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消渴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六章3.消渴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六章3.消渴

并发症的治疗
1.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 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 益精补血,方用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加 减; 2.疮毒痈疽:治以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方 用五味消毒饮; 3.肺痨、水肿、中风、胸痹心痛:见有关章 节论治。
并发症的治疗
4. 脱疽(糖尿病足):阴伤气耗、阴寒下注, 经脉阻滞所致。 • 治疗宜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加用温经散 寒、破血通络之品。如阳和汤,麻黄、附 子、细辛、路路通、地龙、穿山甲等。 • 急性期也可见热毒壅盛,可用仙方活命饮, 四秒勇安汤。 • 还可配合外用药,如三黄汤,生肌玉红膏。
阴阳两虚
3.治法: 滋阴温阳益肾 4.方药: 金匮肾气丸. 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
5.临床应用 (1)兼五更泄泻者,合四神丸 (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肉豆蔻) (2)早泄着,酌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 (3)阴阳气血俱虚者,选用鹿茸丸加减。
阴阳两虚
临床辨识: 该型多见于糖尿病后期,病程最长,合并症 最多,血清胰岛素严重不足,分泌功能受 损。
1.辨证依据 (1)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消谷善饥,身体渐瘦 (2)兼症:大便秘结,四肢乏力,皮肤干燥 (3)舌象:舌质红而干,苔薄黄或苔少 (4)脉象:脉滑数或弦细或细数
津伤躁热
2. 辩证分析: 燥热内生,肺胃津伤——烦渴多饮,口干舌燥,消谷 善饥 肺失治节,肾关不固——尿频量多 水谷精微,输布失常,直趋下行,机体失养——身体 渐瘦,尿甜 津伤肠躁——大便秘结 躁热偏盛——舌红、苔黄、脉滑数 津伤为主——舌质红而干、苔少、脉弦细或细数
病机转化(消渴变证或称并发证):
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 心痛、中风、四肢麻木
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 水肿 瘀阻络脉,热毒内生或疮毒外袭 — 疮疡、痈疽 正气亏虚,感染痨虫 — 肺痨 肝肾阴亏,耳目失养— 视朦、耳聋

什么是中医中的“消渴”?

什么是中医中的“消渴”?

什么是中医中的“消渴”?一、消渴的定义及特点消渴是中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疾病范畴。

它指的是一种具体的病症表现,即患者口渴异常、多饮水、多尿频尿等症状。

在中医中,消渴被归类为“痰热内盛”或“津液亏虚”等证型。

消渴的特点是病情持续时间长、症状较为明显,且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二、消渴的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痰热内盛:痰热内盛是导致消渴的重要病因之一。

痰属于湿,热属于火,二者结合会产生痰热,进而导致消渴。

常见的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过劳劳累等。

2. 津液亏虚:津液是人体所需的重要液体之一,它具有滋养身体、润泽组织等重要作用。

当津液亏虚时,身体无法正常调节水分的代谢,进而产生口渴、多饮水、多尿频尿等症状。

三、消渴的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消渴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有五味子、黄柏、麦冬等,它们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消渴的症状。

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治疗消渴的重要环节之一。

患者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此外,还需适量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3. 中医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消渴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针灸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从而缓解消渴的症状。

四、中医消渴治疗的优势1. 效果持久:中医治疗消渴注重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根本上解决了病因,因此其疗效持久,不易复发。

2. 无副作用:中医治疗消渴主要采用中药、饮食调理和针灸等非药物方法,无需长期服药,因此不存在很大的副作用。

3. 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和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内部的某种失衡,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在消渴治疗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中医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前,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中医内科学》消渴

《中医内科学》消渴

《中医内科学》消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方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变多发痈疽。

”纱+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

刘河间对其并发症作了进一步论述,《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

元·张子和《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明确提出上、中,下之分类。

《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沦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明清及其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则及方药,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根据消渴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指西医学的糖尿病。

