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给药
药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药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e939bea2cc58bd63086bd2f.png)
药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是描述动物重复接受受试物后的毒性特征,它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可以:①预测受试物可能引起的临床不良反应,包括不良反应的性质、程度、量效和时效关系、以及可逆性等;②判断受试物重复给药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③如果可能,确定未观察到临床不良反应的剂量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④推测第一次临床试验(First in Human, FIH)的起始剂量,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安全剂量范围;⑤为临床不良反应监测及防治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
二、基本原则药物安全性评价试验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重复给药毒性试验是药物研发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试验设计要重视与其他药理毒理试验设计和研究结果的关联性,要关注同类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临床适应症和用药人群、临床用药方案,还要结合受试物理化性质和作用特点,使得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结果与其他药理毒理试验研究互为说明、补充或/和印证。
三、基本内容—1 —(一)受试物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采用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
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的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的样品,否则应有充分的理由。
应注明受试物的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有效期及配制方法等,并提供质量检验报告。
由于中药的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的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
当给药时间较长时,应考察配制后体积是否存在随放置时间延长而膨胀造成终浓度不准的因素。
如果由于给药容量或给药方法限制,可采用原料药进行试验。
试验中所用溶媒和/或辅料应标明名称、标准、批号、有效期、规格及生产单位。
化学药物:受试物应采用工艺相对稳定、纯度和杂质含量能反映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样品。
重复用药的判定条件(一)
![重复用药的判定条件(一)](https://img.taocdn.com/s3/m/c272ac5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4.png)
重复用药的判定条件(一)重复用药的判定条件什么是重复用药?•重复用药指同一患者在相同或相似药物成分的药物名册中同时或连续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药物。
•重复用药可能是无意的,也可能是由于医疗失误或患者自行决定的结果。
判定重复用药的条件以下是判定重复用药的常见条件:1.药物成分相同或相似:重复用药的判定首先需要确保药物的成分相同或相似。
成分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在治疗方面可能存在重复或重叠的效果,增加不必要的药物暴露和风险。
2.剂量和用法相似:药物虽然成分相同,但如果剂量和用法相似,也可能导致重复用药。
例如,同一种药物但剂量不同的药物同时使用,或者同一种药物但每天使用频率不同。
3.治疗目的相同或类似:如果药物被用于相同或类似的治疗目的,可能出现重复用药。
例如,多种降压药同时使用,或多种镇痛药同时使用。
4.时间重叠:重复用药也可以指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使用多种相同或相似的药物。
例如,同一种药物但不同频率使用的药物交替使用。
重复用药的风险与问题•增加不必要的药物暴露:重复用药可能导致患者同时接受过量的相同或相似药物成分,增加了药物暴露的风险。
•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使用多种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一些药物可能有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增加或药物效果降低。
•增加药物成本:重复用药不仅对患者健康造成风险,还可能增加药物成本。
同时使用多种相同或相似药物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费用,增加社会负担。
如何避免重复用药?以下是避免重复用药的一些建议:1.系统化用药管理:建立系统化的用药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电子处方系统、医生/药师的用药审核和患者用药档案的管理。
2.加强医患沟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非常重要。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所开药物的用途、剂量和用法,并询问患者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
3.药师的参与:药师在用药审核和指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药师可以与医生合作,共同确保合理用药,避免重复用药。
4.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在开始使用药物之前,应接受关于药物的教育和指导。
药物毒理学: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 1
![药物毒理学: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 1](https://img.taocdn.com/s3/m/f238563b783e0912a2162a74.png)
7、组织病理学检查 ❖给药结束后,应对动物(除恢复期观察
动物)进行全面的大体解剖,主要脏器应 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 ❖脏器系数 (%) = (脏器重量÷体重)100
34
病理仪器
35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长期毒性试验的核心内容之 一,对判断动物的毒性靶器官或靶组织具有重 要的意义,是发现毒性和描述毒性的“证据”。 旨在:
❖ 给药结束后对部分动物(1/3-1/2)进行恢 复期观察,以了解毒性反应的可逆程度和 可能出现的延迟性毒性反应。在此期间除 不给予受试物外,其它的观察指标,各项 检测指标及病理学检查与给药期相同。
41
思考题
❖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目的、意义 ❖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42
下一节讨论内容
❖ 经口给药(by orally):灌胃(i.g)、灌服胶囊、掺入饲料、 掺入饮水;
❖ 注射给药(by injection):肌肉注射(im)、静脉注射(iv) 输注( infusion)、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 等;
❖ 皮肤给予(topical application):包括开放、半封闭、封 闭给药;
20
三、给药方案:
1、给药剂量(Dose levels):剂量组设置?
