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洞洞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中班美术课程,具体章节为《有趣的洞洞》。

本节课将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方式,发现洞洞的乐趣,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洞洞的形态和特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动手制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念,让他们能够欣赏美、创造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洞洞的形态和特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将洞洞与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彩色纸张、一把剪刀、一瓶胶水、一支画笔和一些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洞洞的图片,如纸巾洞、树叶洞等,引导孩子们观察洞洞的形态和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教师向孩子们讲解洞洞的形态和特点,如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并引导他们思考洞洞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

3. 动手制作:教师分发彩色纸张,让孩子们用剪刀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洞洞,并用胶水将洞洞粘贴在另一张纸上。

4. 创作:教师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创作出与洞洞相关的作品,如洞洞动物、洞洞房子等。

5. 展示与评价:教师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洞洞的形态和特点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洞洞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纸巾洞、树叶洞、衣服洞等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存在的洞洞,并用画笔和颜料将其画下来,明天上课分享。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操作能力强,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但在引导孩子们将洞洞与生活中物品联系起来时,部分孩子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孩子们的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幼儿园教案中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洞洞

幼儿园教案中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洞洞

幼儿园教案中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洞洞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洞洞活动板:将一块大纸板分割成多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上画上不同的形状,例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纸片:根据洞洞的形状,准备相应形状的纸片。

三、活动步骤:
1.介绍洞洞活动板给幼儿,并解释规则和目标。

2.让幼儿观察洞洞活动板上的形状,引导他们辨认出各个形状。

3.给每个幼儿发放纸片,让他们根据洞洞活动板上的形状,挑选相应的纸片,并放入相应的洞洞中。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尝试将纸片按照不同的方式放入洞洞中,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图案。

5.观察幼儿的完成情况,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发现。

四、活动延伸:
1.增加难度:可添加一些形状复杂的洞洞,如五角星、心形等,让幼儿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

2.数学启蒙:可将洞洞活动板上的形状与数目相结合,引导幼儿进行数数操作,如“请找到有三个圆形洞洞的位置,并放入三片圆形纸片。


3.团队合作:将幼儿分组,让他们在同一个洞洞活动板上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活动总结:
通过洞洞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专注力,并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纸片形状和放置方式,展示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引导,发现幼儿的发现和创意,鼓励他们分享和合作。

这个有趣的洞洞活动既提供了幼儿的感官和操作经验,又帮助幼儿提升认知能力和数学启蒙。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洞洞”。

通过探索生活中各种物品上的洞洞,让幼儿了解洞洞的作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洞洞的形状、用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表达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洞洞的形状和用途。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洞洞与生活用品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带有洞洞的生活用品(如插座、钥匙、放大镜等)、图片、卡片、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各种生活用品(如瓶子、纸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带有洞洞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让幼儿猜一猜这些洞洞有什么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几个典型的例子,如插座、钥匙、放大镜等,详细讲解它们的洞洞形状和用途,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洞洞。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洞洞,并分享给其他小朋友。

4. 小组活动(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生活用品,观察并讨论它的洞洞形状和用途,然后向全班汇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洞洞》2. 内容:洞洞的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洞洞的用途:插座、钥匙、放大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洞洞,并说明它的作用。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洞洞的认识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协助幼儿寻找生活中的洞洞,共同探索洞洞的奥秘。

环境创设:在教室布置一个“洞洞世界”,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洞洞。

中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洞洞

中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洞洞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洞洞》,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洞洞,探究洞洞的用途和特点,以及如何安全地使用洞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洞洞,知道它们的作用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的作用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能力。

重点: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洞洞,教育他们注意使用洞洞时的安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实物(如:插座、钥匙孔、硬币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卡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洞洞。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插座为例,讲解洞洞的用途和特点。

通过提问、引导,让幼儿了解洞洞在生活中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认识的洞洞。

幼儿互相展示作品,分享洞洞的用途和特点。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安全地使用洞洞。

提问幼儿:“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洞洞?它们有什么用途?”六、板书设计1. 主题:有趣的洞洞2. 内容:洞洞的用途和特点安全使用洞洞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洞洞,并说明它的用途。

