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识洞洞的形状,了解洞洞在不同物体上的位置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洞洞的形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如:纸巾筒、瓶子、玩具等。

3. 创意画洞洞:用洞洞作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带有洞洞的物品,如:纸巾筒、瓶子、玩具等。

2. 准备洞洞模具,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3. 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带有洞洞的物品,引导幼儿发现洞洞的形状和作用。

2. 展示洞洞模具,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的洞洞。

3. 创意画洞洞:发给幼儿画纸和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洞洞模具在画纸上创作有趣的画面。

4. 分享作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幼儿在交流与合作环节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本次活动的参与程度和认知发展。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洞洞寻宝游戏,让幼儿在教室或户外寻找带有洞洞的物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兴趣。

2.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创作有趣的洞洞画,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洞洞主题的探索活动,如:洞洞科学实验、洞洞手工制作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洞洞的形状和位置,帮助幼儿建立空间概念。

2.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3. 关注幼儿的安全,使用洞洞模具时确保幼儿不会误吞或受伤。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程度,寻找提高幼儿积极性的方法,增强教学互动性。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洞洞》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对象为幼儿园小班,孩子们的年龄在3~4岁之间。

在此阶段,孩子们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听懂简单的指令和故事,以及通过模仿和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社会活动方面,孩子们开始具有一定的合作和分享意识,但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引导。

二、教学目标本节社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团队协作以及积极的实验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学习观察事物的细节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培养孩子团队合作的意识,学会倾听和分享。

•提高孩子们的探索欲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实验精神。

•孩子们能够理解“洞洞”的概念,并能自己制作一个有趣的“洞洞”。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3.1 教学内容•听故事《有趣的洞洞》。

•观察真实的洞洞,并形成个人认识。

•与小组成员一起制作有趣的洞洞玩具。

•分享自己的成果,结合表演等形式介绍自己制作的洞洞玩具。

3.2 教学过程3.2.1 故事阅读阅读故事《有趣的洞洞》,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调皮的小狗通过探索和尝试发现了各种神奇的洞洞。

在故事中,孩子们可以认识到洞洞的概念,并了解到洞洞的种类和形态。

3.2.2 观察真实物品引导孩子们观察真实的洞洞,并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认识。

老师可以举例让孩子们观察周围的环境,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洞洞。

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探索欲。

3.2.3 制作洞洞玩具组织孩子们分成小组,一起制作有趣的洞洞玩具。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创造自己的洞洞玩具。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发现,从而培养实验精神。

制作后,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成果。

3.2.4 分享和展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洞洞玩具,可以通过表演、讲故事等方式分享。

展示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和分享。

另外,整个分组制作的过程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学反思本次社会教育活动,孩子们通过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到了探索和实验的乐趣,同时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分享以及观察能力。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教材第三单元《生活中的科学》,具体章节为《有趣的洞洞》。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洞洞,探究洞洞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洞洞,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洞洞,提高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对洞洞特点的理解,提高思考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洞洞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洞洞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洞洞的特点,提高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如硬币、瓶盖、纸杯等)、探究材料(如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洞洞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洞洞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 实践探究(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观察和讨论实物展示中的洞洞特点。

(2)操作体验:发放探究材料,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洞洞。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思考洞洞的作用,讲解洞洞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画出自己喜欢的洞洞,并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洞洞的特点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大小:不同大小的洞洞2. 洞洞的作用过滤:如筛子、漏斗穿孔:如硬币、瓶盖增加摩擦:如鞋底、手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洞洞,并说明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圆形的洞洞,因为它的形状像太阳,可以让阳光透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描述洞洞的特点。

在实践探究环节,幼儿通过分组讨论和操作体验,提高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但在讲解洞洞作用时,部分幼儿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及教学反思(含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及教学反思(含5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及教学反思(含5篇)第一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及教学反思《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教案《有趣的洞洞》含反思!设计意图:洞洞是幼儿日常生活常见可寻的事物,教师通过环境布置和实物摆放让幼儿寻找身体到衣物上的洞洞并拓展到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洞洞延伸至更开阔的世界,使幼儿从感官到发现不断获得最为直接的生活体验和学习知识,从愉悦的探寻和大胆讲述中了解洞洞对于我们生活的用处。

