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培养小学生11大数学素养:一曰达观的研究情趣,二曰敏锐的数感意识,三曰沉静的思考行为,四曰灵动的思维活跃,五曰清晰的推理层次,六曰主动的质疑胆识,七曰丰富的表达才艺,八曰优雅的审美情调,九曰张扬的数学个性,十曰和谐的协作精神,十一曰专注的倾听能力(听商)课程名称:小学数学教学材料:XXX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授课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授课时间:67课时开发教师:XXX开发时间:2015年9月一、课程背景:本册教材选取跟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研究数学的愿望。
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都是以前知识的扩展,简易方程、因数倍数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素材入手,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学校、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研究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游三峡——小数除法这是计算教学的核心,是迅速和准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必要前提,更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帮助学生理解算法更要明确算理,如课本第3页的“合作探索”,提倡策略的多样化,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计算方法,既体现算法多样化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发现计算规律,形成计算技能。
此外,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通过“情境串”引发“问题串”,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本期教材内容知识点散、多,新增知识点难度相比以前增大不少,教材按照学生的认知特性,从学生的研究需要动身,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将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对计较策略掌握。
2、课程目标:1、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较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举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算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教材内容由浅入深,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基本数学知识,理解其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掌握其基本性质和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数的认识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的认识与四则运算。
2.常见的平面图形: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的认识与周长、面积的计算。
3.常见的立体图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的认识与表面积、体积的计算。
4.综合与实践:包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游戏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练习巩固,拓展延伸: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1.数学抽象能力:通过学习数的认识与运算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数学本质特征的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等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指导,它涵盖了五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开始接触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
这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对应的口算能力和书写能力。
学生需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的运算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能够运用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题目中去。
其次,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和测量知识。
学生需要认识和描述各种几何图形,能够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长度、重量、容积、时间等方面的测量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单位换算。
另外,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和统计知识。
学生需要能够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够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从图表中获取相关信息和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除此之外,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数学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是一个全面的指导性文件,它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全面发展,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这些标准,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根据这些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册_中位数
爱凡杰学校—路蒙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 上的认识,会求给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中位数”与 “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体会到二者的 特点及使用范围,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 合理选择统计量。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灵活 地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40,142,145,150,157,160 (145+150)÷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5 138 139 140 142 145 172
平均数: (135+138+139+140+142+145+172) ÷7 =1011÷7 ≈144.4(个) 中位数:140 结论:用中位数表示这个小组同学跳绳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平均数: (9+12+15+17+21+30) ÷6 =104÷6 ≈17.3(个) 中位数: (15+17) ÷2 =32÷2 =16(个)
甲公司平均数: (4000+2000×2+1200×15+600×2) ÷20 =27200÷20 =1360(元) 甲公司中位数: 1200(元)
乙公司平均数:
答;用2.89代表这组数据更合适。
及以上 (3)如果2.89m及以上的为及格, 有多少名同学了,超过半数了吗?
答:及格的同学有4名,超过了半数。 (4)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冬的成绩2.94m,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2.74 2.78 2.83 2.89 2.90 2.94 3.06 3.52
(2.89+2.9)÷2
布置作业:
• 金榜小博士:57页
招聘启示
因工作需要,本公司欲招工作 人员几名,月平均工资2300元, 有意者面谈。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课程纲要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使用年级:五年级课时:约68学时学分:100分背景本册教材共有7个单元,内容涉及数学课程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领域。
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掌握了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小数乘除法,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使知识形成体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长正方形的基础上,运用转化的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掌握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为下一学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与代数领域中小数乘除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突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和迁移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是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继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是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性学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及小数混合运算;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和商的近似值;认识循环小数。
2、能应用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估算,进一步发展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3、在经历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数感,培养运算能力。
4、在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5、养成回顾、检查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6、引导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了解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
7、在观察、分类、比较的活动中,使学生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其特点进行变任何区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一、教学内容这个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
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
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水平。
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提升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动学生空间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让学生学习相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
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水平,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执教者:黄玉枝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属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优越性、渗透代数思想、让学生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教学内容:P44-46的例题1-3教学目标:1.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2.通过让学生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
3.在有趣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初步的建模过程。
教法与学法:教法:设置数学疑问,质疑引导。
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一色扑克牌:A J Q K 。
师:这些卡片相信大家都认识吧,A---K是英文字母,那么它们分别表示数字几呢?【出示课件】生:A表示1, J表示11 , Q表示12, K 表示13。
2.师:字母可以用来表示地名、方向,还可以表示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用字母表示数”,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授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1。
【出示课件】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尝试找出规律,在算出图形或字母表示的数。
生尝试思考,并完成老师的提问。
师:你是怎么算的?为什么?指名回答问题。
师适当鼓励。
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思考,我们发现可以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具体的数。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2.教学例题2【出示课件】【1】师:既然同学们这么棒,那哪位同学能记得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呢?生语言描述。
加法交换律为例,师:若是我用字母 a b 表示这两个数,那你们能否帮我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出来呢?生:a+b=b+a师:其他的运算定律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同桌间议一议,尝试用字母表示其他的运算定律。
然后指名汇报,集体评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师用书
义务教育(yìwù jiàoy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师用书小数(xiǎoshù)除法教材(jiàocái)说明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fāngfǎ)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2.本单元(dānyuán)教材的编写特点。
