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教育对人口压力的转化.doc
2024年在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二篇)
2024年在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非常重要。
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统观全局,必须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快教育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的可靠保证,也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____、____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点、办出水平,各地区和许多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
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
我们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是本世纪头____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都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区长讲话稿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职业教育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大力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几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有关精神,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全市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职业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软肋”,在全省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在平原明显落后于周边县市。
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全市上下务必统一思想,扎扎实实地做好发展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世纪头二十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
要实现这一战略任务,必须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材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材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 1/3 摆布,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 4%。
我省现有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 12.7%,仅创造业就缺技术工人 22 万。
特殊是创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技术工人尤其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
我国的创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这些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材匮乏有很大关系。
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和重组,我国要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工业化、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
当前职业教育亟需克服的几个问题
当前职业教育亟需克服的几个问题[摘要]职业教育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社会认识和重视。
因此,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但是,在发展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否则,就会影响和阻碍其发展。
文章指出了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问题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职业教育,对于实现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调整为25%、30%、45%,城市化率将达到57.5%。
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园林、商业、交通旅游、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早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舒尔茨就曾指出: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源泉,其作用是远远超过被看做实际价值的建筑物、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资本的。
按照他的《人力资本学》中的公式计算,教育资本对国民收入增加的贡献比率为33%。
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也认为国民收入增加的部分,大约有30%是因为教育所影响。
根据有关人员的测算,我国国民收入增长额中,约有25%是由教育投资带来的收益。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教育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温家宝总理曾提出,除农村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两大战略重点外,教育工作还有一个战略重点,这就是职业教育。
他指出,教育工作要着重抓好“普及、提高、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加强职业教育。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对这些问题不能忽视,否则就会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地位——另类低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处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外的补充地位,使职业教育没有相应的“名分”。
造成职业教育地位不高的原因有多种:第一,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
1.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教育体系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基础教育,二是高等教育,三是职业教育。
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职业教育在人口素质转化中担当重任。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尽管我国基础科学的整体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但国人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仍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
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科技人才数量相对较少是客观存在。
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仅8年左右,而发达国家和新工业化国家一般都在11~14年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9%,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61.1%。
现在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第四制造业大国,但大部分生产的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
很多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以及主要设备仍受制于人。
由此可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动力。
我们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能素质,必须要通过职业教育。
