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标“活动”栏目的教学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案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是关于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在新课标中,对《城市化》的第一个小知识点“城市化”有如下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课标分析: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学习四个内容,根据上面课标的要求,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对城市化有理性的概念及特点的认识,还要求学生在感性上去感知城市化。
同时,课标说明了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片对比及学生参与活动来让学生对城市化形成更深的认识。
【教科书分析】本次课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二是衡量城市化的标志;三是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四是城市化的影响。
重点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城市化的特点;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
难点是城市化特点的概括。
对于“城市化的影响”这一内容,只要求简单了解。
【学情分析】“城市化”研究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粗浅的、片面的,本节教学将以图片、讲解及分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理性、深入地了解城市化相关问题。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城市化。
【设计理念与思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
主要以讲解+小组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影像与教材的学习,能准确的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其衡量标志。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学习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3、理解城市化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展示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认识城市。
2、展示课本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化的定义。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下面就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知识和能力融合度不够:新课标要求将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融合到一起,但实际上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对地理能力的培养并不足够。
2.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地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但目前一些地理教材的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反映最新的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
3.缺乏实践性教学: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和实地考察的能力,然而现有的教学中缺乏相关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不足。
4.课堂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对策建议
1.强化地理能力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强调知识和能力的融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加强实践环节:在地理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如实地考察、地图绘制、实验操作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5.培养地理素养: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即了解地理知识、关注地理问题、热爱地球家园、维护地球环境、参与地理实践等。
三、结语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少,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就一定能够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各地的地理教师能够以此为借鉴,不断完善地理教学,培养更多懂地理、爱地理的学生。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复习提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
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
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案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案一、内容概述首先聚焦于地理核心概念与原理,我们将按照地理学科的逻辑体系和知识体系,深入浅出地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包括但不限于地球的构造、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人文地理现象的演变等核心内容。
其次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将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模拟实验、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地理技能的应用能力。
再次强调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渗透,我们将从地理学角度引导学生探讨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和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然后强调信息化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本教案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地图、遥感、GIS等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处理和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关注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我们将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以此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介绍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基础知识普及:高中地理教育是学生了解地球自然环境、人文现象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基础途径。
通过地理教育,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如地形、气候、生态系统、人口分布等,这对于他们认识世界、理解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思维能力培养: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
学习地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保意识提升:地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环境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增进全球视野:通过地理教育,学生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他们的全球意识。
地理新课标教学设计
地理新课标教学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地理新课标教学设计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环境与资源,并培养他们的地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发展,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具体明确了地理教学的目标、内容、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
下面将针对地理新课标进行一份教学设计,以供教师们参考借鉴。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其探索地球的欲望。
2.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地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和地域建设活动。
二、教学内容:1.物质地球与生命地球2.气候与气候带3.地形地貌与地球内部4.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5.人口与城市6.区域地理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
2.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等活动,深入了解地理知识。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互助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地理现象,提高课堂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主体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讨论、实验等多种形式教学。
3.拓展活动:组织实地考察、课外实践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
4.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脉络。
五、评价方式:1.笔试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评价: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参与度、表现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结合地理新课标教材进行教学。
2.多媒体设备:通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地理现象。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摘要: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比较注重实践和应用环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地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各种假期时间,创造各种条件,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创造性教学策略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学好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学科能力,必须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地理课堂活动教学,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和创设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新型教学形式。
