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管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合集下载

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理 论研 究会 会 员 , 福 建省 音 乐家协会 会 员 , 主要从 事 文 艺美 学研 究 。
随 着 全 球 科 学 技 术 与文 化 艺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与 高 度 繁 荣 ,
型 人 才 的历 史 ,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 , 在一般情况 下, 人 类 的历
史 随着 时 间 的 推 移 会 呈 现 螺 旋 式 循 环 上 升 发 展 的 模 式 。 我 们 不 妨 回顾 一 下 历 史 , 并 对 此 种 历 史 规 律 在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上 的体 现进 行 一 番 验 证 。起 初 , 培 养 专 门型 人 才 是 为 了适 应 如 哈 贝 马斯 所 说 的人 类 各 种 活 动 的合 理 化 分 工 机 制 的 出 现 与 确 定 而 建 立 的 相应 的 培 养模 式 。这 种 培 养 模 式 在 很 长 的 历 史时期 内 , 适 应 了世 界 文 化 、 学术 、 学 科 的分 类 机 制 的建 立 与
其所属的特定领域 , 他 们 能 熟 练 地 掌 握 本 专 业 所 要 求 的 知 识
与技能 , 并 能 按 照 其 专 业 方 向在 完 成 相 应 的 专 业课 程 教 育 之 后 找 到 适 合 自己 的 行 业 进 行 “ 对 口就业” 。 这 种 培 养 模 式 与 就 业 方 式 长 久 以来 为社 会 输 送 了 层 出 不 穷 的 人 才 , 促 进 了社 会 各 个 领 域 有 序 的 发展 与 前 进 。 然 而 , 随着 科 学技 术 的 迅 猛
领域 , 包括数学 、 物理 、 生物学 、 工程学 、 电 子 学 及 各 种 技 术 组 织等 ; 其三 , 关 于人 类 的 社 会 行 为 与 协 调 活 动 的 道 德— — 实

论现代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论现代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论现代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人才是强国的根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关键在于人才培养。

当前的世界经济形势异常严峻,人才竞争愈演愈烈。

加之新技术、新工种和新兴行业大量涌现,对各类岗位的要求也越发复杂。

这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也发生了战略性转变,各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学科教育的综合性明显增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时代发展进程,全社会呼吁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加入。

标签:高校复合人才培养1 复合型人才内涵顾名思义,“复合”指的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

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

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

2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普通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明显不同。

它是指本科生研修第二学位或跨学科辅修其他专业,综合整合第二或第三个学科的基本技能知识,发展成为综合多个专业或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由此可以总结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几种形式:2.1 双学位制:就读于本科专业学科的同时,也进行第二专业学科的学习,在学位评定时取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士学位。

2.2 第二学位制:学生取得本科学位后,继续进行跨专业学科的学习,并取得跨专业学科的本科学位。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适应部分特殊工种的岗位需要。

2.3 联通培养制:该形式主要是专、本联通,也就是本科生结束本专业三年制学科的学习后,继续进行1—2年的跨专业学科的学习,毕业后同时取得本专业专科文凭与后专业本科文凭及学位。

2.4 主辅修制:学高校生基于高校的学分要求,在本专业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跨专业辅修其他课程,学分总数达到要求后取得高校颁发的辅修证书。

该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高校的教育形式,并且已在众多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广泛应用。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在新时代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快速变革,人才培养需求也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考虑到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

在新时代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还需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包括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实践与实践结合。

在新时代下,知识和技能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仅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培养模式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环节也是学生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等。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每个人的天赋和潜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培养模式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力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这包括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现他们的潜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第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在新时代下,人才需求与产业需求是紧密相连的。

培养模式需要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包括与企业进行深入的合作,开设双向培养项目,通过实习和实践等方式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措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是指培养具备多方面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使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工作和社会环境。

针对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首先,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教育。

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设立跨学科的选修课程,提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学习机会。

此外,教师也需要进行跨学科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授课能力。

其次,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学校可以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和创新创业项目,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者,加强项目驱动式教学。

通过项目驱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到具体项目中,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和应用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加强综合素质评价。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对于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对较少。

为了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变评价方式,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

可以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考核学生的学科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另外,推进国际化教育。

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学校可以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推动学生参加海外交流项目。

此外,引进国际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提供国际化的课程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项目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同时,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提供实际的创新创业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

综上所述,要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体制、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

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积极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教育、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推进项目驱动式教学、强化综合素质评价、推进国际化教育和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任务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背景下,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课程和创新实践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

