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生活史
寄生虫复习——精选推荐

1.什么叫寄生虫生活史?其生活史分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
即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宿主转换的全部过程。
蠕虫的生活史包括自卵经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依是否需中间宿主分为两大类型: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为直接型,其虫卵在外界适宜的环境中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或幼虫,经口或皮肤侵入终宿主,发育为成虫,此类蠕虫称土源性蠕虫,肠道线虫多属此类蠕虫。
发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的为间接型,其幼虫需在1个或1个以上的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再感染终宿主,此类蠕虫称生物源性蠕虫,吸虫、棘头虫、大部分绦虫、组织内线虫多属此类。
2.寄生虫能对人体造成哪些损害及举例?(1)夺取营养:寄生虫从宿主获取营养,可通过夺取营养物质致宿主营养损耗,抵抗力降低,如蛔虫和某些绦虫。
(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在其寄生局部造成阻塞、压迫及其它物理损害,如囊尾蚴和棘球蚴压迫组织,蛔虫阻塞胆管,钩虫的钩齿或板齿致肠粘膜损伤。
(3)毒性作用与过敏反应:寄生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及代谢产物可对宿主产生化学刺激或诱发超敏反应,前者如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分泌溶组织酶致肠粘膜形成溃疡,后者如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引起虫卵肉芽肿形成肝、肠病变。
3. 寄生虫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防治原则。
寄生虫病作为病原生物所致的一类疾病,其流行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构成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如疟疾患者在血中配子体出现之前;也有些在晚期不再排出病原体,如晚期血吸虫病等。
(2)传播途径:指感染阶段的寄生虫病原侵人人体的途径。
人体感染寄生虫病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感染、经接触感染、经胎盘感染。
除以上较常见的感染方式以外,尚有其它一些途径致寄生虫感染,如输血感染、吸入感染、自体感染等。
(3)易感人群:一般说来,人对人体寄生虫普遍易感,而一些特定人群,如儿童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即以前未曾接触该病原的人群尤其易感。
寄生虫学第三章 寄生虫的生物学

⼀、寄⽣⾍的⽣活史及其类型 寄⽣⾍的⽣活史(life cycle)是指寄⽣⾍完成⼀代的⽣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
寄⽣⾍的种类繁多,⽣活史有多种多样,繁简不⼀,⼤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直接型 完成⽣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卵或幼⾍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
如⼈体肠道寄⽣的蛔⾍、蛲⾍、鞭⾍、钩⾍等。
2.间接型 完成⽣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
如丝⾍、旋⽑⾍、⾎吸⾍、华⽀睾吸⾍、猪带绦⾍等。
在流⾏病学上,常将直接型⽣活史的蠕⾍称为⼟源性蠕⾍,将间接型⽣活史的蠕⾍称为⽣物源性蠕⾍。
有些寄⽣⾍⽣活史中仅有⽆性⽣殖。
如阿⽶巴、阴道⽑滴⾍、蓝⽒贾第鞭⽑⾍、利什曼原⾍等。
有些寄⽣⾍仅有有性⽣殖、如蛔⾍、蛲⾍、丝⾍等。
有些寄⽣⾍有以上两种⽣殖⽅式才完成⼀代的发育,即⽆性⽣殖世代与有性⽣殖世代交替进⾏,称为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如疟原⾍、⼸形⾍以及吸⾍类。
有的寄⽣⾍⽣活史整个过程都营寄⽣⽣活,如猪带绦⾍、疟原⾍。
有的只有某些发育阶段营寄⽣⽣活,如钩⾍。
有的寄⽣⾍只需⼀个宿主,如蛔⾍,蛲⾍;有的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宿主,如布⽒姜⽚⾍、卫⽒并殖吸⾍。
寄⽣⾍完成⽣活史除需要有适宜的宿主外,还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
寄⽣⾍的整个⽣活史过程实际包括寄⽣⾍的感染阶段侵⼊宿主的⽅式和途径、在宿主体内移⾏或达到寄⽣部位的途径、正常的寄⽣部位、离开宿主机体的⽅式以及所需要的终宿主(及保⾍宿主)、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的种类等等。
因此,掌握寄⽣⾍⽣活史的规律,是了解寄⽣⾍的致病性及寄⽣⾍病的诊断、流⾏及防治的必要基础知识。
⼆、寄⽣⾍与宿主的类别 (⼀)寄⽣⾍的类别 根据寄⽣⾍与宿主的关系,可将寄⽣⾍分为: 1.专性寄⽣⾍(obligatory parasite)⽣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活,如丝⾍;或⽣活史某个阶段必须营寄⽣⽣活,如钩⾍,其幼⾍在⼟壤中营⾃⽣⽣活,但发育⾄丝状蚴后,必须侵⼊宿主体内营寄⽣⽣活,才能继续发育⾄成⾍。
寄生虫的生活史

