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反应(知识资料)

合集下载

药物过敏的症状识别与处理

药物过敏的症状识别与处理

药物过敏的症状识别与处理药物过敏是指个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各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和体征。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药物过敏的症状识别和处理的专业指导。

一、药物过敏的症状识别药物过敏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过敏症状:1. 皮肤症状:药物过敏常见的皮肤症状包括皮疹、瘙痒、荨麻疹等。

这些症状通常是过敏反应的早期表现。

2. 呼吸系统症状:药物过敏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导致的。

3. 消化系统症状:药物过敏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肠道过敏反应。

4. 心血管系统症状:药物过敏可能引起心动过速、低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因为药物引起的过敏性反应导致的。

5. 全身性症状:药物过敏可能导致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性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药物引起的全身性过敏反应。

二、药物过敏的处理药物过敏的处理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处理步骤:1. 立即停用引起过敏的药物:一旦出现药物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2. 寻求医疗帮助:药物过敏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3. 描述症状和用药史:向医生详细描述出现的症状和用药史,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4. 过敏检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检测,以确定具体的过敏原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抗过敏治疗:根据医生的指导,可能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以缓解过敏症状。

6. 预防措施: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并在使用新药物时谨慎。

三、药物过敏的预防药物过敏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1. 了解个人药物过敏史:了解自己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包括已知的过敏药物和可能的过敏反应。

2. 告知医生用药史:在使用新药物前,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史,包括已知的过敏药物和药物过敏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普及

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普及

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普及简介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在合理用药情况下,药物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可能与药物有关而不希望的有害反应。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以下是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几个例子:1. 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2. 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3. 长期用药引起的副作用:例如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骨骼疏松等。

4. 药物相互作用:当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预防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1. 提高用药规范性: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生理特点,科学地选择适当的药物,合理控制剂量。

2. 重视过敏史:在患者用药前,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3. 注意合并用药:在患者使用多种药物时,医生要仔细评估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 及时监测和反馈: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身体的变化,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并告知医生当前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1.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了大量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信息。

2. VigiBase:由世界卫生组织推动设立的全球性药物监测数据库,包含了来自140多个国家的药物安全报告。

3. Yellow Card Scheme:英国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旨在收集和评估来自药物使用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结论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通过提高用药规范性、重视过敏史、注意合并用药和及时监测,我们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麻醉期间的药物过敏反应

麻醉期间的药物过敏反应

麻醉期间的药物过敏反应前 言 药物过敏反应在麻醉期间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反应过程有时十分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深受人们的关注。

临床上虽屡有个案报道,由于临床环境复杂,往往同时使用几种药物,又因发病机制至今不明,也无确切的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

因此,麻醉期间加强观察,早期发现,及早采取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很重要。

现就名称定义、分类、发病率、机制研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分述如下:I、定义一、药物不良反应(drug adverse reaction, drug side of effect) 指与用药相关的一切不良事件,但与病因无关。

二、药物过敏反应(drug anaphylaxtic and allergic reaction)分: (一)药物高敏反应(drug anaphylaxis, drug hypersensitivity) 指药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往往突发,甚至威胁生命。

(二)药物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 指药物限于由IgE介导而产生的特殊反应。

II、分类一、免疫和非免疫药物不良反应(MarcA. etal 2003)(一)免疫性反应I型(IgE介导):如β-lactam抗生素II型(细胞毒素):如青霉素引起溶血性贫血III型(免疫复合):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引起血清病IV型(延时细胞介导):如表面抗组胺引起接触性皮炎特殊T细胞激活:如磺胺类药引起麻疹样皮疹。

Fas/Fas配合基:如中毒性表皮坏死其他:如药物诱发狼疮、抗惊厥超敏综合征(二)非免疫性反应1、预知的1)药理副作用:如抗组胺口渴。

2)继发性药理副作用:如抗生素引起鹅口疮。

3)药物毒性:如甲氨瞟呤导致肝中毒。

4)药物相互作用:如红霉素与茶碱同时服用引起癫痫样发作。

5)药物过量: 如利多卡因引起抽搐。

2、非预知的1)假性过敏反应:如造影剂后过敏样反应2)特异性:如首奎治疗后出现葡萄6-磷酸脱氢酶缺乏性贫血3)非耐受性:如小剂量阿斯匹林引起耳鸣二、Gell与Coombs分类I型 (IgE介导)II型 (细胞毒素)III型 (免疫复合)IV型 (延时细胞介导)III、发病率患者接受任何物质包括药物、血制剂或乳胶者都可发生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护士)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护士)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1、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抗原体的作用,导致细胞介质的释放而引起的,过敏反应的表现与程度依据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的不同而差别很大,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约半数患者在5分钟内发生,仅10%患者症状起于半小时后,极少数患者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反应。

