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台模板支架施工方案
桥梁施工工程方案模板(三篇)

桥梁施工工程方案模板本合同段特大桥桩基采用冲击钻机成孔,导管法灌注砼成桩的施工方法。
大桥及中桥桩基采用挖孔成孔的施工方法。
一般墩台身施工方法桥台和10m以下墩身一次性浇注成型,10m以上墩身采用翻模法施工。
具体施工方案如下:①10m以下墩身施工A现场架立和绑扎墩身钢筋,钢筋的加工、制作均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保证间距、位置正确及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
B墩柱模板采用厂制钢模板,模板支立后检查模板的平面位置及竖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模板稳固,防止变位,模板要用缆风绳、斜支撑等进行固定。
墩柱模板安装见示意图。
C砼由拌和站供应,吊机配合吊斗(泵送)进行浇筑。
浇筑时,在墩台顶安设活动窜筒,以防止落差过大而造成砼离析。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按要求控制振捣时间及方法,确保砼振捣质量。
砼灌注见示意图。
D砼养护采用表面包裹塑料布的方式或覆盖土工织物洒水进行养生。
②10m以上墩身施工10m以上墩身采用翻模法施工。
A模型墩身采用特制定型钢模,翻模法施工。
模型表面光滑平整,接缝平顺、紧密,每节模板高4cm,并在横系梁位置预留缺口,以便预埋横系梁钢筋。
钢模面板采用5mm钢板,8#槽钢作骨架,80x8mm钢板作加劲肋,由专业厂家按设计要求制作。
分节段拼装连接成型。
模型采用内支撑及拉杆加固。
砼用采用泵送砼入模。
模型结构示意如图:B起吊设备配置25m以上高桥墩施工时,采用提升架起吊钢筋等料具,泵送砼入模;高度在25m以下墩柱施工时采用吊车起吊钢筋,泵送砼入模。
提升架结构见《墩身施工提升架示意图》。
Y型墩及双薄壁墩采用翻模施工,空心墩采用滑模施工。
施工方法同上。
墩身砼施工采泵送、提升架或吊车提升砼。
盖梁施工:盖梁模型以墩顶抱箍或预埋钢棒作为下部支撑体系,以简化操作程序,提高模型的利用率。
圆柱墩盖梁采用抱箍法施工,其余墩柱盖梁采用预埋钢棒法施工。
盖梁具体施工步骤如下:①托架施工:在抱箍或钢棒上铺45b工字钢形成盖梁下部支撑体系,再铺设方木。
桥梁工程肋板式桥台施工方案

桥梁工程肋板式桥台施工方案
一、概述
桥梁工程中的桥台在承载和传递荷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肋板式桥台是一种常见的桥台形式,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在桥梁建设中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就肋板式桥台的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二、材料准备
1.混凝土:选择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应保证施工中的浇筑质
量。
2.钢筋: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加工并保持存放。
3.模板: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承载能力,保证肋板式桥台的形状尺寸
准确。
三、施工步骤
1. 模板安装
1.按照设计要求,在基础上搭设好模板支架。
2.安装模板板件,保证肋板式桥台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准确。
2. 钢筋绑扎
3.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绑扎好肋板式桥台内部的钢筋结构。
3. 混凝土浇筑
4.在完成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5.浇筑后及时进行均匀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
4. 养护
6.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施工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质量保证: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施工。
•施工规范:按照标准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保证肋板式桥台的施工质量。
五、总结
肋板式桥台在桥梁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按照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可以有效保障肋板式桥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确保桥梁工程的成功完成。
桥台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①国家铁道部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TB10303-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Z203-2008《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
③双线T型桥台图纸。
2、工程概况①项目概况按项目概况说明②施工环境本标位于**,主要以低山、丘陵及谷地为主,部分地段为河流阶地,且有构造盆地存在,地面起伏较大。
本施工段位于瑞金市沙洲坝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暖夏热、冬短夏长,秋季因晴天较多,白天日照丰富,夜晚辐射放热快,故日温差全年最大,冬季因多云雨,日温差全年最小。
年平均气温19.3°,一月平均气温7.6°,七月平均气温29.5°。
年降雨量1400~1800mm,3~6月多雨。
无霜期一般有9~10个月,霜期一般在2~3个月之间。
本段灾害性气候有暴雨、冰雹、雷暴等,因本段地形变化大,暴雨易成灾,冰害多发生春季3~5月,有时在8、9月也存在,雷暴较多,1~11月均存在,平均有64~88天。
根据工程地质勘探资料显示,桥址区域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素填土)层(Q4ml):第四系冲洪积相(Q4al+pl)粉质黏土和上更新统卵石土:白垩系中统沙县组(K2S)粉砂岩。