它如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亦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消渴病的病因比较复杂,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均可导致消渴。

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其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一、病因·Ⅱ.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

《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中医内科学消渴病

中医内科学消渴病
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 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 力。
治则治法选择依据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针对上消证型,治宜清热润肺、生津 止渴,以缓解烦渴多饮等症状。
滋阴固肾,润燥止渴
针对下消证型之肾阴亏虚证,治宜滋 阴固肾、润燥止渴;阴阳两虚证则以 温阳滋肾固摄为治则。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针对中消证型,治宜清胃泻火、养阴 增液,以改善多食易饥、口渴等症状 。
03
04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定期洗澡,注意个人卫生,避 免皮肤破损。
中药外敷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功效的中药进行外敷,如金银
花、连翘等。
内服清热解毒药
根据病情选用适当的清热解毒 中药内服,以缓解症状。
避免搔抓
避免用手搔抓患处,以免加重 感染。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
定期进行心脑血管检查
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监测。
与他人交流
积极与家人、朋友交流沟 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 历,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 和孤独感。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血糖
预防并发症
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和饮食结构。
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感染;定 期检查身体各部位功能状况,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遵医嘱用药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按时按量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不要随意 更改剂量或停药。
房室不节
房劳过度可损伤肾精,导致肾阴亏虚,虚火内生,上灼肺胃阴津,下伤肾阴,发 为消渴。
阴虚燥热基本病机探讨
阴虚为本
消渴病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则热盛,热盛则阴更虚,两者互为因果。消渴病的病变脏 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 消谷,下劫肾阴则肾燥阴亏。

中医内科学之消渴课件

中医内科学之消渴课件

01
多饮:口渴多饮,饮水量明显增加
02
多食:食欲亢进,食量明显增加
03
多尿:尿量明显增加,尿频、尿急
04
消瘦: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乏力倦怠
2 消渴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性、病势 等。
病位:消渴的病 位主要在肺、胃、 肾等脏腑。
病因:消渴的病因 包括饮食不节、情 志失调、劳逸失度、 外感六淫等。
消渴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和尿糖增多。
02
消渴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03
消渴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等。
04
消渴的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
01
中医理论: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
03
结合治疗:中西医结 合,优势互补
病性:消渴的病性 包括阴虚、阳虚、 气虚、血虚等。
病机:消渴的病机 包括阴虚燥热、气 阴两虚、阴阳两虚 等。
病势:消渴的病势 包括急性、慢性、 反复发作等。
治疗原则
整体观念:根据患者体质、病情、病程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 进行辨证分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水分平衡
06 避免饮酒,以免加重
病情
生活调护
饮食调护:注意饮食清淡,少食 01 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运动调护:适当进行运动,如散
02
步、慢跑、瑜伽等 情绪调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 03 情绪波动过大 生活习惯调护:保持良好的作息 0 4 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4 消渴的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认识
01
标本兼顾:在治疗过程中,既要重视消除症状, 又要重视调理脏腑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消渴的中医概念

消渴的中医概念

消渴的中医概念消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也称为“消渴病”。

它在中医学中属于内科范畴,主要特点是多饮、多尿、口渴、消瘦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发生与中气(脾胃功能)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常见的病因包括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刺激食物、精神过度紧张等。

这些因素导致脾胃功能紊乱,消化吸收能力下降,营养物质无法充分吸收和利用,进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水液代谢障碍。

消渴的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口渴、消瘦等。

多饮指的是患者口渴难解,时刻渴求饮水。

多尿则是指患者尿量明显增多,尿频,尿液稀瘀清,味甘清。

口渴指的是患者总感觉口干舌燥,渴欲解渴。

消瘦则指患者体重减轻,形体消瘦。

中医学中认为消渴病主要是由脾胃虚弱所致,治疗上的重点是调理脾胃、健脾益气。

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苦参、山药等,中药水煎服用。

另外,还可以配合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理脏腑功能。

食疗方面,可适当增加摄入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过多糖分的摄入。

除了药物治疗和食疗调理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生活细节,改善生活习惯。

首先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其次,要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此外,还要适量的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改善体内气血运行不畅的状况。

