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
红星照耀我国_练习试题(附含答案解析)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红星在西方语境中指下层民众参加的,造旧世界反的民主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一、选择题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D )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7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D )1936A、51周年B、61周年C、71周年D、81周年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最喜欢(敬佩)的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名著阅读。
(4 分)材料1: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一一胡愈之材料2: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曾易名叫什么?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
”2、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3、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
4、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一,;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5、《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______周年。
6、《红星照耀全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斯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评价。
7、《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是_________(国家)著名记者__ 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8、红军长征一共爬过座山脉,渡过24 条河流,经过个省份,占领过62 座大小城市,突破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9、大家知道,在1931年之前还是受人爱戴、为人慷慨、有现代化思想、能打高尔夫球、却又喜好赌博这样一个性格矛盾的军阀独裁者。
部的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11、李长林说,贺龙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
用李长林的话来评价贺龙的口才就是“”。
12、共产党相信,1927年以来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论点,那就是:,对内不实行土地政策,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族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1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国人()(人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体裁)作品。
这部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请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照耀中国》的结构有章回体结构的样式,本书一共由()篇构成,其中记述事迹的一篇是《》,周恩来的事迹主要在《》里叙述。
4《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作者的行程见闻。
在叙事中,作者使用第()人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书中,增加了真实感。
5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
6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①()②对中国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8红军正式定名是在1928年,它的全称是(),其前身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9陕北的“白色战士”,除了站岗放哨、参加战斗以外,还喜欢进行()、()、()等业余活动。
10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和()。
选择题1“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实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大概报导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怀着对有关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很多问题进行探寻的愿望,斯诺踏上了寻求令人满意的答案之路。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

15、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
当时在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 伤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出发前在臂部 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
16、简述《西行漫记》畅销的原因?
第一:《西行漫记》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 的作品,是公认的国际报告文学佳作。真实是 他畅销不衰富有魅力的首要和基本因素;
《红星照耀中国》 练习题
3、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 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 恨之入骨的人; 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 体像铁打的。
的红色窑工的 ( 徐海东 ) ,人生五十始的 教育委员( 徐特立 ) ,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
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唱歌花费太多时
间的电气专家 ( 朱作其 ) ,参加二万五千里长
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
军战士 ( 老李 )。
11、《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
(2)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 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 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 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3)“兔子一般窜了出去” ,抢先到达 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 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 活泼、天真的个性。
人教版新初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一)(考察范围:一~六章)1、《红星照耀中国》原名《》,作者斯诺西行的出发点是,第一站是,在这里斯诺首先见到了将军,后又拜访了主席,在王牧师(王先生)的帮助下,准备坐的飞机去延安,后改坐汽车到延安。
2、在,斯诺见到了周恩来,他会三个国家的语言。
3、在,斯诺见到了毛主席。
斯诺采访毛泽东时,负责翻译的人是。
斯诺发现毛主席对于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
毛主席认为英国工党领袖是个“汉奸”,相信是个反法西斯者,中国可以跟这样的人合作。
4、毛泽东认为打败日本需要三个条利:、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被日本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5、在长沙,毛泽东开始想报考警察学堂,后想报考制造肥皂的学堂,因为这个学堂不收学费、供给膳宿、还有津贴,但他考取得第一个学堂是,因为上课都用英语,毛泽东不懂英语,只好退学又报考了省立第一中学,因为又退学了。
最终毛泽东进了,在这里,给他影响最深的教员是。
6、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时,杨昌济介绍他认识了,找到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
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三本重要的书了《》《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7、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而言,可以归结为孙中山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
第―是——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主权;第二是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的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
8、共产党认为1927年以来的10年历史充分证明:对外不实行,对内不实行,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9、国民党九年反共战争的结果就是第一次围剿满洲落入日本手中,第二次围剿遭到日本侵犯,第三次围剿放弃了热河,第四次围剿失去了冀东,第五次围剿冀、察的主权又受到很大的损失。
10、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们。
