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

合集下载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运动观: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要概念梳理

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要概念梳理

考研政治复习:马原重要概念梳理2015年暑假,考研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大部分同学已经开始了强化复习的准备工作,但是要了解自己对前阶段复习的掌握程度才好进行下一阶段复习。

考研政治老师提醒广大2015考生暑期强化复习前将基础阶段做一总结,从了解自己开始强化复习。

1、实践观与哲学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正确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第二,思维和存在的矛盾是在实践中得到解决的。

2、唯能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自然科学家中的以能量为一切存在的基础的思潮。

主张用能量概念来取代物质概念,称“能量”是宇宙中终极的实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能量”;物质只是不同的“能量”的空间群;感官的能量过程引起感觉,意识的能量过程造成了外部世界。

唯能论的观点脱离物质谈运动,走向了唯心主义。

3、庸俗唯物主义其特征是把唯物主义庸俗化,完全忽视辩证法,否认意识的积极作用。

把物质和意识混为一谈,抹煞了意识和物质的区别,从而也取消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错误。

4、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完全否认偶然性;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否定必然性。

正确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我们进行科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而偶然性也不能完全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

科学实践中某种“偶然”常常可能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科学研究就是通过研究偶然揭示必然的研究过程。

那种认为只有必然性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宣称“偶然性是科学敌人”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错误思想。

5、质量互变规律的复杂性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它包括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两种情况。

考研政治马原的范畴和原理

考研政治马原的范畴和原理

考研政治马原的范畴和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马原"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在考研政治中,马原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范畴和原理。

一、范畴:
1.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认识实践。

实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也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2. 矛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

发展是事物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过程,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发展是普遍规律,无处不在,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二、原理:
1.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以及对实践的重视。

2.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观,认为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经济基础变革引起的。

3. 实践性原理。

实践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强调实践在认识过
程中的决定作用,认为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明。

以上是考研政治中关于马原范畴和原理的基本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总结笔记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总结笔记

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总结笔记(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1.哲学基本内涵●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2.提出●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3.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二)唯物/唯心,可知论/不可知论,辩证法/形而上1.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性和同一性没有一一对应关系)●第一性(世界本原谁先谁后)●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本体=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同一性(之间有没有关系)●可知论:世界可以被认识●不可知论:世界不能或不能完全被认识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看做是事物存在的根源●举例●心外无物、意念移物●万物皆备于我●我思故我在、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世界是感觉要素的集合●客观唯心●把某种脱离物质,任何个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看做事物的本原●△绝对=客观(因为绝对就说明无条件的,任何条件下都这样)●举例●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上帝耶稣安拉佛祖3.哲学体系●本体论●意识VS物质(世界本质)●认识论●认识VS实践(研究人的认识来源发展)●历史观●社会意识VS社会存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问题)4.方法论基本问题●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5.错误说法(各唠各的磕,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唯物主义就是辩证法●唯心主义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形而上学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不同回答(三)马克思主义的范畴及其理论意义1.对物质认识广度和深度不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定义:实物●特点:非科学性(猜测)直观、朴素性●关键词●五行说气一元论●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万物生于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①把物质归结于原子(或基本粒子)②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机械性(别名:机械唯物主义)●人是机器生命是架化学机器●形而上学性(方法论上的)●孤立、静止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自然界是唯物的,人类社会是唯心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客观实在性(马克思的物质观)●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哲学物质概念●共性●具体物质形态●个性●列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②人通过感觉感知的●③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④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特性●物质的唯一也是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3.马克思主义物质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注●一元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观(四)物质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运动1.运动●定义: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特点●物质在干嘛?在运动●是谁在运动?是物质●内容●唯物主义运动观●物质√运动√●唯心主义运动观●意识√运动√●唯物主义形而上●物质√运动×2.静止●定义:①空间位置②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运动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认识静止的意义●①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②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3.运动与静止●1.运动:绝对的、无条件的、变动性●2.静止:想对的)有条件的、稳定性●3.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渗透、包含●4.事物的矛盾运动:运动+静止(任何一个事物既是运动又是静止)(五)物质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时空(先有物质运动后有时空)1.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一维性客观的●一维性——不可逆2.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三维性客观的●三维性——可逆3.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空●物质运动不可分割●具体物质形态时空:有限●时空具体特性是相对的●整个物质世界时空:无限●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4.固定搭配●客观无条件●相对有条件(六)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1.从实践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的形成●靠实践●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分化的历史前提——实践●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的现实基础——实践3.社会的发展●靠实践●①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朋友圈)●②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生活圈)●③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动力源)4.环境问题●实质●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不恰当的实践●怎么办●①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②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③遵循自然规律(七)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意识起源●自然界进化出人脑●①一切物质都有的反映特性(eg水滴石穿)●②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③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④人类的意识(人类特有)●人类社会实践●劳动——决定作用●语言——促进作用(语言本身是客观的,语言内容主观)2.意识本质●①意识到底是不是物质——不是物质更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信息主观加工的结果)●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的产物√●意识是人脑汁液的产物×●意识是由人脑自生的×●鬼神的观念是人们对对鬼神的虚幻反映×●鬼神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鬼神观念可以从客观世界中找到原型✓●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为来源于客观的物质世界)●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大脑加工的形式不一样)3.对物质的反作用(能动作用)●目的计划性●创造性●指导实践●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4.意识与人工智能●内涵●①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器化,人类智能的物化●②实质是对人脑组织结构与思维运行机制的模仿●关系●①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②意识已经发展到能够把意识活动部分的从人脑中分离出来物化为机器的物理运动从而延伸意识器官功能的新阶段●不能取代●①人类意识包括了知情意,但人工智能智能对理性智能扩展●②社会性是人类固有的本质属性,人工智能本质上是机器●③人类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机器语言的本质是数字或规则地操作符合●发展●①开放客观的态度,观察和思考未来●②加强防范,规范引导5.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规律●定义●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特点●客观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区别●自然规律:盲目的,无意识的(不需要人的参与)●社会规律:有意识的(有人的参与——人的活动规律)●面对规律●不可以做●改变规律本身●藐视规律、忽视规律●消灭、发明规律●可以做●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利用/驾驭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eg水在海拔高的地方沸点度数不一样)●处理好主客观直接的关系能动+实践●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③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发挥能动性的前提实际+实践●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内涵●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他们的共同之处——客观的(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内容●①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物质●②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性(世界万物的共同之处:都是客观的)●③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万物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原理体现●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客观的)●②意识统一于物质(意识是客观的)●③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是客观的)●第一,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活动●第三,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最能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实践意义●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政治马原重点知识

