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29TI图形计算器的简单操作使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利用“图形计算器”解决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教案

利用“图形计算器”解决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教案

利用“图形计算器”解决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教学设计方案计表利用“图形计算器”解决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主讲人:李慕贤【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求三角函数的最值的方法。

2.让学生亲自动手利用图形计算器画三角函数图象,并通过所画函数图象观察、思考、归纳出三角函数y=Asin(ωx+φ)各系数与最值的关系及方法,从而不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与讨论相结合,使用计算机辅助课件(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将我们所测量的脉搏资料输入计算机(运用Excel的图表功能),观察所生成的图像,回答以下问题:在所得的图像中,请你说出在什么时候脉搏最快,什么时候脉搏最慢?(引导学生转化成数学语言:图像中的最高点对应最大值,最低点对应最小值)2.今天我们将运用计算机画出上节课学习的三角函数的图像,一起研究三角函数y=Asin(ωx+φ)在(-∞,+∞)上的最大、最小值。

二、讲授新课1.下面首先请同学们看看图形计算器画出函数y=sinx的图象。

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函数y=sin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问题2:当x取什么值时,y取到最大值?当x取什么值时,y取到最小值?问题3:函数y=Asinx的最大、最小值是多少?与系数A有什么关系?2.在函数y=sinx的图象的基础上,如果在x前乘以一个系数(如y=sin2x),则从得到函数图象中,最大、最小值又是什么?当x各取什么值时,y取到最大(小)值?(经过观察、思考,归纳出y=sin(ωx)的最大、最小值及系数ω与x取值的关系)3.在函数y=sinx的图象的基础上,如果在x后加上一个系数(如y=sin(x+П/3)),则从得到函数图象中,最大、最小值又是多少?当x各取什么值时,y 取到最大(小)值?(经过观察、思考,归纳出y=sin(x+φ)的最大、最小值及系数φ与x取值的关系)3.观察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特点,与函数y=sinx的图象有什么关系,最大、最小值又是多少?当x各取什么值时,y取到最大(小)值?(经过(设计方案)第6页共7页观察、思考,归纳出y=Asin(ωx+φ)的图象是y=sinx图象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得到的,最大、最小值与系数A的关系,系数ω、φ与x取值的关系)【小结】(1)对于函数y=Asin(ωx+φ),y max=|A|,y min=-|A|;П/2-φ 2kП(2)当x= + 时,函数y=Asin(ωx+φ)有最大值1;ωω3П/2-φ 2kП当x= + 时,函数y=Asin(ωx+φ)有最小值-1。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 通过计算器的使用,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2.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数学运算。

教学难点:1. 计算器各按键的功能及操作方法。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快速地使用计算器。

教学准备:1. 计算器若干台。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计算器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 学习计算器的认识(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各个按键的功能及名称,如数字键、加减乘除键、等于键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大声朗读各个按键的名称和功能。

3. 练习使用计算器(1)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如23+45、78-27等,学生独立使用计算器完成计算。

(2)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示范操作,讲解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三、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如P37第1题和第2题。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评价教师通过课后评价,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计算器使用能力进行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24点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2.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和找零等。

七、课程拓展1.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等,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更多用途。

计算器软件操作简易教学

计算器软件操作简易教学

计算器软件操作简易教学第一章:计算器软件的介绍计算器软件是一种用于进行数值计算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进行各种计算操作,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计算器软件不仅具备基本的四则运算功能,还支持更高级的科学计算、统计计算、矩阵计算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器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一些实用功能。

第二章:基本计算操作1. 数字输入:在计算器软件中,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数字,也可以使用鼠标点击计算器界面上的数字按钮来输入数值。

2. 四则运算:计算器软件支持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四则运算操作。

可以使用键盘上的符号键或者点击计算器界面上的运算符按钮来进行操作。

3. 小数运算:计算器软件可以进行小数运算,并保留指定位数的小数位数。

可以通过设置选项或者使用特定的函数来实现。

4. 历史记录:计算器软件一般会保存用户的计算历史记录,以便于用户查看和复用。

可以通过点击历史记录按钮或者使用快捷键来查看历史记录。

第三章:科学计算功能1. 指数运算:在计算器软件中,可以进行指数运算,即求一个数的某个指数次方。

可以通过输入指数运算符(^)或者使用特定的函数来实现。

2. 平方根和立方根:计算器软件可以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

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函数来实现。

3. 对数运算:计算器软件支持求对数运算,即计算一个数的对数。

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函数来实现。

4. 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计算器软件支持常见的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正切等)和反三角函数(如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等)的计算。