❖ 高剂量:使动物产生明显的毒性反应,甚至出现个别动 物死亡。(找出毒性反应和靶器官)
❖ 低剂量:高于动物药效学试验的等效剂量,并不使动物 出现毒性反应。(找出NOAEL)
❖ 中剂量:在高剂量和低剂量之间设立,考察毒性反应剂 量-反应关系
以下几类药物的重复给药毒性方案要点: ❖ 抗癌药紫杉醇制剂 ❖ 中药复方小儿回春散 ❖ 治疗型乙肝疫苗 ❖ 重组人胰岛素 ❖ 生物类似药
43
药代动力学第十章 重复给药
![药代动力学第十章 重复给药](https://img.taocdn.com/s3/m/a440611055270722192ef748.png)
C ss A (
1 1 e
)e
t
B (
1 1 e
)e
t
血管外给药
CN (
1 1 e
)e k
a
kat
L (
1 1 e
)e
t
M(
1 1 e
)e
t
五、利用叠加原理预测重复给药血药浓度
第二节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Average Steady State Concentration)
单剂量静脉注射给药,AUC等于
0
C dt =
0
X0 V
e
- kt
dt =
X0 kV
所以
0
C ss d t = C d t = 0
X0 kV
单室模型药物,多剂量静注给药达稳态
后,一个周期内的AUC等于单剂量给药 的AUC。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C
0
ss
C ss
C ss d t
等于给药剂量的1.44倍。
二、血管外给药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多剂量血管外给药 C s s
C ss
0 C s s d t
=
1
0
k t e kt e a k 1- ek V (ka k ) 1- e a
ka FX 0
dt
经积分得
C ss = FX 0 kV
1
(
0
Le
t t
1 e
Me
t t
重复给药处方7则
![重复给药处方7则](https://img.taocdn.com/s3/m/47ab4e7af5335a8102d220a5.png)
重复给药处方7则作者:李枝端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09期处方1患者,女,45岁,骨科,临床诊断:肩周炎处方:三磷腺苷二钠片20mg,3次/d;双氯芬酸钠肠溶片25mg,3次/d;塞来昔布胶囊0.2g,2次/d;均饭后服用,连用7d分析双氯芬酸钠和塞来昔布同属非甾体抗炎药,同家药监部门《关于修订非甾体抗炎药处方药说明书的通知》要求,非甾体抗炎药应“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处方2患者,男,42岁,内科,临床诊断:高血压处方:头孢克洛胶囊0.25g,3次/d;盐酸氨溴索片60mg,3次/d;桉柠蒎肠溶软胶囊0.3g,3次/d;美扑伪麻片1片,1次/12h。
均口服,连用3d。
分析诊断书写不全,建议完善诊断(如补充第二诊断)体现用药指征。
氨溴索与桉柠蒎同为黏液溶解药,建议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其一即可。
氦溴索说明书记载,应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同时使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
美扑伪麻中的“美”即有美沙芬组分。
建议根据病情需要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处方3患者,男,79岁,内科,临床诊断:恶性肿瘤放射治疗。
处方:非那雄胺片5mg,1次/d;爱普列特片5mg,2次/d。
均口服,连用7d分析爱普列特又名依立雄胺,与非那雄胺同属5a还原酶抑制剂类前列腺增生用药,建议确需联合用药时选用不同作用机制药物间联用为宜。
此外用药指征予以进一步明确,如完善第二诊断则更为理想。
处方4患者,男,58岁,内科,临床诊断:高血压。
处方:心脑舒通片0.5 g,3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1次/早;非洛地平缓释片5mg,1次/d。
均口服,连用14d(慢性病)。