(一)皮肤粘膜反应及表现:皮肤潮红瘙痒,继以广泛的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以出现喷嚏,水样鼻涕,声哑甚至影响呼吸。

(二)呼吸道阻塞病状:喉头堵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因窒息死亡。

(三)循环衰竭表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然后发展为肢冷、发绀、BP迅速下降,脉搏消失及至测不到BP,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四)意识方面改变:先出现恐惧感,烦躁不安和头晕,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最后可发生意识不清或完全丧失,还可以发生抽搐,肢体强直等。

(五)其它方面:刺激性咳嗽,连续打喷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最后出现大小便失禁。

3、处理:当机立断,不失时机积极处理在通知医生同时:
(一)立即停止现用液体,换上空白液体,如5%糖水或0.9%盐水。

(二)立即注射皮下肾上腺素,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

(三)平卧,就地抢救,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测BP、P、R、心率(HR)并记录。

(五)抗过敏其它处理医嘱:如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

注意:
1、输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反应,多询问患都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2、如发生过敏反应,千万不要慌乱,要就地冷静按程序处理。

3、切记不要马上拔掉输液管,应保持静脉通道开放,以便抢救用药。

药品过敏导致的不良事件剖析

药品过敏导致的不良事件剖析

药品过敏导致的不良事件剖析药品过敏是指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如过敏反应、药物疹、呼吸困难等。

本文档将对药品过敏导致的不良事件进行剖析,包括其原因、表现、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原因1. 药物成分:药品中的一些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阿司匹林等。

2.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3. 药物代谢: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尤其是药物代谢酶缺乏或异常的人群。

4. 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与其他药物、食物或饮料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二、表现1. 轻微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药物疹等。

2. 中度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哮喘、胃肠道症状等。

3. 重度过敏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意识丧失、心脏骤停等。

三、预防1. 了解患者过敏史:在用药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史。

2. 进行药物过敏试验:对于易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在使用前应进行过敏试验。

3. 避免滥用药物:不要随意使用非处方药,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4.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引发过敏反应。

四、处理措施1. 立即停药: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

2. 紧急救治:对于重度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进行紧急救治,包括吸氧、注射肾上腺素等。

3. 就医咨询:出现过敏反应后,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4. 再次用药注意事项:在再次使用疑似过敏的药物时,应谨慎,并提前进行过敏试验。

总之,药品过敏可能导致不良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了解药品过敏的原因、表现、预防和处理措施,有助于降低药品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点总结引言药品不良反应是指使用药物后,除期望的治疗效果外,还出现了不良的生理或者心理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掌握药品不良反应的知识对于医护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享,希望能够对广大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1.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剂量依赖反应、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类型。

具体如下:(1)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2)剂量依赖反应:例如抗生素过量使用引起的耳毒性、肾毒性等。

(3)药物代谢和耐受性相关的反应:例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

(4)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例如酚妥拉明与咖啡因的相互作用。

2.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不良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中度不良反应需要适当的治疗和处理,重度不良反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1.对患者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主要包括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疾病、导致新的疾病、影响生活质量、危及生命等。

例如,抗生素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2.对医疗机构的危害药品不良反应会增加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和人力成本,同时也会增加对医疗纠纷的风险,影响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医疗质量。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1.合理用药医护人员应该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了解药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同时,患者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处方进行用药,不可自行增减用药剂量。

