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九成宫》,十之有九不成功的原因

合集下载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摘抄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摘抄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读后感摘抄《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是一本由石川九杨重要著作,浦睿文化·湖南图书国画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元,页数:20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精选点评:●独创性●真的把文字说的很明白,但是到了书法部分总觉得还不够浅白●用外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文字发展战略发展,有的论点还是很有意思的,成一家之言。

●书法普及书籍,学习●不知有没有讲日本书法史的书●对书法更了解了几句话。

很多地方并不能体会体悟到奥义。

●很有趣,而且确实有见地。

历史类的书还是要读外国作家写的。

●非常好!●很好的书法史入门图书,以笔触为展览馆分析形态,背景交代生动活泼到位。

帮我回忆和梳理了儿时学书时仅有感性认识的许多概念,让我接受了石刻的偏激重要性,除了解开了我的两个心结:其一,小时候临过一本收笔“平出”的字帖,当时非常抵触,因为觉得太蔫儿,现在终在领略其古意,其二,我的第二个书法老师行笔时总爱刻意颤抖,让我相信很不潇洒,现在也明白了这是一种“无限微动”的笔触,而老师的字其实颇有金农的意味。

推而广之,对三门艺术的历史了解得越多,就越不容易狭隘,奇特如去年被大众群嘲的张强的“拖拽书法”的表演,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呢?唯一的阐释槽点是关于折法的描述,尽管用了拟声词,但还是不能脸孔领悟。

确幸之事是,书法史、东博特展、精美的画册,密集阅读三者,沉醉仿佛穿越时空,流连忘返。

●非常有意思且易读的书,再准备先读一遍好好写个笔记。

《写给大家的欧美书法史》读后感(一):有趣的书法史书籍阅读的第一本书法史类书籍。

生动有趣,刚刚开卷就被吸引。

甲骨、金文、篆书和隶书,感谢作者和译者引领我衷心一点点漫步优雅美丽的中国书法长路。

阅读后,去看字帖的心情十分强烈,是感染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之美喜爱吧。

通读全书,看到了鸟虫样的金文、修长的篆书、波磔优美的隶书;打造出看书法从创造规则到冲破规则,从描摹画图变为独立文字又回到书画分;看《九成宫醴泉铭》,不自觉端肃;看《兰亭集序》,心痒欢欣;看《松泉迳》,似乎看到书写者在东篱下逍遥。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解释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解释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解释初学书法的,甚至是学了很多年书法的人,大多数都读过、临过唐代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帖。

谈起欧体的书法风格大家都能说出一二,如果深究一下此碑的碑文究竟讲的是什么内容,知道人恐怕不多了。

其实,学习中国书法不是单纯的学写字,同时还要兼修一些古代文学知识,要在读帖、临帖的同时读懂碑帖的文辞内容,这样才会逐渐积累自己的文学知识,辅助提高自己书法水平和文学修养。

这一讲,把《九成宫醴泉铭》的碑文译成白话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九成宫醴泉铭》也称《九成宫碑》,碑文文辞内容魏征撰写,书法欧阳询。

魏征,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任命他为左丞,官至二品。

公元633年(贞观六年)魏征撰写《九成宫》文,由欧阳询书写刻石成碑,立于九成宫内。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城西约五里,隋朝时称“仁寿宫”,唐太宗李世民执政后耗巨资修繕,修复后改名为“九成宫”。

贞观六年初夏,李世民到九成宫避暑,在九成宫附近发现泉水,饮后回味甘甜,遂赐名此泉为“醴泉”,并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刻石以记之。

故此,此文命名为:“九成宫醴泉铭。

”在此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大唐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勤俭理政的。

释文如下(上行黑体字是原文,下行是释文)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秘书监、捡校侍中巨鹿郡魏征奉皇帝之命撰写此文。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

贞观六年(公元633年)四月,皇帝来仁寿宫避暑,此地是隋朝建造的“仁寿宫”。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

在险峻的山顶建造了雄伟的宫殿,拦截山谷成为湖泊,跨水架桥,高耸的宫阙分布于山岩之间,高阁环山而建,长廊环绕四周,楼宇连绵起伏,台榭参差错落。

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仰望山巅,足有千寻(1寻8尺)之高,俯视险峻的谷底,深千仞(1仞即1寻)不止。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译文)“九成宫”,唐宫名,在陕西省麟游县西,原为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为避暑之所,以山有九重,更名为九成,甘美之甜水谓之醴泉。