因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要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尖端的创新技术也要通过具体的技能型的劳动者的具体操作才得以最终实现,所以,职业教育在这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社会进步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从客观上讲,我国自然资源匮乏,特别是能源十分短缺,生态环境脆弱。
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农 民年 均提供谷 物可供 养 3个人 , 国、 国农 民则 分 英 美 别可供 养 16人和 4 5人 , 别是 我 国的 4 2 6 分 0倍 和 10 5
倍 。所 以, 为了保障社会 经 济的可持续发 展 , 国必 将 我 会 把人力 资源作 为 经济 、 社会 发 展 的第 一资 源加 以 战
略考虑 , 并进行 优化 的开发 和利 用 。 二 、 强职业教 育是开发 人力 资源的主 要途径 加 世界经济 的发展 和我 国人力 资 源 的现 状 , 切要 迫
求 我 国加强人 力资源 的开发 , 快提 高 人 力资 源 素质 加 的步伐。而人力 资源 开发 最 直 接、 有 效 的途 径 就是 最
7 4
继 续教 育研 究
j X a uy nj i Uj oy a u i i
21 0 0年第 8期
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何 艳 丽
( . 州大 学 教 育 学 院 ,. 1郑 2 中州 大学 教 务 处 , 南 郑 州 4 0 4 ) 河 50 4 摘 要 : 业 教育 以培 养 应 用 型 、 能型 、 理 型 人 才 为 目的 , 造 就 数 以亿 计 高 素 质 劳 动 者 和数 以 千 万 计 专 职 技 管 是
限不足 5年 , 文盲 、 文盲 占 1 %( 半 5 农村则 高达 4 % ) 0 ;
人力资本 其效果显 然是 不 理想 的 ; 特别 是 在 生产 高 度
社会化 的今 , 果单 纯 依 赖 或 主要 依 赖 “ 实 践 中 如 在 学习” 的方 式 , 无 论 是 专业 化 人 力 资 本 的形 成 或人 则
通过两 种途径获 得 : 即通过 与 生产 分 离 的学 校 教育 和 在实践 中学 习。在相 当长 的 时期 内 , 们 将 学 校教 育 人 视为获取 一般人力 资本 的途径 , 而将 “ 实 践 中学 习” 在
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者:潘敬寿来源:《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年第07期职业教育是各级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总称。
换句话说,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培训为特色的就业教育,它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的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技能型人才紧缺表现得相当突出。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对技能型工人的需求日益迫切,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强烈的社会需求。
为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部最近提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扩招100万人。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为鼓励职业教育发展,2002年8月,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重点提出要强化市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职能。
河南省和洛阳市也于2003年6月和11月分别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贯彻落实。
今年下半年,国家还将出台一些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可以说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部2002年以来先后安排了大量资金支持职教发展,2005年安排7亿元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国家发改委2004年提出实施“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建设计划”,连续4年每年利用5亿元国债在全国支持1000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
河南省也启动了“双百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扶持100所县级骨干职教中心和100所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
这些措施必将对职业教育加速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职业教育对我们洛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洛、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强市”战略的需要。
职业教育可以为我市制造业、服务业和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浅谈职业教育对郊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以海口市为例
一
、
海 口市郊 区职 业教 育 问题产 生的 背景
( ) 府 对职 业教 育的 重视 一 政
近几 年 来 党 和 国 家 十 分 关 注农 民教 育 问 题 。存 《 国务 院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农 村 教 育 工作 的决 定 [ 圉发
浅谈职业教育对郊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以海 口市为例
口 陈小妹
( 台师 范 高等专科 学校 , 南 海 口 5 10 ) 琼 海 7 10
摘 要: 随着海 口市经济的发展 , 口市郊区经济也发 生 了巨大变化。郊区农民居住向城镇 海
集 中, 土地经 营向规模 集 中, 工业发展 向园区集 中。郊 区经济的发展 , 对郊 区职业教 育提 出了紧 迫 的任 务 。通过 对海 口市郊 区职 业教 育 问题 的思考 , 结合 职业教育 的背景和考察 郊区人 力资源
的情况 , 思考如何通过 职业教育 开发 海 I市郊 区人 力资源 , 为郊 区开展职业教 育 , 3 ' 认 不但要 因材
施教 , 还要 因地制 宜, 只有 开展好郊 区职 业教 育 , 才可 以保障 郊区经济的发展 , 才可 以保障郊 区的
和谐 稳 定 . .
关 键 词 : 业教 育 ; 力 资 源 ; 区 ; 口 职 人 郊 海 中 图分 类号 : 1 G7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1 4 2 1 )5 0 0 0 0 1 7 —9 5 ( 0 2 0 - 0 9 - 3
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 、 促进就业 、 消除贫困 、 维护 稳定 、 建设 先进 文化 紧密结合起来 , 增强 紧迫感和使
作者简 介 : 陈小妹 (9 0 , 海南海 口人 , 台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 师 , 1 8 一) 女, 琼 讲 主要研究方 向: 业教 育与小学语文。 职
试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试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建设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的教育,是社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在政府大力提倡职业教育的情况下,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文章分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把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序列,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与方向,多方联动打造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将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使农村人口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
一、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1.农民工的生存现状的改变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农民的发展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可以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民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大致可以分为务农和务工。
为了挣得更多的收入、寻求更好的发展,许多农民走出家门,成为特殊的群体——农民工。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出现的群体。