而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学习资源等,提供更加便捷和灵活的学习途径。

在评价体系方面,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育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标准,评价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评价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除了考试成绩,还可以采用项目评估、作品展示、实习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的能力。

还可以引入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和互评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还需要建立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在当今的社会中,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需要具备多方面技能和能力的职位,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重要的任务。

那么,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

1. 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要想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要从基础教育入手。

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本技能的培养,这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对不同学科的需求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不同学科的需求。

例如,在科学领域,需要学生理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文化领域,需要学生理解艺术、人文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因此,学校应该开设多种学科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时,也可以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3. 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复合型人才,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组合,而是要让学生能够跨学科地学习和研究。

这意味着,学校应该鼓励并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和项目。

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更加灵活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兴领域和新型的职业。

4. 实践和交流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实践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通过实习、实训和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和行业情况,了解职场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竞赛、活动等项目,与来自不同领域和学科的人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综合才能。

5. 推广跨文化教育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中,跨文化教育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国际课程、招收外籍生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的知识和理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意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从基础教育入手,重视不同学科的需求,推广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注重实践和交流,以及推广跨文化教育。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路径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路径

本文来至步步高学习机: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改革。

纵观这场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

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

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用而生,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

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多学科交叉,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导致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

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渐融合的时代,针对现代科学校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学习更广泛更均衡的科学知识课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

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

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

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有以下几点: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新时代对人才要求更加多样化,需要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注重跨学科融合,突破学科壁垒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往往会按照学科分类进行教学和培养。

这种模式下,学生只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深耕,很少有机会接触其他学科知识,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跨学科问题缺乏解决能力。

而在新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推动。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跨学科融合,突破学科壁垒,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在实际操作上,学校可以设置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一点比以往更加重要。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项目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置实习课程、毕业实习等,让学生在实际岗位上接触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上,学校可以通过搭建自主学习平台,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组织创新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注重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学校及时调整教学和培养模式,注重跨学科融合,突破学科壁垒;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教育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部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当今社会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以高职教育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话题,探讨其重要性和培养途径。

一、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单一职业的人才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的需要。

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既可以在一个领域内有所专长,又能够跨领域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这种多元化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因此高职教育培养出的复合型人才受到市场的青睐。

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途径(一)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基础知识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高职教育应注重对专业知识的培养。

通过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实践能力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中。

高职教育应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实训、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拓宽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广阔的知识储备。

高职教育应鼓励学生参加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开设多元化的选修课程,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增加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培养创新能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调创新能力。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实验和创业项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五)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培养他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三、高职教育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挑战与对策(一)教学模式的创新高职教育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引入项目式教学、实证教学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_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

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_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

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范文模板及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传统单一专业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领域的要求,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定义和特点、市场需求与竞争优势以及发展趋势和前景等方面详细阐述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论述:首先介绍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包括其定义和特点、市场需求与竞争优势以及发展趋势和前景;然后分析复合型人才的意义,包括综合能力提升与创新能力增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作用以及国家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接下来探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策略与方法,包括教育体制改革与课程设计调整、跨学科教学和实践项目开展以及企业合作与实习机会提供;最后进行总结,回顾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论述,提高读者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进一步加强对综合素质教育的认知,推动相关政策制定和教育改革,以培养更多具备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同时也期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对于当前教育体制与课程设计的思考,共同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人才。

2. 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2.1 定义和特点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多领域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不同领域进行综合应用的人才。

他们不仅在自己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还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和创新方面具有优势。

2.2 市场需求与竞争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需要人才具备多元化、综合化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并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而具备复合型背景的人才在职业竞争中将会有更大的优势,因为他们可以跨越传统行业边界,拓宽自身发展空间。

关于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各个领域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单一专业能力已经不再足够,人们对于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复合型人才队伍的意义、建设方法以及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复合型人才队伍的意义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指具备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团队。

与传统人才队伍相比,复合型人才队伍更能适应多变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具备复合型人才的团队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复合型人才也具备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

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1.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

学校和培训机构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课程设置上也应该开设更多的跨学科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2. 跨领域合作跨领域合作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互相学习和借鉴对方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可以组织跨领域的项目和实践活动,促进不同领域人才的合作与交流。

3.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可以鼓励人才发展多领域技能和知识。

例如,企业可以设置多岗位激励制度,让员工有机会学习和担任不同领域的职位。

政府也可以鼓励人才参加继续教育和跨学科研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支持。

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 传统观念和体制的限制传统观念和体制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存在一定的限制。

例如,某些学校和企业仍然重视单一学科的专业能力,忽视了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这需要我们加强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2. 人才流失和招聘难题复合型人才往往具备更高的竞争力,他们更容易受到其他企业或国家的吸引。