铭者,自铭也,自铭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后世者也。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子魏征奉皇帝诏书撰文。

【原文】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

高阁周建,长廊四起。

栋宇胶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

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过涧,穷泰极奢,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於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

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译文)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到九成宫避暑。

这九成宫就是原来隋朝的仁寿宫。

它高耸的覆压山峦,淳蓄的池水截断山谷。

楹柱跨水相连,庭阙分岩相向。

高阁长廊排成围,栋宇台榭轮奂错落。

仰视它仿佛高若千丈,向下看则幽岩大谷深险万尺。

那些镶饰的珍珠美玉使它金碧辉煌,其光芒冲射云霞使日月失色。

炫耀这种移山过涧之力,骄横奢侈之极,累及民众而放纵私欲,想来真是深深的罪过。

到了酷暑炎阳时,几无逼人窒息的热气;微风缓缓拂来,觉有清凉之爽。

这的确是怡养身心的胜美之处。

即使是汉武帝时的甘泉宫也不能超出其右。

【原文】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

逮乎立年,抚临亿兆。

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

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

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

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

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父亲的耳濡目染

父亲的耳濡目染

父亲的耳濡目染作者:唯一来源:《中华家教》2016年第03期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偷偷地翻着父亲的书柜,那时候的好奇心似乎永远也无法得到满足。

父亲的书很多很多,多得往往在我翻箱倒匣地“折腾”一遍之后,才知道要把它恢复原位是那样的难。

偷看了屈原泪投汨罗、贾谊贬谪长沙,我就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忧国忧民的人民父母官;偷看了飞将军李广,我就发誓要像李广一样请缨杀敌、风餐露宿、马革裹尸;偷看了李白的诗集,我就想像李白一样,做一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儿时的情怀难免幼稚,但是却真挚开诚。

父亲是一名书法家,他的成就得益于他成长在思南这个文化大县。

思南卧虎藏龙、人杰地灵。

古代被明神宗皇帝赐联“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的李渭,现代红四军军长旷继勋,还有现在的中央军委后勤部部长廖锡龙上将,都是出自古老的思南山城。

父亲也常说,没有思南就没有他。

县内的不少风景名胜、历史古迹,都留有父亲的墨刻。

父亲喜欢文学历史,也喜欢摄影,当然最爱的还是书法,所以家中自然是文史类的书籍偏多,像什么《古文观止》《三希堂法帖》《韩昌黎文集》《苏东坡诗词选》《王羲之行书帖》等都有。

在这样的家庭里,我从小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之中耳濡目染。

父亲在这方面也自然是为我下足了功夫。

在我五岁时,也就是大多数孩子还在妈妈的怀抱之中撒娇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书法。

刚开始,父亲从基本功着手,一点一划地教我,从不含糊。

而我往往是刚开始时认真,可是在练了一会儿之后,要不桌子和纸上到处墨水四溢,染黑一片;要不就是脸上身上到处染墨,成了墨人。

可是尽管在这时,父亲还是不失文人的调侃与风趣,分别戏称为:“山水泼墨画”和“图腾纹墨人”。

记得在那时,父亲在教我学习书法之余,总给我讲一些书法家学习书法的故事,听得我是如痴如醉、宛如梦境,并且经常幻想着能像王羲之一样,上马有号令严正、指挥自若的霸气,下马有洗砚染池、见鹅挥毫的豪情。

而且每当他们书法协会组织活动时,父亲也常常带上我参加,以便让我在书法的世界之中受到最好的熏陶,让我在艺术的海洋之中受到最好的感染。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欣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欣赏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书法欣赏一、《九成宫醴泉铭》简介《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其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碑高2.7米,厚0.27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共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九字。

今石尚存,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

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碑身和碑首连成一体,碑首有六龙缠绕。

正面隶书“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大字。

贞观六年四月,刻成了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由魏徵所撰,碑文总共有二十四行,每行有四十九个字,碑额是由阳文篆的“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字。

存于陕西麟游。

留于后世的以宋拓为最多,最早的是明朝驸马李琪收藏的北宋拓本,保管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欧阳询晚年做成《九成宫醴泉铭》,全碑在书写过程中浑厚沉劲,意态饱满。