11、共产党在西北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政策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苛捐杂税、,其中重新分配土地是共产党政策中一个根本要素。
答案;1、西行漫记,北京,西安府,杨虎城,邵力子主席,张学良2、安塞,英法俄3、保安,吴亮平,罗斯福4、中国结成抗日统一战线5、公立高级商业学校。
人教版新初二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难度值:★★★★☆《红星照耀中国》练习(一)(考察范围:一~六章)1、《红星照耀中国》原名《》,作者斯诺西行的出发点是,第一站是,在这里斯诺首先见到了将军,后又拜访了主席,在王牧师(王先生)的帮助下,准备坐的飞机去延安,后改坐汽车到延安。
2、在,斯诺见到了周恩来,他会三个国家的语言。
3、在,斯诺见到了毛主席。
斯诺采访毛泽东时,负责翻译的人是。
斯诺发现毛主席对于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
毛主席认为英国工党领袖是个“汉奸”,相信是个反法西斯者,中国可以跟这样的人合作。
4、毛泽东认为打败日本需要三个条利:、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被日本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5、在长沙,毛泽东开始想报考警察学堂,后想报考制造肥皂的学堂,因为这个学堂不收学费、供给膳宿、还有津贴,但他考取得第一个学堂是,因为上课都用英语,毛泽东不懂英语,只好退学又报考了省立第一中学,因为又退学了。
最终毛泽东进了,在这里,给他影响最深的教员是。
6、毛泽东第一次到北京时,杨昌济介绍他认识了,找到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
第二次到北京时,读了三本重要的书了《》《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
7、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就共产党而言,可以归结为孙中山和国民党接受两大革命原则。
第―是——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主权;第二是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的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
8、共产党认为1927年以来的10年历史充分证明:对外不实行,对内不实行,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
9、国民党九年反共战争的结果就是第一次围剿满洲落入日本手中,第二次围剿遭到日本侵犯,第三次围剿放弃了热河,第四次围剿失去了冀东,第五次围剿冀、察的主权又受到很大的损失。
10、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们。
11、共产党在西北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政策是重新分配土地、、取消苛捐杂税、,其中重新分配土地是共产党政策中一个根本要素。
1。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而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练习题和答案,来探讨红星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一、选择题1. 中国红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a) 革命斗争的象征b) 社会主义的象征c) 民族团结的象征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2. 红星在中国的历史中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朝c) 汉朝d) 辛亥革命时期答案:d) 辛亥革命时期3.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哪些不同的象征意义?a) 祥瑞和吉祥的象征b) 勇敢和坚定的象征c) 爱国和民族自豪的象征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1. 红星最早作为中国的象征出现在______时期。
答案:辛亥革命时期2.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祥瑞和______的象征意义。
答案:吉祥3. 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代表着中国人民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勇敢,坚定三、解答题1. 红星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答案:红星在中国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之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大的政党,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红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标志,代表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
红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2. 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哪些象征意义?答案:红星在中国的文化中有许多不同的象征意义。
首先,红星象征着祥瑞和吉祥,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其次,红星也象征着勇敢和坚定,代表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和坚定信念。
此外,红星还象征着爱国和民族自豪,代表着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
红星的多重象征意义使其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结:红星作为中国的象征之一,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和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红星的起源和象征意义。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____国记者__________。
(美、埃德加·斯诺)2、《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___________。
(《西行漫记》)3、《红星照耀中国》中在陕北,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4、《红星照耀中国》是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事实说话)5、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
他判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6、《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
加拿大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
(白求恩)7、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的通俗读物,也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它是__________________。
(《红星照耀中国》)8、斯诺对_____________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9、在陕北期间,斯诺还拍摄了大量苏区生活的招聘,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如毛泽东头戴_________的半身像,一直广为流传。
(八角帽)10、《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_》,是____(国家)著名记者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_________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西行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 1936)11、《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
1名著《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国人()(人名),题目中“红星”象征着()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体裁)作品。
这部作品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请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和()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红星照耀中国》的结构有章回体结构的样式,本书一共由()篇构成,其中记述毛泽东事迹的一篇是《》,周恩来的事迹主要在《》里叙述。
4《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顺序编排的,记录了作者的行程见闻。
在叙事中,作者使用第()人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书中,增加了真实感。
5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是()、()、()、()。
6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①()②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③()④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 ()、()、()、()。
8红军正式定名是在1928年,它的全称是(),其前身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9陕北的“红色战士”,除了站岗放哨、参加战斗之外,还喜欢进行()、()、()等业余活动。