教学目标:1.激发幼儿运用感官寻找身边的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共同找洞的乐趣。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表述感知内容。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1.活动室放置幼儿易于识别的洞洞实物若干(篮球架,口杯,书袋,垃圾桶)2.不同类型的洞洞(如封闭的洞洞,盛放东西的洞洞,穿透的洞洞)图片若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寻找洞洞的游戏环节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出幼儿主动的寻找身体,衣物和活动区中的洞洞,从而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有关洞洞的乐趣和作用。

教学难点:幼儿通过感官主动探寻和获得基础经验后,教师引导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大胆表述生活中洞洞的基本用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熟悉环境和幼儿,导入活动小朋友们好,黄老师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特意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玩找洞洞的游戏,孩子们你们找找看,你的身体上有洞洞吗?它有什么用处?2.游戏:“我的洞洞在哪里”---教师说孩子们(吃饭、看东西、闻气味、听声音、)的洞洞在哪里?!.快思.教案网出处!孩子们能迅速作出反应,激发出快乐情绪。

分析:因为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难以直接感受和讲述某一物品的形状和特征,教师在活动导入时以简单的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而且是每个幼儿都乐意并能够参与的找出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初步运用感官体验了找洞的乐趣,并为下一环节寻找自身衣物上的洞做好了良好铺垫。

有趣的洞洞小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洞洞小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洞洞小班科学教案一、引言科学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而洞洞小班科学教案则是一种采用了互动游戏和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教学案例,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索来增进学生的科学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个有趣的洞洞小班科学教案,旨在给教师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科学。

二、教案背景教案的目标学生群体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在该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科学概念,如天气、自然、动物和植物等。

然而,他们的知识大部分还停留在表象层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个教案,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游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三、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学会观察、描述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会使用实验工具,如放大镜和浇水器;-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2. 教学步骤(1)引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植物生长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植物生长有什么认识和了解。

借助此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需求,并了解到有机体生长的过程。

(2)实践操作阶段a. 实验1:观察植物的种子教师向每个学生发放一颗豆子或其他植物的种子,并提供放大镜等实验工具。

学生观察种子的外观、形状、颜色等,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种子的特点。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辨认出种子的不同部分,如种皮、胚珠等。

b. 实验2: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每个学生都用纸巾将自己的种子包裹起来,并将其放入一个透明的盒子中。

学生每天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并用图片或文字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提供一个种植大的观察表格,让学生每天填写种子的生长状态,如发芽、生长高度等。

通过持续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植物是如何从种子开始生长,并逐渐变成成熟植物的。

c. 实验3:观察植物的生长需要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盆栽花卉,并告诉学生每天都需要浇水和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通用13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通用13篇)

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通用13篇)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篇1活动目标:1.知道什么是洞,大胆说诞生活中的洞洞。

(重点)2.查找头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3.运用多种方法探究搭洞,感受嬉戏的乐趣。

(难点)活动预备:一张白纸、小皮球。

活动过程:一、老师出示白纸,引出“洞”的含义。

老师出示一张白纸,引起幼儿爱好。

提问:“这是什么?”“纸上有东西吗?”“假如我在白纸上撕一下,会有什么出来呀?”“这是什么?”小结:老师边做手指穿过洞的动作边说“四周包得紧紧的,中间能穿过去的就是洞洞。

”二、幼儿沟通争论,说说生活中的洞洞。

1.师:你见过洞洞吗?你在哪里看过洞洞?这些洞洞有什么用处?举手告知老师。

小结:生活里,那么多的洞洞,而且,这些洞洞许多都有自己的用处。

三、幼儿查找、探究自己头上的洞洞。

幼儿相互争论头上的洞洞的作用。

耳朵洞洞(听声音,在小耳朵旁边拍拍手)鼻子洞洞(呼吸,请幼儿做闻一闻的动作)嘴巴洞洞(与幼儿一起做嘴巴变大变小,边做边说洞洞变大,洞洞变小)提问:“刚刚小伴侣们说到我们头上的洞洞,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我们头上都有哪些洞洞?他们是干什么用的?”小结:“我们头上有这么多洞洞,它们可以帮我们发现漂亮景色,闻到好闻的气味,听到美丽的声音,吃到好吃的东西,作用可大了,所以我们肯定要爱护好它们。

”四、探究用运用多种方法搭洞洞。

1.幼儿使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搭洞洞。

师:“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球,想跟小伴侣们玩钻洞洞的嬉戏,洞洞哪里来?小伴侣动动小脑筋用自己身体搭出来?”假如洞洞太小,皮球钻不过去“请小伴侣想一想怎样变出一个大洞洞,让皮球钻过去。