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函数来实现。

第四章:统计计算功能1. 平均值计算:计算器软件可以计算一组数值的平均值。

可以通过输入数值集合后使用平均值函数来实现。

2. 方差和标准差计算:计算器软件可以计算一组数值的方差和标准差。

可以通过使用对应的函数来实现。

3. 概率分布计算:计算器软件支持常见的概率分布计算,如正态分布、泊松分布、二项分布等。

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函数来实现。

第五章:矩阵计算功能1. 矩阵输入:计算器软件可以进行矩阵的输入和编辑。

T I 图 形 计 算 器 基 本 操 作

T I 图 形 计 算 器 基 本 操 作



0
sin xdx
解:顺序按键:0。
4 4、将 f ( x) x 4 分别在有理数范围、实数范围和复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解 : 在 有 理 数 范 围 分 解 , 输 入 : 4 4 在实数范围分 解 ,输入: 4 4 在复数范围分解,输入:44
2、输入函数:按键,显示Y=编辑器,输入函数图象Style(样式)为粗 线(Thick)
3、设置窗口:按设置窗口变量,
4、按,显示所选函数的图象
STRICTLY PRIVATE 18
应用程序 1: Flash 应用程序 2:函数编辑器 3:窗口编辑器 4:画图像 5:表格 6:数据/矩阵编辑器 7:程序编辑器 8:文本编辑器 9:数字解题器 A:主屏
STRICTLY PRIVATE 5
voyage 200 (CAS)计算机代数系统简介
按开机 按关机
CAS或称Home(主屏)为开机后 系统默认状态
4、按,显示所选函数的图象
STRICTLY PRIVATE 17
voyage 200 函数作图功能简介………举例三
例三、绘制极坐标 r 8 sin(2.5 ) 函数的图象。
1、方式设置:按 键,显示图象方式设置菜单,将其中的Graph(作图) 设定为 POLAR(极坐标),Angle(角度)设定为RADIAN (弧度制)
14
voyage 200 函数作图功能简介………窗口编辑器
X的最小值 X的最大值 X轴的坐标单位 Y的最小值 Y的最大值 Y轴的坐标单位 X的变化速率
缩 放 的 设 置
1: 局部放大 2:放大 3:缩小 4:均衡窗口 5:刻度相同 6:标准窗口 7:三角函数设定 8:整数设定 9: 统计数据 A: 全景设定 B: 储存 C: 设置要素

TI图形计算器的简单操作使用教学设计

TI图形计算器的简单操作使用教学设计

《TI图形计算器的简单操作使用》教学设计华润高中胡同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TI图形计算器,了解图形计算器的构成;(2)会使用鼠标,了解图形计算器的工作界面,能进入不同的工作界面;(3)掌握图形计算器的代数运算功能,解决相关问题;2、能力目标:(1)能针对不同类型的代数问题,选择相应的代数运算功能进行解决;(2)通过图形计算器的操作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学生操作过程的跟踪,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自我的能力。

3、情感目标: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构建其乐观、阳光的心态。

二、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图形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工作界面、掌握图形计算器的计算功能,能用其中的代数功能进行操作、运算和求解。

2、教学难点:特殊的函数符号的输入、基本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三、教学准备:导学案任务单、教学PPT、电脑安装图形计算器演示软件、多媒体、交互式互动白板、图形计算器(一个班)、图形计算器AP(进行网络教学和学生作品展示)。

四、学情与教法分析:1、学情分析:高一的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对于基本的代数问题都能够进行熟练运算;所有同学都进行过微机上机操作,有一定的电脑基础,对使用图形计算器有帮助作用;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对具有高科技的新兴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图形计算器不熟悉,在平常的学习中,几乎很少使用,所以首先要让同学们熟悉TI图形计算器基本的构成,模块按键的区域分布和主要的工作界面。

2、教法分析:联系学生现有的学科知识水平、动手能力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编辑导学案任务单,难度由低到高,内容由浅到深,相信学生的实战操作能力,适当设置难度,启发激励学生进行解决。

一方面指导教师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操作运用,解决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任务单的形式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操作,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

利用网络展示系统,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选择进行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拓展教案二:计算器的使用及技巧

拓展教案二:计算器的使用及技巧

拓展教案二:计算器的使用及技巧计算器的使用及技巧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是,很多人只是会基本的加减乘除而已,其实计算器还有很多其他实用的功能和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更好地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一、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我们需要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计算器的基本按钮主要有数字、运算符、等于号、小数点等。

当然,不同的计算器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但大致功能是相同的。

以常见的普通计算器为例,我们在使用时只需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按下数字键,输入数字;2.按下运算符号键,进行相应的运算;3.按下等于号,得出运算结果。

另外,计算器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函数键,如正弦、余弦、平方根等,在某些特定计算场合会非常有用。

二、计算器的高级功能除了基本操作,计算器还有一些高级的功能,比如说:1.多项式求根求解多项式的根实为一项重要的数学问题,但需要用到很复杂的数学公式。

实际上,现代计算器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功能。

只需输入多项式的系数,按下相应的函数键就可以得到多项式的根。

2.统计运算计算器还可以进行统计运算,包括求解平均数、中位数、方差等。

进入统计运算模式,输入数据,按下相应的函数键,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统计结果。

3.单位换算计算器还可以进行单位换算,比如温度换算、长度换算、重量换算等等。

只需按下相应的单位键,输入需要转换的数量就能获得相应的转换结果。

三、计算器的使用技巧除了高级功能外,计算器的操作还有一些技巧,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进行计算,比如说:1.利用M键计算器中的M键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键,它可以用来储存一些中间结果。

