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探索

合集下载

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方法路径

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方法路径

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方法路径说到核心素养,大家可能觉得有点高大上,其实呢,它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培养能力”,就像古人云的“文武双全”,而今天我们聊的就是怎么把这些能力真真正正地带进课堂,让学生们不仅能学会知识,还能学会用知识解决问题。

说白了,就是让课堂更接地气,让学习更有用。

1. 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1.1 认清核心素养的目标咱们首先得搞清楚,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这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指学生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

就像咱们开车需要知道路标,学会使用导航,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学习”这条路上必备的“驾驶技能”。

它包括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等,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不仅会做题,更会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1.2 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核心素养这么重要?其实啊,社会在不断变化,我们今天学的东西很可能在未来就不那么重要了,但核心素养,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就像是吃饭的筷子,永远都需要。

所以,课堂上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方法和思维,让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2. 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教学2.1 设计贴近生活的学习任务课堂上啊,咱们可以用一些贴近实际的任务来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

举个例子,数学课上别光让学生做题,可以让他们设计一个预算表,规划一次“假期旅行”的费用,这样不仅能学会数学知识,还能学会理财和计划。

生活中的这些小事,能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实际意义,更容易记住和掌握。

2.2 组织合作学习和讨论合作学习可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秘密武器”哦。

让学生们分组讨论问题,互相交流观点,这样一来,大家不仅能学到不同的知识,还能学会怎样与人合作、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小组项目,比如说做一个环保倡议活动,大家分工合作,最后汇报成果,这样的活动不光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公共表达能力。

3. 评估和反馈的有效运用3.1 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单纯的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了。

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探索

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探索

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探索引言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批判性思维、合作与沟通、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然而,仅仅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不足以使其真正落地。

本文将探索一些有效的途径,以帮助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1. 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在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过程中,关键是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教育内容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通过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育方法也需要革新,采用更加互动和参与性的教学形式,如小组合作、案例研究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学生应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积极寻求资源和信息,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3. 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是核心素养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的形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协助、互相学习,并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演讲,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点交流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合作与沟通的意识,提高核心素养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筛选、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工具,教授学生如何获取和利用信息。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讲座和培训,提供信息素养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信息,提高核心素养的实践能力。

结论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发布时间:2021-01-13T14:51:14.690Z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9期作者:曾建林[导读]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对生物教育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曾建林泉州第十七中学福建省泉州市 362121摘要: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养,对学生、对生物教育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说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为学生展开优质、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接下来笔者将围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展开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的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途径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高中生物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在教学过程当中教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所以,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于生物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学领域当中核心基础内容的掌握与应用,真正地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

一、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情境教学法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法具体指的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等等,为学生构建一个与之相应的教学场景,利用这一虚拟的教学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高中生物这门学科与人们的实际生活之间有着极其密切地联系,高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根据生物学科自身的特点,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在科学课堂中如何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在科学课堂中如何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在科学课堂中如何落实科学核心素养
科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培养的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

在科学课堂中,落实科学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在科学课堂中落实科学核心素养的方法和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和展示有趣的实验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积极思考和主动提问的惯。

2. 实践科学探究:设置科学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践。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体验科学方法和过程,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

3. 培养科学思维: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观察力、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实验结果、理解和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科学交流和合作。

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可以相互研究和启发,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5. 关联实际应用:将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了解科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通过以上方法和策略,科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科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同时也为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探索

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探索

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探索-- 开题报告负责学科生物年级高三人令恒莉课题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探索名称课题何莉成员(提出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简要论述本研究的背景、目标、价值或研究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6 年在其发表的报告中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构想。

之后提出终身学习的具体指标,包括以下几点: 要有求知欲 ;要积极进取,有创新精神 ; 能正确的评估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能够有效的课与人交流 ; 要学会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必须在年轻人接受学校教育期间进行全方位的能力发展训练,以期通过能力的提升而获得体面的题工作和更加幸福的生活。