总结起来,消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常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口渴、消瘦等。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治疗重点是调理脾胃、健脾益气。

除了药物治疗和食疗调理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生活细节,改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对于消渴病的治疗,需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消渴中医名词解释

消渴中医名词解释

消渴中医名词解释
消渴是一种中医术语,指的是一种病症,即尿频、多饮、多食等症状的后遗症。

消渴主要与肾脏功能失调、体内津液损伤有关。

根据中医理论,消渴属于“消渴饮”范畴,分为虚渴和实渴两类。

虚渴主要是指肾阴虚、脏腑功能失调等引起的病症,多见于长期慢性病、体弱多病者。

虚渴的特点是尿频、口渴、多饮、多食,但尿量较多且颜色淡,口干咽燥,舌苔薄白或无苔,脉细弱。

实渴则是指肾阳虚、体内津液受损等引起的病症,多见于长期疾病、过度劳累者。

实渴的特点是尿频、口渴、多食,且尿量较多但颜色浓,口干咽燥,舌质红,脉数而细。

消渴的治疗在中医中主要采用滋养肾阴、疏利水道、补充津液的方法,具体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证候类型和辨证施治原则来确定。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拔罐等。

同时,改善饮食、生活习惯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如适量饮水、少吃辛辣食物等。

中医内科学——消渴

中医内科学——消渴

中医内科学——消渴一、概念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

该病属常见病。

二、病因病机1.饮食失节2.情志不调3.劳欲过度4.禀赋虚弱三、诊断要点1.以多饮、多食、多尿及原因不明之消瘦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2.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不明显,以肺痨、眩晕、胸痹心痛、水肿、中风、眼疾、疮痈等病症,或因烦渴、烦躁、神昏等病就诊,或无症状,体检时发现本病者。

3.血糖测定一般可作出诊断。

必要时可做葡萄糖耐量试验、C肽释放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尿比重及相关理化检查有助于诊断。

四、鉴别诊断1.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外感热病之实热证为多见,与本病的口渴有相似之处。

但此类口渴多随所患疾病而出现相应症状,无多尿、多食、消瘦及血糖高等临床表现,一般可以区别。

2.瘿病:证属气郁痰结,阴虚火旺者,常见多食易饥、消瘦等症。

与消渴之多食、消瘦相似。

但瘿病还有心悸、多汗、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等症状和体征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无明显的多饮、多尿症状及血糖偏高。

二者一般不难区别。

五、辨证要点1.辨病位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病位以肺胃肾为主。

根据证候不同,其肺燥、胃热、脾虚、肾亏的程度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津伤燥热多是肺胃的病变,阴精亏虚多责于肾,气阴两虚常是脾肾不足,阴阳两虚则更以脾肾衰惫为主。

