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合集下载

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范例6篇

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范例6篇

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范例6篇少年强则中国强。

不知为何,今天读书时竟翻到昔日从未品读过的文章----《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被列强瓜分的惨景,国家命运岌岌可危。

作者在文中揭露了当时当权者的昏庸,歌颂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想,激励青年奋发图强!中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

可谁曾想过,如此辉煌的中国也有一段屈辱的历史。

清晚期,由于统治者的`昏庸,中国被西方列强所瓜分。

“万园之园”圆明园一夕之间被毁于一旦,抗战时期,“南京大屠杀”,无数国人的鲜血染红江河!这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因为,它在时刻鞭策着我们要奋发图强!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再到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的交会对接等等,这一切无一不标志着我们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富强!我们这些在和平幸福年代生活的中学生,因为没有经历过硝烟而不把战争放在眼里,这段屈辱的历史也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脑海!就算我们学过历史,知道这些,可是却没有一个人为了长大后建设祖国而去认真学习。

我们学习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但是它潜在的意义是去建设祖国!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我们要为了“中华之富强而读书”!现在的我们还小,没有办法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做好平日里的每一件事就是在为了将来建设祖国而去奠定基础!认真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写好笔端的每一个字迹,这些就是小事,但你平日是否去注意到了这些?作业总是不去认真写,字迹也不去注意,这样的我们还如何谈“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所以从现在起,让我们去认真做好一件事吧!只有认真做好一件事,才能认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我们的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与地球”!昔日的中国由老一辈人建设,而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篇2今天老师领着我们读了好几遍《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其中有几句话我印象最深:“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些句子真是太美了!我明白了:我们少年是小老虎、朝气蓬勃、应当有勇于改革的精神、发奋图强,长大了好报效祖国和人民。

《少年中国说》观后感600字范文集锦5篇

《少年中国说》观后感600字范文集锦5篇

《少年中国说》观后感600字范文集锦5篇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少年中国说》观后感600字范文集锦5篇,方便大家学习。

《少年中国说》观后感600字范文集锦5篇1看完《少年中国说》这个视频后,我心中波澜万丈。

辛亥博物馆是一个记录历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博物馆,而今日我有幸领悟了到了它的魅力。

辛亥博物馆历史悠久,保存了许多英雄的事迹。

梁启超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伟大的英雄,在那个黑暗的时代,他毅然挺身而出,发出了“少年强则国强”的呐喊,振臂一挥,带领无数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革命先烈们是多么勇敢呀!武昌起义之时,熊秉坤勇士率领工八营士兵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

因为有无数像他们这样的英雄舍生取义,才有新中国的成立。

如今在这个特殊时期,也涌现了许多抗疫英雄,钟南山爷爷、李兰娟奶奶、李文亮叔叔、夏思思阿姨……正是有了他们在黑暗中的奋勇前行,我们才能健康地宅着,专心地上网课。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发奋学习,不负革命先烈们对我们的期望,不辜负抗疫英雄的付出。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儿女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发扬革命先驱们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为国家奉献的每一步,立志成才,以后的世界就由我们来守护。

《少年中国说》观后感600字范文集锦5篇2近日,我读了梁启超的文章《少年中国说》,对梁启超先生萌发出一种崇敬之意,遂也了解了一下梁启超先生的生平,收获颇多。

梁启超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

这种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少年中国说读后感1通过学习少年中国说后,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有了许多感想。

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梁启超在清政府败落时写下的,当时的中国败落无能,没有强大的力量,外国人攻击我们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东亚病夫”,“老大帝国”。

梁启超思想主义为依据,我看到这篇文章,霎时,心中波涛汹涌,愤愤不平。

文中,梁启超以奔放的热切心情,大声呼吁,激励中国少年奋发图强,保卫祖国,守护家园。

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整篇文章都富有极大的感染力。

文章使我们震撼,也使我们去深深思考,中国过去为什么会落后?为什么没有人去反抗?为什么会被欺负,会被侮辱?不就是因为没有人才吗?没有先进的技术,中国就不会发展,只会永远的落后。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新一代,我们有责任让祖国变得富强起来,所以,作为中华儿女,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只要有文化,我们强大了,祖国就能强大。