(1)展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首先在小数除以整数中,教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呈现了把千米数改写成米数,将小数除以整数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的方法,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
其次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2)计算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情景。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内容更是如此,因此教材注意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内容,在计算练习中,也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比如购物、乘车、计算用水量等,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标解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标解读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标解读一、课程总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二、第二学段目标:(四----六年级)知识技能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数学思考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
三、全册目标:教学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观察物体、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
教材特点:(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2017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授课时间:68课时日期: 2019年9月课程背景: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一些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
数与代数: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游三峡——小数除法这是计算教学的核心,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除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为后续学习分数的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教材还展现了祖国建设的新面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这一单元是在学生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使学生又一次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这既是对所学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又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是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学习了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在小数乘除法的教学中,教材尽可能地呈现学生在探究中具有个性特点的多种算法,意图是引导学生开展思考、交流、比较、选择等活动,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既体现算法多样化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发现计算规律,形成计算技能。
图形与几何: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了生活中平移、旋转现象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面学习立体图形打下基础。
生活中的多边形——多边形的面积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同时也是几何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更充分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的价值。
(完整)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套各册教材已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
从近5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四则计算在实际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阶段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课标要求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可能性》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的“统计与概率”部分中的“(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中提出: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最新小学数学上册课程纲要----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西岗镇清泉小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教材: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2017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授课时间:67课时设计教师:五年级数学教师日期: 2020年9月1日课程背景:本册教材内容涉及数学课程内容的各个领域,而且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小数乘除法”单元,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容量大,计算过程比四年级复杂,还突出了计算学习与解决问题学习相结合。
“简单方程”单元小学阶段正式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它不但有助于巩固和加深前面所学的算术知识,还可以利用解方程,大大提高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方法上的一次飞跃。
空间与图形领域提供的资源,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和积极思考。
“多边形的面积”是在认识多边形的特征及面积定义后,去学习多边形面积的知识。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前四年学习的基础上,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为资源,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本学期课程内容知识点散、多,难度相比以前增大不少,但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对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养成踏实、细致的学习态度,应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充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会利用相关计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轴对称的定义);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3.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关系;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方程的意义;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并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方法的多样性。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郑州市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索义刚2012年08月10日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时数】:51课时左右【设计教师】:索义刚【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学习内容及学情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除法,轴对称和平移,倍数与因数,多边形的面积,分数的意思,组合图形的面积,数学好玩,可能性。
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分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除法,倍数与因数,分数的意义等基础知识。
小数除法学生已经在四年级下册学习过所以在此不在多解释,倍数与因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此部分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比较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多次讲解,分散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得以掌握。
而对于分数的再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
与整数的加减法相比,分数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的方法等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
老师要想办法降低学生理解的困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学设计永靖县移民小学崔对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和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能力目标: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通过生活实例、实践、观察、分析,理解什么是“循环”,进而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
教法与学法: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
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学过程:(一)认识循环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师:你们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生:星期六、星期天。
师:为什么?生:星期六、星期天不用上课。
师: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一个挨一个按一定的顺序出现,我们把它叫做“依次”,(教师板书:依次。
)一个星期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之后又是星期一、星期二至星期日…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完整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师:说说生活中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的”的现象。
学生举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象这种“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我们把这种现象还可以叫做循环现象,(板书:循环)2、认识生活中的循环小数(二)自主探索,学习新课1、认识循环小数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出示32÷6和2.7÷11两个除法算式请同学们分组计算。
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生:除不尽。
师:除了除不尽外你们还发现什么没有?生:商不断的重复出现。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
4092 4040 10000 24000 80640
2048 2048 4979 12012 39699
2044 1992 5021 11988 40941
三、说教学程序
数学家抛硬币试验情况统计图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抛硬币试验要求: 抛硬币试验要求 竖着把硬币放在10 10厘米左右的高处让硬币自由 1、竖着把硬币放在10厘米左右的高处让硬币自由 落在杯中,每人抛10 10次 落在杯中,每人抛10次 。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做好记录。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做好记录。 抛完后,小组长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汇总, 3、抛完后,小组长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汇总,填 好试验报告单 ,组内同学共同校对。 组内同学共同校对。 活动时要互相合作,有秩序,保持安静。 4、活动时要互相合作,有秩序,保持安静。
三、说教学程序
试验报告单
试验组 抛硬币 次数 正面朝 反面朝 上次数 上次数
第( )组
三、说教学程序
五年级小组抛硬币情 况统计表
组 别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 2 3 4 5 6 7 8 9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组 第 10 组
合计
抛硬币的次 数 正面朝上的 次数 反面朝上的 次数
一、说教材
4、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 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具体过程, 从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对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作出简单判断。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得对数学的积极 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团结协作的意 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课标解读
《小数除法》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规律”。