③、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设计行车速度:200km/h线间距:4.4m最小曲线半径:一般3500m,困难2800m限制坡度:赣州至瑞金段6‰,瑞金至龙岩段为双机13‰。
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或动车组类型:货机HXD3,客机SS9,动车组CRH1或CRH2。
牵引质量:4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双机880m)闭塞类型:自动闭塞建筑限界:采用电力牵引铁路KH-200基本建筑限界及电力牵引铁路KH-200桥隧建筑限界(非双层集装箱限界)。
④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特大桥0#台~59#墩有2个跨江(河)连续梁施工段,分别为34#~37#墩的(32m+48m+32m)连续梁段和52#~55#墩的(40m+64m+40m)连续梁段。
刚架桥支架施工方案

刚架桥支架施工方案可以使用以下方案进行桥支架的施工:1.第一步:制定施工计划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根据桥梁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施工的时间表、人员分配、机械设备的选用和安排、材料采购等。
2.第二步:准备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根据设计需求和施工计划,采购所需的钢材、螺栓、螺母、焊接材料等。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机械设备,例如起重机、吊车、焊接机等。
3.第三步:安装桥梁主龙骨首先,安装主支架龙骨。
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将主龙骨运输到施工现场,使用起重机将其吊装到合适的位置。
然后,使用焊接机和螺栓将其固定在桥墩上。
4.第四步:安装桥梁横梁根据设计要求,使用起重机将横梁运输到施工现场。
将横梁和主龙骨连接,使用螺栓和焊接方法进行固定。
5.第五步:安装桥梁支撑和斜拉索安装桥梁支撑和斜拉索是确保桥梁结构稳定的重要环节。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撑方式,使用起重机将其安装在主龙骨和桥墩之间。
然后,根据需要,使用起重机将斜拉索吊装到合适的位置,并通过螺栓和焊接方法进行固定。
6.第六步:进行质量检测和修复在完成支架的安装后,对其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包括对焊接缺陷、螺栓紧固力、支撑和斜拉索的稳定性进行检查。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缺陷,需要及时修复。
7.第七步:进行防腐处理由于桥梁支架的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受到氧化、腐蚀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支架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8.第八步:完成施工交接在所有的施工工作完成后,进行施工交接。
交接包括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交接施工图纸和资料等。
同时,将施工现场清理整理,确保安全。
以上所述为桥支架的一般施工方案,具体施工步骤和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桥台施工方案

桥台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案①、测量放样桥台承台施工完成后,应对台身进行放样,将台身各个角点放出,并用墨线弹出台身轮廓线。
②、桥台承台凿毛桥台承台施工完毕,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应对桥台承台与台身接触面部分进行凿毛处理,清楚表面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
③、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分2次施工,第一次绑扎至台帽顶部,即台底至台顶高度3.32m,待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剩余钢筋进行绑扎,施工时注意调整钢筋位置,确保保护层厚度,以及支承垫石钢筋位置不发生偏移。
由于桥台高6.5m,因此需搭设脚手架,台顶钢筋在支架上进行绑扎。
钢筋在钢筋加工房按设计图纸集中下料,分型号、规格堆码、编号,平板车运到现场,在桥墩钢筋骨架定位模具上绑扎。
结构主筋接头采用焊接,主筋与箍筋之间采用扎丝进行绑扎。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现象。
台帽钢筋在钢筋车间加工绑扎,成形后用平板车运输至桥台,使用吊机进行安装,安装时应注意钢筋位置,焊接及绑扎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时应注意综合接地系统的焊接,并预留好直径10cm排水孔的位置。
钢筋加工及安装的允许偏差如下(mm)表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表2.钢筋位置允许偏差表④.模板制安采用的木模板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模板制作采用15mm厚木合板,采用5×10cm方木作为竖楞,间距30cm,10×10cm方木作为横楞,间距60cm,用φ16mm对拉螺栓及辅助支撑固定,相邻木模板采用钉子加10×10cm方木连接。
支撑形式如下图所示:立模前要认真清洗模板面,涂刷同种脱模剂,根据测量放线弹出模板线,模板安装完毕后,要检查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垂直度、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自检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准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其垂直度、平面位置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台身周围回填土应进行夯实,必要时铺设垫脚板,斜撑底部一定要牢靠。