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就,那中国就不会受他国的'欺负了,最后只想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骄傲,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加油中国,加油少年。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2这是一本唤醒沉睡国人、扭转时代风气的好书,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

这正是我们青少年提高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也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求。

读《少年中国说》一书,我的感受是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愚昧变文明,落后变先进,弱小变强大。

历史在前进,变是必然性。

我们要处变不惊,将事物的变化加以充分考虑,适应千变万化的事态发展。

回归到学业上,接下来我将拼搏一年,迎接人生的第一场重要考试——中考。

我知道要完成这个目标,走进心仪的高中,需要我付出更多的努力。

“凡办事必有阻力。

”梁启超先生所言的“办事”,是“戊戌变法”,而我的“办事”是中考。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信任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少年中国说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少年中国说读后感1近期,我们学了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学完之后,我深思了很久,心里久久不能安静。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一句句兴奋人心的呐喊,深深的刺进每一个青少年的骨子里,当然我也不例外。

从前,旧中国是那么弱小,根本无法反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特殊是在清朝末年,中国内忧外患,中国的国门被撞开了。

外国侵略者讽刺我们中国为“老大帝国、东亚病夫”,这是多么屈辱的名字啊!这时,梁启超站了出来。

他代表我们全中国人的心声,生气的加以反对。

梁启超以奔放的热忱,大声高呼,激励青少年奋勉图强,救国家民族为水火之中。

整篇文章读来,荡气回肠,富有极大的鼓舞性和感染力。

学了《少年中国说》之后,我有了很大的启发。

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但是,有人会这样想:反正我现在还小,学习不好也没关系。

我想对有这样想法的人提出抗议,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小做起。

所以,我下定决心,肯定要好好学习,不铺张学习的大好时间。

早上起来晨读,每天坚持阅读、练字,做一个勤学好问的优秀同学,长大以后报效祖国母亲。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将来的盼望,让我们一起加油吧!少年中国说读后感2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读完这篇由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我感到了一种强大的力气正在驱使着我,让我心胸澎湃,斗志昂扬。

是啊,在梁启超激扬潇洒的文字中,布满了霸气、布满了盼望。

《少年中国说》是以我们少年为核心写的,把我们当成祖国的盼望。

人们都说:少年将是盼望的种子,肯定要让他们好好地报效祖国。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三篇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三篇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三篇有中国少年,所以有少年中国。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那个少年中国,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

下面是为您收集的少年中国说读后感,欢迎阅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我已看过多次,每多看一次就多几分感触!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用心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梁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一个“少年中国”的少年,怎样做才不至愧对这光荣的称谓和这美好的时代呢?首先,少年要有理想,有知识。

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已经五千年了。

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应该为她光辉的史册添上灿烂的一页!我们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立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然,理想并不是说你想成功就会成功的,他要求你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巨大的代价。

实现理想需要力量,力量知识,我们要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就要有文化。

今天的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将是明天实现理想的基础。

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从一加一学起,孜孜不倦、勤勤恳恳,而且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

这样,知识才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扎下根,成为我们自己的财富。

少年还要有进取心和创造力。

少年的精力是旺盛的,他是初升的太阳,他是才华发源的长河,他是一团能燃烧世界也能燃烧自己的烈火!少年是与世界有缘份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总想凭自己的本事改造它们,有时对一切都感到不顺心,不满意,总想凭自己的意志使一切都顺从于自己。

虽然有些目空一切,然而,这正是少年所特有的性格争强好胜!他像是那目射神光、长啸生风的初下山的乳虎;又像是那奋鬣扬蹄、控制不住的新驹。

他是热情的化身,幻想的源泉,雄心壮志的出发点!在改革的年代,我们尤其要保持少年人特有的性格!古人云: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

是的,时间过得很快,就好像鸟飞一样,一去便无踪迹了。

所以,作为“少年中国”的少年,我们要珍惜光阴,加倍努力。

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少年中国说的读后感1刚放暑假时,妈妈推荐我读了一篇经典美文——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