分析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同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建议降压药的联合使用参照指南以不同作用机制药物间联用为宜。
处方5患者,男,66岁,中医科,临床诊断:高血压。
处方:阿司匹林肠溶片0.1gx30片x5盒,用法:0.1g,2次/d,口服。
第十章 重复给药(二)
![第十章 重复给药(二)](https://img.taocdn.com/s3/m/643f762e647d27284b7351b9.png)
(
1 ka
e
kat 0
)]
k a FX
0
V (k a k )
[
1 k
1 ka
]
FX Vk
0
静脉注射也可用
X
0
Vk C ss
双室模型(略)
二、血药浓度波动程度
现在几乎不采用最高血药浓度与最低血药 浓度的绝对差反应波动情况。而是采用 该差值与标准值的比值表示。 常用下列三中表示方法: 1.波动百分数(fluctuation percentage,FI)
根据定义,单隔室非血管给药的稳态平均血药浓度:
C
C
0
ss
dt
kt k kat k a
kat k a
ss
0
C ss dt
k a FX
0
0
V (k a k ) 1 e
0
(
e
kt
e
1 e
) dt
k a FX
V (k a k )
[ (
即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药浓度之差, 与稳态最大血药浓度的百分比。
FI C max C min
ss ss
C max
ss
100 % (1 e
k
) 100 %
6
2.波动度(degree of fluctuation,DF) 波动度:稳态最大血药浓度与稳态最小血 药浓度之差,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的比值。
C1
X V
Hale Waihona Puke 0e k
多剂量给药20191122精品文档
![多剂量给药20191122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26775184b73f242336c5f4f.png)
第n次给药
当时间t=0时,体内最大药量为:
( X n )max =X 0 (1+e k+ e 2k+ ....+e ( ) n1) k
当时间t=τ时(即经过第n个给药周期),
体内最小药量为:
(Xn )min=X 0 (ek+ e2k+e3k+....+e(n1)k+ enk)
(C 1)min =kk0V (1ek T )ek(T)
第2次滴注过程中
C 2=(C 1)minek
t+k0(1ek)t kV
=k0(ekT 1 )e k(+ t)+k0(1e k)t
kV
kV
C 2 =k k0V (1ek T )e(k+1)ekt
含义: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稳态血药浓度
与时间的关系。式中:X0为给药剂量;k为一级消除速度常 数;τ 为给药间隔时间;V为表观分布容积;Css为坪浓度。
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任意给药间隔当 t=0时的血药浓度即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用 Csms ax 表示。
C ss max
= V
范围,则根据此式,当T与k恒定时,对于治
疗浓度范围窄的药物,给药时间间隔τ 的取
值应小 。
坪幅
坪幅系指坪浓度的波动的幅度,即稳态最大浓
度稳态最小浓度的差值。
C mssaxC mssi=n V(1X0ek)V(X10ek)ek
C ss max
Cmssin
=
X V
0
XmssaxX mssin=X0
达坪分数
在临床用药实践中,人们常常在想,要经过多少 次静脉注射给药或经过多少个给药周期才能接近 坪浓度? 达到坪浓度的程度如何? 如果按半衰期给药,经过多少个半衰期,体内药 物浓度才能达到坪浓度的90%或99%以上?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十章 重复给药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第十章 重复给药](https://img.taocdn.com/s3/m/8ec56f14d0d233d4b14e69eb.png)
k?
e? kt
?
1?