他们具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工作在城市,但没有城市户口,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属于游离于城市的边缘人群。
绝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低,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是最廉价的劳动力,从事着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
职业教育对于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显示出了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新生代农民工中,90%的人希望能在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问题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首要问题,专业技术知识及就业技能的培训可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使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
2.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精选文档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已发展成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而我国的初中生中,仅有少部分学生进入普通高中读书,到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更少。
如果我们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把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初中毕业生中的相当一部分,吸收到中等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学习劳动技术技能,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而且对缓解目前就业压力、以教育扶贫、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有重大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把社会引进课堂,课程的设置总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科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注重操作技巧,使教育与训练结合起来,学生一毕业就是熟练的技工或技术员,提高了学生就业质量,使学生不但“能就业”,而且“能就好业”。
中国人口多、劳动力多,就业问题是中国政府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
当前,中国政府也把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城市就业、提升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的重要措施。
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也要求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据了解,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是中国目前十分突出的问题。
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三分之一,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
由此可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可以缓解目前就业压力,以教育扶贫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有重大作用。
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要依靠工业系统和社会系统,来生产我们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很多人都说,我们现在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要靠谁来制造呢?就要靠培养出来的职业技术学生。
现有的高级技工,仅仅占到我们整个工人比例的4%,4%的高级技工怎么能担负起如此重任呢?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成, 都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在 实践 中学习获得。在生产高度社会化 的今 天 , 纯依 赖或主 要依 赖“ 单 在实践 中学 习” 的方式 , 则无论 是专
业化人 力资本 的形成 或人力资本总体水平 的提高 ,都将是低效 的, 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尤其是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人力资本 的要求。 11人 力资 源是可 持续 发展 的决定 因素 发展 必 须是 可持 续 . 31职业教育在形成人 力资源方面优势 明显 ①在正 规的职业 . 的 , 始 终 保 持 经 济 发 展 与社 会 发 展 的协 调 , 展 生 产 与 资 源 合 理 要 发 教育机构 , 既对 学 生 进 行 一 般 知 识 技 能 的传 授 , 进 行 专 业 的教 育 , 又 利 用 和 环 境 保 护 的 结 合 , 证 人 类 、 会 和 自然 的和 谐 关 系 : 证 经 保 社 保 因而 , 能担 负起 一般人 力资本与专业 化 济 稳 定 的 增 长 , 济 结 构 不 断优 化 , 济 发 展 与环 境 和谐 ; 证 人 的 形成专 门领 域的职业 技能 , 经 经 保 人力资本形成 的任务。 在教学体 制上现代职业教育十分强调 与生 ② 潜力既得到充分发挥而又不使社会或 自然 受到损害 、掠 夺和 破坏。 注重 实践性 教学 , 有利于 培养学 生的实际应用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智力资源 , 不仅 能够 创造 巨大 的社 会 财 富带 来 可 产实践 的紧密结合 , 能力。⑧ 职业教育是有 目的、 有计划 、 有组织地开展教学活动 , 有较 观 的经济效 益 , 而且 作为一种 不会 消耗 和消 失的可再生 资源 , 已成 高 素 质和 经 验 的 教 师 队伍 , 以保 证 教 学 的质 量 。职 业 学 校 人 力 资 可 为社 会 可 持续 发展 的决 定 因素 。 可 12人 力资源是社 会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 科学技 术迅猛发展 本 的 形成 与 积 累 是 高 效 的 , 更 好 地 适 应 现 代 经 济 对 各种 人 才 的需 _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第二条
二、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三)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订地方和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 35 号
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的决定。
(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如何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育工作 。 学历教育人员大 多是高招或者 中招分 流下来 的学生 , 对 技能 , 使其能够 符合 生产力市 场的要求 , 能够顺 利地 随时 上 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素 岗。因此 , 职业教育应该 更加 紧密 与经济发 展和产业 制度 变 他们不但要加强技术技能 的培训 , 学 化相关联 。应随着产业制度 的变化进行不 断的调整 , 不能偏 质 培 养 。 职业 教 育 中 的学 历 教 育 通 常 是 j 年 时 间 , 校 可 在 以一些非技能型 内容为主。 : 如 大学生思想 离市场的需要 , 而是要将 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求作为职 第一年的授课 中, 素养 、 传统文化教育 、 科学技 术史 、 经济史 等 , 以此来提高学 业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
能, 使劳动者就业 并不断提升劳动者的受雇能力。要遵从这
一
理念 , 显而易见是离不开教育的。 而在各种教育类 型中 , 中
己的潜质 和能力 , 做到有计划 、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措施 。 从
比例上看 , 能够通过分流进入初级学 院到大学 的学生 占升学
小学教育是基础 , 职业教育和普通大学高等教育就是实现人 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 中, 其 职业教育更要担 当重任。 因为
动 力 和 低 级 技 术 劳 动力 。 种 分 流较 早 的精 英 式 教 育 虽 然有 这
一
定 的弊端 ,但其 不同教育模式 明确 的分工 和分类值得借