因此,人才流失和招聘难题成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难题。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当前和未来都重要的任务。

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也拥有广泛的人文素养,并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

为了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我们需要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

首先,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应该开设更加多元化的课程,涉及科学、社会学、文学等多个领域,使得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各种不同的知识和思考方式。

同时,学校也应该注重塑造学生的个性和品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需要学校教育部门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合作,建设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

其次,对于教育机构来说,他们需要提供更加专业化和实用化的培训课程,以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变化。

这需要培训机构与各大企业和行业组织加强合作,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结合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多样化的课程和项目,培养出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企业和组织也可以承担一部分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培训计划和项目,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公司和社会的需要。

企业也可以通过内外部交流,引进外部专家和人才,弥补自身人才短缺的情况,提高业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要想培养出复合型人才,还需要各大组织、机构和社会公众加强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活动、知名人士和专家的论述等方式实现。

增强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认同和重视,不仅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而言之,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学校、教育机构、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只有在各方的配合下,才能充分发掘人才的潜能,培养出更加适应新时代形势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这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和努力。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实践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实践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其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只有拥有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实践方法。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复合型人才是指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具备跨越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学科知识能力。

必须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职业素养;2、实践能力。

能够应对实际工作和生活场景;3、创新能力。

能够勇于挑战,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4、人际交往能力。

能够有效沟通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能力的结合,使得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各领域的佼佼者和领袖。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在于,通过培养这样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为实现个人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方法1、学院间的协作培养不同学院之间的协作培养,是一种备受重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法。

比如,在大学校内,不同学院可以联合开设跨学科的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

此外,学院之间也可以开展实践项目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实践体验。

2、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实践产学研结合的项目实践,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另一种有效方式。

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具有贴近市场、紧密联系产业的特征,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这种实践方式也能够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和人才的交流,推动产业发展。

3、国际化人才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与国外优质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交流平台,促进其跨文化沟通和深入了解国际工作环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

复合型人才及培养路径论文

复合型人才及培养路径论文

复合型人才及培养路径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教育机构和企业都将其列为发展计划的重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以及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一、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那些具备多项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人。

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并能够不断学习、适应和创新。

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中最能适应各种环境和任务要求的人才。

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还具有团队协作、创新思维、领导才能等多种能力。

通过这些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并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1.开放教育平台现代教育需要走向开放、共享的方向。

通过开放平台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可以透过不同的学习途径,积极探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

而开放平台的建设需要企业、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

2.创新实践平台实践育人是当今教育的追求方向,创新实践平台提供了一个集创新、实践、研发于一体的全方位培养空间。

在实践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兴趣,选择参与不同的项目。

同时,平台集思广益,与行业、企业合作,定期开展实训、赛事等活动。

3.跨界学科培养跨界学科培养是指培养学生跨越不同领域的能力。

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掌握更广泛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尝试创新、解决问题并产生创新价值。

三、复合型人才与社会的关系复合型人才和社会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在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他们是企业、政府和组织中最有价值的人才,可以适应各种职业和活动。

同时,复合型人才也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同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企业、政府和学校应该共同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打造适合本地企业和社会的人才生态环境。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中国,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所需的能力和素养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更加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从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出发,浅析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和途径。

一、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专业素养或技术能力,更需要具备跨学科、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和多元化能力。

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能力,能够跨越不同学科的界限,进行综合性的思维和创新。

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面对复杂的问题能够灵活应对并提出解决方案。

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了解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在国际背景下工作和交流的能力。

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多元化能力,能够与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以上所述即是新时代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也是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我们需要构建适应这些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和市场提供更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专业的人才已经不足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和综合的人才来适应这一挑战。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需要。

具备跨学科、创新思维、国际化视野和多元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的竞争环境,提高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科技领域和社会各个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注入新的力量。

构建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和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途径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途径

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途径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复合型人才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探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途径。

学校教育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仅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如开设多样化的选修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开展课外社团等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家庭教育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参与各种活动。

家庭可以通过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参观展览、进行科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此外,家长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第三,社会实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实践可以是学生参观企事业单位,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也可以是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锻炼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兴趣班、艺术培训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特长。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多样化的课外活动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社交经验,提高综合素质。

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也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门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企事业单位可以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通过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品德修养,社会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合作。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路径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路径

复合型人才及其培养路径摘要】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用而生,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有以下路径: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及强大的资金支持。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031-01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改革。

纵观这场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

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其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

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应用而生,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

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多学科交叉,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导致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

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渐融合的时代,针对现代科学校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使学生能学习更广泛更均衡的科学知识课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

