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中国革命中的统一战线及其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加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加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历史经验作者:罗米娜来源:《湖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04期[摘要]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是统战工作中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决定了统战工作的性质与成效,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都有着自身的理论阐释和系统探索。
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建党百年来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从掌握领导权的迫切性、解决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实现对全国最广泛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正确处理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为加强统一战线领导权总结了宝贵经验,也启示我们以史为鉴,从领导方向、领导范围、领导方针等方面加强对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领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领导权[中图分类号] D 6 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2 8 0 3( 2 0 2 2) 0 4-0 0 6 8-0 7恩格斯在1 8 4 0年的《唯物论和虔诚主义》一文中首次提出“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正式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坚强领导,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创造性地建立起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为党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从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统战理论的阐释,到党的百年统战实践,都一再证明,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是统战工作中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能否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直接决定了统一战线的性质与统战工作的成败。
总结梳理中国共产党加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历史经验,对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团结初心,继续巩固与发展新时代统一战线,有着重大意义。
一、理论基础: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统一战线领导权的阐释自原始社会起,人类社会中就存在团结合作的现象,但“统一战线”被正式定义为“政治联盟”,还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阐释中。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战略问题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在践行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基础上,都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对抗日本侵略而形成的一种抗日合作机制。
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各个政治派别、民族团体和社会阶层纷纷加入到统一战线之中,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统一。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
1. 第一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1-1936年)在这个时期,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中国国内形势十分危急。
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国共两党开始寻求合作,通过争取各个社会阶层的支持,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框架。
2. 第二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1937-1945年)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民族统一战线迅速扩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共同对抗日本侵略军,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此时,全国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同抵御日本军队的侵袭。
3. 第三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1945年以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逐渐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使命得以完成,但统一战线的经验和成果对于后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表明了多党合作、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为中国抗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以鉴往知来,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以为代表,团结全国人民,领导和组织了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这个时期的经验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个基本经验,并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意义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1. 统一战线的创建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第一个基本经验是统一战线的创建和发展。
在领导革命斗争时,成功地建立了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统一战线。
通过巧妙地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和破坏敌人的统一战线,有效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这一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成为了世界革命的宝贵财富。
2. 武装斗争的实践和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第二个基本经验是武装斗争的实践和探索。
在革命斗争中坚持用枪杆子中的,成功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运动战争,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和的胜利。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为革命事业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一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武装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世界反帝反封建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民主革命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律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第三个基本经验是认识和把握民主革命的阶段性特点和发展规律。
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民主革命是当前的中心任务。
在这一基本理论指导下,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了包括土地革命和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内的广泛的民主革命斗争。
这一经验也为其他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为世界反帝反封建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总结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在20世纪上半叶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
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也为其他国家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传统和宝贵经验
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传统和宝贵经验统一战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这一工作的历史传统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阶段。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先统一战线,后夺取政权”的口号。
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也奠定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与各个阶级、各个社会团体建立统一战线,成功地发动了广大农民和城市劳动者,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统一战线工作的宝贵经验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
首先是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统一战线的正确方向。
其次是坚持团结和民主。
统一战线工作要求既要团结各个阶级、各个社会团体,又要保持充分的民主,尊重各方面的意见,形成广泛的共识。
再次是坚持实事求是。
统一战线工作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注重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确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最后是坚持稳定和发展。
统一战线工作要在团结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工作的发展,促进各方面力量的共同进步。
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传统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当前的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复杂的内外部挑战。
统一战线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作用,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在当前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统一战线工作的正确方向。
同时,我们也需要坚持团结和民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还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最后,我们也要坚持稳定和发展,促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统一战线工作的历史传统和宝贵经验是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依据。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经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三个法宝也就是中国革命的三大经验。
(1)武装斗争。
在中国民主革命实际上就是农民革命。
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为军队的创建、军队的政治工作、军队中党的工作规定了一条正确的路线基本观点是:①党绝对指挥枪;②军队必须同时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筹款的任务;③军队内部必须建立正确的官兵关系既有民主又有权威。