1 蛔虫: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小肠,土源性蠕虫。
感染期:(感染型?)感染期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感染,人食入含感染期虫卵蔬菜、瓜果而感染。
2 鞭虫:寄生部位:大肠(盲肠、直肠、结肠)土源性蠕虫感染型: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含卵蔬菜、瓜果。
3 蛲虫:感染型: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肛门-手-口多见寄生部位:盲肠, 结肠、回肠下段及直肠,土源性蠕虫传染源: 病人和带虫者感染方式: 肛门-手-口多见感染方式简单;虫卵发育快;儿童易重复感染;间接接触虫卵在室内可存活3周流行:感染率城市>农村,儿童>成人4 钩虫: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经皮感染(经口、经胎盘)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途径:人接触含丝状蚴的土壤而感染;土源性蠕虫流行: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
北方以十二脂肠钩虫为主,美洲钩虫属亚热带及热带,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感染率南方>北方,农村>城市,平均17.17%以海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微、云南及台湾为重。
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传播途径:外界温度、湿度;粪肥使用不当与土壤接触的旱地农民、矿工多见;易感人群:10~30岁多见。
5 旋毛虫病: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必需转换宿主, 无体外生活阶段成虫寄生于:小肠(十二脂肠和空肠上段)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横纹肌内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含幼虫的猪、狗肉保虫宿主:猪、狗、猫、鼠和狐流行分布:世界性分布,以欧洲、美洲较高国内西藏首次发现,云南最严重传染源:猪、犬、猫、狐等百余种食肉脊椎动物猪与鼠的相互感染是人体旋毛虫病的重要来源传播途径:与猪的伺养,食入猪肉及猪肉制品有关,猪的感染率达10~50%。
预防:不食生或半生的猪肉或野生动物肉是关键6 丝虫病:(斑氏吴策线虫)感染阶段:蚊体内丝状蚴感染方式:经媒介昆虫感染中间宿主: 班氏丝虫-淡色库文、致倦库蚊、中华按蚊为次,马来丝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寄生虫生活史名词解释

寄生虫生活史名词解释
寄生虫生活史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及宿主转换的全部过程。
具体来说,寄生虫生活史包括寄生虫从感染卵或感染性幼虫在外界或中间宿主体内经历一系列的发育阶段,直至发育成熟并繁殖出感染卵或感染性幼虫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非常复杂,包括寄生虫在不同宿主之间的转换,以及在宿主体内经历的多个发育阶段。
例如,某些寄生虫需要在中间宿主中经历多个发育阶段,才能最终感染终宿主并繁殖。
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对于预防和治疗寄生虫病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人们理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生存条件,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消除寄生虫病。
寄生虫生活史要点

寄生虫生活史要点寄生虫生活史要点一、蛔虫1.人是唯一终宿主2.成虫寄生部位小肠3.感染期感染性虫卵4.感染途径经口5.成虫寿命一年左右6.在肠腔内孵出的幼虫必须经组织移行后才能发育为成虫,其移行途径为侵入小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入血-右心-肺、肺泡-支气管-咽喉部-胃-小肠。
7.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进行四次蜕皮,第一次(卵内)、第二次和第三次(肺泡内)、第四次(小肠内)。
二、毛首鞭形线虫(鞭虫)生活史与蛔虫相似。
幼虫无游移。
流行与防治基本同蛔虫。
三、钩虫1.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以口囊内的钩齿或板齿咬附肠黏膜,以宿主血液、组织液、肠黏膜为食。
2.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期蚴)。
3.感染方式主要经皮肤感染,还可经口和黏膜感染,另外还发现母体内的幼虫通过胎盘侵入胎儿现象,有报道经乳汁感染。
4.幼虫需经移行才能发育成成虫,移行途径:皮肤—小血管或淋巴管—右心—肺、肺微血管、肺泡—支气管—咽—小肠。
5.此外钩蚴有“迁延移行现象”指十二指肠钩虫的钩蚴经皮肤感染人体后,部分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滞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此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
犬钩虫也存在上述情况,但未发现美洲钩虫迁延移行现象。
6.还有试验证明某些动物(猪、狮、犬、灵猫、猴、猩猩、犀牛)可作为钩虫的转续宿主。
四、蛲虫1.寄生部位盲肠2.感染期感染期卵3.感染途径经口4.成虫寿命2~4周5.感染方式肛门--手--口五、旋毛形线虫(旋毛虫)1.成虫和幼虫同寄生于一个宿主体内,不需要在外界发育,但完成生活史必须要更换宿主。
2.成虫寄生于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幼虫寄生在宿主的横纹肌内。
3.感染方式经口。
4.感染阶段含幼虫的囊包。
5.人既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
6.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犬、鼠、猫及熊、野猪、狼、狐等野生动物,均可作为本虫的保虫宿主。
美丽筒线虫P166,结膜吸允线虫P194六、丝虫1成虫寄生部位:马来丝虫:浅部淋巴系统;班氏丝虫:浅、深部淋巴系统。
寄生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寄生虫的生活史。
2、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并在人体内产卵,故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
3、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有两个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其中间宿主有第一和第二之分。
如: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类。
4、储蓄宿主(保虫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
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例如华支睾吸虫的成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猫,猫即为该虫的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5、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能长期维持幼虫状态。
只有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6、感染期:能侵入人体的阶段称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7、带虫免疫:人体感染疟原虫后产生的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其血液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这种免疫状态称为带虫免疫。
8、伴随免疫: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对再次感染的童虫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对体内已寄生的成虫无作用,原发感染可继续存在,这种现象称伴随免疫。
见于血吸虫病。
9、带虫者:大多数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
10、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异位寄生。
11、疫水:含活的血吸虫尾蚴的水12、阳性钉螺:含有血吸虫尾蚴的钉螺13、慢性感染:通常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在临床上出现一些症状后,未经治理或治疗不彻底而逐渐转入慢性持续感染阶段。
14、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成为疟疾的再燃。
简述蛔虫生活史过程