2.监测患者病情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监测,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医护人员应该积极监测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减少患者的损害。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知识
26.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职能是什么?
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第十条规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技术工作,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承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以及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答:虽然在长期临床试验前已经进行了大量动物试验,在临床试验中新药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1993年出现了一起震惊全美的临床试验中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它就是非阿尿苷事件。非阿尿苷(fialuridine )是一种准备用于治疗乙肝的药品,1993年初,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在进行为期24周、加大剂量的II期临床试验时,15位病人中有7人出现了肝衰竭,需要肝移植,其中5人死亡。这就是非阿尿苷事件。自此美国FDA建议临床试验的开发公司,报告所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死亡病例、半年内出现的停药及结局最坏的病例分析报告。
17.什么是基本药物制度?
答:基本药物制度是全球化的概念,是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的重点卫生保健需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而推行的国家药物政策。基本药物制度涉及药品的生产、供应和使用的每一个环节,是国家药物政策的核心内容。
二、相关政策
18.为什么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还会出现不良反应?
10.如何表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答: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表示为:十分常见(≥10%),常见(1%~10%,含1%),偶见(0.1%~1%,含0.1%),罕见(0.01%~0.1%,含0.01%),十分罕见(<0.01%)。
11.为什么有些药品不良反应难以预测?
答:药品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有非药品因素及药品因素两类。前者包括年龄、性别、遗传、易感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药品的毒副作用、药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赋形剂的影响等。因此,同一药品的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不同体质、不同适应症、不同病理状态的病人中可能表现不尽相同,再加上药物及其制剂中赋形剂的影响,问题更为复杂,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不可预测的原因。

护理专业知识:药物过敏试验

护理专业知识:药物过敏试验

护理专业知识:药物过敏试验历年的考试中偶有地区在考试题目上略有深度,这就要求学员掌握知识时必须要讲一个知识点弄精、弄透,且这一类考题都是以直接提问的形式出现的,今天将有关药物过敏试验给大家给予总结,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

【单选题】下列对于药敏试验剂量错误的是( )A.青霉素皮内注射0.1ml,内含20UB.破伤风皮内注射0.1ml,内含150UC.链霉素皮内注射0.1ml,内含250UD.普鲁卡因皮内注射,0.25mg【答案】B根据上述题目可知,药敏试验这类题目考的都比较直接,所以我们只需要对每个药敏试验有足够的了解,面对这类题目就可以轻易的解决。

1.青霉素过敏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的剂量以每ml含200~500U的青霉素G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

皮内注射0.1ml含青霉素20~50U,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

①结果判断:1)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2)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②试验结果阳性者禁用青霉素,并应在医嘱单、病历卡、体温单、床头卡、注射卡、门诊卡上醒目标注青霉素阳性,同时告知本人及其家属。

③急救措施:首选药物盐酸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小儿酌情减量,如不缓解,可每隔30min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

遵医嘱使用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者需行气管切开。

遵医嘱对症处理。

④预防:有青霉素过敏史应禁止作过敏试验,已接受青霉素治疗后停药3天后再需用要应再次试验,使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需要重做试验。

2.破伤风过敏试验破伤风皮试液每ml含150U的TAT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内注射0.1ml,含TAT量为15U,20min后观察试验结果。

①结果判断:1)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或全身反应。

2)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主诉痒感,全身过敏反应、血清病型反应同青霉素。

(完整版)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完整版)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过敏体质的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可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前,除须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外,还须做药物过敏试验,以防意外的发生。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一)过敏试验法1、试验液的配制(1)80万u青霉素瓶内注入4ml生理盐水,稀释为每毫升含青霉素G 20万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2万u。

(3)取上液0。

1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2000u 。

(4)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青霉素G 500u。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匀。

2、试验方法皮内注射青霉素试验液0。

1ml(含青霉素50u),20分钟后观察结果并记录。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觉症状.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如试验结果为阳性,则禁用青霉素,并在体温单、医嘱单、病历卡、床头卡、注射卡、门诊病历、住院病历夹首页上醒目地标明“青霉素阳性”,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二)过敏反应的护理1、过敏反应的预防(1)用药前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停用三天后再用此药时,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过敏试验,准确判断试验结果。

(3)做过敏试验和用药前,应避免空腹.做过敏试验和用药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并备好急救药品,如盐酸肾上腺素。

首次注射青霉素者需观察30分钟。

(4)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后除引起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5)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生理盐水应专用。

2、过敏性休克的处理(1)立即停药,使患者就地平卧,解开衣领、胸罩,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立即皮下注射0。