2.辨标本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常互为因果。

因病程的长短以及病情程度的不同,阴虚和燥热的表现又有侧重。

一般病初以燥热多见;病程迁延者,则以阴虚或气阴两虚为主兼有燥热;或日久病重阴损及阳,则可见阴阳两虚之证。

瘀血作为标证之一,常兼夹于消渴的病程中。

3.辨本症与并发症多饮、多食、多尿及消渴为消渴病的基本临床表现。

随着病情的进展,其并发症就逐渐显现,常见的并发症有眼疾、痈疽、肺痨、心脑疾病、水肿、肢体麻木等。

少数病久或老年患者可以本症不明显,而以并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须认真辨别。

中医内科学之消渴课件

中医内科学之消渴课件

整体观念:注 重整体观念, 调整脏腑功能, 恢复阴阳平衡
标本兼治:既 要治疗症状, 又要治疗病因, 达到标本兼治 的效果
预防为主:注 重预防,调整 生活方式,避 免诱发因素, 防止病情加重
常用方剂
01
消渴方:主 治上消,清 热润肺,生 津止渴
02
玉女煎:主 治中消,清 热润燥,养 阴生津
03
六味地黄丸: 主治下消, 滋阴补肾, 固精缩尿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平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 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谢谢
中医内科2. 消渴的辨证论治
03. 消渴的预防与调护
1 消渴概述
消渴的定义
中医内科学中的消渴是指以多饮、多食、多
01
尿、形体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02
消渴的病因包括内伤和外感,内伤主要是指 脏腑功能失调,外感主要是指感受外邪。
03
消渴的病机主要是阴虚燥热,导致津液不足, 不能正常输布和排泄。
禀赋不足:先天不
4 足,肾精亏虚,不 能化生津液,导致 消渴。
外感六淫:感受外 邪,侵袭肺、胃、
5 肾等脏腑,导致脏 腑功能失调,水谷 精微不能正常输布, 形成消渴。
消渴的临床表现
01 多饮:口渴,饮水量 增加
02 多食:食欲亢进,进 食量增加
03 多尿:尿量增加,夜 尿增多
04 体重减轻:消瘦,乏 力,精神不振
2 消渴的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证分型:分为上消、中消、 下消三种类型
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 津、补气健脾、活血化瘀等
辨证依据:根据症状、舌脉、 病程等综合分析

中医内科学——消渴

中医内科学——消渴

中医内科学——气血津液病证:消渴【定义】消渴是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阴虚内热,以多饮、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西医学的糖尿病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其他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的疾病或症状,如尿崩症等,亦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病位】肺、胃、肾为主要病变脏腑,尤以肾为关键。

【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2.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显著,但若于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以及病久并发眩晕、肺痨、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病证者,应考虑消渴的可能性。

3.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二)鉴别诊断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

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

2.瘿病瘿病之气郁化火、阴虚火旺证,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

其中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

【辨证论治】(一)上消肺热津伤临床表现:口渴多饮,口舌干燥,尿频量多,烦热多汗;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

(二)中消1.胃热炽盛临床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

2.气阴亏虚临床表现: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代表方:七味白术散。

(三)下消1.肾阴亏虚临床表现: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中医临床课程:中医内科学--消渴[南开大学]

中医临床课程:中医内科学--消渴[南开大学]
消渴
【概述】
1、定义:
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 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征:“三多一少”。
2、历史沿革:
《内经》:首载消渴之名,认为五脏虚弱, 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 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素问·奇病论篇》:“此肥美之所发也,此 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 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高。
多奇渴狂饮,饮水不止, 一日断水可死亡;尿量多, 日排尿量少者2500ml,多者 可达10000ml以上;尿清如水, 尿比重在1.010以下,尿糖阴 性,血糖正常。
3、相关检查:
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尿糖、尿比重 血尿素氮、肌酐 血酮 二氧化碳结合力 血钾、钠、钙、氯
【辨证论治】
治法:补肾养阴,益阳固摄。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常用药:
❖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五味子→固肾益精 ❖怀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 ❖茯苓→健脾渗湿 ❖附子、肉桂→温肾助阳
加减:
❖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 金樱子等益肾收摄;
❖身体困倦,气短乏力者→加党参、黄芪、黄精补 益正气;
[7 gaɪnɪ5k ɔləd ʒɪst] obstetrician [7ɔbste5triʃən]
眼科医生 眼科专家
耳鼻喉科医生
口腔科医生 牙科医生
eye doctor / oculist [5ɔkju:list]
ophthalmologist [7ɔfθæl5mɔlədʒist] ENT doctor otolaryngologist [7əutəu7læriŋ5ɡɔlədʒist] stomatologist [7stəumə5tɔlədʒist] dentist [ 5dentist]