2. 答案示例:插座(用途:插入插头,给电器供电)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学校中接触到的洞洞,引导他们学会安全使用。

在拓展延伸方面,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洞洞,加深他们对洞洞的认识。

同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的深入浅出3. 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4. 板书设计的简洁明了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际操作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指导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丰富多样的教具和实物,涵盖生活中常见的洞洞,以增强幼儿的感官体验。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探索洞洞的形态和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准备:1. 各种形状的洞洞卡片若干。

2. 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3. 故事书《洞洞的故事》。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形状的洞洞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洞洞的形状。

2. 主题分享:教师讲述故事《洞洞的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和思考洞洞的作用和趣味性。

3. 手工制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洞洞作品。

4. 展示与交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制作过程,共同完成家庭洞洞作品。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让其他幼儿欣赏和学习。

3. 区域活动:教师在科学区设置洞洞探索区,提供相关材料供幼儿自主探索和操作。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评价幼儿对洞洞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发挥,评价幼儿的操作技能和想象能力。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提问和回答,评价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的洞洞。

2. 引导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难点:1.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洞洞的特征和趣味性。

2. 培养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了解幼儿对洞洞的认识和理解。

2. 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洞洞的特征和趣味性。

3. 操作法:教师提供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洞洞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精选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精选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精选《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让幼儿观察各种洞洞的图片,引导他们发现洞洞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的不同。

2.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了解洞洞的产生原因,以及洞洞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有趣的洞洞作品。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对洞洞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评价洞洞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观察和发现洞洞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有趣的洞洞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洞洞的图片、实物(如纸杯、瓶子等)、画纸、画笔、彩色纸、剪刀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画纸、一支画笔、一把剪刀。

五、教学过程1.引入:展示一张有趣的洞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洞洞的特点。

2.讲解: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了解洞洞的产生原因,以及洞洞在生活中的应用。

3.操作: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有趣的洞洞作品,可以是在纸上画出洞洞,也可以是用剪刀剪出洞洞,还可以是用彩色纸拼出洞洞。

4.展示与评价: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有趣的洞洞板书设计:在黑板上贴上各种洞洞的图片,旁边写上“有趣的洞洞”四个字。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一个有趣的洞洞,用手机拍下来,明天带来和大家分享。

答案:幼儿可以拍下各种有趣的洞洞,如衣服上的洞洞、鞋子上的洞洞、玩具上的洞洞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有趣的洞洞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发现洞洞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有趣的洞洞作品,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在作业环节,让幼儿回家后找一个有趣的洞洞,用手机拍下来,明天带来和大家分享,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探索各种洞洞的形态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4.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洞洞卡片、洞洞玩具、彩纸、画笔、胶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光线充足。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洞洞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洞洞的名称,如“圆形洞洞”、“方形洞洞”等。

2. 探索:教师分发洞洞玩具,让幼儿亲自操作,观察洞洞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洞洞。

3. 创作:教师分发彩纸、画笔、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用这些材料创作自己喜欢的洞洞作品,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

4. 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作品,引导其他幼儿欣赏和评价。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作,让家人也来欣赏和评价。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中,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幼儿的创作。

五、活动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安全,特别是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幼儿注意剪刀、胶水等工具的使用。

2. 关注幼儿的情感,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尊重幼儿的创意。

3.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妥善保管幼儿的作品,避免丢失。

六、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洞洞。

2. 学习通过洞洞进行创造性的绘画和手工制作。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展示各种洞洞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洞洞的形状和大小。

2. 操作法:教师提供洞洞玩具和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洞洞的特点。

3. 创作法: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创作出自己喜欢的洞洞作品。

八、教学步骤1. 教师展示各种洞洞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洞洞的形状和大小。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精选(1)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精选(1)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有趣的洞洞》是中班幼儿的一节美术活动课程,教材来源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单元“形状与空间”的第5章节。

详细内容围绕“洞洞”的概念展开,通过观察生活中不同物品上的洞洞,引导幼儿感知形状与空间的关系,并利用简单的美术工具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洞洞画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不同物品上的洞洞形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帮助幼儿理解洞洞与形状、空间的关系,提高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与形状、空间的关系,并能运用到创作中。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创作洞洞画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生活中带有洞洞的物品图片,如自行车轮、筛子、插座等;美术画纸、彩笔、蜡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人一份美术画纸、彩笔、蜡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PPT,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上的洞洞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的其他带有洞洞的物品。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以一个自行车轮为例,讲解轮子上的洞洞形状,引导幼儿理解洞洞与形状、空间的关系。

