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热和能
初中物理第一轮复习热和能(第十六章内容)人教版
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复习要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P124图16.1-2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⑤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三)、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
16.第十六章 热和能
920N ②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920000J ③汽车通过的距离多长? 1000m ④发动机消耗汽油质量是多少? 0.1 kg
①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多大?
考点 4. 热机 【例 4】 (2012 天津市)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 如图是 做功 冲程,在此冲程中 内 能转化为机械能。
变式拓展: 1.如图试管内水蒸气将塞子推出的过程,水蒸气的 内 能 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 做功 冲程 与上述能量转化过程相同。
为燃料的质量. 3.燃料的利用率
充分燃烧 (1)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途径:一是让燃料尽可能地______; 二是要减少热量的
散失 ______.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2) 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________________转化 1.能的转化: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______.
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会运动到公共场所的 每一处,对其他人的健康带来危害。
考点 2. 内能 【例 2】 (2012 安徽省)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变式拓展:1. (2012 广州市) 90°C 水全部变成 125°C 水蒸气(D ) A. 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 C. 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 动更激烈 2.(2012 上海市)地铁是上海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当某列车启动时, 该车的惯性 B. 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 D. 水分子在 125°C 时比 90°C 时热运 )
变式拓展:1. (2012 广东揭阳)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用鼻子闻到花的香味,表明分子在运动 C.磁铁能吸引铁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D.太阳是太阳系中心,也是宇宙的中心
第十六章_热和能_总复习
三、燃料的热值:
3、燃料的热值:1kg某种燃料完全燃 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4、热值的单位:J/kg
5、热值的符号:q
四、热机
1.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 吸气冲程 ________、 压缩冲程 ________ 、 做功冲程 ________ 、 排气冲程 _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的。
(1)如图12,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后, 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这个现象说 明: 。 (2)如图13,饮料吸管A插在水中,吸管B的管口贴 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中的水柱 会上升。这个现象说明: 。 (3)如图14,在压紧的铅块下挂很重的砝码, 铅块也不容易被拉开。这个现象说 明: 。
13、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 示.根据图象可知( )
温度
乙液体
甲液体
0 时间
第13题图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 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 高得多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W (瓦) B.Pa (帕) C.m/s (米/秒) D.J (焦)
• 29、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 吊起质量为l0kg的箱子,工人 施加的拉力为250N,箱子10s 内被匀速竖直提升了 2m,不计 绳重和摩擦,取g=10N/kg。求: (1)箱子受到的重力; (2)工人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工人所做总功的功率。
• 在下图中,图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 置,实 • 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 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 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 • 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 •
第十六章 热和能1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课程标准要求1.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且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2)能认识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
(3)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
(2)通过演示实验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知认识物理是有趣的,启发勇于探索宇宙的精神。
重点难点突破1. 重点:分子动理论(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的运动。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和。
点拨:一般情况眼睛能观察到的都是物体的运动,而不是分子运动。
[例1] 下列事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桌上放着敞开口的一瓶香水,整个房间充满香味B. 将泥沙投入水中,水变混浊了C. 糖放入水中,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D. 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尘埃做无规则运动分析:本题关键要弄清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D是物体颗粒运动结果,而A、C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答案:AC2. 难点:分子作用力及分子的大小分子之间既存在,又存在。
正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它们里面的分子不致散开;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点拨: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些,所以对外呈现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同时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些,故对外呈现出引力,如果分子间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例2] 铁块很难压缩,表现为分子之间的力,又很难分开,表现为分子之间的力。
分析:铁块很难压缩,由于分子间有斥力;难分开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斥力;引力思维能力拓展分子动理论[例3]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 小明把透明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时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B. 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C. 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D. 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分析:A项是由于分子之间引力的作用。