”小结:“手指碰一碰,洞洞变出来;手指围一围,洞洞变出来;小脚围一围,洞洞变出来。

”2.老师示范,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小椅子搭洞洞。

师:老师感觉小伴侣的搭的洞洞还不够大,你们看老师与小椅子搭了一个洞洞,在哪里,请小伴侣上来指一指。

(示意幼儿与地面与椅子一起连接成一个洞洞)你们也来试试与自己的小椅子搭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大洞洞,让老师钻洞洞。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洞洞的不同形状和大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洞洞。

2.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洞洞卡片。

3. 通过洞洞卡片进行游戏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洞洞卡片。

2. 准备废旧材料,如纸板、塑料瓶等。

3. 准备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洞洞,如窗户、门等,引导幼儿发现洞洞的形状和大小。

2. 演示:展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洞洞卡片,让幼儿观察和触摸,引导幼儿说出洞洞的名称和特征。

3. 制作:让幼儿分组合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洞洞卡片。

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完成制作。

4. 游戏:让幼儿使用制作的洞洞卡片进行游戏,如洞洞配对、洞洞捉迷藏等。

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3. 收集幼儿制作的洞洞卡片,评估幼儿对洞洞形状和大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洞洞探索:带幼儿去户外,寻找不同的洞洞,如树木、围墙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和观察洞洞的形状和大小。

2. 洞洞创作: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如纸箱、塑料瓶等,自己制作洞洞,并用自己的方式装饰洞洞。

七、家庭作业1. 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在家中寻找洞洞,如窗户、门等,并拍摄照片。

2. 请家长观察幼儿在制作洞洞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延伸1. 洞洞主题故事:讲述一个关于洞洞的故事,如《洞洞国的奇妙冒险》等,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洞洞主题绘画:让幼儿利用洞洞卡片进行绘画创作,如在洞洞卡片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幼儿制作的洞洞卡片和家庭作业,评估幼儿对洞洞形状和大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1.幼儿讲讲自己发现的各种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洞的乐趣。

2.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能力。

3.幼儿初步尝试能够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老师拿出一张纸问:这是什么?纸上有东西嘛?如果我拿一把剪刀在纸上剪一下,会有什么出来?师:什么出来了?(原来是一个洞洞)2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洞洞嘛?你在哪里见到过洞洞的?师引导幼儿从上到下在身上有顺序的找一找教师小结:刚刚说到了马路上有洞洞,山上有洞洞,家里有洞洞,我们身上从头到脚也找了这么多的洞洞,这些洞洞有的大,有的小,他们都是有用处的1师:小朋友我们伸出两只手,手指并手指变成一个洞手指张开来,洞洞能变大能不能再大一点,(师:手指碰手指,变成一个大大洞)2. 伸出两个手指变成小洞洞,再小一点,再小一点(师:手指弯弯紧洞洞会变小)1. 出示球:这是什么,玩过吗?平时你们是怎样玩球的?师:原来球有这么多玩法,今天老师要清这个球来钻洞洞,这个洞洞在哪里呢,就在我们小朋友的身上,请小朋友在身上变一个洞洞,让老师的球在洞洞里滚来滚去(1)老师启发:小手围一围,围成一个洞,教师将球从小朋友的洞洞里穿过(2)除了用手围起来,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围成一个洞?启发:小脚分分开,站成一个洞,(小朋友练习,老师边说边滚球)还有谁有什么方法吗?(3)小手在其他地方能变成洞吗?如果小手碰碰腰呢?如果小手碰碰头呢?如果小手碰碰脚呢?数一数洞:看看某某小朋友变成了几个洞,数一数?老师滚球双手着地撑一撑,变成几个洞(数一数,滚一滚)1. 师:你们是几个人手拉手的?(3,4,5等)看看洞洞在哪里?大球能钻进去吗?快速拍照2. 看展示台:照片中哪几个人拉手的?(3个)大家一起来找一找他们围成的洞洞在哪里?(老师便滚边说:大圆中间有个洞)哪里还有可以让大球滚进去的洞洞?数一数有几个洞?师:三个朋友围一围,围成四个洞。

3. 这张照片中有几个朋友围成的?(4个)上来围一围4个朋友可以围成几个洞?找一找?(5个)师:3个朋友可以有4个洞,4个朋友有5个洞。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识洞洞的形状,培养幼儿对洞洞的兴趣。

