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接触强度的结构设计准则
提高强度和刚度的设计
的设计强度和刚度是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通过正确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小单位载荷所引起的材料应力和变形量,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强度和刚度都与结构受力有关,在外载荷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结构受力是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有效措施。
多种载荷作用在同一结构上就可能引起局部应力过大。
结构设计中应将载荷由多个结构分别承担,这样有利于降低危险结构处的应力,称为载荷分担。
载荷分担1如图所示的联接结构。
方案a 带轮的扭矩传递给轴,同时也将压轴力传给轴,弯矩和扭矩同时作用会在轴上引起较大应力。
方案b 车床卸荷式带轮支撑结构中,增加了一个支承套,带轮通过端盖将扭矩传给轴,轴将带的拉力通过轴承及支承套传递至箱体,使弯矩和扭矩分担,提高了结构整体的承载能力。
卸荷式带轮结构的设计变换蜗杆轴系结构 如图所示为蜗杆轴系结构,蜗杆传动产生的轴向力较大,使得轴承在承受径向载荷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在图b结构中增加了专门承受双向轴向载荷的双向推力球轴承,使得各轴承分别发挥各自承载能力的优势。
2载荷平衡在机械传动中有些做功的力必须使其沿传动链传递,有些不做功的力应尽可能使其传递路线变短,有利于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如图所示的行星齿轮结构中齿轮啮合使中心轮和系杆受力。
图b所示结构中在对称位置布置三个行星轮,使行星轮产生的力在中心轮和系杆上合成为力偶,减小了有害力的传播范围。
行星轮系的结构3减小应力集中结构设计应设法缓解应力集中。
结构设计中应尽力避免使结构受力较大处的零件形状突然变化,以减小应力集中对强度的影响。
通过降低应力集中处附近的局部刚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应力集中。
力流变化与应力集中减小应力集中的过盈连接结构 例如图所示 过盈配合联接结构a图中,在轮毂端部应力集中严重;图b、c、d所示结构通过降低轴或轮毂相应部位的局部刚度使应力集中得到有效缓解。
如图所示的轴结构中台阶和键槽端部都会引起轴的应力集中,图a的结构将两个应力集中源设计到同一截面处,加剧了局部的应力集中,图b结构使键槽不加工到轴段根部,避免了应力集中源的集中。
2023年开放大学钢结构(本)单元小练习题目与答案
钢结构(本)章节小练习第一章绪论1.世界第一座铸铁拱桥是()正确答案是:雪纹桥2.在公元前60年前后,我国就修建了()正确答案是:铁链桥1.最早的钢结构由铁结构发展而来。
()正确的答案是“对”。
2.钢结构的广泛应用源自于钢材的优异性能、制作安装的高度工业化、结构形式的丰富多样以及对复杂结构的良好适应等特点。
()正确的答案是“对”。
1.下面关于钢结构特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正确答案是:耐热性差、耐火性好2.相比较来讲,最适合强震区的结构类型是()正确答案是:钢结构3.相比较来讲,钢结构最大的弱点是()正确答案是:易于锈蚀4.相比较来讲,当承受大荷载、动荷载或移动荷载时,宜选用的结构类型是()正确答案是:钢结构5.下列均为大跨度结构体系的一组是()正确答案是:网壳、悬索、索膜6.通常情况下,输电线塔和发射桅杆的结构形式属于()正确答案是:高耸结构1.钢材在冶炼和轧制过程中质量随可得到严格控制,但材质波动范围非常大。
()正确的答案是“错”。
2.钢材质地均匀、各向同性,弹性模量大,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可近似看作理想弹塑性体。
()正确的答案是“对”。
3.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不适合在专业化工厂进行生产和机械加工。
()正确的答案是“错”。
4.钢结构在其使用周期内易因温度等作用出现裂缝,耐久性较差。
()正确的答案是“错”。
5.钢材是一种高强度高效能的材料,可以100%回收再利用,而且没有资源损失,具有很高的再循环价值。
正确的答案是“对”。
6.钢材轻质高强的特性使钢结构在跨度、高度大时体现出良好的综合效益。
()正确的答案是“对”。
1.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的()正确的答案是:可靠性2.结构可靠性主要包括()正确的答案是: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3.下列均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范畴的一组是().正确的答案是:构件或连接的强度破坏、疲劳破坏、脆性断裂1.钢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保证结构和结构构件在充分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安全可靠地工作。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24
25
2.14 压槽连通排列准则
压槽终点是薄弱点,通过连通消除终点为佳
26
27
2.15 空间压槽准则
非单一平面的薄板结 构,棱边附近是失稳 的薄弱环节,设计压 槽不能只在一个平面 上设计,需要设计成 空间的。
28
2.16 局部松弛准则
薄板局部变形受阻碍时,会出现皱折, 在皱折附近设几个小的压槽,减少变形阻碍。
2. 使较高配合精度要求 的工作面的面积和配 合距离尽可能小
50
4.6 避免累积误差准则
1. 要尽量避免串联尺寸链上的标 注方法,非功能性的尺寸可以 不标
51
4.7 形状简单准则
配合面的几何形状应尺量 简单,
圆柱面代替圆锥面, 平行、垂直面代替倾斜面
52
4.8 最小尺寸数量准则
配合性能和多个尺寸 相关时,误差累积会 致配合精度难提高, 应尽量使配合面和较 少的尺寸相关
53
4.9 采用弹性元件准则
导轨、螺纹、绞联、插接有间隙会降低配合 精度,过盈摩擦力太大会咬死,这种配合状态 用选择公差的方法难实现,用柔度大的弹性体 消除间隙
54
4.10 采用调节元件准则