政治马原重点知识

终极笔记(一)马哲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2个核心:社会、人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015年肖秀荣考研政治马原分析技巧

2015年肖秀荣考研政治马原分析技巧

首先要提醒同学们,在第一轮复习完成后,一定要去做一下真题。

这几年的真题越来越灵活,有一些新特点,很多同学一直埋头看书,甚至大量背书,但做到真题才发现,题目是考能力的,不是考背诵的。

大家可以试着开卷做一下2014年的真题,选择题至少有一半在大纲、大纲解析上是没有原话的,分析题更不是靠死背书就能答的。

切记不要闭门造车,一定要做一下这几年的真题感觉一下。

比如说一个很明显的特点,2013、2014年连续两年,毛中特部分都将一部分重大时政内容(2013年第8、22、26题,2014年第5、22、25题)放在正式内容中来考,每年这5分的题目在大纲、大纲解析上是没有的,而且不是作为时政来考查(时政的6分是在15、16、32、33题)。

如果这种情况不了解,丢分是非常可惜的。

1.分析题复习方法分析题和选择题的复习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我先从具体真题例子入手给同学们介绍一下(1)马原分析题一般出在哲学上,命题风格是题目灵活,答案规范以这几年分析题的提问为例2014年34题提问(1)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提问(2)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同学们可以看出,提问是完全不告诉答哪个原理的,第一问只给出了一个很宽泛的唯物辩证法角度,那么从最大的概念上来讲,是至少包括“二三四五”的,也就是两个总特征(联系、发展)、三大规律(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四个辩证思维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逻辑和历史)、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

头脑中要有这个框架,才能在这个范围内再去缩小范围锁定最终要答的原理。

一旦原理找错,再怎么写也最多是个辛苦分。

2012年34题提问(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提问(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提问(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这道题的设问连角度都没有给,到底是唯物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连这个大方向都需要考生自行判断,然后再从众多原理中找到最符合材料描述的。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

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第一章、主干知识点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 概念记忆准确掌握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 概念记忆准确掌握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复习概念记忆准确掌握知识点1. 马原学科概述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性的理论体系,旨在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物质世界是本体,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赋属性。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本体,思想是社会发展的反映。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它认为,资本家的剥削源于雇佣工人无条件付出的“剩余价值”,而工人的利益则是要争夺或维护自己的“剩余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政治实践,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为目标。