写撇、捺多以圆笔为主,让字看起来体态圆融又存流畅之感 . 写弯钩多以转法为主,曲圆较长,能够有力地将全字支撑起来。

所有这些表现了欧阳询想要把隶书溶于楷书的特点。

因此《九成宫醴泉铭》碑也被誉为”三绝”碑。

其碑布白疏朗,结体化长为方,点画比较淳厚,用笔稳健含蓄。

原碑立于陕西省麟游县博物馆。

唐贞观五年,唐太宗修复隋文帝的仁寿宫,将它改名为九成宫。

第二年,唐太宗到九成宫避暑的时候,在游览到宫中台观的时候,偶然发现有一个清泉在那里。

太宗帝欣喜若狂,随即下令让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而立一石碑。

这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碑文记载了醴泉是怎样来的。

二、《九成宫醴泉铭》的艺术特点分析(一)风格构成的承前启后《九成宫醴泉铭》在初唐时期是楷书史上一件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欧阳询《九成宫》原文及解读

欧阳询《九成宫》原文及解读

欧阳询《九成宫》原文及解读《唐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徽(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

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醴泉铭》的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

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

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及宫寺。

“九成”之意:“成”训“重”,“九”训“多”,“九成”形容多层,高峻。

“铭”,文体之一,多用韵语,如作山川、宫室、器物之铭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后是韵语铭文。

《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夏历四月,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正文」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②。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③,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④,此则隋之仁寿宫也⑤。

冠山抗殿6,绝壑为池7,跨水架楹(8),分岩耸阙(9),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10),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11),下临则峥嵘千仞(12),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13),以人从欲(14)良足深尤(15)。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教程及赏析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教程及赏析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教程及赏析《九成宫醴泉铭》笔法教程及赏析马忠金,又名中金,字润之,号草青堂主人.爱书法、好文学、喜艺术、攻篆刻。

常读书明志,品茶陶情,泼墨怡性。

作品散见报端,曾多次获得全国性书法大赛大奖~现为山东泰安书法家协会会员~一、欧阳询生平二、九成宫的艺术风格三、《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1)四、《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2)五、《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3)六、《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4)七、《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5)八、如何将欧字写活九、《九成宫》临习指导(樊建峰)十、《九成宫》临习指导十一、欧阳询楷书浅说一、欧阳询生平欧阳询,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生,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卒(公元557-641年),终年84岁。

复姓欧阳,名询,字信本。

据《唐书?欧阳询》记载,他是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欧阳询一生经历了3个朝代。

少年及青年时期生活在南朝陈。

他出身贵族,聪明敏悟,勤奋好学,读了不少书。

他的父亲在33岁时因犯谋反罪被杀,欧阳询由于得到父亲好友江总的保护才幸免一死。

江总字写得很好(是一位书法家。

在他的教育指导下,欧阳询受到了良好的书法熏陶。

他天资聪颖,加上刻苦好学,当了掌管宗庙礼仪等事务的“太常博士”。

以后,他与后来成为唐朝开国皇帝的李渊交往密切。

李渊建唐时,欧阳询已年逾60,他深受李渊、李世民(即唐高祖、唐太宗)的器重,曾作过修改政令的“给事中”、掌握时辰的“率更令”和专门修编文章的“弘文馆学士”等官职。

作为—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主持编纂了长达100卷的著名类书——(艺文类聚),同时他还足唐朝初期著名的碑文撰写大家。

他的楷书,博采南北朝宏碑巨制(兼有铭石之书与魏晋尺牍真迹之长,刚健险劲,法度森严,在书法史上,他的影响之大,除二王、颜真卿之外,很少有人可与比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所见到的欧阳询楷书(主要是碑刻)字迹,大约有十几种。

但其中确定为欧阳询真迹的,只有4种,其余10多种,根据有关专家考证,均为后人伪刻。

九成宫释义2

九成宫释义2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加标点译文九成宫醴泉铭(原文)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chì]撰zhuàn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

冠guān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jiāo g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儌jiǎo ,皆献琛chēn奉贽zhì,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kuàng毕臻zhēn,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栉zhì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yáo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pián zhī,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yuán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于是斫zhuï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qì其颓坏,杂丹墀chí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jiǎn],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zhǎo,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

九成宫醴泉铭内容

九成宫醴泉铭内容

九成宫醴泉铭内容九成宫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西元1767年),为漳浦县的一处历史文化古迹,也是吴越融合的象征。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