在考试或工作中,如果中途遇到需要重复使用的结果,可以将其储存到M键上,以便直接使用。

2.使用括号在进行复杂的计算时,使用括号能够更准确地表示计算顺序。

比如说,在计算(3×4+2)÷(4-2)时,应该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3.使用回退键在输入数字或运算符时,可能会犯错,这时候可以使用计算器上的回退键。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各个按键的作用;2.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3.能够正确地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4.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进制转换;5.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1.计算器;2.幻灯片或黑板;3.相关操作示例。

三、教学过程1.介绍计算器的基本功能(1)计算器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计算器,可以进行各种数学运算;(2)常见的计算器有科学计算器和普通计算器两种;(3)计算器具有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功能,还具有开平方、倒数、取倒数、取余数等其他功能。

2.计算器的按键及其作用介绍(1)数字按键:用于输入数字;(2)加减乘除按键:用于进行四则运算;(3)等号键:用于显示计算结果;(4)清除键:用于清除输入数据或清空显示屏;(5)开平方键:用于进行开平方运算;(6)倒数键:用于取倒数;(7)取余键:用于求余数。

3.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1)基本运算:-输入数字:按下数字键即可输入相应的数字;-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先输入一个数字,然后按下对应的运算符,再输入第二个数字,最后按下等号键即可显示计算结果。

(2)其他运算:-开平方运算:先输入一个数字,然后按下开平方键,最后按下等号键即可显示开平方的结果;-取倒数:先输入一个数字,然后按下倒数键,最后按下等号键即可显示倒数的结果;-求余数:先输入一个数字,然后按下取余键,再输入除数,最后按下等号键即可显示余数的结果。

4.进制转换(1)二进制转十进制:先输入一个二进制数,然后按下转换键,最后按下等号键即可显示十进制的结果;(2)十进制转二进制:先输入一个十进制数,然后按下转换键,最后按下等号键即可显示二进制的结果。

5.计算器的特殊功能除了基本运算和进制转换,有些计算器还配备了一些特殊功能,例如:(1)统计功能:用于求和、平均值等统计操作;(2)基本科学运算:包括对数、指数、三角函数等;(3)进制转换:除了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还可以进行八进制、十六进制等其他进制的转换;(4)公式求解:用于解方程、方程组等。

计算器课教案

计算器课教案

计算器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操作计算器进行基本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结构及功能介绍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3.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数学运算4. 计算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 计算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巧,计算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及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运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计算器的应用。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足够的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2. 准备相关教学PPT,图文并茂地展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4. 准备课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计算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计算器的结构及功能:介绍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操作界面。

3. 演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讲解计算器的开关机、数字输入、基本运算等操作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4. 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操作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5. 应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答,体会计算器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的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七、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速度快、准确率高。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等。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器的使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器的使用》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经过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计算器的使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多数学生仅限于简单操作,对于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技巧掌握不足。此外,学生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依赖过度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计算器使用技能,我将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题:设计一些涵盖计算器基本操作和四则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计算器操作的理解,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
-使用计算器计算以下算式的结果:123 + 456、789 - 321、567 × 8、1000 ÷ 25。
1.学生认知水平: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但对于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和使用方法尚不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2.学习兴趣: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计算器的使用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
3.学习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合作学习方面还需加强引导和培养。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基础练习:设计一些基本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计算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应用练习: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归纳
3.任务驱动,实践操作: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丰富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CAD图形化计算器使用教程

CAD图形化计算器使用教程

CAD图形化计算器使用教程CAD图形化计算器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软件,在设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够将复杂的数学运算转化为图形展示,为设计师和工程师们提供了便利和效率。

本教程将为大家介绍CAD图形化计算器的使用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这一工具进行设计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打开CAD图形化计算器软件。

在启动界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直观而友好的用户界面。

所有的功能按钮都以直观的图标形式展示,非常易于使用。

第一步是选择要进行的数学运算类型。

CAD图形化计算器支持各种常见的数学运算,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函数、曲线绘制等等。

通过点击软件界面上的相应图标,我们可以选择所需的数学运算类型。

第二步是输入需要计算的变量和数值。

CAD图形化计算器允许我们输入多个变量,并设置每个变量的数值。

我们可以通过界面上的输入框逐个输入变量,并在每个输入框中设置相应的数值。

同时,我们还可以选择单位系统,并设置数值的格式。

第三步是进行数学运算。

一旦我们完成了变量和数值的输入,我们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数学运算了。

CAD图形化计算器提供了各种数学函数和算法,我们可以通过点击界面上的相应按钮,选择所需的函数并进行计算。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计算一个三角函数的值,我们可以选择三角函数按钮,然后输入相应的角度或弧度值,再点击计算按钮即可得到结果。

第四步是结果展示和分析。

CAD图形化计算器能够将运算结果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展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结果。

