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统一的战线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2、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矛盾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第一,广大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身受沉重压迫,并与无产阶级有着密切联系,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靠的盟友第二,民族资产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第三,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3、实行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第一,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及其关系第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第三,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1、人民军队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根本的建军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军队政治工作:坚持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三大原则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2、人民战争的理论和战略战术原则人民战争理论的基本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根据地,采取独特的战略战术主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战略战术原则:核心思想是实行“积极防御”。
在作战原则上坚持战略防御中战役战斗的进攻战、战略持久中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作战中战斗的外线作战。
在作战形式上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
在战争策略上,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并适时进行战略转变党的建设1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性意义。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政党。
没有一个革命政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浅析中国革命统一战线
浅析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作者:金浩顶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第05期[摘要] 为什么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什么共产党要和国民党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在1923年受到挫折,二七大罢工失败,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因为当时工人阶级力量还较小,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同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屡遭失败。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认识到民众力量的伟大,认识到联合工农,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1922年秋,他在上海召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会议,研究改组国民党的计划。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需要出发,为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出国共两党合作的要求,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
[关键词] 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国民党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
中学政治、历史都涉猎了统一战线问题。
许多同学反映对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理解困难,无从下手。
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认识、理解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只要抓住中国革命各个阶段的主要矛盾、革命对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近代中国,由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革命对象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统一战线。
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是异常强大而凶残的,既有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也有勾结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人民为敌的大资产阶级。
“二七惨案”的实践证明,要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单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是不行的,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决定了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长期性。
在学习中,学生要正确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统一战线的不同内容和特点。
一、大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大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人民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为目标,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初步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决定在保持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从理论上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和组织的统一战线,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这一至关重要的、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他们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3、敌强我弱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在中国革命全部过程中,由于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二)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可能性: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内部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外部有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还存在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
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
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
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
第四章 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
一、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与 可能性(2)
2.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实现的可能性。 (1)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近代世界矛 盾的焦点。这种错综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 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挥统一战线的可 能性。 (2)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 华民族的矛盾。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 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 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 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二、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 (2 )
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是工人、农 民、小资产阶级这三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以反对封 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 主统一战线。 (2)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 犯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将民族资产阶级排 斥在统一战线之外,甚至错误的认为民族资产阶级 是阻碍中国革命胜利的最危险的敌人之一。
第一节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一 、 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1.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 (1)毛泽东说:“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 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 一战线,是不可能的。” (2)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 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决定了无产阶级 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从而争取革命的胜利。
第四节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
的一大法宝
一、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 的一大法宝
1.社会主义时期坚持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要坚持中国共 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这有着重要的意 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任 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把我国从落 后的农业国建成先进的工业国,因此,必 须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章简答题以及回顾第二节
回顾题1、毛泽东同志晚年有那些错误做法?如何认识这些错误做法2、为什么说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中国革命新道路成功原因?第三章简答题1、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内容及提出意义?基本纲领的内容①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②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③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核心内容是: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基本纲领的意义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充分展开和具体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①实践意义: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②理论意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③国际意义:为同类国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探索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④方法意义:对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具有启迪意义。