研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颁布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立究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立德树人” ,学背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除此之外,还提出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

2016年 9景月,中国教育学会正式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文化基础、目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和具体细化的十八个基本点。

标意高中生物课标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设计上具有指导和引领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的作用,但作为一个上位概念,它的实施是义要通过具体措施才能落实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科核心价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因此,如何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践行核心素养的能力,是广大一线教师目前值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资料查询、社会调研、在校观察、实践反思,发现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探讨,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再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深化研究及探讨。

这对于本课题组成员而言,我们可以更广泛的进行探讨及思考,调查与研究、反思与汲取、而且我们调查范围也很广,近些年人们也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相互借鉴的去做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音乐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其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

音乐核心素养不仅包括音乐技能的培养,更涵盖音乐感知、表达与创造、文化意识等多个方面。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音乐核心素养,成为音乐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音乐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音乐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音乐技能、音乐审美、音乐文化认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丰富情感体验。

其次,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音乐还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定义音乐核心素养:内涵与构成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音乐技能:包括基本演奏技巧、声乐技巧、音乐理论等。

2. 音乐感知: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包括音高、音色、节奏、力度等方面的感知。

3. 音乐表达与创造:学生在掌握音乐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运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思想,以及创造新的音乐作品。

4. 音乐文化意识:了解音乐文化背景,尊重音乐多样性,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三、课堂教学策略:培养音乐感知能力1. 创设丰富的音乐环境:教师可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播放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在无意间接触到更多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开展音乐游戏: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3. 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合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课堂教学策略:提升音乐表达与创造能力1. 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音乐世界。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勇于尝试,培养创新精神。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摘要: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和各科新课程标准陆续出台,随之而来的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培养目标的转变,实现由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到课程育人的转变。

新课程的育人体系要求教师必须将学生当作完整的个体,关注学生成长所需的必备素质和核心能力。

因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必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便实现《道德与法治》的独特育人价值。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落实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初中道法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让核心素养教学中落地生根,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学习快乐,彰显学科教学的特色与魅力,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师更新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关键在教师。

身教重于言传,要落实“核心素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自觉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不断汲取新知识,紧跟时代的节拍。

落实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理论及专业素养,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处处做好表率。

因此教师须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阅读相关文章、观摩其他老师课堂及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实践等,认真学习核心素养相关理论,尤其是认真学习并理解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再局限于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不再是单一的进行意识形态的简单灌输,而是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理性爱国的精神,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让课堂教学从“教会知识”向“发展素养”的转变。

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具有中国灵魂、国际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学科核心素养统领优化教学设计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教学设计要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融入到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情景之中,设计学习任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多视角观察、多途径探究,进行综合分析。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探索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探索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探索
引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多个领域中所需的综合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因为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方法探索
1. 课堂互动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展他们的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跨学科整合
核心素养涵盖多个学科领域,课堂教学应促进不同学科的整合。

教师可以设计跨学科项目,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帮
助学生在综合性问题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实践教学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中。


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的方法,如实地考察、实验探究、实践操作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内容,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
题解决能力。

4. 创新和批判思维培养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问题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
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论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探索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通过注重课堂互动、跨学科整合、实践教学和创新思维培养等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实施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
进行适当调整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落实中的问题及对策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落实中的问题及对策

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落实中的问题及对策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在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将对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问题一:学科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度不高当前,学科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忽视了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也是学生只注重应试成绩,缺乏综合素养的原因之一。

对策一:在学科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知识的背后逻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项目设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问题二:评价方式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符当前,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和成绩为主导,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这种评价方式助长了应试思维和功利心态,也阻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策二:改变评价方式,注重核心素养的测评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可以多元化考虑,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的思考过程、提供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学生。

可以设计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设计综合性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可以通过考察学生的技能表演、口语表达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问题三:教师核心素养不足教师的核心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科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

