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中医内科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病理转化: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理转化:一是阴损及阳, 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是病久入络,血脉瘀滞。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主症: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 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 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次症:神疲乏力。临床上“三多一少”症状可 并见,也可只见一、二症,或“三多一少”症状 不显著,仅见乏力、口干咽燥。部分病人常因眩 晕、肺痍、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就诊,或 健康体检时被发现。部分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 呕吐、腹痛、呼吸深大,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2)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辛辣杳燥、 煎炸烧烤,使脾胃损伤而致运化失 职,可内生湿热、痰火,积热内蕴, 化燥伤津;或有胃肠结热,消谷耗 液,热伤气阴,则发为消渴病。
(3)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如郁怒不解, 气郁化火,郁热伤阴耗气;或劳心竭 虑,营谋强思等劳伤心脾,耗伤阴血, 致阴虚火旺,火热内燔,上蒸肺津, 中灼胃液,下耗肾阴而发为消渴。正 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 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
口渴日益严重,饮水增加,近日口干舌燥、烦渴多饮,日饮 6杯水(约3000mL),兼见小便频数量多,舌边尖红, 苔薄黄,脉洪数。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为何病?当辨为何证? 2.本病的临床特征是什么?本病应与哪些病证相鉴别?要确
诊还需做哪些检查? 3.中医如何治疗?选何方药?怎样调护? Nhomakorabea 【概述】
概念
消渴
卢老师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消渴的概念、诊断、辨证论证。 2.熟悉消渴的类证鉴别、预防调护方法。 3.了解消渴的病因病机、演变与预后。
技能要求 1.能够正确诊断消渴并为患者进行辨证论治。 2.能够熟练地为消渴患者进行预防与调护指导。
案例导入
王某,男性,46岁。因“口干,口渴3周” 于2017年3月6日来诊。 患者3周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口干,饮水可缓解,后口干、
(4)年老劳倦
年高体虚,劳逸失度,或房劳伤肾, 阴精亏损,虚火内生,发为消渴。 《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室过 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 热则肾燥,肾燥则渴。”指的是房劳 过度,损伤肾精,可致虚火内生,火 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 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5)邪毒所伤
《金匮要略》立专篇讨论,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诸病源候论》论述其并发症:“其病变多发 痈疽。”
刘完素《三消论》为我国第一部消渴病专著。 《证治要诀》明确提出上、中、下消的分类。 《证治准绳》对三消的临床分类做了规范: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 数有膏为下消。”
西医范围
西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神经性多尿症等可 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外感温热邪毒,或过服温燥壮阳 药物,不仅可直接伤阴劫液,进而 也可伤气,日久使燥热内生,气阴 亏耗,则可引发消渴病。
2.病机概要
(1)基本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
(2)病位: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有 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2)病史
1)病史特征:多发于中年以后,体质偏颇, 劳倦,平素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燃,肥胖, 缺乏运动,或平素情志不调之人多见,部分有 家族史。青少年期发病者,多病情较重。
2)诱发因素:体质因素、饮食不节、情志失 调、年老劳倦、外感邪毒等。
(3)相关检查
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糖化血红 蛋白,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确定诊断。对空腹 血糖正常或可疑升高,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可疑升高 等有糖尿病怀疑的患者,都不能完全肯定或否定糖尿 病,均必须依赖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最后诊断。 病情较重时,尚需查血尿素氮、肌酊,了解肾功能情 况;查血酮,了解有无酮症酸中毒;查二氧化碳结合 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了解酸碱平衡及电解 质情况。
【病因病机】
消渴病的病因较复杂,禀赋不足、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均可导致消渴。
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病机 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 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年老劳倦、 邪毒所伤等引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主要病因
(1)体质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致五 脏柔弱,体质偏颇,如素体阳明胃 热、少阴阴虚、厥阴肝旺、少阳气 郁体质等所形成的内热、阴虚常是 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而其 中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本病。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 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机 主要是禀赋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且多 与血瘀密切相关。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口渴多 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 味等。
历史沿革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内经》 还有消瘴、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 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 渴的原因,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3)病理性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本病特点。肺、胃(脾)、肾阴虚为本 (以肾虚为主),燥热、阳亢为标;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消渴病虽有在肺、 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输布,则脾胃不得 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 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症常可 并见。
2.病证鉴别
(1)消渴与口渴症
口渴症是指口渴欲饮,饮水能止渴的一个 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 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 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 多尿、尿甜、消瘦等消渴的特点。而消渴渴 而多饮,饮水不止渴。
(2)消渴与疫病