为了战胜在装备和数量上都优于自己的敌人毛泽东总结长期革命战争的经验提出一套适合中国的战略战术原则。
(2)统一战线。
在反对北洋军阀这一点上共产党和国民党有一致要求所以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这一点上共产党和中间势力有共同点;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这一点上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有共同点。
从共产党方面说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在于坚持领导权。
(3)党的建设。
政党领导政治运动是民国以来中国政治的一个特点尽管中外政党政治有别。
①共产党的建设首先在于意识形态宣传。
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针对不同的时代特征和不同的斗争策略需要提出不同的口号使自己在舆论中永远处于主动的位置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是相当成功的。
党的建设还指坚持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鲜活的斗争现实屡屡显示毛泽东政治路线的正确性实践的结果是毛泽东思想终于被确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总指导思想。
②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极其关键的环节。
严密性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基本特点。
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始终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权威一贯强调下级对上级的服从。
党对军队有绝对的控制权党的权威一般来自军事上的决策者。
统一战线80年成就及经验教训
统一战线伴随中国共产党80年光辉历程取得的巨大成就与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近80的光辉历程证明,统一战线始终同党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而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党同样是坚持统一战线的领导,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统一战线始终是夺取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是随着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伴随着中国共产党80年光辉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宝贵的经验及深刻的教训。
一、统战工作80年光辉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统战工作的良好开端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由于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缺乏认识,因而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并解决诸如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使工人阶级孤军奋战,工人运动很快遭受挫折。
在血的教训面前,党开始认识到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结成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由于国民党是当时国内唯一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是建立统一战线的最好对象,所以,党的统战工作就从建立国共合作开始。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4年5月,在党和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国民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建立,前四期毕业的近五千名学生中,许多人后来成为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结果; 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战争,把国共合作时期的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对于北伐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但由于当时我们党缺乏革命斗争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没有深刻的认识,再加上党的主要负责人“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指导,使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进一步攫取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党拱手让出了对革命统一战线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解除了已有的工农革命武装,在强大敌人的袭击下,最终使党完全丧失制止和打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叛卖革命的能力。
中国的统一战线和民主派是怎样的
中国的统一战线和民主派是怎样的在中国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统一战线和民主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统一战线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不同党派、阶级、社会团体以及各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而奋斗的政治联盟。
民主派则是支持民主制度,追求政治权力的多元化和公民权利的实现的人士。
一、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与特点中国统一战线的形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起并领导了各个斗争路线组织的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1949年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通过与其他党派、阶级、社会团体建立统一战线,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
中国统一战线的特点是多党合作,积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特点。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还建立了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多党合作制度。
这种制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制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并且从制度上保障了各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和参政议政的权利。
二、中国民主派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的民主派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中国。
当时,中国爆发了以推翻清政权为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这个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开始表达对封建制度的不满,追求民主权利和政治自由。
民主派人士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取得成功,民主派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下,民主派包括了共产党以外的其他民主党派,它们一方面参与国家的决策与管理,一方面也持续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改革。
三、中国统一战线与民主派的现状与挑战当前,中国统一战线和民主派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社会的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民主派力量的不均衡。
一方面,在一些发达地区,民主派的力量较为强大,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政治决策和社会事务;另一方面,在一些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民主派的力量相对较弱。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经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经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路线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
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
这一经验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今天解决各种问题也有着典型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民族团结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党中央特别强调要坚持民族团结,推动全国统一抗战,并把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全党的基本任务。
党中央提出了“联合——团结——抗战——建国”的口号,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向全社会传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既是要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等团结在一起,共同推进抗日战争,又是要求推进全国统一抗战,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打下坚实基础。
二、尊重各方面的权益和利益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尊重各方面的权益和利益是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共产党为此提出了“党外有党,非党有非党”、“统一战线中各个僵固的阶级和党派之间应当冷静地处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等原则。
这种尊重各方面权益和利益的方式和方法,使各方面保持相对平衡,保证了团结和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通信协调工作坚持通信协调工作,发挥中央统一领导的重要性。
最初,党中央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由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工作,确保各方面的参与充分协调,避免出现意见分歧。
此外,党中央还成立了联络部门,通过联络工作,促进各方面的相互理解和沟通。
四、建立统一战线机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中还建立了统一战线机构,包括中共中央统一战线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
这些机构的建立,不仅大大提高了统一战线各层面的管理效率,也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参与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
五、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把民族团结的思想普及到全社会。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采取了各种方式,包括发表宣言、开展政治宣传、利用报纸杂志进行宣传等。
【历史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内容
【历史知识点】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主要的表现是蒋介石反动政权与广大人民的对立,所以主要目标是推翻蒋政权。
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具备了战胜任何敌人和任何困难的坚强意志与能力,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为目标,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革命斗争中必须组织统一战线,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阶级结构具有特殊性。
力量比较弱小的中国无产阶级能否领导革命取得成功,关键就在于能否处理好与其他革命阶级、阶层的关系,能否在一定形式下同他们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3、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造成中国革命的残酷性和长期。
同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的统一战线