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浅析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一项关键的任务,要提高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就需要建立并有效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将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浅析。

首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当是多元化的。

具体来说,一方面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掌握某一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当注重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并且在该领域特定的课程上下功夫,增加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未来挑战的洞察力。

此外,还可以增加多种形式的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当以探究式、实践式和团队合作为核心。

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式教学方法则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问题,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团队合作可以让学生学会沟通、协作和领导,并能够从组织与管理的角度设计课程和研究方向。

最后,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评估体系也应该进行改革和完善。

当前的传统考试偏重知识点的测试,无法真实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评估复合型人才时,应该注重学生的课程成绩、科研成果、实习经验以及社会服务等综合素质。

同时,可以引入学位论文答辩、学术讲座等多种评估方式,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管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现代教育管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最新资料推荐------------------------------------------------------《现代教育管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现代教育管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 ? ?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迅猛发展与高度繁荣,世界上经济实力较为突出、文化艺术成果交相辉映的国家都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那就是:要适应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就必须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惟有如此,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贴近人才市场的需求所谓复合型人才,即是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精通于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型人才。

这种专门型人才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说,在其所属的特定领域,他们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并能按照其专业方向在完成相应的专业课程教育之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进行对口就业。

这种培养模式与就业方式长久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层出不穷的人才,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有序的发展与前进。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愈加明朗化,专门型人才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现状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我们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很多专门型人才离开其熟知的领域便手足无措,甚至对其他领域1 / 12的知识一无所知,这不仅限制了用人单位对其才能的挖掘,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教育模式需要改变,教学内容需要革新。

? ? ? 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局势的发展与自身素养的提高也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本文即是立足于这个观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体会论述在人文社科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并尝试探讨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方式与途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现代教育管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现代教育管理》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 ? ?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迅猛发展与高度繁荣,世界上经济实力较为突出、文化艺术成果交相辉映的国家都达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那就是:要适应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化发展趋势,就必须培养出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惟有如此,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贴近人才市场的需求所谓复合型人才,即是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中培养出来的精通于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专门型人才。

这种专门型人才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术业有专攻,也就是说,在其所属的特定领域,他们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并能按照其专业方向在完成相应的专业课程教育之后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进行对口就业。

这种培养模式与就业方式长久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层出不穷的人才,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有序的发展与前进。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愈加明朗化,专门型人才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现状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我们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很多专门型人才离开其熟知的领域便手足无措,甚至对其他领域1 / 12的知识一无所知,这不仅限制了用人单位对其才能的挖掘,也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教育模式需要改变,教学内容需要革新。

? ? ? 因此,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局势的发展与自身素养的提高也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本文即是立足于这个观点,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体会论述在人文社科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并尝试探讨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方式与途径问题。

? ? ? 一、回顾人文社科领域从培养专门型人才发展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人类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呈现螺旋式循环上升发展的模式。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并对此种历史规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体现进行一番验证。

起初,培养专门型人才是为了适应如哈贝马斯所说的人类各种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的出现与确定而建立的相应的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适应了世界文化、学术、学科的分类机制的建立与健全,也培养了一大批与社会要求、市场需求较为吻合的专业性人才,因此,其对于教育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根据哈贝马斯所揭示的合理化分工机制的划分依据,人类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领域被区分为三大领域:其一,关于人类的审美活动的符号表意领域即审美- - 表现领域,---------------------------------------------------------------最新资料推荐------------------------------------------------------ 通常包括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其二,关于人类的认知与工具活动的认知- - 工具领域,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学、工程学、电子学及各种技术组织等;其三,关于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协调活动的道德-- 实践领域,包括历史、政治、法律、宗教、伦理、社会学等。

(依此分类,培养专门型的人文社科类人才则大体上只能接受审美--表现领域与道德--实践领域相关学科的专门性培养,其所接受的教育与认知-工具领域几乎没有多少联系,就是前述两个领域之间,甚至同一个领域的不同学科之间也鲜有涉及。

因此,这种教育模式的缺陷性与偏颇性便显而易见,如果长期接受这样专门化的教育,想要实现如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美的教育的设想而培养出完满的人,或者如马克思所希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则几乎是天方夜谭。

