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探秘》第三节《有趣的洞洞》。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身体上的洞洞,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了解它们的功能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这些洞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身体上的洞洞及其功能,知道保护这些洞洞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身体上的洞洞,了解它们的功能和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关注并保护好身体上的洞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模型、图片、卡片、故事书、卫生纸、湿巾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人体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身体上的洞洞,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等。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故事书中的例子,引导幼儿了解身体上洞洞的功能和重要性。

3. 随堂练习(2)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身体上的洞洞。

4. 小组分享各小组分享保护洞洞的方法,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游戏环节组织“保护洞洞”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认识的洞洞,并写出它们的功能。

答案示例: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嘴巴:吃东西、说话。

2. 作业要求:用彩笔、画纸完成,字迹清晰,画面整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知识,共同关注身体健康。

3.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卫生习惯,提醒幼儿保护好身体上的洞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认识身体上的洞洞,了解它们的功能和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关注并保护好身体上的洞洞。

补充说明:1. 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讲解身体上洞洞的功能和重要性。

大班主题有趣的洞洞教案(通用15篇)

大班主题有趣的洞洞教案(通用15篇)

大班主题有趣的洞洞教案大班主题有趣的洞洞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主题有趣的洞洞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主题有趣的洞洞教案 1活动设计背景“洞洞”无处不在,引起了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惊奇的发现。

仔细看看,周围“有用的”、“无用的”、“有害的”,大大小小的洞洞令人目不暇接,真是十分有趣。

探索活动“有趣的洞洞”在孩子们的发现中应运而生。

力图让幼儿在找洞洞、变洞洞的过程中感受“洞”的趣味性、娱乐性,获得更多有关“洞”的经验,并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目标1、体验找洞洞、变洞洞的乐趣。

2、大胆发现洞洞,初步了解在不同地方洞洞的作用。

3、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得到提高。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1、大胆发现洞洞,初步了解在不同地方洞洞的作用。

2、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一定了解。

2.材料准备:(1)带有洞洞的玩具及物品。

(2)CAI课件《各种各样的洞洞》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主题。

1、教师伸出双手问:“你们的小手在哪里呢?”幼儿伸出小手回答:“在这里。

”2、请幼儿伸出小手玩“变变变”的游戏。

3、老师小手变出了一个洞导入主题。

老师将双手变成了望远镜放在眼睛上“我用望远镜看看你们的身体上有没有洞洞?”二、找洞洞。

1、请幼儿寻找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并说出其用处。

(1)师:“请在你们的身体上找一找,哪里有洞洞?这些洞洞可以干什么呢?”(2)师:“如果没有这些洞洞行吗?为什么?”2、请幼儿寻找提供的物品上的洞洞,进行分类并点数。

(1)出示带有洞洞的物品幼儿观察。

提问:“看看老师带来了些物品,有多少呀?”“那么请你们每人选一件物品,把洞洞找出来。

”(2)幼儿寻找提供的物品上的洞洞,分类说明。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的认识》第三节《有趣的洞洞》。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身体上的洞洞,了解它们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和爱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身体上洞洞的名称和作用,提高对身体结构的认知。

2. 培养学生爱护身体,关注健康的好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体洞洞的名称、作用及其保护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模型、卡片、挂图、PPT、音响设备。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小白白,有洞洞,洞洞里面住小虫,小虫爬出来,小白白变黑”(牙齿),引发学生对身体洞洞的兴趣。

2. 讲解:展示人体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身体上的洞洞,如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肚脐等,并讲解它们的作用。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模型找出更多的洞洞,并分享它们的作用。

4. 游戏:开展“洞洞猜猜看”游戏,巩固学生对身体洞洞的认知。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保护身体洞洞,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洞洞疾病预防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保护身体洞洞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有趣的洞洞2. 内容:身体洞洞的名称、作用、保护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身体洞洞,并说明它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身体洞洞的认识仍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和游戏设计。

3.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和实践性。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对于身体洞洞的名称、作用及其保护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形成对身体认知和健康意识的基础。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2024年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的认识》中的第二节《有趣的洞洞》。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身体上的洞洞,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了解它们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保护这些洞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身体上洞洞的名称和功能,知道如何保护它们。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了解身体上的洞洞,学会保护这些洞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如插座、门锁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认识身体上的洞洞,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2)教师讲解每个洞洞的功能和作用,让幼儿了解它们的重要性。