二、课标解读“小数除法”是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乘除法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运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是培养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除法、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是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和循环小数。
(一)创设生活情境,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经历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1.创设晨练的现实情境,引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问题。
经历自主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和解释算法的过程。
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
再联系小数的意义,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创设相关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出小数除以整数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通过思考“为什么要商0呢?”等问题,让学生通过尝试、分析、解答,解决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全面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特殊情况。
再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初步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提出验算要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结合计算独立思考如何验算,体会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验算方法的一致性,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时数】:51课时左右【设计教师】:【适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一、学习内容及学情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分数加减法,可能性的大小,数学与交通,数学与生活等。
倍数与因数,图形的面积,分数,分数加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倍数与因数,分数及分数加减法运算等基础知识。
倍数与因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此部分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比较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采取多次讲解,分散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得以掌握。
而对于分数及分数的加减运算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通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与公倍数、约分与通分、分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分数教学的重点。
与整数的加减法相比,分数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的方法等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教材在安排时特意呈现了如下特点:1.以直观操作为载体,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6年级)》,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套各册教材已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的审查,并于2001年9月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始使用。
从近5年来所收集到的各种反馈信息看,这套实验教材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在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满足各地教育发展需求等方面都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研究与编写,仍然坚持“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两个基本原则,力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注意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归上所述可以看出,新的编排使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
通过这样的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理解算理,获得相关的知识,体会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
从算术到代数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在数学方法上也是一次突破。
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学习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学习用代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简易方程的安排,在内容上仍然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但是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
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1)内容的呈现、展开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探索规律入手,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时,增加了开放性和探索性,如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并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
又如,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材用四幅插图展示天平实验游戏,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呈现探究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解方程的教学,也是借助天平演示的插图,展现解这些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
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
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因而易于理解,但是却不易与中学的教学衔接,到了中学还需要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
现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
不仅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认知基础之后,教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调整了简易方程的内容,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x =b的简易方程。
内容调整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
例如,解形如x±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或加上a,得x=b-a与x=b+a。
解形如ax=b 与x÷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或乘上,得x=b÷a与x=ab 。
这样的解方程过程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为统一。
(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在以往的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应用。
本册教材编排将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恢复计算与应用的天然联系。
在教学解方程时,例题的内容都是实际问题;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时,由实际问题引入方程,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
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
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观察物体”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观察几何形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且不能一次看到物体所有的面;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物体及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教材设计了丰富的观察—判断活动,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同时,练习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表象,结合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从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材还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思维能力。
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
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表象,不断在脑海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则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了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形成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系统知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
本册教材在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
首先,每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图形,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其次,按照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让学生试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和计算公式,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较大的创造空间。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探索并体会了所学各种多边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还体验了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使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通过前四年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册教材一方面重点教学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使学生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的统计知识——中位数,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会求数据的中位数,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在具体编排上,教材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意选取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素材,让学生感受、体会所学知识的含义,为深刻的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可能性的教学,教材设计了学生经常进行的各种游戏——足球比赛、跳棋、击鼓传花、跳房子,等等。
通过操作、实验、研讨,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中蕴涵的数学问题,讨论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而丰富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体验,形成对这一抽象概念的正确理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思维习惯。
中位数的教学也是安排了“掷沙包比赛”的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的、有趣的收集、分析、描述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教材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关于“可能性”的教学,本套教材分两次安排教学。
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本册教材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材中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都注意在三年级上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安排,如掷硬币活动,涂色转盘的设计等,使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去探索和理解新的知识,从而更能积极的参与其中感受和理解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形成对等可能性的正确理解。
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也是以已学的平均数为参照物,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平均数更合适。
这样编排,不仅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很清晰地阐明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
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教学。
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教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符号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