2、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它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大国进行革命的问题,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发展规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为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前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伟大历史事件,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通过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相关问题,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且使学生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重要性。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为什么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一、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为此,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必须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的争取革命的胜利。
(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4)必须与国际革命和进步力量团结一致;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建设,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
(5)所有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思想
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1.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记忆口诀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关键词组
▲统一战线
答题要点
A.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B.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基本路线和策略路线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2.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
1.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记忆口诀
▲团结一切力量
关键词组
▲重要性必要性
答题要点
A.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B.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
记忆口诀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关键词组
▲统一方针
答题要点
A.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B.坚持和平共处的国际统一战线
二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记忆口诀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关键词组
▲政策和策略
答题要点
政策和策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记忆口诀
▲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关键词组
▲独立自主
答题要点
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政治上逐步把同盟者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而不是把自己降低到同盟者的水平
4.新民主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关键词组
▲历史经验
答题要点
A.坚持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统一战线的策略,但工农联盟始终是统一战线的基础.B.坚持反倾向斗争是统一战线策略正确实施的重要保证.C.又联合又斗争是坚持统一战线策略的总方针D.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毛邓三课后习题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后习题注:楷书字体为没有精炼的或赘余的字句,可以自己随意作结。
导论: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有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仍然保持着勃勃生机,是因为它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发展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与时代、实践和科学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具体化,逐步在各方面获得展开。
2.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为什么只能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怎样才能正确解决?马克思列列宁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它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
各国的物产阶级政党不能照搬照抄或简单地套用这些原理,而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按照本国本民族的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
(可不用,从中国具体的国情来解决和时代特点来分析)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而只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来一番变化,要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中国人民特有的科学理论。
在内容上,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实质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以中国特有的独创性的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和语言,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和语言,即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民族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和政策。
新编中国统一战线基本教程
新编中国统一战线基本教程一、统一战线的概念及意义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泛联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
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共同的革命目标而奋斗,以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为最终目标。
统一战线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可以汇集各个阶级、各个社会阶层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有助于减少内外敌人的力量,为革命事业争取更有利的条件。
二、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1. 领导权原则:中国共产党坚持在统一战线中保持绝对领导地位,以确保革命事业的正确方向和目标。
2. 广泛性原则:统一战线应该广泛团结各个阶级、各个社会阶层的力量,以实现革命事业的最大化。
3. 联合战线原则:统一战线是由多个政治力量组成的联合战线,各个成员单位应本着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原则开展合作。
4. 长期性原则:统一战线是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需要各个成员单位在长期合作中增强团结意识,形成深厚的革命友谊。
5. 灵活性原则:统一战线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灵活调整成员单位的结构和构成,以适应革命事业的发展。
三、统一战线的组成成员1. 中国共产党:作为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起着统一、组织、引导各个成员单位的作用。
2. 民主党派: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政治组织,是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其主要任务为参与国家政治决策和监督。
3. 工商界代表:工商界代表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参与政治活动,为工商界争取合法权益,推动经济发展。
4. 独立自由职业者:独立自由职业者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5. 无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群体,他们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为国家建设和发展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四、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1. 组织形式:统一战线可以通过政治协商、联合行动、共同纲领等形式进行组织和活动。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1939年10月。
毛泽东在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发刊词。
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党走过的18年革命历程,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革命制胜的著名论断。
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
一、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一>原因:(1)人数少,力量单一(2)敌人异常强大(3)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其他的一些阶级、阶层和社会政治力量也具有某种革命的要求。
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其他阶级的革命要求。
无产阶级并不是把其他阶级和阶层骗来革命,而是联合他们的革命要求。
中国革命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证明,必须唤起民众的力量共同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总结了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半个世纪的中国革命经验,指出五十多年来革命的经验教训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
中国革命之所以干了几十年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全国人民没有没有充分地动员起来。
<二>核心理念: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三>在统一战线中采取坚定而灵活的策略。
1、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物产阶级的独立性,即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坚持政治上又联合又斗争的的两手策略。
联合:就是不拒绝与其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保持这个统一战线。
斗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而在被迫着同资产阶级分裂时,就转变为武装斗争。
要善于通过斗争达到团结,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中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
浅析中国革命统一战线
总之, 由于不 同历史时期 和不 同革命阶 段, 中国社 会民族矛盾 和阶级
国民党新军 阀的统治为主要 目标。 中国共产党独 立地领导 武装斗争 和土 矛 盾 交 替上 升 , 得 不 同 历 史 时 期 的统 一 战 线 的 内 容 和 特 点 不 同 。 通 过 以 使 地革命, 开辟 了农村包围城市 、 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 推动 中国革命走 上 分 析 指导 , 生 基 本 理 解 了 统 一战 线 问题 , 学 克服 了 学 生 无 从 下 手 的 困 难 ,
封 建 的斗 争 , 出 国共 两 党合 作 的要 求 , 立革 命 统 一 战 线 , 提 建 这就 是 中 国共 产 党 第三 次 全 国代 表 大会 的 中心议 题 。
I 关键词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 阵线 , 中国共产党在 中国革命中战胜敌 线性质的革命政权。在这一时期, 是 中国共产党在 统一 战线问题 上忽视了联