一些教师在教学上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对策三: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水平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教师教育培训的力度,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提供相关的教育培训课程,让教师了解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鼓励教师参加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

从教走向学
——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即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我在平常的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以往教学中,我作为课堂主导者,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审视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的教学目标总是从自身出发,忽视了学生。

我们要从学生角度去描述,转化为学生清楚的学习目标,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这就要实现教学目标从“教”到“学”的转换。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兴趣提升
基于语文学科素养下的教学日标,我们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倡导合作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确了有效的学习是主动学习而并非被动接受学习。

那么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小组内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在分享和探究的过程中,拓展学习的深度。

四、完善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思维、能力等纳入其中,如学习态度、思维发展、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使课堂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陶行知先生曾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

”语文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知识层面的教学中,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

我们需要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努力构建一个与新课改、核心素养要求相契合的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引言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及价值观念,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落实核心素养是教师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提供几个思路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

一、培养探究精神科学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引导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探索。

同时,给予学生自主研究和团队合作的机会,让他们从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培养他们主动掌握知识的能力。

二、促进科学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运用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做实验、观察数据、整理资料、分析结果等科学方法,让他们逐渐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实验展示、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培养科学伦理与价值观科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和科学价值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道德意识。

同时,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研究,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科学的社会影响,明确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价值观。

四、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科学教学应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可以将科学知识与数学、语文、艺术等学科相结合,通过项目制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跨学科融合教学可以增加学科间的连贯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结论在科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思维和科学伦理的关键。

通过培养探究精神、促进科学方法的运用、培养科学伦理与价值观,以及开展跨学科融合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科学学习,也有助于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教师们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技巧

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技巧

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学科核心素养又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一名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与思维品质等综合能力,是教育教学内容的核心。

本文将从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从不同的层面分析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技巧,帮助教师更好地应用学科核心素养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类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1.知识与认知层面。

主要包括学生对某一学科领域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解的掌握程度,包括学科专业的知识、学科思维方式、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等。

2.技能与实践层面。

主要包括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所必须掌握的一系列技能和实践能力,如实验、表达、创意、写作、计算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

3.情感与价值观念层面。

主要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培养和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情感品质,如创新和探究的兴趣、自我肯定和自信等。

二、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技巧1.在教材的选择上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从教材的具体内容、计划和安排等方面入手,确保学生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掌握程度、技能和实践能力、价值观念和情感品质等全面发展和提升。

例如,在教授化学这门学科时,教师可以从化学实验入手,设计一些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学习,探究化学反应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2.培养良好的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课堂、讨论课、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引言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在学科学习中,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养。

它是学科学习的基石,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

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效的途径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使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一些建议。

1. 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学科核心素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参与项目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地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效果。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合作与沟通、创新与创造等学科核心素养。

2. 题目导向学习题目导向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题目导向学习中,老师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学生通过研究和探索来解答问题,从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效果。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3.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一种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学科核心素养融会贯通,体现出真实的应用价值。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观察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的实际运用能力。

4. 社区合作社区合作是一种以社区为平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学科核心素养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通过与社区合作,学生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社区环境保护活动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行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技能,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效果。

5. 跨学科整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跨学科的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跨学科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探索篇•课改论坛在课堂教学中落卖核心素养侯伟(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山西太原)摘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核心素养的培养被放在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上。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师教学实践和教学方式变革的方向。

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是改善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应通过“问题学习”,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思维培养核心素养既注重学科知识和技能,也注重获取知识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把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当作重中之重,作为一线数学老师如何在课堂上将落实核心素养与课堂基本知识传授相结合,是我们面对的一个课题。

一、基于课程标准,强化目标引领,聚焦核心素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将课程标准细化为每个班级的三维目标。

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深化和具体实现。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是主线,使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能够自然地发生和扩展。

在教学实践中,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应细化和可操作,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之后获得的成果。