中国的统一战线中国的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各个阶级、各个社会团体、各个民族之间建立起的统一战线合作关系。
这一战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政策形成的基础,旨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统一战线的背景和历史意义中国在近代历史上遭受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人民生活贫困困顿,社会发展落后。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联合各阶级、各民族、各社会团体,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社会进步的大业奠定了基础。
统一战线的历史意义在于:首先,它使得革命力量得以最大化地发展。
通过与不同阶级和社会团体的合作,中国共产党成功地争取到了广泛的支持,使革命力量得以不断壮大。
其次,统一战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合力。
各阶级、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使得中国革命能够迅速推进,最终取得解放的胜利。
二、统一战线的形式和特点统一战线的形式多样,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具体情况下会有所变化。
但总体上来说,统一战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革命性质和中心领导地位:统一战线是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具有领导地位,起到主导和推动的作用。
2. 广泛性和多样性:统一战线面向广大的阶级、民族、社会团体,力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些力量包括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民主派、爱国民主人士、爱国人士等。
3. 稳定性和灵活性:统一战线是长期合作关系,需要保持稳定。
但同时也要根据时代和具体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合作方式和策略。
三、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如今,中国依然需要统一战线的实践和发展。
它在新时代下的现实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团结各阶层、各群体:中国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各类力量和群体的共同努力。
统一战线可以将各阶层、各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合力。
2.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各个阶层、各民族和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
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持统一战线的方针,把统一战线作为实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手段。
一是坚持统一战线,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推向胜利。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坚持统
一战线,把统一战线作为实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重要手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共同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是坚持统一战线,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胜利。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和内部势力的阻挠,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终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的胜利。
三是坚持统一战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胜利。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中
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和内部势力的阻挠,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胜利。
总之,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它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
,
成 为 时 局 转换 的 枢 纽 实 现 了 国 内 和 平 为 国 共 两 党 合作 创造 了 重要 的 前 提条件
“ ”
。
经 过 中 国 共产党 和
,
争 加 以 解决 最 后 达 到坚 持 两 党 合 作 共 同抗 日 的
目的
。
,
,
、
全 国 人 民 长达 五 年 之久 的坚 持 不 懈 努力 逐 步推 动
, , ,
取 和 坚 持 无 产阶级 领 导 权 在有 利 于 团 结 合作 的 前 提 下 国 共 两 党在新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建 立 信 任 作 出 让 步 在 坚 持
独 立 自主 的 原 则 下 共 产 党 领 导 的 敌 后 战 场 与 国 民 党领 导 的 正 面 战 场 在 战 略 上 相 互 配 合 支 援 在 争取 民 族 独 立
有 重 大历 史 意 义 而 且 对 实 现祖 国 统 一 振 兴 中 华
、
日战争 不 但 把 日本 帝 国 主 义 彻 底 赶 出 中 国 国 土 台
湾 和 澎 湖 列 岛又 回 归 祖 国 ; 而且 还 在 战 争进 行 过程
伟 业具 有 重 大 的 现 实意 义
、
。
中 英 美 等 国 相 继 与 中 国 修 订 了 以 往 的 不平 等 条
,
,
在日
本 帝 国 主 义 疯 狂 推行 灭 亡 中 华 民 族 的 野 蛮侵 略 方
针 的情 况 下 保 卫 民 族 的 生存 和 独 立 是 中 国历 史
气概
,
有 在 自力 更 生 的 基础 上 光 复 旧 物 的 决 心 有
。
,
自立 于 世界 民 族 之 林 的 能 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分析作者:朱丽辰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2期摘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建立不同的统一战线,在党的历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概括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其次,围绕党的总任务,适时调整统一战线的工作重点;最后,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民统一战线经验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之一,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之一。
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前进和与后退,高潮与低谷,都与统一战线有着极其密切关系。
北伐战争的顺利开展,全面抗战的高潮以及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都是统一战线顺利发展的时期;与之相反,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以及被迫进行的“长征”,是统一战线发展极不顺利的时期。
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坚持正确的统一战线方针,才能把革命大军团结起来,完成当时的历史任务。
在此过程中,我们党积累了关于统一战线的丰富经验和教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统一战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一切事业的根本,对于统一战线也不例外,毛泽东同志曾经说;“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的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
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的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导上,即我们通过制定合乎民意的方针政策,并通过宣传教育,取得同盟者对政策方针上的认同,使同盟者自觉接受并愿意付诸行动,从而实现党制定的现阶段的革命目标。
例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抓住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就赢得了渴望民族解放的广大同盟者的支持,反映了广大同盟者的政治诉求,从而实现了党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三篇
中国领导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三篇中国领导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篇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四个时期。
1、第一阶段(1919~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这一阶段被称为“大革命”时期。
1921年7月23日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拥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1924年国民党“一大”后,国民党与实现第一次合作。
2、第二阶段(1927~1937)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这一阶段被称为“土地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人,真正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正确观点,运用于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从此开始建立在牢固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
3、第三阶段(1937~194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阶段被称为“抗日战争”时期。
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代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独立。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第四阶段(1945~1949)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一阶段被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在中国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最终获得胜利。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领导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篇22023年11月11日,《中国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
《公报》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这里我重点就坚持统一战线谈谈自己的看法。
统一战线是中国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主要形成了以下四条统一战线: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同其他党派建立的第一个统一战线,是在北伐战争时期由国共两党共同出面,以国民党为主,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建立的统一战线。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的统一战线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的统一战线中国的统一战线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联合战线。
它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下面将对中国的统一战线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统一战线的历史由来。
中国的统一战线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国共两党合作。
当时,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在对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形成了初步合作。