九成宫的水源来自于泉泉湖,周边有着山石、森林、水景,风景秀丽,可以说是一座美丽的水乡宫乡。

九成宫中心有一个大型的广场,中央有一座石柱,石柱上镌刻有“九成醴泉”六个大字,标志着九成宫建成250多年来,为游客服务。

九成宫还有一处古迹“九成醴泉铭”,即“九成宫醴泉”。

九成醴泉铭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西元1891年),是当时漳浦县县长朱革元招商兴业,提倡文明,对民生作出的贡献。

九成宫醴泉铭内容主要是写以下话语:“醴泉之水,俗称‘九成宫,漳州县县长朱革元,文明招商,泉泉湖醴,民生奔雷,一日无穷光辉庆”这是朱革元为九成宫醴泉的祝福,表达他的兴业招商的愿望,为九成宫带来繁荣昌盛。

九成宫醴泉对漳浦县的经济和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为当地经济和民生发展提供了经济便利和技术支持。

九成宫醴泉沿着漳河流域,修缮了大量渠道和水利枢纽,改善了水文状况,造福当地的耕种生活。

九成宫醴泉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至清末,九成宫醴泉有着两个大型水库,渠道有着三六十五座。

九成宫醴泉的建造,使当地市民受益颇多,也为漳州县带来了经济和发展的机遇。

它是漳州县最古老又最美丽的古迹之一,也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一处遗产。

至今,九成宫一路走来,历经百年变迁,仍然有着相当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成为游客来此参观的地方。