1 e? ka?
e? kat )
3.稳态峰浓度及谷浓度、达峰时间
非血管给药达峰浓度不象静脉注射,在每次给 药开始,而是在 两次给药间隔时间的 某一点。 求函数的极大值 。
当t
?
t
max
时,dC ss dt
?
0,求 tmax 得
第n次给药后,给药间隔内任何时候体内药量:
Xn=Xo[(1- e
-nk ? )/(1- e-k ? )] e-kt
(Xn)max= Xo(1- e -nk ? )/(1- e-k ? )
(Xn)min=Xo[(1- e
-nk ? )/(1- e-k ? )] e-k ?
Cn=Xo/V [(1- e
-nk ? )/(1- e-k ? )] e-kt
(Cn)max=Xo/V(1- e -nk ? )/(1- e-k ? )
(Cn)min= Xo/V[(1- e
-nk ? )/(1- e-k ? )] e-k ?
2.多剂量函数:
r=(1- e -nki ? )/(1- e-k i? ) ki:ka 、k 、 a 、 ? 多剂量静脉注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
5.蓄积系数
蓄积系数: (积累系数或蓄积因子)
指坪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浓度的比值。用 R 表示。
R?
Css C1
?
C0
( 1?
1 e?
k?
)e? kt
C0e? kt
?
1 1? e?k?
意义:按 ?间隔给药时,坪浓度是 第一次给药浓度的 R倍。
二、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1.n次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关系 一级吸收,单室模型药物可以在各指数项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复给药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复给药](https://img.taocdn.com/s3/m/0a7f41b3b4daa58da0114afd.png)
(二)重复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Cn C0.11eenkk .ekt
(0≤t≤τ)
单剂量: C=C0e-kt
第十章 重复给药
第一节 重复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二)重复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Eg.1 已知某药物半衰期为4h, X0=100mg,C0=10g/ml, 若每隔6h给药一次,共8次,求末次给药后C-10h?
第一节 重复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五)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达到稳态后,t=τ时,血药浓度最小
Css
X0 V (1 ek
.e k t )
C ss min
V
(1
X
0
e
k
)
.e
k
第十章 重复给药
第一节 重复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
(五)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kT
1 e nk )( 1 e k
)
Cn
k0 kV
(1
e
k
T
)
1 enk ( 1 ek
) ekt
(Cn )min
k0 kV
(ekT
1 enk 1)( 1 ek
) ekt
第十章 重复给药
第一节 重复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二、单室模型间歇静脉滴注给药
(三)稳态时滴注过程与停止滴注过程血药浓度 ➢ 达稳态时(0≤t≤T)的血药浓度Css为
在每次滴注时血药浓度逐渐升高,停止滴注后血药浓 逐渐下降,由于第二次再滴注时,体内药物量未完全 消除,所以体内药物量不断蓄积,血药浓度曲线不断 升高,直到达到稳定状态,才维持在一个相应时间上 相等的血药浓度水平。
多剂量给药.