2. 通过观察、触摸、探索等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洞洞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通过观察、触摸、探索等活动,发现洞洞的有趣之处。

3.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洞洞玩具,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带有洞洞的图片,如纸杯、盒子等。

2. 准备一些废旧材料,如纸板、塑料瓶等。

3. 准备彩色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些带有洞洞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洞洞的形状。

2. 认识洞洞:通过触摸、探索等活动,让幼儿感受洞洞的有趣之处。

3. 制作洞洞玩具:分发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洞洞玩具,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4. 展示与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洞洞玩具,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洞洞的兴趣和发展情况。

2. 评价幼儿在制作洞洞玩具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展示和分享环节中的沟通表达能力,鼓励他们的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制作的洞洞玩具,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一个“洞洞世界”,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探索和体验洞洞的乐趣。

3.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制作洞洞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活动中,注意安全使用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2. 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3.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发展情况。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观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综合教案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综合教案

幼儿园小班《有趣的洞洞》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洞洞的各种形态和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洞洞的认识和感受,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各种洞洞的认知,提高幼儿的生活常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洞洞的形态和特点。

2. 动手制作洞洞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洞洞的作用。

4.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洞洞的认识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洞洞的图片、实物或玩具。

2. 准备洞洞制作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3. 准备与洞洞相关的教具,如瓶子、盒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洞洞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洞洞。

2. 讲解:教师讲解洞洞的形态和特点,让幼儿了解洞洞的多样性。

3. 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动手制作洞洞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观察:教师展示与洞洞相关的教具,让幼儿观察和了解洞洞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表达: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洞洞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洞洞玩具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倾听幼儿在观察和表达环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了解幼儿对生活中各种洞洞的认知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洞洞探索游戏:教师准备一个带有洞洞的玩具或图片,让幼儿通过洞洞观察图片后的物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洞洞创意画:教师提供洞洞模具和彩色纸张,让幼儿通过模具印出洞洞,并用彩色纸张进行装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洞洞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幼儿在家中找寻洞洞物品,并拍摄照片与同学分享。

2. 洞洞主题展览: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洞洞主题的创作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馈:1. 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小班综合教案:《有趣的洞洞》

小班综合教案:《有趣的洞洞》

小班综合教案:《有趣的洞洞》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空心与实心的区别。

2.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准备1.白纸、颜料、木棍等。

2.幼儿故事书《洞洞》。

3.教学录像或者图片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1 入门讨论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物体的空心和实心的区别。

1.2 互动对话教师向幼儿介绍洞洞这个故事,并且和幼儿们一起探讨为什么故事中的洞洞是空心的,而不是实心的。

2. 正式教学2.1 材料准备教师向幼儿介绍所需材料,并且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

2.2 制作过程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制作空心物体,比如制作空心的球、空心的车等。

3. 教学总结3.1 反思总结引导幼儿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

3.2 教师点评教师对幼儿掌握情况进行点评,并且对幼儿的提问进行回答。

四、教学评价1. 幼儿的参与度此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学效果此次课程教学效果明显,幼儿们掌握了空心和实心的概念,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教师的评价教师认为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幼儿足够的鼓励和肯定。

五、教学延伸此次课程的延伸,可以让幼儿们进行团队合作,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法,制作一个丰富多样的空心物品展览。

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空心物品,加深他们对空心和实心的认识。

小班综合教案有趣的洞洞

小班综合教案有趣的洞洞

小班综合教案有趣的洞洞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教材《有趣的洞洞》。

详细内容包括:1. 认识不同物体的洞洞,如:动物的身体结构、日常用品等。

2. 学习洞洞的名称和特点,了解洞洞在生活中的作用。

3.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物体的洞洞,能正确说出洞洞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洞洞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描述不同物体的洞洞特点。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和动手操作洞洞,了解洞洞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各种带洞洞的物品(如:动物玩具、日常用品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各种带洞洞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洞洞的兴趣。

2. 认识洞洞(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带洞洞的物品,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洞洞的名称和特点。

(2)请幼儿举例,分享生活中见过的洞洞,讨论洞洞的作用。

3. 动手操作(5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用彩笔画出一个有趣的洞洞。

(2)幼儿动手操作,画出自己喜欢的洞洞,并剪下来。

4. 团队协作(5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带洞洞的物品,讨论如何利用洞洞玩游戏。