并且使学员有明确的 目的性 和 目 力资源优势的突破 口和重要途径离不开职业教育。然而 , 我 鉴 。职业教育需明确重点 , 标 ,不能仅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取得学历 的途径 。据统计 , 国职业教育发展较晚 , 且困于传统教育理念 和成才思想 的苑 囿, 还存在着诸多 问题 , 亟待改善 。
职业教育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解读
职业教育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解读摘要:职业教育具有两个需求主体,一是经济社会的需求;二是公众的个人需求。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特征,表现为职业教育要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职业人才,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职业教育是实现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体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性_;社会性;人民性在2005年11月7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特别指出“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
这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理念、新观点,将对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定性与现代社会、现代职业、现代人的内涵共生和交织,表现为职业教育既要准确反映和适应现代职业对人的要求,又要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和制度保证。
随着现代社会劳动分工日益精专化,现代人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职业的形成和发展,并通过职业与社会及他人建立密切关系。
从事某种职业成为人重要的社会化途径之一,职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成为现代人的规定性。
从这个角度而言,现代教育具有培养人的规定性,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人。
根据劳动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分为普通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劳动力市场三种。
第一种被称为二级劳动力市场,后两者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市场。
二级劳动力市场不要求任何特殊的知识技术和严格的准入条件。
而一级劳动力市场则针对不同的产业及其中的不同职业,要求劳动力拥有产业需要的专门技术,进入此市场必须具备在经过认可的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人工资较高,工作条件相对优越,就业稳定,升迁的机会较多;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工人工资较低+工作条件较差,就业不稳定。
可以说,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根本动力。
个体与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关系体现为就业与转业两个方面。
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再认识
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再认识我国经过近10 年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已经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文化发展前进。
理论的充实, 观念的共识, 比任何时候都要更感迫切。
不仅教育界要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共识, 而且全社会都要对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共识。
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 比如党的教育方针内涵的再思考,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问题, 职业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问题, 都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阐释。
职业教育具有全局性的战略地位的共识, 将影响我国未来十几年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 关乎民族的兴旺, 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而职业教育的摆位对不对, 将影响中华民族振兴的步伐。
一、经济的发展要以教育为基础,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综合国力彰显的必然选择温家宝总理2009 年1 月4 日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当今世界, 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 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 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的实用人才, 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群体的教育,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解决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与加剧的局面, 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矛盾, ..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因为, 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东强西弱, 贫富差距大, 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 解决这些现状实现均衡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发展职业教育。
..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 从而能够就业, 能够生存, 能够为社会服务, . 就这个优势来讲, 其他教育还无法与之争锋。
也谈职业教育
也谈职业教育[摘要]: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对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因为人的素质决定着民族的素质,民族的性质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
只有具备一流的教育,才能拥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有利于切实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促进就业率提升,对适应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终身化已成为人尽皆知的理论,而终身教育这一古已有之的教育理念,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推进和提倡,适应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指导原则;发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而通过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使得教育终身化正是世界各国新世纪教育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离不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建设者和专业人才,而保持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教育是根本,其中职业教育为大多数群体提供了接受教育保障乃至就业保障。
但是,很多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信任度还是很低,在这种心里下他们很难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到职业学校就读,这是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误解。
职业教育的好处优点很多,简单说:一是通过人文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