![多剂量给药.](https://img.taocdn.com/s3/m/e392456427284b73f24250d1.png)
多剂量给药
前 言
在临床用药实践中,有些疾病如头痛、偶尔失 眠、胃肠痉挛等,一次用药即可获得满意的疗 效,常用药物如镇痛药、催眠药、止吐药等, 常采用单剂量给药方案。 但临床上多数疾病,需要采用多剂量给药的方 案,方可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如高血压、糖 尿病、肝、肾器官移植等。
多剂量给药的定义
k
e
2k
e
3k
...... e
( n1) k
e
nk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令
r 1 e e
k
k
2 k
...... e
( n1) k
( n 1) k
1
上式两边同时乘以e-kτ得:
r.e
e e
k
2 k
...... e
nk
即
含义:单室模型,多剂量静脉注射给药,稳态血药浓度与 时间的关系。式中:X0为给药剂量;k为一级消除速度常 数;τ为给药间隔时间;V为表观分布容积;Css为坪浓度。
4.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任意给药间隔当t=0时的
ss 血药浓度即稳态最大血药浓度。用 Cmax 表示。
x0 kt 当t=0时 Css e k V (1 e ) kt
k
e
)e
e
2 k
e
3k
)
第n次给药
当时间t=0时,体内最大药量为:
( X n )max X 0 (1 e
k
e
2k
...... e
( n1) k
)
当时间t=τ 时(即经过第n个给药周期), 体内最小药量为: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8858a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a.png)
某些药物在重复给药后可能会对肝 脏或肾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需 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药物风险性评估结论
致癌性
经过长期重复给药后,某些药物 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需要 进一步评估和监测。
生殖毒性
某些药物可能会对生殖系统造成 影响,如影响精子质量或导致胎 儿畸形,需要在使用时特别注意 。
遗传毒性
数据收集与分析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给药剂量、动物反应、毒性反应等。
数据整理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
数据分析
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数据解释
根据分析结果,对药物毒性作用进行解释和评价。
03 重复给药毒性研究结果
毒性反应类型
肝毒性
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对肝脏造成的 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坏 死等。
药物安全性评估在新药研发中的实施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药物安全性评估方案,并进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和 解读。
药物安全性评估在新药研发中的挑战与展望
尽管药物安全性评估在新药研发中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提高评估的精准度 和全面性、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等。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药物安全性评估 将更加精准、全面和实用。
肾毒性
药物在肾脏代谢过程中对肾脏造成的 损害,表现为肾功能异常、肾小管坏 死等。
心脏毒性
药物对心脏产生的毒性作用,表现为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神经系统毒性
药物对神经系统产生的毒性作用,表 现为头痛、眩晕、肌肉无力等。
毒性反应程度
轻度毒性
毒性反应较轻,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不影响正常 生活和工作。
重复给药不良事件分析
![重复给药不良事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8aaf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8.png)
重复给药不良事件分析引言重复给药是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次接受相同药物的现象,而药物重复给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重复给药不良事件的分析和总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某一起重复给药不良事件的分析,探讨该事件的原因、危害以及防范措施,并对类似事件的发生进行风险评估。
1. 事件概述某医院的一位患者因高血压入院治疗,在院期间,由于组织学报告确认患者为肾脏疾病而非高血压,因此需要停用抗高血压药物,并换用适用于肾脏疾病的药物。
在转抄医嘱时,护士A将停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信息遗漏,导致患者在用药交接时被重复给药,该错误直到患者出院才被发现。
2. 事件原因分析2.1 人为因素2.1.1 护士A的疏忽护士A在转抄医嘱时疏忽遗漏了停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信息,导致了重复给药的发生。
这可能是护士A工作繁忙、精神状态不稳定或者对药物治疗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致。
2.1.2 护士交接不详细在患者出院前,护士之间的交接可能不够详细,未能充分确认患者当前的药物使用情况,导致了停用药物信息的遗漏。