九年级物理 第十六章热和能 教案
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热运动。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酵素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2.过程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综合考察演示实验以及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识别扩散现象,理解分子间斥力与引力的关系●教学用具:滑轮组、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能否直接用眼睛看到分子的运动/2.情景展现: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热现象,但我们只了解现象的外表,这些现象的饿本质到底是什么?(可用蒸发为例进行说明)二、进行新课1.分子和分子的运动(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只有10-10m,因此,在一个物体中,分子的数目是巨大的。
0℃,一标准大气压下,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每秒可以数数到100亿,那么,把这些分子数完需要80年的时间。
(2)扩散现象(diffusion)举例: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这是为什么?是什么跑到了我们的鼻子里了?红墨水滴入水中水变红、盐放入水中盐不见而水变咸等一些带有香味的分子,从香皂中挥发出来,进入空气,向各个方向散步开来,当它们到达你的鼻子里,你就会闻到香味。
①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③结论: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填空题1、目前莆田市许多家庭已用上天然气,天然气与煤气相比,其优点之一是天然气的热值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完全燃烧0.5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J(q天然气=4×107J/m3)。
2、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实现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
发动机运行前必须加润滑油,是为了。
某品牌汽车100km耗油7kg,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要放出J 的热量。
(汽油的热值q=4.6×107J/kg)3、汽车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汽油机是汽车的动力设备。
单缸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冲程;主要利用惯性来工作的冲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以后,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出,水蒸气的能转化为塞子的能;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制造出了热机,图乙所示的是汽油机的某一冲程,它是汽油机的冲程。
5、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2400r/min,该汽油机每秒钟内做功次,在做功冲程将能转化为能。
6、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则当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部分热值为____________J/kg。
7、常见汽车的动力机械是内燃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内燃机是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机器,内燃机的效率较低,它在工作过程中,能量大部分以_______能的形式耗散掉。
柴油机和汽油机是最常见的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酒精的比热容为2.4×103J/(Kg·℃),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杯酒精倒去一半,剩下酒精的比热容将_________,热值将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9、如右图所示,一个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风车会转动起来。
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宋秀文大港油田第四中学教材分析教材首先较少了物质由分子组成,并用具体数字说明分子很小,数量很大。
使学生印象深刻。
然后利用事例和扩散实验,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再经过推理来认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通过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论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结论,最后哟男女各国演示实验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分子间存在作用力。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传授知识,教给方法具体思路:1.本节内容使学生有了宏观的机械运动的知识后,对微观世界的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有关知识作铺垫,但由于由于分子很小,无法直接观察探究有关知识,所以本节采取数据说明,实验分析,类比及科学推理的方法进行教学.2.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生活.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3.根据本节课微观,抽象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学生观察,实验,分析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引导.运用"提出问题---猜想假说---实验探究----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4.本节主要手段是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类比和多媒体演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作物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也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也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作物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2、通过实验是学生推测出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通过实验和模拟是学生了解分子间寄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子热运动难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板书过程引入:介绍本章内容引入新课。
第十六章 热和能-3
五、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 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六、永动机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燃 烧时产生的光和热就来源于燃料储 存的化学能。 2、食物也具有化学能,人们的生活、 工作所消耗的能量就来源于食物里储 存的化学能。
三、核能
化学能
重力势能
动 能
内 能
电能
四、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自然界中,能量不仅可以从一个 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形式多样的 能量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
2、将实验中的电源换成电灯,让重物落下,随着重物 的下落,重物的 重力势能 转化为重物的 动能 ;细绳 动能 转化为 电能 电能 带动电机转轴转动,电机将 ; 通 过导线传输到灯泡,灯泡将发光并会发热,此时灯泡将
电能 转化为 光能 和 内能 ;电机转动一段时间后还会 发热,则电机还将 电能 转化为 内能 。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一、多种形式的能量
1、对于能,你们知道一些什么知
识。或你们有什么问题?