简述蛔虫生活史过程
蛔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生活史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感染阶段:蛔虫的感染阶段是虫卵。
当人们误食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后,虫卵会在肠道内孵化成为幼虫。
2. 幼虫发育阶段:孵化出来的幼虫会在肠道内继续发育,经过几次蜕皮后,成为成虫。
3. 成虫阶段:成虫会在肠道内寄生,以肠道内的营养物质为食。
成虫会产生大量的虫卵,这些虫卵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
4. 传播阶段:排出体外的虫卵可以在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如果被其他人误食,就会再次感染蛔虫。
蛔虫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
预防蛔虫感染的方法包括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定期驱虫等。
总之,蛔虫的生活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和多种因素。
了解蛔虫的生活史过程对于预防和治疗蛔虫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寄生虫名词解释和简答

寄生现象:1.互利互生:共同受益;2.共栖:一方受益,另一方不受益 也不受害;3.寄生关系:一方获利,一方受害。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所需环境条件,称 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钩虫只需一个宿主;华枝睾吸虫需多个宿主;蛔虫 仅有有性生殖;溶组织内阿米巴仅有无性生殖;疟原虫兼有无性生殖和 有性生殖才能完成一代发育,称为世代交替。
寄生虫的实验诊断:包括病原检查和免疫诊断,其中病原检查是最可靠 的诊断措施。
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其中经口感染是最常见的传 播途径。
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五大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
医学蠕虫 某些寄生于动物的蠕虫幼虫,偶然也可侵入人体,不能发育为成虫,但 幼虫可在人体内长期移行,造成损害,称为幼虫移行症。
即幼虫移行症是指:寄生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在组织内移行造 成伤害。
第一章:线虫纲——治疗药物-阿苯达唑 一、 蛔虫: 1.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虫卵卵壳厚而透明外附有一层蛋白质膜。
误食 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
感染阶段为感染期虫卵的有:蛔虫、鞭虫。
2. 致病性:受损最重的是肺、大量虫体由肺毛细血管移入肺泡,引起蛔 蚴性肺炎。
还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肠梗阻。
3. 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找虫卵。
二、 鞭虫:成虫寄生于人回盲部,虫卵呈腰鼓形。
误食感染性虫卵引起感染。
三、 钩虫: 1. 成虫寄生人小肠上段引起钩虫病,虫卵呈椭圆形,卵壳薄,无色透明, 卵内含4-8个卵细胞。
2. 丝状蚴经皮肤钻入人体,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寄生虫的幼虫移行经过肺部的有:十二指肠钩虫、蛔虫、日本血吸虫。
感染阶段是幼虫的有:钩虫、丝虫。
3. 致病性:幼虫可引起钩蚴性皮炎、丘疹,钩蚴性肺炎;成虫可引起小 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消化道症状和异嗜症。
4. 实验诊断:虫卵检查饱和盐水漂浮法检出率高;钩蚴培养可鉴定虫种。
寄生虫的生活史