桥台内侧模板应注意预留检查爬梯钢筋的预留孔,台帽模板应注意预留吊篮预埋筋的预留孔。
桥梁盖梁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新溆高速第十六合同段桥梁盖梁支架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我合同段起点为溆浦县油洋乡麻溪村,路线沿X012南侧展线,经甘溪村、庄坪村、河底江村、三板桥村、桥江镇槐荫村,路线终点为桥江乡独石村。
路线全长5.685km。
其中,桥梁工程包括大中桥梁1687m/6座,桥梁下部构造设计有扩大基础、U型桥台、桩基础、承台、肋板、立柱、盖梁等结构形式,上部构造有预应力空心板、T梁、现浇箱梁等结构形式,现在正进入高空作业盖梁施工。
为确保桥梁盖梁施工按总体施组中的工期顺利开展,特制定以下有关桥梁盖梁支架施工的专项方案。
二、施工部署我部施工的桥梁工程共计6座,其中K75+722擂鼓坡大桥盖梁支架采用包箍法施工,其余K76+370.5廖家湾大桥、K78+285新塘湾大桥及A、B匝道桥、K79+532向家山大桥等五座桥梁盖梁采用剪力销法施工。
三、施工方案及稳定计算(一)包箍法施工方案盖梁包箍法无支架施工可操作性强,有很高的安全保证体系,外观轻巧又便于检查验收,可以较好控制施工安全,支模可以省很多工时,对地基要求不高,节省支撑钢管,大大降低了成本。
抱箍法无支架施工很少影响道路、河道的交通和通航,有利于快速施工和文明施工,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盖梁抱箍法结构设计按最大立柱与盖梁尺寸进行设计验算,根据设计施工图,选定擂鼓坡大桥7#墩墩柱为φ200cm,盖梁尺寸为170*220(宽*高)为设计验算依据(1)、侧模与端模支撑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在肋板外设2[16违带。
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1.0m的2[16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φ20的栓杆作拉杆,上下拉杆间间距2.7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10cm。
在端模外侧采用间距1.0m 的2[16b作竖带,竖带高2.9m;在竖带外设φ48的钢管斜撑,支撑在横梁上。
桥台施工方法

桥台施工方法桥台为一字型大体积钢筋碎结构,碎浇筑时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规定施工。
1桥台施工工艺流程2资源配置2.1主要施工人员2. 2主要施工机械3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放样,确定桥台控制桩。
计算完支镜点坐标后与另一独立点(不参与计算的控制点)进行方位角复核,凡角度不符合者应重新计算,只有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桥台控制桩位放样。
桥台施工脚手架采用双排支架搭建,每隔1.2m分上、中、下设置三道斜撑加强排架刚度,斜撑与排架立杆交叉点采用卡扣连接,斜撑加垫50*50*5Cm木垫板,放置牢固,垫板下土基须满足承载要求,必要时采用密排毛石置换,置换厚度不小于50cmo每道斜撑端部均采用固定卡扣连接到模板外侧水平加固钢管上,固定模板。
排架作为前期绑扎钢筋工作平台,模板安装完成后加斜撑加固,后期作为浇筑碎的工作平台。
排架上口采用钢管锁口,用于增强两侧排架整体刚度,形成一个整体,避免模板上口产生位移。
5钢筋制作及安装桥台的钢筋均采用场内加工,运至施工现场绑扎的施工方式。
钢筋制作见《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2.1 主筋预埋筋定位根据施工图钢筋骨架尺寸,用木方按照设计施工图钢筋位置固定。
在扩大基础钢筋及模板定位之后,先将定型木方固定,再按既定位置安装主筋。
保证扩大基础施工后桥台预埋箍筋的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性。
2.2 箍筋绑扎箍筋绑扎时,先搭设好工作架及平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沿主筋高度方向每间隔2m用定型箍筋套将主筋按图纸尺寸进行定位,使整个桥台主筋形成一个整体。
绑扎定型箍筋套时,注意每根主筋顺直,主筋间距符合规范规定。
6模板制作及安装为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各种荷载,保证结构物的外部尺寸,本工程桥台采用竹胶板加背撑及对拉螺栓结合使用。
桥台模板支撑示意图对拉螺栓加固模板示意图1模板制作桥台模板面板采用厚度为L2cm竹胶板,固定到10*10方木龙骨及顶肋上,主龙骨间距30cm<> 2模板安装模板安装前弹好墩台轴线,模板安装前刷脱模剂,模板拼缝间夹海绵胶带以防漏浆。
支架法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新建桥梁工程,桥梁全长120m,主桥跨径60m,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结构。
为确保桥梁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支架法专项施工方案。
二、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1)施工材料:钢筋、预应力钢绞线、水泥、砂、石子、模板、支架材料等。
(2)施工设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泵车、钢筋切割机、焊接机、测量仪器等。
2. 施工步骤(1)施工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对桥位进行精确测量,确定桥墩、桥台位置。
(2)支架制作:根据设计图纸,选用合适的支架材料,如钢管、槽钢等,制作成符合要求的支架。
(3)支架安装:将支架安装在桥墩、桥台上,确保支架稳固、均匀受力。
(4)模板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模板,安装模板,确保模板与支架连接牢固。
(5)钢筋绑扎:根据设计图纸,绑扎钢筋,确保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6)混凝土浇筑:采用泵车将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泵送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均匀。