文中的经典段落中国人都耳闻能详、朗朗上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被这句话深深震撼了。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用心呐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梁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

作为一个新中国的少年,怎样做才不至愧对这光荣的称谓和这美好的时代呢?首先,少年要有理想,有知识。

我们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立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然,理想并不是说你想成功就会成功的,他要求你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巨大的代价。

实现理想需要力量,力量来自知识,我们要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就要有文化。

今天的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将是明天实现理想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勤奋读书,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孜孜不倦、勤勤恳恳,而且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

这样,知识才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扎下根,成为我们自己的财富。

其次,少年要有强壮的体魄,有进取心和创造力。

我们需要在阳光下自由的奔跑,锻炼出强健的体魄。

中国独立在少年!我原本体弱多病,没有运动爱好。

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暑假里我为自己制定一个强身健体的计划,用几天时间学会骑单车,每天坚持和爸爸骑行六公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强壮了许多。

我还参加梧州军博园夏令营,经过五天四夜艰苦的军事化训练,让我们学会通过团队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我们团结合作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明白团队的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提升生活自立能力,承受挫折、战胜困难和环境适应能力。

读《少年中国说》有感

读《少年中国说》有感

读《少年中国说》有感(一)赵怡雯今天,我读了老师要求我们朗读的《少年中国说》,由此,我联想到了中菲的"南海仲裁案".这个事件很不公平,它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因此中国一直坚持不接受,不承认的态度。

但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我们在忍让,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读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的感悟很多。

是的,"少年强则国强".如今,中国能以这样的态度来维护自己,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的中国青少年让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我们是00后的青少年,是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

只要我们要认识自己的责任,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日后,祖国会因为我们而自豪。

读《少年中国说》有感(二)多次旅欧,深知途中之寂寞难耐,故行前随手捞起一书塞进囊中。

本想打发时间,无意中却应了 "开卷有益"那句古话,先是觉得难以释手,继而觉得难以释怀了。

书载近代启蒙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一文。

细读深思,肃然起敬。

启超先生先从痛批日本人称谓中国为"老大帝国"开篇,继而指明,日人无非是仰从欧西之人鼻息对中国虐称而已。

继此,启超先生大声疾呼:"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先生曰:"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

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

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

""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

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

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

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

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

"先生又曰 :"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

惟厌事也,故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

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有感优秀4篇

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有感优秀4篇

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有感优秀4篇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有感篇一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上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佳语。

我们广大青少年的现实生活中正是这样,流传着许多类似这样的话语。

国家实现伟大复兴需要少年的努力,而少年的努力就源源不断地来自于梦。

“梦”是什么?“梦”是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身和世界。

一个人只要有了梦,就可以为了梦去努力,为了梦去奋斗,为了梦去拼搏,可以说,梦是少年成功的动力,更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

还记得在小学四年级时,我学习了一篇关于周恩来总理的课文,记得周恩来总理的梦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有了这个梦,周总理就一直昼夜不停地奋力学习,经过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看了周总理的故事,我觉得我也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梦,旧中国的千百万革命先辈们为了让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们能有更好的条件去学习、去生活,就不惜自己的生命,在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如果我们没有梦,也不为了祖国的强盛去好好学习,那我们的祖国就会一步一步地落后,最终整个国家必将垮败,那些革命先辈们做出的努力也会永远地消失,不复存在。

自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去寻找我的梦。

地大天更大,我已经准备好了,我的梦你在哪?时间如流星般飞逝,我也在找着我自己的梦。

偶然间,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条公益广告:在一间寒酸的小木屋里,坐着十几个孩子。

其中一个小女孩,拿着铅笔,用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电视机前的我,嘴里好像还嘟囔着“我要读书……”!此情景,让谁不感动?让谁不心血沸腾?原来,在中国日益发达的今天,竟然还有人不能上学!我知道,祖国的强大不是我自己的强大,而是中国十五亿人民的强大!只有每一个老百姓都强大起来,中国才可以豪迈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怀着这个梦,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继续着我的奋斗生涯,更是为了美好的未来。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3篇)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3篇)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1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一本发人深省的著作,我在阅读后深有感触。