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是以另一种生物为宿主而生存的生物,它们可以寄生于不同类群的生物体内或体表,如人类、家畜、野生动物、鱼类、昆虫等。
寄生虫的生活史一般包括幼虫和成虫两个发育阶段,在不同宿主体内完成不同的生活活动,形态和行为也有所不同。
一、寄生虫的幼虫发育寄生虫的生活史一般以寄生在中间宿主为主,中间宿主可以是无脊椎动物或鱼类,也可以是哺乳动物。
寄生虫的幼虫经过中间宿主的体内,完成不同的发育过程,以增加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
在中间宿主体内,幼虫的表皮上会形成一个保护性的囊膜,保护幼虫不受宿主的免疫系统攻击。
寄生虫的幼虫形态多样,有的呈红蚯蚓状,有的呈镰刀形,有的呈扁形或蕈形。
在中间宿主体内,幼虫会经过不同的发育阶段,如不断蜕皮和形态改变。
在完成幼虫阶段的发育后,幼虫会依靠宿主的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到其它宿主体内,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
二、寄生虫的成虫阶段完成幼虫期的发育后,寄生虫会进入到主要宿主体内,在其体内生长和繁殖。
寄生虫的成虫形态各异,一些成虫形态比较简单,如线虫,有的成虫体形大,如人体血吸虫等。
成虫期的寄生虫主要以吸取宿主的组织液和血液为生,肝吸虫则以宿主的肝脏组织为食。
在宿主体内,寄生虫的成虫不断生长和繁殖,产生大量子虫,这些子虫可以在宿主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中完成其种群扩散。
在接触到新的宿主时,子虫会依靠其运动和趋磁能力,寻找到新的宿主体内进行寄生生活。
总之,寄生虫的生活史是寄生在不同宿主体内,经过幼虫和成虫两个发育阶段,完成其生存和繁殖的过程。
寄生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形态和行为特征,寄生于不同宿主身上,完成吸取组织液或血液、生长繁殖、种群扩散等不同的生存活动。
医学寄生虫生活史要点重点考点

(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前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以分为:胸肺型、腹型、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及其他型;后者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生活史】牛带绦虫生活史基本同猪带绦虫,成虫均寄生在人的消化道。但幼虫阶段仅寄生在牛体内,人体感染是因生食或半生食牛肉所致。因牛囊尾蚴不能在人体寄生,因此人不会患牛囊尾蚴病,危害性不如猪带绦虫严重。
【学习要点及难点】
(1)两种带绦虫的虫卵在形态上难以区别,但它们的成虫和囊尾蚴的形态,以及生活史和致病都有明显区别,在临床上要注意鉴别。
(2)人是牛带绦虫唯一的终宿主,孕节脱落后经常主动地逸出肛门。牛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
(3)人因误食活的囊尾蚴而感染,成虫引起的肠绦虫症症状较猪带绦虫略重。但该虫卵对人无感染性,人体内极少见牛囊尾蚴寄生。
(4)除全国各地有散在病例外,主要流行在我国西部的农牧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防治原则同猪带绦虫。
(1)在终宿主体内,成虫主要寄生在肝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卵经粪便排除的过程伴有宿主肠粘膜的破溃。
(2)幼虫的无性繁殖在钉螺体内进行,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灭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3)血吸虫的感染期是尾蚴;感染方式是经皮肤钻入。(4)雌虫所产的大多数虫卵顺门静脉血流到肝脏和逆血流到达肠壁。(5)日本血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成熟的虫卵所致。基本病变为虫卵沉积在组织内诱发虫卵肉芽肿(granuloma)形成,病变部位以肝脏及结肠组织为主。
【寄生虫】寄生虫生活史总结(重难点)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
寄生虫的生活史

人体寄生虫1 蛔虫:土源性蠕虫寄生部位:寄生部位:小肠感染期: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人食入含感染期虫卵蔬菜、瓜果而感染。
2 鞭虫:土源性蠕虫寄生部位:大肠(盲肠、直肠、结肠)感染型: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含卵蔬菜、瓜果。
3 蛲虫:土源性蠕虫感染型:感染期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肛门-手-口多见寄生部位:盲肠, 结肠、回肠下段及直肠传染源: 病人和带虫者感染方式: 肛门-手-口多见感染方式简单;虫卵发育快;儿童易重复感染;间接接触虫卵在室内可存活3周流行:感染率城市>农村,儿童>成人4 钩虫: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经皮感染(经口、经胎盘)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途径:人接触含丝状蚴的土壤而感染;土源性蠕虫流行: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
北方以十二脂肠钩虫为主,美洲钩虫属亚热带及热带,南方以美洲钩虫为主。
感染率南方>北方,农村>城市,平均17.17%以海南、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微、云南及台湾为重。
世界性分布,尤以热带亚热带多见。
传染源:患者、带虫者传播途径:外界温度、湿度;粪肥使用不当与土壤接触的旱地农民、矿工多见;易感人群:10~30岁多见。
5 旋毛虫病: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必需转换宿主, 无体外生活阶段成虫寄生于:小肠(十二脂肠和空肠上段)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横纹肌内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途径:食入含幼虫的猪、狗肉保虫宿主:猪、狗、猫、鼠和狐流行分布:世界性分布,以欧洲、美洲较高国内西藏首次发现,云南最严重传染源:猪、犬、猫、狐等百余种食肉脊椎动物猪与鼠的相互感染是人体旋毛虫病的重要来源传播途径:与猪的伺养,食入猪肉及猪肉制品有关,猪的感染率达10~50%。
预防:不食生或半生的猪肉或野生动物肉是关键6 丝虫病:(斑氏吴策线虫)感染阶段:蚊体内丝状蚴感染方式:经媒介昆虫感染中间宿主: 班氏丝虫-淡色库文、致倦库蚊、中华按蚊为次,马来丝虫-中华按蚊、嗜人按蚊。
18种医学原虫和蠕虫的生活史要点总结