螺母或弹性垫片实现
55
第五章:焊接件设计准则
5.1 几何连续性原则 5.2 避免焊缝重叠 5.3 焊缝根部优先受压 5.4 避免铆接式结构 5.5 避免尖角 5.6 便于焊接前后的处理操作和检测准则 5.7 对接焊缝强度大及动载荷设计准则 5.8 焊接区柔性准则 5.9 最少的焊接 5.10 材料的可焊性,碳钢中的碳含量 5.11 前处理、后处理工艺 5.12 焊缝受载形式利于焊接工艺准则
30
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摘要:本文介绍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限于篇幅,主要介绍零件设计的功能使用要求和为了实现这些要求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零件结构设计要求措施正文:一、功能使用要求设计机械或零件必须首先满足其功能和使用要求。
机械的功能要求,如运动范围和形式要求、速度大小和载荷传递都是由具体的零件来实现的。
除传动要求外,机械零件还需要有承载、固定、链接等功能;零件结构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精度、耐磨性及防腐等使用要求。
1、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为了使机械零件能正常工作,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要求。
对于重要的零件要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
静强度的计算指危险截面拉压、剪切、弯曲和扭剪应力的计算;静刚度的计算指相对载荷或应力下的变形计算。
两者均与零件的材料、受力和结构尺寸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选择机械的总体方案使零件的受力合理,特别是通过正确的结构设计使它所受的应力和产生的变形较小可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其工作能力的要求。
合理的计算有助于选择最佳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零件在加工、装拆过程中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1)通过结构设计提高静强度和刚度的措施1)改变受力a)改变受力情况,降低零件的最大应力b)载荷分担将一个零件所受的载荷分给几个零件承受,以减少每个零件的受力。
c)载荷均布:通过改变零件的形状,改善零件的受力;采用挠性均载元件;提高加工精度。
d)其他的载荷抵消或转化措施,采取措施使外载荷全部或部分地相互抵消,有化外力为内力、用拉伸代替弯曲等。
2)改变截面a)采用合理的断面形状,在零件材料和受力一定的条件下,只能通过结构设计,如增大截面积,增大抗弯、抗扭截面系数来提高其强度。
b)用肋或隔板,采用加强肋或隔板科提高零件、特别是机架零件的刚度3)利用附加结构措施改变材料内应力状态,通过加强附加结构措施使受力零件产生弹性强化或塑性强化来提高强度。
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摘要:本文介绍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限于篇幅,主要介绍零件设计的功能使用要求和为了实现这些要求而采取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零件结构设计要求措施正文:一、功能使用要求设计机械或零件必须首先满足其功能和使用要求。
机械的功能要求,如运动范围和形式要求、速度大小和载荷传递都是由具体的零件来实现的。
除传动要求外,机械零件还需要有承载、固定、链接等功能;零件结构设计应满足强度、刚度、精度、耐磨性及防腐等使用要求。
1、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为了使机械零件能正常工作,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要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能满足要求。
对于重要的零件要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
静强度的计算指危险截面拉压、剪切、弯曲和扭剪应力的计算;静刚度的计算指相对载荷或应力下的变形计算。
两者均与零件的材料、受力和结构尺寸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选择机械的总体方案使零件的受力合理,特别是通过正确的结构设计使它所受的应力和产生的变形较小可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其工作能力的要求。
合理的计算有助于选择最佳方案,但同时也要考虑零件在加工、装拆过程中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1)通过结构设计提高静强度和刚度的措施1)改变受力a)改变受力情况,降低零件的最大应力b)载荷分担将一个零件所受的载荷分给几个零件承受,以减少每个零件的受力。
c)载荷均布:通过改变零件的形状,改善零件的受力;采用挠性均载元件;提高加工精度。
d)其他的载荷抵消或转化措施,采取措施使外载荷全部或部分地相互抵消,有化外力为内力、用拉伸代替弯曲等。
2)改变截面a)采用合理的断面形状,在零件材料和受力一定的条件下,只能通过结构设计,如增大截面积,增大抗弯、抗扭截面系数来提高其强度。
b)用肋或隔板,采用加强肋或隔板科提高零件、特别是机架零件的刚度3)利用附加结构措施改变材料内应力状态,通过加强附加结构措施使受力零件产生弹性强化或塑性强化来提高强度。
机械设计----提高零件的强度与刚度的措施解析
采用预紧装置,防止又 间隙引起的冲击
提高机械零件的刚度的措施
1.选取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 2.采用合理的结构 3.预紧装配
改变截面形状以增大惯性矩
改变支撑方式
加强筋
心轴代替实心轴
工字钢
增大零件上的过渡曲线减小应力集中
提高表面接触强度的措施