一、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意义(一)落实新课改确立的新理念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等,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这些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能更好地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二)激发地理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接、广泛地接触纷繁复杂的地理环境,直接感知地理现象、地理事物。
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领域,会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比较稳定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例如,在城市中学进行的“学校附近某街道交叉路口交通流量的调查”活动,可以使学生对习以为常、天天熟视的交通问题引起注意,在完成实地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因果分析,可以让学生切身体验、正确把握影响城市交通的主要因素,在活动中认识地理学习的价值,提升地理学习兴趣,主动学习。
(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地理环境,培养学生从关注家乡开始,养成关注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的意识与思维习惯,亲临现场观察、了解地理环境中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及其在人类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直接感受并体验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不断积累和深化这种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近年来,我国正式实施了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被广泛称为“新课标”。
新课标的实施意味着高中地理教学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对地理教师和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地理教学内容过多、过难新课标下对地理教学内容的要求更加严格和全面,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
地理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地球、环境、人口等基础知识,还涉及到地理科学的新进展和新发现。
而且,新课标还强调了地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这些都使得地理课程的难度大大提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2.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经历脱节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往往以讲述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经历和体验。
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很难将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难以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3.地理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在一些学校和教师的地理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课外阅读等,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4.学生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由于地理学科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普遍对地理学科缺乏兴趣,觉得地理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不愿意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二、对策提出在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和难度虽然有所增加,但也需要地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进行合理控制。
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教学内容和难度进行有效的筛选和调整,避免内容过多、过难,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掌握地理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经历和感知的结合。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加学生亲近自然、感知地理的机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3.多元化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教学方法应该多元化,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探讨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全国范围内实行的一项教育改革,旨在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的综合素质提升。
在新课程标准下,地理学科依然是高中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相应的地理课程也有了新的要求和要点。
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一、课程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地理课程,高中生应该实现以下的目标:1、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合理运用;2、了解国内外地理领域热点和前沿;3、培养良好的地理观念和环保意识;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下,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应从古老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革命性学习方式。
对此,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机械制图:将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图示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详细地了解地理领域的内涵与外延。
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来实现课程的生动讲解和阐述,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实验与观察:利用地理科学的实验室或者野外实地考察,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操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4、讨论与思考:通过讨论、询问等方式,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开展思考,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提高其探究和创新能力。
三、教材与教学内容高中地理教材和教学内容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深刻领会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知识价值。
高中地理教材应具有以下的特点:1、具有时加官、理论实际相结合优势,让学生轻松掌握地理学科的知识。
2、把地理专业的前沿研究成果以普及化语言和内容的形式化呈现,让学生了解新领域的知识。
3、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从高原、沙漠、草地等自然环境出发,展开与中西方国家、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比较研究。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活动”栏目探究--以必修第一册为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活动”栏目探究--以必修第一册为例发布时间:2021-11-19T01:27:43.42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8期6月作者:陈雪东[导读] 新课标提倡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新教材提出把探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陈雪东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安流中学摘要:新课标提倡注重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新教材提出把探究性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活动”栏目成为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探讨了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活动”栏目的特征,并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现状为地理活动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活动高中地理2018年初,《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2019年秋季,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投人使用,引发了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对新教材的新一轮探究热潮,把握新教材特征是利用好新教材的关键一步。
教材中“活动”栏目的设计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个比较创新的栏目,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栏目以各种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现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它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材料来源,同时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之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文将以此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地理必修第一册》中“活动”栏目的特征。