书中强调,在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下,只有年轻一代才能拯救中国。

尽管日本人称我们为“老大帝国”,但真正的中国应该是“少年中国”。

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成为了“老大帝国”,而玛志尼的勇敢使意大利成为欧洲的强国。

如此鲜明的对比,难道还不能说明中国是“老大帝国”吗?国家的年轻与否,与人民的心态息息相关。

正如梁启超所说,老年人往往喜欢回顾过去,而年轻人则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产生留恋之情,展望未来则充满希望。

留恋过去导致保守,向往未来激发进取。

保守使人陈旧,进取带来革新。

老年人因为忧虑而容易灰心丧气,年轻人因为享乐而充满生气。

灰心使人怯懦,生气则让人豪壮。

怯懦导致苟且偷生,豪壮则鼓励冒险。

苟且使社会走向衰亡,冒险则能创造新世界。

老年人厌世,年轻人积极进取。

厌世者认为天下无事可为,进取者觉得天下无不可为。

老年人如夕阳西下,年轻人如旭日东升。

老年人如瘦弱的老牛,年轻人如初生的虎犊。

老年人如静坐的僧侣,年轻人如奔放的侠客。

老年人如吸食鸦片者,年轻人如饮烈酒者。

老年人如坠落的陨石,年轻人如海洋中不断成长的珊瑚岛。

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的金字塔,年轻人如不断延伸的西伯利亚铁路。

老年人如秋后的柳树,年轻人如春前的青草。

老年人如已成大泽的死海,年轻人如涓涓细流的长江源头。

这些比喻生动地展示了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不同特点。

国家的兴衰,全在人民的心态。

心态老化则国家老化,心态年轻则国家年轻。

梁启超说:“若全国的年轻人都能真正成为年轻人,中国必将是未来之国,其进步无法估量;若全国的年轻人也成为‘老大’,中国将是过去之国,其灭亡指日可待。

”的确,中国要成为“少年中国”,责任在我们年轻一代肩上。

只有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才能实现“少年中国”的未来。

然而,当代的年轻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责任。

我自己也是如此。

在课堂上,我没有积极发言,作业也没有尽力完成,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读书量远未达标……有时我在街上看到叼着香烟的少年,网吧里流连忘返的学生也不少,满嘴粗话的学生更多……作为90后,真正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这样下去,中国难道不会再次成为“老大帝国”?但是,如果我能认真学习,多读书,严格要求自己,上课积极发言,投入更多感情读书,深入理解课文……如果我们班的同学能更多关心集体,友好相处,认真听课,遵守纪律……如果中国的少年们能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多为他人着想……每一个中国少年都努力一点,中国就不会再次成为“老大帝国”。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精选18篇)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精选18篇)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精选18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少年中国说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篇1近日,我读了梁启超的文章《少年中国说》,对梁启超先生萌发出一种崇敬之意,遂也了解了一下梁启超先生的生平,收获颇多。

梁启超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

这种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

梁启超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少年中国说》就是其中出色的一篇。

文章的主旨是,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梁启超把古老封建的中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看了忍不住咬牙切齿,他把中国之所以被外国人称为“老大者”,是由于“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然后又深刻地描绘了那些“老朽之人”丑陋自私的嘴脸,他们只管守着自己的利益度过自己的一生,而完全不理人民的生死,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极其大胆的。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鲜明的特点就是它强烈的批判性。

文章中多处体现出作者的先进思想,例如文中“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

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这一段阐述了国家的概念,在当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封建统治帝国无疑是当头一棒。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民来说是对民主概念的启蒙教育,它大大地激发了群众敢于斗争,敢于追求自己权益的思想。

中国少年说读后感

中国少年说读后感

中国少年说读后感中国少年说读后感(一)近日,我读了梁启超的文章《少年中国说》,对梁启超先生萌发出一种崇敬之意,遂也了解了一下梁启超先生的生平,收获颇多。

梁启超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着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