1.增大接触表面的综合曲率半径 2.将外接触改为内接触 3.在结构上将点接触改为线接触 4.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5.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接触表面的加工质量 6.采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表面接触强度计算式
采用圆弧齿轮啮合增大接触面 的综合曲线半径,以降低接触 应力。
提高零件强度.刚度的方法
提高强度 提高刚度
提高机械零件强度
疲劳强度最后点击
表面磨 损强度
冲击强 度
接触强 度
提高机械零件强度的措施
1.合理布置零件,减小所受载荷 2.降低载荷集中,均布载荷 3.采用等强度结构 4.选小
采用等强度结构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
经表面强化处理后的曲轴,在 硬度、耐磨性及抗疲劳强度等 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提高零件冲击强度的方法
1.采用能够增大零件弹性变形的结构 2.采用弹性模量低的材料,以获取较大的弹性
变形 3.增加缓冲零件吸收冲击能 4.采用无间隙或预紧的连接,防止又间隙引起
的冲击
冲击强度
抗冲击螺栓
增大材料的弹性 变形以减小冲击
提高表面磨损强度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摩擦副材料 2.提高表面硬度 3.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4.采用有效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 5.表面镀层氧化处理 6.防止尘土落入两摩擦表面间 7.限制工作温度过高
选择合适的摩擦副材料
三层结构纳米复合涂层(TRIPLET- STRUCTURE NANOCOMPOSITES)NACO3 技术,也就是由基底层+ 常规层 + 纳米复合层(TIN +ALTIN+NACO)组成,它能有效提高表 面强度和改善表面粗糙度,刀具使用寿命是TIN 薄膜的三倍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准则
在塑胶件上开孔使其和其它部件相接合或增加产品功能上的组合是常用的手法,洞 孔的大小及位置应尽量不会对产品的强度构成影响或增加生产的复杂性, 常见孔的 类型如下:
孔离边位或内壁边之要点 :
confidential
16
四、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洞孔 (Hole)
盲孔设计要点: 盲孔是靠模具上的镶针形成,而镶针的设计只能单边支撑在模具上,因此很容易 被溶融的塑料使其弯曲变形,造成盲孔出现椭圆的形状,所以镶针的长度不能过长。 盲孔深度最大是直径的3倍,考虑模具镶针强度要求直径最小0.8mm。 外观件上的各种凹槽,如雕刻文字等,要求棱线分明,导致过渡太急,易产生气
confidential
12
三、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准则-支柱 ( Boss )
对于外观件,当有螺丝柱子,需要进行缩水验证,依照上页图示意,塑胶壁厚 1.5 ,螺丝柱子外径3.4,验证结果 NG:(1.8-1.5)/1.5*100%=20% >8%。 外观面有可能会有缩水痕迹。
改善方案如下图:
当缩水验证NG时,可在增加火山口及加深螺丝孔深度来改善。 外观部品综合考虑缩水与螺丝柱子强度,塑胶壁厚要求大于1.3。 适当的辅以三角或十字加强筋方式,可大幅度提高强度和改善料流填充。
confidential
4
一、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准则-壁厚
B. 转角位的设计准则亦适用於悬梁式扣位。因这种扣紧方式是需要将悬梁臂弯 曲嵌入,转角位置的设计图说明如果转角弧位R太小时会引致其应力集中系数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过大,因此,产品弯曲时容易折断,弧位R太大 的话则容易出现收缩纹和空洞。因此,圆弧位和壁厚是有一定的比例。一般 介乎0.2至0.6T之间,理想数值是在0.5T左右。
《钢结构设计规范》
本节为新增内容。连接节点处板件(主要是桁
架节点板)的计算方法,多年来一直未解决, 90 年代,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会同云南省建筑设计 院作了一系列双角钢杆件桁架节点板的试验和理 论研究,拟合出连接节点处板件在拉力作用下的
强度计算式和在压力作用下的稳定计算式。新修
订的规范将上述研究成果加以整理并与国外有关 规定对比,提出了简化计算式。
b(或b1、b2 ) he h f cos / 2 sin
上式可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推导得出,图中垂直 于斜边的虚线即计算厚度。
α α
α
α
(3)新规范规定任何情况根部间隙(b、b1或b2) 不得大于5mm,主要是图a 中的b1可能大于5mm。此
时,可将板端切成图b的形状并使b < 5mm。
根据试验研究,拉力在柱翼缘板的影响长 度 p≈12tc ,可将此受力部份视为三边固定一边自
由的板件,而在固定边将因受弯形成塑性铰。
可用屈服线理论导出两侧翼缘板的承载力
设计值分别为
P = c1 fc tc2 式中 c1 为系数,与几何尺寸 p 、 h 、 q等有关。 对实际工程中常用的H型钢或宽翼缘工字钢梁和柱, c1=3.55.0,可偏安全地取c1=3.5。
(5) “需要验算疲劳结构中的横向对接焊缝受压
时应为二级”、“不需要计算疲劳结构中与母材等强
的受压对接焊缝宜为二级”,是根据工程实践和参考
国外标准规定的。美国《钢结构焊接规范》AWS中, 对要求熔透的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不论承受动力 荷载或静力载,亦不分受拉或受压,均要求无损探伤, 而我国的三级焊缝不要求探伤。由于对接焊缝中存在
略了柱腹板所受竖向压力的影 响。这是因为在框架内竖向压 力主要由柱翼缘传递,腹板内 所受竖向压应力一般较小。
2011-最新陈立德版机械设计基础第10、11章课后题答案
第十章齿轮传动10.1渐开线性质有哪些?。
答:(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NK=NA (2)因为发生线在基圆上作纯滚动,所以它与基圆的切点N就是渐开线上K点的瞬时速度中心,发生线NK就是渐开线在K点的法线,同时它也是基圆在N点的切线。
(3)切点N是渐开线上K点的曲率中心,NK是渐开线上K点的曲率半径。
离基圆越近,曲率半径越少。