一、必修第一册“活动”栏目特征分析1.数量充足,内容丰富必修第一册中的“活动”总数量为21个(如表1所示),每一章“活动”数量在3~4个,基本上每一节内容都设计有至少一个“活动”,有些章节里一节课中有两个活动,以此看来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的“活动”数量足够,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程理念,达到了“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的要求。
与此同时,新教材中数量充足、内容丰富“活动”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转变学习方式。
表1必修第一册“活动”数量统计章节活动题目活动数量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1.?开展简单的天文现象观测活动2.?分析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3.?通过地质年代表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4.?认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及其相互关系 ?4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5.?了解大气含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6.?绘制海陆间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7.?根据等压线确定风向和风速 ?3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8.?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9.?分析海水温度对游泳活动的影响10.?分析红海盐度高、波罗的海盐度低的原因 ?3第四章《地貌》 11.?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12.?认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的风沙地貌13.?观察家乡的地貌 ?3第五章《植被与土壤》 14.?通过调查,了解校园树木与环境的关系15.?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16.?观察家乡的土壤17.?解释常见的土壤现象 ?4第六章《自然灾害》 18.?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与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19.?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20.?认识地震专业救援队21.?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判断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影响 ?4??2.标题新颖,设计科学新版教材与老版本相比,其中一个不同点就是新教材的“活动”新增了标题,每个标题不但新颖有吸引力,而且有明显的行为动词,采用的是“行为动词+学习内容”的格式,比如“分析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了解大气含量减少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应对策略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应对策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正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可以通过组织地理实地考察、开展地理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地理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教学。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个人独立思考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采用一些个性化评价方式,如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等,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地理学科强调实践性,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观察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提出问题、发展观点、进行创设。
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进行自我反思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讨会等方式,及时了解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最新要求和最新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应对策略包括重视学生主体性、开展个性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才能进一步提高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新课程改革已随着一系列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教材的编写走进了学校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多地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限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
为了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必要。
笔者在这里粗浅谈几点这几年在新课程教学工作中的认识和建议。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思考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要任务,教师是课堂的主体,结果是学生只是像机器一样在记忆,复现课本内容。
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抹杀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沉闷,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果差。
所以改变这种现状尤为重要。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向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意识地启发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
要发挥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变传统的“师传-生受”过程为以问题为纽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引导发现过程,给他们问题,让他们思考。
二、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因材施教对于好学生,上课的提问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当加大难度。
对于学习困难生,教师要努力使他们转化为成绩优异的学生。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能够进入我们实验中学的学生,以前在初中的班级里,大都是佼佼者,可由于到了重点中学,“强中更有强中手”。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初中的地理课属于非统考科目,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造成学生的基础特别差,有个别学生就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面对后进生,我们要主动地接近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同学面前多表扬他们,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并且注重发展他们其他方面的特长。
教师上课的提问要简单,课下可以给他们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并且要求其他学生要和后进生搞好关系,千万不可因为成绩不好而轻视他们。
另外,教师抽空给他们耐心地补习初中的课,特别是地球运动的知识,教材内容的讲解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及教学建议
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及教学建议作者:蓝善樑来源:《黑河教育》2014年第09期[内容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也迎来了改革的春天。
教材是高中地理课程中“教”和“学”的重要依据,改革后江西省的高中地理教材,增加了“活动”栏目的内容,地理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和体验式学习。
加深对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栏目的了解,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落实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教学功能;教学建议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动”栏目的设置是高中地理教材呈现的新内容之一,也是当前高中地理教材改革的亮点所在。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究“活动”栏目的开展现状,了解“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及时发现“活动”栏目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一、高中地理教材“活动”栏目教学功能分析(一)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教,学生听,缺乏互动,很多时候学生都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省的教材改革中,“活动”栏目的设置,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画出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在示意图中学生要标明地壳、地幔、地核以及软流层、莫霍面等具体位置,同时还要掌握在地球的三圈结构中岩石圈包括什么、软流层具体出现在什么位置、地核分为几部分等。
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直接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这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印象也不深刻。
而画出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的活动设计,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增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拓展新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动”栏目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拓展新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栏目教学策略——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模块为例
2021年第5期教改直击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栏目教学策略——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模块为—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模块为例例付媛媛,户清丽,李洁琼(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摘要:“活动”栏目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模块。