寄生虫的生活史要点总结●医学原虫学1.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部位:结肠+肝+肺+脑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四核包囊,致病阶段:滋养体,诊断阶段:滋养体和包囊2.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部位:十二指肠和小肠上端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四核包囊。
致病虫期:滋养体。
诊断阶段:四核包囊和滋养体3.阴道毛滴虫寄生部位:女性阴道和男性尿道感染方式:直接和间接传播(性交和坐式马桶)感染阶段,致病阶段,诊断阶段:滋养体4.疟原虫寄生部位:红细胞内感染方式:皮肤黏膜感染阶段:子孢子,致病阶段:红细胞内裂子体,诊断阶段:红细胞内疟原虫传播媒介:按蚊,传播阶段:配子体5.刚地弓形虫寄生部位:所有有核细胞内感染方式:先天经胎盘感染,后天经口感染,经皮肤黏膜感染,眼结膜感染感染阶段:假包囊,包囊,卵囊。
致病阶段:包囊,滋养体。
诊断阶段:滋养体终宿主:猫和猫科动物,中间宿主:人和哺乳动物●医学蠕虫1.华支睾吸虫寄生部位:人的肝胆管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囊蚴,致病阶段:成虫,诊断阶段:虫卵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终宿主:人和肉食哺乳动物2.卫氏并殖吸虫人兽共患寄生部位:肺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囊蚴,致病阶段:成虫和童虫,诊断阶段:虫卵(烂桃样样血痰和咯血)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和蝲蛄3.斯氏狸殖吸虫人兽共患4.血吸虫寄生部位: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感染方式:皮肤黏膜感染阶段:尾蚴,致病阶段:尾蚴,童虫,成虫,虫卵。
诊断阶段:虫卵中间宿主:淡水螺类(钉螺),终宿主:人和哺乳动物5.曼氏迭宫绦虫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阶段:原尾蚴,裂头蚴,致病阶段:幼虫,诊断阶段:虫卵6.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寄生部位:人体肠道,皮下,肌肉,内脏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囊尾蚴,虫卵,致病阶段:囊尾蚴和成虫7.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寄生部位:人的小肠上端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囊尾蚴,致病阶段:孕节,诊断阶段:孕节,虫卵,头节唯一的终宿主牛线虫8.似蚓蛔线虫(蛔虫)寄生部位:小肠感染方式:经口感染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致病阶段:成虫和幼虫,诊断阶段:虫卵9.毛首鞭形线虫(鞭虫)寄生部位:人体盲肠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致病阶段:幼虫和成虫,诊断阶段:虫卵10.蠕形住肠线虫(蛲虫)寄生部位:回盲部感染方式:肛门——手——口,空气吸入感染阶段:感染期虫卵,致病阶段:成虫,诊断阶段:虫卵11.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寄生部位:小肠感染方式:经皮肤感染阶段:丝状蚴,致病阶段:幼虫,成虫,诊断阶段:虫卵12.旋毛形线虫(旋毛虫)寄生部位:宿主横纹肌细胞内(幼虫)感染方式:食入含幼虫囊包的肉制品感染阶段:幼虫囊包,致病阶段:幼虫,诊断阶段:肌肉活组织查获幼虫囊包丝虫13.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夜现周期性)感染阶段:感染期幼虫,致病阶段:成虫,诊断阶段:血液中查找微丝蚴鸭梨自己总结滴,因为寄生虫生活史的要点容易记混淆,所以自己总结一下,顺便给大家分享哈,忽忽,资料比较简单,只是用于鉴别记忆的,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区别:1.蠕虫(Helminthes)是多细胞动物,大部分的蠕虫存在自然界中,少部分会寄生在动植物体内或体表,寄生在人类身上的蠕虫称作医学蠕虫。
寄生虫生活史整理

寄生虫生活史整理表格一、似蚓蛔线虫(蛔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寄生部位:寄生在人体小肠的肠腔。
产卵量:一条雌虫每天产卵约24万个。
幼虫移行:幼虫在人体内需移行(经肝、肺)才能发育为成虫。
营养来源:肠腔的半消化物。
寿命: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一般为1年左右。
二、毛首鞭形线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严重感染时也可寄生于阑尾、结肠、直肠甚至回肠下段。
产卵量:一条雌虫每天产卵5000-20000个。
幼虫移行:与蛔虫不同,无需经肝、肺移行。
营养来源:成虫以宿主血液和组织液为食。
寿命:成虫寿命一般为3-5年,长者可达8年以上。
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幼虫(丝状蚴)。
感染途径:经皮肤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借口囊的板齿和钩齿咬附在肠粘膜上。
产卵量:十二指肠钩虫日平均产卵为1万-3万个,美洲钩虫为0.5万-1万个。
幼虫移行:幼虫进入人体要经过移行(经肺等处)才能发育为成虫。
移行过程为循环系统到呼吸系统,再到消化系统。
营养来源:以宿主的血液、组织液和肠粘膜为食。
寿命:一般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钩虫7年左右,美洲钩虫15年左右。
四、蠕形住肠线虫(蛲虫)类型:直接发育型,属于土源性线虫。
宿主:人。
感染期:感染期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或经空气吸入感染。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也可达小肠上段甚至胃及食管黏膜等处寄生。
产卵量:发育成熟的雌虫子宫内含虫卵5000-17000个,必须到达肛周才产卵。
幼虫移行: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后,沿小肠下行蜕皮2次至结肠蜕皮1次发育为成虫。
营养来源:以肠内容物、血液或组织液为食。
寿命:雌虫寿命2-4周,一般不超过2个月,最长101天。
人体寄生虫学生活史图