(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这些洞洞的认识,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插座,提问:“这个是什么洞洞?它的作用是什么?”(2)教师引导幼儿回答,并解释插座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身体上的洞洞,让幼儿说出它的名称、功能和作用。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洞洞》2. 板书内容:身体上的洞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洞洞的功能和作用:保护、感知、呼吸、进食等如何保护洞洞:保持清洁、避免伤害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身体洞洞,并说明它的功能和作用。

2. 答案示例:画出的洞洞:耳朵功能和作用:耳朵可以让我们听到声音,感受音乐的美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对洞洞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讲解、互动和随堂练习,幼儿掌握了身体上洞洞的名称、功能和作用,并学会了如何保护这些洞洞。

课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洞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加强卫生习惯的培养,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及教学反思(含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及教学反思(含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及教学反思(含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及教学反思《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设计意图:洞洞是幼儿日常生活常见可寻的事物,教师通过环境布置和实物摆放让幼儿寻找身体到衣物上的洞洞并拓展到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洞洞延伸至更开阔的世界,使幼儿从感官到发现不断获得最为直接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知识,从愉悦的探寻和大胆讲述中了解洞洞对于我们生活的用处。

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运用感官寻找身边的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共同找洞的乐趣。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述感知内容。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1.活动室放置幼儿易于识别的洞洞实物若干(篮球架,口杯,书袋,垃圾桶)2.不同类型的洞洞(如封闭的洞洞,盛放东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图片若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寻找洞洞的游戏环节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出幼儿主动的寻找身体,衣物和活动区中的洞洞,从而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有关洞洞的乐趣和作用。

教学难点:幼儿通过感官主动探寻和获得基础经验后,教师引导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大胆表述生活中洞洞的基本用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熟悉环境和幼儿,导入活动小朋友们好,黄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特意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玩找洞洞的游戏,孩子们你们找找看,你的身体上有洞洞吗?它有什么用处?2.游戏:“我的洞洞在哪里”---教师说孩子们(吃饭、看东西、闻气味、听声音、)的洞洞在哪里?!.快思.教案网出处!孩子们能迅速作出反应,激发出快乐情绪。

分析:因为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难以直接感受和讲述某一物品的形状和特征,教师在活动导入时以简单的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而且是每个幼儿都乐意并能够参与的找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初步运用感官体验了找洞的乐趣,并为下一环节寻找自身衣物上的洞做好了良好铺垫。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主要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身体认识”中的第一节“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引导幼儿探索身体上的洞洞,了解其功能和重要性,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自己身体上的洞洞,知道它们的作用。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身体上的洞洞及其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卡片、图片、故事书。

学具:画纸、彩笔、水彩、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熊找洞洞的故事,引发幼儿对洞洞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身上有哪些洞洞吗?它们有什么作用?”2. 讲解(10分钟)利用PPT课件、实物模型展示身体上的洞洞,如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肚脐等,讲解它们的作用,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这些洞洞。

3. 实践(10分钟)1)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洞洞知识。

2)动手制作:每组选择一种洞洞,用画纸、彩笔、水彩等学具制作成手工作品,展示给大家。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讲解如何保护身体上的洞洞,例如:不挖耳朵、不用脏手揉眼睛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请幼儿模仿老师,用卡片上的图片进行配对游戏,加深对洞洞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洞洞2. 板书内容:身体上的洞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肚脐等洞洞的作用:看、听、呼吸、吃、排泄等保护洞洞的方法:不挖、不揉、不用脏手触摸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身体洞洞,并说明它的作用。

2. 答案示例:画出耳朵,并说明它的作用是听声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身体洞洞的认识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向家长传递课程内容,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洞洞健康。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设置洞洞主题角,让幼儿随时关注和了解洞洞知识。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的认识与保护》,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洞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身体上的洞洞及其作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身体上有哪些洞洞,了解它们的作用。

2. 学会保护身体上的洞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身体上的洞洞,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身体上的洞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镜子。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镜子里的自己,让幼儿发现身体上的洞洞。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发现的洞洞,引导幼儿说出洞洞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和挂图,展示身体上的洞洞,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教师讲解保护洞洞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的洞洞。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

(2)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洞洞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身体上的洞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肚脐2. 洞洞的作用:眼睛:看世界鼻子:呼吸嘴巴:吃饭、说话耳朵:听声音肚脐:连接妈妈的爱3. 保护洞洞:不挖鼻孔不揉眼睛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耳朵卫生保护肚脐,不外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告诉爸爸妈妈今天学到的关于身体洞洞的知识,并一起讨论如何保护身体上的洞洞。