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思考如何将这些洞洞形状运用到自己的画作中。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画纸上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洞洞形状。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创作时间(10分钟)幼儿利用画纸、彩笔、蜡笔等材料,创作一幅以“有趣的洞洞”为主题的画作。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其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洞洞》2. 板书内容:展示生活中带有洞洞的物品图片,标明洞洞形状和名称。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通用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通用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教材《有趣的洞洞》。

具体章节为第二章“洞洞在哪里”,内容包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如硬币洞、纽扣洞等,并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洞洞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

2.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洞洞特点及作用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洞洞,并能用语言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硬币、纽扣、放大镜、图片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硬币、纽扣等物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进而引导幼儿关注这些物品上的洞洞。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a. 教师用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如钥匙洞、耳机孔等。

b.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洞洞的特点和作用。

c.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洞洞。

3. 例题讲解(5分钟)a. 教师出示一张带有洞洞的图片,如一个扣子。

b. 提问:“这个洞洞有什么作用?”c. 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洞洞。

b.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a.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洞洞的特点和作用。

b. 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洞洞2. 内容:a. 洞洞的定义:硬币洞、纽扣洞等。

b. 洞洞的特点:形状、大小、位置等。

c. 洞洞的作用:固定、穿过、连接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里的洞洞要求:用彩笔画出家里见过的三种洞洞,并说明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答案:a. 插座洞:特点是圆形,作用是插入插头,为电器供电。

b. 耳机孔:特点是细长,作用是插入耳机,听音乐、接电话等。

c. 锅盖洞:特点是圆形,作用是排放蒸汽,防止锅炸。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一、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二、活动目标:1. 观察和探索洞洞的形状和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制作和观察洞洞,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三、活动准备:1. 洞洞制作的材料:白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

2. 洞洞观察的物品:玩具、书籍、卡片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洞洞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洞洞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探索洞洞: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和探索洞洞的形状、大小和特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洞洞。

3. 制作洞洞:教师指导幼儿使用剪刀和胶水制作洞洞,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不同的洞洞。

4. 观察和交流:教师组织幼儿相互展示制作的洞洞,并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和交流自己的洞洞。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发现和体验,强调洞洞的形状和特征。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洞洞,记录幼儿的发现和体验。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洞洞主题的展览,让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洞洞。

3. 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开展洞洞相关的科学探索活动。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使用剪刀和胶水等工具时的安全,必要时进行个别指导。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探索和制作过程,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3. 教师应以鼓励和赞赏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探索和表达,积极回应幼儿的问题和想法。

七、活动评估:1. 观察幼儿在探索和制作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记录幼儿的观察和表达。

2. 关注幼儿在交流和展示环节中的表现,评估幼儿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3. 收集幼儿的作品和观察记录,分析幼儿在活动中的创造力和观察力的发展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前,教师应自身准备一些洞洞物品,以便在活动中进行观察和交流。

2. 教师可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家庭中观察到的洞洞,增加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洞洞》,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洞洞的成因、洞洞的种类以及洞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洞洞的成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洞洞,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洞洞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的成因及分类。

教学重点:让幼儿观察、探索洞洞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如硬币、纸杯、球等)、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图片,如硬币洞、纽扣洞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硬币洞为例,讲解洞洞的成因,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理解洞洞的形成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观察、讨论实物的洞洞,尝试分类并说出其特点。

4. 洞洞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通过PPT展示洞洞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衣服上的扣洞、插座孔等,引导幼儿思考洞洞的作用。

5. 创作环节(10分钟)让幼儿利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创作一幅以洞洞为主题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洞洞》2. 内容:洞洞的成因洞洞的分类洞洞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三个不同种类的洞洞,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示例:纽扣洞:圆形,可以穿过纽扣。

插座孔:方形,可以让电线通过。

蜂窝洞:六边形,是蜜蜂的家。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洞洞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寻找大自然的洞洞,如树洞、蜂窝等,增强幼儿对洞洞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幼儿园中班上册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洞洞