我们可以在软件界面上选择图形展示按钮,然后设置展示的参数和样式,最后点击展示按钮即可得到运算结果的图形展示。

此外,CAD图形化计算器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功能和辅助工具,帮助我们进行更深入的设计和分析。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图像处理工具对计算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和调整,使其更符合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对运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帮助我们获得更全面准确的数据。

总之,CAD图形化计算器是一款非常实用的工具,在设计和计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使用“计算器”教案

使用“计算器”教案

使用“计算器”教案教案: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2.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计算器上的各个按键的功能。

2.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

教学准备:1.计算器。

2.准备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步骤:Step 1:介绍计算器的功能(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计算器,并简单介绍计算器上的各个按键的功能。

例如:“这个按键是加号,用来进行加法运算;这个按键是减号,用来进行减法运算;这个按键是乘号,用来进行乘法运算;这个按键是除号,用来进行除法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其他按键的功能。

Step 2:演示基本加减法(10分钟)教师将一道简单的加法题目写在黑板上,如:2+3=?,然后请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报答案。

接着,教师将一道简单的减法题目写在黑板上,如:5-2=?,再次请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报答案。

Step 3:练习乘除法(15分钟)教师将一道简单的乘法题目写在黑板上,如:2×3=?,然后请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报答案。

接着,教师将一道简单的除法题目写在黑板上,如:6÷2=?,再次请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报答案。

Step 4:让学生自己动手(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写下答案。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按下正确的按键,并引导他们注意按键的顺序和使用方法。

Step 5: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较难的数学题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写下答案。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计算器来解决问题,并帮助他们正确地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Step 6: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例如如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如何按下等号来得到计算结果等。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作业题目,要求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写下答案。

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一、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计算器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快速准确的数值计算。

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对于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以及常用操作方法,帮助读者合理利用计算器,提高计算效率。

二、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计算器作为一种计算工具,主要有以下基本功能:1. 四则运算:计算器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

在进行四则运算时,先输入第一个数字,然后选择对应的运算符键,再输入第二个数字,最后按下等于号键即可得到计算结果。

2. 百分数计算:计算器可以用来计算百分数。

输入一个数后,按下百分号键,计算器会将该数转化为相应的百分数。

3. 科学计数法:计算器支持科学计数法的表示。

在计算较大或较小的数值时,可以使用科学计数法,更方便地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输入科学计数法的数值时,需要在输入数字后按下相应的科学计数法键。

4. 平方和开方:计算器可以进行平方和开方的运算。

输入一个数后,按下平方键可以得到该数的平方,按下开方键可以得到该数的平方根。

5. 统计功能:一些计算器还具有统计功能,可以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等。

这种计算器在数学统计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

三、计算器的常用操作方法1. 清零和清屏:计算器上通常有清零键和清屏键。

清零键可以将当前输入的数字清零,使计算器恢复到初始状态;清屏键可以清除计算器屏幕上的所有显示内容。

在进行新的计算前,可以先清零或清屏,以避免之前的数据对计算结果产生影响。

2. 小数点的输入:小数点在计算中经常用到,输入小数点的方法是按下对应的小数点键。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计算器上,小数点键可能会和其他数字键在同一位置,需要按下相应的“shift”或“小数点”功能键才能输入小数点。

3. 括号的使用:当需要进行带有括号的复杂运算时,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输入和计算。

在输入带有括号的运算时,先输入左括号,然后进行括号内的计算,最后输入右括号。

计算器基础操作教案设计2

计算器基础操作教案设计2

计算器基础操作教案设计2。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地开启计算器并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功能。

2.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百分数、倒数、开方、平方等基本计算操作。

3.学生能够应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例如求复合函数、平均数等。

二、教学重点:1.计算器基本结构和功能的了解。

2.基础计算操作的掌握。

3.应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

三、教学难点:1.加减乘除等基础操作的互相联系和综合运用。

2.综合应用计算器进行复合函数和平均数等问题的求解。

四、教学方法:1.计算器基础操作教学注重实践,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2.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注重桥梁作用,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生参与度。

五、课时安排:1.第一课时:a.介绍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b.实践计算器的开启和五个主要键的功能。

c.实践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2.第二课时:a.复习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b.实践计算器的百分数、倒数、求平方、开方等操作。

c.实践复合函数的求解。

3.第三课时:a.复习计算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b.实践计算器进行平均数的求解。

c.小结提高,巩固所学课程内容。

六、课前准备:1.掌握计算器操作。

2.准备足够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3.准备教师演示计算器,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地打开计算器并学习基本键功能,以及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础运算。

七、课后作业:1.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础运算。

2.练习百分数、倒数、平方、开方等操作。

3.应用计算器进行复合函数和平均数等问题的求解。

针对初学者设计一份计算器基础操作教案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

在这份教案中,我们注重实践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思考,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热情,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器基础操作,为日后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第42页,数学教案-计算器。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准备: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比赛激情1、出示一组计算题,师生同时进行计算比赛。

(教师用计算器,学生用笔算。

)1706-923 79.2-0.43+9.546 84÷0.03×0.8319.2÷0.032 28.36+1.94-23.508 21.28×3.1÷7.6通过比赛,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认为这种比赛不公平,用计算器当然算得快等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你已经知道了有关计算器的哪些知识?(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3、集体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