药物过敏反应PPT课件

药物过敏反应PPT课件
药物过敏反应
1
目标
➢ 了解什么是药物过敏反应。 ➢ 了解药物过敏的原因及表现。 ➢ 熟悉破伤风脱敏治疗的过程。 ➢ 掌握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碘剂、破
伤风、链霉素的药物过敏试验方法。 ➢ 掌握药物过敏的判断、处理方法及药
物过敏休克的急救。
2
(一)什么是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也称为变态反应或超敏反应,指 极少数具有过敏体质的病人,在服常用量或低于常 用量的药物时,发生的一些特殊反应。轻者出现皮 肤瘙痒、荨麻疹、皮疹、发热等,重者引起过敏性 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在用药当时就发生,称为即发反应;另一种是潜伏 半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发生,称为迟发反应。
呼吸系统损害表现为鼻炎、哮喘、肺泡炎、严重者可窒息; 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肝损害表现为黄疸、胆汁淤积、肝坏死等; 肾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 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偏头痛、癫痫、脑炎等。
PS:若不及时救治还可引发MODS!
7
(四)药物过敏反应的表现
➢ PS:
青霉素是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人群中对该 药过敏者高达1%―10%,因此药物过敏死亡的 病例中约75%为青霉素所致!
PS:药物过敏反应与药物的剂量无关!
3

(二)药物过敏的原因?
是人体的一种免疫应答的过程,本质是抗原 抗体的相互作用。当药物作为一种抗原, 进入机体后,有些个体体内会产生特异性 抗体,使T淋巴细胞致敏,通常第一次接触 药物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而当再次应用 同类药物时,抗原抗体相结合,并释放出 大量组胺,白三烯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
4
(三)易过敏药物
青霉素类药物是过敏反应发生最多的药物。 其他抗生素如:头孢,氨基糖苷类:链霉素、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不良事件解析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不良事件解析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不良事件解析1. 引言药物过敏是指患者在服用某种药物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这种反应通常是由于药物的成分或者药物的代谢产物引起的。

过敏反应通常是由于个体的免疫系统对药物产生了过度的反应,导致了一系列的不良症状。

2. 药物过敏的类型药物过敏可以根据其发生的机制和表现形式,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2.1 即时型过敏反应即时型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患者首次接触药物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这种反应通常是剧烈的,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通常是由于药物中的抗原性物质直接刺激了患者的免疫系统,引发了即时型免疫反应。

2.2 延迟型过敏反应延迟型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患者接触药物后的几小时到几天内,这种反应的症状相对较轻,常见的症状包括皮疹、发热、关节疼痛等。

延迟型过敏反应通常是由于药物刺激了患者免疫系统产生了抗体,这些抗体在再次接触药物时,与药物结合引发了过敏反应。

2.3 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细胞介导的过敏反应通常是由于药物刺激了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了致敏T细胞,这些致敏T细胞在再次接触药物时,会释放出各种炎症介质,引发过敏反应。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通常包括皮疹、哮喘、鼻炎等症状。

3. 药物过敏的诊断和治疗药物过敏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的病史,以及是否有相关的症状。

在必要时,医生还会进行过敏测试,以确定患者对哪种药物产生了过敏反应。

对于药物过敏的治疗,主要是避免接触引起过敏的药物,同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等药物缓解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急救处理,包括注射肾上腺素等。

4. 结论药物过敏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了解药物过敏的类型和机制,对于提高药物过敏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是关于药物过敏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有任何其他的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药物过敏实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药物过敏实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六、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皮试液配制的方法:TAT 1500U/ml(1支) (1)TAT 0.1ml(150U)+ NS 0.9ml 150U/ml A (2)取0.1ml A(15U)皮内试验 皮试结果判断: 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全身反应; 阳性:皮丘红肿,硬结直径﹥1.5cm,红晕
范围﹥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 全身反应同青霉素
腹痛、双手大小鱼际有红色斑点、手足发凉、血压: 85/50mmhg。
处理措施: 即刻平卧→给予吸氧→生理盐水静滴→遵
医嘱予药物抗过敏(可使用钙剂或抗组织胺药 物) 治疗效果:症状缓解
1.过敏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数十分 钟内突然发生。患者突然表现沉郁或烦躁、脸色 苍白或潮红、胸闷或气喘、出冷汗、恶心或腹痛 、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者神志昏迷虚脱,如 不及时抢救可以迅速死亡。使用升压药维持血压 ,并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进行抢 救。
3、皮内试验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 病历、医嘱单、床头卡和注射本上注明,并告 知病人及家属结果。皮试结果如有怀疑,可于 对侧前臂做生理盐水对照试验。
五、青霉素过敏试验
(四)结果判断: 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 、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1cm,
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 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
次数
TAT(毫升数 )
TAT(含量 )
NS(量)
1
0.1
150U
0.9
2
0.2
300U
0.8
3
0.3
450U
0.7
4
0.4
600U
0.6
一般每隔20-30分钟皮下注射一次。再脱敏注射过程密切