这可能是因为护士对重复给药问题的认识不够重视,未能养成良好的交接习惯。
2.2 系统因素2.2.1 医院信息系统不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不完善,未能提供给护士足够准确和清晰的药物处方信息和用药指导。
这可能会使得在转抄医嘱时容易发生错误。
2.2.2 检查与督导不到位医院对护士的培训和监管可能不够到位,对重复给药情况的监测和检查比较松散或者缺失,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类似错误。
这可能是医院管理层对重复给药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护士处方操作的督导和检查力度不够大所致。
3. 事件危害分析重复给药不良事件可能产生以下危害:3.1 药物过量如果一个药物被重复给药,其药物浓度可能会累积到过量,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过量的副作用和中毒反应。
3.2 药物相互作用当不同的药物被重复给药时,可能会发生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疗效的降低或者产生新的不良反应。
重复用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重复用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0d7c2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d.png)
重复用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重复用药指的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重复服用同一种或相似的药物。
重复用药可能导致药物过量,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并且浪费了医疗资源。
为了减少重复用药现象的发生,需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重复用药的原因分析1. 医患沟通不畅:医患之间的沟通不畅常导致重复用药。
在许多情况下,医生会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已使用的药物清单,但患者可能忘记或者理解错误,导致医生对药物的了解不够充分。
2. 多科就诊:患者有时会在不同的科室就诊,每个科室可能会为其开具药物。
由于就诊的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够充分,导致患者在不同的科室中使用同一种药物。
3. 信息不对称: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重复用药的一个原因。
某些患者可能会隐瞒之前使用过的药物,或者医生无法获得患者的完整药物信息。
4. 患者自行购买药物:患者自行购买非处方药或中药,由于没有充分告知医生,可能导致医生无法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情况。
5. 医生处方不规范:有时医生可能在处方中重复开具同一种药物,这可能是由于疏忽或不了解患者之前的用药情况。
6. 用药系统不完善:在某些医疗机构中,用药系统可能不完善,无法自动检测到患者正在重复使用的药物。
二、重复用药的整改措施1. 提升医患沟通:医生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已使用的药物清单,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
2. 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医疗机构应该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共享患者的用药信息,减少重复用药的发生。
3. 完善电子病历系统:医疗机构应该完善电子病历系统,从而实现患者用药信息的自动检测和共享。
4. 提供患者教育:医生应该向患者提供药物管理的指导,如告知患者不要自行购买药物,避免在不同的医疗机构购买药物,以及在就诊时向医生充分告知自己的用药情况。
5. 加强医生规范处方:医生应该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仔细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重复开具同一种药物。
重复给药
![重复给药](https://img.taocdn.com/s3/m/036f204f102de2bd960588f8.png)
ek(T)
k0 kV
(ekT
1)(e3k
e 2 k
ek )
依此类推,第n次给药:
Cn
k0 kV
(ekT
1)(
1
1
e ( n1) ek
k
) ek(t)
k0 kV
(1
ekt )
(Cn )max
k0 kV
(1
e kT
)(
1 enk 1 ek
)
Cn '
k0 kV
(1
e kT
Cn
C0
1 enk 1 ek
ekt
❖ 最高血药浓度
❖ 最低血药浓度
(Cn )min
C0
1 enk 1 ek
ek
例题
❖ 某单室模型药物半衰期为4 h,静脉注射给药 100 mg,测得初始血药浓度为 10μg/ml,若 每隔6 h给药一次,共8次,求末次给药后10 h的血药浓度
解:t1/2 = 4 h, k = 0.693 / t1/2 = 0.693/4 =0.173
Css min
X0 V(1 ek
)
e
k
例题
❖ 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表观分布容积为0.4 L/kg, 半衰期为3 h, 若病人体重50 kg,每6 h静注1次,每 次和剂达量到为稳1态0时00第m3gh,的达血到药稳浓态度血。浓。求Cssmax、Cssmin
解:k = 0.693 / t1/2 = 0.693 / 3 = 0.231
= e0.2313
33.3mg/L
❖ 坪幅
坪幅即坪浓度(稳态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
Css max
Css min
X0 V(1 ek )