)4、尝试用计算器计算:(1)挑选比赛中的三道题题:1706-923和19.2÷0.032,3405×26÷195×37进行计算。

(2)重点讲评3405×26÷195×37,指名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议。

5、想一想: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

)二、释疑、操作1、各小组汇报疑问之处。

2、同学之间互相释疑,有困难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

3、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计算器,在哪里见过?干什么用的?(明确这些计算器虽然大小、功能、形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个最基本的功能——计算的功能。

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一、计算器的基本概述计算器作为数学学习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仅能够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还能提高计算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如何正确地使用计算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

二、了解计算器的按键与功能首先,学生需要熟悉各个按键和符号所代表的功能。

现代计算器包含数字按键、四则运算符号、括号、函数键等。

数字按键用于输入数值;四则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括号用于确定运算顺序;函数键则提供了更多高级运算功能。

在初次接触时,学生可以逐个试验每个按键并观察其反应,以加深对其功能的理解。

三、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是使用计算器必备技能之一。

在进行加减乘除之前,首先要确定好操作数和操作符,并按照正确顺序依次输入到计算器中。

例如,对于表达式“5+2×3”,应先计算乘法部分,即“2×3=6”,再进行加法运算,结果为“5+6=11”。

另外,学生还应注意使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

四、利用函数键进行高级运算除了基本的四则运算外,计算器还提供了许多高级的函数和常数键。

例如三角函数(如sin、cos、tan)可以用于解决与三角相关的问题;指数和对数函数(如exp、ln)则可用于处理与指数相关的计算。

此外,计算器还包括一些特殊功能键,如求平方根、倒数等。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函数键来解决。

五、使用记忆功能存储中间结果对于复杂的计算过程,学生可以将中间结果暂时保存在计算器的记忆中,并在需要时重新调用。

这样不仅能提高运算效率,还可以减少输入错误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在大多数计算器上都有存储(M)、清零(C)和读取(Rcl)等功能键,在使用记忆功能时需要了解相应按键位置。

六、关注误差控制及结果验证虽然计算器能够自动完成繁琐的计算过程,但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误差的产生,并学会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四年级数学教案)“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课方案与反省四年级数学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笔寡 ?生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较大数量的四则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蓖ü?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它的适用性,培育学生的辩证思想能力。

3?笔寡 ?生领会要依据实质状况灵巧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质问题,培育学生的估量意识和应意图识。

教具准备1?泵扛鲅 ?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苯淌χ谱鞯 ?课件。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师: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愈来愈美了。

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课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买了新桌椅。

问:你能算算每套桌椅多少钱吗?生:每套桌椅: 115 元。

75 元40 元师:购买一套桌椅就要115 元,你能迅速地算出 2 套桌椅多少钱 ?10 套呢 ?出示各年级人数统计表(____年 11 月):每套桌椅 115 元,每人一套全校共需多少钱?师:那么学校此次为全校同学改换桌椅共花多少钱呢 ?下边就请同学们帮助学校迅速、正确地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多半学生用笔算,时间较长;个别学生用自带的计算器算。

)二、试试研究1?被惚ń峁?。

师: (问用计算器计算的同学 )你怎么算得这么快 ?(生:我是用计算器算的。

) 噢,还有哪些同学是用计算器算的 ?你是怎么想到用计算器算的?(生:计算器算得快、准。

)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师随学生演示把题写完好 )师:其余同学用什么方法算的?能给大家谈谈吗 ?(展现笔算过程 )师: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了笔算和用计算器算这两种方法,请你反省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一种计算方法好 ?为何 ?(学生初步领会计算器的优胜性 )小结:同学们已经发此刻计算较大数量时用计算器算好,使用计算器的好处是快捷、正确。

(板书 )那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2?碧骄啃轮 ?。

师: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人们用计算器 ?(展现 )对计算器你还有哪些认识,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简单介绍 )师: (课件出示计算器 )你能看着这个计算器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介绍按键名称,同时介绍它的功能。

使用TI图形计算器辅助算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使用TI图形计算器辅助算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使用TI图形计算器辅助算法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杨永军为解决一个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算法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理论和技术的基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

新课标中数学必修3将算法列为必修内容,正是为了使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

张奠宙先生指出:“算法应该从小学开始教”,“算法贯穿整个中学数学”。

的确,算法的思想和知识、技能,是学生的终身发展所必需的。

但是要求学生通过12课时就能一步到位,系统地掌握程序的设计和编写,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何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迅速、全面体会算法的思想,提高其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不过老师讲、学生听,其教条性渐使学生不擅于主动思考,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使用TI图形计算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就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革新。