今天它仍然吸引着大批的游客,成为漳州的著名旅游景点,也是福建省的一处省级古迹。

《九成宫醴泉铭》的历史价值及其文化意义,会使漳浦县的历史文化与众不同,让这里的游客受益匪浅。

九成宫不仅仅是古迹,它更是一段悠久历史,是一个让人们想起九成宫历史文化的地方。

九成宫历史悠久,其文化底蕴深厚,也正是朱革元招商兴业的努力成果,也让九成宫在古今中外享有盛名。

欧阳询《九成宫》九个字的写法

欧阳询《九成宫》九个字的写法

欧阳询《九成宫》九个字的写法一、玉字,独体字。

玉字,起笔上短横。

入笔斜蹲,翻腕右行。

收笔微挑右下蹲笔。

蹲而划内回带写下横。

下横与上横运笔相同,不再重述。

中横后写中竖。

中竖上横划内入笔,入笔斜蹲,翻腕压腕下行。

此竖虽短,挺拔为要,压腕而行,可得其效。

竖后写提。

入笔斜蹲,然后翻腕右上提笔。

此提左展右缺,以点补之,维系平衡。

点为侧点,蹲而下提可也。

一个玉字,字虽简单。

然则结体均衡,血肉均称。

虽无婷婷玉立之姿,却具敦厚温良之态。

无哗众之表,有质朴之质。

斯乃真玉也。

二、泰字,春字头中宽结构。

春字头之三横,各有不同。

一是长短不同。

而是起笔不同。

上横入笔转腕,不顿笔。

中横入笔稍稍顿,翻腕右行。

下横入笔顿笔,顿笔比中横稍重,然后翻腕右行。

三横之走势,收笔相同。

三横渐次增长。

由上及下成梯行排列。

临写时当注意三横之排列。

横后写长撇。

长撇入笔斜蹲,然后翻腕,转腕左下送出。

写此撇要注意笔的走势。

上部稍竖一些,下部曲度稍大一些。

此撇之势,全在手腕之转动的边划。

上部转动幅度较小,下部转动幅度稍大。

上缓下急。

得此要领,便得此划之机枢也。

捺之起笔于下横之上,入笔后右侧腕压腕下行笔。

边行边压笔,渐次加力,渐行渐重。

最后蹲而平收。

泰下之水,先写竖勾,入笔斜顿,然后翻腕压腕下行。

勾为弹勾,先左下顿笔,然后提笔折回,最后跪笔弹锋可也。

左右四点,左上为侧点,点而虚笔左下带出,写下点,下点为提点,蹲而翻腕微提。

右之两点,上点与左上点相同,下点为侧点而稍重。

蹲而下提收结字。

泰字,三横取斜势,斜以取势,不变之机。

一撇一捺,左展右拓,形成中宽之势,舒展大度,方见凛凛之雄风。

下水四点布均匀,中竖勾劲拔有力,自有擎天之势。

整个泰字,舒展雄壮,以稳见长,极具山安之气势。

三、何字,左一右二结构。

左面单人旁,起笔上撇,入笔平蹲,然后翻腕转腕左下送出。

撇出锋后虚笔左上挑起,空中转腕,由上而下顺势起笔写竖。

竖入笔侧蹲,蹲而翻腕压腕下行。

收笔时稍顿笔,而后划内回带。

《九成宫醴泉铭》之浅析

《九成宫醴泉铭》之浅析

(二) 笔画转折方多圆少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中,比划转折处的特点是“方多圆少,”给人以挺拔秀丽,刚健有力的感觉。
(三) 竖弯钩保持隶书笔意
《九成宫醴泉铭》中字的竖弯钩收笔部分,稍按之后笔毛便往右并逐渐向上提笔收锋,保持了隶书的笔意,这也是欧阳询楷书方面用笔较为特殊的地方。
总之,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在书写用笔,尤其在运笔方面,总的速度较慢。行笔稳健,不突然行笔变细,也不迅速划过。这对于初学者来讲,容易控制便于掌握,这是欧体楷书优于其他诸开书的地方。
“九成”之意:“成”训“重”,“九”训“多”,“九成”形容多层,高峻。“铭”,文体之一,多用韵语,如作山川、宫室、器物之铭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后是韵语铭文。《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夏历四月,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
(一)“贞观之治”,《九成宫醴泉铭》应运而生
1.《九成宫醴泉铭》的来历
(1) 唐太宗时期,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谏议大夫魏征力劝唐太宗要以隋灭亡为借鉴,建议皇帝要居安思危,勤政爱民,自躬节俭。唐太宗也十分注意倾听魏征的进谏。为了唐太宗的安康,众臣启奏修建一座为皇上疗养的离宫。唐太宗出于爱惜人力、财力,拒绝了众官建议,而是下旨将隋代旧宫仁寿宫重新装修后做避暑之用,并未大兴木土。仁寿宫位于陕西麟游县,建有九宫,遂改名为九成宫。
(5)、轻与重
轻与重是指书写时因用笔力量轻重不同,而出现的笔画粗细变化,按笔力量小为轻,笔画细,按笔力量大为重,笔画粗,有时用于起笔,有时用于行笔和收笔,只要较好地掌握了用笔的轻与重,就能把握笔画的粗细变化,写出或轻灵秀丽,或沉着、厚重的笔画。

九成宫醴泉铭简体中文原版文字及释文

九成宫醴泉铭简体中文原版文字及释文

九成宫醴泉铭简体中文原版文字及释文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释文《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楷书。

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六字。

原碑石在陕西麟游九成宫,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碑高2.7米,厚0.27 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共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九字。

今石尚存,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

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陕西省麟游县在西安西北160公里处,隋朝在这里修建了避暑离宫仁寿宫,唐朝改建为九成宫。

当时长安城水源困乏,宫中用水全靠从河道里“以轮汲水上山”。

公元632年,李世民在九成宫四城之阴散步时,发现有一块地皮比较湿润,用杖疏导便有水流出。

于是掘地成井,命名为“醴泉”,意思是水跟美酒一样香甜。

大家极为高兴,认为是祥瑞之兆。

于是由魏征撰写铭文,欧阳询执笔写字,匠工刻于石上。

魏征铭文记述了九成宫建筑的宏伟,唐太宗功业的伟大,醴泉发现的经过,以及它象征祥瑞的意义。

特别的是, 铭文后半部,它是魏征发挥的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至今犹有借鉴价值。

“黄屋非贵,天下为忧”,“居高思坠,持满戒溢”的名句就出于此碑。

马来西亚独中联合论坛 r P3^ R;^ X2`0U 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人,曾任太子率更令,人称“欧阳率更”,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

其书宗法王右军而自成一家,称为“欧体”。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传世碑刻中最负盛名的一件作品,也是历代楷书临习的经典范本之一。

《九成宫醴泉铭》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

用笔方整,紧凑,平稳而险绝。

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九成宫醴泉铭》用笔慎重、严谨,没有过分的表现,被视为“楷书法的极则”,也就是说是楷书研究的出发点、终点站,是历代学书者的楷模。