10埃德加·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与两个中国人有关的,这两个中国人是()和()。
选择题1“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中的“大迁移”是()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3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怀着对有关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很多问题进行探寻的愿望,斯诺踏上了寻求令人满意的答案之路。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问题详解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2.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 月到区临时首都保安(今志丹县)采访了并搜集到有关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后约20天后斯诺一行到达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部所在地——预旺县(今同心县)受到红军的热烈欢迎。
德怀、聂荣臻、左权等人在一个场院上为他们举行了欢迎大会。
3.《西行漫记》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 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4. “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他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设非常简单。
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
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木制的小炕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
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八月底。
我把棉袄裹紧。
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他却已脱了棉衣。
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小号手身上。
二、选择题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国民革命军北伐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习题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1—2章)一、填空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 ______国记者_____________ 该书的体裁是____________2、被称为红军天才战术家的人是_____________3、国民党反动派缉拿进步青年,雇佣外国侦探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西岸采访的第一个人物是_______________-5、我在西汉古城遗址上见到的共产党秘密警察头子叫________________6、李长林的妻子是被___________杀害的。
7、陕北儿童教育的负责人是__________________.8、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儿子叫______________9、张学良在西安的职务是_________________10、南京通缉名单上第一号赤匪是_____________二、简答1、我去陕北前,为什注射那么多的疫苗?2、我到保安去为什么只能骑一匹瘦弱的马?3、这匹马,它是张学良将军的“礼物”。
礼物为什么加引号?4、李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起来打仗。
”说明贺龙有什么特点?5、“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桌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这句话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三、分析:根据下面的文字,把描写的人物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
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不知疲倦。
他么你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
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2、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然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3、卸下墨镜,摘下白帽。
我这才看出他相当年轻,他的一头黑油油的头发下面,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他的青铜色的脸上露出恶作剧的笑容。
在他卸掉那副墨镜以后,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伪装,他并不是个做办公室的官僚,而是个户外外活动的人。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最喜欢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最喜欢的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
(4 分) 材料1: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一一胡愈之材料2: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曾易名叫什么?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训练练习题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测试训练练习题XXX《红星照耀中国》同步练题一、选择题1.《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XXX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XXX可能报道了()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B.XXX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XXX在会宁会师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2.XXX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A.西安B.吴起镇C.瑞金D.延安3.2012年是XXX成立73周年,XXX为此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抄本,该书是当年XXXXXX对XXX的监视记录。
当时XXX此行的主要目的是(。
)A.筹建党组织B.策划武装起义C.参加国民会议D.争取国内和平4.2009年XXX展出了一本泛黄的手手本,封皮上有‚参政员XXX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
当时‚参政员XXX在渝市‛参与讨论的首要问题是(。
)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B.实行土地改革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D.开展经济建设5.2009年,影片《建国大业》热播,一个个动人的场面,一句句经典的台词,一个个熟知的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中出现了XXX与XXX在一同的画面,当时二人讨论的首要问题是(。
)。
A.合作抗日B.C.和平建国D.政治民主化6.XXX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这是XXX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争的胜利D.XXX大军挺进大别山7.XXX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XXX说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XXX谈论的是()。
A.XXX大战D.重庆谈判8.美国记者XXX?XXX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

第二:《西行漫记》以作者自己陕北之 行的经历为线索,用丰富的事实材料进行全 面综合的报道,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和引人入 胜的能力;
第三:《西行漫记》是一部忠于客观事实
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
书中充满激情的政论是他富有魅力畅销不衰
的另一因素; 第四:《西行漫记》所特有的文学手法
及由此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其畅销不衰。
《红星照耀中国》 练习题
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
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
C 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 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 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 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 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4、在井岗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