TI图形计算器具有方便、运算快、便于携带等特点,利用TI图形计算器的编程功能,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由数学的算法到计算机使用的算法的过渡过程,在操作中了解算法的必要性,掌握算法基本内容(结构、框图、语言等),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操作过程.描述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也可以用流程图直观地表示算法的整体结构.如果要在计算机上实施算法,则还需将算法转化为程序语句.TI图形计算器编程的程序语言简单,和教材上的基本语句接近,学生容易掌握,其不同于计算机上机使用的语法复杂的C、BASI C等语言.利用TI图形计算器恰好能简易快捷地助学生将流程图转化为程序,体会算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更深刻理解算法的结构,算法的思想.下面是我在算法教学中利用T I突破教学难点的的教例.案例1:复合IF语句的格式在很多实际问题中,经常要用到多个条件语句的复合语句,对于复合IF语句不同的嵌套结构,学生常不注意与的配对关系,只有使其亲自动手写出程序语句,对比归纳复合IF语句嵌套的基本结构.例1:在音乐唱片超市里,每张唱片售价25元.顾客如果购买5张以上(含5张)唱片,则按照九折收费;如果顾客购买10张以上(含10张)唱片,则按照八五折收费.请设计流程图,并用基本语句描述完成计费工作的算法.算法分析:假如用变量表示顾客购买的唱片数,用变量表示顾客要缴纳的金额,则算法描述为:第一步:输入;第二步:对进行判断: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第三步:输出.一般学生都能较容易设计出以下流程图:根据流程图,学生容易使用TI图形计算器编程实现,程序如下:当问及还有没有不同的设计流程图时,有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设计,但对自己设计的流程图怎样用基本语句描述时不是很肯定,流程图如下:这时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流程图转换为程序,尝试用TI图形计算器编程实现.最终如下: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想法,并用TI图形计算器编程检验自己的设计,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后,学生可以自己归纳出复合IF语句的两种基本的嵌套格式:案例2:循环结构的两种形式循环结构分为两种形式——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当型循环在执行循环体前的对终止条件进行判断,而直到型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之后,才对终止条件进行判断.对于循环结构的这两种形式,学生很难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下面的例子分别用当型和直到型算法解决同一问题.例2:设计算法,计算的值,画出流程图.流程图:当型(while型)循环直到型(until型)循环对于循环结构的这两种类型,学生可以从流程图上加以区别,但这种区别在具体的程序上会产生什么不同的效果呢?这时我让学生用TI图形计算器编程检验,要求学生对循环变量“i”初始赋值为“101”,并在“输出sum”后加上“输出i”,下面是两种循环结构对应的TI程序及其运算结果:当型循环结构编写的程序及其运行结果直到型循环结构编写的程序及其运算结果通过对例2用当型循环结构编程实现和直到型循环结构编程实现,两种不同运算结果表明:当时,对当型循环来说,一次也不执行循环体,而对直到型来说则要执行一次循环体.在这道题中,还可以提问学生,可否将程序进行推广,使其更具有一般性,即求任意两个自然数之间公差一定的所有数的和:该程序的运行结果如下:(比如说求首项为1,公差为2,末项为100的数列和)通过提问让学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令学生体会到设计的算法要具有一般性、可移植性,体会算法“平台”的思想.案例3:重要的算法——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实数解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分法是简单有效的近似计算方法.二分法体现了算法的思想,是算法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算法里的一个难点.所以让学生充分体会二分法的思想,用TI图形计算器编程解决二分法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例3:设计算法流程图,求解方程在区间[0,2]内的解(精确到)算法分析:第一步:令,初始区间为[0,2],误差小于;第二步:令,判断是否为0,是则为所求,否则继续判断大于0还是小于0;第三步:若,则令,否则,令;第四步:判断是否成立,若是,则、之间的任意值均为满足条件的近似根,若否,继续回到第二步.TI图形计算器编程,主程序为:另外还需要定义函数:算法和计算机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依赖算法.只有将解决问题的算法,用计算机能够接受的“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计算机才能解决问题.通过对二分法的TI图形计算器编程,将理论变成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亲身感受、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计算器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教学内容:1. 介绍计算器的各个部分,如显示屏、按键等。

2.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如加、减、乘、除等。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描述计算器的各个部分。

2.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

作业:让学生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第二章:计算器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距离换算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活动: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

作业: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和找零金额。

第三章:计算器在几何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2. 提高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将几何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教学活动:1. 通过几何图形的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面积和体积。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

作业: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如计算矩形、三角形和圆的面积。

第四章:计算器在代数中的应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计算器解决代数问题。

2. 提高学生解决代数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解决代数问题,如解方程、求函数值等。