(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当基圆半径无穷大时,渐开线为直线。
(5)基圆内无渐开线。
10.2何谓齿轮中的分度圆?何谓节圆?二者的直径是否一定相等或一定不相等?答:分度圆为人为定的一个圆。
该圆上的模数为标准值,并且该圆上的压力角也为标准值。
节圆为啮合传动时,以两轮心为圆心,圆心至节点p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
标准齿轮采用标准安装时,节圆与分度圆是相重合的;而采用非标准安装,则节圆与分度圆是不重合的。
对于变位齿轮传动,虽然齿轮的分度圆是不变的,但与节圆是否重合,应根据具体的传动情况所决定。
10.3在加工变位齿轮时,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作纯滚动,还是齿轮上的节圆与齿条插刀上的分度线相切作纯滚动?答:是齿轮上的分度圆与齿条插刀上的节线相切。
10.4为了使安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可用以下三种方法:(1)应用渐开线齿轮中心距的可分性。
(2)用变位修正的直齿轮传动。
(3)用标准斜齿轮传动。
试比较这三种方法的优劣。
答:(1)此方法简易可行,但平稳性降低,为有侧隙啮合,所以冲击、振动、噪声会加剧。
(2)采用变位齿轮传动,因a'>a,所以应采用正传动。
可使传动机构更加紧凑,提高抗弯强度和齿面接触强度,提高耐磨性,但互换性变差,齿顶变尖,重合度下降也较多。
(3)采用标准斜齿轮传动,结构紧凑,且进入啮合和脱离啮合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传动平稳,冲击、噪声小,而斜齿轮传动的重合度比直齿轮大,所以传动平稳性好。
10.5 一渐开线齿轮的基圆半径rb=60mm,求(1)rK=70mm时渐开线的展角θK,压力角αK以及曲率半径ρK;(2)压力角α=20时的向径r、展角θ及曲率半径ρ。
机械设计----提高零件的强度与刚度的措施
提高表面磨损强度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摩擦副材料 2.提高表面硬度 3.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4.采用有效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 5.表面镀层氧化处理 6.防止尘土落入两摩擦表面间 7.限制工作温度过高
选择合适的摩擦副材料
三层结构纳米复合涂层(Triplet- Structure Nanocomposites)nACo3 技术,也就是由基底层+ 常规 层+ 纳米复合层(TiN +AlTiN+nACo)组成,它能有效提高 表面强度和改善表面粗糙度,刀具使用寿命是TiN 薄膜的三
提高零件强度.刚度的方法
提高强度 提高刚度
提高机械零件强度
疲劳强度最后点击
表面磨 冲击强 接触强
损强度 度
度
提高机械零件强度的措施
1.合理布置零件,减小所受载荷 2.降低载荷集中,均布载荷 3.采用等强度结构 4.选用合理截面 5.减小应力集中
改善输入轮的布局使最大转矩减小
采用等强度结构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
经表面强化处理后的曲轴,在 硬度、耐磨性及抗疲劳强度等
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提高零件冲击强度的方法
1.采用能够增大零件弹性变形的结构 2.采用弹性模量低的材料,以获取较大的弹性变形 3.增加缓冲零件吸收冲击能 4.采用无间隙或预紧的连接,防止又间隙引起的冲击
冲击强度
抗冲击螺栓
增大材料的弹性 变形以减小冲击
采用预紧装置,防止又 间隙引起的冲击
提高机械零件的刚度的措施
1.选取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 2.采用合理的结构 3.预紧装配
改变截面形状以增
工字钢
增大零件上的过渡曲线减小应力集中
提高表面接触强度的措施
1.增大接触表面的综合曲率半径 2.将外接触改为内接触 3.在结构上将点接触改为线接触 4.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5.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接触表面的加工质量 6.采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课题设计题目:1)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2)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组员:李秀彦 36张策升 22王宇 43目录提高强度和刚度的结构设计 1、载荷分担 2、载荷均布 3、减少及其零件的应力集中 4、利用设置肋板的设施提高刚度提高耐磨性的结构设计 1、改善润滑条件2、合理选择摩擦副的材料和处理3、使磨损均匀,避免局部磨损4、调节和补偿一、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机构设计机械结构设计包括两种 : 一是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发创造新机械 ; 二是在原有机械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或进行局部改进 , 从而改变或提高原有机械的性能。
因此掌握丰富的工程知识是机械专业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 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桥梁 ; 是正确进行机械结构设计的前提 ; 同时也是从事科研活动、将力学、材料、工艺、制图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
机械结构形式虽然千差万别 , 但其功能的实现几乎都与力力矩的产生、转换、传递有关。
机械零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是保障机械结构实现预定功能的先决条件。
所以在机械结构设计中 , 根据力学理论对零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 并在此基础上 , 进行结构设计。