通过对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在选用人才时,除了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外,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
随着社会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职业岗位和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日益加深,社会与企业倡导的文化现象、道德思想、法律与制度等构成的文化内容,体现在具体的职业要求之中。
职业教育发展契机摭谈
职业教育发展契机摭谈长期以来,特别是一些落后的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很不理想,就以我们利辛县为例:人口150万,仅有县城一所、农村三所职业中学,就这些学校在校生而言,不如县城一所普通中学高中一个年级人数。
招生时,各校千方百计想办法,但仍不理想,生源困住了学校的发展。
现在,我县从县委政府到教育局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提高了,发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通过电视、会议等方式,在不同的场合,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我县职业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1.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1 当今世界国家综合国力的竞赛,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与人才优势的竞争。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最直接、经济联系最密切的教育领域,承担着培养生产第一线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我们才能将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从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也充分证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统观全局必须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快教育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提高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可靠保障,也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1.2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县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谈促进职业教育思想的转变,面向社会需求办学
28 ・月 下 0年0 ・期 0 3
学 理 现 代 衾誊 术・ 论
谈促进职业教育思想的转变 ,面向社会需求办学
崔 秀 芳 ( 山东胜 利 职 业学 院 建设 工 程分 院 山东 东营 2 7 2 5 0 2)
摘 要 : 面 向社 会 需 求 办 学 ,为 社 会 主 义现 代 化 建 设 培 养 高技 能 、 高素 质 的人 才 ,是 职 业 教 育 的 宗 旨。在 “ 力发 展 职 业 教 育 ” 的 大 大好 形 势 下 。尽 快 实现 办 学思 想 、 办 学模 式 的转 变 , 以获 得 可持 续发 展 ,是 职 业教 育 面 临 的首 要 问题 。本 文针 对 这一 问题 做 了初 步
四 、解 惑 过 程 启 发 古 人 有 云 :师 者传 道 授 业 解 惑也 。 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学 生 对某 个 问题 百 思不 得 其解 的时 候 ,那 么教 师 就 应 该 对学 生进 行 启 发 式 释疑 ,也 就 是 “ 惑” “ 惑”并 不 是把 问 题 的答案 简 单地 告诉 学 生 ,而 解 。 解 是 通 过对 学 生 思 想 方 法 、思 维 方 式 的 剖析 ,指 出学 生思 维 在 逻 辑 上 的错 误 ,这 样 学 生 就 能 够 恍 然 大 悟 ,产 生 “ 暗 花 明又 一 村 ” 柳 的感觉 。例 如 ,笔 者在 一 次 基 础会 计 教 学 过 程 中 ,有个 刚 入 门不 久 的 学生 看 到 现 金 日记 帐的 本 月 发生 额 的借 方 和 贷方 不 相 等 ,便 提 出问题 :“ 师 ,借 贷 记 帐 法 的规 则 是 ’ 老 有借 必 有 贷 ,借 贷 必 相 等’ ,这个现 金 日记帐的本 月发生 额 的借 方和 贷方怎么 不相 等 呢 ? ”我 没 有 马 上 回答 ,先 让学 生思 考 一 下 。 过 了几 分 钟 ,学 生 还 是不 得 其 解 。 我 知道 他 搞 不 清楚 会 计 分 录 与会 计 帐 簿 之 问 的 关 系 ,就 先 从 现 金 日记 帐人 手 反 问 :“ 金 日记 帐 中 的 ”借 方 “ 现 是 进 来 的钱 , ”贷 方 “ 出去 的 钱 ,一个 月下 来 以后 , 来 的 钱 和 出 是 进 去 的钱 一 般会 相等 吗 ? ” 这样 一 个 反 问 ,使他 清楚 了帐 户 的 本 期 发 生额 的借 方 与 贷 方 一 般 不 会 相 等 ,偶 尔 相 等 ,那 是偶 然 因 素 。 然后再告诉他 ,“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是针对每 一笔会计 分录 ( 记帐凭证 )来的 ,并把记帐凭证与帐簿之间 的关系给他讲 清 楚 ,使他 恍 然 大悟 ,难 于 忘 怀 。 五 、 常 见 实 例 启 发 利 用 常 见 实 例 进行 启 发 式 教 学 ,可使 学 生 学 得 更 加扎 实 。在
缓解人口压力措施
缓解人口压力措施缓解人口压力的安全措施人口压力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压力给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许多挑战。
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并确保社会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本文将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加强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是缓解人口压力的关键。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人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从而减少因缺乏技能而失业或从事低收入工作的人数。
同时,教育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素质,使他们更有能力应对人口压力带来的各种问题。
在加强教育体系方面,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育资源和设施,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职业培训项目,提升人们的技能水平,适应社会对技术和专业能力的需求,提高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二、改善医疗保健和养老制度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都对医疗保健和养老制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为了缓解人口压力,需要加强医疗保健体系,并改善养老制度。
在医疗保健方面,政府需要增加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还应加强对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
在养老制度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和福利。
采取措施鼓励个人储蓄和商业保险,提供相应的养老金,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退休收入和社会保障。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养老机构和服务的监管,确保老年人能够接受合适和安全的养老服务。
三、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和合理规划城市化是人口压力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和合理规划对于缓解人口压力至关重要。
可持续城市发展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公平。
合理规划可以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减少人口向城市聚集的压力。
在城市规划方面,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控制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规模,避免城市过度拥挤和资源浪费。
论我国人口问题与教育的关系
论我国人口问题与教育的关系摘要30 年来,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人口问题仍是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人口总数仍然偏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平衡等特点。