党转变为工人 、 民、 农 城市 小资产 阶级和 民族 资产阶 级的 民主革命联盟 。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 标志着国民革命统一 战线的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四、 放 战 争 时期 的人 民 民主 统 一 战线 解
抗战胜利后 , 中日民族矛盾基 本解决 , 中国人 民同美帝 国主义 支持的
命、 国运动、 护 护法运动屡遭失败 。在 苏联 和中国共产党帮助 下, 中山认识到 民众 力量 的伟 大, 孙 认识到联合. 农 , Y - 建立革命武装 的重要 性。12 92年秋 , 他在上海 召集有共产党 员参加 的会议 , 究改组国民党的计划。 中国共产 党从 中国革命 的需要 出发 , 研 为共 同进行反 帝反
为 建 命, 统一战线营垒中原有的 4个阶级只剩 下了工人、 农民和小资产阶级 , 工 国 民党 反 动 派 为 目标 , 夺取 全 国 革 命 的 胜 利 , 立 新 中 国 奠定 了强 大 的
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从理论上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和组织的统一战线,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无一例外地都需要正确解决这一至关重要的、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关键问题。
2、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并尖锐对立,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他们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能否率领他们去打倒共同的敌人,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在一定的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3、敌强我弱决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
在中国革命全部过程中,由于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
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导致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种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更加有必要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的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努力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壮大自己,削弱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从而争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二)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可能性: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内部存在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外部有不可调和的民族矛盾,还存在各种政治派别的矛盾。
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问题上,又不断发生推移、转化和变迁。
这种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
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1)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不但占了全国人口的多数,而且革命要求强烈,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统一战线中的左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8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随着阶级关系和中心任务的变化而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与以往的统一战线相比,其阶级结构和内部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坚持爱国统一战线,是因为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法宝。
(1)历史经验证明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
我们党正是依靠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联合了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了强大的统一战线,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统一战线成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又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继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2)在新的历史时期,决不能丢掉统一战线这个重要法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艰巨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统一祖国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也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决不能丢掉;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决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决不能动摇。
(3)当前,统一战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
毛概复习提纲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提纲第一章:毛泽东思想——马克思注意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P10—17答:(1)1921—1927: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初步结合。
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1927—1935: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
代表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怎样分析农村阶级》(3)1935—1945:毛泽东思想的完备成熟。
代表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4)1945—1956: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代表作:《目前形式和我们的任务》《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幸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不要四面出击》《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P19答: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要素。
第一,它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二,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第三,它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P20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为什么必须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是什么? P25、P27答: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
统一战线的政策与策略
统一战线的政策与策略摘要:统一战线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力量,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成的政治联盟。
而我们习惯讲的统一战线是专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共产党为领导的统一战线,也就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统一战线。
历史表明,七十多年来,统一战线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与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一般原理创造性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保证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统一战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落后,而且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的东方大国。
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掌握政权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坚决革命的无产阶级人数都很少,而且,尖锐对立。
而处在二者之间的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谁取得他们的支持,谁就能胜利。
因此,中国共产党一贯把统一战线问题提高到战略地位来考察。
从历史上看,凡是统战工作做得好,团结了大多数,争取了中间势力的时候,也就是革命成功和胜利的时候,反之,则是革命遭遇挫折和失败的时候。
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逐步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同一切可以联合的政党、阶级、阶层在一定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必须搞好无产阶级自身的团结和统一,必须解决好同盟军问题。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中间阶级。
中国无产阶级尽管是一个觉悟性很强的阶级,但它的人数不多,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不到 1%,单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分析
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分析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当时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主观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方针的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始终坚定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因分析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始终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功击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即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所在。
一.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因素(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外部环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深刻分析进行革命的外部大环境。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当时的国际动态不仅影响着中国的时局,也影响着自身政策和策略的制定。
就外部环境而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对外军事扩张的重要一步就在于向外推行其对华政策,并试图将其“大陆政策”细化和发展。
1929年由美国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了重创,引发了严重的国内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造成的困难局面,20世纪30年代,日本联合德、意组成法西斯集团,逐渐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中,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矛盾,对亚洲侵略扩张,尤其加紧了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方针。
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由此开始了一系列侵华战争。
英美两国害怕日本配合德、意对他们实行攻击,便推行“绥靖怂恿”政策,企图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代价,导致国际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和实践
