建框架。

师:同学们,你们课前整理了本学期图形与几何局部的内容,在小组内展示交流一下,看看谁梳理得科学、有条理,存在什么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课前能够整理出位置与方向〔二〕和圆两个单元的知识,包括一些概念、公式以及知识之间的一些关系。

师:在本册教科书中,图形与几何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课件形成知识框架。

〔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课前对本册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梳理,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这个环节,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根底。

2.复习圆的知识。

师:通过刚刚的交流,我们已经知道了各内容的知识框架,现在来说说,每个框架里有哪些具体的知识点?教师引导汇报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提炼板书。

【教学提示】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参与到小组内,进行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唤醒学生以前所学圆的有关知识,并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通过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3.复习位置与方向〔二〕。

师:在位置与方向〔二〕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我们该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该如何描述呢?【学情预设】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的根底上,可以说出“↑〞表示北,可以用距离和方向、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学生交流,课件适时呈现相关内容并提炼板书。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第9单元 总复习-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第9单元 总复习-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确定位置与方向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2(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 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或C=2πr。

(4)、圆的面积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d)2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2cπ)2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2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πR2—πr2 =π(R2—r2)【二、合作探究】1、看图填空。

(1)学校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图书馆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

(2)成穗从家里出发去红玲家玩,要走()米,如果每分钟走80米,要走()分钟。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1)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9单元总复习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对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基础知识的复习。

具体涉及平面图形的分类与性质、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以及图形的变换等。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回顾,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平面图形的分类与性质、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以及图形的变换等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对平面图形的分类与性质的理解。

2. 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3. 图形的变换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白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图形与几何的知识。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分类与性质、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以及图形的变换等知识。

3. 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4. 讨论与交流:分组讨论练习题,相互交流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板书设计:1. 平面图形的分类与性质2. 四边形的性质3.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4. 图形的变换作业设计:1. 复习课本中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

2. 完成练习册中与本课时相关的练习题。

3. 准备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对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基础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通过练习、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图形与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增强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9单元 总复习-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9单元 总复习-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一、知识梳理在本课时中,我们将对第9单元所学的关于图形和几何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平行四边形–定义:具有两组平行边的四边形。

–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相等、对角线长度相等等。

–练习: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

2.三角形–定义:由三条边和三个内角构成。

–分类:根据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

–性质: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直角三角形等。

–练习:计算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等。

3.平面图形的分类–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认识不同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二、课堂实践1.练习题–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判断它的性质。

–计算一个给定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判断一个给定的图形是直角三角形还是等腰三角形。

2.问题分享–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四边形,分析它的性质,并与同学分享你的解答。

–你认为学习不同图形和几何知识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三、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如果有不会的地方可以在下节课讨论。

2.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介绍一个你身边的有趣的几何形状,包括它的特征和性质。

3.阅读教科书关于“图形与几何”部分,预习下节课内容。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图形和几何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教案

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确定位置与方向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2(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 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或C=2πr。

(4)、圆的面积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d)2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2cπ)2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2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πR2—πr2 =π(R2—r2)【二、合作探究】1、看图填空。

(1)学校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图书馆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

(2)成穗从家里出发去红玲家玩,要走()米,如果每分钟走80米,要走()分钟。

【推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案.doc

【推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 教案.doc

第9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确定位置与方向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d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2(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 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或C=2πr。

(4)、圆的面积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d)2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2cπ)2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2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πR2—πr2 =π(R2—r2)【二、合作探究】1、看图填空。

(1)学校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图书馆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

(2)成穗从家里出发去红玲家玩,要走()米,如果每分钟走80米,要走()分钟。

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三课时(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三课时(人教版)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知识点2: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说一说小动物居住的位置并解决小动物们的问题。
以小猴家为观测点: 小鹿家在小猴家的正东方向400m处; 小象家在小猴家北偏东45°方向300m处;小熊家 在小猴家北偏西45°方向400m处。
小熊:小猴住在我的南偏东45°方向400m处;小象: 我要去小鹿家,要先向南偏西45°方向
=0.86×0.6 (2)杜师傅要把一张边长为1.
2
第6至11组:虽然每一组摸出红球和蓝球的次数各不相同①左图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用转盘试一试。
=0.86×0.36=0.3096(平方米)
答:锯下的边角料的面积有0.3096平方米。
2、用小棒按下面的方法摆图形。
个数:( 1)( 2)( 3) ( 4) 周长:( 3 )( 5 )( 7 ) ( 9 )
圆的认识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C=πd 或C=2πr S=πr2
圆环的面积 S=π(R2-r2)或S=πR2-πr2
扇形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 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二、深化知识
知识点1: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约1km,圆心处设立 了一个纪念碑。公园共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 之间有一条直的水泥路相通,长约1.41km。 (1)这个公园的围墙有多长? (2)北门在南门的什么方向?
1、解决问题。 (1)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外直径是0.8m,它每分钟 转动150周,照这样的速度,这辆自行车1小时 所行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时=60分 3.14×0.8×150×60 =22608(m)=22.608(千米) 答:这辆自行车1小时所行的路程是22.608千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该导学案(导学单)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导学案(导学单)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导学案)
第9单元总复习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
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确定位置与方向
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