文章从“活动”的内容特点入手,将其划分为问题研究型、讨论辨析型和实践调研型三大类型,基于“问题式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提出各类“活动”的具体教学策略:基于真实情境的主题式教学、基于地理热点的议题式教学、基于地理实践的项目式学习,以期为一线教师高效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栏目提供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动”栏目;教学策略;问题式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以下简称为“新教材”)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修订依据,对教材内容以及体例结构进行了较大改动和调整,而“活动”作为经典的辅助栏目得以保留和发展。
“活动”栏目旨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增长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提升其解决现实复杂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新教材必修模块的“活动”栏目为研究对象,对其类型进行划分,并基于“问题式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冀为一线地理教师有效利用“活动”栏目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一、新教材必修模块“活动”的基本类型及典型特征“活动”栏目是全面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栏目之一。
纵观新教材必修模块的所有“活动”,发现其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情境丰富,指向问题解决。
在“活动”栏目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与不同复杂程度的地理情境“对话”,在问题探究中加深对核心知识的理解。
第二,素养渗透,力求全面培育。
在“活动”栏目的开展中,人地协调观是最高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必备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方法,实践类“活动”将地理实践力素养落地,鼓励学生深入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发现和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地理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活动”栏目教学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面对新课改的执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素质,提供了明确的教育改革标准。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如何在全日制的现代化教育中,满足对新课标教育层次的相关规范化认证研究,可通过对相关规定方面的有效建设,促进对观念上的深入。
而为保证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全面掌握,新课标中就有明确规定。
而新课标在针对全国各地的不同版本中,所规定的教材与旧版教材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
其中就针对构建更加开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探究性内容。
而这些内容,在实际的改革推进过程中,就为地理材料的活动版块以及所提出的巨大推动等,产生了极大影响。
下面针对我国在新课改中地理知识的“活动”栏目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活动”栏目教学的理论就我国地理教学中“活动”教学栏目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一类的课程改革中,对于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自由思想来看,秉承了我国优秀的思想传统“知行合一”的道德思想教育,与此同时,近代的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这一类教学方式的应用上,也针对其不断发展而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更好的诠释。
其中对于相互作用的体系关联,可以从单一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而对于交互作用下所展现出来的学生学习问题,需要集思广益,确保对学习广泛度的关注,并以相关的思想潮流来决定对基本信息的影响分析。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思想情况,可结合现有的“活动”栏目教学情况来进行综合教学,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栏目应用价值依据现有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形式来看,其中对语文系统和相关阅读材料和活动方面的应用,就占据了非课题的两大栏目。
其中活动栏目对教材的整体比重,都有极大的影响,只有确保湘教版地理教材在相关活动中的设计,其页面比例,进五成。
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活动项目的重要性问题,可结合活动栏目在教材载体以及其中所大量存在的学习主题依据等,可根据教师与相关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调动理论等,进行创意性场景设计,并以此来确保对主旋律知识体系上的合理执行。
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与策略
问题研究新课程NEW CURRICULUM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与策略蓝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在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发挥着自身特有的优势和功能,把课程以“活动”的形式注入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对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和教学策略的分析,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一、高中地理新教材“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1.为成功教学提供范例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活动”栏目的设计,优化了教学设计的过程。
纵观不同版本的地理新教材,该栏目的设定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活动来进行划分的。
栏目中的形式有图片、对话、讨论、设计、图表等形式多样的设计,其内容都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内容题材与生活实际,社会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互联系。
在问题案例的选取上,注意选取包含深刻地理原理的典型事件。
而高中地理新教材在问题的设计上,注重为学生能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内涵探究,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活动”栏目的设计,大多都具有探究功能,注重学生的操作技巧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课堂活动和课堂教学手段。
2.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开阔视野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栏目不仅与书中的基础地理知识联系紧密,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课外的新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例如,在学习第二章“水的运动”时,活动栏目的设计内容为“结合水的运动,思考人类哪些活动对水的运动施加影响”,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让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又增长了学生对课外知识的见识。
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多提出一些与本活动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基础地理知识的同时,又开动大脑积极思考课外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活动栏目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活动栏目教学【摘要】随着“活动”栏目的新课程环境改变,在进行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应用新课本,可实现对不同教学理念上的兴趣培养提升,而这个过程,对整体的教学理念,以及学习的兴趣功能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面对新课改的执行,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素质,提供了明确的教育改革标准。
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如何在全日制的现代化教育中,满足对新课标教育层次的相关规范化认证研究,可通过对相关规定方面的有效建设,促进对观念上的深入。
而为保证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的全面掌握,新课标中就有明确规定。
而新课标在针对全国各地的不同版本中,所规定的教材与旧版教材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
其中就针对构建更加开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探究性内容。
而这些内容,在实际的改革推进过程中,就为地理材料的活动版块以及所提出的巨大推动等,产生了极大影响。
下面针对我国在新课改中地理知识的“活动”栏目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一、“活动”栏目教学的理论就我国地理教学中“活动”教学栏目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一类的课程改革中,对于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的自由思想来看,秉承了我国优秀的思想传统“知行合一”的道德思想教育,与此同时,近代的思想家以及教育家在这一类教学方式的应用上,也针对其不断发展而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了更好的诠释。
其中对于相互作用的体系关联,可以从单一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而对于交互作用下所展现出来的学生学习问题,需要集思广益,确保对学习广泛度的关注,并以相关的思想潮流来决定对基本信息的影响分析。
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思想情况,可结合现有的“活动”栏目教学情况来进行综合教学,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栏目应用价值依据现有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形式来看,其中对语文系统和相关阅读材料和活动方面的应用,就占据了非课题的两大栏目。
其中活动栏目对教材的整体比重,都有极大的影响,只有确保湘教版地理教材在相关活动中的设计,其页面比例,进五成。
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例如:《区域空间定位》)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掌握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和技巧。