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人士相继加入到统一战线中,共同推进民族解放事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战线成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担负领导责任,确保统一战线的方向正确,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则在党的领导下,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决策和社会建设。
统一战线的成员单位之间相互监督,共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第三,统一战线的组织方式。
统一战线主要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形式进行组织和活动。
政治协商是统一战线中的重要环节,各党派、团体在协商过程中对政策和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民主监督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功能,各成员单位可以通过监督机制对党和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建议。
参政议政是统一战线的具体表现,各党派、团体成员参与到国家决策和管理的各个层面。
第四,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
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党派、团体和各族人士的积极作用,形成广泛而有力的社会力量。
统一战线不仅对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感召力。
统一战线的构建还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综上所述,中国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联合战线。
它具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和积极意义,对于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党史知识问答》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党史知识问答》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是
什么?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就是无产阶级如何组织和领导同盟军的问题,它是无产阶级组织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向一切敌人发动进攻的有力武器;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形式;党的建设是党实现对中国革命领导的根本保证。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只有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支柱,统一战线才能存在和发展。
武装斗争必须以统一战线为基础,才能发展壮大。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则是党所掌握的两个武器,这两个武器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因此,党的建设是三大法宝的中心环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站在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一高度,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们,各阶级同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了分属四个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正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一个政治不统一的时期,不统一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反革命政权和革命政权的对立;这个时期又是个由不统一走向统一的时期,在国家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作用远远超过其他的政党和政治力量。
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在思想信仰、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等方面也不一致,但他们都以国家统一为己任,在国家统一进程中既有广泛真诚的合作也有尖锐激烈的斗争,共同描绘了不平凡的现代史历史画卷。
【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统一战线的产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1927年)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正式的决定。
1924年4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完成了国民党的改组。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成功,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新局面。
但由于当时我们党缺乏革命斗争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没有深刻的认识,由于当时党的主要负责人的软弱退让,拱手让出了党对革命统一战线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解除了已有的工农革命武装,在强大敌人的袭击下,最终使党完全丧失制止和打败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叛卖革命的能力。
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沉痛教训。
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是:
- 恪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全心全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
-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正确一边
- 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实践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坚持党的自我革命,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 坚持对所有党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坚定不移地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把党和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
- 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统一,坚定不移地建立和发展党的执政能力
- 坚持党的各项路线的统一,坚定不移地实现党的总路线的统一
- 坚持党的统一战线,坚定不移地实现党的团结战胜的目标
- 坚持党的统一战线的建设,坚定不移地实现党的领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统一战线问题,就是中国革命中无产阶级争取同盟军的问题。
毛泽东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
”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必要的,这是由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2.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几个阶段。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在不同的阶段也有着不同的内容的特点:
第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发展。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正式建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义。
国民党进行了改组,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后的国民党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胜利地进行了北伐战争。
但是,由于共产党犯了右的错误,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国民党右派集团1927年背叛了革命。
这样,革命统一战线因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宣告结束。
第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发展。
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所以统一战线营垒中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基本上是这三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为主要目标。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推动中国革命走向复兴。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忽视了联合民族资产阶级,犯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正式确定,最终实现了由国内战争到国内和平、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
第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发展。
1937年9月,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了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其共同目标是抵抗日本的侵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是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并且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贯彻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对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持了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巩固和维护了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内容和特点。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是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为主要目标的。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前几个时期的统一战线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这个统一战线规模广大,包括了全体中国人民在内;二是这个统一战线非常巩固,具备了战胜任何敌人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和源源不竭的能力。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最基本的政治条件。
3. 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其一,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这是建立和巩固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
党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是由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其二,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一是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在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是基本的、主要的联盟。
第二个联盟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是非基本的、次要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
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
其三,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它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即对其革命性的一面,采取联合的政策,对其动摇妥协的一面,进行必要的斗争。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部分大资产阶级也会推行两面政策,也应与其建立一定程度的暂时的联盟,同时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中国革命是在同资产阶级长期的复杂关联中走过来的,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