人口问题对教育造成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人口膨胀对教育的压力、人口波动对教育的冲击、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流动对教育的挑战与人口分布不均对教育的制约等方面。
教育对人口问题的约制作用,表现在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必由之路,包括推广优生学提高先天素质,发展教育加强后天培养等;是控制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包括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选择,实施人口教育培养他们对家庭计划生育的理智态度与责任感,以及通过教育促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等。
关键词人口问题;教育影响;教育约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 多年来,累计少生4 亿多人,节约了9 万多亿元抚养费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与教育的发展。
但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状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探讨教育约制人口问题的思路与对策,对于促进人口、教育、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人口正在实现着两个转变:一是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和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和低增长”的转变;二是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根据统计资料,中国当前的出生率、增长率以及综合生育率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明显低于亚洲水平、发展中国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
这说明,经过30 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由于人口发展的惯性作用,以及与低生育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等原因,人口问题仍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具有下列特点:1. 人口基数大,年出生量仍然偏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职业教育对人口压力的转化作者:范拓源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7期[摘要]能否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我国不仅人口多而且人口教育存量低,因此人口资源对经济贡献率也较低。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化解人口压力,还可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人口资源贡献率。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口压力人口教育存量压力转化[作者简介]范拓源(1976- ),男,河北定州人,北京科技大学2005级科技与教育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技产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
(北京 100083)[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033-03一、总人口的教育存量明显偏低中国长达几千年“劳心者治人”的封建社会严重束缚了人的解放,人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
目前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而且劳动力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也较高。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就业人口中25~29岁年龄组的比重比其他年龄组高,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总体结构比较年轻。
从人口变动趋势推算出,1982~2007年,低龄就业人口呈下降趋势,明显快于总体低龄人口下降的幅度,其中女性低龄人口就业程度下降幅度更快,超过男性0.54个百分点。
从绝对数量上看,中国人口总体利用程度比较高,属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但从使用时间维度来看,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呈下降趋势。
我国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人口教育存量低,不构成人力资源强国。
例如,美国人力资本存量为13.4年,爱尔兰为11.7年,韩国为12.3年,菲律宾为9.4年,而中国约为8年左右,接近于美国1900年8.1年的水平。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在六七十年代文盲率就降到1%,而中国2000年15岁以上的文盲仍高达8700万,占人口总数的6.72%。
国民素质竞争力是人口教育存量的一个衡量指标。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分析,中国国民素质竞争力处于较低水平,而其中“金融教育充分性”“工程师适应性”和“信息技术技工适应性”三项指标被列为49个国家和地区的倒数第一位。
该报告同时指出,2000年中国公众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比例仅为1.4%,大大低于欧共体国家平均5%的水平,与美国的12%相比,差距更大。
受教育程度能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另一个衡量指标。
2000年中国第一产业的人均教育年限仅为6.8年,半数以上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严重影响了第一产业的人口转移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与日本的同行业相比,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差3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足6%,难以与“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相匹配。
其次表现为高层次专业人员和劳动熟练工人严重缺乏。
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80%以上仅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3.8%,与OECD发达国家的差距高达5倍以上。
1990~200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人数为459人,仅相当于美国的1/9、日本的1/10、韩国的1/4。
即使在装备制造业实力颇为雄厚的上海市,目前工程师以上的人才比例也仅占总人口的0.48%,而日本为5.9%、韩国为2.24%、新加坡为1.56%。
上海现有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比例只有6.2%,这与发达国家高达30%~40%的比例也相去甚远。
可见,如不提高人口的教育存量,解放人的潜力,我国立足于世界民族强林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
二、人口素质潜能转化率低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增长较快。
从21世纪初到2015年左右,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70%左右,而同期美国为66.2%、日本为68.5%、英国为65.7%,法国为65.9%。
几个国家劳动适龄人口所占比例基本相同,但西方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中国却呈增长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每年净增1100多万,并将持续到2010年左右,届时劳动适龄人口将达到9.4亿,比1990年增加近40%。
中国总人口的就业率提高也较快。
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总人口的就业率为51.9%。
以后的人口抽查结果显示,1987年总人口就业率为54.74%,1990年57.25%,1999年56.06%。
而同期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总人口的就业率分别为46.1%、48.4%、43.9%和38.3%。
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显示,1999年中国总人口的就业率为56.06%,可见,中国总人口的就业率高于发达国家,更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