- 培养学生对区域空间定位的兴趣。
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然和人类活动关系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 如何将地图信息转化为空间定位。
- 如何运用区域空间定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区域空间定位的实际应用。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
4. 实践操作法:通过地图练习,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定位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结合实际案例,引出区域空间定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 讲解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通过地图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区域空间定位的技巧。
3. 案例分析-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区域空间定位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
4. 课堂练习- 布置地图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定位技巧。
5. 总结与反馈-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进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2. 地图:各类地图,如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等。
地理新课标教案模板高中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 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地图解读、数据分析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调查、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确定本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三、教学难点- 分析本节课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复杂的概念理解、数据解读等。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实验器材、地图等教学资源。
- 预习本节课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相关资料。
- 带好实验器材或调查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故事、图片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 讲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等多种方式。
3. 实践环节:-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调查、讨论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以下为具体的教学内容示例:课题:亚洲的地理位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等。
- 掌握亚洲与周边大洲、大洋的界线。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解读、数据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亚洲的地理特征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亚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三、教学难点- 亚洲与周边大洲、大洋的界线。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亚洲地图、世界地图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内容,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 展示亚洲地图,提问:亚洲位于哪个半球?周围有哪些大洲和大洋?2. 新课讲解:- 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标“活动”栏目的教学
摘要:“活动”栏目是在现行人教版地理新教材的五大课节栏目之一,是新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活动”栏目的教学现状,研究“活动”栏目的功能,设计并应用科学的“活动”栏目教学方式和手段,灵活有效地进行“活动”栏目教学是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活动”栏目;教学功能;教学方式和手段
“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之一,是现行地理新教材亮点,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了解“活动”栏目的教学现状,深入研究地理新教材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设计并应用科学的“活动”栏目教学方式和手段,灵活有效地进行“活动”栏目教学,对学生自主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实现“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动”栏目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教学现状
现行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有活动、阅读、案例、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五大栏目,而“活动”栏目在现行高中新课标教科书中占有很大比重,如高中地理人教版教科书必修i-iii中的“活动”就多达91处。
它把地理知识与学科能力要求以”活动”栏目的形式植入地理教材,以“活动”为载体说明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品质,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在课堂教学方面功能特殊,
是新课程“改变学习方式”理念的具体体现,其内容与要求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核心知识与各项能力要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与有效途径。
然而,在目前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活动”栏目教学的实施状况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课程紧张”“条件有限”是许多教师不能完成“活动”教学的理由,往往导致不能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正常序列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的把握不得要领,“活动”教学常常流于形式,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更有甚者把“活动”留给学生课堂自学或干脆将其置之一旁,使其成为教学盲区,为有效实现“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深刻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应得到应有重视。
二、“活动”栏目的功能和作用
为形成重视“活动”栏目教学的思想意识,让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起来,思维“动”起来,在充分理解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教材“活动”栏目设计意图的研究,新教材“活动”栏目的功能归纳起来如下:
1.“活动”栏目提供的素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知识载体
现行新教材“活动”栏目的形式多样,涉及思考、问题探究与讨论、资料的阅读与整理分析、调查访问与知识应用实践、归纳总结、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但其在教学功能上都有明确的目标性,即通过教学栏目提供的“活动”素材和范例,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构建
知识。
梳理教材所提供的各种“活动”素材,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活动”在素材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联系学生社会生活实践,注重选取隐含深刻地理规律、原理的典型事例作为案例。
在问题设计上,注重设问的情境和问题的探究价值,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
在实施与操作过程中,注重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全面理解掌握科学、系统的地理知识。
2.“活动”的过程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有效的学习实践才能完成,而合理恰当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近年来在国际教育界颇得认可的“建构”学派也认为,知识不是受纳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构建的。
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重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
“活动”栏目的设计使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和外部刺激的简单反应者,而是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知识建构
者,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了地理课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环节,增大了地理教学的开放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是学生巩固和发展知识的重要途径及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
三、合理组织“活动”栏目的教学
对于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关键在于合理的方法设计与处理手段,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具体分析,要联系学生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处理,运用师生对话、讨论、小组合作、分组竞赛、课外调查实践、表演展示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活动。
这样的活动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总之,新课标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教学中如果对这些“活动”的功能和重要性认识到位,设计并应用好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倡导学生不要把学习的目光局限于教材和狭小的课堂,要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旭远,张捷.引领高中新课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2]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廷凯.新课程设计的变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