疫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 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 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常伴烦热、多汗、 心悸、手颤等,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其中 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 球凸出、颈前有肿物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 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也无血糖、尿糖 异常现象。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主症: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 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 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次症:神疲乏力。临床上“三多一少”症状可 并见,也可只见一、二症,或“三多一少”症状 不显著,仅见乏力、口干咽燥。部分病人常因眩 晕、肺痍、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就诊,或 健康体检时被发现。部分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 呕吐、腹痛、呼吸深大,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2)饮食失节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辛辣杳燥、 煎炸烧烤,使脾胃损伤而致运化失 职,可内生湿热、痰火,积热内蕴, 化燥伤津;或有胃肠结热,消谷耗 液,热伤气阴,则发为消渴病。
(3)情志失调
长期过度的情志刺激,如郁怒不解, 气郁化火,郁热伤阴耗气;或劳心竭 虑,营谋强思等劳伤心脾,耗伤阴血, 致阴虚火旺,火热内燔,上蒸肺津, 中灼胃液,下耗肾阴而发为消渴。正 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 愁郁,内火自燃,乃消证大病。”
口渴日益严重,饮水增加,近日口干舌燥、烦渴多饮,日饮 6杯水(约3000mL),兼见小便频数量多,舌边尖红, 苔薄黄,脉洪数。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为何病?当辨为何证? 2.本病的临床特征是什么?本病应与哪些病证相鉴别?要确
诊还需做哪些检查? 3.中医如何治疗?选何方药?怎样调护? Nhomakorabea 【概述】
概念
消渴
卢老师
【学习目标】
知识要求 1.掌握消渴的概念、诊断、辨证论证。 2.熟悉消渴的类证鉴别、预防调护方法。 3.了解消渴的病因病机、演变与预后。
技能要求 1.能够正确诊断消渴并为患者进行辨证论治。 2.能够熟练地为消渴患者进行预防与调护指导。
案例导入
王某,男性,46岁。因“口干,口渴3周” 于2017年3月6日来诊。 患者3周前无明显原因开始出现口干,饮水可缓解,后口干、
(4)年老劳倦
年高体虚,劳逸失度,或房劳伤肾, 阴精亏损,虚火内生,发为消渴。 《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室过 度,致令肾气虚耗故也,下焦生热, 热则肾燥,肾燥则渴。”指的是房劳 过度,损伤肾精,可致虚火内生,火 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 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
(5)邪毒所伤
《金匮要略》立专篇讨论,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诸病源候论》论述其并发症:“其病变多发 痈疽。”
刘完素《三消论》为我国第一部消渴病专著。 《证治要诀》明确提出上、中、下消的分类。 《证治准绳》对三消的临床分类做了规范: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 数有膏为下消。”
西医范围
西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神经性多尿症等可 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外感温热邪毒,或过服温燥壮阳 药物,不仅可直接伤阴劫液,进而 也可伤气,日久使燥热内生,气阴 亏耗,则可引发消渴病。
2.病机概要
(1)基本病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
(2)病位: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有 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2)病史
1)病史特征:多发于中年以后,体质偏颇, 劳倦,平素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燃,肥胖, 缺乏运动,或平素情志不调之人多见,部分有 家族史。青少年期发病者,多病情较重。
2)诱发因素:体质因素、饮食不节、情志失 调、年老劳倦、外感邪毒等。
(3)相关检查
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糖化血红 蛋白,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确定诊断。对空腹 血糖正常或可疑升高,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可疑升高 等有糖尿病怀疑的患者,都不能完全肯定或否定糖尿 病,均必须依赖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最后诊断。 病情较重时,尚需查血尿素氮、肌酊,了解肾功能情 况;查血酮,了解有无酮症酸中毒;查二氧化碳结合 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了解酸碱平衡及电解 质情况。
【病因病机】
消渴病的病因较复杂,禀赋不足、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均可导致消渴。
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病机 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 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年老劳倦、 邪毒所伤等引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主要病因
(1)体质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致五 脏柔弱,体质偏颇,如素体阳明胃 热、少阴阴虚、厥阴肝旺、少阳气 郁体质等所形成的内热、阴虚常是 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而其 中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本病。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 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病机 主要是禀赋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且多 与血瘀密切相关。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口渴多 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 味等。
历史沿革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内经》 还有消瘴、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 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 渴的原因,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3)病理性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本病特点。肺、胃(脾)、肾阴虚为本 (以肾虚为主),燥热、阳亢为标;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消渴病虽有在肺、 胃、肾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响。如肺燥津伤,津液失于输布,则脾胃不得 濡养,肾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热偏盛,上可灼伤肺津,下可耗伤肾阴;肾阴 不足则阴虚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终致肺燥胃热肾虚,故“三多”之症常可 并见。
2.病证鉴别
(1)消渴与口渴症
口渴症是指口渴欲饮,饮水能止渴的一个 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 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 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 多尿、尿甜、消瘦等消渴的特点。而消渴渴 而多饮,饮水不止渴。
(2)消渴与疫病
疫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 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 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常伴烦热、多汗、 心悸、手颤等,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其中 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 球凸出、颈前有肿物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 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也无血糖、尿糖 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