这种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

梁启超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少年中国说》就是其中出色的一篇。

文章的主旨是,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梁启超把古老封建的中国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看了忍不住咬牙切齿,他把中国之所以被外国人称为“老大者”,是由于“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然后又深刻地描绘了那些“老朽之人”丑陋自私的嘴脸,他们只管守着自己的利益度过自己的一生,而完全不理人民的生死,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极其大胆的。

由此可见这篇文章鲜明的特点就是它强烈的批判性。

文章中多处体现出作者的先进思想,例如文中“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

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这一段阐述了国家的概念,在当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封建统治帝国无疑是当头一棒。

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民来说是对民主概念的启蒙教育,它大大地激发了群众敢于斗争,敢于追求自己权益的思想。

然后文章进一步把对象范围缩小为中国少年,他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一个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国家即为少年,少年中国需要的便是这样一种精神。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少年中国说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欣赏!少年中国说读后感范文中国,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可它也有令人屈辱的历史。

举目回首,清朝的中国在外国侵略者的火枪下,任人宰割,从1842年的《南京条约》到1895年的《马关条约》和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曾给中国带来多大的耻辱和灾难!割地、赔款,一次次的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当时的许多英雄人物,如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他们虽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力,壮志难酬啊。

面对当时的社会,他们无计可施,可就在这非常艰苦的环境下,八股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了,软弱的慈禧太后带着皇帝却逃到了西安!八股联军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当时的北京城笼罩着哭声、火光、和鲜血!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武昌起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的传播,人民开始对近代社会的探索,中国人民高举着自强的旗帜前进,但洋务运动并没有维持太久就破产了,百日维新虽然轰动一时,但也仅维持百日而已,辛亥革命的果实又被袁世凯所窃取,而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一次空前的解放,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少年奋起反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体会现在,中国的强大是任何人都不能阻止的。

因为我们有坚强的意志,这就是美国有飞机、大炮还依然被我们击败的原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人那些外国人刮目相看,我为祖国能拿到51枚金牌,21枚银牌和28枚的辉煌战绩而由衷的感到自豪!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独立则中国独立,少年自由则中国自由,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中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

洒脱的文字如泉涌般涌进我的心田,初读《少年中国说》,我便被它雄鹰之霸气似的魅力包裹起来,仿佛我也变成了欲展翅高飞的鹰。

少年的力量是强大的,他们拥有顶天立地之势,他们不畏豪强,护国边疆,若叱咤风云之武将,热情而不张狂,难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把少年比作乳虎和朝阳。

少年中国说大学读后感(6篇)

少年中国说大学读后感(6篇)

少年中国说大学读后感(6篇)少年中国说大学读后感【篇1】历史的长河滚滚,多少事物消逝在时间的浪花里,唯有东方的巨龙度过无数岁月仍屹立不倒,不是没有苦难,不是没有战火,而是无数的中国人用自己的血与泪让它从苦难中成长,从战火中重生。

从辛亥革命,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这是前辈们的努力付出。

而如今,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我们应该有新担当和新作为。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无数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勤奋苦读、上下求索,只为求得救国良方。

百年后的今天,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早已经改变,中国思考、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正跟随中国青年遍及全球的脚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掀起波澜。

但是,这不是放松之际,中国也还有着依旧艰巨的任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以更积极的姿态奋进与拼搏。

在这个激情迸发、创新发展的伟大时代,我们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勇于担当,在奋斗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绚丽人生,用生命去谱写中华伟大复兴的新篇章!今日我少年,活在未来,也为了未来而活。

明日我青年,活在当下,也为了当下而活。

少年中国说大学读后感【篇2】何为少年中国?一是少年中国,即中国为少年国,“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成立者。

”先生在这里提出了国体的概念。

他批判从古至今的中国国家体制没有成形,不能称为国家,只能说有朝廷。

这在当时不例外地成为了叛逆思想。

其中,先生为了更直观形象,举了“少年意大利”为例子,称其现为“壮年国”。

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对祖国的殷殷期盼。

少年少年,有活力、在成长、能变革、会创新,这样的国家绝不是一个谄外卖国、欺弱怕硬的“老大帝国”所能相比的。

二则谓中国少年。

未来,永远都是由源源不断的新力量去创造的。

兴国之责任,则全在中国之少年。

想当年,少年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赢得了赤壁大胜;少年霍去病,“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巩固了国土江山。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700字5篇