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跟上进度,教师不能先急于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应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体验观察、实验、猜想、证明和其他数学活动,与同学分享他们的想法,并改进和引导思想与方法。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化,也是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1.解决问题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

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问题化学习必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对活动所呈现的“生活”理解不透,体验不深,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

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

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

“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

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

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

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

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

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

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

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方法路径

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方法路径

核心素养落地课堂的方法路径1. 什么是核心素养?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核心素养”这个话题。

说到核心素养,可能有人会觉得陌生,但其实它就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全面、更有能力的一系列素质。

简单来说,就是让咱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聪明、更能干,能够应对各种挑战。

核心素养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就像一棵大树,这些素养就是它的根、干、枝、叶,都是为了让这棵树更强壮、更茂盛。

2. 如何把核心素养带到课堂上?好,咱们说说,怎么把这些核心素养带到课堂上,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和应用这些素质。

2.1 课堂上要有互动首先,课堂上得有互动。

这就像炒菜得加点盐,不然味道就差多了。

老师光讲,学生们光听,这样的课堂就像白开水,味道淡得没法忍受。

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频繁的地方。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们一起探讨问题。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平时多组织一些辩论赛,既能让学生们激发自己的思维,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2 真实的情境体验再来,课堂上得有真实的情境体验。

就像买衣服得试穿,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真正体验到效果。

老师可以通过模拟各种真实场景,让学生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比如,做一个小小的市场调查,分析一下消费趋势,这样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实际的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 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方法说了这么多,具体怎么实施呢?这儿有几个小窍门,希望对大家有用。

3.1 设立清晰的目标首先,设立清晰的目标非常重要。

就像制定一个旅行计划,有了清晰的目的地,才知道怎么出发。

老师在课堂上,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比如,今天要让学生们掌握什么知识,提升什么能力。

有了这些目标,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和环节才能有的放矢。

3.2 注重过程中的反馈接着,注重过程中的反馈。

就像骑自行车,刚开始总是要摔跤,但摔跤之后的调整和改进才是进步的关键。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探索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探索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探索1 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是指在学校等教育机构中,紧密结合教学实践,将学科理念、学科素养的重要基础性知识概念与学科素养的关键技能和态度素养系统地落实到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中,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的全面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路径依赖于学校、教师、教材以及学生等多方力量的支撑,主要涉及以下四个维度:1.1 学校建设学校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方面发挥着核心推动作用,要求学校要有健全的课程体系,把学科素养融入教学内容中与学科相关的素养尽量覆盖;同时学校要确立灵活的课程结构、重视课程教学管理,应建立明确的学习考核制度,保证学科素养得到落实;还要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畅通校外合作渠道,让学生更全面发展。

1.2 教师教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关键在于教师,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科素养的重要性,将学科素养引入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有效的教学,强调发现学生潜力、激发学生活力,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1.3 教师选用的教材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过程中,教材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依据,并能够反过来支撑学科素养的落地,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材,尤其要求能够支撑学科素养落地的教材,能支撑学生足够全面的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及开展活动,从而及时落实学科素养。

1.4 学生的参与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成功的方式在于学生的觉醒,学生要适应学校、教师的要求,并坚持多年的学习,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调动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探索学习的新方法,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涉及学校建设、教师教学、教材选用以及学生参与,这几个维度交织起来,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促进综合素质发展。

因此,要提高学科素养,既要从根本上调整学校教育改革观念,探索学科素养的建设路径,又要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此基础上参与到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科素养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根据课堂问题分析及统计。

(2)课堂实践及心得体会。并对此种教学模式合理性进行评估。
路 (3)进行中期总结。
第三步:课题总结阶段

(1)收集相关课堂教学实录、论文;
法 家鉴定
(2)申请结题,请专

骤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从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现状调查研究入手,广泛开展 问卷调查、典型访谈和专题调研,获取有效的信息与分析问题的数据。
2.行动研究法。深入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以解决学生现 有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差距为着眼点。
3.统计分析研究法。即从教师及学生中获取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 并做成统计图表进行分析,从而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结论与改进意见。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及 时总结实验的经验和亮点,及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课改实验的工作 意见和具体对策。