大革命时期中共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和实践【摘要】大革命时期,中共在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中国革命面临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明确了革命统一战线应联合的对象。
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明确提出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提出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大革命统一战线【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810(2009)11-0025-02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的策略思想,是中国革命的一大法宝。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革命统一战线。
本文就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中共对统一战线的认识和实践作一探讨。
一、这一时期,中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中共成立之初,曾在一段时间内对其他党派采取斗争和排斥的态度,“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相互关系” ①,党的中心任务是加强领导工人的运动。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党在斗争实践中认识的提高,党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逐步有了清楚的认识。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华盛顿会议后,美、英、日帝国主义支持其代理人——中国的封建军阀展开了争夺中国的长期混战,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中共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
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使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到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压迫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基本动力,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少数民族地区是革命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斗争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各阶级联合斗争的重要性,“因为这种联合战争,是解放我们中国人受列强和军阀两重压迫的战争,是中国目前必要的不可避免的战争”,① 特别是“二七”惨案之后,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革命面临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必须有广泛的同盟军,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统一的战线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统一的战线1.中国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共产党要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只有400多人,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非常强大。
所以,在中国,工人阶级单枪匹马闹革命不行,必须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第二、那时候,中国的政党很多,但具有影响的大党只有国民党,并且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在历次革命失败以后,仍然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苦苦求索中国革命的道路。
第三、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热情帮助孙中山认识革命的道路和方法。
2.中共“三大”召开,确定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1923年)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等30人,代表党员432人。
大会的中心议题:讨论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现状,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
关于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首先应该看到,那时候的国民党不是一个阶级的组织。
它的前身同盟会曾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士绅结成的反清革命联盟。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成份更复杂了。
这样,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以后,就容易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国民党也就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其次应该看以,当时国民党在群众中有相当的影响。
它在许多地区有合法地位。
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就能够在自己不能公开活动的地区,打着国民党的旗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民主革命,扩大革命影响。
最后还应该看到,共产党员只有加入国民党,才能从内部来影响国民党的政策,真正“改组国民党成为左翼的政党”。
关于保持共产党独立性的问题。
首先,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政党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暂时的革命联盟,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掌握的策略问题;而保持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坚持的原则问题。
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分析
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分析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原因。
客观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当时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主观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方针的指导;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始终坚定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因分析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2周年。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期,始终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功击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即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所在。
一.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客观因素(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外部环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深刻分析进行革命的外部大环境。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当时的国际动态不仅影响着中国的时局,也影响着自身政策和策略的制定。
就外部环境而言,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对外军事扩张的重要一步就在于向外推行其对华政策,并试图将其“大陆政策”细化和发展。
1929年由美国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了重创,引发了严重的国内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造成的困难局面,20世纪30年代,日本联合德、意组成法西斯集团,逐渐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中,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和转移国内矛盾,对亚洲侵略扩张,尤其加紧了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方针。
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由此开始了一系列侵华战争。
英美两国害怕日本配合德、意对他们实行攻击,便推行“绥靖怂恿”政策,企图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代价,导致国际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建立广泛统一的战线
1.中国革命需要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要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只有400多人,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非常强大。
所以,在中国,工人阶级单枪匹马闹革命不行,必须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第二、那时候,中国的政党很多,但具有影响的大党只有国民党,并且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在历次革命失败以后,仍然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苦苦求索中国革命的道路。
第三、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热情帮助孙中山认识革命的道路和方法。
2.中共“三大”召开,确定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1923年)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等30人,代表党员432人。
大会的中心议题:讨论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现状,正确估计了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制定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政策。
关于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应该看到,那时候的国民党不是一个阶级的组织。
它的前身同盟会曾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部分士绅结成的反清革命联盟。
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成份更复杂了。
这样,共产党加入国民党以后,就容易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国民党也就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其次应该看以,当时国民党在群众中有相当的影响。
它在许多地区有合法地位。
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就能够在自己不能公开活动的地区,打着国民党的旗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民主革命,扩大革命影响。
最后还应该看到,共产党员只有加入国民党,才能从内部来影响国民党的政策,真正“改组国民党成为左翼的政党”。
关于保持共产党独立性的问题。
首先,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政党同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暂时的革命联盟,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应该掌握的策略问题;而保持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坚持的原则问题。
这就是说,国共合作,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完全必要的。
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之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还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继续奋斗。
试问在国共合作期间,如果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和组织上,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岂不是取消了共产党的元首阶级性质,岂不是取消了共产党?