中医内科学消渴

中医内科学消渴

整理课件
6
《外台秘要·消渴消中门》:最先记载消渴 尿甜的发现,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 论述。
❖引《古今录验方》:“渴而饮水多,……小便 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引祠部李郎中云:“消渴者,……每发即小便 至甜”,服药后,“得小便咸若如常”。
整理课件
7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治》:立专篇 加以论述,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整理课件
13
《慎斋遗书·渴》:治消渴强调以调养脾 胃为主,特别重视养脾阴。
❖“盖多食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不足也。”
❖“专补脾阴之不足,用参苓白术散。”
整理课件
14
3、范围:
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 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 治。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10
《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 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
❖“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 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 谓肾消) 。”
整理课件
11
《三消论》:提倡三消燥热学说,主张治 三消当以清热泻火,养阴生津为要。
❖“饮食服饵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宣平, 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 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
>=11.1mmol/l,糖整尿理课病件前期的人群中70%是孤立的IGT
18
糖尿病分型
临床分型
特点
1型糖尿病 (5-10%) β细胞被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 (90-95%) 胰岛素抵抗及(或)胰岛素分泌缺陷
妊娠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在妊娠期间出现或第一次被诊断

中医内科学对消渴的论述

中医内科学对消渴的论述

中医内科学对消渴的论述消渴一、概念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古代亦称“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二、古代文献《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素问·奇病论篇》:此肥美之所发也。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 五变》:怒则气上逆,胸中畜积,血气逆流,… …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其病变多发痈疽”。

《宣明论方·消渴总论》:“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

《儒门事亲·三消论》:“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

《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三、证候特征1.“三多一少”2.年龄体质四、与西医学的联系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西医学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

五、糖尿病诊断有关知识六、尿崩症诊断七、病因病机1.病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2.禀赋不足(阴虚体质)——内因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脾失健运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忧郁恼怒、思虑过度→肝气郁结,郁久化火→消灼肺胃阴津→消渴房室不节、劳欲过度→ 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固摄无权→上燔肺胃↗3.病因病机(1)病变机理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

(2)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

(3)病变关系到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4)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

4.病机燥热在肺——肺燥津伤——多饮↘热壅于胃——消灼胃液——多食→肾为关键虚火在肾——封藏失职——多尿↗5.消渴病日久病机转化:(1)阴损及阳,阴阳俱虚(2)病久入络,血脉瘀滞6.消渴病日久常见变证:(1)痈疽——燥热内结,血络不畅,蕴毒成痈(2)雀盲——精血不能上承(3)肺痨——肺燥阴伤,痨虫侵入(4)中风——阴虚阳亢,痰瘀阻络(5)水肿——脾肾阳衰,水湿内聚八、诊断1.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

中医知识: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之消渴

中医知识: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之消渴

中医知识: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之消渴
今天总结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关于消渴的内容。

消渴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阴虚内热,表现以多饮、多食、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

多因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原因导致。

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但根据其程度的轻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及肺燥、胃热、肾虚之别。

通常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

《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

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

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中上消为肺热津伤证。

中消分为胃热炽盛证,气阴亏虚证。

下消分为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

消渴病若失治误治,则病变累及多个脏腑,病变影响广泛,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

肝肾亏虚,失去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呈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等疾患。