电闪雷鸣
地动山摇
苹果落地
苹果挂果
高山流水
对于能我们并不陌生,在以前的 教学中,我们学习过内能、机械 能、电能、电磁能 等,在化学的 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化学能, 从生活中我们还了解核能。
二、化学能
碰撞时物体之间会发生能量的转移
地球上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
1、随着电机的转动,电池中的 化学能 转化为 电能
;
电能 通过导线传给电机,电机的转动将 电能 转化 为 动能 ; 转轴的转动将重物提起,重物在上升的过程 中将获得 动能 和 重力势能 ;电机转动一段时间后 还会发热,则电机还将 电能 转化为 内能 。
第十六章 热和能 一 分子热运动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下列现象中, ( B ) A、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毫无规律 脏水中有许多小虫在乱动, B、衣箱里放樟脑丸,过些日子衣服上也有了樟脑味 衣箱里放樟脑丸, 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 教室里大扫除时, D、洗过的湿衣服,过些日子变干了 洗过的湿衣服,
第十六章
一
热和能
分子热运动
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 热运动。 热运动。 2、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 能识别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 4、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D ) 下列现象说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 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 B、打开醋瓶后,很快嗅到醋味 打开醋瓶后, C、有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 有手压面包, D、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3、将两块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们分开,但 将两块光滑的干玻璃放在一起,很容易把它们分开, 是如果在玻璃上洒些水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 是如果在玻璃上洒些水后再将它们放在一起,就很难把它 们分开。这一现象说明( 们分开。这一现象说明( C ) A、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而液体分子间有作用力 固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B、同种分子没有作用力,而异种分子间有作用力 同种分子没有作用力, C、任何分子间均有作用力,距离越小,作用力越大 任何分子间均有作用力,距离越小, D、水具有黏性,分子间是否具有作用力与此无关 水具有黏性,
5、在建材市场上有一种用锯末压制成的板状或块状的材 料,它是在剧末中加黏剂,使剧末和黏剂分子间距离接近 它是在剧末中加黏剂, 相互吸引的范围,再加以压制而成,这种制造方式利用了 相互吸引的范围,再加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而成, 分子动理论的哪个观点? 分子动理论的哪个观点? 答: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力。 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力。
第十六章热和能复习课件
复习目标
(1)掌握分子运动论;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3)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金板
铅板
经过5年后会渗 入对方1mm, 为什么?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一
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所以这 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热运动就越剧烈.
复习小结
• • • • 1、分子运动论; 2、扩散现象; 3、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复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物理意义。 会利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 (2)会利用热量公式计算; (3)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及热机的效率; (4)了解燃料的热值;知道能量守恒律;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 2、比热的单位:J /(Kg· ℃) 3、水的比热较大是 4.2×103 J /(Kg ·℃)
课时训练
1.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 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水的_________比砂石大. 比热容 2.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A ( )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 围的气候 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 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炽热的铁水和冰块是否都有内能? 结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状态下,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第16章热和能
Q吸 = cm(t − t 0),Q放 = cm(t 0 − t) 其中 Q 代表物体吸
c 收或放出的热量,c 代表比热容,△t 代表物体温度的变化量.若用 Q 吸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 t Q 放代表物体放出的热量,t0 代表物体原来的温度(初温) t 代表物体后来的温度(末温) ,t Q 热平衡方程: Q 吸=Q 放 即 c1m1(t-t01)=c2m2(to2-t) (1)燃料燃烧时能的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燃料的种类: ①固体燃料②液体燃料③气体燃料 (四) 燃 热 和 能 料 的 热 值 1kg ①定义:1kg 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②单位:焦耳每千克 J/kg ) J/m3(用于气体) (3) ③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其大小 : 热 值 与燃料质量大小、是否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小无关,但在数值上等于一定质量的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与其质量(m)的比值。 Q= J ④计算公式:Q=q.m Q—-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理想值)—-焦耳(J) m——质量——千克(Kg Kg q——热值——焦耳每千克(J/Kg J Kg Kg) Kg) Q= q J/ 气体:Q=q.V V――体积――立方米(m3)q——热值——焦耳每立方米(J/m3) (1)利用内能的两种方式:①加热;②做功。 (2)定义:通过燃料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利用内能做功的机器。 (3)种类:蒸汽机、内燃机。内燃机有汽油机、柴油机。 (4)汽油机的结构:进气门、排气门、汽缸、活塞、曲轴、化油器、火花塞等。 (五) 热 (5)冲程: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 条件:不存在热量损失 t01< to2
1、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 3、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J/(㎏•℃);水的比热容是 4. 4.2×10 J/(㎏•℃)表示的意义是 3 质量是 1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4. 4.2×10 J。 (三) 比 热 容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热容是相同的,与它的质量、体积、 温度的高低、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 5、水的比热容是较大的。可以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作冷却剂、取暖…… Q= 6、热量的计算:Q=cm△t
第十六章热和能
4.(2010广东)用图16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 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 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 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A”或“B”)瓶.根 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 。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 30℃.则在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 你能感觉到的现象是:
闻到香味 • 你认为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香水分子跑到空气中,进入鼻子里.