其次,国共合作,共产党只有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独立性,才能保证自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才能保证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
二、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国民党“一大”召开(1924年初)
1924年广州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到会的代表156人。
共产党李大钊、林祖涵、毛泽东、瞿秋白等,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
大会主席团由5人组成,李大钊在其中,并发挥了主要作用。
2.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之主义:
(一)民族主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族一律平等。
(二)民权主义。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三)民生主义。
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位;二曰节制资本。
3.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年5月)
1924年,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培养军事干部。
孙中山亲自担任黄埔军校的总理,国民党左派廖仲恺任军校党代表,蒋介石任校长。
黄埔军校开办之初,死气沉沉。
后来,应廖仲恺等人邀请,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经周恩来整顿,面貌焕然一新,为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的、军事的
骨干力量。
三、五卅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开展
1.“五卅”运动
①导火线:顾正红事件
1925年5月,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顾正红,为抗议日本资本家无理开除工人而举行罢工。
日商竟以关厂、关发工资来威胁工人。
工人们进厂交涉,日本资本家蛮横地向工人开枪。
共产党员、工人顾正红身受重伤致死。
日本资本家的暴行,激起群众愤怒。
②五卅惨案,1925年5月30日,随后形成遍及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5月30日,上海学生2000多人,到公共租界抗议帝国主义暴行。
英
国巡捕开枪打死打伤几十人。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③省港大罢工,邓中夏、苏兆征,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由上海掀起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支持。
共产党员邓中夏、苏兆征领导广东省港大罢工,坚持斗争16个月。
2.农民运动
①广东,彭湃,1926年,海丰、陆丰成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与工人运动相呼应,南方各省的农民运动,蓬勃兴起。
②彭湃、毛泽东和广州主持农民讲习所
广东农民运动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典范。
为了适应全国农民运动发展的需要,彭湃、毛泽东先后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
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名义上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1.孙中山的逝世(1925年3月12日)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逝世以后,国民党内部日趋分化。
宋庆龄、廖仲恺等左派人士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国民党右派排斥、打击共产党,分裂统一战线。
2.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
①背景:陈炯明趁孙中山在北京患病之机,进攻广州、阴谋推翻广东革命政府。
1925年2月革命形势的发展,引起反动派的仇视。
1925年初,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支持盘踞在广东东江一带的军阀陈炯明进攻广州,阴谋推翻广东革命政府。
②第一次东征,1925年初
主力: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黄埔学生军。
1925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改为国民政府,汪精卫任主席。
2月,广东革命政府组织第一次东征,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士的黄埔军校学生作主力军。
在海击丰农民的支援下,不到两个月,东征军打垮陈炯明的主力部队,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7月,广东革命政府改组为国民政府。
③第二次东征,1925年秋
彻底打跨陈炯明主力,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奠定了巩固的后方。
1925年10月,陈炯明在英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支持下,重新占领东江,准备进攻广州。
10月,广东国民政府组织第二次东征。
东征军长驱直入,仅一个月时间,全歼陈炯明的主力,取得彻底胜利。
两次东征,实现了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统一。
小结:中共“三大”制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1924年1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建立。
为北伐的胜利进军提供了核心领导略力量,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北伐胜利进军打下了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