《人休寄生虫学》图表华支睾吸虫(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成虫―阳―k毛⅛⅛_____________ 腕働 ___________ k雷働沼螺、豆螺等肝1 F胆屋⅛⅛淡水鱼虾脱愛后的⅛⅛⅛iJi胆汁逆断而行或经血管或穿过肠壁仃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囊勵【学习要点及难点】(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 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底电____ t.虫甲______ ⅛⅛ _______ ___________ k r &≡⅛⅛T子葩T鎮讳左老口日入O.GJ¾⅛⅛ * ----------------- 槪【学习要点及难点】(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
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 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Parag OnimUS WeSterma ni )【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 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 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寄生虫生活史

吸虫的发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囊蚴← 尾蚴← 第二代雷蚴肝片形吸虫10~25d 中HO. 椎实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水生植脱囊物成虫童虫囊蚴终HO.牛羊鹿驼人猪兔等,3~4个月 12指肠双腔吸虫陆地螺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尾蚴粘团(附于植物上) --------------------------82~150d------------- 蚂蚁终HO牛羊猪驼马驴兔人:胆管、胆囊成虫囊蚴72 ~ 85 d阔盘吸虫I.中HO.蜗牛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粘团(附植物上)------------------------400 ~ 445 d----------------------Ⅱ.中HO.终HO.牛羊猪驼人:胰管成虫囊蚴80 ~ 100 d日本分体吸虫外界侵入钉螺虫卵毛蚴母胞蚴尾蚴----------------44~186 d----------------------------水肝内门V.or 小血管or 经皮肤、粘膜侵入中肠系膜小V 淋巴管 or胎盘感染成虫童虫尾蚴------------------------------36 ~ 50 d ---------------------前后盘吸虫外界侵入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水生植物瘤胃、网胃真胃、小肠、胆管、胆囊终HO.牛羊成虫童虫童虫囊蚴姜片形吸虫26~30℃扁卷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2-4周水生植物茎叶终HO.人、猪小肠成虫3个月华支睾吸虫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约100d-------------------约钻入淡23 水鱼、虾d终 HO.人猪犬猫鼠鼬貂獾:胆管、胆囊成虫囊蚴约1个月前殖吸虫淡水螺吃入蜻蜓成虫、稚虫虫卵成虫1~2周水中 I.中HO.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约10d ---------------------- 32~50 d----------------------Ⅱ.HO.淡水螺or 蝌蚪终HO.家禽或家禽与猪猫犬等:直肠、盲肠成虫囊蚴16 ~ 22 d圆叶目与假叶目绦虫生殖器官的区别:圆叶目假叶目睾丸分散在节片前部实质内分散在排泄管二侧卵巢二叶或多叶,扇形或哑铃形多二叶,哑铃形卵黄腺单块状,卵巢后方、二排泄泡状散在于实质中,与睾丸交管之间叉分散在二排泄管二侧子宫形状管状、分枝管状、网状、分散卵袋弯曲管状或直管状,无分枝子宫孔无有、向外开口于节片腹面中央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或二侧边缘上位于节片中央或边缘排卵方式孕节脱落、破裂由子宫口排卵绦虫的发育终HO. 外环境中 HO. 补充HO. 终HO.圆叶目成虫虫卵囊尾蚴、拟囊尾蚴、成虫(六钩蚴)多头蚴、棘球蚴、链尾蚴(人畜禽)(哺乳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假叶目成虫卵钩球蚴原尾蚴实尾蚴成虫(钩毛蚴)(剑水蚤)(裂头蚴、条带)(人犬猫)(鱼蛙蛇哺乳类)猪囊尾蚴猪、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肌肉等处孕节(卵)成虫2~3个月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肝肺等处肉食兽:小肠孕节(卵)脑多头蚴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脑孕节(卵)六钩蚴1~2个月链尾蚴兔、鼠等脏肝猫、犬等小肠裂头蚴水中剑水蚤虫卵钩毛蚴原尾蚴2~5周 1~2周Ⅱ中HO.