幼儿园中班上册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洞洞

幼儿园中班上册科学优质教案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上册科学领域教材,主要围绕第四章“探索与发现”中的第一节“有趣的洞洞”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各种物品上的洞洞,了解洞洞的作用;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洞洞的魅力;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洞洞,了解洞洞的作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的作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洞洞,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PPT、卡片等。

2. 学具:放大镜、各种带洞洞的物品(如:筛子、插座、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通过PPT、卡片等教具,讲解洞洞的作用,让幼儿了解洞洞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观察活动:让幼儿分组观察、触摸各种带洞洞的物品,引导幼儿发现洞洞的特点。

(2)探索活动: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洞洞的内部结构,引导幼儿思考洞洞的作用。

(3)操作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将不同形状的洞洞与相应的物品配对,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六、板书设计1. 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

2. 卡片:列出洞洞的作用。

3. 黑板:书写关键知识点,如“洞洞的作用”、“观察与发现”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至少3个带洞洞的物品,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 答案示例:(1)筛子:筛子上的洞洞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不需要的杂质,留下有用的物质。

(2)插座:插座上的洞洞可以让电线顺利插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电力。

(3)玩具:玩具上的洞洞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抓住玩具,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有趣的洞洞》,主要涉及第三章“生活中的洞洞”和第四章“探秘洞洞”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洞洞,了解洞洞的作用;通过实践操作,探索洞洞的形状、大小和功能;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洞洞的多样性,认识到洞洞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洞洞特征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的形状、大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如硬币、瓶盖、纸杯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硬币、瓶盖、纸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

引导幼儿关注这些实物上的洞洞,激发幼儿对洞洞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让幼儿认识各种洞洞。

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洞洞的作用,引导幼儿思考洞洞的形状、大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见过的洞洞。

组织幼儿动手操作,用剪刀在纸上剪出不同形状的洞洞,观察洞洞的变化。

提问幼儿:“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有趣的洞洞吗?”引导幼儿进行拓展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洞洞2. 内容:生活中的洞洞:图片展示洞洞的形状、大小与功能:文字描述幼儿作品展示:贴上幼儿剪出的洞洞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洞洞请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记录洞洞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完成后,将记录结果带回幼儿园分享。

2. 答案示例:洞洞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洞洞大小:大、中、小洞洞功能:透气、穿绳、固定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PPT、图片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认识并了解了洞洞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各种洞洞的形状和作用。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各种洞洞图片、实物道具、洞洞贴纸等。

2.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光线充足。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洞洞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洞洞有什么特点?”3.2 探究:教师分发实物道具,让幼儿触摸和观察洞洞的形状,引导幼儿发现洞洞的作用。

3.3 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用洞洞贴纸在纸上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制作有趣的洞洞作品。

3.4 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寻找洞洞,拍摄照片或绘制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评价: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2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观念。

5.3 家长评价:通过家园联系册,了解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观察洞洞情况的反馈。

第六章:教学内容6.1 认识洞洞: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如孔、孔洞、通道等。

6.2 探索洞洞: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操作等方式,了解洞洞的形状、大小和作用。

6.3 创意洞洞: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创作有趣的洞洞作品。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洞洞的特点。

7.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7.3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问引导,让幼儿自主发现洞洞的形状、大小和作用。

7.4 创意表现法: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洞洞作品。

第八章:教学步骤8.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洞洞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
四、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安全、易操作的材料。如洞洞实物、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此外,教师还需准备PPT和创意洞洞作品示例,以便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
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洞洞实物、讲述生活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关注洞洞,并说出洞洞的名称和作用。同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洞洞,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拓展延伸: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完成洞洞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组织幼儿参观生活用品店,寻找更多的洞洞,了解其作用。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更多有趣的洞洞作品,提高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教学目标的制定
3.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4.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5.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
-结合教材,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洞洞作品。
4.随堂练习(10分钟)
-幼儿根据所学内容,独立设计并制作洞洞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汇报与展示(10分钟)
-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洞洞作品,分享设计思路。
-教师对每个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
1.课题:《有趣的洞洞》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展示洞洞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洞洞的名称和作用。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生活中见过的洞洞。
2.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讲解洞洞的作用。
-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洞洞的特点和创意设计。
3.例题讲解(10分钟)
-教师展示创意洞洞作品,讲解设计方法和步骤。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有趣的洞洞》。