九成宫醴泉铭01

九成宫醴泉铭01
采用“察、写、比、改”四步临帖法临帖,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书法,九要遵成循宫“醴取泉法乎铭上0”1 的原则。所
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 其下。” 意思是一个人制定了高目标,最后 仍然有可能只达到中等水平,而如果制定了 一个中等的目标,最后有可能只能达到低等 水平
学习书法,“取法乎上”也是一条金科玉律。 因为唐楷代表书法的最高法度,于是,古人 学“唐楷”就是“上”。学“欧楷”,就要 学欧楷的祖宗——欧阳询
度是密不可分的,谁能认真临帖,谁能坚持 临帖,谁就进步得快,功底也就越扎实。
九成宫醴泉铭01
但是,真正的认真临帖,坚持临帖,又是一 件非常艰辛和困难的事情。我们不少同志, 虽然字帖摆在眼前,但就是不肯抬头去看一 看,偶尔抬头也是看上一眼,然后就凭着模 模糊糊的记忆和感觉,不顾一切的练下去, 看来像是练习,实则是在一遍遍的重复自己 的错误习惯。
元代大书法九家赵成孟宫頫醴说泉,“铭昔0人1 得古刻数行,
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意思是,以前的那 些书家,得到了古代书法碑刻,仅仅几行字, 虽然字数很少,但因为他们专心的、认真的、 反复的去临摹,最终获得了成功而名扬天下
这说明,临帖不在其多,而在其深。能把几 个字写好,写明白,写彻底,才是学术的关 键,最终做到举一反三,举一反百。这就是 学习书法的专和深。“专”与“深”,这两 个字是书法临帖的核心和永恒不变的法理。
九成宫醴泉铭01
九成宫醴泉铭01
開 學 大 吉
九成宫醴泉铭01
大凡人间的技艺,都是要经过学习才可以获 得的,书法也是如此。更确切地说,书法是 学出来的,不是练出来,更不是创出来的。
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说,“盖有学而不能, 未有不学而能者也。”
学习书法,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临帖。 我们学书法进步的快与慢,和临帖的用功程

程一墨九成宫醴泉铭逐字讲解

程一墨九成宫醴泉铭逐字讲解

《程一墨九成宫醴泉铭逐字讲解》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一起学习书法,讲讲程一墨老师对《九成宫醴泉铭》的逐字讲解。

《九成宫醴泉铭》这几个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难呀?别担心,咱们慢慢学。

先来说说这个“九”字。

程一墨老师说,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笔画的轻重。

就像我们走路,有时候要轻轻地走,有时候要重重地踩。

这个“九”字的撇画要写得舒展,像一只长长的手臂伸出去。

再看看“成”字。

它的笔画可多啦,但是别害怕。

老师告诉我们,写的时候要把每个笔画安排好,就像小朋友们排座位一样,不能乱。

那横画要平稳,就像走在平路上一样。

“宫”字呢,宝盖头要写得宽宽的,能给下面的部分遮风挡雨。

里面的笔画要紧凑,不能太松散,不然就不好看啦。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一开始写“宫”字总是写不好,后来听了程一墨老师的讲解,认真练习,终于写出了漂亮的“宫”字,可高兴啦!小朋友们,咱们继续跟着程一墨老师学习,一定会写出好看的字哟!《程一墨九成宫醴泉铭逐字讲解》小朋友们,咱们又来学习书法知识啦!今天还是程一墨老师对《九成宫醴泉铭》的逐字讲解哟。

咱们先瞧瞧“醴”这个字。

哎呀,是不是有点复杂?不过没关系,程一墨老师有办法让我们明白。

老师说,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左右部分的搭配,就像好朋友手拉手,要靠得近一点。

“泉”字呢,上面的白字要写得小巧一点,下面的水字就像真的水流一样,笔画要流畅。

“铭”字也不简单哟。

左边的金字旁要写得挺直,右边的名字要注意笔画的顺序。

我记得有一次,我自己写“铭”字总是写不好,心里可着急啦。

后来我想起程一墨老师讲的方法,静下心来慢慢写,终于有了进步。

小朋友们,只要我们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多多练习,一定能写好这些字的!《程一墨九成宫醴泉铭逐字讲解》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继续跟着程一墨老师学习《九成宫醴泉铭》的字。

“醴泉”这两个字呀,看起来有点难,但是程一墨老师一讲就变得简单多啦。

老师说写“醴”字的时候,那笔画就像小火车在轨道上跑,要有秩序。

而且要注意每个部分的比例,不能一个大一个小。

书法笔画不扎实的原因

书法笔画不扎实的原因

书法笔画不扎实的原因
书法笔画不扎实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笔画基本关没有通过。