犬猫人等终HO.小肠 or 延续HO.成虫实尾蚴(裂头蚴,条带,双槽蚴)约 3周莫尼茨绦虫地螨牛、羊小肠马绦虫土壤螨马属动物:肠、胃中HO. 蚂蚁、家蝇、步行虫终HO. 鸡等伪步行虫、金龟子小肠节片戴文绦虫中HO. 蛞蝓和陆地螺吃入终HO. 鸡、鸽等小肠克氏伪裸头绦虫赤拟谷盗猪、人小肠猪蛔虫28~30℃,湿度,O2虫卵L1L2感染性虫卵(L2) 10天~3~5周3~5周第猪吃入,L2逸出4 肠壁肠淋巴液外界|乳糜管粪便 5 肠系膜淋巴结第21~29天第12~14天天门V. 腹腔胸导管成虫L5L4L3肝前腔V.小肠←食道←咽←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血循右心鸡蛔虫17~18h. 鸡吃入粘膜内肠腔鸡异刺线虫适温、湿、O2饲料、饮水或蚯蚓虫卵(1)土源性线虫的发育史::肛周或会阴部口-小肠大肠①蛲虫型: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L3)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大肠②毛首线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1) 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③蛔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④圆线虫型卵卵感染性幼虫(披鞘L3)移行或不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⑤钩虫型:成虫L3)(2)生物源性线虫发育史①旋尾线虫型:外环境或终宿主分泌物、排泄物中宿主(节肢动物)含幼虫卵或幼虫(L3)②原圆线虫型(或后圆线虫型):粪→外界主动钻入中宿主螺或被蚯蚓吃入)③丝虫型:血循中宿主吸血时将幼虫吃入④龙线虫型:皮肤小孔水中剑水蚤吃入⑤旋毛虫型:终宿主吃入小肠肠壁淋巴间隙血循→横纹肌马蛲虫马属动物大肠粘膜内类圆线虫环境适宜 自由生活♀L 1 × 约3d 自由生活♂ 环境不适宜L 3牛羊胃虫孵化 脱壳 牛羊吃入 瘤胃内脱鞘 返回粘膜表面 口囊吸附粘膜虫卵 披鞘L3 L4 L5 成虫牛、羊五种食道口线虫鉴别表虫 名 外形 特征头泡颈乳突 叶 冠 叶 数 内 外 体 长mm ♂ ♀ 宿 主(结肠) 哥仑~ 前侧>口领N 环前 颈沟稍 后方 40~48 20~40 12~13.5 16.7~18.6 绵羊、山羊、羚羊、牛 辐~ 部翼 弯膜曲发 >口领一横沟分为前 后二部颈沟略 后方 38~40 0 细 13.9~15.2 14.7~18 牛 甘~ 达 膨大>口领食道后方肠始部 22~24 11~12 14.5~16.5 18~22 绵羊 微~ 前膜 部无直或<口领肠前 段部 36 18 12~14 16~20 绵羊、山羊、牛、骆驼、鹿 粗~ 侧明 翼显 显著膨大>口领 肠前 段部 20~24 10~12 13~15 17.3~20.3 绵羊、 山羊食道口线虫外界牛羊吃入,4胃肠壁结节或粘膜内返回肠腔虫卵33L4L牛、羊钩虫穿透皮肤感染,以蛔虫方式移行,返回肠腔成虫外界虫卵披鞘3成虫约25天马圆线虫外界马属动物盲肠或结肠卵披鞘L3成虫26℃,湿,O2不食,土壤、牧草、粪→外界 20h或1~2d 腐生生活采食,生长,休眠饮水, 口→小肠成虫卵L1L2L3破壳而出脱壳L3感染到♀产卵成虫 300~200d猪肺线虫痰→口→咽→肠→粪→外界蚯蚓吃入成虫含L卵卵或L1L3(感染性幼虫)~20d猪盲肠肠壁或大肠前段猪吃入含L3蚯蚓或随蚯蚓粪肠壁或肠淋巴结中排入土壤或蚯蚓破后入土的L35L31~5d三种猪肺线虫的区别内容M.apri M. pudendotectus M. salmi大小(mm)♂11~25×0.16~0.225 16~18×0.27~0.29517~18×0.225~0.255♀20~50×0.4~0.45 22~35×0.35~0.425 30~45×0.32~0.385交合伞肋小,前侧肋大,末端膨大,中、后侧肋融合,背肋极小大大交合刺及钩长4~4.5mm,末端单钩 1.4~1.7mm,双钩 2.1~2.4mm,单钩引器无有阴道长,>2mm <1mm 1~2mm尾部90μm,向腹面弯175μm , 直,阴门盖大95μm,稍弯虫卵μm 51~54×33~36 57~63×39~42 52.5~55.5×33~40牛、羊肺线虫气管→咽→消化道粪→外界卵含L1卵支气管←肺泡←血循←胸导管成虫L5L第18d 2~5d冠尾线虫26~28℃卵L1L2披鞘L3(感染性幼虫)24~48h 脱壳24h 34~36h 口吃入约皮肤钻入胃内脱鞘 3随胃壁 d 皮肤或肌肉内尿L4排血流肝血流出内肺门V. 约体循环3个寄生部←包囊←经腹腔←出肝包膜肝月肝成虫 L5吸吮线虫眼分泌物蝇舐眼,吃入带虫蝇舐眼,感染新HO.成虫幼虫或含幼虫卵感染性幼虫成虫约1个月约20天猪胃线虫似蛔线虫、泡首线虫、西蒙线虫生活史食粪甲虫吃入 含幼虫卵 感染性幼虫2030d 其它哺乳类、爬虫类消化管壁中 幼虫包囊成虫 约6周颚口线虫生活史: 卵生;需剑水蚤作为中间宿主。
寄生虫学复习