随着世界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中国将迎来劳动力资源展现优势的黄金时期。
除沿海开放地区以吸引外资补充经济起飞的原始资本积累动力外,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丰富廉价的劳动力投入来弥补初始资金的不足,走劳动密集型轻工产业发展之路。
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析一下人口资源的贡献率。
虽然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很高并呈增长趋势,而且总人口就业率也很高,但人口资源对经济贡献率却很低。
根据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分析,1995~199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2885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仅相当于日本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比重的3.1%,美国的3.5%,德国的3.6%,韩国的7.1%。
在当今时代,“人口”不同于“人力”,人口庞大不等于人力丰富。
据国际权威评价机构瑞士国家管理发展学院1996年对46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中国在国际竞争力中的总排位居第26位,其中经济增长竞争力排位(GDP和国内投资增长率均居第1位,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率均居第2位)居前列,而国民素质竞争力排位(20~45岁人口高校入学率、公共教育经费人均支出和有竞争力的高级管理人员三项指标均居第45位,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和公司培训二项均居第40位)则均居末几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当大,但人口素质潜能转化率却非常低。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76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商品生产增值的比重已高达51.6%,进入了“半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但在产出结构急剧变化的同时,社会就业结构则呈现出惊人的超稳态现象。
1952~1978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份额由45.4%下降到20.4%,而同期农业劳动力份额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只由83.5%下降到73.8%,严重背离了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劳动力流动的规律。
1978~1991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农村非农产业迅速扩张的产物,而不是城市化的结果。
这期间,农村内部从事各种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由3149.5万人增加到8906.2万人,为转入城镇的3.35倍,占同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的78.6%。
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随之农业劳动力转移呈现出加速的势头。
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农业劳动力转移1.1亿,2004年和2005年都为1.2亿,2006年1.5亿,其中,上海外来人口581万,约占上海总人口的1/3。
如此巨大的劳动力资源由于人力资本含量偏低,只能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摇摆流动和盲目流动,利用率和对经济贡献率非常低。
中国人口素质潜能有待转化,人口资本存量更有待挖掘。
发达国家人口生活质量指数(PQLI值)为94,世界平均为65,而中国约为80。
从现象上看,中国人口素质的发展水平领先于经济发展水平,但同时也反证了中国人口素质的潜能转化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较低。
有研究表明,1995年,中国25岁及其以上年龄的人口的人力资本存量占同期现实劳动力资源存量的46.20%,而美国1994年的这一比重却高达67.50%,加拿大1991年的上述比重亦达到62.76%。
中国这种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不仅影响物质资本的生产率,同时也影响到下一代人力资本的生产率。
可见,中国不仅面临着提高人口素质的潜能利用率问题,更面临着迫切提升人力资本的压力。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转化人口压力截至2005年末,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亿756万(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17日资料)。
很多人都在抱怨人口多给中国带来的压力,但人口数量与生存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在日本、香港、甚至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水平,人口多没有成为负担而造成生存困难。
究其原因,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难以替代的、具有高度能动性的因素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极大拓展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既定自然资源基础上对人口的载容量。
人口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核心价值是教育存量。
中国的人口教育存量一直在8.23%~9.10%波动,而小学、初中、高中、职高、高职和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各不一致的。
教育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不同层次相对应。
人均GDP达到500~800美元为第一阶段,任务是完成工业化前的人力资本积累,以普及初等教育为重点;人均GDP达到800~1500美元为第二阶段,任务是凭借较高的劳动者素质和较低成本,获取比较优势,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过渡,以职业教育和培训为重点;人均GDP 达到1500~3000美元为第三阶段,任务是依靠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依靠自主创新,初步形成现代化工业体系,以中学后教育多样化和建立高技能培训体系为重点;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为第四阶段,其任务是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需要,以建立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为重点。
中国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关系和上述理论基本一致。
从建国初期到1970年左右,中国百废待兴,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拉动,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小学人口存量大于高中人口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均GDP在400~1000美元之间,受过9年教育的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与资本的组合能够较为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
1990年~2004年左右,中国人均GDP在1000~1500美元之间,按理中国应该处于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但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城市化相对滞后,并没有完成这一任务。
同时,由于受普通高校扩招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处于低潮,依靠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总人口素质的历史使命并没有完成。
2005年人均GDP为1703美元,中国已步入第三阶段,发展多样化的中学后教育和建立高技能培训体系理应成为教育界的重要工作。
中国目前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不仅从理论上得到了证明,而且在实证方面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
有研究者认为,职业教育规模与GDP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中国国家统计局1989年对67000户农户的跟踪调查结论是:人均收入与教育程度和教育结构的关系是文盲户达443元、小学户达543元、初中户达616元、高中户达640元、中职户达74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