少年中国说读后感700字5篇

Not good at listening to different voices is the greatest negligence of manager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少年中国说读后感700字5篇少年中国说读后感700字(一)有中国少年,所以有少年中国。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那个少年中国,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

一个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国家即为少年,少年中国需要的便是这样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在每一个“新来而与世界为缘”的少年人的心中。

少年智则国智。

我们少年要做到智,首先就应该好好学习,积极上进了。

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学会多思考,多实践。

很多时候,简单的一件事,每个人都能够完成,而有些人完成了只是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做到了,另一些人,则会从这件事中学到些什么。

而这些人,便是少年中国所需要的少年,所需要的智。

一切智都体现在所作所为中。

少年富则中独立。

少年如何富足?让少年富足的有智,也有强。

少年强则国强。

强需要坚持,需要毅力。

有些挫折,有些艰难,要相信挺一挺,努力去战胜,便能飞越那重重叠叠的障碍。

强,也需要有实力。

这里的实力便又体现在智了。

当然,也不要忘记,自信是强的源泉,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甚至能够吓跑困难。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独立很容易,一些能够办的到的,能独立;一些渴望办到的,更要独立地去尝试。

多“独立”,发现独立并不难。

当能够正确完成每一件事的时候,少年便独立了。

国便独立了。

独立的实力,来自于尝试——而独立的这一天,一定不会让人等待很久。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独立便是自由的前提条件,独立了,再要自由,完成不困难,不过,自由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了走来这一步的每一步的不容易,保证那些精神依然永存心中。

管理好一个国家需要它们。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源源不断的进步,需要一颗上进心和不断的动力。

进步,让少年,让国家渐渐完善。

智、富、强、独立、自由都是进步不可缺的条件。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读后感
五四青年节。

有朋友问我。

你有偶像吗?这个,不好回答。

人家又追问。

那非得说一个呢?我想了想说:梁启超。

梁先生这个人值得钦佩的地方有两个。

第一。

梁先生的九个子女个个成名成家都有出息。

其中三院士、六专家,真真的满门俊彦也。

这不仅说明他治家有方。

而且说明所有跟他接触的人。

心灵都能被点亮了。

第二呢,就是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永远不固执己见。

见错就改。

想明白就行动。

一生不受什么师门派系既得利益的绑架。

今天,借此机会,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梁先生的生平事迹。

梁先生,字卓如、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省新会县人,人称梁新会。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是驰骋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生于虎啸风生、数千年未有之奇变的大时代。

自甲午败绩,改良派取代洋务派走上政治舞台起。

梁先生便作为维新派领袖及启蒙思想家,在长达20余年的政治生涯中,从公车上书到百日维新,从保皇派到革命派,从君主立宪到民主立宪,梁先生一直都走在时代的前列。

直到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一命呜呼之后,梁先生才打算退出政界,效孔丘。

一门心思地去从事教育事业。

没想到时局突变,张勋拥废帝溥仪复辟,先生便又毫不犹豫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他在反对复辟的通电中说:我,一介书生,手无寸铁,我今天所能做的,就是把的观点堂堂地亮出来。

我相信,凡是有一点人气的人,都会像我一样做。

至今读来,仍为之激动,令人荡气回肠。

我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梁文那种激情奔涌、笔所未到气已吞的凌厉气势了吧。

1894年,梁启超提倡变法,并于上海主撰《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

与谭嗣同等6人同参新政,因保守派所反对,变法失败,谭嗣同等被杀,梁启超逃亡日本。

中华民国成立后,梁启超返回中国,并参与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

晚年远离政治,专以著述讲学为务,又深研佛学。

1929年1月19日病逝。

综其一生,真可谓是悉于国耻世变中度过,蒿目忧心,不能自已。

故自少壮以迄于病死,始终以救国新民之责自任。

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信徒、助手,但他们还是分道扬镳了;梁启超与孙中山合作过,也对立过;他拥护过袁世凯,也反对过袁世凯。