1.2 具体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由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

一、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古代唯物主义、近代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学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剩余价值学说、社会形态、产权制度,等等。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主义远景等。

2. 概念记忆准确2.1 马原的基本概念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考研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对于事物在哲学上的总的观点和态度。

方法论:对于研究事物的一般方法和规律,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的总称。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马克思著作之一,系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原理和发展趋向。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合作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里程碑。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在对哥达纲领进行批判时所著,对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影响颇大。

2.2 马原的主要概念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指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生产力生产力: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的能力。

马原必备20个原理与50个知识点

马原必备20个原理与50个知识点

马哲必背20条原理与50个知识点一、20条原理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5、辩证的否定观;6、否定之否定规律;7、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9、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1、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6、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社会的阶级斗争是直接动力。

)(17)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9、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0、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原理。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

二、50个知识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4、两种历史观的对立;6、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7、物质与运动;8、运动与静止;9、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0、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11、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12、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13、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4、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5、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16、规律及其客观性;17、现象和本质;18、必然性和偶然性;19、原因和结果;20、可能和现实;2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22、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23、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24、对立统一规律;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26、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2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及其辩证关系;28、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形而上学;29、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30、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与认识的本质;31、主体、客体及其辩证关系;3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3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3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35、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36、真理及其客观性;37、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38、价值;39、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4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42、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和特性;43、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44、社会规律及其特点;4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46、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47、社会发展的动力;48、“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49、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0、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考研政治马原唯物史观六大知识点串联

考研政治马原唯物史观六大知识点串联

考研政治马原唯物史观六大知识点串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唯物史观。

本文将通过六大知识点来串联考研政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即唯物史观。

知识点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和观点,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则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知识点二:马克思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马克思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唯一不可分割的。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和发展所决定的,而意识则是物质世界的反映和表达。

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知识点三: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社会的进步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生产关系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就产生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规律和路径。

知识点四:唯物史观的价值观和实践观唯物史观注重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逐步实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唯物史观还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倡导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知识点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信仰,并注重实践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知识点六: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史观,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

以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解释。

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立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是物质的二级属性;唯心论则主张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物质是意识的二级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论的立场,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一切,意识具有依赖于物质的属性。

二、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物质活动的产物。

意识的发展是在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决定意识,反映物质世界是意识的根本属性。

三、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方法论基础,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

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揭示了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四、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历史是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意识对它的反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的推动。

五、人的融入和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又是自然界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六、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历史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阶级斗争将消亡。

七、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和全体人民的共同繁荣。

考研政治马原16个原理核心考点

考研政治马原16个原理核心考点

考研政治:马原16个原理核心考点注:这16大原理,唯物论部分有2个,辩证法部分有6个,认识论部分有6个,唯物史观部分有2个。

一、唯物论原理原理1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主观能动性):①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能动创造性。

③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④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关系: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①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有时在第二问出现)【方法论意义】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

原理2 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如何处理(环境问题)是人们实践活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不当所造成的。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转变实践活动方式,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二、辩证法原理原理1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原理内容】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2.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3.人们能够发现事物的固有联系,并能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30条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30条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30条马原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考研政治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基本组成部分。

下面是马原必备30条,希望大家谨记。

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二者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并在这种实践中实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

2.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哲学基本问题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4.根据对世界状态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2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2015考研政治马原

2015考研政治马原

2015考研政治复习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试卷中约占24分的分值(单选题4分,多选题10分,材料分析题10分)。

这门学科的特点是需要识记的概念众多,理论性强。

是整个考研政治中最难的部分,需要考生多关注,多学习。

根据考纲,《原理》由以下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16分),马克思主政治经济学(6分);科学社会主义(2分)。

上述三部分内容,哲学是应重点复习的内容。

那么,如何复习这门学科呢?不妨借鉴一下古人的方法。

史载,诸葛亮和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

此处的“不求甚解”,其实就是不钻牛角尖。

而所谓“观其大略”,其实就是善于抓住要点。

复习《原理》,就要首先“观其大略”。

即熟知《原理》的内容,本学科一共可分为八章:(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绪论)(2)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唯物论与辩证法)(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4)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主义)(5)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政治经济学)(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政治经济学)(7)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社会主义)(8)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第1章到第4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第5章和第6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7章和第8章可合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其中第2、3、4、5章是考试重点。

掌握了以上框架,接下来的复习就需要逐渐拓展知识。

例如第2章(唯物论和辩证法)里,唯物论讲了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时空等概念。

辩证法里讲了联系、发展、矛盾、五对范畴等概念。

这样先从大的方向把握住,然后层层剥笋,细分知识点逐一复习,就会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