横不成横,竖不直竖,撇不舒展,捺不到
位,点化写作不精准,导致控笔能力也存在问题。

2.字跟不稳,支点不正。

本身结字没有掌握到位,汉字重心没有放
在准确的位置上,单个汉字就是个病态,多了以后就成这种歪歪扭扭的形态了。

3.篇幅布局不恰当。

中轴线把握不到位,整个字的重心乱跳,根本
不在同一个标准中轴线上。

4.练习不够。

初学者要加强练习,控制好笔墨的速度。

九成宫和《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和《九成宫醴泉铭》

作者: 樊广平
出版物刊名: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81-84页
主题词: 九成宫;隋文帝;李世民;《资治通鉴》;欧阳询;拓本;书法艺术;醴泉;杨坚;酸泉
摘要: 九成宫作为隋唐皇帝离宫,由于欧阳询所书《九成宫醴泉铭》楷体而驰名天下,欧阳询也因其书作《九成醴泉铭》而流芳千古.九成宫和《九成宫醴泉铭》无论是对中国历史还是书法艺术,都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那么,九成宫何年何朝所建?魏征又是在怎样的情形下撰写了《九成宫醴泉铭》铭文?欧阳询书作《九成宫醴泉铭》流传至今,又以体种拓本为好?本文试图就此诸问题,提供一粗浅的线索,以飨读者.。

十渐不克终疏译文

十渐不克终疏译文

⼗渐不克终疏译⽂贞观⼗三年(639)骄阳似⽕,天⼤旱,太宗在九成宫召集近⾂议事,魏徵以:祸福⽆门,唯⼈召之,⼈⽆衅焉,妖不妄作”为因,向李世民指出,贞观初,仁义之道,守⽽不失,俭约朴素,始终弗渝,德⾳在⽿,不敢忘也。

近年以来,寝不克终,尤其滥⽤民⼒,滥派徭役。

他还犯颜极谏李世民所谓“百姓⽆事,就骄奢腐化,加重徭役,就好使⽤”的错误主张,指出:“从古到今没有因民安⽽易失国”的道理,上了《⼗渐疏》。

李世民见疏既赏识⼜叹息,遂将疏列于屏障,朝⼣读之,引以为戒。

《⼗渐疏》译⽂:我在陛下⾝边做事已经⼗多年了,陛下⼜曾答应过我,要永远守着仁义之道,始终保待俭约朴素的作风。

陛下说过的话⾄今还在我⽿边回响,但是近⼏年来,陛下却渐渐有点有始⽆终的样⼦。

现在谨向陛下分条陈述,希望有所帮助。

贞观之初,陛下不烦扰百姓,不追求物质享受,教化远及国外。

可是,现在却派使者到千⾥万⾥之外,搜寻良马、珍宝。

汉⽂帝谢绝千⾥马,晋武帝烧毁雉头裘的事,陛下是知道的。

陛下平时常说,要跟远古的尧舜相⽐,可是现在的所作所为,不要说尧舜,就连汉⽂帝、晋武帝也不如了。

这是陛下有始⽆终的苗头之⼀。

⼦贡向孔⼦请教管理百姓的道理。

孔⼦说:“得⼩⼼谨慎啊!那好像拿⼀根烂绳⼦去控制六匹马。

”⼦贡说:“何必那么害怕呢⼴孔⼦回答说:“不依着道理去领导他们,就会和我们为敌,怎么能不怕呢?”贞观初年,陛下尽⼼竭⼒,爱护百姓,像对待⼉⼦⼀样地给他们温暖,不随便兴动⼟⽊,现在却奢侈放纵了,很想动⽤民⼒,还说什么“百姓⽆事,容易骄情,让他们多服些劳役才肯听使唤”。

⾃古以来,没有因为百姓安乐⽽导致国家败亡的。

哪有恐怕百姓骄惰⽽让他们去服劳役的事呢?这是陛下有始⽆终的苗头之⼆。

贞观初年,陛下对⾃⼰要求苛刻,为的是利国利民。

近来却放纵嗜欲,⼤规模地劳役百姓。

虽然体恤百姓的话还挂在嘴边,但⼼⾥想的却是⾃⾝享乐。

陛下在恣意营建的时候,总是⾃我辩护说:“不这样做,对我不⽅便啊!”在君⾂之间,谁⼜能和陛下去争论呢?这是陛下有始⽆终的苗头之三。

《九成宫》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九成宫》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九成宫》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九成宫》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九成宫》作品介绍《九成宫》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7卷第17首。