改善力学性能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合理地运用力学知识 , 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载荷分担原则作用在零件上的外力、弯矩、扭矩等统称为载荷。
这些载荷中不随时间变化或随时间变化缓慢的称为静载荷。
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或非周期性变化的称为变载荷。
它们在零件中引起拉、压、弯、剪、扭等各种应力 , 并产生相应的变形。
如果同一零件上同时承担了多种载荷的作用 , 则可考虑将这些载荷分别由不同的零件来承担。
设计时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 , 将载荷分给两个或多个零件来承担 , 从而减轻单个零件的载荷 , 称为载荷分担原则。
这样有利于提高机械结构的承载能力。
1改变结构 , 减小轴的受力如图 1 - a 所示 , 轴已经承受了弯矩的作用 , 如果齿轮再经过轴将转矩传递给卷筒 , 则轴为转轴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 , 受力较大。
机械设计中的结构要素、基本要求和规则
机械结构设计的任务是依据设计任务在总体设计构想的基础上,确定的原理方案,绘制出具体的结构图,以实现设计所要求的功能。
设计的过程是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具体化为某类构件或零部件,包含确定结构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公差、热处理方式和表面处理等,还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强度、刚度、精度以及与其它零件相互之间关系等问题。
所以结构设计的直接产物虽是技术图纸,但工作不是简单的机械制图,图纸只是表达设计方案的工程语言,运用机构设计的各种技术将设计构想具体化是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1 机械结构件的结构要素和设计方法1.1 结构件的几何要素机械结构的功能主要是靠机械零部件的几何形状及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实现的。
零部件的几何形状由它的表面所构成,一个零件通常有多个表面,在这些表面中有的与其它零部件表面直接接触,把这一部分表面称为功能表面。
在功能表面之间的联结部分称为联接表面。
零件的功能表面是决定机械功能的重要因素,功能表面的设计是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核心。
描述功能表面的主要几何参数有表面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表面数量、位置、顺序等。
通过对功能表面的不同设计,可以得到为实现同一技术功能的多种结构方案。
1.2 结构件之间的关联在机器或机械中,任何零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除了研究零件本身的功能和相关特征外,还必须研究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两类。
两个零件有直接装配关系的成为直接相关。
没有直接装配关系的成为间接相关。
间接相关又分为位置相关和运动相关两类。
位置相关是指两零件在相互位置上有要求,如减速器中两相邻的传动轴,其中心距必须保证一定的精度,两轴线必须平行,以保证齿轮的正常啮合。
运动相关是指一零件的运动轨迹与另一零件有关,如车床刀架的运动轨迹必须平行于于主轴的中心线,这是靠床身导轨和主轴轴线相平行来保证的,所以主轴与导轨为位置相关,而刀架与主轴为运动相关。
多数零件都有两个或更多的直接相关零件,故每个零件大都具有两个或多个部位在结构上与其它零件有关。
塑料件加强筋设计原则
塑料件加强筋设计原则一、引言塑料件加强筋设计是在塑料制品中引入加强筋,以提升塑料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一项重要设计原则。
本文将从塑料件加强筋设计的目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探讨。
二、塑料件加强筋设计的目的在塑料制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中,为了满足特定的机械性能和使用要求,需要对塑料件进行加强处理。
塑料件加强筋设计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提升强度和刚度塑料件相对于金属件来说,其强度和刚度较低。
通过加入加强筋,可以有效提升塑料件的强度和刚度,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和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2.2 提高耐用性和寿命塑料件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挤压、弯曲、拉伸等外部力的作用,容易出现疲劳、变形或开裂等问题。
加入加强筋可以增加塑料件的抗拉强度和耐用性,提高使用寿命。
2.3 减轻重量塑料件相较于金属件具有轻质的优势,但在一些特殊行业和应用中,对塑料件的重量要求也较高。
通过合理设计加强筋的位置和数量,可以实现减轻塑料件重量的目的。
三、塑料件加强筋设计的原则塑料件加强筋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加强筋设计原则:3.1 增加刚性和强度加强筋的数量和尺寸应根据塑料件的受力情况来确定,能够提高塑料件的刚性和强度。
加强筋的形状可以选择矩形、梯形、圆形等多种形式,具体取决于塑料件的形状和受力分布。
3.2 优化布局加强筋的布局需要考虑均匀性和对称性,以保证塑料件在加载过程中的受力均匀分布。
合理的布局可以增加塑料件的稳定性和刚度,减少变形和开裂的风险。
3.3 注意接触面和连续性加强筋设计中,需要注意加强筋与塑料件的接触面和连续性。
接触面应尽可能大,以增加力的传递面积;连续性则是要保证加强筋与塑料件之间没有空隙或裂缝,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4 考虑成本和制造难度在进行加强筋设计时,还需要兼顾成本和制造难度的因素。
过多或过大的加强筋可能会增加成本和制造的难度,因此需要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加强筋的数量和尺寸。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