2. 答案:(1)身体上的洞洞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肚脐。

(2)保护洞洞的方法:不挖鼻孔、不揉眼睛、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耳朵卫生、保护肚脐,不外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身体上的洞洞及其作用,学会了保护洞洞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身体洞洞的保护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教育。

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1. 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洞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洞洞,了解洞洞的形状、大小和作用。

2. 手工制作洞洞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教育幼儿注意手部卫生,预防疾病。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洞洞形状的图片,如洞洞卡片。

2. 准备一些制作洞洞玩具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 准备一些关于洞洞的故事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洞洞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洞洞的形状、大小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制作洞洞玩具的步骤和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洞洞玩具的过程。

4. 制作: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制作自己的洞洞玩具。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洞洞玩具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洞洞的兴趣和好奇心。

3. 搜集幼儿制作的洞洞玩具,观察其创意和动手能力。

1. 通过洞洞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

2. 学习洞洞相关的儿歌,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引导幼儿讨论洞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洞洞游戏所需的道具,如洞洞圈、洞洞卡片等。

2. 准备洞洞相关的儿歌音乐和歌词。

3. 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图片,如洞洞门、洞洞窗等。

八、教学步骤:1. 洞洞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洞洞游戏,如钻洞洞、抓洞洞等,培养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

2. 学习洞洞儿歌:教师教唱洞洞相关的儿歌,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唱歌,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3. 讨论洞洞的应用: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洞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洞洞门、洞洞窗等。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洞洞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

2. 评价幼儿在学习洞洞儿歌时的音乐节奏感。

3. 搜集幼儿讨论洞洞应用时的发言,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并正确掌握基本的洗手和保护眼睛卫生的方法。

2.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发展幼儿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洗手液、水洗眼球器、洗眼液、水池、水桶、洗脸巾、干净毛巾。

2.材料:盐、洗碗精、沙子、玻璃球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洞洞的图片或玩具,引导幼儿回忆洞洞的形状和作用,并与幼儿分享自己小时候喜欢玩洞洞的经历。

第二步:洞洞的观察(1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洞洞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并帮助幼儿用手指插入洞洞中感受洞洞的深浅和宽窄。

2.教师出示不同材料制成的洞洞,例如用玻璃做的透明洞洞、用沙子做的有颗粒感的洞洞等,帮助幼儿感受不同材料制成的洞洞的不同特点。

第三步:洞洞的清洁(2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洞洞的清洁重要性,告诉幼儿洞洞经常暴露在外,容易沾上灰尘和细菌。

2.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并让幼儿亲自动手洗手。

教师提供洗手液,帮助幼儿学会用适量的洗手液搓揉双手的方法,并注重双手的每个部位。

3.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水洗眼球器和洗眼液清洁洞洞,并让幼儿轮流尝试清洁洞洞。

教师提醒幼儿要轻柔地清洁,避免伤害到洞洞。

第四步:洞洞的保护(2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洞洞需要保护,告诉幼儿外界的尘埃和细菌都可能对洞洞造成伤害。

2.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保护洞洞的方法,例如经常洗手、不用手指乱插洞洞等。

3.教师提供一些情境,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设想洞洞被尘埃或细菌侵害后的后果,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洞洞。

第五步:游戏与延伸(1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洞洞找朋友游戏。

教师事先在教室或室外布置一些洞洞,如玩具洞洞或自然界的洞洞,幼儿则找寻并记录下找到洞洞的位置和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洞洞,并表达对洞洞的保护与赞美之情。

四、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这堂课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认识到洞洞需要保护和清洁。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认识》,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洞洞”。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自己身体上的洞洞,认识它们的作用,学会保护身体洞洞,增强健康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身体上的洞洞,如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身体洞洞的作用,学会保护洞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卡片、图片、镜子。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观察人体模型,引导幼儿关注身体上的洞洞,如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卡片,讲解每个洞洞的作用,如耳朵用来听声音,眼睛用来看世界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如:“我们身体上有几个洞洞?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4. 小组讨论(5分钟)5. 创意活动(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关于身体洞洞的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洞洞2. 板书内容:身体洞洞: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洞洞作用:听声音、看世界、呼吸、品尝等保护洞洞:勤洗手、不挖鼻孔、不揉眼睛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身体洞洞,并描述它的作用。