第一, 行动听指挥; 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 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5、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 下, 张学良, 杨虎城两位将军,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发动" 兵谏" ,在西安拘捕蒋介石, 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 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 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 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练习题

一、选择题1.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周恩来C. 埃德加·斯诺D. 毛泽东2.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于哪一年?A. 1936年B. 1937年C. 1938年D. 1939年3.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哪些内容?A. 中国革命历程B. 中国抗日战争C. 中国共产党历史D. 中国国民党历史4.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采访了哪些人?A. 毛泽东、周恩来B. 周恩来、朱德C. 毛泽东、朱德D. 周恩来、彭德怀5.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有何评价?A. 革命精神可嘉B. 革命道路曲折C. 革命成果显著D. 革命目标伟大二、填空题1.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采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______和______。
2.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描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被誉为______。
3.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于______年。
4.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______。
5.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是______。
三、判断题1. 《红星照耀中国》是鲁迅所著。
()2. 《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出版于1937年。
()3.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
()4.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红军长征的评价是革命精神可嘉。
()5.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采访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
()四、简答题1.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
2.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意义。
3.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影响。
4.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对世界对中国革命的认识有何贡献。
5. 简述《红星照耀中国》对斯诺个人成长有何影响。
五、名词解释题1. 红军长征2. 延安3. 五星红旗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 红色政权六、简答题1. 简述红军长征的原因。
2. 简述延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3. 简述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含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含答案)《红星照耀中国》专题练习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 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 .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D .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请写出《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最喜欢的红军,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最喜欢的红军______ 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
(4分)材料1: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胡愈之材料2: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
(1)材料中的“他”是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曾易名叫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4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 _________ 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 __________ 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 __________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1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 的真实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习题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1—2章)一、填空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 ______国记者_____________ 该书的体裁是____________2、被称为红军天才战术家的人是_____________3、国民党反动派缉拿进步青年,雇佣外国侦探的代表是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西岸采访的第一个人物是_______________-5、我在西汉古城遗址上见到的共产党秘密警察头子叫________________6、李长林的妻子是被___________杀害的。
7、陕北儿童教育的负责人是__________________.8、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儿子叫______________9、张学良在西安的职务是_________________10、南京通缉名单上第一号赤匪是_____________二、简答1、我去陕北前,为什注射那么多的疫苗?2、我到保安去为什么只能骑一匹瘦弱的马?3、这匹马,它是张学良将军的“礼物”。
礼物为什么加引号?4、李说贺龙说起话来“能叫死人起来打仗。
”说明贺龙有什么特点?5、“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桌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
”这句话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三、分析:根据下面的文字,把描写的人物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
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
他不知疲倦。
他么你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
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
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2、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然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3、卸下墨镜,摘下白帽。
我这才看出他相当年轻,他的一头黑油油的头发下面,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他的青铜色的脸上露出恶作剧的笑容。
在他卸掉那副墨镜以后,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伪装,他并不是个做办公室的官僚,而是个户外外活动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第二一、填空题: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也称之为报告文学)。
本书的作者是______(国籍)记者_________,他是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答案:《西行漫记》、美国、斯诺。
2、全书一共有_________章节,比如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任意填写三章题目)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___月至_____月在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答案:12;“在保安”“一个共产党的由来”“长征”“战争与和平”等;6月到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3、共产党从几百个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然而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建立起一支有好几万工农组成的军队,到一九三零年时已经成为了政权的争夺者。
其威胁严重到使南京不得不对共产党进行武力围攻。
国民党先后对共产党进行了_________次围剿。
第一次围剿国民党出动了超过_____万军队,兵分五路经行围剿,而当时红军只有4万人左右;第二次出动了____多万,兵分七路围剿;第三次则达到____万,由蒋介石亲自率领。