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不同的洞洞,了解洞洞的特点和作用,以及通过实践活动探索洞洞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洞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洞洞,了解洞洞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洞洞的奥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卡片、实物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各种不同的洞洞,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洞洞的名称。

2.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视频、卡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各种洞洞的特点和作用,如:动物的洞洞、植物的洞洞、人类的洞洞等。

3.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一个有趣的洞洞实例,如:地球上的洞洞,引导学生了解洞洞的形成过程。

4. 随堂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有趣的洞洞,并展示给大家。

5.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如:用剪刀剪出一个洞洞,用胶水粘贴在纸上,形成一个有趣的洞洞作品。

6. 作品展示: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有趣的洞洞1. 动物的洞洞2. 植物的洞洞3. 人类的洞洞4. 洞洞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并描述其特点和作用。

答案:略2. 请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洞洞,并说明其创意来源。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了各种不同的洞洞,了解了洞洞的特点和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课后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洞洞,深入了解洞洞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

《有趣的洞洞》中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教材《有趣的洞洞》。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生活中的洞洞”和第四章“探秘洞洞”,详细讲解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及其特点,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探索洞洞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洞洞,认识其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孩子们理解洞洞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重点:观察、探索生活中的洞洞,学会与人合作、分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各种洞洞的图片、物品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生活中带有洞洞的物品,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这些物品要有洞洞?洞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教材中的洞洞案例,让孩子们了解洞洞的分类和特点。

(2)结合实物展示,让孩子们观察、讨论洞洞的形状、大小和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洞洞主题,进行观察、讨论。

(2)小组代表汇报,分享本组的观察成果和感受。

4. 创作环节(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孩子们以“有趣的洞洞”为主题进行创作。

(2)孩子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中的洞洞,并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强调合作、分享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有趣的洞洞》2. 内容:(1)生活中的洞洞:展示各种洞洞图片,标注名称和作用。

(2)探秘洞洞:展示洞洞的特点和分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洞洞,并说明它的特点和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对洞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有趣的洞洞教案13篇

有趣的洞洞教案13篇

有趣的洞洞教案13篇有趣的洞洞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洞洞”无处不在,引起了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惊异的发觉。

认真看看,四周“有用的”、“无用的”、“有害的”,大大小小的洞洞令人目不暇接,真是非常有趣。

探究活动“有趣的洞洞”在孩子们的发觉中应运而生。

力图让幼儿在找洞洞、变洞洞的过程中感受“洞”的趣味性、娱乐性,获得更多有关“洞”的阅历,并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目标1、体验找洞洞、变洞洞的乐趣。

2、大胆发觉洞洞,初步了解在不同地方洞洞的作用。

3、观测技能、探究技能得到提高。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测技能。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1、大胆发觉洞洞,初步了解在不同地方洞洞的作用。

2、观测技能、探究技能得到提高。

活动预备1.阅历预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肯定了解。

2.材料预备:〔1〕带有洞洞的玩具及物品。

〔2〕CAI课件《各式各样的洞洞》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主题。

1、老师伸出双手问:“你们的小手在哪里呢?”幼儿伸出小手回答:“在这里。

”2、请幼儿伸出小手玩“变变变”的游戏。

3、老师小手变出了一个洞导入主题。

老师将双手变成了望远镜放在眼睛上“我用望远镜看看你们的身体上有没有洞洞?”二、找洞洞。

1、请幼儿查找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并说出其用处。

〔1〕师:“请在你们的身体上找一找,哪里有洞洞?这些洞洞可以干什么呢?”〔2〕师:“假如没有这些洞洞行吗?为什么?”2、请幼儿查找提供的物品上的洞洞,进行分类并点数。