答案示例:我喜欢眼睛,因为它可以让我看到美丽的世界。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描述准确,字体工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身体洞洞的作用,培养了他们的健康意识。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我是小医生”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保护身体洞洞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关注其他身体部位的作用,进一步了解人体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和创意活动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难点:让幼儿理解身体洞洞的作用,学会保护洞洞。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教案:《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大班儿童的健康优秀展开,通过教师讲故事和游戏活动的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们认识到健康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孩子们关注个人卫生,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激发孩子们对参与户外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体质。

三、教学准备:教材:《有趣的洞洞》故事书。

道具:小动物玩具、洞洞模型、健康图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一张健康图表,介绍其中的内容,并引导孩子们谈论什么是健康。

2. 故事讲解教师给孩子们讲《有趣的洞洞》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动物们通过互相帮助,变得更加健康而快乐。

3. 游戏环节教师将小动物玩具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根据故事中的情节,模拟小动物们一起参加户外活动。

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洞洞模型进行穿越。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向孩子们传授正确的生活习惯,例如:勤洗手、多喝水、经常锻炼等。

4. 总结教师可以与孩子们一同回顾故事中的情节,并帮助他们总结正确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健康的概念还不够清晰,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快乐而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讲故事和游戏的方式,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并向他们传授正确的生活习惯。

然而,由于课时有限,我只能简单地介绍这些习惯,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孩子们内化这些习惯。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习惯的反复强化,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我也会寻找更多的故事和活动来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健康的重要性。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的认识》中的第三节《有趣的洞洞》。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我们身体上的洞洞,如耳朵洞、鼻洞、嘴巴洞等,了解这些洞洞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这些洞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自己身体上的洞洞,认识到它们的作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身体洞洞的作用,培养他们保护洞洞的意识。

重点:认识身体洞洞,学会保护洞洞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卡片、贴纸。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小朋友在不同场景下遇到的洞洞,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洞洞的位置和作用。

2. 讲解与互动(15分钟)(1)教师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身体上的洞洞,如耳朵洞、鼻洞、嘴巴洞等。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小朋友如何保护自己的洞洞,讲解保护洞洞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洞洞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主题:《有趣的洞洞》2. 内容:身体洞洞:耳朵洞、鼻洞、嘴巴洞等洞洞作用:听声音、呼吸、吃饭等保护洞洞:注意卫生、避免碰撞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并写出它们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2. 答案:例子:耳朵洞:听声音,保护方法:不用尖锐物品挖耳朵,避免进水。

鼻洞:呼吸,保护方法:不用手指挖鼻孔,避免感冒。

嘴巴洞:吃饭、说话,保护方法:饭后漱口,不吃辛辣食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互动讨论、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到身体洞洞的作用,培养了他们保护洞洞的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提高课堂互动性。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1)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1)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身体的认识》中的第二节《有趣的洞洞》。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我们身体上的洞洞,如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了解这些洞洞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及其作用。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身体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身体洞洞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教学重点:认识身体洞洞,学会保护洞洞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身体洞洞图、卡通贴纸、镜子。

2. 学具:画纸、彩笔、卫生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洞洞,如门锁孔、插座孔等,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洞洞,进而引出我们身体上的洞洞。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PPT,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

(2)教师邀请幼儿触摸自己的洞洞,说出洞洞的名称和作用。

(3)教师通过身体洞洞图,讲解每个洞洞的作用,如耳朵用来听声音,眼睛用来看世界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眼睛为例,讲解如何保护眼睛,如不用脏手揉眼睛,不在强光下看书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5. 卡通贴纸游戏(10分钟)教师将卡通贴纸贴在幼儿的身上,让幼儿找到对应的洞洞,并说出贴纸上的卡通形象。

六、板书设计1. 身体上的洞洞: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

2. 洞洞的作用:耳朵听声音、眼睛看世界、鼻子闻气味、嘴巴说话等。

3. 如何保护洞洞:不揉眼睛、不用脏手挖鼻孔、不吃辛辣食物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并标注它们的作用。

2. 答案: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分别标注听声音、看世界、闻气味、说话等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部分幼儿对洞洞的作用和保护方法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洞洞”。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洞洞,认识洞洞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洞洞的种类,认识到洞洞可能带来的危险。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洞洞时能够自觉避免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带来的潜在危险,学会如何避免。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洞洞,增强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PPT、故事书、安全提示标志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洞洞。

(2)讨论:这些洞洞可能带来哪些危险?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洞洞的种类和可能带来的危险。

(2)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了解如何避免洞洞带来的危险。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安全提示标志,让幼儿判断哪些行为可能存在危险。