《九成宫》原文九成宫作者:唐·杜甫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

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纷披长松倒,揭山蘖怪石走。

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

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

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九成宫》注释张远注:此途中所见,记事之作,下首同。

《唐书》:九成宫在凤翔麟游县西五里,本隋仁寿官。

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焉。

宫周垣千八百步,并置禁苑及府库官寺等,太宗、高宗尝临幸。

《旧书》:九成宫总监一人,副监一人,丞簿录事各一人。

魏征《九成宫醴泉铭序》:“九成宫,隋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遰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

珠璧交映,金碧相辉,照灼云霞,蔽亏日用。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苍山入百里①,崖断如杵臼②。

曾宫凭风回③,岌嶪土襄口④。

(从九成宫叙起。

山高官敞,此遥望之势。

)①谢朓诗:“眇眇苍山色。

”②《芜城赋》:“萃若断崖。

”《水经注》:“犹传杵臼之迹。

”杨敬之《华山赋》:“坳者似池,洼者似臼。

”③相如《哀二世赋》:“坌入层宫之嵯峨。

”谷口回风,见其可以避暑。

④《西京赋》:“状崔峨以岌嶪。

”岌嶪,高峻貌。

《风赋》:“风起于地,浸淫于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

”注:“土囊,谷口也。

”立神扶栋梁①,凿翠开户牖②。

其阳产灵芝③,其阴宿牛斗④。

纷披长松倒⑤,揭■怪石走⑥。

哀猿啼一声⑦,客泪迸林薮⑧。

(此记故宫景物。

上四言殿宇轩豁,下四言古迹苍凉。

)①《鲁灵光殿赋》:“神灵扶其栋宇。

”②《老子》:“凿室以为户牖。

”③《西都赋》:“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其阴则冠以九嵕,陪以甘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九成宫》,十之有九不成功的原因
作者 施兴国
有人概括说:“学《九成宫》,十个有九个不成功”。说明欧字难学,成功率很低。究其原因,本人归纳为以下几条:
1、《九成宫》中字的短横皆左低右高,倾斜角较大,就是长横,右端也略有上抬;垂露竖不直,多有弯弧。如果按横平(水平)竖直的原则学欧,根本就写不像。“横平竖直”是对小学生或从零开始的菜鸟讲的。而写《九成宫》,横平则死,竖直则僵(悬针竖除外)。
4、接笔以虚为主,实接不多。(见楷书入门9 楷书笔画接笔规律(附示范视频))这是很多学欧朋友没有悟出的重要规律。如实接太多,字必闷塞,缺少空灵,无法产生美感。如单人旁里撇和竖的接笔,卧人头里撇和横的接笔以及卜字旁里竖和反捺的接笔等等,都要用搭尖法(即下一笔起笔露出的笔锋与上笔边缘搭尖),这样写出的字就有空灵的感觉。如全用实接(即下一笔起笔全部隐没在上笔腹中),写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
Hale Waihona Puke 3、合体字中也有主笔。但很多人写左右或左中右结构的合体字时想当然的用“对称原则”处理,左右偏旁各占格子的一半,左中右结构三偏旁各占三分之一,结果是有主笔的偏旁写得很拘谨、压抑,主笔无法伸展,没有主笔的偏旁写得松散或紧凑而浪费空间。实际上,大部分字都不是左右均等的,多数字左窄右宽,只有小部分字左右均等或左宽右窄。
5、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选帖、选笔、选墨、选纸不当诸因素,也是很难学好欧字的重要原因。
2、《九成宫》中绝大多数字主笔特别突出,收放对比强烈。如含有“斜钩、竖弯钩、斜捺、平捺”等主笔的字就是这样,要想学到“神”,在空间的布局上就要按主笔优先原则写——从笔收敛紧凑,主笔舒展洒脱。如“光”字(见下图1)上部的中竖点,不能写在中间,要偏左,左右两点跟着往左让,横不能写成水平的长横,应写成左低右昂的短横,之所以这样写,都是为了让出更多的空间以突出主笔竖弯钩。但我发现不少朋友写这类字时都是以中线为对称写的,所以不能突出主笔,要么就是左部空间浪费,右部出格占用下一字的空间,字的神彩写不出来,相反只能写成形呆神滞的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