药物过敏反应相关知识试题

药物过敏反应相关知识试题

药物过敏反应相关知识试题药物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第一章:药物过敏反应的概述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服用或接触某种药物后,机体出现一系列过敏性症状的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可以轻微到严重甚至危及生命,且每个人对不同药物的过敏反应程度和表现各不相同。

了解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常见的过敏药物,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章: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药物过敏反应通常发生在第一次接触药物之后,特异的药物分子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反应。

这种药物分子被身体的免疫系统识别为有害物质,从而激活免疫细胞产生过敏反应。

其中包括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和非IgE介导的变态反应。

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药疹、药物发热和药物过敏性休克等;非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物病理性过敏反应和药物免疫复合物反应等。

第三章:常见的过敏药物及其过敏反应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但某些药物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常见的过敏药物包括青霉素类药物、头孢菌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等。

对这些药物过敏的表现主要有皮肤症状如疹子、红肿和瘙痒等,也可能伴有呼吸道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

严重的过敏反应还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和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第四章:预防和处理药物过敏反应预防药物过敏反应的最佳方法是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并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如果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的迹象或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及时就医。

如果已经确诊为某种药物过敏,应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告知药物过敏史,避免将来再次接触该药物。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佩戴药物过敏腕带或携带过敏反应紧急处理的药物。

总结: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常见但也非常严重的药物副作用。

了解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以及常见的过敏药物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处理和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因此,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掌握药物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此外,提醒大家在用药过程中要谨慎选择和使用药物,避免出现药物过敏反应的风险。

3.3药物过敏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及试题

3.3药物过敏实验基础理论知识及试题

第一部分:技术操作:药物过敏实验法第二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如下要求护士熟记并作为口答和笔试重点。

一、填空题1、药物过敏反应是异常的(免疫反应),仅发生于少数人,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人的(过敏体质)有关,与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用药的(剂量)无关。

临床表现可有(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综合征)等,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2、为防止过敏反应,在使用致敏性高的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过敏史),并作药物过敏实验。

故结果(阴性)才可使用,但应注意有少数患者会呈(假阴性)反应,还有少数人在皮肤试验期间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反应。

3、青霉素的毒性较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

如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停止做(青霉素过敏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如曾使用青霉素停药(24小时)后再次使用,或在使用过程中改用(不同生产批号)的制剂时,需重做皮试。

4、青霉素皮肤试验结果的判断:阴性者皮丘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阳性者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有(头晕)、(心慌 )、(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5、链霉素皮试液以每毫升含(2500u)的链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内注射0.1ml含链霉素(250u)。

6、链霉素的毒性反应以过敏反应(更常见)、(更严重),可出现(全身麻木)、(抽搐)、(肌肉无力)、(眩晕)、(耳鸣)、(耳聋)等症状,此外因链霉素与钙离子结合而使链霉素的毒性症状减轻或消失,故可应用钙剂。

7、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速发型)或第一部分:技术操作:药物过敏实验法第二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如下要求护士熟记并作为口答和笔试重点。

国标药物过敏反应

国标药物过敏反应

国标药物过敏反应第一章:引言(约200字)药物过敏反应是指个体在接受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免疫系统失调反应,导致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耐受性。

过敏反应是造成药物治疗失败、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际上公认的药物过敏反应分类体系是国际药物过敏学会制定的“Gell和Coombs分类法”。

本文旨在介绍国标药物过敏反应的分类和管理方法,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第二章:国标药物过敏反应的分类和病理机制(约300字)国标药物过敏反应的分类主要基于Gell和Coombs的分类体系,包括I型至IV型四个类型。