重复用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重复用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e8884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9.png)
重复用药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重复用药是指患者在短时间内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治疗,这种现象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
重复用药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对重复用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重复用药原因分析1. 医嘱开具错误:医生在开具医嘱时,可能由于疏忽、经验不足或对药物信息掌握不全面,导致开具了两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
2. 医嘱执行错误: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可能由于对医嘱理解不准确、操作失误或沟通不畅,导致患者接受了两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
3. 药物名称相似:部分药物名称相似,容易混淆。
例如,硝苯地平和尼群地平,名字相近,但作用相似,容易导致重复用药。
4. 药物分类错误:药物分类不明确,导致同一类药物重复使用。
例如,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但不同品种的β受体阻滞剂作用相似,容易导致重复用药。
5. 患者自我用药:患者由于缺乏药物知识,可能自行购买和使用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导致重复用药。
6. 药物说明书不完善:部分药物说明书中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描述不明确,导致医生和护士在用药过程中难以判断是否重复用药。
7.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不当:患者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可能未经充分评估和调整,即更换为另一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
二、重复用药整改措施1. 加强医生培训:提高医生对药物知识的掌握,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减少医嘱开具错误。
2. 完善药物名称和分类:对药物名称进行规范,避免相似药物名称的出现;明确药物分类,提高医生和护士对药物的认识。
3.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护士对医嘱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加强药物知识培训,减少医嘱执行错误。
4. 完善药物说明书:明确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提供详细的患者用药指导。
5.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知识的了解,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
重复用药法规
![重复用药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b8a79f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2.png)
重复用药法规
重复用药在法规层面主要关注的是避免药物滥用、误用以及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相互作用、副作用增加等医疗风险。
以下是一些与之相关的法规要点:
处方管理规定: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国),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不得随意重复开药,特别是对同一成分或者作用机制相同的药品。
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明确标注药品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及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以便医生和患者了解,防止重复用药。
药师职责:药师在审核处方时有义务检查是否存在重复用药现象,并向医生或患者提出合理的建议,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规范:医疗机构内部会制定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严格控制重复用药问题,例如执行“五合理”用药原则,即合理选择药品、合理使用剂量、合理给药途径、合理用药疗程和合理联合用药。
医保政策:部分国家和地区医保政策中也有针对重复用药的规定,如限制同一类药品同时报销的数量,以防止资源浪费和过度医疗。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对重复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以期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从法律法规到具体的医药实践操作,都对重复用药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约束,旨在保护患者的健康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0.2313
33.3mg/L
❖ 坪幅