(7)预应力张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张拉,确保桥梁结构安全。
(8)支架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支架,进行桥面施工。
三、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支架法施工技术。
2.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 定期检查支架、模板等施工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5.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四、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加强原材料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质量。
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五、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
2. 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管理,确保各工序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台模板、支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地理位置泉州市东海片区滩涂区域纬五路(东海综合大道~经十八路段)等13条市政道路工程(第三标段),东滨大道位于东海组团的滩涂区域内,道路基本呈东西走向,西起现状东海综合大道,东至拟建的经十八路,路线长1.057km。
本次设计起点桩号为K1+478,坐标为X=.225,Y=.977,与现状东海综合大道相接;设计终点桩号为K2+420,坐标为X=.59,Y=.989,与拟建的经十八路相接;道路在起点处与东海综合大道相交路口,为现状平交灯控路口;道路在桩号K1+889.532处,与拟建的经十六路相交,相交路口为右进右出的平交路口;道路在桩号K2+059.617处,与拟建的东海大街相交,相交路口为平交灯控路口;道路在桩号K2+242.116处,与拟建的经十七路相交,相交路口为右进右出的平交路口;道路在终点处与拟建的经十八路路口相接,相接路口为平交灯控路口,该路口不在本次设计范围。
本次工程包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桥位位于R=1100m大半径平曲线内,桥按正交桥设计。
桥梁起点桩号DBK2+157.98,终点桩号DBK2+182.02,全长24.04m,全桥建筑面积1406.5平米。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m标准跨径预制空心板梁,梁高95cm,下部结构桥台采用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0m。
1.2桥梁工程主要技术标准(1)汽车荷载:公路-I级;(2)人群荷载:3.5kPa;(3)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15g);(4)环境类别:II类;(5)结构重要性系数:1.0;(6)设计基准期:100年;(7)设计洪水位:+5.49m;(8)通航要求:不通航。
1.3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7)《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8)《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通道技术规范》CJJ69-95(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二、模板及支架施工1、施工流程桥台模板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垫层面弹线→隐蔽工程验收→侧模板拼装→围檩体系→复核、校正→支撑→复核校正。
2、模板安装技术要求1)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2)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3、定型模板拼装方法及技术措施定型模板分别按照墩柱所有外露的阴阳角的角度应由有资质的专业加工厂按照项目部的加工图加工。
定型钢模板安装,必须由木工放样事先画出模板排列图,并按照规格编号,分别堆放和拼装。
4、模板拆除技术措施1)模板拆除24h以前,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拆模建议,取得同意以后方能进行模板拆除。
2)保证拆模时不损坏构件棱角为原则。
3)所有的悬挑的混凝土构件,必须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4)模板拆除要遵循先支后拆,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以免损坏模板以及混凝土表面。
5)本工程使用的钢模板面积大,重量大,拆模时,必须每四人一个小组,一个负责监护,一人负责用手链葫芦拉住模板,防止坠落;另两人小心的卸下模板。
三、支架体系施工1、体系选择:根据标准要求,采用钢管搭设,钢管尺寸采用φ48×3.5MM,并选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普通脚手架。
2、碗扣式脚手架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特点:能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组成不同尺寸、形状的单双排脚手架、支撑架、悬挑架。
整架拼拆速度比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快3-5倍,拼拆快速省力,接头具有可靠的抗弯、抗剪、抗韧性能,各杆件轴心线交于一点,节点在框架平面内,结构稳固可靠,承载力大。
无零散易丢失扣件,最长构件3米多长,便于现场的堆放和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我们选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做为模板支架。