(2)各小组分享游戏方法,全班进行游戏。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洞洞2. 内容:洞洞的名称和特点洞洞在生活中的作用幼儿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洞洞,并剪下来。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洞洞,并剪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洞洞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寻找洞洞,观察洞洞的特点和作用,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

有趣的洞洞教案13篇

有趣的洞洞教案13篇

有趣的洞洞教案13篇有趣的洞洞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洞洞”无处不在,引起了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惊异的发觉。

认真看看,四周“有用的”、“无用的”、“有害的”,大大小小的洞洞令人目不暇接,真是非常有趣。

探究活动“有趣的洞洞”在孩子们的发觉中应运而生。

力图让幼儿在找洞洞、变洞洞的过程中感受“洞”的趣味性、娱乐性,获得更多有关“洞”的阅历,并在生活中运用。

活动目标1、体验找洞洞、变洞洞的乐趣。

2、大胆发觉洞洞,初步了解在不同地方洞洞的作用。

3、观测技能、探究技能得到提高。

4、培育幼儿敏锐的观测技能。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1、大胆发觉洞洞,初步了解在不同地方洞洞的作用。

2、观测技能、探究技能得到提高。

活动预备1.阅历预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肯定了解。

2.材料预备:〔1〕带有洞洞的玩具及物品。

〔2〕CAI课件《各式各样的洞洞》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主题。

1、老师伸出双手问:“你们的小手在哪里呢?”幼儿伸出小手回答:“在这里。

”2、请幼儿伸出小手玩“变变变”的游戏。

3、老师小手变出了一个洞导入主题。

老师将双手变成了望远镜放在眼睛上“我用望远镜看看你们的身体上有没有洞洞?”二、找洞洞。

1、请幼儿查找自己身体上的洞洞,并说出其用处。

〔1〕师:“请在你们的身体上找一找,哪里有洞洞?这些洞洞可以干什么呢?”〔2〕师:“假如没有这些洞洞行吗?为什么?”2、请幼儿查找提供的物品上的洞洞,进行分类并点数。

〔1〕出示带有洞洞的物品幼儿观测。

提问:“看看老师带来了些物品,有多少呀?”“那么请你们每人选一件物品,把洞洞找出来。

”〔2〕幼儿查找提供的物品上的洞洞,分类说明。

3、老师小结。

“大家真能干。

找到了这么多有用的洞洞。

”三、说洞洞。

1、老师提出新的问题:“除了这些东西有洞洞以外,还有什么上面也有洞洞呢?”2、观看CAI课件《各式各样的洞洞》,进一步了解更多的洞洞及作用。

老师点击大屏幕:“除了刚才大家说到的身上、玩具上、生活中的那些洞洞以外,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你们很难看到的洞洞。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小洞洞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小洞洞

小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小洞洞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班教育中,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洞洞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幼儿的好奇心是个天然的宝藏。

在小班科学教案中,可以引入一些洞洞探索活动,通过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帮助他们主动探索世界。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不同洞洞形状的纸板,让幼儿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类。

然后,引导幼儿一起动手制作各种形状的洞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科学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通过观察事物的特征和现象的变化,幼儿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科学的规律。

在小班科学教案中,可以引入一些观察洞洞的活动。

比如,准备一些盒子或容器,并在它们的不同侧面制作不同的洞洞。

然后,让幼儿观察各个洞洞的形状和位置,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类和整理。

此外,小班科学教案还可以通过小洞洞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手实践,幼儿可以加深对事物特征和规律的理解。

在小班科学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洞洞制作的活动。

比如,让幼儿使用不同形状的刀具和纸板制作洞洞,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思考洞洞的形成原因和洞洞的作用。

最后,科学教育还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小班科学教案中,可以设计一些解决问题的洞洞活动。

比如,让幼儿观察一碗水向外漏水的情况,然后设计一个洞洞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综上所述,小班科学教案中的洞洞活动对幼儿的科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好奇心、观察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形式。

通过有趣的小洞洞活动,让幼儿在科学中快乐成长。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说课稿(精选2篇)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说课稿(精选2篇)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说课稿(精选2篇)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篇1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开放活动”。

今天我所开展的活动是科学活动《好玩的洞洞》,首先我来说说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活动,大家都知道洞洞是随处可见的家里,幼儿园,马路上,公园以及自己身上,通过今天这个活动让我们小班的孩子们用眼睛多观察自己周围的一些东西,引起他们对周围现象的兴趣,帮孩子略微的梳理一下这些洞洞。