坪幅即 max
Css min
X0 V(1 ek )
X V(1
0
ek
)
ekt
X0 V
❖ 达坪分数
达坪分数fss(n)指n 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与坪浓 度相比,相当于坪浓度的分数
f (n) = C / C =C0
1 enk 1 ek
❖ 若继续给药则血药浓度在稳态水平上下波动, 随每次给药作周期性变化,药物在体内的消 除速率等于给药速率,此时的血药浓度称为 稳态血药浓度(stedy state plasma concentrtion),亦称坪浓度(plateau level),记为Css。
❖ 当n充分大时,此时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0.69312
1e 6
= 1.333
例题
❖ 卡那霉素的最小有效浓度为10μg/ml, 最大有效浓度为35ug/ml,消除半衰期为 3h,某患者以7.5mg/kg的剂量静脉注射 该药后测得C0=25μg/ml,请问应以多大 剂量及什么样的给药间隔时间重复给药, 才能使该患者的稳态血药浓度在治疗范 围内?
=X0(1+e-kτ) e-kτ+X0 = X0(1+e-kτ+e-2kτ) (X3)min =(X3)maxe-kτ =X0(1+e-kτ+e-2kτ) e-kτ
❖ 第n次给药
(Xn)max= X0(1+e-kτ+e-2kτ+…+e-(n-1)kτ) (Xn)min= X0(e-kτ+e-2kτ+e-3kτ+…+e-nkτ) ❖ 令 r = 1+e-kτ+e-2kτ+…+e-(n-1)kτ
第一节 多剂量给药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单室模型静脉注射
第一次给药 (X1)max=X0 经过一个给药周期τ (X1)min=X0e-kτ 第二次给药
(X2)max=(X1)min+X0=X0(1+e-kτ) (X2)min=(X2)maxe-kτ=X0(1+e-kτ) e-kτ 第三次给药 (X3)max=(X2)min+X0
Cn
C0
1 enk 1 ek
ekt
=
10 ´
1 e8´0.173´6 1 e 0.173´6
´ e 0.173´10
= 2.74 μg/ml
稳态血药浓度
❖ 多剂量给药时,随着给药次数n的增加,血 药浓度不断增加,但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 当n充分大时,血药浓度不再升高,达到稳 态(steady state)水平。
Css min
X0 V(1 ek
)
e
k
例题
❖ 某药具有单室模型特征,表观分布容积为0.4 L/kg, 半衰期为3 h, 若病人体重50 kg,每6 h静注1次,每 次和剂达量到为稳1态0时00第m3gh,的达血到药稳浓态度血。浓。求Cssmax、Cssmin
解:k = 0.693 / t1/2 = 0.693 / 3 = 0.231
lim
n
Cn
lnim(C0
1 enk 1 ek
ekt )
Css
C0
1
1 e
k
ekt
❖ 稳态血药浓度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 变化而变化
❖ 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对于静注来说,当t = 0 时血药浓度最大, 此时即稳态最大血药浓度
Css max
X0 V(1 ek )
❖ 稳态最小血药浓度
当t = τ 时,血药浓度最小,此时即稳态最 小血药浓度
第十章 多剂量给药
多剂量给药概念
❖ 多剂量给药(multiple-dosage regimen)又 称重复给药,是指按一定剂量、一定间隔时间、 多次重复给药,使血药浓度达到并保持在治疗 窗内的给药方法。
❖ 多剂量给药,在每次给予一定剂量时,体内总 有前一次剂量的残余。因此,体内总药量超过 前一次而不断积蓄。随着给药次数增多,体内 药物量不断增加。经过一定时间后,体内血药 浓度逐渐趋向并达到稳定状态。临床上常常通 过多剂量给药以维持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
Cn
C0
1 enk 1 ek
ekt
❖ 最高血药浓度
❖ 最低血药浓度
(Cn )min
C0
1 enk 1 ek
ek
例题
❖ 某单室模型药物半衰期为4 h,静脉注射给药 100 mg,测得初始血药浓度为 10μg/ml,若 每隔6 h给药一次,共8次,求末次给药后10 h的血药浓度
解:t1/2 = 4 h, k = 0.693 / t1/2 = 0.693/4 =0.173
k=0.693/3=0.231 h-1
Css min
Css max
ek
10 35
1 ln 35 5.4h 0.231 10
将C0=25μg/ml代入得
Css max
C0 1 ek
25 1 e0.2315.4
35.1g / ml
Css min
C0 1 ek
ek
Css max
ek
35.1 e0.2315.4
Css max
X0 V(1 ek )
=
1000 0.4 50 (1 e0.2316 ) = 66.7 mg/L
Css min
X V(1
0
ek
)
e
k
=
0.4
1000 50 (1
e 0.2316
)
e0.2316=16.7
mg/L
Cs3s
X0 V(1 ek )
ekt
=
1000 0.4 50 (1 e0.2316 )
re-kτ= e-kτ+e-2kτ+e-3kτ+…+e-nkτ 相减得 r- re-kτ= 1- e-nkτ
r
1 enk 1 ek
❖ 多剂量函数
1 enk r 1 ek
n为给药次数,τ为给药周期
❖ 由单剂量一室模型静脉注射的药时曲线方 程 ,引入多剂量函数可得多剂量给药的药 时曲线方程:
ekt
ss
n
ss
C0
1 1 ek
ekt
= 1- e -n kτ
❖ 蓄积系数
即积累系数或蓄积因子R,指坪浓度与第1 次给药后的浓度的比值.
R=C /C = X
V(1
0
e
k
)
ekt
ss 1
C0 ekt
1
= 1 ek
❖ 例:某药半衰期为6 h,每天静注2次,求其蓄
积系数
R= 1
1 ek
=
1
10.1g / ml
二、单室模型间歇静脉滴注给药
❖ 特点:间歇静脉滴注给药可避免单次静脉注 射可能出现的瞬时血药浓度过高所产生的副 作用,因此比单次静脉注射给药有更好的耐 受性。
❖ 一般情况下,规定从上一次滴注开始到下一 次滴注前为给药间隔时间τ,每次滴注一定 时间T,然后停止滴注τ-T时间,接下来再进 行下一次滴注,如此反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