其中,I型过敏反应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一种类型,涉及IgE抗体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参与,可导致过敏性荨麻疹、哮喘等症状。

II型、III型和IV型过敏反应主要与免疫细胞和炎症反应相关,表现为细胞毒性反应、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

第三章:国标药物过敏反应的管理和预防(约300字)国标药物过敏反应的管理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过敏试验等。

病史采集应重点询问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并查明具体过敏药物。

体格检查可发现过敏反应相关的体征,如荨麻疹、浮肿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等,以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炎症状况。

过敏试验是鉴定过敏原的重要手段,包括皮肤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

国标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主要包括合理用药和过敏原避免两个方面。

合理用药包括避免过量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过敏原避免应根据过敏试验结果,避免使用过敏药物或具有共同过敏原的药物。

此外,临床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药物过敏反应的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的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国标药物过敏反应的挑战与展望(约200字)国标药物过敏反应的分类和管理方法已取得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在过敏试验方面,目前的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其次,在新药开发和个体化医疗方面,需要加强对药物过敏反应的风险评估和预测技术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反应
定义
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功能失调症,是指由于外来的抗原物质与体内特异性抗体结合后由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释放大量过敏介质而造成的一组临床症侯群,主要表现为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器官平滑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强等。

相关机理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是一个复杂和抽象的过程,将I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划分为三个阶段:
1、致敏阶段: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过敏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抗体应答,此类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即课本上所说的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的某些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分布于皮下小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和黏膜下层,而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的表面相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过敏原的致敏状态。

通常这种致敏状态可维持数月或更长,如果长期不接触该过敏原,致敏状态可自行逐渐消失。

2、激发阶段:指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通过与致敏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使这种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除了组织胺以外,还可以是前列腺素D、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但它们的作用都相似,都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物增多。

3、效应阶段:指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引起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的阶段。

根据反应发生的快馒和持续的时间长短,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

早期相反应主要由组织胺引起,通常在接触过敏原数秒钟内发生,可持续数小时,晚期相反应由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引起,在过敏原刺激后6~12 h发生反应,可持续数天。

分型:
(1)I型过敏反应:也叫做速发型过敏反应,例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休克等。

(2)II型过敏反应:又称为细胞毒性型过敏反应,如溶血性贫血、白血球减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血小板减少症等。

(3)III型过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过敏反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IV型过敏反应:也就是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慢性结核菌感染等。

临床表现
1、过敏性休克反应: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喉头水肿、气管和支气管痉挛及肺水肿引起。

表现为胸闷、心
悸、喉头有堵塞感、呼吸困难及脸色涨红等,伴有濒危感、口干、头昏、面部及四
肢麻木。

(2)微循环障碍症状:由微血管广泛扩张所致。

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畏寒、冷
汗、脉搏微弱及血压下降等。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脑部缺氧所致。

表现为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及大小便失禁
等。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以及其它各种皮疹等。

2、血液病样反应,本组反应类型的区分主要取决于血象检验的改变。

主要症状有:颗
粒性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等。

3、血清病样反应,其反应症状主要为血清病样改变,临床以突发的广泛性红斑及荨麻
疹样发疹常见,并可伴发热、关节痛及淋巴肿大。

4、其它全身反应,由药物引起的皮肤黏膜发疹大部分属于此型。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常见的过敏性药疹主要有:固定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湿疹皮炎型药疹、多型红斑及重症多形红斑药疹、光敏感性药疹等。

药物过敏反应预防
1、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讯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
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断定都应
按要求准确操作,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及无菌操作原则,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3、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
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记,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经药物过敏实验后凡接收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及更换药物批号,
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5、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发生过敏物质,
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小心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抗过敏
药物(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非那根)。

7、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
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8、液体输入注意相互之间配伍禁忌及药物与溶液之间的配伍禁忌,特殊药物之间应用
生理盐水隔开,其他如药物避光,使用特殊输液器等。

9、常规液体配制后最佳输入时间为4小时内。

10、夜间最好避免做抗生素皮试。

过敏性休克抢救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
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停止输入当前药物,重新更换输液器,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
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
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3、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
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实施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应用晶体液、
升压药保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高兴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5、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6、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它临床变
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7、按《医疗事变处置条例》划定6 h内及时、正确地记载抢救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