虽然大小、形状不同,但是都是有用处的。

在整个活动中,我们还渗透了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哪些洞洞可以玩,哪些洞洞有危险。

在活动中,我还运用了各种教学法1、演示法我运用了魔术来引题,通过这个魔术,让幼儿通过老师撕纸的简单的操作直观的感受洞洞。

2、发现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

本次活动,我安排了两次尝试,第一次让幼儿寻找,哪些地方有洞洞,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

第二次“超级变变变”让幼儿想办法让小球钻过,培养幼儿的创造努力。

3、游戏法。

小班的幼儿精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好动是他们的突出特点,通过超级变变变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快乐。

小班科学《好玩的洞洞》说课稿篇2一、说设计意图洞洞随处可见,家里,学校,马路上,公园,自己身上通过这个活动让小班的孩子们用眼睛多观察自己周围的一些东西,引起他对周围现象的兴趣,帮孩子略微的梳理一下这些洞洞,虽然大小,形状不同,但是都是有用处的。

这个环节活动是一个探索,蚂蚁的洞,老虎的洞,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洞,有一种趣味在里面,然后进行一个探索。

二、说教学目标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1.讲讲自己发现的各种洞洞,体验和老师、同伴一起找洞的乐趣。

2.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

3.初步尝试能够合作解决问题。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认识身边的洞洞。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探索与发现》,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洞洞”。

通过观察、探索生活中各种洞洞的特点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洞洞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使幼儿了解洞洞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洞洞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发现洞洞的奥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卡片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幼儿对洞洞的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洞洞。

2. 讲解:介绍洞洞的作用,引导幼儿探索洞洞的奥秘。

(1)教师以实物为例,讲解洞洞的作用。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洞洞作用。

3. 实践:动手制作洞洞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引导幼儿设计自己的洞洞作品。

(2)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随堂练习:观察教室内的洞洞,描述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1)幼儿自由观察,教师提问引导。

(1)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六、板书设计1. 图片展示:展示各种洞洞的图片。

2. 洞洞作用:以表格形式列出洞洞的作用。

3. 幼儿作品:展示幼儿制作的洞洞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洞洞,描述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探索洞洞的奥秘,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材内容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相匹配。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和可衡量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合理区分并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教学设计。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有趣的洞洞》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索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洞洞”。

通过观察、探索生活中各种洞洞的特点和作用,让幼儿初步了解洞洞的科学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描述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让幼儿了解洞洞的作用,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观察、描述洞洞的特点,了解洞洞的作用。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探索、合作等方法,发现洞洞的奥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洞洞图片、实物(如硬币、纸杯、瓶子等),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洞洞图片,引发幼儿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在哪里见过洞洞?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 观察探索:(1)让幼儿观察教具中的洞洞图片和实物,引导他们描述洞洞的特点。

(2)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洞洞,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3. 讲解:(1)通过PPT课件,展示洞洞的作用,如插座、钥匙孔、水管等。

(2)引导幼儿讨论洞洞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4. 实践活动:(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洞洞实物,观察、探索洞洞的特点和作用。

(2)小组合作,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洞洞的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洞洞》2. 内容:(1)洞洞的特点:形状、大小、颜色等。

(2)洞洞的作用:插座、钥匙孔、水管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洞洞?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了解了洞洞的特点和作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身边的洞洞”主题活动,让幼儿收集生活中的洞洞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和分享。

小班语言:有趣的洞洞

小班语言:有趣的洞洞

小班语言:有趣的洞洞活动目标:1.对绘本内容感兴趣,乐意学说“黑黑的有一个洞,XXX出来”的句式。

2.能用动作表达对钻、爬等动作的理解,进行表演并大胆讲述,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白板课件,各个动物头饰,自制绘本37本,黑黑的洞一个。

活动过程:一、白板展示苹果上的洞,引导幼儿猜测,导入主题。

师:宝贝们,瞧,这儿黑黑的,有一个洞。

那这个黑黑的洞洞会在哪呢?师:原来是苹果上面黑黑的,有一个洞。

二、理解画面内容,运用动词学说简单句子1.猜猜玩玩,学说:黑黑的有个洞,毛毛虫钻出来。

师:谁会在苹果的洞里呢?让我们仔细看看,到底是谁?师:毛毛虫,它是怎么从洞里出来的呀?师小结:黑黑的,有个洞,毛毛虫钻出来!(教师用手做动作)师:请你来说一说,演一演。