寄生虫学复习一、总论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2、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
当宿主免疫功能底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此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3、终宿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中间宿主:指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5、保虫宿主(储存宿主):在流行病学上,除人以外的脊椎动物终宿主称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6、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而停滞在幼虫期。
当有机会进入适宜宿主体内后,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7、感染期:在寄生虫发育过程中能使人体感染的特定阶段称为感染期或感染阶段。
8、寄生虫感染:寄生虫进入宿主体内后如果能定居、生存与繁殖而建立感染,但宿主并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此时称寄生虫感染9、带虫者:无症状感染的人类宿主即带虫者10、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11、传染源:指感染的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12、易感人群: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人群13、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1、寄生虫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①掠夺营养,影响吸收②机械性损伤③毒素作用④变应原引起宿主产生超敏反应2、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途径与方式有哪些?①经口感染: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许多寄生虫的感染期通过食物、饮水、手、玩具或其他媒介经口进入人体。
②经皮肤感染:存在于土壤或水中的感染期幼虫可主动地经皮肤侵入人体。
有些寄生虫必须通过节肢动物的叮咬吸血,经皮肤使人感染。
③接触感染:如阴道毛滴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使人感染④经胎盘感染:如疟原虫、弓形虫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⑤经呼吸道感染:如蛲虫卵通过空气吸入感染⑥自体感染:如猪囊尾蚴虫的自体感染,蛲虫幼虫的逆行感染⑦医源性感染: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等方式可感染到疟原虫、弓形虫等二、线虫:(蛔虫、鞭虫、蛲虫、钩虫、旋毛虫、丝虫)1、夜现周期性:丝虫病患者体内的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内,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的现象称为夜现周期性。
跳蚤小小寄生者的生活史

跳蚤小小寄生者的生活史跳蚤,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它们生活在宿主的身上,以血液为食。
尽管它们体型微小,却有着惊人的跳跃能力和顽强的生存能力。
在人类和动物身上寄生的跳蚤,有着独特而又引人注目的生活史。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跳蚤小小寄生者的生活史。
一、孵化与幼虫阶段跳蚤的生命周期经历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
跳蚤的生命周期短暂而又充满挑战。
一旦跳蚤卵被寄生在宿主身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幼虫便开始孵化出来。
幼虫时期的跳蚤非常小,身体透明,几乎看不见。
它们依靠吸食宿主的血液来生长发育,同时不断蜕皮,直到长成能够进行繁殖的成虫。
二、寄生与繁殖阶段成年跳蚤通常会选择在宿主身上寄生,以确保能够随时获取到血液作为食物。
它们利用特殊的口器刺入宿主的皮肤,吸食血液。
跳蚤的叮咬会引起宿主的瘙痒和不适,甚至传播疾病。
在寄生的过程中,成年跳蚤会进行繁殖,雌性跳蚤会产下大量的卵,继续延续这一寄生的生命周期。
三、跳跃与传播阶段跳蚤以其惊人的跳跃能力而闻名,它们可以跳跃数十倍甚至上百倍自己身体长度的距离。
这种跳跃能力使得跳蚤能够在宿主之间迅速传播,也使得它们更容易在宿主身上寻找到适合的吸血位置。
跳蚤的传播不仅限于宿主之间,有时候它们也会通过宿主的衣物、被褥等物品传播到其他地方,给人类和动物带来困扰。
四、生命周期与寿命跳蚤的生命周期大约在2周到1个月左右,这取决于环境条件和宿主的情况。
在这短暂的生命周期内,跳蚤经历了从卵到成虫的完整过程,不断寻找宿主吸血、繁殖后代。
尽管跳蚤的生命周期短暂,但它们的寿命却相对较长,一只跳蚤可以在宿主身上生存数周甚至数月之久。
五、控制与预防由于跳蚤的寄生给人类和动物带来了不便和健康风险,控制和预防跳蚤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定期给宠物做除跳蚤的处理、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宠物用品和被褥等措施都是有效的预防跳蚤的方法。
同时,一旦发现宠物或家中出现跳蚤,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除和消灭,以免跳蚤继续传播和滋生。
总结起来,跳蚤作为一种小小的寄生虫,却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