2)组架要求支架应优先选用适用性强的标准支架;现场的所有构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运入现场;组架前,应清除组架范围内的杂物,并根据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并做好排水工作。
底层立杆采用3米长和1.8米长两种不同长度的立杆相互交错组架,要避免相邻立杆接头处于同一平面内。
底层框架必须在内外立杆底部设置扫地横杆,避免立杆悬空。
3)支架搭设方法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及施工要求,支架搭设采用满堂脚手架搭设方法。
因桥梁荷载较大,结合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承载力,需经验算决定支架立杆间距和横杆步距,并按安全检验标准设置剪刀撑。
4)立杆间距1.5米,立杆基础垫通长板(20CM×5CM×4CM长的松木板),使用钢底座(1CM×15CM×8MM的钢板)。
底座中间设置钢管芯子,高度大于15CM。
离地高度20CM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
连续设置在立杆内侧,立杆接长采用对接,且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错开50CM以上,相邻接头不应在同跨内。
接头距大横杆与立杆的交接处不应大于50CM。
顶层立杆可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两个扣件。
立杆垂直偏差,架高30 M以下时,要求不大于架高的1/200。
5)大横杆大横杆间距控制在1.5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立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不应小于10CM,但不应大于20CM。
杆件接长需对接,接点距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50CM。
6)小横杆小横杆搭在大横杆上面,伸出大横杆长度不小于10CM,小横杆间距:立杆与大横杆交接处必须设小横杆,脚手板处75CM,且伸入墙内不小于18CM。
7)剪刀撑外脚手架的两端转角处,以及中间每隔6-7根(9-15M)立杆应设一组剪刀撑。
剪刀撑从基础开始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宽度不少于6米,最少跨4跨,最多跨6跨,与地面的夹角为:跨6跨时45°、跨5跨时50°、跨4跨时60°。
剪刀撑杆件接长需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使用三个扣件均匀分布,端头距扣件不小于10CM。
四、施工组织及安全控制计算测量班施工班组(一)施工组织桥台施工由桥梁施工二队负责,配备1个施工班组,共32人,其中模板工8人,普工16人,机工3人;质检员1人,现场安全员2人,其他管理人员2人。
500强制式搅拌机1台,插入式振动器3台。
(二)安全控制计算本工程因桥梁形式各不相同,本次计算以最大跨径及最大负载桥梁进行计算,其余受力较小桥梁均以此桥计算要求严格施工。
1、满堂式支架1)说明:○1简图以厘米为单位,本图示支架正面图、侧面图,间距相同。
○2参考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
○3设计指标参照«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选取。
○4简图见附后4-2-12)荷载计算○1模板重量:采用定制组合型刚板,以面积乘系数得G1=4.8T;○2支架重量:G2=(21×4×1.2×3.84+(12×4+2×21)×3.84+21×4×2×1.35)×21/1.2×1.2=20.15T;○3混凝土重量:G3=[1×1.4+0.6×0.466+(0.35+0.7)×0.35/2]×12.194+(0.25×0.934)×2.5×2.5=59.57T;○4施工人员、材料、行走、机具荷载:G4=0.001×12.194×1.6×102=1.95T;○5振动荷载:G5=0.001×12.194×1.6×102=1.95T;3)抗压强度及稳定性计算支架底部单根立柱压力N1=(G1+G2+G3+G4+G5)/n;n=20×4=80;N1=1.23tf;安全系数取1.2;立柱管采用ø48×3.5钢管:A=489mm2、i=15.8 mm;立柱按两端铰接考虑取=1。
立柱抗压强度复核:=1.2×N1×104/A=25.83 MPa <[]=210MPa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稳定性复核:= L/i=76;查GBJ17-88得=0.807=1.2×N1×104/(A)=32.01 MPa <[]=210MPa;稳定性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计算支架顶部单根钢管压力N2=(G1+G3+G4+G5)/n=1tf;扣件的容许抗滑移力Rc=0.813tf.使用两个扣件2×Rc=1.63 tf>1tf.扣件抗滑移满足设计要求.5)在支架搭设时应在纵横向每隔4-5排设45度剪力撑。
2、悬空支架1)说明:○1简图以厘米为单位。
○2参考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
○3设计指标参照«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选取。
○4简图附后4-2-22)荷载计算○1模板重量:G1=4.8T;○2架重量:G2=2×0.275×5=2.75T;○3混凝土重量:G3=[1×1.4+0.6×0.466+(0.35+0.7)×0.35/2]×12.194+(0.25×0.934)×2.5×2.5=59.57T;○4施工人员、材料、行走、机具荷载:G4=0.001×12.194×1.6×102=1.95T;○5振动荷载:G5=0.001×12.194×1.6×102=1.95T;q=(G1+G2+G3+G4+G5)/(2×12.194)=2.912tf/m; Ma=-2.6472×q/2=-10.202tf.m; Mc=-6.0972×q/2+20.74×3.4=12.46tf.m Mc 控制设计;321钢桁片的截面特性:A=25.48×2 cm2;W=3570 cm3; 3)321钢桁梁强度复核=1.2×Mc×107/(3570×103)=41.9 MPa <[]=210MPa;抗弯能力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