《机械设计基础》一.填空题:概论:1. 机械设计课程主要讨论通用机械零件和部件的设计计算理论和方法。
2. 机械零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强度准则、刚度准则、耐磨性准则、震动稳定性准则。
3. 强度:零件抵抗破裂(表面疲劳、压溃、整体断裂)及塑性变形的能力。
结构组成及自由度|:1. 所谓机架是指机构中作为描述其他构件运动的参考坐标系的构件。
2. 机构是机器中的用以传递与转换运动的单元体;构件是组成机构的运动单元;零件组成机械的制造单元。
3. 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构件直接接触并保持一定的相对运动。
4. 组成转动副的两个运动副元素的基本特征是圆柱面。
5.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形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引入2个约束,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咼副,它引入1个约束。
6. 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是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7. 在机构运动简图上必须反映与机构运动情况有关的尺寸要素。
因此,应该正确标出运动副的中心距,移动副导路的方向,高副的轮廓形状。
连杆机构:1. 铰链四杆机构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可能存在曲柄。
其中若最短杆是连架杆,则为曲柄摇杆机构:若最短杆是连杆,则为双摇杆机构:若最短杆是机架,则为双曲柄机构;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不存在曲柄(任何情况下均为双摇杆机构)2. 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两杆机构。
3. 为保证连杆机构传力性能良好,设计时应使最小传动角Y min > [ Y ]4. 机构在死点位置时的传动角Y =0°.5. 平面连杆机构中,从动件压力角a与机构传动角丫之间的关系是a +丫=90°.6. 曲柄摇杆机构中,必然出现死点位置的原动件是摇杆。
7. 曲柄滑块机构共有6个瞬心8. 当连杆机构无急回运动特性时行程速比系数K=1.9. 以曲柄为主动件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中,可能出现最小传动角的位置分别是曲柄与机架共线、曲柄两次垂直于滑块导路的瞬时位置,而导杆机构入始终是90°凸轮机构:1. 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转动中心至理论廓线的最小半径。
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要求规范GB50010-201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引用标准名录1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93 基本设计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混凝土结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结构选型、传力途径和构件布置;2 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3 结构构件截面配筋计算或验算;4 结构及构件的构造、连接措施;5 对耐久性及施工的要求;6 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3.1.2 本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3.1.3 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应包括: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出现疲劳破坏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结构的连续倒塌;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3.1.4 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及相关标准确定;地震作用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确定。
间接作用和偶然作用应根据有关的标准或具体条件确定。
直接承受吊车荷载的结构构件应考虑吊车荷载的动力系数。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及安装时应考虑相应的动力系数。
对现结构,必要时应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
3.1.5 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根据其重要程度适当调整。
对于结构中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宜适当提高其安全等级。
机械设计复习题(十)
第十章齿轮传动一、填空题1、在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三种传动中,瞬时传动比恒定的是____________。
2、磨粒磨损和弯曲疲劳折断是_________________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3、在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Y Fa的大小与、变位系数x、斜齿轮的螺旋角β和分度圆上压力角α有关,而与无关。
4、一对相啮合的大小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关系是,其接触强度的关系是。