(请2-3个幼儿)师:让我们一起变成毛毛虫,来说一说,钻一钻。

(集体2遍,教师可以走到小朋友中与他们一起互动)2.展示沙滩洞,找找玩玩说说:黑黑的有个洞,螃蟹爬出来。

师:老师还发现了一个黑黑的洞。

瞧!这是哪啊?告诉你们哦!这是沙滩,在大海的旁边啊就有美丽的沙滩。

沙滩上有什么呢?师:黑黑的,有个洞,螃蟹怎么出来呢?(横着爬)师:黑黑的,有个洞,螃蟹爬出来。

(教师做螃蟹横着爬的动作)师:请你来说一说,演一演。

(请2-3个幼儿)师:让我们连起来把螃蟹爬出洞的事情说一说,演一演。

(集体2遍)3.同时展示老鼠洞,井洞,蚂蚁洞,猜猜讲讲演演(1)让幼儿自己发现洞洞并说一说:黑黑的,有个洞……师:刚刚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好玩的洞洞,那还有没有了呢?(白板出示洞洞)师:原来还有那么多洞洞,他们都是谁的洞洞呢?又是怎么从洞里出来的?请你们回到位子上自己去找一找,用我们学过的句式说一说。

师:你看到了什么洞?谁又从洞里怎么出来的呢?(请一位幼儿)师:谁也看到了这个洞,请你来说一说。

(2位幼儿)请看到这个洞的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

师: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洞?请你来说一说。

师:谁也看到了这个洞,请你来说一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科学《有趣的洞洞》;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洞,大胆说出生活中的洞洞。

(重点)
2.寻找头上的洞洞,知道其作用,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3.运用多种方法探索搭洞,感受游戏的乐趣。

(难点)
活动准备:一张白纸、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白纸,引出“洞”的含义。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纸上有东西吗?”“如果我在白纸上撕一下,会有什么出来呀?”“这是什么?”
小结:教师边做手指穿过洞的动作边说“四周包得紧紧的,中间能穿过去的就是洞洞。


二、幼儿交流讨论,说说生活中的洞洞。

1.师:你见过洞洞吗?你在哪里看过洞洞?这些洞洞有什么用处?举手告诉老师。

小结:生活里,那么多的洞洞,而且,这些洞洞很多都有自己的用处。

三、幼儿寻找、探索自己头上的洞洞。

幼儿相互讨论头上的洞洞的作用。

耳朵洞洞(听声音,在小耳朵旁边拍拍手)鼻子洞洞(呼吸,请幼儿做闻一闻的动作)嘴巴洞洞(与幼儿一起做嘴巴变大变小,边做边说洞洞变大,洞洞变小)
提问:“刚刚小朋友们说到我们头上的洞洞,现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我们头上都有哪些洞洞?他们是干什么用的?”
小结:“我们头上有这么多洞洞,它们可以帮我们看到美丽景色,闻到好闻的气味,听到优美的声音,吃到好吃的东西,作用可大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四、探索用运用多种方法搭洞洞。

1.幼儿使用自己身体的部位搭洞洞。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球,想跟小朋友们玩钻洞洞的游戏,洞洞哪里来?小朋友动动小脑筋用自己身体搭出来?”如果洞洞太小,皮球钻不过去“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变出一个大洞洞,让皮球钻过去。


小结:“手指碰一碰,洞洞变出来;手指围一围,洞洞变出来;小脚围一围,洞洞变出来。


2.教师示范,幼儿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小椅子搭洞洞。

师:老师感觉小朋友的搭的洞洞还不够大,你们看老师与小椅子搭了一个洞洞,在哪里,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

(暗示幼儿与地面与椅子一起连接成一个洞洞)你们也来试试与自己的小椅子搭一个和老师不一样的大洞洞,让老师钻洞洞。

小结:小手放在椅背上,可以搭成一个大洞洞;小脚放在椅背上,和地面围成一个大洞洞;小手撑住座位,弯腰可以搭成一个大洞洞。

3.幼儿寻找同伴合作搭洞洞。

师:让我们与好朋友一起合作搭个洞洞,想个好办法。

小结:小手拉一拉,搭成大洞洞;两只小手向上抬,搭成山洞洞;小
脚并一并,又是一个大洞洞。

4.在我们的幼儿园也有很多洞洞,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