(2)小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洞洞带来的危险。

4. 团队协作游戏(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关于“有趣的洞洞”的画作。

(2)在画作中标注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建议。

(1)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

(2)教师点评,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洞洞2. 内容:(1)洞洞的种类(2)洞洞可能带来的危险(3)如何避免洞洞带来的危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见过的洞洞,并描述它们可能带来的危险。

(2)画一幅关于“我身边的洞洞”的画作,标注出存在的危险。

2. 答案:(2)根据幼儿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完成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洞洞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024年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2024年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2024年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健康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洞洞”。

通过本章学习,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洞洞,认识洞洞可能带来的危险,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洞洞的特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安全意识,让他们知道远离危险的洞洞,学会保护自己。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可能带来的危险,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洞洞,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插座、电源插头等)、情景剧道具。

学具:画纸、彩笔、安全标志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洞洞的名称。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生活中见过的洞洞,讨论这些洞洞可能带来的危险。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如插座、电源插头等,讲解这些洞洞的危险性及如何避免意外。

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幼儿了解在玩耍时不靠近危险的洞洞,增强安全意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生活中的洞洞,讨论如何避免危险,并将讨论结果用画纸和彩笔表现出来。

各小组展示作品,其他幼儿评价并给出建议。

4. 安全标志设计(5分钟)教师发放安全标志贴纸,引导幼儿为自己画的洞洞设计安全标志,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有趣的洞洞》2. 生活中常见的洞洞:插座电源插头井盖沙发缝隙3. 洞洞的危险性及如何避免:插座:不要用手指触摸,不要将金属物品插入。

电源插头:不要触摸,不要将手指伸入插头孔。

井盖:不要靠近,不要踩踏。

沙发缝隙:不要将手指伸入,避免卡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安全标志,提醒自己和他人远离危险的洞洞。

2. 答案示例:安全标志:一个红色圆形背景,中间为一个黑色手指被卡住的图案,下方文字:“危险!请远离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一、教学目标1.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头、手、脚、肚子、背等部位;2.能够说出保护身体健康的常识:洗手、保持身体干净、不乱吃东西等;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4.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活动1: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听儿歌、观察图片等方式介绍身体的各个部位;–通过手摸、脚踩等方式加深认识和体验。

2.活动2:身体健康的常识–介绍身体健康的常识,如洗手、保持身体干净、不乱吃东西等;–情景模拟,让孩子们感受身体健康与不健康的区别。

3.活动3:《有趣的洞洞》游戏–孩子们分组,依次在固定的时间内挑战通过洞洞;–洞洞设置在地上、墙壁等不同位置,孩子们需要通过观察、合作等方式,才能成功通过洞洞。

三、教学过程活动1: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1.引入 (5分钟)–教师播放身体部位的儿歌或视频,让孩子们听听看。

2.认识身体各个部位 (10分钟)–教师出示身体各部位的图片,让孩子们一起边看边说。

3.触摸身体各个部位(10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自己摸头、摸肚子、踩脚等方式自我感知身体各个部位。

活动2:身体健康的常识1.介绍常识 (10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身体健康的常识,如洗手、保持身体干净、不乱吃东西等。

2.情景模拟 (10分钟)–教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孩子们感受身体健康与不健康的区别。

活动3:《有趣的洞洞》游戏1.游戏说明 (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介绍游戏规则,并让孩子们分组。

2.过洞洞 (30分钟)–每个小组依次挑战通过洞洞;–洞洞设置在地上、墙壁等不同位置,孩子们需要通过观察、合作等方式,才能成功通过洞洞。

四、教学反思1.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度,对身体的各个部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重视身体健康的常识。

2.游戏环节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合作等方式,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观察能力。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致地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和动态,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洞洞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洞洞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有趣的洞洞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有趣的洞洞》。

详细内容包括:1. 教材第二章“洞洞在哪里”: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及其作用。

2. 教材第三章“洞洞的形状”:学习洞洞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3. 教材第四章“洞洞的大小”:了解洞洞的大小差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洞洞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和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洞洞形状和大小异同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洞洞的兴趣,培养其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洞洞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洞洞卡片、挂图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实物,如插座、钥匙孔、硬币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洞洞卡片,让幼儿说出洞洞的形状和大小。

(2)教师讲解洞洞的形状,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洞洞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在画纸上画出自己认识的洞洞,并剪下来。