〔1〕出示带有洞洞的物品幼儿观测。

提问:“看看老师带来了些物品,有多少呀?”“那么请你们每人选一件物品,把洞洞找出来。

”〔2〕幼儿查找提供的物品上的洞洞,分类说明。

3、老师小结。

“大家真能干。

找到了这么多有用的洞洞。

”三、说洞洞。

1、老师提出新的问题:“除了这些东西有洞洞以外,还有什么上面也有洞洞呢?”2、观看CAI课件《各式各样的洞洞》,进一步了解更多的洞洞及作用。

老师点击大屏幕:“除了刚才大家说到的身上、玩具上、生活中的那些洞洞以外,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你们很难看到的洞洞。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有趣的洞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探索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洞洞,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洞洞游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洞洞。

2. 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洞洞,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1.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洞洞卡片。

2. 制作洞洞的材料,如纸张、布料、塑料等。

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洞洞,如窗户、门等,引导幼儿发现洞洞的形状和大小。

2. 观察洞洞卡片,让幼儿说出洞洞的形状和大小。

3. 制作洞洞:分发制作洞洞的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洞洞,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洞洞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洞洞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幼儿在洞洞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3. 搜集幼儿制作的洞洞作品,进行作品评价,鼓励幼儿的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洞洞制作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园内的洞洞设施,如滑梯、攀登架等,让幼儿了解洞洞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开展洞洞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创意,绘制出自己喜欢的洞洞场景。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制作洞洞过程中,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物品。

2. 在洞洞游戏中,注意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对于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并享受到活动的乐趣。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程度,是否存在个别幼儿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2. 分析教学活动中的组织和管理,是否有序、高效。

3. 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需要调整或拓展。

九、家长沟通建议:1. 向家长介绍洞洞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家长参与和支持。

2. 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探索和制作洞洞,增进亲子互动。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活动目标•通过探究“洞洞”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了解孩子对于事物形式特点的认知;•提高孩子观察、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孩子们学会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活动流程手工制作1.准备材料:纸板、铅笔、剪刀、彩笔、尺子等。

2.教师示范:向孩子们展示不同形状、大小的“洞洞”制作方法,并引导孩子们思考每一个洞洞的特点。

3.分组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洞洞创作,期间老师引导观察、思考、交流和实践活动4.优秀的作品展示:展示小组中创作较好的洞洞,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成就感5.提示孩子们关于洞洞的使用方法:让孩子们把手伸进洞里、试图找寻失落的东西,以此引发孩子们的微笑和讨论安排小游戏1.手折纸板“洞洞”:再次为孩子们分组,要求小组在内部工作时折叠出不同形状的洞洞。

过程中老师推动交流式与思考能力2.“洞洞”传递:老师拿出一个暱称为“小手指”的小饰品(或者小球),并在房间里找到最初的孩子点起,完成洞洞的传递过程。

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孩子们一边制作形态,一边感受洞洞的变幻影响3.洞洞捉迷藏:孩子们隔离的半数担任捉宵睡,其余半数找寻藏在洞洞中的小物件。

这样能让孩子们更好地探索洞洞的共性,并有效证实去欣赏洞洞更好的方式丰富探究活动1.探究洞洞的性质和特点:让孩子们翻转洞洞用手触摸并试着把手伸进去,然后质疑孩子们洞内见到的任何东西的大小和形状。

之后,让孩子们讨论洞洞的性质和特点。

2.寻找与洞洞相似的事物:将孩子们分组并让他们出去,寻找与洞洞相似的方式、形态,例如树洞,石洞等。

3.制作团队作业:通过分工合作,让孩子们制作一个大型的洞洞模型,唤起孩子们的设计思路、制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评价1.参与度:教师可以观察孩子们的参与程度,了解孩子们对于洞洞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团队合作精神:孩子们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这对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洞洞优质课
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洞洞优质课教学设计
发布者:贺红峰
活动设计意图:
最近,我们班正在进行《洞洞王国》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对周围生活中的各种“洞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都会找来一些有洞的物品放在区角上大家一起讨论欣赏。

有一天,在晨间活动时,我们正在玩“钻山洞”的游戏,谈俊杰小朋友说:“王老师,你看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变成洞洞的呀!”说完他还用手和身体做了几个“洞洞”的动作。

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都尝试着用身体成变各种“洞洞”,看到孩子们这么感兴趣,于是就生成了这一个活动。