若脉络瘀阻,毒蕴成脓,则发为疮疖痈疽等。

[例题]消渴病变的主要脏腑为( )
A.肝脾肾
B.心肝肾
C.肺胃肾
D.脾胃肾
[答案]C。

解析:消渴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在肺,中消在胃,下消在肾。

肺为水上之源,敷布津液,燥热伤肺,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燥热伤脾胃,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①特征性的症状:口渴多饮、多食易饥、 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
②可能性的症状:病久出现肢体麻木、 眩晕、水肿、胸痹心痛、中风、雀盲、痈 疮等病症者。
③家族史:消渴家族史、饮食不节生活 史(供诊断参考)。
2、相关检查:
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 葡萄糖耐量试验 尿糖、尿比重 血尿素氮、肌酐 血酮 二氧化碳结合力 血钾、钠、钙、氯
胸痹心痛、中风等。
2、治疗原则:
治疗大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结合具体病情,做相应处理: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 ❖健脾益气; ❖滋补肾阴; ❖温补肾阳。
3、证治分类:
⑴上消 ⑵中消 ⑶下消 ⑷伴发情况
⑴ 上消
肺热津伤证
肺热津伤证
主症:口渴多饮,口舌干燥。 兼次症:尿频量多,烦热多汗。 舌象:舌边尖红,苔薄黄。 脉象:脉洪数。 证机概要:肺脏燥热,津液失节。
《备急千金要方》:最先指出饮食调摄对本 病防治的重要性。
❖“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 面”
《宣明论方·消渴总论》:对其并发症作了 进一步论述。
❖“可变为雀目或内障。” ❖“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之类”
《三消论》:提倡三消燥热学说,主张治 三消当以清热泻火,养阴生津为要。
❖“饮食服饵失宜,肠胃干涸,而气液不得宣平, 或耗乱精神,过违其度,或因大病阴气损而血 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
❖“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 胃燥热之甚,济人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 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 已。”
《证治要诀·消渴》:治疗注重益气,对 三消预后及并发症有新的发现。
❖“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久久不治,气尽 虚,则无能为力矣。”
❖“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气在溺桶中滚涌, 其病为重。”
《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 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规范。
❖“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 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 谓肾消) 。”
《慎斋遗书·渴》:治消渴强调以调养脾 胃为主,特别重视养脾阴。
❖“盖多食不饱,饮多不止渴,脾阴不足也。”
❖“专补脾阴之不足,用参苓白术散。”

房 事
肾 精
虚 火
虚 肺

不 节
亏 虚
内 生
燥 胃


病因病机 小结
禀赋不足 精亏液竭 饮食失节 积热内蕴
阴津 亏损
情志失调 郁久化火 劳逸失调 肾精亏损
燥热 偏胜
肺 胃 消渴 肾
病因病机 小结
病 性: 本虚标实 病机特点:阴津亏损为本
燥热偏胜为标 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胃、肾,
尤以肾为关键。
①胃热炽盛证
主症:多食易饥。 兼次症: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 舌象:苔黄。 脉象:脉滑实有力。 证机概要:胃火内炽,胃热消谷,耗伤津液。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常用药:
❖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 ❖玄参、玉竹、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 ❖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辨病位:
❖上消: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为突出者; ❖中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 ❖下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
辨标本:
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初起——以燥热津伤为主
病久——气阴两虚为主
阴虚 阴阳俱虚。
辨本症与并发症:
❖本症: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 ❖并发症:痈疽、眼疾、耳聋、肺痨、水肿、
病因病机 小结
阴伤燥热 津液直趋下行 多尿


肺不布津 口渴,多饮

脾胃失养,肾阴失润
燥热所伤 灼伤津液 口渴,多饮

胃火炽盛 消腐水谷 多食善饥

脾不散精 水谷精微下泄 尿甜 消
肌肤失养 形体消瘦
上灼肺阴,下耗肾阴
病因病机 小结
肾阴亏损 上炎心肺 烦渴多饮

中灼脾胃 多食善饥 消瘦 下
虚火内生 固摄失权 多尿
加减:
❖大便秘结不行→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增水 行舟”。
❖燥热内炎,热毒较盛,口舌生疮→黄连解毒汤
②气阴亏虚证
主症: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 少。
兼次症:精神不振,四肢乏力,体瘦。 舌象:舌质淡红,苔白而干。 脉象:脉弱。 证机概要:气阴不足,脾失健运。
治法:益气健脾,生津养胃。
代表方:生脉散合七味白术散加减。
❖“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见,或手足偏 废如风疾,非风也。”
《医贯·消渴论》:力主三消肾虚学说, 提倡治三消当以治肾为本。
❖“人之水火得其平,气血得其养,何消之有? 其间摄养失宜,水火偏胜,津液枯槁,以致龙 雷之火上炎,熬煎既久,肠胃合消,五脏干 燥,……故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 急,唯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丸随证而服,降 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