认 真 观 察 并 思 考
演示实验二 二氧化氮的扩散
• 你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处于上方充满空气的集气瓶颜色逐渐变深, 处于下方充满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颜色 逐渐变浅,最后两瓶气体 颜色基本一样。
• 你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小结一下
气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液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猜一猜: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它们 的扩散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凉水,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 装等量的热水,用滴管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 入一滴红墨水。比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要点: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
表现为 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
。 引力
分子热运动的基本内容:
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二、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
初中物理第十六章热和能
第十六章热和能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材分析:教材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中,列举出生活中的能量守恒实例来加强教学。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况决定的能量,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进行新课(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
以上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棗能量的转化守恒定律。
通常把它表述为: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保持不变。
小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板书设计: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二、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三、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热和能Ⅰ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知道扩散现象,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能说明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固体很难被分割的原因。
4.知道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5.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
知道热传递改变内能是内能转移的过程。
6.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能举出生活中实例。
7.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
知道水的比热容。
9.会查物质的比热容表。
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10.知道什么是热值。
会查热值表。
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1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
了解热机效率。
12.知道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内容。
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2.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并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不同问题。
了解什么是“热岛效应”。
3.通过演示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4.通过观察挂图和模型使学生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5.通过阅读了解有关汽车的一些常识,通过讨论和阅读了解燃料的热值和热机的效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做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通过学习能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为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打下初步基础。
4.通过讨论和阅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Ⅱ探究实践【调查】1.根据你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想办法测量一下炉子(煤气灶、电炉、煤油炉、煤炉)烧水的效率。
2.在火力发电的过程中能量损失主要在哪个环节?能量流失的去向如何?就如何减少能量损失提出你的建议。
3.采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汽油机与传统的汽油机有什么区别?4.家庭中使用的燃气灶中有一个调节空气流量的小阀门,它有什么作用?【思考】1.冬天,楼房取暖的暖气有水暖和气暖两种,如果两种暖气管道中的水和气的温度相同,你认为哪种暖气的供暖效果更好?为什么?2.根据你的实际生活经验分析,大城市中的“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哪些?3.既然能量守恒,为什么还要大力提倡节约能源?Ⅲ诊断反馈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下列事例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走进厨房即可闻到炒菜的香味B.将泥沙投入水中,水变浑浊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空气中有大量的尘埃D.将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糖不见了,而整杯水都变甜了2.下列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 A.向杯中的水里撒一些糖,水会变甜B.走过炒栗子的店铺时,能闻到炒栗子的香味C.冬季取暖时,室内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D.长期堆在墙角的煤被清理后,发现白墙变黑了3.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的分子都在________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5.扩散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________之间和________之间。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根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________显著,铁棒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之间________显著。
7.课堂上,老师将两段柱形铅块A、B的截面磨平后,用力压紧,两段铅块合在了一起。
接着老师按图16-1的方式把合在一起的铅块挂在铁架台上,并在铅块下面悬吊几个钩码,两铅块仍未分离,面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1)上述实验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粗略测出图中铅块A、B的接触面单位面积上A对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现有如下器材:A刻度尺、B天平、C量筒、D弹簧测力计。
你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1(3)应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出单位面积上A对B的分子作用力大小是________。