下面就考生如何备战2015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复习提几点建议。

一.单选题要抓住重点概念和原理,注重基本知识的学习《马原》单项选择题一般为4分(哲学2分,政经2分)。

通过历年真题可知,考核的都是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和观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一)一、内容和形式原理:(1)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2)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3)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4)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在把握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二、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及其关系原理:(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中的辩证法,即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亦称为概念辩证法。

(3)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方法论:第一,唯物辩证法为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第二,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同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到思维和工作中就成了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其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分析方法。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二)一、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原理:(一)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体是反映者、改造者,客体是被反映者、被改造者。

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即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客体也作用于主体,即主体在改造客体时能动地反映客体。

《马原》必背知识点

《马原》必背知识点

《马原》必背知识点一、《马原》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简称《马原》)是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编写的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重要读物之一。

下面将介绍《马原》中的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不仅是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变革世界的基础。

实践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观察、思考和实践。

只有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研究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发展的辩证法、质量互变的辩证法、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等。

这些原理深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矛盾运动的规律,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事物发展中的矛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是通过不断解决矛盾,事物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社会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社会形态和社会变革。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包括生产资料和生产能力。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体现和运行规律。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再适应原有的生产关系时,就会引发社会革命,推动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

六、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存在于阶级社会中阶级社会中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

阶级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和阶级的存在。

剥削和被剥削是阶级社会中的基本矛盾,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被剥削阶级可以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七、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每个人都能按需取得社会财富。

考研政治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

考研政治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

考研政治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分析题重要知识点之马原必背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的关系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①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②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④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三、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关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度。

联系具有一系列的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系统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发展的实质(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①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②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②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③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汇总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汇总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第 1 页 共 1 页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汇

为了减轻2015考研生的复习负担,小编在太奇考研专家的指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进行了提炼总结,童鞋们可以此作为参考。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汇总
1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1) 点击查看
2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2) 点击查看
3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3) 点击查看
4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4) 点击查看
5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5) 点击查看
6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6) 点击查看
7 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7) 点击查看
考研政治需要记忆掌握的知识很多,建议2015考研生根据自己的安排制定复习计划表,每天执行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考研政治马原哲学核心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唐刘禹锡唯物②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①
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 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
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

将认识过程中的
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
(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
①阶级性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 ;(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实践性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实践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 ; 抽象与具体 ; 指导与被指导 ;
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作用 (多选把握 (一
①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为我们理解社会提供思想武器。

唯心不是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②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原则,我们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

③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④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4,科学主义,人本主义 (一
①科学主义否定哲学世界观功能,推崇科学知识,放弃世界观的研究。

②人本主义反对科学和理性,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
(不是以人为本 ,具有非理性主义的特点。

5,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二
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定义的意义:三个划清界限 ---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同不可知论、同旧唯物主义。

(正确理解物质范畴要把握自然
物质的多样性,客观实在性。

②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共同的一般本质,它通过运动表现出来。

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离,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机械唯物论 ;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论。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绝对,静止相对,他们相互包含。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相对静止使事物呈现多样性,是区分事物基础,衡量事物运动尺度。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形式:生产、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目的、手段、结果的反馈调节。


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

实践活动就是以主
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系统,通过实践活动使客体主体化,使主体客体化。

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二

主观世界: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心理活动的总和 ;(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是指 “ 个人的存在 ” ,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客观世界: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目的和手段 ; 创造者和被创造者 ;
能动者和被动者③自在世界
(天然自然 ,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是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
④人类世界 (属人世界 ,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 人化自然 ”
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7,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 (二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不能说意识创
造物质,可以说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计划性,主观创造性,生理机能调控。

(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不能
说意识是物质的东西,只能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和精神。

(5意识发挥的条件:①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 ②
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 ③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对实践结果进行评价有:对实践效能、实践效率和实践效果的评价。

8,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
①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 反对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③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坚持辨证唯物反旧唯物
9,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三★★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是客观的普遍的。

坚持用联系的
观点,反对孤立片面的观点
(2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系统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最主要特征:整体性。

(4科学的任务:揭示事物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看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5①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等于部分之和②
部分离不开整体,否则将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 ③整体决定部分,部
分影响整体 ; ④整体和部分字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三
(1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陈代谢
(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发展的本质:新生旧灭 :①
新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②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辨
证的否定过程③在社会领域,新生事物符合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
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是前进。

存在即过程,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