精微下注 尿甜
病因病机 小结
病理 阴虚,瘀血内生 (因虚成瘀,因瘀致虚)
脏腑虚损,变证百出
并发症
疮疡、痈疽——阴虚燥热瘀阻、气阴两虚,易感热毒
中风——肝肾亏虚,阴虚阳亢
胸痹——心失濡养,心脉闭阻 麻木——气阴两虚,血脉失养,经络不和
雀目、内障,耳聋——肝肾亏虚,瘀血阻滞,耳目失养 水肿,泄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 肺痨——阴虚燥热肺失滋养 昏迷脱厥——阳竭阴亡 脱疽——阴伤气耗,阴寒下注,经脉阻滞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 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 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 坚,小便即数。”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 之。”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初步认识到体 育疗法对治疗消渴的意义,并对其并发症有 所论述。
尿甜等症。
眼突,颈部一侧或两
侧肿大等症。
③消渴与渴病(尿崩症)(非教材内容):
消渴
渴病(尿崩症)
相同点
均有口渴多饮、尿频量多。
不同点
伴多食易
饥、消瘦、尿
甜等症,尿糖
阳性,血糖升
高。
多奇渴狂饮,饮水不止, 一日断水可死亡;尿量多, 日排尿量少者2500ml,多者 可达10000ml以上;尿清如水, 尿比重在1.010以下,尿糖阴 性,血糖正常。
3、范围:
糖尿病
尿崩症
【病因病机】
1、病因:
①禀赋不足 ②饮食失节 ③情志失调 ④劳逸失度
①禀赋不足

天 禀
精 气
肾 不
精 亏

赋 不
不 足
藏 精
液 竭


②饮食失节
































③情志失调
























④劳逸失调
❖尿量多而混浊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 金樱子等益肾收摄;
❖身体困倦,气短乏力者→加党参、黄芪、黄精补 益正气;
❖阳虚畏寒者→酌加鹿茸粉0.5g冲服,以启动元阳, 助全身阳气之气化。
❖阳痿→巴戟天、淫羊藿温肾助阳 ❖肢体麻木,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活血通络→黄
芪桂枝五物汤或补阳还五汤 ❖痰瘀互结→瓜蒌、薤白、半夏
⑷伴发情况
①瘀血 ②并发症
①瘀血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
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 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 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方药。
常用药: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 或配用降糖活血方。
②并发症
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本病的同 时,积极治疗并发症。
临床特征:“三多一少”。
2、历史沿革:
《内经》:首载消渴之名,认为五脏虚弱, 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 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素问·奇病论篇》:“此肥美之所发也,此 人必数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 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 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 热则消肌肤,故名消瘅。”
《四圣心源·消渴》:认为消渴之病责之 于肝,成为本病从肝论治的理论依据。
❖“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 火为表里,……凡木之性专欲疏泄,……疏泄 不遂……则相火失其蛰藏。”
《医醇賸义·三消》:补充发展了化痰利 湿的治法。
❖“上消者,……当于大队清润中,佐以渗湿化 痰之品,盖火盛则痰燥,其消烁之力,皆痰为 之助虐也,逢原饮主之;中消者,……痰入胃 中与火相乘,为力更猛,食入即腐,易于消 烁,……清阳明之热,润燥化痰,除烦养胃汤 主之;下消者,肾病也,……急宜培养真阴, 少参以清利,乌龙汤主之。”
常见并发症:白内障、雀盲、耳聋、疮毒痈疽、 肺痨、水肿、中风等。
雀盲、耳聋→滋补肝肾,益精补血→杞菊地黄
丸或明目地黄丸或石斛夜光丸
糖尿病肾病 肾脏损害逐渐加重直至肾衰竭
肾脏早期损害 微量的蛋白尿
肾脏损害加重 大量的蛋白尿
肾 衰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进行性下降直至失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