8.请指出图16-2中的实验,描述的是什么现象?(1)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6-29.观察图16-3,阅读说明,并回答问题。
图16-3上述三个事实可以说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内能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水,其内能为零B.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其内能为零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加D.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一定也大2.外界压缩气体做功,气体的() A.内能减小B.内能增大C.机械能减小D.机械能增大3.下面做法中属于利用做功增加内能的是:() A.将铁丝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B.将铁丝放在火炉上烤一烤C.将铁丝用开水烫一下D.用手将铁丝弯折多次4.水沸腾时,水蒸气会把壶盖顶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对壶盖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B.壶盖对水蒸气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壶盖的内能增加D.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壶盖的机械能增加5.一杯水变凉了,则() A.水的内能不变B.水的温度不变C.水含有的热量减少D.水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减小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减少D.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7.关于内能、扩散现象和温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C.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D.扩散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进行8.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食品放入冰箱后温度降低B.盖紧的暖瓶塞被水蒸气顶起C.冬天手冷时,双手搓一搓就暖和了D.被压缩的气体温度升高9.物体内部所有分子________的动能和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能。
10.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部________越剧烈,物体的内能就________,一杯水慢慢变凉了,它的温度________,内能________。
1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12.在冬天把双手合在一起相互搓一搓,可以使手变暖,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的;在火炉边烤火也可以使手变暖,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的。
13.填空说明下列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状况。
(1)用砂轮磨刀时,有火星: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2)压缩气体,使气体的温度升高: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3)火箭开始点火升空: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4)古人钻木取火: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
14.如图16-4所示,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这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凹下去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鼓起来,打足气的自行车放在烈日下会爆胎。
请对上述现象的条件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一个科学的探究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一个配有活塞的有机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花,当将活塞迅速压下时,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图16-417.阅读下列短文内能是物体内部所含的总能量。
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
在热学中,内能一般指前两项。
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
请回答下列问题:(1)慢慢压缩针管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
(2)加热针管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比热容1.春季培养秧苗时,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受冻,傍晚时往秧田里多灌些水,这样夜间秧田的温度不致降低太多,秧苗不致冻坏,这是利用水的()A.吸收热量多B.放出热量多C.密度较大D.比热容大2.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降低20℃,乙物体温度升高15℃时,乙物体吸收热量是甲物体放出热量的2倍,甲乙两物体比热容比是()A.3∶8 B.8∶3 C.4∶3 D.3∶23.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容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三分之一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水∶m油是()A.3∶2 B.2∶3 C.1∶6 D.6∶14.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J/(kg·℃),初温和质量分别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较它们的末温,则()A.水的温度较高B.酒精的温度较高C.两者的温度相同D.无法确定5.在课外小组活动时,小刚和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正确地描绘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16-5所示。
同学们根据该图线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时有四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B.乙液体的比热容大C.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相等D.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图16-5 图16-66.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大B.质量相等的两杯水,吸收热量多的温度变化大C.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升温多D.物质比热容的大小不由物体吸热多少、质量大小和温度升高多少决定7.给某物体均匀加热,设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加热时间成正比,得到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6-6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60℃C.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2∶1D.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是1∶48.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吸收相等的热量,温度高的比热容大B.两个物体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比热容大C.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放热多的比热容大D.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放出相等的热量,温度降低得少的比热容大9.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意思是指质量1kg的水,温度________时所吸收的________是4.2×10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