5、模数是齿轮的参数,是齿轮各部分几何尺寸计算的,齿形的大小和强度与它成。
6、齿数愈少,齿根厚度就愈;轮齿的弯曲应力就愈;因此,齿形系数Y f 就愈。
7、理想的齿轮材料性能应是齿面;齿芯。
8、在闭式齿轮传动中,当齿轮的齿面硬度HBS<350时,通常首先出现破坏,应首先按进行设计;但当齿面硬度HBS>350时,则易出现破坏,应首先按进行设计。
9、在齿轮传动中,若一对齿轮采用软齿面,则小齿轮的材料硬度应比大齿轮的材料硬度高HBS。
10、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按进行设计;对于开式齿轮传动,虽然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但目前仅以作为设计准则,这时影响齿轮强度的主要参数是。
11、已知减速直齿锥齿轮传动,大齿轮所受三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2360N,272N,816N,试分别指出:F t2=_________N,F a2=___________N,F r2=_________N。
12、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判断题1、带传动和渐开线齿轮传动都能实现准确的传动比传动。
()2、为提高齿轮轮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应该增加齿数。
()3、齿面点蚀是润滑良好的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
()4、一对齿轮啮合时,其大、小齿轮的接触应力是相等的;而其许用接触应力是不相等的;小齿轮与大齿轮的弯曲应力一般也是不相等的。
()5、为提高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应:在分度圆直径不变条件下增大模数。
()6、为提高齿轮轮齿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应:增加齿数。
构架与混凝土基础接触面要求
构架与混凝土基础接触面要求
在构架与混凝土基础接触面的处理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处理:确保混凝土基础表面平整、干净,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如有凹凸不平处,应进行修补或打磨处理,以便确保模板与基础表面紧密贴合。
2. 涂刷脱模剂:在模板与混凝土基础相接触的表面涂抹脱模剂,以减小摩擦力,便于拆模。
脱模剂应均匀涂抹,避免遗漏或涂刷过多。
3. 安装固定:按照设计要求,将构架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
可采用螺栓、焊接等固定方式,确保构架与基础牢固连接。
4. 检查调整:安装固定后,应检查构架与基础之间的接触面是否平整、密实。
如有缝隙或空鼓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接触面平整、密实。
5. 维护保养: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构架与基础接触面进行维护保养,防止杂物、水分等进入接触面,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综上所述,构架与混凝土基础接触面的处理要求主要包括基础处理、涂刷脱模剂、安装固定、检查调整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确保接触面平整、密实,为后续的混凝土浇筑创造良好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应避免与钢球接触的表面出现凹坑
为避免撞击,常在工作台上安装 阻尼装置。
齿条1安装在工作台上,经2~3对 齿轮增速,带动转子2,转子凹槽中 装有软木塞3,当转子高速转动时, 软木塞受离心力的作用与外壳4 产生摩擦使工作台减速。
例:滚珠导轨硬度低则很快产生凹坑
有一滚珠导轨表面在装配时就发现出现了凹坑。经 分析,导轨材料为20钢渗碳淬火,最后工作表面经磨削。 由于渗层厚度较浅,磨削后去掉了大部分硬化层,大部分 表面硬度很低,这是凹坑产生的主要原因。
V——圆柱体的综合直径(mm) q——圆柱体单位长度上的载荷(N/mm)
接触面中心线上的最大压力为平均压力的1.27倍
pmax
1.27
q b
二、合理设计结构提高接触强度
1.43
FV E
pm
ax
1.5
F
0.785
2
由接触应力的基本计算公式可以明显看出,从结构
设计的角度提高接触强度有两个途径:
1)减小接触点的载荷 2)增大两接触物体在接触点的综合曲率半径
螺钉抗冲击强度分析
计算中简化忽略有螺纹部分及图c中钉头下较粗(直 径为d)部分的影响,取钉杆为等直径圆杆:
图a中直径d、长度l1 图b中直径d、长度l2 图c中直径d0、长度l3
螺纹小径处截面积
A1
4
d12
4
20.7522 mm2
338mm2
螺纹许用应力 [ ] s 400 MPa 76.2MPa S k 1.5 3.5
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材料制造相互相触的零件,也可 以减小接触应力,但这些材料的强度和刚度都比较差, 采用这种措施的很少。
1、增大综合曲率半径准则 图示为球面支承的六种结构
V dD Dd
图a因两球面有相同的较小的曲率 半径,它的接触强度最低。
后面的图b~f结构采取增大一个 球面或同时增大两个球面曲率半 径的方法,提高接触强度。
这一机器的功能就是产生大 的冲击力,所以当它的轴承寿命 不足时,不能采用缓冲的办法减小冲击力,只能增加轴承 中的滚子数目以提高其抗冲击能力。
四、提高材料的冲击韧度
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上,冲断标准试件所消耗的功 AK(单位J)与试件断口横截面积(cm2)之比,称为冲击韧 度αK(单位J/cm2)。
当环境温度降低时,材料由韧性状态转入脆性状态,冲击 韧度显著下降。
图e改为图f的结构, 也将点(或线)接触变成面接触;
改为图g后在零件11与9之间则可产生流体动压效应, 从而改善润滑,减低磨损。
3、采用变位齿轮传动提高齿面接触强度准则
在齿轮传动中,采用变位的方法可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设计时有两条准则:
1)两相互啮合齿轮的变位系数x1和x2之和为最大,即
x1 x2 xmax