第四次围剿,是目前国民党败得最惨了一次,第五次围剿,蒋介石一共调动了大约________ 万军队。
第五次围剿的时候,江西是整个战役的枢纽,但是红军在这里能够动员的仅仅________万正规军,包括所有的后备军,还有大约________的游击队和赤卫队,但全部火力只有不到10万支步枪。
答案:五次10; 20;30;90-100万; 10万; 20万4、红军的三条纪律是:._____________;不拿贫农一点东西;._____________。
答:行动听指挥;打土豪要归公;5、红军的八项规定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借东西要还;五、__________;六、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七、______________;八、要讲卫生,盖厕所要离住家人远。
答案: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损坏东西要要赔;买东西要付钱.6、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敌进我退;___________;敌疲我打;___________答案:敌驻我扰;敌退我追7、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至少列举五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徐海东等《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第三(主要内容概况)二、简答题:1、《西行漫记》全书共12篇,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
答案:它是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提示:把握介绍的时间段、地点范围以及主要对象。
注意划横线的地方。
2、《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改名为《西行漫记》?答: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闪耀中国》一书在伦敦出版。
当时作者正在被日控制的上海,想要在国内公开出版是不可能的。
但在中共地下组织的的帮助下,经过修改,将书名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出版。
不到几个月就轰动了国内外华侨并重印发行多次。
直到现在,虽然不用再用这个隐晦的名字,但为了保证初版的本来面目,现在的重印本仍采用这个名字。
3、一九三七年十月《红星照耀中国》就由伦敦格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到了十一月已经发行了五版。
中译版名为《西行漫记》,出版后,不到几个月,就轰动国内以及国外华侨所在地,直到现在,在中国人民中间《西行漫记》和斯诺在各个姓名是密不可分的。
结合你读本书的感想,说一说,《西行漫记》为什么每个时代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答案:(1)《西行漫记》具有新闻的真实可靠性:在新闻领域里,失真导致失信,失信必然失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也就是说,真实性乃是报告文学的生命。
《西行漫记》以作者自己在中国西北的经历为线索,用具体丰富的真实材料,向全世界实事求是地报告了“红色中国”的真相。
它是一部忠于客观事实的综合报道,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2)《西行漫记》具有政治军事参考价值:毛泽东等领导人对中国革命高屋建瓴的判断,国共从军事较量到国共合作,国际战争的精辟分析,堪称典范,值得借鉴;(3)《西行漫记》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4、简述一下“白匪”与“赤匪”的含义?答案:白匪,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民起义,纷纷组织民团。
就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的。
赤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游击队,赤匪是国民党对游击队的敌视称呼。
5、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案: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开进和顺利穿过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第四(人物形象)1、关于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呢?有人说他是一个无知的农民,有人说他是一个半死的肺病患者,有人说他是一个发疯的狂热分子。
结合下面的材料,分别概括,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怎样的一个人。
材料一: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
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在他们面前争论了起来。
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
这激怒了我。
我骂了他,就离开了家。
母亲追上前来,竭力劝我回去。
父亲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我回去。
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
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
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
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材料二: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
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
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毛泽东家里的天护板和墙壁,都是从岩石中凿出来的,下面则是砖块地。
窗户也是从墙壁上凿出来的,半窗里挂着一幅布窗帘,我们前面是一张没有上油漆的方桌,铺了一块清洁的红毯,蜡烛在上面荜拨着火花。
毛夫人在隔壁的房间里,把那天从水果贩子那里乃来的野桃子做成蜜饯。
毛泽东交叉着腿坐在从岩石中凿成的一个很深的壁龛里,吸着一支前门牌香烟。
材料三:我问:“你认为这样的战争(抗日战争)要打多久?”毛泽东答:“这要看中国人民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要看中国和日本国内的许多的决定性因素,要看国际对华援助的程度以及日本内部革命发展的速度而定。
如果中国人民的民族统一战线是极其一致的,如果上下左右都是有效地组织起来的,如果那些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对自身利益威胁的各国政府给予中国的国际援助是大量的,如果日本国内很快发生革命,那末这次战争就会很短,很快就可以得到胜利。
但是,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实现,那末战争会是很长久的,但到最后,日本还是要被打败,只不过牺牲重大,全世界都要经历一个痛苦的时期。
”材料四:在这个时期(第五次围剿期间),我们犯了两个重大的错误。
其一是在一九三三年福建事变中没有能同蔡廷锴的部队联合。
其二是放弃了我们以前的运动战术,而采用错误的单纯防御战略。
用阵地战对付占巨大优势的南京军队,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红军无论在技术上或者在精神上都不适合于阵地战。
由于犯了这些错误,由于蒋介石在围剿中采用新的战术和战略,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数量上技术上占压倒的优势,到了一九三四年,红军就不得不努力去改变它在江西的迅速恶化的处境了。
答案: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小时候的毛泽东自尊心强,性格倔强,有主见。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毛泽东性格随和爽快,生活简朴,没有领导架子,随性从容。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毛泽东具有远见卓识,有天才的军事才能和领导组织能力。
从材料四可以看出,作为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有强烈的自省精神,善于反省与总结,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有魄力,有担当。
提示:毛泽东是本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同学们可以从革命前(小时候、青年时代)、参加革命两个大的时间段去把握。
还可以从外貌、性格、文学才能、政治军事才能等方面去一一把握。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这段文字做简要赏析: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答案:这里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写了毛泽东给斯诺留下的第一印象。
笔法简练,勾勒出毛泽东的外在轮廓,给人印象深刻。
作者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毛泽东精明干练的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第五(材料综合分析)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
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
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
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
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1)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什么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红军飞夺泸定桥。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环境描写,写出了泸定桥险峻的环境,渲染了飞夺泸定桥是阴森恐怕的气氛,烘托了红军们紧张急迫的心情,让人不寒而栗。
2、诵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