2.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将代数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1. 通过代数问题的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解决方程和函数值问题。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代数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教学目标1、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2、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教学重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教学难点计算器的使用.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使之多动手操作,多动脑记忆、思考,熟悉各键的使用功能.教学过程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及其运算法则.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下面同学们来求下圆柱的体积: 一根底面直径为6.5厘米的圆钢,长为230厘米,它的体积约是多少?(精确到0.1立方厘米)由圆柱的体积公式得:3.14×(25.6)2×230 这个算式是含有乘、减、乘方的混合运算.在运算时,首先要算括号内的除法,其次再算乘方,然后是按顺序算乘法.最后得出结果,而在计算乘方时,算起来较繁,这时为了运算方便,我们可以运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怎样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计算器的使用.Ⅱ、讲授新课[师]电子计算器作为二十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之一,是一种体积小,运算迅速准确,操作简便,效率很高,颇受欢迎的计算工具,为更好地使用计算器,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计算器的基本构造,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计算器拿出来,放在桌上.同学们所拿的计算器都不大相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计算器按照功能可分为简单计算器、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等几种类型.计算器的面板是由键盘和显示器组成的.显示器是用来显示输入的数据和计算结果的装置.显示器因计算器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有单行显示的,也有双行显示的.在键盘的每个键上,都标明了这个键的功能.我们看键盘上标有的键,是开机键,在开始使用计算器时先要按一下这个键,以接通电源,计算器的电源一般用5号电池或钮扣电池.再看键,是关机键,停止使用计算器时要按一下这个键,来切断计算器的电源,是清除键,按一下这个键,计算器就清除当前显示的数与符号.的功能是完成运算或执行命令.是运算键,按一下这个键,计算器就执行加法运算.键盘上有些键的上边还注明这个键的其他功能(称为第二功能),这个功能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标明以区别于这个键的第一功能.如:直接按一下键,计算器直接执行第一功能,即完成运算或执行命令;若先按键,再按键,执行第二功能,即执行百分率计算.现在请同学们将计算器打开,按下这个键,屏幕上显示出“0”,这说明计算器的电源已接通,可以开始运算了.接下来,我们跟着书上的例题,一起用计算器计算:1、15+(-3.2)-9.52、-168÷(7-14×12.5)3、(-15)4÷52好,大家都已经会用计算器计算了,下面,大家试着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1)23+38.2;(2)41.9×(-0.6);(3)23×115;(4)1.22;(5)124.(学生动手,交流)[师]谁能说一说你如何用计算器计算第1小题呢?[生]先按2,3,这时显示器上显示:23,再按运算键“+”,这时显示器上闪一下,仍显示23,然后按3,8,.,2,这时显示器上显示38.2,最后按“=”键,这时显示器上显示得数61.2.所以23+38.2=61.2.[师]很好,那第2小题呢?[生甲]先按4,1,.,9,输入了数据41.9,再按乘法运算键,即“×”,然后再按符号键“(-)”,再输入0.6,最后按“=”键,这时得出得数,所以:41.9×(-0.6)=-25.14[生乙]老师,我的计算器上没有符号键“(-)”,怎么办呢?[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生丙]看看键盘上有没有“”键,若有可先输入0.6,然后再按符号变换键“”,就可以输入(-0.6);如果没有,可以先输入数字41.9,然后按乘法运算键“×”,再按“(”“-”“0、.、6”“)”,最后按“=”即可得出得数.[师]乙同学,丙同学解决了你的问题了吗?[生乙]解决了.[师]好,下面我们看第3小题,谁来说一下呢?[生甲]23×115,先输入数字23,再按乘法运算键,然后依次按“1”“”“1”“”“5”,这时屏面上显示115,再按“=”即可得到结果.23×115=27.6.[生乙]老师,我的计算器上没有“”怎么办?[生丙]可以把115变为(1+1÷5).即先输入23,然后依次按“×”“(”“1”“+”“1”“÷”“5”“)”等键,再按“=”键,即可得出结果.[师]大家真棒,自己就能解决好多问题.接下来,看(4)、(5),这两个是乘方运算,同学们能计算吗?[生]能.[生甲]计算1.22.要用到乘幂运算键“y x”,第一步输入1.2,第二步按“y x”,第三步按2,再后按键“=”,显示1.44.即1.22=1.44.[生乙]计算1.22,只需输入1.2,按“x2”键,再按“=”键就可以得出得数.[生丙]计算1.22,还可以这样:输入1.2,按乘法运算键,再按“=”键,这样也可以得出得数.[师]很好,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想了这么多计算方法.那(5)小题怎么计算呢?[生]用刚才甲同学的方法,即按键顺序依次是、、、、.这样得出结果.124=20736[师]很好,同学们通过交流、合作,总结出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在使用计算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计算器要平稳放置,以避免按键时发生晃动和滑动.(2)由于计算器键盘小,键钮排列紧密,一般应该用食指按键.因使用计算器时往往还要进行书写,最好用左手按键.按键时,用力要均匀,直至键钮接触到底部为止.不能敲击,也不能用钢笔等硬物按键.(3)计算开始时,按开启键,停止使用时,要注意按关闭键,以节省用电.(4)按下数字键后,应立即看看显示器上的显示是否正确;按下运算键等指令键后,要注意显示的数是否有一下闪动,如无闪动,说明可能键未按到底.(5)每次运算前,要按一下清零键.课时小结这节课主要讲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且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其混合运算.计算器是一个先进的计算工具,特别是用它处理复杂计算要比笔算、表算省事得多,但在做各科作业时对计算器的使用不能过于随意,要听从老师的建议.。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会应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

2.能力目标: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的活动。

3.情感态度: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通过类比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计算器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对数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因此《标准》强调,“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方面计算器可以使学生从繁琐的纸笔计算中解放出来,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另一方面,计算器和计算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