在本活动中,我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洞洞”贯穿始终,设计了“看洞洞物品——说说身上的洞洞——用报纸钻过身体变的各种洞洞——和同伴合作用身体变成让小朋友能钻过的洞”等环节,在游戏中让孩子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其中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并尝试解决如何让报纸钻过“洞洞”。

难点是让幼儿和同伴合作搭建出能让幼儿钻过的洞。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身边和身体上的“洞洞”,获得相关经验,激发幼儿对“洞”的兴趣。

2.尝试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增强肢体动作的创造力。

3.愿意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边物品上的“洞”和身体上的“洞”已经有一些了解。

2.材料准备:在教室一角布置好“洞洞展览会”(放上各种有洞的物品)用大小不同的纸箱搭建出能让幼儿钻、爬的“洞”,报纸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到“洞洞王国”看各种有洞的物品,引起幼儿对洞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小朋友到‘洞洞王国’去玩一玩,听说‘洞洞王国’里有个展览会,我们一起去看一下都有些什么东西。

”(带领幼儿进入教室)
2.带幼儿来到布置好的“洞洞展览会”,请幼儿观察展览会上的洞洞物品。

(教师交代要求:仔细观察有哪些物品,上面都有“洞洞”吗?“洞”在哪里?再想一想那上面的“洞”有什么用?)
3.教师带领幼儿坐下后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他们上面上的洞洞有什么用?”(请幼儿拿着东西讲给小朋友听,教师对幼儿的讲述进行评价。


教师小结:原来“洞洞展览会”上展出的东西上都有洞洞,有的洞洞大,有的小,有的洞洞是圆的,有的洞洞是方的,它们身上的洞洞都有不同的用处。

二、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各种“洞洞”,用报纸玩钻洞游戏。

1.说说身体上的洞洞
师:“原来在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洞洞’,你们知道我们身体上也有‘洞洞’吗?”(请个别幼儿回答)。

2.让幼儿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师:“原来在我们身体上也藏着这么多‘洞洞’,我们要保护好身上的‘洞洞’。

现在我想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我们身体上的这些洞洞,你能用我们的身体、小手和小脚也能变出“洞洞”吗?”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出大小不同的洞。

(请几名幼儿上来变洞洞)
3.用报纸玩钻洞游戏。

(1)师:“小朋友真棒,能用身体变出这么多洞来,现在报纸想和我们玩钻洞洞的游戏”。

(介绍玩法)教师说:“变变变,变出一个大洞洞”,幼
儿马上想办法用身体变出一个大洞,且做木头人状。

教师从中选出变“大洞”的小朋友,请另一名幼儿用报纸尝试钻洞洞。

接着用同样的游戏方式再请幼儿变不大不小的和最小的“洞洞”,请幼儿用报纸穿过。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及时肯定幼儿的行为,鼓励幼儿尝试改变报纸的形状以钻过不同的洞。


(2)分组游戏。

把幼儿分成两半,男孩子搭洞,女孩子用报纸钻洞,然后交换。

教师小结:报纸在钻大洞时大摇大摆,钻小洞时是怎样的? (变小、卷成一个细筒拧起来等)
三、幼儿合作变洞洞,幼儿玩钻洞洞游戏。

1.教师:“刚才我们都是一个人变洞洞的,现在你能不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变洞洞呢?”(幼儿合作变洞洞,教师观察,及时表扬合作的好的小朋友。


2.师:“现在我要来试验一下你们变的洞洞大不大,能否让小朋友钻过,我说变变变,你们就相互合作变出洞洞,且做木头人状不能动。

”(幼儿变出洞洞后请其他幼儿尝试钻进去)游戏可以进行几次。

四、尝试和同伴合作搭出更大的“洞洞”,让老师钻过,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变出更大的洞让老师钻进去呢?”幼儿合作尝试变出更大的洞。

教师选出最大的洞,老
师当火车头,带领其他幼儿钻过。

师:“小朋友,我们教室外面也有很多我们小朋友一起拼搭的洞洞,我们一起再去钻一钻吧”幼儿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开出教室。

活动延伸:
利用各种积木、轮胎和废旧的纸箱等,让幼儿搭建成各种大大小小的“洞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