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颁布了《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
究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立德树人”,
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除 背 此之外,还提出将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2016 年 景 9 月,中国教育学会正式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文化基础、
价 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如何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如 值 何将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践行核心素养的能力,是广大一线教师目
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资料查询、社会调研、在校观察、实践反思,发 现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大多只是 理论上的探讨,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再发 展并没有太多的深化研究及探讨。这对于本课题组成员而言,我们可以 更广泛的进行探讨及思考,调查与研究、反思与汲取、而且我们调查范 围也很广,近些年人们也发现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相互借鉴的 去做研究。
些实际问题,以达到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锻炼的思维能力,提高创新
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加强跨学科整合,融入 STEM 教育元素。
各门学科之间的边界不应当是刚性的、僵化的,而是柔性的、互通的。 立足于生物学知识体系,强化知识的整体意识,改变碎片化的、以知识 点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可以从目标制订入手,整体认识三维目标,以教
序号 课 题
1
成果名称 结题报告
完成时间
成果形 式
纸质版
负责人 令恒莉

2
论文
纸质版
令恒莉
期3
成 注: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 果 叙事、设计、课件、实录、教具、学具等等,这里的预期成果主要是对
成果主件和主要附件的表述。
(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研究的主体明确,重点回 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研究步骤清晰简洁,任务明确,举措得力; 研究方法合适,表述简洁准确)
实施步骤:
第一步:课题准备阶段
(1)查找与课题相关信息及文献资料。
(2)确立实施的总体方案和分阶段实施步骤。
课 (3)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步:课题实施阶段
3、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教学可以主题活动展开,教师要深入研究学
科核心素养与学科知识内容之间的关系,创设有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思
维与沟通互动的课题及其情境,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置于情境之中。
每个主题包含教学内容直接有关的真实事例、新颖的背景、直观的感受、
课 题
引人入胜的情境,用浸入式的教学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般感受,以 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来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与生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隐性生成,同时,又能反向加强学生对知识更深层
名 次的理解。
称 4、强化问题化学习,问题指向核心素养。
界 学习始于思考,思考源于疑问。如何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指向核心素养 定 的问题,创设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氛围,是基于核心素养问题化学习
(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关键词界定 清晰、准确)
1、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形式。
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不只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训 练,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创新知识能 力、适应未来社会能力以及能够进行终身学习的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 主观意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与尊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根据生物学特点,采用多元化、开放化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 教学,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学习习惯,感受他们在学 习中的内心体验。
目 标
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 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和具体细化的十八个基本点。
意 义
高中生物课标中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设计上具有指导和引领课程、 教材、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的作用,但作为一个上位概念,它的实施 是要通过具体措施才能落实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是落实学科核
解 读
的关键。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能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启发思维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设计问题。 问题设计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具有可及性、实践性、多样性、层次性
和递进性等特点,设计的问题应具有显著的生物学科特征,能够帮助学
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并能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一
2、挖掘学科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根据生物学科的性质与特点,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分析并细化本学 科知识体系对学生发展所能起的独特作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活动中 充分展现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从活动中习得学科知识,成为 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并贯穿学生终 身。
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探索--开题报告



令恒莉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三


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途径探索



题 成
何莉

(提出有待解决和重视的现实问题,简要论述本研究的背景、目标、价 值或研究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6 年在其发表的报告中提出建立学习型社 会的构想。之后提出终身学习的具体指标,包括以下几点:要有求知欲; 要积极进取,有创新精神;能正确的评估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能够有效的 与人交流;要学会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必须在年轻人接受学校 课 教育期间进行全方位的能力发展训练,以期通过能力的提升而获得体面 题 的工作和更加幸福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