提高冲击韧度的途径有:降低钢铁金属中碳(C)、磷(P) 等的含量,采用细晶粒,采用低碳马氏体组织,采用高温回 火马氏体组织等
四、提高材料的冲击韧度
消除金属内部缺陷(偏析、非金属夹杂、裂纹、白点 等)可以提高冲击韧度,降低冷脆转变温度。
降低冷脆转变温度的途径还有:提高合金钢中Ni、Mn、 Cu等的含量,采用细晶粒、高温回火马氏体(索氏体)组 织,要求V、Ti的含量超过一定值等。
max 0.6 0 3
FE2 d2
F——接触点的载荷 E——材料的弹性模量 d——小球直径(mm) σ0——量纲为1系数
0
1
1
2/3
式中,α=D/d,为大小球直径之比; “-”用于球与凹面接触的情况。
max 0.6 0 3
FE2 d2
根据最大应力σmax公式,相同材料球面接触的承载能力
例:承受接触应力的零件应便于热处理
图为一螺旋推动工作台,螺 旋顶端作成圆球状。为加工方 便在此处装一个钢球,钢球标准 按 GB308 — 2002, 硬 度 61~66HRC。
钢球推动的工作台由铸铁制造, 在与钢球接触部位装一顶头,由 T10A钢制造,淬火后硬度达 61~63HRC。
工作台有时与螺旋端部分离,由于弹簧的作用,工作台 被拉动返回,使钢球与顶头撞击,产生凹坑。
u 2V
2E
一、适当减小刚度提高吸收冲击能准则
杆吸收的能量为u,若杆受力为F,横断面积为A,受冲击
长度为l,则有: 代入σ=F/A,V=Al 得
u 2V
2E
(F / A)2 ( Al) F 2l
u
2E
2 AE
由上式可知,减小杆的横断面积或增加杆的长度都可提 高杆吸收冲击能的能量。
图为一个连杆的连接螺栓结构。
2V
u 2E
σ——杆所受之纵向拉(压)应力(Mpa) V——杆参与吸收冲击能的体积(mm3) E——杆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Mpa)
根据以上原理,在对受冲击载荷零件作结构设计 时应考虑以下准则
一、适当减小刚度提高吸收冲击能准则 二、在产生冲击的部位设置缓冲器 三、增加承受冲击的零件数 四、提高材料的冲击韧度
2、圆柱面接触
两相同材料的圆柱相互挤压,由赫兹公式可以计算出 最大压应力σmax
max 0.6 0
FE ld
d——小圆柱的直径(mm) l——圆柱长度(mm) σ′0——量纲为1的系数
由最大应力公式导出的圆柱面接触的承载能力
2
F
2.78 ld E
max 0
为了计算方便可采用曲线图。
max 0.6 0
表面热处理(如高、中温感应淬火)和化学热处理(渗碳、 氮化等)一般会降低冲击韧度。
轿厢运行速度较低的采用弹簧缓冲器(图a),轿厢运行速 度较高、楼层较高、冲击能较大的场合采用油压缓冲 器(图b)。
油压缓冲器当柱塞受压下行时, 油缸内的油通过油孔立柱、油 嘴向柱塞内喷流。油流动中产 生的阻力,缓冲了柱塞上的压 力,起缓冲作用。
三、增加承受冲击的零件数
图为离心冲击式电动凿岩机。 电动机经减速器通过软轴使 主轴4旋转。在主轴上的一对偏 心块2产生离心力使冲锤作直线往 复运动,冲击钢钉进行凿岩。
一、基本公式
接触应力理论计算的最基本部分已由赫兹(Hertz)解决了。
它求解的条件是: 1)两接触物体为各向同性的弹性体 2)接触面积比表面积小得多 3)作用力垂直于接触面
在接触部位形成的接触面的大小
决定于:载荷、材料的弹性和零件的
表面形状。
两圆球面在载荷下相互接触如图所示,接触 面是直径为δ的圆面。
冲击在机械工程中是经常遇到的,但关于它的计算 目前还不够成熟。
杆受纵向冲击时的动载系数kd定义如下:
kd /c
δ——杆受质量为m的物体纵向冲击时的最大变形 δc——杆受质量为m的物体纵向压力作用时产生的 静变形
kd可由下式求得:
kd 1
1 2h
c
h:物体m下落高度
均匀的杆受纵向冲击时,所吸收的冲击能u由下式计 算
FE ld
图2-60a的σmax-d曲线图是取 E=2.1×105MPa,l=d,F=10N得出的。
图2-60b的F-d曲线图是按σmax=1000MPa得出的。 由此曲线图可以看出
α=1.02比α=∞ 时的承载能力高25倍。
四、材料和热处理
因接触应力的值很大,承受接触应力的零件常采用淬 火 钢 制 造 , 钢 的 含 碳 量 在 1% 左 右 , 其 硬 度 不 低 于 60 ~62HRC。常用的材料见表2-6。
第四节 提高接触强度的结构 设计准则
两零件的表面作点、线接触,并相互作用有载荷时, 在接触点(或线)周围的材料中产生接触应力。
由于材料具有弹性,在载荷作用下,接触点(或 线)实际上成为小的接触面。接触面积很小,所 以,接触应力是很高的局部应力。
在机械设备中,零件表面间的点、线接触均可简化成由 无限多段不同曲率半径的圆柱面组成进行分析和计算。
图a中螺栓杆短而粗,图b中的螺栓杆长而一部分较细。 图b中的结构抗冲击性能较好。
例:螺钉抗冲击强度分析
图为承受冲击载荷的螺栓。 螺栓M24 螺纹小径d0=20.752mm 材料屈服强度σs=400MPa 螺纹部分应力集中系数kσ1=3.5 承受冲击部分钉杆长度l1=40mm,l2=l3=200mm 杆与钉头连接处应力集中系数kσ=3.4 螺纹与钉杆过渡圆角处应力集中系数kσ0=2.5 取安全系数S=1.5 钉杆直径d=24mm,d0=22mm、20mm、18mm、 16mm。
可获得齿面的最大综合曲率半径。 2)保证一定的重叠系数,比如:要求 a 1.2。
可保证同时啮合的齿数不要太少,减少齿面接触点的载荷。
以上两条件可以使齿轮获得最小的齿面接触应力, 即最大的接触强度。
三、球面接触与柱面接触强度计算线图
1、球面接触 两球面相互挤压。当材料相同时,表层中最大应力σmax 按赫兹公式为
螺纹允许最大拉力 Fmax A1[ ] 338 76.2N 2.576 10 4 N
钉杆部分许用应力
[ ]0
s
S k 0
400 MPa 106 .7MPa 1.5 2.5
其余计算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随着钉杆长度l的增加和钉杆直径d的减
小,螺钉能吸收的能量u不断增加。
0 128 .07 MPa [ ]0 106 .7MPa
1.43 FV
E
F——载荷(N)
E——两接触物体材料的综合弹性模量
V——两球体的综合直径(mm),
V dD Dd
,分母中的“-”
用于“d”为凸球面而“D”为凹球面的情况
接触面中心的最大压力是平均压力的1.5倍
pm a
x
1.5
F
0.785
2
两圆柱体接触时,接触面为矩形,宽度为b。
b 1.5 q V E
经研究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 a、改变材料,用滚动轴承钢GCr15整体淬火,硬度可达 62~65HRC b、仍采用20钢,适当增加渗碳深度,并精确控制磨削量, 以保持硬化层,硬度也可达60HRC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