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理解数学概念和法则。

学生刚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可以将纸笔计算与计算器计算的结果相对照,对于数值(绝对值)较为复杂的运算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探索现实问题和需要进行复杂的运算时,应当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慢慢养成像使用纸笔那样使用计算器的习惯。

2.重点与难点:重点是计算器的使用及技巧,难点是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繁琐的运算和探索规律,关键是熟练准确的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教具:算盘、计算器、(简单计算器、科学技术器、图形计算器)、多媒体展示台、计算机。

广泛的计算工材料:1、扩展资料:①计算器的历史:说起计算器,值得我们骄傲的是,最早的计算工具诞生在中国。

中国古代最早采用的一种计算工具叫筹策,又被叫做算筹。

这种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充当材料的。

约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里可随身携带。

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盘,是中国古代计算工具领域中的另一项发明,明代时的珠算盘已经与现代的珠算盘几乎相同。

17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计算工具有了较大的发展,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的"纳皮尔算筹",英国牧师奥却德发明了圆柱型对数计算尺,这种计算尺不仅能做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这些计算工具不仅带动了计算器的发展,也为现代计算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现代社会应用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图形计算器的简单操作使用》教学设计
华润高中胡同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TI图形计算器,了解图形计算器的构成;
(2)会使用鼠标,了解图形计算器的工作界面,能进入不同的工作界面;
(3)掌握图形计算器的代数运算功能,解决相关问题;
2、能力目标:
(1)能针对不同类型的代数问题,选择相应的代数运算功能进行解决;
(2)通过图形计算器的操作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学生操作过程的跟踪,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自我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构建其乐观、阳光的心态。

二、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悉图形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工作界面、掌握图形计算器的计算功能,能用其中的代数功能进行操作、运算和求解。

2、教学难点:特殊的函数符号的输入、基本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三、教学准备:
导学案任务单、教学PPT、电脑安装图形计算器演示软件、多媒体、交互式互动白板、图形计算器(一个班)、图形计算器AP(进行网络教学和学生作品展示)。

四、学情与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高一的同学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对于基本的代数问题都能够进行熟练运算;所有同学都进行过微机上机操作,有一定的电脑基础,对使用图形计算器有帮助作用;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对具有高科技的新兴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图形计算器不熟悉,在平常的学习中,几乎很少使用,所以首先要让同学们熟悉TI图形计算器基本的构成,模块按键的区域分布和主要的工作界面。

2、教法分析:联系学生现有的学科知识水平、动手能力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编辑导学案任务单,难度由低到高,内容由浅到深,相信学生的实战操作能力,适当设置难度,启发激励学生进行解决。

一方面指导教师作示范,引导学生模仿操作运用,解决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任务单的形式驱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操作,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

利用网络展示系统,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选择进行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各不相同,设置学习小组互相帮忙,及时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过程:
1、认识TI图形计算器
TI图形计算器是一种既能计算又能作图的新型的数学使用工具,它具备符号代数系统、几何操作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可以直观地绘制各种图形,并进行动态演示、跟踪轨迹。

介绍图形计算器所能解决的问题,数学实验室的布置情况。

TI图形计算器的工作界面介绍:鼠标、第二功能键、中英文切换、三角函数、公式编辑器、回车、7种处理文档、文档页面转换、图形抓取、WIFI、AP。

根据教学时的实际情况,
选择其中部分按键、功能进行介绍。

2、顺藤摸瓜、收获成果
指导学生将手中的图形计算器连接到AP网络(课前已经进行指导,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进入计算器的计算页面进行运算,简单的问题直接让同学们自行解决,只需提示按键位置,既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促进学生的探索能力的发展。

3、设置“小障碍”、破解重难点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利用任务单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直接面对障碍;其次,如何帮助他们进行突破,学生们不会输入,提示他们按键的位置;再次,利用代数运算功能,依次选择点击“菜单”、“代数”、“求解”,进入解方程函数,在这里学生全部都不知道对x求解,故在任务单上作提示:solve(x2-3x+2=0,x),教师及时作提示引导要输入自变量x,函数才能完整识别,并进行问题求解。

横向变式训练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加强操作能力的内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能力迁移、举一反三
纵向变式训练,马上解决其他类型的代数运算如:因式分解、解不等式、展开、三角运算等,学生自然使用代数功能解决问题,完成能力的纵向迁移。

解决问题后,学生运用代数功能的能力得到培养,收获了自己的成果,有足够的自信心,并尝试突破自我,进行其他类型的探索尝试。

5、作品展示、交流互动
利用网络教学系统,及时检查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对做的好的作业进行个别展示、鼓励,推动课堂的学习气氛,扩大学习的成效;对未完成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引导学习小组进入课堂讨论、交流,分享个人和团队的成果,烘托积极的、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6、小结归纳、总结课堂
小结归纳今天的课堂内容,总结今天的任务目标是否完成,课堂的表现情况,同学们的表现情况,需要注意的问题,后期继续需要完成的任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