(2)幼儿互相展示、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洞洞》2. 内容:(1)洞洞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2)洞洞的大小:大、中、小(3)洞洞的作用:插座、钥匙孔、硬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洞洞,并描述它的形状和大小。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洞洞是圆形的,像硬币一样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描述洞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洞洞的细节,提高其观察力。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收集生活中的洞洞实物,进行展示、交流。

(2)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洞洞,培养其动手能力。

(3)组织幼儿进行洞洞主题的户外活动,如寻找校园里的洞洞等,激发幼儿对洞洞的探究兴趣。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有趣的洞洞》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洞洞,知道洞洞的名称和用途。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生活中洞洞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发现、乐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洞洞,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洞洞的有趣之处,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洞洞的图片、实物、玩具等。

2.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3.其他:轻松的音乐、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引导幼儿猜测里面有什么。

2.认知洞洞(1)教师逐一出示各种洞洞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讲解每个洞洞的用途,如:钥匙孔、插座孔、门锁孔等。

3.洞洞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洞洞”游戏,让幼儿在教室里寻找隐藏的洞洞。

(2)教师和幼儿一起分享找到的洞洞,讨论它们的用途。

4.制作洞洞作品(1)教师出示制作洞洞作品的材料,讲解制作方法。

(2)幼儿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作品展示,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5.洞洞故事(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洞洞的故事,如《小兔子找洞洞》。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洞洞,以及它们的作用。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洞洞?它们有什么作用?五、教学反思1.导入环节:通过手指游戏和神秘盒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认知洞洞环节: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幼儿直观地认识洞洞,讲解每个洞洞的用途,帮助幼儿建立对洞洞的认知。

3.洞洞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寻找洞洞,增强他们的观察力和参与度。

4.制作洞洞作品环节:让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洞洞故事环节: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洞洞的作用,同时培养他们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大班主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理解绘本《有趣的洞洞》的内容;2.能够使用简单的形容词描述绘本中出现的事物;3.能够观察并描绘自己绘制出来的洞洞图案;4.能够通过手工制作,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和注意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1.绘本《有趣的洞洞》的阅读;2.观察、描述、绘制洞洞图案;3.手工制作洞洞造型。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1.与幼儿打招呼,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2.播放有关洞洞的儿歌,引起幼儿的兴趣。

第二步:阅读绘本1.让幼儿坐下来,给每个孩子一本《有趣的洞洞》的绘本;2.带领幼儿翻到第一页,鼓励他们观察图片和听故事;3.以固定顺序逐页讲解绘本;4.通过故事中的画面和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故事情节;5.适时地解释生词或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整个故事。

第三步:讲解活动方式1.请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想象;2.让幼儿以手指在沙盘上绘制出洞洞图案;3.让幼儿沿着洞洞图案使用彩笔进行填色。

第四步:组织手工活动1.为孩子们准备好制作手工的材料;2.帮助幼儿根据洞洞图案剪下所需形状;3.让幼儿使用胶水将图案粘贴在制作用品上;4.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着色。

第五步:复盘总结1.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营造总结氛围;2.让幼儿分享今天的成果和自己的感受;3.鼓励幼儿谈论自己在活动中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教学成功1.教学目标明确:幼儿在今天的活动中都能够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2.教学氛围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充满热情地给幼儿解答疑惑,营造了积极和融洽的课堂气氛;3.幼儿参与度高:幼儿在创作和制作过程中都很投入,打破了传统教育中教师领导的模式,更注重幼儿自身思考和表达。

教学不足1.孩子们花费了较长时间才完成了洞洞的制作,其中对幼儿的专注力、耐性以及工作推动能力都有要求,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2.教师需要进行更多的教学准备,包括预备教材和活动设备,以及对绘本材料和教学过程的时间预估,帮助班级更好地完成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大班健康教案:有趣的洞洞
活动目标:
1.体验在变洞洞游戏中的乐趣,愿意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了解“围集”的概念,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3.能主动参与游戏。

与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戏。

活动准备:
l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一定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球15个左右、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教师用身体各部位变大象,变茶壶……
(2)教师用手掌变出一个洞洞,引导幼儿思考:这像什么?(水杯、望远镜)引导幼儿说这是一个小洞洞。

(3)请幼儿寻找身体上有哪些洞洞。

(鼻孔、肚脐、耳孔)
(4)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变洞洞。

(5)教师与幼儿交换角色,幼儿发令。

教师变出没有封闭的洞洞。

引导幼儿理解“围集”的概念,教师提问:为什么老师变出来的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