对此,梁启超说:这决不是什么意气之争,或争权夺利的问题,而是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主张决定的。

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

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

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

中国古代的史官为了给后代留下信史而不惜杀头:梁启超毅然拒绝袁世凯的重金收买,而写出了揭露窃国大盗恢复封建帝制的《异哉国体问题》。

何其壮哉,何其勇哉,何其威哉。

真乃大丈夫也。

至于教育子女,梁先生亦有自己独到之处。

他虽然疲于政治、忙于学术,但仍时时关爱着自己的9个儿女。

长女梁思顺(令娴)是诗词研究专家。

长子梁思成是著名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

三子梁思忠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校官。

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学家。

四子梁思达是著名经济学研究。

三女梁思懿,从事社会活动。

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议。

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四女梁思宁,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际联络部副部长、顾问。

五子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三院士、六专家,真真的满门俊彦也。

他关心孩子的身体,关注他们的思想,留意他们的职业,更为他们筹划未来,奠定立身
之本。

他的治学观点时至今日仍具有发人深省的作用。

此处,我原文摘出。

供大家一起品味。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公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的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贡献。

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先生之话。

朴素无华,却句句为之良言。

我等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

也应当应用先生的这点精神。

踏踏实实做学问。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里还有几则关于梁先生的一些生平琐事,删选一二。

这里摘录出供大家一起欣赏品味。

在细节和日常生活中感悟梁先生的为人。

相传,1925年阴历七月初七,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请梁启超出席证婚。

梁启超反对他们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之间的恋情,也规劝过徐志摩;碍于徐志摩之父和胡适的情面,梁启超答应出席证婚。

但在婚礼上梁启超却对徐志摩、陆小曼用情不专厉声训斥,滔滔不绝,使满堂宾客瞠目结舌。

徐志摩不得不哀求:先生,给学生留点脸面吧。

梁先生之可爱,大抵如此。

真实,率真。

好玩又可爱。

并且,先生也很真诚和坦诚,更为宽容。

1926年3月8日,梁先生因尿血症入住协和医院。

经透视发现其右肾有一点黑,诊断为瘤。

手术后,经解剖右肾虽有一个樱桃大小的肿块,但不是恶性肿瘤,梁启超却依然尿血,且查不出病源,遂被复诊为无理由之出血症。

一时舆论哗然,矛头直指协和医院,嘲讽西医拿病人当实验品,或当标本看。

这便是轰动一时的梁启超被西医割错腰子案。

梁启超毅然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公开为协和医院辩护,并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

梁先生之胸襟。

由此可见一斑。

梁先生与其妻李惠仙一向敬爱有加,做了一辈子夫妻,只吵了一回架,梁启超却为此悔恨终生。

在李惠仙弥留之际,他对大女儿梁思顺剖白了自己的愧疚心情:顺儿啊,我总觉得你妈妈的那个怪病,是我们打那一回架打出来的,我实在哀痛至极始终不忍说,现在忍不住了,说出来想把自己的罪过减轻一点。

1924年9月13日,李惠仙因不治之症溘然而逝。

梁启超写下了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梁夫人文》。

文曰:我德有阙,君实匡之;我生多难,君扶将之;我有疑事,君榷君商;我有赏心,君写君藏;我有幽忧,君噢使康;我劳於外,君煦使忘;我唱君和,我揄君扬;今我失君,只影彷徨。

哀转久绝。

至今读来仍感人至深,念念不忘。

梁先生在文学方面更有作为。

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代表作《少年中国说》,针对中国现状,分析透彻,说理条理清楚,运用一连串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行文一泻千里,文章呈现出大气磅礴的风格。

故梁启超散文的影响极大,每一文出,则全国之身目为之一耸。

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它的出现为中国古典散文向现代散文尤其是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转化作了必要的准备。

最后,我想以一篇梁先生所写,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作为我的结束语。

《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
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妇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