? ? ?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交流日益广泛,专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与弊端日益显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综观中国实行高考制度这三十几年的教育历程,在初中小学教育理念中过早地灌输主科与副科的观念,导致学校教育只偏重于对主要科目的教授与培育,而忽视了对于所谓的副科的传授与引导,再加上主科教授方法长期填鸭式的培养模式,导致许多学生对学习本身失去了兴趣,限制了其个人才能的发挥,阻滞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大部3 / 12分学生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便失去了动力性与自觉性,致使高分低能、厌倦学习的现象屡屡出现,而这样的教育理念一旦在高等院校中再次加以强调,便会产生更大的负面效应,有的学生即便连自己主攻的专业领域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都知之甚少,更何况跨越出自己的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也看到了在不久的未来,专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无法适应经济、政治、文化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培养复合型的人才也就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了。

? ? ? 其实,从事人文教育的工作者都熟知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文化的各个领域是打通成一片的,其时,现代性思想统摄下的学科分化制度还没有建立,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内部的各个分支还没有划清严格的界限。

比如,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诗歌、音乐、舞蹈是合一的,而文学、历史、哲学也是不分家的。

以文学为例,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最初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文学的文化含义,而随着文学的审美含义的脱颖而出,在中国大致是魏晋时期,在西方则远至 16 至 18 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的掀起。

再以一个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现象为例,发生在 13 世纪末意大利的各大城市,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 l6 世纪在欧洲盛行的文艺复兴运动就以倡导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完整的人为最高的目标。

其时,人文主义者在继承古希腊古罗马沿袭下来的包括文法、修---------------------------------------------------------------最新资料推荐------------------------------------------------------ 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七门自由人的学科即七艺的传统之外,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与近代自然科学等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教育。

在这种教育理念与人文精神的影响之下,涌现出了诸如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哥白尼、牛顿、弗朗西斯培根等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等。

其中,列奥纳多达芬奇可以说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培养全面发展之完整人才的教育理念的杰作,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绘画家的身份,他同时还是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等多重身份的复合体。

可以说,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文理兼通的不可多得的天才型的人物,也是历史上复合型人才的杰出代表之一。

? ? ? 如今,我们虽然距离文艺复兴的时代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之久,但是历史发展到现今,却巧妙地回归到了一个循环的起点,它在召唤着我们在新的更高的起点,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欣喜地发现,1880 年创立于美国西岸最古老的私立大学南加州大学在斯蒂文桑普的带动下发起了文艺复兴学者项目(renaissancescholars),这项项目投入一笔专门的资金鼓励在校学生进行双学位的攻读,参与到主辅修制度的培养模式之中,并且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赏。

在其每个学年列出的位列该项目排行榜前十的学生名单中,这些5 / 12榜上有名的学生在其大学学习期间攻读的专业科目平均数达到了 2 至 3 门,有些科目甚至是分属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两个差异较大的领域。

这说明,这项借鉴文艺复兴教育理念,旨在培育复合型的人才为宗旨的教育改革项目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它也在向我们启示着,我们也可以尝试提出类似的教育改革项目,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 ? ? 通过上文论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已然清晰。

然而,应该如何在中国教育现有的环境与条件中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呢?本文站在一位人文工作者的角度上,针对人文社科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方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 ? ? 首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不断增加和扩大通识教育的教育内容、科目、范围的前提与基础之上,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近年来,这种教育理念已经达成了普遍的共识,很多高校的人文社科类的院系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至少修读一到两门理工类的基础课程,而理工类的院系也要求本院系的学生在校期间也至少修读一到两门人文社科类的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未来从事行业的意向选修更多的跨专业科目。

以本人所任职的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高级文员专业为---------------------------------------------------------------最新资料推荐------------------------------------------------------ 例,近年来,我们不断地在进行学科专业建设的研讨,从最早地有意尝试培养出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别的高级文员方向的专门性人才,到近来重提回归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教育,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培养文秘专业的高级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的一系列举措,适应了从专门型人才培养模式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需求该专业的学生不但需要在大学一、二年级修读包括大学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等基础性学科,而且也必须同时修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基础性学科,在此基础上,从大三、大四开始便重点修读秘书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科目,大四下半年便进入社会实践的环节,开始进入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轨道,从而为即将到来的毕业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观该专业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式,从培养专门型人才转型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思路与做法一目了然。

可喜的是,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在企业、事业单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宗旨。

? ? ? 其次,开启科技教育与艺术修养双结合的教育理念,并且在此理念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在校期间选修与本专业跨度较大的专业。

长期以来,科技人才与人文艺术人才在各自的领域里为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均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也找到了自身的位置。

然而,从高中教育便开始实行的文理分科制度,使得文科大学生7 / 12不仅受到的人文教育不很完整,更缺乏科学素质的培养;而理工科大学生不仅受到的科学教育不很完整,而且人文修养更需要极大的提高。

这种教育制度的弊端长久发展下去将阻碍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拉大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文化强国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